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從化區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0587
2022-08-29
30頁
165.04KB
1、廣州市從化區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目 錄1總則41.1 編制目的41.2 工作原則41.3 編制依據51.4 事件等級51.4.1特別重大交通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51.4.2重大交通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51.4.3較大交通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61.4.4一般交通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61.5 適用范圍72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72.1 組織機構72.2 辦事機構及職責82.3 各成員單位職責93應急響應103.1 分級響應機制103.2 應急響應程序113.3 擴大應急123.4 信息報告與處理123.4.1信息報告機制123.4.2信息處理原則133.5 應急措施133.5.1應急措施的總體2、要求133.5.2應急措施具體措施133.6 信息發布143.7 應急結束144善后處置155事件調查與總結155.1 事件責任調查155.2 應急救援工作情況總結報告155.2.1報告內容155.2.2上報程序166保障措施166.1 現場處置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166.2 應急隊伍保障176.3 交通運輸保障177培訓和演習177.1 培訓187.2 演習188附則188.1 監督檢查與獎懲188.1.1獎勵188.1.2責任追究198.2 制定與解釋198.3 預案實施時間20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危害,確保我區交通行業應急處置工3、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事件的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利益和秩序,促進我區交通行業全面、協調、科學和可持續發展。1.2 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減少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切實加強應急處置人員的安全防護。(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堅持分級響應、部門聯動,實行區委區政府統一指揮下的各部門、各企業單位相互配合、聯動的應急工作責任制。(3)科學處置、依法規范。充分發揮專家人員作用,實行科學民主決策;采取科學措施和先進的救援裝備和技術,4、增強應急處置能力;依法規范應急處置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4)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設備和預案演練等工作。1.3 編制依據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廣東省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廣東省交通行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廣州市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本區交通行業實際,特制定本預案。1.4 事件等級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為四級:級、特別重5、大(紅色),級、重大(橙色),級、較大(黃色),級、一般(藍色)。1.4.1 特別重大交通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級)(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特別重大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2)造成有毒物質泄露、爆燃、污染等情況,需要緊急轉移安置5萬人以上的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1.4.2 重大交通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級)(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交通行6、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2)造成有毒物質泄露、爆燃、污染等情況,需要緊急轉移安置3萬人以上至5萬以下的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3)超出區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急處置能力的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4)跨市、地級行政區的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5)省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響應的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1.4.3 較大交通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級)(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較大的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2)造成有毒物質泄露、爆燃、污染等情況,需要緊急轉移安置17、萬以上至3萬人以下的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3)國省道重要公路橋梁及在建交通工程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導致公路交通中斷,嚴重影響交通安全暢通。(4)超出區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急處置能力的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5)發生跨區級行政區的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6)市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響應的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1.4.4 一般交通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級)(1)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產生一定社會影響的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時啟動級響應。(2)造成有毒物質泄露、爆燃、污染等情況,需要緊急轉移安置1萬人以下的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3)國省道等公路橋梁及8、在建交通工程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導致公路交通中斷,造成公路交通堵塞。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1.5 適用范圍本預案為我區交通管轄范圍內的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組織原則。2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2.1 組織機構設置從化區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簡稱“區交通應急指揮部”),負責對全區交通行業各類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 總指揮:由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區長擔任副總指揮:由區府辦分管副主任、交通局局長擔任。成員單位:區委宣傳部、區委政法委、區應急辦、區公安分局、區財政局、區科工商信局、區安監局、區環保局、區民政局、區9、衛計局、區公安消防大隊、各鎮(街)人民政府指揮部職責:審定我區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及其相關政策、規劃,負責全區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監督管理工作。決定啟動與終止本級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狀態和應急處置行動,組織指揮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工作。組織指揮各方面力量處理突發事件,統一指揮現場的應急處置,控制事件蔓延和擴大。根據區委區政府和廣州市交委的應急指令,執行相應的應急行動。應急處置指揮部根據應急處置情況,向上級部門請求力量支援。2.2 辦事機構及職責區交通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區交通局,是區交通應急指揮部的辦事機構,由區交通局分管應急管理的局10、領導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工作人員由區交通局相關科室、部門人員及有關專業人員組成。職責如下:組織協調交通行業各類公共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組織起草、落實預防和應急處置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的政策、措施;組織起草、修訂與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相關的應急預案;指導各部門、單位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和實施;組織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宣傳、培訓、演習;負責日常應急工作中有關信息的收集與處理;密切注視事件控制情況,加強聯系,及時收集和匯總信息向指揮部報告和對外發布相關信息,向有關單位傳達指揮部的應急指令。2.3 各成員單位職責(1)區委宣傳部:負責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處11、置的新聞協調工作,根據區交通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統一口徑,協助、指導涉事單位對外發布相關信息。(2)區委政法委:負責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維穩工作。(3)區應急辦:負責協助總指揮處置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處置和信息匯總上報工作。(4)區交通局:負責突發事件處置應急車輛調度、水毀公路橋梁的應急搶修。(5)區公安分局:負責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處置現場的安全保衛、交通管制。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應急處置工作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治安穩定。(6)區安全監管局:負責協調按職能做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工作。(7)區科工商信局:負責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處置油料、電力等物資的儲備和調度供給,保障處置工作的開展,組12、織協調通信部門提供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處置的通信保障”。(8)區環保局:負責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處置過程的泄漏危化品、水質、大氣污染監測,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9)區衛計局:負責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處置的醫療急救工作,做好受傷人員的現場急救和后續治療,以及現場工作人員的醫療保護工作。(10)區財政局:負責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處置所需經費的撥付和監督工作。(11)區民政局:負責指導受災群眾的臨時轉移安置和救助工作。(12)各鎮(街)人民政府:負責配合領導小組開展救援行動,及救援期間的后勤保障。(13)區公安消防大隊:負責組織滅火、防爆、防化等減災工作,幫助受困人員應急逃生。3 應急響應3.1 分13、級響應機制級(特別重大)和級(重大)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由省一級負責發布和處置。級(較大)類別的突發公共事故由市級負責發布處置。級(一般)類別的突發公共事故由縣級負責發布和處置。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負責處置該級別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單位(部門)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啟動高級別應急預案時,事發地低級別應急預案同時啟動,應急預案啟動后,有關單位(部門)應當同時啟動具體行動方案。3.2 應急響應程序應急響應應根據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等級,采取不同的響應等級。具體實施程序如下:1.級、級響應特別重大和重大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區交通應急指揮部迅速向廣州市政府、14、省政府和國務院有關應急指揮機構報告,啟動本應急預案;在省政府和國務院有關應急指揮機構統一領導和指揮下,配合廣州市交通應急指揮部相應應急工作組,做好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并及時向省政府和國務院應急指揮機構及有關部門報告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進展情況。2.級響應(1)區交通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接到較大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后,立即向指揮部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報告,并向有關成員單位通報有關情況,在1小時內報告廣州市政府。(2)廣州市交通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對事件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向總指揮提出啟動級響應建議。(3)廣州市交通應急指揮部根據建議及時啟動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總指揮或者總指15、揮指派副總指揮趕赴現場指揮處置,成立由區政府和專家組組成的現場指揮部,組織應急處置工作。(4)區政府啟動本應急預案,立即展開相應的搶險處置工作。(5)根據事件的發展,適時向公眾通報事件處理情況。3.級響應區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響應,可以參照、級響應程序,結合本區實際,自行確定級應急響應行動。需要有關應急力量支援時,及時向廣州市交通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出請求。3.3 擴大應急當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影響和危害不斷加重,蔓延擴大難以控制時,區交通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在將有關情況和處理建議上報區交通應急指揮部審定后,及時提升預警和響應級別;對事件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會進一步擴散的,區交通16、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將有關情況和處理建議上報區交通應急指揮部審定后,相應降低響應級別或者撤消預警。3.4 信息報告與處理3.4.1 信息報告機制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有關人員應迅速向所屬單位、事件發生地交通主管部門、安監、交警和消防等相關部門報告。事件發生地和事件單位所屬地交通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立即向區應急辦、上級交通主管部門報告事件情況。事件報告須填寫道路運輸行業行車事故快報,報告事件應包括事件發生單位概況,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件現場情況,事件的簡要經過,事件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等內容。3.4.2 信息處17、理原則(1)快速應急信息系統現場應急指揮機構采用移動通訊設備,通過無線通信網絡進行通信聯絡。應急機構配置電話、傳真機、互聯網電視。(2)現場信息采集現場信息包括:人員傷亡、失蹤情況、受困人員情況;危險源的現狀、發展趨勢及控制情況;現場醫救情況;現場處置進展情況和現場救援隊伍情況;現場救援物資供應情況;現場環境監測情況;財產損失情況。現場信息由現場應急指揮機構采集,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并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事件中有外籍或者港澳臺人員傷亡、失蹤、被困的,或者可能影響到境外的,由指揮部會同區僑外辦、區港澳辦、區臺辦等部門按照國家規定上報有關部門。3.5 應急措施3.5.1 應急措施的總體要求按照18、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應急工作以屬地為主,由應急處置領導機構組織實施應急響應工作,及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組織安監、公安、衛生、交通等部門做好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應急運輸、道路搶修、人員轉移等工作。3.5.2 應急具體措施交通、公安、安監、衛生等部門按照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類別和性質選擇采取以下措施:(1)按規定迅速報告事件信息,并請示擬采取的行動;(2)積極協助營救和救治受傷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3)建立必要的應急行動機構,如派工作組和救援隊伍趕赴現場;(4)積極密切配合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和調度;(5)指揮協調相關部門對受損公路等交通工程設施的加固、搶19、修、保暢通等工作;(6)組織協調應急運力進行搶運;(7)發布有關處置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措施;(8)協調配合當地人民政府做好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責任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9)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的其他措施。3.6 信息發布由區交通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在區委宣傳部的協助指導下負責對外發布信息。信息發布嚴格按照廣州市突發事件信息發布管理規定執行。3.7 應急結束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危害已經停止,傷亡人員、被困人員已經救出并得到妥善救治和基本安置,無次生、衍生、耦發災害發生,經負責處置的應急機構現場檢查,并征詢專家意見后,由當地政府或相應交通主管部門按照權限決定結束應急行動。4 善后處置20、交通、財政、民政等有關單位配合區委區政府做好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征用物資補償、清理道路、災后重建、事故倒查等事項,盡快消除事件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及受影響人員,保證社會穩定,盡快恢復正常秩序。事件發生后,當事方有關部門、協助方有關部門應當從講政治、保穩定的高度,嚴格新聞采訪程序,認真核定新聞報道通稿,客觀公正地做好宣傳報道工作。5 事件調查與總結5.1 事件責任調查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責任調查與處理工作,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由屬地政府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交通、安監、公安、工會等部門按規定參與事件調查工作,事發單位認真答復與事件有關的詢21、問,真實地提供各種記錄或文件資料等。指揮部在必要時可以授權有關部門或專家組成調查組,對事件責任進行倒查。5.2 應急救援工作情況總結報告5.2.1 報告內容現場應急工作組在配合組織實施應急處置過程中,認真做好現場搶救有關情況的記錄。現場應急處置結束后,及時搜集、整理有關資料,調查分析事件原因與責任,并對現場應急處置工作情況匯總分析,形成總結報告,上報相關部門。應急處置工作情況總結報告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事件發生、報告及處置經過;(2)應急預案啟動和執行情況;(3)事件現場應急處置組織情況;(4)專業救援隊伍、專家、裝備、物質及社會資源的調用情況;(5)事件搶救方案及措施的制定和執行情況;(22、6)事件發生原因和責任調查分析結論;(7)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5.2.2 上報程序(1)各有關單位(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救援工作情況的總結和報告工作。(2)級(特別重大)、級(重大)、級(較大)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情況總結報告由指揮部指導相關調查成員單位組織完成,在現場應急處置結束后一個月內報送區委區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6 保障措施6.1 現場處置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各類應急救援隊伍和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做好現場應急處置和工程搶險裝備等物資儲備,建立應急救援設備(裝備)動態數據庫,明確參與應急響應單位工程搶險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的位23、置,并建立相應的維護、保養和檢測等制度,使其處于良好狀態,確保正常使用,嚴格執行調用登記制度和補充更新制度。應急救援設備包括:1、基本設備:移動電話、固定電話、對講機、傳真機等。2、搶險設備:挖掘機、裝載機、發電機、抽水機、油鋸等。3、運輸設備:專用運輸車輛、客運車輛、貨運車輛等。4、道路維修和疏通設備:裝卸車輛、破拆設備等。6.2 應急隊伍保障從事道路運輸和交通建設施工等交通行業或領域的企業應當依法組建和完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定期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進行培訓和演練,提高應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水平。各部門應急機構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應急隊伍建設的組織協調和指導,進一步優化、提高應急隊伍快速反應和協同24、處置的能力。6.3 交通運輸保障發生級(特別重大)、級(重大)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后,交通管理部門根據處置需要及時提供交通運輸保障,確保應急組織和調集交通工具,緊急疏散人員和輸送物資。7 培訓和演習7.1 培訓有關部門組織各級應急機構以及相關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和業務培訓,提高人員處置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有關部門(單位)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好專職或兼職應急救援隊伍的培訓,積極組織社會志愿者的培訓,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7.2 演習區交通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定期進行各項綜合演習,檢驗各應急救援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各應急保障部門的協作配合能力、指揮機構的緊急指揮能力及緊25、急動員能力。各單位應當根據自身特點組織應急演習。演習后應當對應急方案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演練中存在的問題,修訂完善本單位應急預案,并向上級相關部門作書面總結報告。新組建的應急隊伍一般每半年演習一次,已有應急工作經驗的應急隊伍一般每年演習一次。8 附則8.1 監督檢查與獎懲應急處置指揮部對本預案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8.1.1獎勵在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單位和個人,應依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1)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2)防止或搶救事故有功,使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免受損失或者減少損失的。(3)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26、。(4)有其他特殊貢獻的。8.1.2 責任追究在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其中,對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分別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不按照規定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2)不按照規定報告、通報事件真實情況的。(3)拒不執行交通行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4)盜竊、挪用、貪污應急工作27、資金或者物資的。(5)阻礙應急工作人員依法執行任務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6)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7)有其他危害應急工作行為的。8.2 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區交通局負責制定和解釋。8.3 預案實施時間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2010年印發的從化市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從府辦201066號)同時廢止。 廣州市從化區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操作手冊廣州市從化區交通局2017年6月目 錄一、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流程圖23二、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程序24三、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25四、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分級標準25五、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成員28、聯系名單26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成員單位日常應急工作聯絡表27七、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專家組成員聯絡表28八、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隊伍28九、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物資儲備29十、道路運輸行業行車事故快報30一、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流程圖國家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國家應急響應國家交通部門省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省應急響應省交通部門廣州市應急響應廣州市交通部門區應急響應區交通部門市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說明: 應急處置過程。 應急運行程序、內容。 信息傳遞。 箭頭內紅(I)、橙(II)、黃(III)、藍()色標識分別代表事件分級和分級負責處置。 信29、息直報。現 場 指 揮后事善后處理總結評估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響應信息報送事中應急準備事前:監測、預警、預測。二、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程序二、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程序一、先期處置二、分級響應(此部分可根據預案本身特征選擇適用)(一)特別重大。(二)重大。(三)較大。(四)一般。三、組織指揮四、應急處置五、保障行動發生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相關成員單位根據工作職責,實施通信、交通、物資、電力等保障行動。六、信息發布信息發布,按照廣州市突發事件信息發布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執行。七、響應終止八、后期處置三、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發布單位預案名稱區政府廣州市從化區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30、件應急預案部門預案四、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分級標準級別預警顏色標準特別重大紅色 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重大橙色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較大黃色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一般藍色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的事故。(以上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五、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成員聯系名單單位姓 名職務總31、指揮區政府遲 軍副區長副總指揮區府辦梁浩森副主任區交通局張志堅局長成員區委宣傳部冼栩龍副部長區應急辦潘耀東主任區委政法委潘贊康科長區公安分局胡記生副分局長區財政局何耀源副局長區科工商信局梅界崗副局長區安監局陸永鋒副局長區環保局黃耀貞副局長區民政局李暖輝副局長區衛計局黎惠國副局長區公安消防大隊王燕京副大隊長街口街黃戈進黨工委委員城郊街王志輝黨工委委員江浦街巢金培人大主任太平鎮李偉玲黨委委員鰲頭鎮林振森副鎮長溫泉鎮謝海佳副鎮長良口鎮溫曉敏鎮長呂田鎮賴重飛鎮長六、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成員單位日常應急工作聯絡表單 位姓 名職 務區委宣傳部廖慧玲區委政法委潘贊康區應急辦劉慶武區財政局鐘智釗32、科長區科工商信局王水松區安監局謝麗霞科員區環保局湯 濤區民政局李鳳英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楊曉山交警大隊梁敬仕區公安消防大隊王燕京區衛計局張曉娟街口街戴偉斌城郊街王兆兵江浦街劉銳泉太平鎮蔡熾佳鰲頭鎮謝清華消防中隊隊長溫泉鎮王冬明良口鎮廖志雄呂田鎮黃權斌七、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專家組成員聯絡表類別姓名單位、職務公路、客運鄒 才從化區交通局、副調研員張 健從化區交通局、副局長曾耀華從化區交通局、總工程師耿光凱從化區交通局、高級工程師傅玉新從化區交通局、高級工程師李碧紅交通管理總站、副站長八、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隊伍隊伍類別聯系人單位、職務人數(人)道路應急搶險分隊郭可宗從化區交通局副科長40危33、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搶險隊駱樹金廣州歐亞氣霧劑與日化用品制造有限公司、主管19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搶險隊葉榮堃廣州鉆石車胎有限公司、主任28民兵應急分隊李樹民良口鎮政府、武裝干事80自然災害類李鳳英區民政局、科長9消防謝清華鰲頭鎮、消防中隊隊長12醫療救治林 靈衛計局、科員140應急隊伍譚陽華呂田鎮、應急辦主任25應急分隊祝良松溫泉鎮、委員36新聞協調陳敬良4九、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物資儲備物資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存儲單位聯系人編織袋個500公路管養中心傅玉新反光雪糕筒個100公路管養中心水馬個100公路管養中心全面式面罩+個10區安全監管局胡躍多用氣體濾盒包10防護衣件10丁腈棉里耐化手套雙30塑34、包頭安全鞋雙10防化靴雙10防塵口罩個100摩托羅拉防爆對講機個4A型警示牌個10紅白警示帶卷10棉被、衣物、草席、蚊帳等物資一批區民政局李鳳英,各類消防器材及三防設備一批呂田消防裝備隊譚志聰應急設備一批鰲頭鎮政府梁柱星消防車輛1溫泉鎮消防中隊朱偉東采訪車2區廣播電視臺李清沂十、道路運輸行業行車事故快報表 號:交運15表制定機關:交通運輸部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批準文號:國統制201497號填報單位(蓋章):事故分類1.死亡3人及以上的行車事故2.涉及外籍人員死亡的行車事故3.造成重大污染的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事故形態1.碰撞 2.刮擦 3.碾壓 4.翻車 5.墜車6.失火 7.撞固定物 8.撞靜35、止車輛 9.其他事故發生時間 201 年 月 日 時分事故發生地點天氣情況1.霧 2.雨 3.冰雪 9.其他事發路段公路技術等級1.高速 2.一級 3.二級 4.三級 5.四級 6.等外事發路段線性狀況1.直線2.彎道3.坡道4.山區路5.臨崖路6.臨河路7.高架橋9.其他事發路段路面狀況1.積水 2.積雪 3.覆冰 4.占道施工 9.其他事故直接原因1.超載 2.超速 3.駕駛員操作不當4.疲勞駕駛 5.機械故障 6.爆胎7.公路及設施原因 9.其他運行線路線路類別1.省際班線 2.市際班線 3.縣際班線4.縣內班線 5.旅游線路 6.包車線路發生事故單位企業資質等級始發站(地)車站等級1.36、一級車站 2.二級車站 3.三級車站4.四級車站 5.五級車站 9.未評定車 牌 號營運證號車 型1.大型客車 2.中型客車 3.小型客車 4.公共汽電車 5.貨車 6.危險品運輸車7.出租車 8.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核定人(噸)數實載人(噸)數危險化學品品名駕駛員姓名從業資格類別從業資格證號人 員 傷 亡 情 況死亡(人)失蹤(人)受傷(人)外籍人員外籍人員外籍人員事故概況大客車正常掉頭時被無牌無證逆行摩托車碰撞,造成摩托車駕駛員受傷事故初步原因及責任分析:摩托車逆行且車速過快,剎車不及撞向大客車左前方;駕駛員及摩托車無牌無證。單位負責人: 統計負責人: 填表人: 聯系電話: 報出時間:201年月 日 填表說明:本表填報范圍為道路運輸行業發生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行車事故、涉及外籍人員死亡的行車事故、造成重大污染的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