2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二期工程變壓器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58110
2022-08-29
20頁
139KB
1、2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二期工程 變壓器安裝施工方案 審 批: 審 核: 編 制: 目錄一、工程概況11.1工程主要情況11.2 目的和適用范圍11.3 工程施工條件11.4 編制依據1二、施工安排22.1 安排22.2 變壓器安裝管理機構22.3 崗位職責3三、施工準備與資源配置計劃43.1 施工準備及應具備的條件43.2 勞動力配置計劃53.3 施工機具配置計劃63.4 檢測和校驗儀器配置計劃6四、施工工藝74.1 施工程序流程圖74.2 到貨驗收84.3 施工步驟及方法84.4 質量保證措施9五、質量管理125.1 質量管理目標125.2 質量管理機構135.3 質量預控13六、施工2、安全管理146.1 安全保證措施14七、施工環境管理167.1 施工環境管理組織機構167.2 施工場地環境17八、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7九、施工進度安排18一、一、工程概況1.1工程主要情況本工程為內蒙古商都縣民宇水泥有限責任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二期建筑安裝工程。設計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建筑材料工業科學研究設計院;監理單位:烏蘭察布市業峰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總承包單位為山西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建設地點在商都縣七臺鎮工業園區。此項目包含5臺1250KVA 10/0.4KV連接方式為D,yn11變壓器及其附件的安裝。1.2 目的和適用范圍為了提高變壓器及附件的安裝工藝和質量3、,加強施工工序的過程控制,特編制變壓器及附件安裝施工方案。該方案規定了變壓器及附件的安裝工藝和質量要求,并說明了完成該項目所需的資源配置、工期目標、質量標準、必配的人材機工具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僅適用于內蒙古商都縣民宇水泥有限責任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二期工程的變壓器及附件的安裝工作。1.3 工程施工條件目前變壓器基礎工程已完成,施工圖紙已到位,設備已進場,人員、材料、機械已落實,變壓器及其附件安裝工程條件已具備。1.4 編制依據1、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力變壓器、油浸電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8-19904、;3、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實驗標準(GB50150-2006);4、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9-2010;5、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高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7-201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2006);7、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2006);8、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575-2010);9、生產廠家的使用說明書及安裝圖紙;10、內蒙古自治區建材科研究設計院提供的電氣安裝工程施工圖紙。二、施工安排2.1 安排 變壓器安裝由田金元勞務隊組織人員進行施工,項目部技術人員5、組織基礎驗收,基礎驗收合格后交給勞務隊。變壓器及其附件的安裝和施工順序、質量要求要遵循本施工方案的指導。2.2 變壓器安裝管理機構項目經理: 高志宇項目副經理: 姜平技術負責人: 李建國材 料 員: 李先成施工員:楊杰安 全員 : 傅 耀質 量 員: 楊杰(兼)資 料 員: 張佳麗機械員:李濟宏施 工 員:薛志 波2.3 崗位職責 2.3.1 項目經理項目經理:是代表公司派駐施工現場全面、完整的履行施工合同的項目負責人,對外履行法人的一切義務,協調與業主及相關部門的關系;對內負責全面管理、協調等工作,就本次變壓器及其附件施工的施工質量、進度、安全、成本等負責。2.3.2 項目副經理項目副經理是6、本項目的生產負責人,項目副經理對項目經理負責,負責本工程施工活動中的生產組織、物資供應、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工作實施及處理與生產相關的事務,對施工進度、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負全責。2.3.3 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是變壓器及其附件安裝施工的技術核心,對項目經理負責,負責組織本施工方案的編制和相應的安全技術交底。處理施工活動中出現的技術、質量問題,對本次施工的技術、質量負全責。2.3.4 各專業負責人根據施工合同規定和業主對工程總體計劃的要求,編制施工進度計劃,負責本工程的合同管理、施工圖預算、施工月進度計劃的調整編報、網絡進度的統籌安排、施工結算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在保證工程7、施工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平衡協調,組織調度,重點負責施工進度、施工規范并安全文明施工及勞動力、設備、機具、材料等調配,協調處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困難,同時協調業主、設計院、監理和當地質量監督部門等相關單位的關系。負責本工程從合同簽訂到竣工驗收全過程的施工技術管理,包括施工前的準備:施工圖紙會審,現場勘察、施工方案、網絡進度計劃、各專業施工技術措施和分部、分項工程作業指導書、安全文明生產措施的制訂與實施;制定關鍵工序與特殊工序及質量通病的重點控制措施;負責工程施工測量、施工總平面的控制與管理,組織現場施工技術管理、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程施工檔案的管理。2.3.5 質量員依照有關標準、規范8、施工圖紙要求,做好質量目標、質量計劃的制訂,負責標準、規范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執行,監督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檢查驗收,進行材料的跟蹤檢查,工序過程檢查,工序交接檢查;協助業主對可見證點和停工待檢點進行檢查驗收,負責質量報表及相關質量文件的簽證。同時協調業主、設計院和當地質量監督部門等相關單位的關系。2.3.6 安全員依照有關法規,制定安全管理實施細則,配合技術負責人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加強職工安全教育,加強現場作業的監督檢查、糾正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及環境污染隱患,制止施工過程中的違章駕駛、違章操作和違章指揮,負責安全標識的懸掛,并協調與業主和相關部門的關系。2.3.7 材料員 負責施工用料的材料計9、劃、采購、抽樣送檢、保管、發放,對現場施工材料、施工機具、周轉材料及配件進行調配;負責施工機械設備的管理、保養、修理,協調與業主相關部門的關系。2.3.8 資料員同業主及監理資料員隨時聯系與溝通,并負責各種文件的整理與發放及工程資料的整理與搜集。2.3.9 機械員負責各種機械設備的使用與管理。三、施工準備與資源配置計劃3.1 施工準備及應具備的條件3.1.1 施工前熟悉與本安裝工程有關的施工圖紙及資料,組織圖紙自審、會審形成文字記錄,對設計不明確的圖紙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認真研究圖紙的內容及施工要求,對設計施工圖紙中選用的電氣設備和主要材料等進行詳細準確的統計。對關鍵工序、特殊工序,編制作業指10、導書,并報項目部和監理審批。收集相應的管理制度、法規、規范、規程及驗評標準,資料表格準備齊全。3.1.2 認真細致的了解施工現場的情況,準備好施工機具、材料及人員的調配,以及安裝調試所需的技術資料、儀器、儀表及試驗工具等。3.1.3 針對分項工程內容編制好施工技術交底并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技術交底要有針對性,明確安裝順序做到交底內容詳細完整,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簽字。3.1.4 施工前必須具備的條件:設備已到貨,機工具已準備齊全;施工主材、措施性材料已準備齊全;施工人員安全及衛生用品已準備齊全;平整夯實現場道路及變壓器安裝地點周邊場地,確保變壓器運輸車輛及吊車正常運作的空間,安全措施已做好。311、.1.5 土建必須具備的條件:土建施工完成后及時會同甲方、監理及安裝技術人員進行交接手續,檢查土建交付的變壓器基礎中心、混凝土基礎及構架安裝強度、焊接構件的質量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水平標高誤差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并辦理交接資料,簽字認可。具有足夠的施工場地,道路通暢。3.2 勞動力配置計劃勞動力配置計劃表序號工種人數工作內容1技術員1負責安全技術交底,指導安裝,進度控制,驗收2鉗工2負責設備材料清點,基礎及支架制作安裝,變壓器、高低壓套管及電流互感器安裝,母線制作安裝3焊工1負責基礎及支架的焊接工作4起重工1負責變壓器、散熱器、高低壓套管及電流互感器等的吊裝工作5臨時工3協助鉗工、起重工完成施工任12、務6安全員1監督負責施工過程中的安全3.3 施工機具配置計劃施工機具配置計劃序 號機具名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汽車吊25噸臺12交流電焊機400A臺13真空濾油機臺14壓力式濾油機臺15加熱器臺16油泵臺17真空泵臺18烘箱臺19沖擊電鉆臺110千斤頂個13.4 檢測和校驗儀器配置計劃檢測和校驗儀器配置計劃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絕緣電阻表臺12接地電阻測試儀臺13水準儀臺14鋼卷尺把25水平把26角尺把27磁力線錐把28盤尺把19萬用表個1四、施工工藝4.1 施工程序流程圖安裝開工 技術交底 填寫技術交底單 設備材料清點 設備清點編號變壓器基礎安裝 整改 NO 停工待檢 變壓器有過濾YES13、 變壓器本體就位 檢驗 不合格 散熱器等附件安裝 合格 支架制作安裝 變壓器真空注油 絕緣子安裝 中性點設備安裝 母線制作安裝 交接驗收 完工 資料存檔4.2 到貨驗收 4.2.1 與制造廠家、甲方共同驗收。 4.2.2 檢查變壓器主體及附件在運輸車上有無移位,碰撞現象,并作好記錄。 4.2.3 帶油運輸的變壓器檢查有無滲漏及油面高度下降,并作記錄。 4.2.4 檢查附件包裝有無破損、丟失現象,若有問題,須作好記錄。 4.2.5 按裝箱清單,查對箱內零件,部件是否與清單相符。 4.2.6 查對出廠文件及技術資料,合格證書是否齊全。 4.2.7 設備外觀檢查: 4.2.7.1 檢查油箱密封是否良14、好,對于充氣的氣體壓力應保持正壓。 4.2.7.2 檢查箱底運輸擋板的焊縫有無崩裂,箱體在運輸就位時有無變形。 4.2.7.3 檢查安裝附件有無變形損壞。 4.2.7.4 檢查套管的瓷裙是否完好無損,有無滲漏現象。 4.2.7.5 檢查氣體繼電器、壓力釋放閥、測溫裝置、風扇電機是否破損。 4.2.8 對上述檢查結果作出詳細記錄,如有損傷部件或不正?,F象,及時反映并進行現場拍照,以便及時查找原因,明確責任研究處理。 4.2.9 為防止雷擊事故,應及時將變壓器進行不少于兩點接地,接地應牢固可靠。4.3 施工步驟及方法 4.3.1 對設備材料進行清點編號,并作出標識,填寫記錄。 4.3.2 把高低壓15、套管、電流互感器、瓦斯繼電器、壓力表、溫度表等設備交給調試中心做試驗或校驗。 4.3.3 找出變壓器基礎中心線,安裝變壓器基礎型鋼。 4.3.4 變壓器基礎型鋼接地。 4.3.5 在變壓器基礎上用油漆標出變壓器的橫縱向中心線。 4.3.6 配合調試中心試驗人員做變壓器試驗。 4.3.7 安裝附件。附件按以下順序安裝:升高座、高壓套管、低壓套管、中性點套管、油枕、呼吸器、壓力釋放閥、瓦斯繼電器、凈油器、溫度計。 4.3.8 標出變壓器中心線,對準變壓器基礎上的中心線就位。 4.3.9 用制作好的200mm2銅絞線從變壓器兩側接地點與接地線相連。 4.3.10 制作并安裝中性點母線。 4.3.1116、 在中性點母線上涂刷黑油漆。 4.3.12 調整中性點放電氣隙。 4.3.13 制作安裝母線橋框架,并接地。 4.3.14 安裝母線橋支持絕緣子。 4.3.15 母線橋框架涂刷防銹漆。 4.3.16 制作安裝母線橋母線。4.3.17 在母線橋母線上涂刷相色漆。4.4 質量保證措施4.4.1 有關人員全部到齊后清點所有設備和附件,檢查其有無損傷和銹蝕,作好記錄,要有關人員簽字。4.4.2 附件安裝前要進行清點、檢查,各連接部分管件應用合格變壓器油進行沖洗。4.4.3 檢查各密封件應無扭曲、變形、裂紋,各連接法蘭面應平整、無尖角、毛刺,橡皮壓縮量不超過其厚度的1/3。4.4.4 器身檢查應符合下列17、規定: 1) 運輸支撐和器身各部分應無位移現象,運輸用的臨時防護裝置及臨時支撐應予以拆除,并經過清點做好記錄以檢查。 2) 所有螺栓應緊固,并有防松措施;絕緣螺栓應無損壞,防松綁扎完好。 3) 絕緣圍屏綁扎牢固,圍屏上所有線圈引出處的封閉應良好。 4) 引出線絕緣包扎牢固,無破損、擰彎現象;引出線絕緣距離應合格,固定牢固,其固定支架應緊固;引出現的裸露部分應無毛刺或尖角,其焊接應良好;引出線與套管的連接應牢固,接線正確。 5) 絕緣屏障應完好,且固定牢固,無松動現象。 6) 檢查各部位應無油泥、水滴和金屬屑末等雜物。4.4.5 基礎軌道全長水平度最大偏差不得大于5毫米,軌距偏差不得大于5毫米,18、變壓器軌距與輪距應配合;裝有氣體繼電器的變壓器,應使其頂蓋沿氣體繼電器方向有1%1.5%的升高坡度。 4.4.6 密封處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所有法蘭連接處應用耐油密封墊(圈)密封;密封墊(圈)必須無扭曲、變形,裂紋和毛刺,密封墊(圈)應與法蘭面的尺寸相配合。 2) 法蘭連接面應平整、清潔;密封墊應擦拭干凈,安裝位置應準確;其搭接處的厚度應與其原厚度相同,橡膠密封墊的壓縮量不宜超過其厚度的1/3。4.4.7 儲油柜安裝前,應清洗干凈,檢查儲油柜中的隔膜應完整無破損。油位表動作應靈活,且與真實油位相符,不得出現假油位。油位表的信號接點位置應正確,絕緣良好。 4.4.8 套管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19、求: 1) 套管安裝前應進行下列檢查: a.瓷套表面應無裂縫、傷痕。 b.套管、法蘭頸部及均壓球內壁應清擦干凈。 c.套管應經試驗合格。 d.充油套管無滲油現象,油位指示正常。 2) 充油套管的內部絕緣已確認受潮,應予干燥處理;110KV及以上的套管應真空注油。 3) 高壓套管穿纜的應力錐應進入套管的均壓罩內,其引出端頭與套管頂部接線柱連接處應擦拭干凈,接觸緊密;高壓套管與引出線接口的密封波紋盤結構的安裝應嚴格按制造廠的規定進行。 4) 套管頂部結構的密封墊應安裝正確,密封應良好,連接引線時,不應使頂部結構松扣。 5) 充油套管的油標應面向外側,套管末屏應接地良好。4.4.9 氣體繼電器首先應20、校驗鑒定,其應水平安裝,其頂蓋上標志箭頭應指向儲油柜,其與連通管的連接應密封良好。4.4.10 安全氣道安裝前,其內壁應清拭干凈;隔膜應完整,其材料和規格應符合產品的技術規定,不得任意代用。4.4.11 壓力釋放閥裝置的安裝方向應正確,其內壁應清洗干凈;閥蓋和升高座內部應清潔,密封良好;電接點應動作準確,絕緣良好。4.4.12 吸濕器與儲油柜間的連接管的密封應良好;管道應通暢;吸濕劑應干燥;油封油位應在油面線上。 4.4.13 凈油器內部應清拭干凈,吸附劑應干燥;其濾網安裝方向應正確并在出口側;油流方向正確。 4.4.14 所有導氣管必須清拭干凈,其連接處應密封良好。 4.4.15 溫度計安裝21、前首先應校驗鑒定,毛細管不得有壓扁或扭曲現象,其彎曲半徑不得小于50毫米。 4.4.16 注油應按廠家資料進行,注完油后至少靜放24小時,檢查是否漏油。 4.4.17 母線的制作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母線應矯正平直,切斷面應平整。 2) 矩形母線的搭接連接,應符合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9-90)中表2.2.2的規定。 3) 相同布置的母線及設備連接線應對稱一致,橫平豎直,整齊美觀。 4) 矩形母線應進行冷彎,不得進行熱彎。 5) 母線彎制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母線開始彎曲處距最近絕緣子的母線支持夾板邊緣不應大于0.25L(L-母線兩支持點間的距離),但不得小于522、0毫米。 b.母線開始彎曲處距母線連接位置不應小于50毫米。 c.矩形母線應減少直角彎曲,彎曲處不得有裂紋及顯著的折皺,母線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9-90)中表2.2.5的規定。 d.多片母線的彎曲度應一致。 6) 矩形母線采用螺栓固定搭接時,連接處距支柱絕緣子的支持夾板邊緣不應小于50毫米;上片母線端頭與下片母線平彎開始處的距離不應小于50毫米。 7) 母線扭轉90時,其扭轉部分的長度應為母線寬度的2.55倍。 8) 母線接頭螺孔的直徑宜大于螺栓直徑1毫米;鉆孔應垂直、不歪斜,螺孔間中心距離的誤差應為0.5毫米。 9) 母線的接觸面加工必須平整23、無氧化膜。經加工后其截面減少值不應超過原截面的3%。 4.4.18 母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母線表面應光潔平整,不應有裂紋、折皺、夾雜物及變形和扭曲現象。 2) 各種金屬構件的安裝螺孔不應采用氣焊割孔或電焊吹孔;金屬構件應徹底除銹,防腐漆應涂刷均勻,粘合牢固,不得有起層、皺皮等缺陷。 3) 每條母線的接口端面處一定要用酒精或丙酮清洗干凈,上好電力復合脂。 4) 母線平置時,貫穿螺栓應由下往上穿,其余情況下,螺母應置于維護側,螺栓長度宜露出螺母23扣。 5) 貫穿螺栓連接的母線兩外側均應有平墊圈,相鄰螺栓墊圈間應有3毫米以上的凈距,螺母側應裝有彈簧墊圈或鎖緊螺母。 6) 螺栓受力應均24、勻,不應使電器的接線端子受到額外應力。 7) 母線接觸面應連接緊密,連接螺栓應用力矩扳手緊固,其緊固力矩值應符合規范要求。 8) 母線與螺桿形接線端子連接時,母線的孔徑不應大于螺桿形接線端子直徑1毫米。絲扣的氧化膜必須刷凈,螺母接觸面必須平整,螺母與母線間應加銅質搪錫平墊圈,并應有鎖緊螺母,但不得加彈簧墊。 9) 母線在支柱絕緣子上固定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a.母線固定金具與支柱絕緣子間的固定應平整牢固,不應使其所支持的母線受到額外應力。 b.交流母線固定金具或其它支持金具不應成閉合磁路。 c.當母線平直時,母線支持夾板的上部壓板應與母線保持11.5毫米的間隙,當母線立直時,上部壓板應與母線保持25、1.52毫米的間隙。 d.母線在支柱絕緣子上的固定死點,每一段應設置一個,并宜位于全長或兩母線伸縮節的中點。 4.4.19 設備油漆應完整,相色應正確,接地應良好。五、質量管理5.1 質量管理目標 質量標準:合格 5.1.2 質量目標: 單位工程一次交驗合格率100% 工程優良率85% 顧客滿意度85分以上 爭創“安全文明工地”5.2 質量管理機構 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是整個質量管理的領導機構,由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質檢部、工程部等組成。 質量保證組織機構框圖:組長:項目經理 高志宇副組長:技術負責人 李建國副組長:項目副經理 姜平作業隊長:田金元技術員: 李建國材料員: 李先成26、質量員: 楊杰(兼)安全員: 傅 耀施工員:薛志波5.3 質量預控認真貫徹“預防為主”和“事前把關”的質量管理方針,做到項目定期質量檢查,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發揮專職質檢員的作用,以工序質量控制為核心,通過設置工序質量預控點,進一步強化工序質量的自檢,互檢和交接檢的“三檢”管理制度。做到自檢和專檢相結合,普檢和抽檢相結合,確保嚴格按照施工圖設計文件和施工規范、規程的要求組織施工,把各種可能發生的質量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通過技術質量交底預控。技術質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過程管理中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工作內容,交底必須采用書面簽字確認形式,具體可分以下幾個方面:項目技術負責人會同施工員、質檢員對圖紙27、數量、結構、尺寸進行認真的學習,同時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貫徹施工方案,技術負責人和現場施工人員對班組進行技術交底,同時簽字確定。專職質檢員負責對技術交底內容的實施進行檢查和監督,對不能滿足要求的會同有關人員處理。實行工程質量獎懲制度。 通過驗收規范預控。施工結束后驗收是必不可少的過程,用驗收規范對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質量進行控制,使施工質量扼殺在萌芽狀態。六、施工安全管理6.1 安全保證措施6.1.1 安全管理目標杜絕重大傷亡事故,無責任事故。確保安全生產,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搞好安全生產管理是確保工程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建立完善安全保證體系,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28、產方針,把安全工作貫穿到施工生產的全過程。6.1.2 建立安全保證體系項目設立安全管理機構,由項目經理親任組長,具體由一名生產副經理主抓,工地設專職安全員,接受分公司安全科領導,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各分包單位及作業班組設專(兼)職安全員,協助班組長做好本班組的各項安全管理活動。項目經理:高志宇項目副經理:姜 平安全員:傅 耀作業隊長:田金元6.1.3 安全技術組織措施1)強化安全教育、安全意識。堅持持證上崗操作,堅持每天班前安全教育,收工后安全評議制度。在施工現場設立安全標識牌,明確安全責任人。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活動,做到“安全生產,警鐘長鳴”。2)推行安全系統工程管理,重視施工現場29、設備的管理,確保設施、設備的良好狀況。3)工序開工前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對各主要工序及重要環節都要專職人員具體落實。4)施工現場布置應符合防火規程要求,做好施工安全用電、防火工作。5)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和管理制度,體現“全員管理、安全第一”的基本思想,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做到職責分明,各負其責。需進一步制定的規章制度有: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安全檢查制度,安全交底制度,事故分析處理制度等。6.1.4 具體安全施工措施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嚴禁酒后上工地。嚴禁打赤脖、穿拖鞋進入施工現場。2)特種工種必須持證上崗,服從安全人員管理。3)操作平臺上應設置30、足夠和適用的滅火器以及其他消防設施;操作平臺上不應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過的油布、棉紗等應及時回收,妥善保管,統一處理。6.1.5 設備吊裝安全防護措施1)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效操作證上崗。2)參加吊裝作業人員應培訓合格后方可作業。3)施工現場設吊裝作業專職安全員,對吊裝現場進行安全防護。4)起吊前須由專職安全員對現場進行巡視,檢查現場是否有高壓線、低壓線、臨時用電線及對起重機、人工吊裝作業有安全隱患的障礙物。并向現場施工負責人報告,如存在安全隱患,決不允許起吊。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要及時以書面形式報告項目部安質部解決,以確保設備、人員的安全起重機、人工吊裝作業,要有明顯的警示標志防護。無關人31、員禁止入內。5)起吊前所有人員都必須遠離吊機回轉半徑和吊物的下方。在雨天、風力等于或大于五級時,嚴禁進行吊裝作業。起吊構件時,速度不應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過久,嚴禁猛升猛降,以防構件脫落。6)設備起重吊裝時應注意的安全措施:a.起重作業人員須經有資格的培訓單位培訓并考試合格。b.起重機械必須設有安全裝置,如起重量限制器、行程限制器、過卷揚限制器、電氣防護性接零裝置、端部止擋、緩沖器、聯鎖裝置、夾軌鉗、信號裝置等。c.嚴格檢驗和修理起重機機件,如鋼絲繩、鏈條、吊鉤、吊環和滾筒等,報廢的應立即更換。d.建立健全維護保養、定期檢驗、交接班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起重機運行時,禁止任何人上下,也不能在運行32、中檢修。上下吊車要走專用梯子。e.起重機的懸臂能夠伸到的區域不得站人,電磁起重機的工作范圍內不得有人。f.吊運物品時,不得從有人的區域上空經過;吊物上不準站人;不能對吊掛著的物品進行加工。g.吊裝起吊的物品不能在空中長時間停留,特殊情況下應采取安全保護措施。h.起重機駕駛人員接班時,應對制動器、吊鉤、起重機制動后鎖緊鋼絲繩和安全裝置進行檢查,發現異常時,應在操作前將故障排除。7)堅持吊裝作業十不吊:a.信號指揮不明不準吊;b.斜牽斜掛不準吊;c.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負荷不準吊;d.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裝放過滿不準吊;e.吊物上有人不準吊;f.埋在地下物不準吊;g.安全裝置失靈或帶病不準吊;h.現場光33、線陰暗看不清吊物起落點不準吊;i.棱刃物與鋼絲繩直接接觸無保護措施不準吊;j.六級以上強風不準吊。七、施工環境管理7.1 施工環境管理組織機構 工地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各部門和勞務作業隊為成員的文明施工和環保管理組織機構。 環境管理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 高志宇副組長:技術負責人 李建國副組長:項目副經理 姜平技術員: 王立偉材料員: 李先成質量員: 楊杰(兼)安全員: 傅 耀作業隊長:吳喜軍施工員:李建國(兼)7.2 施工場地環境作業場所應保持整潔,接地施工材料不得堆放現場,廢料應及時清除,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八、事故應急救援措施8.1 火災應急措施 火災事故發生后,應及時報警通知34、消防隊, 通知火災發生地點。 以最快的速度組織義務消防隊員控制并切斷火源,搶救受傷人員和財產。 通知有關部門組織救援物資,進行搶險活動。8.2 燒傷、灼傷應急措施迅速而恰當地使傷員脫離火場或燒熱的物質,如衣服,已經燃燒應倒在地上慢慢滾動,壓滅火焰,或用冷水澆滅。切忌穿著燃燒的衣服站立、奔跑、喊叫、拍打。將受傷部位的戒指、皮帶、鞋子等除去。用消毒繃帶包裹傷口,切勿拿去粘著傷口的衣服。經過必要的現場處理后,根據傷情迅速送往醫院搶救。8.3 高空墜落、機械傷害采取的應急措施 高空墜落、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緊急狀況發生后,可能產生的后果是:骨折、出血、休克,采取的應急措施是:8.4處理外傷出血辦法: 手35、在傷口上施行直壓以阻止出血。在無骨折的情況下盡量將受傷部位抬高。安慰傷者并告之應松馳神經,通知醫務人員及救護車到場。8.5 處理骨折辦法 在處理骨折之前應先處理所有出血情況。切勿移動傷者,應就地處理骨折情況。在運送傷者之前,應將骨折部位用夾板繃帶固定。召喚醫務人員及救護車到場。8.6 處理觸電引起休克 a.人工呼吸法: 用手將傷者頸部托起,將其前額按下,使氣管得以暢通。捏緊傷者鼻孔,深呼吸后用嘴貼緊傷者口部,向傷者急吹氣4次。吹氣后,細聽傷者口、鼻處放出的空氣,每分鐘重復12次,直到傷者復蘇或救護人員趕到為止。 b.胸外心臟按壓:將傷者放于平硬的地面上。將腕部置于此部位,另一手重疊在上手臂伸直下壓約4cm左右后放松,如此反復有節律地進行,每分鐘6080次。同時進行人工呼吸。九、施工進度安排 本項目計劃開工時間:2015年4月1日 本項目計劃完成時間:201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