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運輸車輛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0902
2022-08-30
12頁
32.04KB
1、危化品運輸車輛事故專項應急預案莒縣通達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為全力做好道路危化品運輸工作,保證專項事故的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造成的傷害,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確保交通運輸安全有序,根據上級有關要求結合公司特實際,制定本預案:目 錄1 生產經營單位事故分析2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人員和職責3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4 事故應急處置方案5 應急結束1 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風險分析1.1單位概況莒縣通達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危險品運輸車隊成立于2018年10月,現在公司地址位于日照市莒縣山東南路555號,占地面積16741平方米,現有員工30余人,其中危險品駕駛員、押運員10余人辦公室人員2、10余人。1.2事故風險分析1.2.1交通事故(1) 一般事故:即道路行駛中車輛的相互剮蹭,不造成人員的傷亡和車輛的巨大損失。(2) 嚴重事故:即在道路行駛中車輛的碰撞,造成車輛損失嚴重和社會交通影響。(3) 惡性事故:即在道路行駛中車輛翻車、撞車,不僅造成車輛損失嚴重,同時造成人員傷亡和社會交通影響。1.2.2車輛著火(1) 一般車輛著火,即該車輛行駛中,因車輛油路、電路著火,造成車輛損失和社會交通影響。(2) 因交通事故、碰撞、翻車,造成車輛著火、人員傷亡、車輛損失嚴重和社會交通影響。(1) 罐體在給用戶儲罐裝卸時,少量遺漏的。(2) 發生車輛事故,罐體設備受損,或裝卸時軟管脫落、斷裂,造3、成大量液體泄漏,造成人員傷亡、車輛損失嚴重和社會交通影響。1.2.4自然災害(1) 在營運途中發生火災、水災、山體滑坡及路面坍塌。(2) 在營運途中發生惡劣天氣。(3) 在營運途中發生地震。2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人員和職責組長:宋立軍 副組長:吳良修 現場指揮:張永云 成員: 戚曉龍 劉明英 公培卿 荊玉強 張炳紅2.2工作職責2.2.1總指揮: 宋立軍負責召開緊急會議,部署救援工作,確定救援方案,向公司各部門下達救援指令,掌握救援工作進展情況,決定和調動公司資源。2.2.2安全經理:張永云負責落實救援領導小組的決定,負責公司部門的溝通、協調,負責向公司提交救援報告,分析原因,懲罰處理,教育員工4、。2.2.3安全員:戚曉龍 張永云 荊玉強負責協助副總指揮進行現場指揮,負責與醫療部門聯系,積極組織人員搶救傷者,疏散無關人員,保護現場,搜集證據,進一步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避免在救援工程中產生新的危險,協助交管部門處理事故,負責與保險部門聯系。2.2.4調度員:劉明英負責駕駛員,押運員和車輛的調度。2.2.5維修部主管: 尉希州負責現場車輛的搶修及與定點維修廠的聯系。2.2.6其他人員如有特殊需要,電話或現場支援。2.3莒縣信達物流有限公司應急通訊錄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安全科。姓名職務電話備注宋立軍總經理吳良修物流經理張永云安全經理/安全員戚曉龍安全科長/安全員常志宏裝卸管理員張永云裝卸管理員姜5、吉慶檔案管理人尉希州后勤/維修2.4政府部門通信電話急救中心:120火警:119交警:122匪警:110交通部門:國家化學事故應急咨詢服務熱線電話:2.5應急設施的配備及其分布2.5.1隨車應急物品(1) 應急物品包,包括:防毒面具2個、防火手套2副、手電筒1只、急救箱一個,應急電話號碼:(2) 個人防護用品:安全帽、防護面具、防靜電服、手套。(3) 安全用品:墊木、三角牌、滅火器。2.5.2應急車輛準備安全科2輛應急車,遇有突發狀況,可24小時待命,隨時處理緊急事件。3事故應急處置程序3.1報告程序3.1.1報告事件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應根據情況向下列部門迅速報告。(1) 向交通管理部門報告。6、(2) 向醫療救援部門報告。(3) 向公司救援小組報告。(4) 向保險公司報告。3.1.2報告內容當事人在報告中,應保持沉著、冷靜,使用正確的報告程序,有助于救援工作的開展,減少傷亡和損失。(1) 發生事故的時間、位置。(2) 人員受傷情況。(3) 車輛貨物損失情況。(4) 發生事故簡要經過、原因、性質。(5) 需要協助的部門、人員和相關事宜。3.1.3保護現場事故發生后,要盡可能的保護現場不被破壞,以便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分析、處理。4事故應急處置方案4.1車輛在行駛中發生交通事故緊急處理方案4.1.1立即停車,拉緊制動裝置,關閉發動機,打開危險報警閃爍燈,檢查周圍的自然環境。4.1.2立即拿7、好重要的文件、工作單及有關資料,離開駕駛室。4.1.3根據道路情況在車后安全距離放置警告標識,提醒其他駕駛人員注意。4.1.4立即仔細檢查事故現場,尋找是否有人受傷,如果需要立即給予必要的搶救。4.1.5保護好車輛,以防止產品溢出和泄漏,一旦泄漏要確保無關人員遠離,泄漏出來的物品易燃或助燃液體泄漏時,要設置隔離區,嚴禁人員、火源靠近。給現場有關政府人員提供產品安全數據單。4.1.6幫助受傷人員獲得治療,除非絕對必要,請不要移動受傷者,以免加重病情。4.1.7通知配送主管及調度,詳細描述現場發生的情況,必要時聯系當地警方。4.1.8當罐體受傷,隨車駕駛人員、押運人員應迅速關閉緊急切斷閥。4.1.8、9記錄目擊證人的姓名、電話及地址。4.1.10如果對方駕駛人員承認事故責任,請他留下書面記錄,本人簽字,并記錄對方車輛牌照及單位地址。4.1.11嚴禁駕駛人員、押運人員、逃離現場。4.2車輛在行駛中著火緊急處置方案4.2.1如果車輛在行駛中因油路、電路或其他原因著火,駕駛人員立即停車,拉緊制動裝置,關閉發動機,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駕駛人員和操作工迅速下車,迅速取出滅火去進行撲救。4.2.2如果火勢大,自救不了的情況下,立即取出重要運輸文件、工作單及有關資料。4.2.3立即撥打110、119,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提供事故發生的地點、運輸貨物的名稱及危害。4.2.4給現場的有關部門人員、消防人員提9、供安全數據單。4.2.5立即向部門調度,安全經理進行報告。4.2.6協助公安消防部門維護現場秩序,嚴禁閑雜人員靠近。4.2.7救火、關閉緊急切斷閥門時,要佩戴防護用品并站在上風口操作。4.3車輛在裝卸現場發生緊急情況的處置方案在下列情況下禁止作業,并立即通知客戶和匯報配送調度,待公司和客戶確認所有的不安全因素均正常后,方可繼續作業。4.3.1客戶服務部門新立的儲罐,新用戶的儲罐第一次充裝,沒有客服代表在現場。4.3.2檢查出附近有火災險情。4.3.3雷電或暴雨的天氣。4.3.4車輛儲罐壓力不正常。4.3.5用戶儲罐壓力不正常。4.3.6檢查出車輛罐體或用戶儲罐設備及管路有泄漏。4.4在客戶現場10、充裝作業時遇到緊急情況處置方案4.4.1輸液軟管斷裂,接頭脫落,液體泄漏,操作工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站在上風口操作,立即關閉罐車充裝閥門和用戶儲罐的進液閥門。4.4.2作業過程中,發現有罐體泄漏的情況,立即停止灌裝。4.4.3作業過程中,發現用戶儲罐壓力表不正常,立即停止灌裝。4.4.4罐裝時,發現罐車或用戶儲罐被充滿,超過充裝標準,立即停止充裝,指導貨物液位到達控制線。4.4.5在用戶現場發生火情,按車輛在行駛中的應急預案程序處理。4.4.6嚴禁出事故后駕駛人員、押運人員逃離現場。4.5在運輸途中發生車輛緊急修理/泄漏事件處置方案4.5.1立即停車,拉緊制動裝置,關閉發動機,打開危險報警11、閃光燈,檢查周圍的自然情況。4.5.2設警告標志,提醒其他駕駛人員注意。4.5.3檢查車輛情況,明確損壞部位,確定是否可以自行處理。4.5.4通知配送主管及調度,詳細描述車輛所在位置、機件損壞情況。4.5.5如果可以自行處理,駕駛人員維修車輛,押運人員檢查貨物有無泄露情況,并指揮過往車輛注意安全。4.5.6如果不能維修,通知配送主管及調度需要請求支援,然后注意車輛危險貨物安全,保護現場秩序,等待公司救援。4.5.7發現危險貨物泄漏時,駕駛員、押運員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站在上風口操作,立即關閉罐車閥門或緊急切斷閥。4.6常壓罐車緊急切斷閥和車輛斷電裝置的應用4.6.1車輛發生意外情況,無法正12、常熄火或者無法在駕駛室內進行熄火時,可以使用車輛斷電裝置,在車輛外部進行電源切斷。4.6.2常壓罐車后部管路發生破裂,液體外流時,可以在車輛外部按下緊急切斷閥按鈕,對外泄露液體進行切斷。4.7車輛在行駛途中發生惡劣天氣的4.7.1下雪的天氣(1) 增加跟車距離,提前并且輕微的減速,駕駛動作輕柔,避免激烈動作,避免進入車陣。(2) 注意觀察反光鏡背面以及輪胎側面結冰的狀態。(3) 到達橋上減速,特別注意結冰的橋面。(4) 注意干燥的積雪路面以及強大的側風。(5) 密切注意車輛車輛前面的弧線道路與轉彎。(6) 注意路面上高的硬雪堆,可能會頂起你的車輪。(7) 如果前方障礙物的高度不確定,則停車,并13、觀察確認安全后再通過。(8) 打開車燈,并使用危險報警閃光燈功能,增加被別人看到的機會。注意:如果駕駛中感到沒有把握,則停下來等待一段時間。4.7.2能見度低或者下雨、雷電、大霧等天氣(1) 增加跟車距離,提前并且輕微的減速,從而加大觀察的視野。(2) 注意道路在最開始幾分鐘下雨的時候可能是光滑的,并且是最危險的。(3) 駕駛動作輕柔,避免激烈動作,避免進入車陣;盡可能向遠方觀看。(4) 注意己車前方和兩邊可能的危險。(5) 使用路面標記來幫助指引方向。(6) 通過積水路面時,一定提前減速,注意觀察前車通過情況,利用低檔行車通過;如果積水沒過車輪中心或排氣管,請停止前行。(7) 發生雷電時,關閉所有車輛門窗,關閉車載電子設備,在車內避雨,不要下車走動;不要在曠野中高大的樹下停車。(8) 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增加被別人看到的機會。注意:如果駕駛中感到沒有把握,停下來等待一段時間。5應急結束5.1應急結束條件5.1.1現場已得到有效處置,并已消除次生、衍生事件隱患。5.1.2受傷人員得到妥善救治。5.1.3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5.1.4社會影響基本消除。5.2應急結束處置事故處置工作已完成,符合結束條件,應急響應結束。對于政府部門參與的應急處置事故,應由政府有關部門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