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大別山糧油倉儲物流產業園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0054
2022-08-29
21頁
51.54KB
1、安徽金寨大別山糧油倉儲物流產業園項目應急救援專項方案目 錄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其職責12.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程序33.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34.重特大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45.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措施46.職業危害防治措施57.起重設備意外事故的預防性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68.基礎基坑開挖意外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79.腳手架工程意外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810.模板工程意外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911.施工用電意外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1012.高空墜物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1113.食物中毒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1214.火災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12、3本工程建設規模:三棟平房倉,框架一層,總建筑面積約4392m2;綜合辦公樓一幢,框架三層,建筑面積約為1833m2;機修器材庫,鋼結構一層,建筑面積約900m2;附屬工程及園區管網道路等。質量、安全、消防等各方面突發事件多,為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加強項目對突發生產安全事故的綜合處置能力,提高應急救援的快速反應和協調水平,確保迅速有效地處置各類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把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職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與安全,依據國家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國務院302 號令、國務院344 號令、國務院373 號令,結合項目實際,制定本工程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工作方針3、,在思想上、組織上、措施上、物資上做好充分的應急準備工作,保證施工生產以及其他相關工作在發生緊急情況時控制處理工作能夠有序進行。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其職責1.1 項目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總 指 揮:項目經理副指揮:項目主要負責人成 員:項目各部門負責人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于項目質安部),負責處理日常工作。1.2 項目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共分六個組,五個專業組(即現場搶救組、現場協調組、現場疏導組、醫療保障組、善后處理組)和一個預備機動組。應急組織機構圖應急救援總指揮:鐘金玉副總指揮:徐敏副總指揮:施旺龍現場搶救組現場協調組善后處理組預備機動組現場疏導組醫療保障組1.3 職責分工應急4、救援指揮部職責: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及時向地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和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事態發展情況,執行上級有關指示和命令;發布應急救援命令;掌握匯總有關情報信息,及時作出處置決斷;負責對重大事故救援工作的指揮調度,調動有關力量進行搶險救護工作,并協調獲得公司外部救援支持。組織做好善后工作,配合上級開展事故調查。迅速搶救傷員,采取控制事故險情蔓延擴大的有效措施;負責現場救援工作所需要裝備、器材、物資的統一調度和使用,及救援工作人員的調配;現場搶救組職責現場搶救組主要職責是查明事故現場基本情況,制定現場搶險方案,明確分工,迅速組織滅火、打撈、工程拆除、搶挖掘5、坍塌建筑物土石方、關閉危險泄漏源,安全轉移各類危險品等搶險行動,搶救受傷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減少傷亡損失。現場協調組職責現場協調組主要職責協調各專業組間的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報告事故搶險救援進展情況,落實上級關于事故搶險救援的命令和指示,調配各類搶險所需物資,及時溝通信息,在開展搶險救治過程中,應注意組織協調各種救援力量,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在搶險救援過程中發生其它意外事故。現場疏導組職責現場疏導組主要職責是調動保衛人員進行人員疏散,保護事故現場,協調警方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進行警戒、控制。醫療保障組職責醫療保障組主要職責是及時聯系有關醫療單位對傷亡人員進行救治和處置。善后處理6、組職責善后處理組主要職責是做好死難、受傷家屬的安扶、慰問及思想穩定工作,消除不安定因素;查清事故發生時間、經過、原因、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情況,分清事故責任,并協助公司提出對事故責任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預備機動組職責預備機動組由項目各部門未被指派參加其它各專業組的人員組成,或由總指揮臨時確定,主要職責是機動組織力量由總指揮調動、使用。2.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程序項目生產安全事故報告程序流程圖生產安全事故發現人項目應急救援值班室項目經理當地派出所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地方政府主管部門3.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3.1 應急救援原則一切“以人為本”,優先搶救傷員,保護現場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7、。最大限度降低財產損失,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護工作,按事故嚴重程度及時上報有關上級部門。3.2 應急救援的實施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后,項目立即啟動應急救援程序,招集相關人員成立專業救援組按各自職責展開工作。工程項目負責人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加強指揮工作,組織力量對事故現場實行嚴密保護,防止隨意挪動或丟失與事故有關的殘骸、物品、文件資料等,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導交通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作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寫出書面記錄,采用拍照或錄像手段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和物證。協調有關力量,對重大問題及時作出決策,同時按上報程序迅速進行上報。4.重特大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4.1重特大事故發生后、事故8、單位必須以最快捷的方式,立即將所發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情況上報公司指揮部和當地有關部門,并在于24小時內出具書面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發生事故的項目部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情況,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算;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救援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救援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4.2項目指揮部接到重特大報告后,立即啟動本預案并向監理、業主報告。4.3項目指揮部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安排相關人員就位,相關人員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落實事故現場的保護、救援和證據收集工作。4.4重特大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地的單位必須嚴格保9、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導交通等原因需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出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5.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措施5.1接報重大事故發生后,指揮部應立即響應,有關人員應履行職責,及時組織實施相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將事故應急救援情況及時上報。5.2現場救援:根據實際發生事故情況,最大可能調集應急救援人員、設備、物資迅速投入救援行動,并報請有關部門(如公安、消防、市政)協助。5.3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或110聯系。請救急救等車輛,確保傷員及時得到救治。5.4事故現場取證在開展救援行動的同時,立10、即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調查取證工作,或協助調查取證工作,防護子證據遺失。5.5應急協調:對救援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做好受災人員的情緒穩定工作。5.6在救援行動中,救援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全設使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救援行動中人員安全和財產安全。6.職業危害防治措施油漆中的苯中毒、施工中出現的粉塵、噪聲等是建筑施工中常見的職業危害。6.1油漆中的苯中毒防治措施人員加強安全教育,使人工了解工業衛生的基本情況;定期為接觸毒物的人員進行體驗;嚴格執行生產工藝;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遵守個人衛生,個人防護規范;不應在可能被污染的環境中存放食物,也不應在那里用餐、飲水、吸煙;在工11、作時間內如需用餐、飲水,應先認真以溫水、肥皂洗手和漱口后,在指定的房間內進行;班后洗澡,換下的工作服等應放在固定的位置,不應和非工作服混放;必要情況下,應按規定戴齊個人防護用品(如眼鏡、皮靴、手套、橡膠鞋等)。6.2防塵綜合措施:宣傳教育。這是一項組織性措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措施。技術革新濕法防塵密封塵源通風除塵個人防護維護管理監督檢查6.3圓盤踞的噪聲控制措施:在圓盤踞鋸片上涂阻尼材料,改變鋸齒角度和局部隔聲等,使用護耳器或護聽器。另:進行噪聲測定; 加強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 進行聽力測定; 加強護聽器的應用; 加強培訓教育。7.起重設備意外事故的預防性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7.1目12、的起重設備在安裝、拆卸使用過程中,因是高空作業,容易出現意外事故,所以在起重設備的安裝、拆卸、操作、維修過程中,其安裝、拆卸、操作、維修人員應嚴格按照起重設備使用說明書上規定和程序進行操作和維修,遵守高處作業規范,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點。7.2起重設備在安裝、拆卸、操作、維修過程中容易發生的事故種類。高空墜落因安裝、拆卸、操作不當引起的起重設備的傾覆、倒塌觸電事故起重設備的螺栓脫落,造成傾覆冒頂脫落,飛出7.3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高空作業必須穿防滑些,系好安全帶并應高掛低用。戴安全帽,系好帽帶。高空作業必須按照高處作業規范,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起重設備操作人員操作起重設備過程中13、,應嚴格按照起重設備使用說明書上的規定的程序進行操作,并嚴格按照起重設備操作人員手冊執行。起重設備安裝、拆卸、維修、保養人員應嚴格按起重設備安裝、拆卸施工方案執行。7.4發生意外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若發生意外事故,如高空墜落,應立即控制事故現場,因高空墜落易引起脊椎受傷、出血。所以受傷人員應盡量平放,并用擔架抬上車,及時送醫院進行搶救。若施工現場發生意外事故,受傷人員呼吸不暢,應口對口為受傷人員作人工呼吸后,再送醫院搶救。若受傷人員出血不止應盡快采用壓迫止血法進行暫時止血,再送醫院進行搶救。發生事故后,應保護好事故現場,并作好攝影記錄。發生意外事故后應及時上報有關領導。7.5對起重設備的安裝、拆14、卸,使用過程中的事故應有預見的可能性,組織好有關人員對事故危害的認識和應急救援教育,爭取把事故發生的損失降到最低點。8.基礎基坑開挖意外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8.1目的基坑開挖是容易引起土石方坍塌,毗鄰建筑物坍塌意外事件的發生,所以在基坑開挖過程中規定了具體程序。將有可能遇到的意外事故減少到最低點,防止意外事故發生,保證基坑開挖的安全生產。8.2基坑開挖過程中易發生的事故種類土方坍塌毗鄰建筑物的坍塌8.3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按土質放坡或護坡。施工中要按土質的類別,較淺的基坑,要采取放坡的措施;較深的基坑,要考慮采取護壁柱、擋土墻、錨桿等技術措施,有專業公司進行施工。降水處理。對工程標高低于15、地下水以下,首先要降低地下水位,對毗鄰建筑物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并進行認真觀測。基坑邊的堆土要有安全距離,嚴禁在坑邊堆放建筑材料,防止動荷載對土體的震動造成原土層內部顆粒結構發生變化。土方挖掘過程中要加強監控。杜絕“三違”現象。8.4發生意外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當施工現場的監控人員發現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紋或發生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報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并立即下令停止作業,并組織施工人員快速撤離到安全地點。當土方或建筑物發生坍塌后造成人員被埋、被壓的情況下,應急救援領導的小組全員上崗。除應立即逐級向上報告主管部門之外,應保護好現場,在確認不會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受16、傷人員。當少部分土方坍塌時現場搶救組專業人員要用鐵鍬進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傷及被埋、被壓人員;當建筑物整體倒塌,造成特大事故時,由市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協調作戰,保證搶陷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要采用吊車挖掘機進行搶救,現場指揮并監護,防止機械傷及被埋或被壓人員。被搶救過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療室醫生或急救組急救中心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員要立即進行吸氧和輸液,到醫院后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救助傷員。當核實所有人員獲救后,將受傷人員的位置進行拍照或錄象,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等待事故調查進行調查處理。對事故善后處理,財產的賠償工作,企業和市善后17、處理組負責。8.5對基坑開挖過程中易發生的事故做好充分的常識,并做好預防和救援措施的教育,爭取把事故發生后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點。9.腳手架工程意外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9.1目的腳手架工程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因是高處作業,容易出現意外事件及事故。所以在腳手架搭設、拆除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及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和架子工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9.2腳手架工程在搭設、拆除過程中容易發生的事故種類高處墜落腳手架倒塌9.3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高空作業必須穿防滑鞋,拴安全帶,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高空作業必須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格執行腳手架18、搭設與拆除的有關規范和要求。加強腳手架構配件材質的檢查,按規定進行檢驗檢查。制定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的腳手架搭設與拆除方案,嚴格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加強培訓教育工作,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杜絕“三違”現象。9.4發生意外事故的救援措施若發生意外事故,如高空墜落,應立即控制事故現場,因高空墜落易引起脊椎受傷、腦部受傷、出血。所以受傷人員應盡量平放,并用擔架或平板架抬上車,及時送醫院進行搶救。若施工現場發生意外事故,受傷人員呼吸不暢,應及時為受傷人員作人工呼吸后,再送醫院搶救。若受傷人員出血不止,應盡快采用壓迫止血法,進行暫時止血后再送往醫院搶救。發生事故后,應保護好事故現場,并作好攝影記錄。發生意外事故19、后應及時上報有關領導。9.5腳手架搭設、拆除作業其危險性較大,應預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培訓教育,爭取把事故發生的損失降到最低點。10.模板工程意外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10.1目的模板工程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因有大模板施工、高支模施工及模板的支撐體系。易發生意外事故,所以在模板的制作、安裝、拆除、支撐體系的搭設,拆除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和模板工程操作規程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10.2模板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容易發生的事故種類高處墜落模板倒塌、坍塌10.3預防事故的措施高空作業必須穿防滑鞋,拴安全帶,戴好安全帽,嚴格執行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規范。大模板、高20、支模、模板支撐體系,必須編制可行的專項方案,并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操作人員在進行模板制作、安裝、及拆除過程中,嚴格按照專項方案及模板工程安全技術規程進行操作。大模板、高支模工程必須組織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操作。杜絕“三違”現象。嚴格控制施工荷載,澆筑過程中集中荷載不能超過專項方案的要求,并設專人監護。10.4發生意外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若發生意外事故,如高空墜落,應立即控制事故現場,因高空墜落易引起脊椎受傷、腦部受傷、出血。所以受傷人員應盡量平放,并用擔架或平板架抬上車,及時送醫院進行搶救。若施工現場發生模板傾倒,應立即組織人員施救,搶救受傷人員。若發生重大意外事件,模板坍塌等,21、應立即控制事故現場,起動應急救援預案,現場搶救組控制事故再次發生,醫療救治組組織搶救傷員,并通知有關的外部相關部門協助搶救。發生事故后,應保護好事故現場,并作好攝影記錄,有待事故調查。發生意外事故后應及時上報有關領導。10.5模板工程的制作、安裝、拆除應預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學習、培訓,掌握控制措施和急救措施,力爭把事故發生的損失降到最低點。11.施工用電意外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11.1目的建筑施工用電涉及面廣,具有明顯的臨時性、移動性和露天性,且作業人員多。易出現意外事故,因此在建筑施工臨時用電的過程中,臨時用電的管理應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進行。電工按22、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11.2施工現場臨動用電的過程中易發生事故的種類觸電事故電弧引起的電傷靜電傷害電氣火災事故雷電傷害11.3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臨時用電應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應制定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進行臨時用電安全技術交底。臨時用電必須由專業電工持證上崗操作完成。專業電工必須對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設備進行管理、檢查、維修,并記錄在案。專業電工必須做好用電設備的防雷接地工作,采用TN-S系統的配電制式。其他各類用電人員必須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和所有設備的性能。負責保護所有的開關箱,負載線和保護零線,嚴禁設備“戴病”運轉,做到設備停用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開關23、箱。使用安全電壓和漏電保護器。11.4發生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立即解脫電源,用絕緣物或絕緣法,防止擴大觸電范圍。根據診斷分別采取不同的急救方法,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或者兩者結合的方法進行現場救護。直到醫務人員來接替搶救為止。11.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應預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應組織人員進行學習、培訓安全用電知識和急救知識,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并把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點。12.高空墜物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12.1目的由于土建施工的特殊性,高處露天作業頻繁,易發生意外事故,所以高處作業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和特殊作業操作規程,防止事故的發生。12.2高24、空墜落事故的預防措施編制腳手架、模板工程、起重設備及安裝等專項方案,編制中要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護方案,有預防高處墜落的安全技術措施。對危險作業進行有針對性、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特殊工種需經專業培訓考核合格。操作人員必須穿防滑鞋,栓安全帶,戴安全帽,系好帽帶,安全帶要高掛低用。加強臨邊、洞口的安全防護設施的管理,并在施工中專人監護。電器設備、施工機械需掛安全標志,危險部位需掛警示標志。從事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精力集中、身體健康、持證上崗。杜絕“三違”現象。加強監督與檢測,規范施工現場的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安全崗、觸保器等。12.3發生意外事故后的應急救援措施若發生意外事故,應立即控25、制事故現場,因高空墜落易引起脊椎受傷、腦部受傷、出血。所以受傷人員應盡量平放,并用擔架或平板架抬上車,及時送醫院進行搶救。若受傷人員呼吸不暢,應口對口為受傷人員作人工呼吸后,再送醫院搶救。若受傷人員出血不止應盡快采用壓迫止血法進行暫時止血,再送醫院進行搶救。發生事故后,應保護好事故現場,并作好攝影記錄。發生意外事故后應及時上報有關領導。12.4高空墜落事故占建筑施工事故的35%-40%。因此高處作業應預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急救方法的知識教育和培訓,爭取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點。13.食物中毒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13.1目的建筑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多,職工食堂為員工提供了一日三餐26、,為防止病從口入,因此,職工食堂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衛生防疫法和食堂衛生管理制度。防止食物中毒。13.2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職工食堂必須申請衛生許可證,并且符合衛生標準,健全食堂管理制度,炊事人員和茶水工需持上崗證上崗。食堂生、熟食進行分開,應設無蠅室、防蠅罩等。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嚴禁采購腐爛變質食品,嚴禁供應變質食品、變質飯菜。食品存放應有冰箱,生、熟分開存放。執行食堂留樣制度,留樣時間24小時以上,量不少于50克。工地應保證供應衛生茶水,茶水桶應有蓋、加鎖,并有標志。茶水桶應每天清洗,定期消毒。13.3發生事故后的應急救援措施食物中毒后,立即通知食堂暫時封存可疑食物,保護好現場。停止飯菜的銷27、售,職工停止進食,統計現場進食人員。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將中毒職工送至附近的醫院進行救治。通知有關領導到現場指導工作。通知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到現場指導搶救工作。組織急救小組人員,進行現場搶救病員并指導職工自救。急救小組人員對已攝入可疑食物而無狀態的人應嚴密觀察,出現癥狀加重等現象時,及時送醫院進行救治。13.4職工食堂應預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組織職工急救小組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和急救知識的教育和培訓,防止事故擴大,以期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14.火災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14.1目的施工現場使用氧氣、乙炔、電、閃電焊等,易發生意外事故,所以施工現場應嚴格執行國家的消防法和施工現場的安全防28、火管理制度。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14.2施工現場火災事故的種類電、氣焊引起可燃物發生火災電氣短路引起的電氣火災事故木工間距屑、刨花引起的火災事故14.3施工現場防止火災事故發生的措施建立消防組織、建立健全安全防火管理制度、防火檢查制度義務消防隊員。施工現場臨時設施搭設必須符合消防要求施工現場的焊割作業,必須符號防火要求,執行動火證制度,動火審批制度,明確監火人。禁止將火種帶進施工危險區域,木工間及木制品堆放場地。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械,配電房、木工房、食堂、倉庫、職工宿舍區、施工樓層、腳手架、高層建筑設立消防專用水源管道,每層設水源接口,加壓泵加壓。施工作業區域和生活區應有醒目的消防警示標志和緊急疏散通道,保證暢道無阻。14.4發生火災事故后應急救援措施火災事故發生時,現場負責人應立即組織義務消防隊員利用現有消防器材進行滅火。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通知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到現場指導滅火。組織引導現場人員進行疏散。現場義務消防隊員佩帶必要的防護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物。現場急救人員及時救治傷員。重傷人員急救后立即送醫院進行救治。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防止火勢蔓延。14.5施工現場應預見發生火災事故的可能性,組織好義務消防隊員消防知識的培訓教育,做好消防演習救援工作。做到一旦出現事故,力爭把災害損失和環境影響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