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池市重大森林火災應急預案(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0547
2022-08-29
29頁
33.54KB
1、五大連池市重大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目錄1、總則1.1編制目的1.2編制依據1.3適用范圍1.4基本原則1.5啟動條件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任務2.1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2.2相關應急支持保障部門3、預警、監測、信息報告3.1火災預防3.2火險預測預報3.3林火監測3.4信息報告4、火災撲救4.1應急響應4.2撲火指揮4.3撲火原則4.4應急通信4.5撲火安全4.6居民點及群眾安全防護4.7醫療救護4.8撲火力量組織與動員4.9航護飛機調度4.10火案查處4.11信息發布4.12應急結束5、后期處置5.1火災評估5.2災民安置及災后重建5.3工作總結6、綜合保障6.1通信與信息保障6.2后備力量保障2、6.3裝備保障6.4資金保障6.5技術保障6.6培訓演練7、附則7.1預案管理7.2獎勵與責任追究7.3預案解釋部門7.4預案生效時間五大連池市重大森林火災應急預案1 總則1.1編制目的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針,建立健全應對重、特大森林火災運行機制,規范處置行為,提高處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實施處置行動,把森林火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1.2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森林防火條例、黑龍江省實施森林防火條例辦法、國家林業局處置重、特大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3、于五大連池市境內發生的重、特大森林火災的應急處置工作。在市政府和市政府應急委員會領導下,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負責制定和組織實施本預案,在具體實施時,遵循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分級負責的原則,落實各項責任制。本預案涉及的市政府相關部門,應根據本部門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應履行的職責,落實各項支持保障措施,盡職盡責、積極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確保在處置重、特大森林火災時做出快速應急反應。在處置重、特大森林火災時,要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和公共設施的安全,保護森林資源的安全,把森林火災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各鄉(鎮)人民政府和森林經營單位及有關部門不僅要落實預防森4、林火災的各項措施,更要做好緊急應對突發重、特大森林火災的思想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建立應對重、特大森林火災的有效機制,做到常備不懈、快速反應、處置得當。1.5啟動條件有下列情況之一,經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總指揮批準,啟動本預案。(1)發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災;(2)在市(縣)界附近發生森林火災;(3)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傷仍未撲滅明火;(4)威脅居民區和重要設施的森林火災;(5)2-6小時尚未撲滅明火的森林火災;(6)在敏感時期和敏感地區發生森林火災;(7)需要國家支援撲救的森林火災。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任務預案啟動后,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承擔應急處置重、特大森林火災的各項組織指揮5、工作。各相關支持保障部門應快速響應,按職責分工,配合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做好各階段撲火救災工作。2.1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機構組成總 指 揮:徐 飛 市委副書記、市長 副總指揮:于 泳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魯 銘 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王俊琦 市人大常務副主任黃云嶺 市政府副市長劉英龍 市政協副主席李 廷 市人武部部長張懷義 市農委主任劉永昌 市林業局局長王 野 市公安局副政委蘭學輝 市林業局副局長王勝華 市森防指專職副總指揮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成立材料綜合組、火情調度組、后勤保障組、技術咨詢組、宣傳報道組、通信保障組和現場督導組。職責: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協調有關部門6、,調動撲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協助撲滅森林火災。具體任務:(1)材料綜合。對火災撲救整體情況進行綜合,及時報送指揮決策者和上級領導機關。(2)火情調度。全面掌握火情信息、火場天氣、兵力部署和撲救進展等情況,及時將有關信息進行整理并分送指揮部和防火辦領導及材料綜合組。(3)后勤保障。協調氣象、交通、鐵路、航站、森林部隊等相關部門,確保撲火人員、撲火機具、撲火設備、滅火飛機、救援物資和人工增雨措施及時到位。(4)技術咨詢。對火場態勢及火災發展趨勢進行科學分析和評估,為撲救工作提供決策依據。(5)宣傳報道。按有關規定對火災撲救工作進行宣傳報道,督促指導火災發生地及時報送撲火救災過程中涌現出7、的先進事跡和火災撲救綜合情況。(6)通信保障。為火災撲救提供必要的技術和設備支持,指導火災發生地做好火場通信保障工作,確保撲火指揮通信暢通。(7)現場督導。深入火場一線,檢查火災發生地落實國家、省、黑河市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關于撲火救災工作批示精神情況,協助和指導撲火前線指揮部開展撲火救災工作,及時向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反饋火場信息,協調解決在撲火救災工作中存在的困難。2.2相關應急支持保障部門組成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各成員單位以及市外事辦公室為應急支持保障部門。職責任務各部門接到森林防火指揮部下達的森林火災情況告知函后,應按照預案立即行動,積極配合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做好各8、階段撲救工作,并將行動情況及時向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報告。具體包括:(1)武警省森林部隊:按照市森防指命令,根據有關規定調動部隊組織撲救。(2)市消防大隊:組織消防警力和消防車輛在撲火前指的統一領導下參加火災撲救工作,重點做好林區村屯預防撲救工作,防止山火殃及居民住地。(3)駐軍部隊:根據增援請示,派遣解放軍參加撲救工作。(4)市財政局:落實撲火救災經費保障工作。(5)龍鎮鐵路、市交通局:落實車皮、車輛,確保撲火物資和增援人員快速運輸。(6)市氣象局:及時提供火場天氣預報和天氣實況,適時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做好火險預報和高火險警報發布工作。(7)市衛生局:根據森林火災發生地請求,落實醫療器械9、藥品支援和傷員救治、衛生防疫工作。(8)市民政局:協調災民臨時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9)市公安局:負責災區治安管理、安全保衛、火場交通管制和火案偵破等工作,預防和打擊各種破壞森林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治安秩序,保證火災撲救工作順利進行。(10)市廣電局:按規定及時做好撲火救災工作的宣傳報道工作。(11)石油部門:及時做好油料保障和調用工作。(12)市通信公司:協調保障與撲火救災工作相關的應急通信工作。(13)市紀委執法監察室:牽頭組織對重、特大森林火災事故的調查及責任追究。(14)市經濟計劃局:落實災后重建工作。3預警、監測、信息報告3.1火災預防預案啟動后,全市各級森林防火部門應進一步開10、展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識;嚴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規范生產、生活用火行為;加強對高火險時段和危險區域檢查監督,消除各類火險隱患;有計劃地燒除可燃物,開設防火隔離帶;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預防森林火災的綜合能力。3.2火險預測預報預案啟動后,依據市氣象局中長期氣候預報,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分析各重點時期的森林火險形勢,向全市發布火險形勢宏觀預測報告;市氣象局依據天氣預報信息,制作全市24小時森林火險天氣預報,在市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等欄目中向全市發布;遇有高火險天氣時,向全市發布高火險天氣警報;市氣象局及森林火災發生地氣象部門全面監測火場天氣實況,提供火場天氣形11、勢預報。3.3林火監測預案啟動后,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利用衛星林火監測系統,及時掌握熱點變化情況,制作衛星熱點監測圖像及監測報告;森林火災發生地利用了望臺、巡護人員監視火場動態。3.4信息報告預案啟動后,市級森林防火指揮部,應于每日8時、16時通過電話、傳真向黑河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報送重點火場綜合情況,遇有緊急情況,應立即報告。預案啟動后,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起草火情動態,于每日9時、17時,報送市委辦公室總值班室、市政府辦公室總值班室,同時抄送市森防指領導成員及有關部門。出現特別重大火情時,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接到火災發生地報告后,立即如實向市委、市政府和市林業局報告12、,同時將情況通報黑河市森防指領導成員及有關部門,最遲不得超過1小時。4火災撲救4.1應急響應應急響應條件預案啟動條件即為應急響應條件。應急響應行動(1)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向總指揮報告情況并建議啟動預案;(2)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總指揮批準啟動預案;(3)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根據預案成立的各工作組人員上崗到位;(4)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向市委、市政府報告火情和預案啟動情況;(5)將火災情況、啟動預案事宜和各單位應承擔的任務函告相關應急支持保障部門,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應急準備工作;(6)召開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領導成員緊急會議,通報火情,確定撲火救災方案,落實各應急支持保障部門職責;13、(7)在森林火災發生地成立前線指揮部,并根據火場情況成立前線戰區分指揮部;(8)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向森林火災發生地派出現場督導;(9)根據森林火災發生地請示,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向森林撲火預備隊下達增援命令;(10)根據森林火災發生地請示,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向黑河市森林防火指揮部請示調用直升飛機增援和補充撲火物資、機具;(11)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協調氣象部門制定人工影響天氣方案,適時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12)應急結束。4.2撲火指揮撲救森林火災由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統一組織和指揮。參加撲火的所有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前線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各級領導靠前指揮,隨著火情趨于嚴重,撲14、火前線指揮部的級別隨之提高,人員組成相應調整,但要堅持由上至下的逐級指揮體系。根據火場情況劃分戰區后,各分指揮部按照總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可以全權負責本戰的組織指揮。武警森林部隊在執行滅火任務時,在市政府撲火前線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具體負責部隊的組織指揮工作。4.3撲火原則保證安全。保證人員安全,既要避免林區群眾傷亡,又要避免撲救林火人員傷亡;保證居住地和重要設施安全;保證重要森林資源安全,盡量減少損失。科學撲救。在撲火戰略上采取“圍、阻、打、清”相結合,做到快速出擊、科學撲火、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在撲火戰術上,采取整體圍控、各個殲滅,重兵撲救、徹底清除,阻隔為主、正面撲救為輔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和15、手段進行撲救,減少森林資源損失。合理用兵。在撲火力量使用上,堅持以專業力量為主,其他經過訓練或有組織的非專業力量為輔。落實責任。采取分段包干、明確責任,落實撲救、清理、看守分段包干責任制。4.4應急通信在充分利用市森林防火通信網的基礎上,市及森林火災發生地電信部門要積極配合工作,確保撲救森林火災時信息暢通。在通信不暢的火場,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派出通信指揮車,在火場附近組建立應急通信網,確保撲火指揮通信暢通。4.5撲火安全現場指揮員必須認真分析地理環境和火場態勢,在撲火隊伍進、駐地選擇和撲火作戰時,要時刻注意觀察天氣和火勢的變化,采取避險措施,確保撲火人員安全。4.6居民點及群眾安全防護16、各林場和山區鄉人民政府應在林區居民點周圍開設防火隔離帶,預先制定緊急疏散方案,落實責任人,明確安全撤離路線,當居民點受到森林火災威脅時,要及時果斷的地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有組織、有秩序地及時疏散居民,確保群眾生命安全。五大連池市公安消防大隊應做好山區鄉村屯、林場遇險的救助準備工作,當有山火威脅村屯安全時,市公安消防大隊應準備足夠的滅火車輛,按市森防指指令及時趕赴現場展開施救。發生一般森林火災案件,由市公安局、檢察院、法院、林業部門組成聯合專案組進行調查,依法處理,逐級上報。重大以上森林火災案件,報告黑河市森防指協同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國營林場場區遇險安全撤離區。朝陽林場:安全撤離區為朝陽鄉、引17、龍河農場十五隊;引龍河林場:安全撤離區為引龍河農場十八、十六生產隊;古東河林場:安全撤離區為沈陽軍區龍鎮農場(原81277部隊);小興安林場:安全撤離區為龍門六分場、五分場、八分場;元青山林場:安全撤離區為興安小六隊村北農田和襄河十隊;三九六林場:安全撤離區為龍鎮農場第四、第五生產隊;二龍山林場:安全撤離區為二龍山農場二十五連;各山區鄉村屯的安全撤離區就近選擇大片開擴農田,此項工作由三個山區鄉政府負責落實并報市森防指備案。此項工作由所在地前線指揮部組織實施,相關單位要積極搞好協調配合及安置工作。本預案涉及有關部門的工作,由有各關部門做出具體安排。4.7醫療救護因森林火災造成人員傷亡時,市衛生局18、要組織醫療小分隊積極開展救治工作。傷員由市人民醫院、中醫院進行救治,必要時由衛生局請示上級衛生部門組織醫療專家協助進行救治;死難者由市人民政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妥善處置。4.8撲火力量組織與動員撲火力量的組成。發生火情后,火災的組織撲救應當以武警森林部隊、森林消防隊、駐軍、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部隊等救民于水火撲火力量為主,必要時可動員當地具有撲火常識且經過專業訓練的林區職工、機關干部和群眾等非專業力量參加撲救工作。跨區增援機動力量的組成。如當地撲火力量不足時,根據火場實際情況,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可調動其他撲火隊伍實施跨區域支援撲火。原則上以武警森林部隊、森林消防專業隊為主,半專業撲火隊為輔,19、就近用兵,多點向心。全市共組建19支撲火隊,總兵力710人,具體包括:(1)武警森林部隊駐引龍河林場大隊100人;(2)五大連池市森林消防大隊100人;(3)五大連池市朝陽林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4)五大連池市引龍河林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5)五大連池市小興安林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6)五大連池市元青山林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7)五大連池市三九六林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8)五大連池市二龍山林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9)五大連池市古東河林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10)五大連池市格球山農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11)五大連池市尾山農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12)五大連池市引龍河農場半專業20、撲火隊30人;(13)五大連池市龍門農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14)五大連池市襄河農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15)五大連池市龍鎮農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16)五大連池市二龍山農場半專業撲火隊30人;(17)五大連池市朝陽鄉半專業撲火隊30人;(18)五大連池市興安鄉半專業撲火隊30人;(19)五大連池市蓮花管委會半專業撲火隊30人;兵力及攜行裝備運輸。跨區增援撲火的兵力及攜行裝備的運輸以空投、公路輸送方式為主。4.9火案查處4.10森林火災發生后由市公安局負責森林火災案件的查處。4.11信息發布重、特大森林火災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重、特大森林火災和撲火動態等信息由國家林業局21、發布。信息發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權發布、散發新聞稿、組織報道、接受記者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等。4.12應急結束重、特大森林火災得到有效控制后,根據實際情況,由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適時宣布結束應急期的工作,恢復正常森林防火工作秩序。5后期處置5.1火災評估市森林防火預警監測利用航空和衛星林火監測系統對衛星云圖反映的熱點像素初步評估火場面積,委托森林資源調查設計部門進行實地調查,確定森林資源損失情況。5.2災民安置及災后重建市人民政府根據有關規定妥善處理災后重建工作,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并盡快保證基礎設施和安居工程的恢復重建。5.3工作總結撲火工作結束后,市22、森林防火指揮部要及時進行全面總結,重點總結分析火災發生的原因和應吸取的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按照省和黑河市森林防火指揮部要求時限將重、特大森林火災突發事件調查報告上報國省和黑河市森林防火指揮部。6綜合保障6.1通信與信息保障建立市、林場與火場的森林防火通信網絡和火場應急通信保障體系,配備與撲火需要相適應的通信設備和通信指揮車。要充分利用現代通信手段,把有線電話、衛星電話、移動手機、無線電臺及網通等有機結合起來,發揮社會基礎通信設施的作用,為撲火工作提供通信與信息保障。依據國家林業局森林防火網站、省森林防火網和市氣象局發布的天氣形勢分析數據(氣象局提供)、衛星林火監測云圖、火場實況圖片圖像、電23、子地圖、火情調度等信息,為撲火指揮提供輔助決策信息支持。6.2后備力量保障加強各級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在堅持重點武裝專業撲火力量的同時,也要重視后備撲火力量的準備,保證有足夠的撲火力量。各種撲火力量要在市森林防火指揮部的統一組織指揮下,互相支援、積極配合、協同作戰。6.3裝備保障市森林防火指揮部都應根據各防區的森林防火任務,建立相應的森林防火物資儲備庫,儲備所需的撲火機具和撲火裝備。市級森林防火物資儲備庫,應儲備風力滅火機50臺、滅火水槍50支、撲火服裝100套、對講機10部、宿營裝備50套。6.4資金保障撲火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原則上由火災發生單位和主管部門承擔,市財政局給予適當的補助。因撲火24、發生的超過計劃運輸費、人工增雨費、衛星通信費、火災評估費及撲火費等項支出,市財政部門應予以及時解決。依靠市財政解決有困難時,由市政府向省政府提出申請,請求省級給予撲火經費的補助。6.5技術保障市氣象部門為撲火工作提供火場氣象服務,包括火場天氣實況、天氣預報、高火險警報、火勢蔓延分析、人工降雨等技術保障;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建立森林防火專家信息庫,匯集各個領域的能夠為森林防火提供技術支持的專家學者的相關信息,為撲火工作提供技術保障。6.6培訓演練市森林防火指揮部有計劃地開展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撲火指揮員和撲火隊員以及林區廣大干部職工、群眾的撲火指揮、撲火技戰術和安全知識的培訓,加強戰術訓練和25、撲貨演練,提高撲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撲火作戰能力,對人民群眾普及避火安全常識。同時,對林區應急分隊配備必需的撲火機具,進行必要的撲火知識講座,以保證高素質的撲火后備力量。為保證本預案的順利實施,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組織有關單位按照預案的內容開展培訓和演練。7附則7.1預案管理本預案為市處置重、特大森林火災的應急措施,預案實施后應組織評估,并視執行情況及時修訂。7.2獎勵與責任追究對在撲火工作中貢獻突出需要獎勵的單位和個人,參照森林防火條例相關規定執行;對在撲火工作中犧牲人員需追認烈士的,依據國家相關規定由市民政部門和部隊系統辦理;火災肇事者的責任追究,由當地司法部門依法審理;對火災事故行政責任和領導責任的追究,按照黑龍江省關于重、特大森林火災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執行,由紀檢監察機關辦理。7.3預案解釋部門本預案由市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解釋。7.4預案生效時間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