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公司防汛應急管理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59719
2022-08-29
22頁
84.54KB
1、防汛應急預案目 錄第一章 總則1第二章 組織機構和職責3第三章 預防預警與報告7第四章 應急響應14第五章 后期處置16第六章 保障措施17第一章 總則一、 編制目的為了確保公司項目的安全渡汛,及時有效地實施汛期的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公司員工的生命安全和公司生產的良好環境,制定本預案。二、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湖南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公司的具體情況制定。三、 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下列安全生產事故的應對工作:1.汛期內公司及項目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2.其他需要公司處置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2、。四、事故類別1.因自然災害引發的安全生產事故:包括強風、暴雨、洪水引起的地質變化等自然災害引發的安全事故。五、應急工作原則1. 預防為主、自救為上原則:公司、項目部要加大對危險源的監控管理,做好預防措施,確保危險源始終處于受控狀態。一旦出現事故,應按照現場處置方案實施先期自救。2. 以人為本、救人優先原則:以保護受困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安全為優先,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3.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原則:根據事故級別分級響應,但啟動高級別的應急預案時,事故單位低級別的應急預案同時啟動;事故企業應急力量是應急救援工作的主力軍。4. 科學有序、反應迅速原則:要注重應急專家意見,避免盲目施救;加強應急演3、練,提高應急決策、應急反應速度。5. 職責明確、協同聯動原則:要職責分明,在緊急狀態下又能整合資源,發揮協同聯動功效。第二章 組織機構和職責一、應急組織體系圖公司應急組織機構由公司應急指揮部、應急管理辦公室(啟動預案時即為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公司本部各職能部門和支持保障部門、公司應急救援小組保障、相關單位應急機構及救援隊伍等組成。事故發生地政府應急機構公司應急指揮部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展工程部開發經營部黨群綜合部公司各職能部門、子公司支持保障公司應急救援小組保障融資財務部營銷服務部子公司現場應急指揮小組1、公司應急指揮部人員構成總指揮:周建龍副總指4、揮:李勇奇、杜國久、易一平、言志成成 員:趙峰、謝君、劉錦輝、成彬彬、王敏、周小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處理應急管理工作日常事務。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趙峰成員分三組:值班時間0:00-8:00:張潮、李超、鄧軍、齊頌、王杰、趙寒朔、鄧逸軒值班時間8:00-16:00:虞鵬、鄧從彬、劉興宇、魏高燭、夏金蓮、胡曉、曾佳程值班時間16:00-24:00:易溫鵬、馬上文、陳宇峰、李靖、張運金、甘嘉政、彭興科分別對各時間段管理日常工作事務。應急指揮部人員組成:總指揮一名、副總指揮四名、其他成員。總指揮由公司總經理擔任,副總指揮由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擔任,成員由公司其他領導班子、各部門負責人及各項目部5、經理組成。當總指揮不能及時承擔應急指揮中心職責時,依次承擔職責的順序為: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主任。2、應急指揮部職責及任務(1)負責調動應急救援小組的統一行動,及時了解掌握報告事故搶險進展情況;(2)決定所發生的事故是否啟動應急救援預案;(3)制訂和修訂防防汛應急預案;(4)組建應急處置隊伍,組織實戰訓練和演習,督促檢查防汛應急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置的各項準備工作;(5)發布和解除應急指令,組織指揮應急隊伍和應急救援行動,現場緊急處置突發事故,必要時請有關方面支援;(6)組織調查事故發生原因,總結事故應急經驗教訓;(7)作好事故善后處理工作。3、應急救援小組組成及任務1)、現場搶6、險救援組:由應急指揮部牽頭,工程管理部、開發經營部、投資規劃部、營銷服務部等部門人員組成,其主要任務是趕往救援現場組織實施現場救援工作,控制事故現場。防汛搶險工作必須及時、有效。現場搶險救援組按時間0:00-8:00、8:00-16:00、16:00-24:00分為三組隨時待命,在待命時間段內搶險隊人員必須保證手機通信正常,及時對事故現場防汛救援:A組0:00-8:00:李超、鄧軍、齊頌、王杰、趙寒朔、鄧逸軒(李超為組長)B組8:00-16:00:鄧從彬、劉興宇、魏高燭、夏金蓮、胡曉、曾佳程(鄧從彬為組長)C組16:00-24:00:馬上文、陳宇峰、李靖、張運金、甘嘉政、彭興科(馬上文為組長)7、A 組B組C組姓名聯系方式姓名聯系方式姓名聯系方式李 超鄧從彬馬上文齊 頌劉興宇李 靖鄧 軍魏高燭陳宇峰鄧逸軒夏金蓮甘嘉政王 杰曾佳程18692212856張運金趙寒朔胡 曉彭興科2)、人員救護組:由事故所發部門負責人通知,黨群綜合部牽頭,組織事故單位和醫護人員對傷者組織進行救治。3)、善后處理組:由黨群綜合部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組成,主要負責事故善后處理。4)、事故調查組:由應急指揮部牽頭,各相關職能部門、安全負責人及有關專家組成,負責或者配合上級有關部門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做其他項目預防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發生等工作。5)、后勤保障組:由黨群綜合部牽頭,組織車輛及相關財務等提供救援應急處理8、的財物。2、現場應急指揮部人員構成如下:(1)現場應急領導小組人員組成:參建方項目部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員、施工隊長等相關人員組成,項目經理任組長、并明確各應急專業組長。(2)A.事故現場搶險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安全負責人任組長,施工隊負責人、專業工班長及專業施工人員組成。B.事故現場救護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領導任組長,相關人員組成。C.事故現場保護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骨干任組長,現場保安人員組成。D.事故現場通訊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辦公室負責人任組長、現場其他應急小組負責人組成。第三章 預防預警與報告一、危險源監控1、臨建設施:臨建設施包括:宿舍、食堂、辦9、公用房、廁所等。監控項點:全面檢查臨建設施的安全狀況,如有裂縫、傾斜、變形現象,及時采取加固、翻修,達不到要求的必須拆除重建;暴雨天氣必須安排專人進行不間斷巡查;隨時觀察風雨對臨建設施的影響、受損情況及基坑、腳手架、塔吊等可能對臨建造成的破壞,如有危險立即將臨建內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方。 2、圍擋墻:圍擋墻包括:彩色壓型鋼板圍擋墻。監控項點:全面檢查圍擋墻的安全狀況,如有破損、傾斜、變形等現象,及時采取加固、更換等措施;特別要加強對臨街圍擋墻的重點監護,如有險情,立即對圍擋墻周邊設警示隔離設施,并設專人看護,嚴防圍墻倒塌傷人。 3、基坑工程:基坑設施包括:邊坡防護、樁基施工、土石方開挖等。監控項點10、:隨時觀察基坑邊坡側壁變化、基坑支護有無變型、基坑毗臨建筑物、結構物的變化情況;對毗鄰街道、建筑物、山體、臨建設施的基坑要重點檢查監護;一旦汛情到來,立即停止施工,準備充足的排水設備、裝置,及時對基坑進行排水。汛期過后對基坑進行全面檢查,無安全隱患后,方可施工。4、腳手架工程:腳手架工程包括:落地腳手架、監控項點:六級以上大風天氣,禁止腳手架施工作業;重點監控腳手架基礎沉降情況、排水情況,確保基礎穩固,架體拉結有效;對臨近街道、房屋、高壓線處重點監控,危險時應對腳手架危及范圍內設臵警示隔離帶,并設專人監護。汛期過后,對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施工。5、臨時用電:臨時用電包括:施工用電11、生活用電等。監控項點:全面檢查施工現場的各類臨時用電設施、配電線路,嚴格實行三相五線制,確保做到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各類配電設施的防雨設施防護完好;暴雨天氣應立即切斷總電源,并準備好應急照明器材。二、預防重點:1、施工現場臨時設施方面要突出現場臨時搭建的辦公室、食堂、民工宿舍、腳手架、防護棚、大型起重機械及人貨電梯和未達到標準強度的工程部位、基坑、高層建筑等安全防范工作。2、邊坡匯流水對基坑的影響。三、預防措施(一)技術措施1、施工現場排水 、施工現場應按標準實現現場硬化處理。 、根據現場地形確定排水方向按規定坡度挖好排水溝。 、設置連續、通暢的排水設施和其他應急設施防止泥漿、污水、 廢水外12、流或堵塞排水溝。 、雨期指定專人負責及時疏通排水系統確保施工現場排水暢通。 2、施工現場運輸道路 、臨時道路排水通暢。 、對路基易受沖刷部分周邊回填土方用塑料布隔離覆蓋保證路基的穩固。 、雨期指定專人負責維修路面對路面不平或積水現象及時修復。 3、基坑邊坡 、汛期前應清除溝邊堆物減輕坡頂壓力。 、雨后應及時對基坑邊坡進行檢查并派專人對深基坑進行測量觀察邊坡情況如發現邊坡有裂縫、疏松、走動等危險征兆立即采取措施解決。、加強對基坑周邊的監控配備足夠的潛水泵等排水設施確保排水及時防止基坑坍塌。、若遇特大暴雨而排水不暢時,可在各可能發生倒灌的地方筑臨時擋水設施。4、腳手架工程 、遇大雨、高溫、雷擊和六13、級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停止腳手架搭設和拆除作業。 、大風、大雨等天氣后組織人員檢查腳手架是否有搖晃、變形情況遇有傾斜、下沉、連墻件松脫、節點連接位移和安全網脫落、開繩等現象應及時進行處理。 、懸挑架在汛期來臨前要有加固措施將架體與建筑物按照架體的高度設置連接件或拉結措施。 5、施工用電 、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落實臨時用電的各項安全措施。 、各種露天使用的電氣設備應選擇較高的干燥處放置。 、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應有可靠的防雨措施電焊機應加防護雨罩。 、雨期前應檢查照明和動力線有無混線、漏電現象電桿有無腐蝕、埋設松動等防止觸電。 、雨期要檢查現場電氣設備的接零、接地保護措施是否14、牢靠漏電保護裝置是否靈敏電線絕緣接頭是否良好。 、暴雨等險情來臨之前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除照明、排水和搶險用電外其他電源應全部切斷。 、施工現場高出建筑物的塔吊、外用電梯及腳手架等高架設施如果在相鄰建筑物的防雷裝置保護范圍以外應按規范設置防雷裝置。 (8)、加強現場施工人員的勞保工作,大雨天氣不得露天作業,小雨天氣穿雨衣、雨靴、雨鞋。電氣操作人員,必須穿絕緣鞋和戴絕緣手套。(二)管理措施1、 組織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檢查,特別是對基礎開挖、土石方施工、大型機械設備、臨時用電、腳手架、臨建設施等重點部位和環節進行嚴密監控,杜絕引發安全事故。2、對暴雨、滑坡等自然災害引起的次生安全生產事故的監控,指定專15、人留意天氣預報、當地實際天氣情況或其他異常情況,及時發布天氣預警信息;4、在發生暴雨期間,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防汛值班人員在值班期間,嚴守紀律不得擅自離崗,發現汛情及時上報。5、加強強對施工現場的宿舍、廚房、辦公室、倉庫等臨時設施及廣告牌的安全檢查,對存在不安全隱患的,要立即采取措施,對不能保證人身安全的,要堅決予以拆除。(三)暴雨防御指南:1、暴雨級預警:A.項目部管理人員檢查駐地安全情況,發現隱患,妥善處理;B.低洼公共場所迅速疏導工人安全撤離,準備好預防暴雨所需物資; C.工人避免外出,做好防暴雨的準備工作。行人、車輛遠離危險建筑設施,遇低洼積水應繞行,避免強行通過。 16、2、暴雨級預警:A.項目部管理人員檢查駐地安全情況,發現隱患,妥善處理;B.低洼公共場所迅速疏導工人安全撤離,準備好預防暴雨所需物資; C.切斷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戶外作業;D.工人避免外出,做好防暴雨的準備工作。行人、車輛遠離危險建筑設施,遇低洼積水應繞行,避免強行通過。 3、暴雨級預警:A.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應急和搶險工作,及時將現場情況向上級報告;B.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防御和搶險工作;C.應急救援小組隨時待命,及時了解各項目動態。三、預警1、預警級別根據危害程度,將局部暴雨事件預警分為、三個級別,分別代表重大、較大、一般:1)一般(級):6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由于地17、勢較哇,而導致洪水暴漲。2)較大(級):3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由于地勢較哇,而導致洪水急劇上升。3)重大(級):3小時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量可能持續。可能引發道路坡度泥土流失嚴重,基坑邊坡危險源增加。2、預警行動要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建立預測預警系統,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1)防汛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要經常通過網絡、電視等途徑隨時收集掌握防汛防洪信息,建立信息的監測和通報系統,健全預報機制。按照汛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勢態,按、級預警分級,統一發布防汛預警信號。(2) 防汛現場應急小組在汛18、期內定期對暴雨、滑坡等自然災害引起的次生安全生產事故的監控,指定專人留意天氣預報、當地實際天氣情況或其他異常情況,遇有上述情況時,及時上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進行評估分析,報應急指揮部決策,確定預警級別,采取相應的應急響應措施。四、信息報告與處置1、株洲發展有限公司應急值守電話:0731-28861920 0731-28861921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電話: 0731-288619012、日常工作原則:各在建項目每日應進行防汛專項巡檢,發現隱患應及時處理。各參建單位項目負責人應在每日17:00以前向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當日情況。3、汛情報告的原則汛情報告應當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19、,值班人員在第一時間內報告現場應急指揮小組,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接到報告后須立即向公司主管領導和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4、意外水澇災害事故報告的主要內容意外水澇災害事故內容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經過,傷亡人數,自然情況,采取的應急措施,調查、善后組織工作及初步分析的原因等。第四章 應急處置一、響應分級局部暴雨事件對應分為、三個應急響應等級:1)級由事現場應急指揮辦公室主任指揮處理;2)級由應急指揮部副組長負責指揮,事發部門負責人協助;3)級由應急指揮部組長負責指揮。二、處置措施1)發生III級狀態時,應急指揮部應安排值班人員對排水設施、疏水設施、進行檢查,如發現排水、疏水系統不20、暢通,應立即修復并做好事故預想。2)發生II級狀態時,應急指揮部應針對惡劣天氣可能對施工構成重大威脅的情況,督促各崗位做好事故預想。如施工現場出現重大險情或出現嚴重后果,應急救援小組必須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措施。原材料發生被淹情況,應安裝潛水泵加強排水,如果原材料處在未封閉區域,應用沙包做塹封堵再行抽水,避免物料損失。3)發生I級狀態時,應急指揮部應針對惡劣天氣可能對施工構成重大威脅的情況,做好事故預想。如施工現場出現重大險情或出現嚴重后果,應急救援小組必須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措施,及時組織人員撤離,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對危險點進行檢查與加固。三、應急響應一旦發現洪汛險情值班人員應以最快方式報告21、公司防汛應急指揮部并立即組織救援人員按照預案進行搶險。 一旦出現潰堤或存在潰堤的可能性,各單位務必及時動員老、幼、病、殘、孕人員提前疏散到比洪峰水位高的地段,如大堤、山丘、樓上等。現場撤離由現場指揮負責人下令,撤離路線向缺口兩端,禁止由低洼處抄近路,確保人身安全。防汛應急救援小組按照職責分工立即趕往救援現場并有序地組織實施現場救援工作。現場指揮部救援總指揮立即組織工程隊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對情況進行分析并立即采取措施保護施工便道暢通、撤離施工人員。 當發生嚴重意外水澇災害事故時防汛指揮部應立即報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以求得援助和指導。同時應組織全體搶險人員根據災害事故情況的特點實施有效的應急措施爭取短22、時間內努力將損失、不利因素降至最小程度或消除。 當發生一般意外事件時各部門按應急措施進行事件的處置,及時撤離人員和重要物資,控制防止事件擴大努力將損失或不利因素降至最小程度。第五章 后期處置1、搶險救援結束后由防汛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督促各部門、子公司寫出災害情況分析報告并組織相關人員評審該應急預案的適應性部分條款不適應時則予以修訂。2、組織相關單位召開恢復生產會對水澇災害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確定恢復生產應采取的質量、安全、環保等施工措施。 3、組織人員做好災后重建工作。消除隱患,防止發生次生災害;4、做好災區消毒工作,避免疫情發生。 第六章 保障措施一、通信保障建立健全公司通信網絡系統23、,加快應急信息平臺的建設,應對汛期內的安全生產事故。務必保證任何時段的手機通信正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小組相關領導和部門聯絡方式序號職務/部門聯系人聯系電話備注1總指揮周建龍2副總經理李勇奇3高科建設總經理杜國久4高科房產總經理易一平5總經理助理言志成6黨群綜合部王敏7開發經營部周小喜8融資財務部成彬彬9工程管理部趙峰10營銷服務部劉錦輝二、應急隊伍保障定期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進行培訓和演練,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建立情況、應急搶險的反應能力情況,及時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報告,重大變更要及時報告備案。三、應急物資裝備保障1應急救援隊伍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和裝備,建立應急24、救援設備動態數據庫,明確應急響應工程搶險設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并建立維護、保養和檢測檢修制度,使其處于良好狀態。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救生器具,如救生圈、安全繩,存放于防汛物資倉庫;2) 15m揚程、流量60方的潛水泵4臺,由倉儲部放在物資倉庫;3)帶漏電保護裝置的繞線盤4軸,存放于電修車間4)編織袋1000個,砂石40m3,鎬20把,防洪锨40把,存放于防汛物資倉庫;5)對講機4對,存放于安環部。2各專業小組,應根據應急指揮部的調度,快速提供現場應急救援所需資源,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實施。3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應及時補充應急救援物資。 4應急指揮部應掌握應急救援資裝備情況。四25、資金保障公司將應急經費列入預算。應急費用應及時、準確提取并專戶核算,按規定范圍使用,應急經費的來源和提取數額按公司安全生產經費投入使用管理規定執行,年度結余轉下年度使用。各單位應當做好應急救援必要的資金準備。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資金首先由事故責任單位承擔,事故責任單位暫時無力承擔的,應急管理辦公室協調解決。五、其他保障1、交通運輸保障根據本單位應急救援工作需要配備交通運輸工具,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交通運輸支持。主要應急車輛見下表序號設備名稱數量性能現在何處電話1應急救援車2輛完好公司本部2、治安保障根據本單位的需要配備適當規模的治安保衛力量,必要時可以協調武警部隊和地方公安部門以及治安保衛力量,對事件現場實行警戒和緊急疏散。3、醫療保障公司相關協議醫療機構按照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配備相關醫療急救的人員、器材和藥品。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時,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醫療衛生支持。公司本部周邊可利用資源見下表序號周邊資源聯系方式聯系人用 途備 注1火警119火災報警救援2匪警110治安事件報警救援3查號臺114電話號碼查詢4市急救中心120人員傷亡急救5道路事故報警112道路事故報警6泰山路街道辦事處防汛搶險指揮部28862669汛情報告及救援4、后勤保障公司應會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公司人員救護組、后勤保障組聯絡方式組長王 敏成員劉 波易溫鵬張 潮黃華妮虞 鵬向煒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