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煤業二礦建設區透水事故應急演練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59519
2022-08-29
24頁
130.54KB
1、四通煤業(二礦建設區)礦井透水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演練意義及目的1三、演練遵循的原則2四、水害事故救援演練領導組2五、各職能小組分工及職責4六、演練時間6七、演練地點及演練方式6八、演練要求6九、演練前準備工作7十、具體演練過程7十一、總結階段13十二、演練安全技術措施14為進一步加強礦井防治水管理工作,嚴格落實防治水管理責任,增強水害事故的預防、應急能力。嚴格落實煤礦防治水規定、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評級辦法及煤礦防治水管理“十條規定”。結合本礦實際情況,于2015年6月26日上午9:00時進行“礦井透水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活動。一、編制依據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四2、通煤業(二礦建設區)水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演練意義及目的1、演練意義為了進一步增強公司人員應對水害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應急處置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提高本礦的應急救援水平,切實保障職工生命和公司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2、演練目的(1)評估本礦水害事故的應急準備狀態,發現并修改本礦水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和執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2)評估本礦在發生水害事故時的應急能力,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應急職責,改善水害事故應急救援中的組織協調性。(3)檢驗應急響應人員對水害事故應急預案及執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通過演練進一步提高應急響應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4)提高全員安全意識3、,增強搶險救災能力。三、演練遵循的原則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點,最大限度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的裝備、設施和手段,切實提高應急救員的業務水平。2、統一指揮,分級管理。指揮部負責統一指揮、協調透水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工作,相關科室、救援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負責,緊密配合。3、平戰結合,專輔互補。充分發揮礦領導作為應急救援第一響應者的作用,將日常生產與應急救援工作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隊伍引導、鼓勵、培育和發揮輔助應急救援力量的作用。4、采集信息,科學決策。依靠科技手段,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獲取4、事故區域的各種信息、數據。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提高應急救援的處置技術和水平。四、水害事故救援演練領導組總 指 揮:許亞云 (礦長)常務副總指揮:王海峰(總工程師) 副 總 指 揮:張建祖(生產礦長) 陳春林(安全礦長)武海龍(機電礦長) 李重顯(通風助理) 張長有(經營礦長) 郭曉明(防治水副總)李 軍(生產副總) 張俊嶺(通風副總) 成 員:李永瑋(地測科長) 強秀鋒(調度室主任) 杜軍宏(安監科長) 劉鐵栓(通風科長)段新林(綜合辦主任) 柴國銳(生產科長)吉威逢(通風副區長) 趙振起(機電科長)吳永紅(供應科長) 楊振華(保衛科長)張浩森(救護隊隊長) 谷寶倉(醫務室主管)趙金山(機修車5、間主任)責任分工:總指揮:負責部署、檢查演練安全事宜,全面指揮演練工作。常務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部署、檢查演練安全事宜,安排演練全過程,果斷做出準確分析,在總指揮不在工作崗位時臨時代替總指揮履行總指揮職責。副總指揮:具體負責演練分管專業工作,生產副總負責采、掘工作面撤人工作安排;安全礦長負責人員撤離過程中的安全事宜;機電礦長負責演練過程中停送電、工作面設備運行、排水設備運行安排事宜;通風副總負責演練期間有害氣體檢測及通風設施維護工作。通風工區副區長負責分析演練時出現的通風方面問題及其資料收集和記錄。安全科長負責演練過程中人員撤退的安全問題以及其他各種不安全因素。并負責對出、入井人員進行清點核實6、。調度室負責協調演練時各職能小組相互配合事宜,做好記錄和資料的整理、匯總并且完善預案。地測科長負責分析事故地點地質、水文地質情況和透水水源、水壓、預計水量。供應科長負責落實排水設備等應急物資供應,隨時準備出庫。機電科長負責對供電、排水設施及排水管路、線路等設備的安裝、維修、故障的處理,保證排水、供電系統完善可靠。綜合科長負責外圍環境及井口安全警戒,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升井職工體檢及安置工作,同時做好人員接待、后勤保障服務。五、各職能小組分工及職責1、應急救援組組 長:張浩森成 員:王建利、王超群、李世俊、許寶權、郭海亮、候京汝、魏延強、張強強負責組織輔助救護隊成員到崗到位,做好演練期間營救工作,及7、時與指揮部保持聯系,需要時參加井下救援工作。2、信息調度組 組 長:強秀鋒 成 員:楊紅龍 、曹小龍負責演練期間的工作記錄和演練期間的綜合調度。3、水情監測組組 長:李永瑋成 員:屈陽陽、李生光、李星星、趙豐負責分析透水期間礦井透水地點地質條件、透水通道、涌水量、受災范圍等的情況分析。 4、通風技術組組 長:劉鐵栓成 員:張志超、張正鵬負責演練期間井下通風、有害氣體的檢查,確保正常通風。5、監測監控組組 長:吉威逢 成 員:張煥軍、陳換計、孫文壽負責透水演練期間的通訊聯絡,保證井上、下及礦區內外的廣播、電話通訊暢通、監控設施運行正常。6、機電設備組組 長:趙振起 成 員:王晶晶、張海斌 負責落8、實演練期間供電系統、排水設備完善到位、確保正常。7、物資供應組組 長:吳永紅成 員:樊福平、張杰軍負責演練期間排水設備、應急等物資的供應,隨時做好出庫準備,并配合運送至井口。 8、后勤保障組 組 長:段新林 成 員:喬清、翟劉江、郝治森。負責演練期間人員接待、車輛及后勤服務保障,并且做好升井人員的后勤保障服務。9、保衛警戒組組 長:楊振華成 員:保衛科全體人員負責演練過程中地面人員疏散、交通秩序維護、相關場所警戒。10、醫療救護組組 長:谷寶倉成 員:礦衛生所醫務人員負責演練期間緊急醫療救護及升井人員體檢工作11、新聞通訊組組 長:吉軍海 成 員:馬關鎖、馮存海負責演練期間通訊報道,及時反映演9、練全過程,突出先進典型,做好新聞宣傳工作。六、演練時間2015年6月26日上午9:00點至12:00點七、演練地點及演練方式1、假定52下01工作面93號架斷層處受頂板壓力影響出現滲水,最終導致透水事故發生。2、演練活動由總指揮全面負責,相關人員參加、全員參與的方式進行。八、演練要求按照演練程序安排,由各演練職能小組對本方案在實施過程中的完整性和周密性進行評估,積極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及時對水害應急演練方案進行修改完善。1、針對性:針對承擔的應急職責及可能發生的事故情境,不同的崗位人員演練不同的內容。2、時間性:根據可能發生的事故和應急救援過程,演練時間預計在3個小時內完成。3、真實性:盡10、量貼近實際應急救援活動。4、嚴肅性:各環節負責人必須對這次演練活動高度重視,對演練程序認真負責,爭取演練圓滿完成。九、演練前準備工作1、確定演練目的和范圍,編寫演練方案。2、對全體干部職工進行培訓,講解演練方案與演練活動安排。3、完善并檢查井下各工作地點、各巷道中的避災路線及各種圖紙資料。4、貫徹學習演練方案日期:2015年6月21日、22日。十、具體演練過程8:55演練各環節人員待命,上級領導、相關人員進入觀摩席,總指揮下達命令:四通煤業(二礦建設區)透水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現在開始。9: 00總調室電話鈴聲響,崔蘭軍接電話;(52下01電話匯報)52下01工作面帶班隊長匯報:52下01工作面911、3號支架處斷層受頂板壓力影響出現淋水并逐步變大。9:01調度室崔蘭軍匯報總指揮:52下01工作面跟班隊長匯報93號支架處斷層受頂板壓力影響出現淋水并逐步變大,現已停止回采,請領導指示。總指揮命令崔蘭軍:通知52下01工作面跟班隊長密切注意水情變化,并做好人員撤離準備;聯系井下跟班礦長到現場查看情況;同時通知生產、地測負責人到調度室分析原因。9:04調度室崔蘭軍通知監控室:查找跟班礦長目前位置,并通知到52下01工作面查看水害情況9: 05崔蘭軍通知相關科室到調度室(1)通知生產科柴國瑞到調度室(2)通知地測科李永瑋到調度室9:08調度室崔蘭軍通知52下01工作面跟班隊長:密切注意水情變化,并做12、好人員撤離準備。9:10帶班隊長在52下01工作面匯報調度室:頂板涌水量增大,預計涌水量為2m3/min,現已組織工作面人員撤至52下01回風順槽超前段。9:11調度室崔蘭軍匯報總指揮:52下01工作面頂板涌水量增大,預計涌水量為2m3/min,現已組織工作面人員撤至52下01回風順槽超前段,請指示。總指揮命令崔蘭軍:通知52下01回風順槽口帶班隊長,切斷工作面電源,組織人員馬上撤至回風大巷待命,并通知沿線所有人員及時撤離。同時通知四采區各要害場所作業人員向回風大巷撤離。9:12崔蘭軍通知52下01回風順槽口帶班隊長,切斷工作面電源,組織人員馬上撤至回風大巷待命,并通知沿線所有人員及時撤離。同13、時通知西部輔助運輸巷、950延伸段各要害場所作業人員向回風立井撤離。9:13總指揮命令調度室主任強秀峰: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按程序向上級部門進行匯報;通知各應急職能小組立即到指揮部報道。(生產、地測、調度、監控在現場不再通知)(1)通知安監科:52下01工作面出現透水事故,輔助救護隊立即整裝到應急指揮部報道。(2)通知通風科:52下01工作面出現透水事故,科長及相關人員立即到應急指揮部報道。(3)通知機電科:52下01工作面出現透水事故,科長及相關人員立即到應急指揮部報道。(4)通知供應科:52下01工作面出現透水事故,科長及相關人員立即到應急指揮部報道。(5)通知綜合科:52下01工作面出現透14、水事故,科長及相關人員立即到應急指揮部報道。(6)通知保衛科:52下01工作面出現透水事故,科長及相關人員立即到應急指揮部報道。(7)通知醫務室:52下01工作面出現透水事故,醫療人員立即到應急指揮部報道。9:14調度室崔蘭軍通知井口檢身室、礦燈房、監控室:核查出、入井人數,搜尋各地點零散人員,通知四、五采區人員馬上向回風大巷撤離。9:15 指揮部分別模擬向市公司調度中心 河底鄉煤管站 堯都區煤炭工業局臨汾市救護隊 臨汾市煤炭工業局 臨汾市煤礦安全監察局 匯報: 52下01工作面93架斷層處發生透水事故,預計涌水量為110m3/h,井下人員正在撤離,目前無人員傷亡。9:169:20各職能小組前15、來報到,總指揮命令按透水事故應急預案執行(1)輔助救護隊郭海亮前來報道,(2)通風技術組劉鐵栓前來報道(3)機電設備組趙振起前來報道(4)物資供應組吳永紅前來報道(5)后勤保障組段新林前來報道(6)保衛警戒組楊振華前來報道(7)醫療救護組谷寶倉前來報道9:18水情監測組李永瑋向總指揮匯報:初步推斷是5下01工作面斷層導通上覆含水層所致,現正根據井上、下對照圖查看地面情況。 總指揮:加緊排查,查出涌水來源。9:22監測監控組匯報調度室:井上、下通訊系統運行正常。9:23物資供應組匯報調度室:人員到達指定位置,已做好物資出庫準備。9:24機電設備組向調度室匯報:人員已經到位。9:25通風技術組匯報16、調度室:通風工區技術人員已經到位9:26保衛警戒組匯報調度室:人員到達指定位置,已經對井口20米實施了警戒。9:27礦輔助救護隊匯報調度室:人員到達指定位置,請指示。9: 30河底鄉煤管站五人小組到達現場參與指揮救援工作。9:35跟班礦長董偉峰匯報調度室:四、五采區人員已到達回風大巷,西部輔助巷、950延伸段人員撤到回風立井底,共計50人。(崔蘭軍匯報總指揮)9:36監控室匯報調度室:根據人員定位系統顯示共計定位卡50個,其中綜采隊20個、運輸隊5個、機電科3個、安檢科5個、通風科5個、維修隊2個、掘進隊5個、管理人員 5個。9:37井口檢身室匯報調度室:本班入井人員共計50人。其中綜采隊2017、個、運輸隊5個、機電科3個、安檢科5個、通風科5個、維修隊2個、掘進隊5個、管理人員 5個。9:38礦燈房匯報調度室:本班共發放礦燈50盞,其中綜采隊20盞、運輸隊5盞、機電科3盞、安檢科5盞、通風科5盞、維修隊2盞、掘進隊5盞、管理人員 5盞。調度室匯報總指揮:根據監控室、檢身房、充燈房、跟班礦長提供的入井人數相符,目前四、五采區人員已全部撤至西主回風巷待命,請指示。9:40總指揮命令調度室通知井下跟班礦長董偉峰:組織全體人員向回風立井撤離并安排升井。9:41醫療救護組匯報調度室:醫護人員已經到位,請指示。9: 42總指揮命令:馬上到回風立井井口準備救援。9:43水情監測組匯報總指揮:事故原18、因及水量:根據井上、下及相關圖紙分析和對地面現場核查,本次透水事故為斷層導通地表積水產生的透水事故。原因為52下01工作面139米處斷層由于壓力造成頂板變形垮落導通一處地表山體低洼處的積水,積水直徑12米,深度為4米,積水量450立方。積水應為近日連續下雨所致。9:44機電組匯報調度室:排水設備已經裝車,請指示。9:45調度室匯報總指揮:排水設備已經裝車,請指示。總指揮:將排水設備運至主斜井口后待命9:46調度室命令機電組:將排水設備運至主斜井口后待命。10:00跟班礦領導董偉峰報調度室:人員撤離至回風立井井底,正在組織升井。10:01調度室通知醫療救護組:井下人員正在升井,請做好醫護準備。119、0:30井口檢身室匯報調度室:共計出井50人,與下井人數相符,確認完畢。10:32監測監控組匯報調度:人員定位系統顯示井下已無作業人員,根據井下監控設備顯示,透水地點及其他區域各有害氣體未超過正常值。10:40堯都區煤炭工業局、市公司、礦山救護隊到礦成立救災指揮部,在了解事故的情況后命令繼續按照應急預案進行救災,并命令礦山救護隊入井察看情況。10:45醫療救護組匯報調度室:通過檢查,所有升井職工精神狀態良好,無不良反應。11:35礦山救護隊匯報調度室:(模擬)52下01工作面93號架斷層處斷層透水到達52下01運輸順槽165米處,水位已停止上升。預計出水量為150m3。根據監測監控系統顯示,無20、其它有害氣體。由于工作面處于礦井最低位置,所以未造成其他區域淹井事故。總指揮宣布應急演練結束。調度室通知各職能小組相關人員到會議室開會。十一、總結階段演練結束后,總指揮及時組織參演人員召開專題會議,由各職能小組根據演練情況匯報各自工作情況,對演練情況進行客觀總結與評價,分析演練過程中的不足與缺陷,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最后由評估組對演練總體情況進行客觀評估,編寫書面評價報告,上報市公司備案。十二、演練安全技術措施(一)井下人員清點、統計措施:1、接到指揮中心命令后,井口檢身房、礦燈房、監控室立即清點井下人數,清點后及時向指揮部匯報。2、井下各單位當班負責人撤離時要清點人數,21、撤到指定地點后,及時向指揮部匯報撤出人數。指揮中心負責統計、核對。3、各隊帶班班長負責統計核實本班的入井、升井人數,并向指揮中心匯報。(二)其它安全措施及要求:1、演練指揮人員要熟悉演練方案,做到指揮沉著,指令清晰、明確。2、各單位要對演練工作高度重視,認真組織,保證演練工作順利進行。3、各采掘單位要合理安排演練程序,保證演練工作按時有序進行。4、演練前,地測科要組織職工認真學習本演練方案,熟悉避災線路。5、演練期間井下人員撤退必須按避災路線撤退。6、演練期間井下人員撤離過程中必須將工作面所有電氣設備開關打至零位,防止發生其它機電設備事故。后 附: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圖事故匯報及搶救程序圖通知22、人員電話表 調度、信息站、井口及井下各作業地點應急通訊聯絡表井下各作業地點人數分布情況各采掘工作面避水害撤離路線四通煤業有限公司輔助救護隊成員名單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圖事態控制總結評審應急結束(關閉)應急恢復人員救援工程搶險警戒與交管醫療救援人群疏散環境保護現場監測信息反饋報警事故報警警情判斷響應級別人員到位信息網絡開通應急資源統配現場指揮到位擴大應急應急啟動救援行動申請救援現場清理接觸警戒善后處理事故調查附件2 事故匯報及搶救程序圖指揮部領導和成員值班室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調度中心)事故單位匯報各專業組組長及成員通知立即到達事故現場通知礦山救護隊或消防隊有關人員及專業組成員抵達現場成立23、現場搶救指揮部制定搶險方案現場聽取事故匯報指揮搶救礦山救護隊或消防隊及各專業組進入現場搶救調度中心集中了解情況啟動預案河底鄉煤管站五人小組、河底鄉政府、堯都區煤管局、堯都區政府、臨汾市煤炭工業管理局、臨汾市煤礦安全監察局匯報事故情況,隨時接受上級指示;并積極請求兄弟單位支援 建立與指揮部的通訊聯系、及時匯報搶險情況應急救援通訊聯絡表通知順序名 稱職 務聯系電話現任職人名1總 指 揮礦長許亞云2常務副總指揮總工王海峰3副總指揮生產礦長張建祖4安全礦長陳春林5機電礦長武海龍6通風助理李重顯7經營礦長張長友8防治水副總郭曉明9生產副總李軍10通風副總張俊嶺11成 員地測科長李永瑋12調度室主任強秀鋒24、13安監科長杜軍宏14通風科長劉鐵栓15綜合科長段新林16生產科長柴國銳17通風副區長吉威逢18機電科長趙振起19供應科長吳永紅20保衛科長楊振華21救護隊長張浩森22醫務室組長谷寶倉23機修車間主任趙金山24上級部門公司調度室25河底鄉煤管站五人組26堯都區煤管局27臨汾市煤監分局28臨汾市礦山救護隊29山西煤銷集團管理局30山西煤銷集團管理局調度指揮中心調度、信息站、井口及井下各作業地點應急通訊聯絡表地點電 話地 點電 話調 度 室8000四采區輔助運輸下山擴幫處607380018003信息站8516中央變電所600352下01運輸巷口6099大煤庫601252下01回風巷口602942上25、01運輸巷口6078回風立井上平臺805842上01回風巷口6018回風立井下平臺6063井底車場6064主斜井井口信號房6083管子道6007中央水泵房6004主斜井井底6031五采區變電所6052主斜井一部6085四采區變電所6002主斜井二部6095主斜井三部6030西部輔助運輸巷6077回風大巷猴車機頭6066永久避難硐室6017 井下各作業地點人數分布情況隊組人員所在位置人數電 話四采區輔助運輸下山擴幫擴幫迎頭7 (包括安、瓦、管理員) 6073皮帶機頭2603942上01運輸巷口擴幫處5 (包括安、瓦、管理員)6078配電處16018綜采隊工作面17(包括安、瓦、管理員)6025皮26、帶處26054溜子機尾26005機電隊 中央變電所1 6003中央水泵房1 6004五采區變電所16052四采區變電所16002 運輸隊 井底車場16064主斜井井底26031井底煤庫16012五采區膠帶上山皮帶機頭16039西部輔助運輸巷皮帶機頭16076工作面5 (包括安、瓦、管理員)6075各采掘工作面避水災撤離路線52下01運輸巷52下01回風繞道五采區回風上山回風大巷中央變電所聯絡巷950軌道大巷回風立井地面。52下01回風巷五采區回風上山回風大巷中央變電所聯絡巷950軌道大巷回風立井地面。42上01運輸巷第一聯絡巷四采區回風下山回風大巷中央變電所聯絡巷950軌道大巷回風立井地面。42上01回風巷四采區回風下山回風大巷中央變電所聯絡巷950軌道大巷回風立井地面。950延伸段950軌道大巷回風立井地面西部輔助運輸巷西部回風繞道回風大巷回風立井地面。四通煤業輔助救護隊人員基本信息表職務姓名單位手機號隊長張浩森地測科成員張強強安監科郭海亮安監科李世俊機電科王建利通風科候京汝通風科許寶權地測科魏延強機運工區王超群機運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