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溪臺住宅小區(qū)工程應急救援處理預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0938
2022-08-30
26頁
82.04KB
1、應急救援處理預案工程概況御溪臺小區(qū)位于榆林市經濟開發(fā)區(qū)陽光廣場的東側,東鄰北東環(huán)路,南鄰朝陽路,西鄰陽光路,北臨塞維利亞小區(qū)。共有9個住宅單體和裙樓組成,結構類型:剪力墻結構,局部框架結構;建筑物主樓地上18層、裙樓2層,地下1-2層,建筑面積146586.45,其中:地上面積127432.82,地下面積19153.63,建筑高度分別是54.50m、57.50m、60.00m,裙樓9.90m,商業(yè)樓部分層高分別為4.50m、5.10m,住宅部分標準層層高均為3.00m。為及時處理施工現場的突發(fā)性事故,做好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提高防范重大事故的能力,指導應急搶險,及時、有效、高效妥2、善地處理事故排除險患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以及不良社會影響,維護社會穩(wěn)定、確保安全生產,結合我項目部實際情況,制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 組織領導及職責分工(一) 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榆林分公司總經理任組長,項目副經理任副組長,總工程師辦公室、項目部管理部和行政事務部負責人組成。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由救援領導小組統(tǒng)一指揮、高度。下設協(xié)調小組和現場指揮小組,分別由榆林分公司行政事務部和項目管理部負責。項目管理部通知現場指揮小組和搶險隊,并準備應急、電筒、安全帽等用具若干。行政事務部準備車輛調度及應急救援后勤保障工作。值班電話:(二) 分公司職能部門、項目部組建突發(fā)3、事件應急網絡,網絡成員服從救援領導小組的統(tǒng)一指揮,及時派遣搶險人員、機具等。(三) 成立搶險隊搶險救援隊負責施工現場應急情況搶險。搶險救援隊設隊長1名、副隊長1名、電工5名、焊工1名、普工1名、汽車駕駛員2名共11名。集中配備以下工具特用:面包車1輛、轎車2輛、電工工具1套、氣割氣焊1套、安全帽、應急燈等搶險配套工具若干。(四) 項目部搶險救援分隊實施自救。二、 搶險程序1、 事故發(fā)生后,施工現場項目部立即指揮搶險自救分隊實施救援,并立即向公司搶險救援領導小組報告險情。2、 迅速與120醫(yī)療急救中心聯系或將傷員快速送入就近醫(yī)院進行救治。3、 現場指揮小組率先奔赴現場指揮搶險。4、 屬重特大事故4、的由協(xié)調小組立即上報上級安監(jiān)主管部門,請示支援。5、 搶險救援隊接到指令后,隊長迅速集合隊伍,交待出事地點及最佳搶險交通線路、現場危險程序等要點,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出事現場。6、 協(xié)調小調通知電力部門切斷電源。7、 若建管局搶險隊來到時,公司搶險隊立即編入局搶險隊,聽從局搶險隊統(tǒng)一指揮。8、 疏散民工,安全撤離事故現場,同時保護好事故現場,為事故調查提供可靠的原始事故現場。9、 用最快的方法將事故概況(含傷亡人數、發(fā)生事故進間、地點、原因等)報告當地安全主管部門。10、 盡快通知傷、亡者的家屬,搞好接待和安撫工作,如實地向其親屬介紹事故情況,穩(wěn)定人心,取得諒解和協(xié)助。11、 配合事故調查組調查5、,找出防止發(fā)生類似事故的具體措施,并定人,定時間、定標準完成措施的全部內容。附: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框架圖; 2、應急救援處置工作程序圖; 3、應急救援成員網絡圖。第一章 基坑塌方應急救援預案一、 目的為有效、及時的搶救隊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二、 組織網絡及職責1、 由項目負責人、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施工員等組成應急救援小組,項目負責人任應救援小組組長。2、 安全員組成人員負責搶救傷員。3、 施工員、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人員塌方等施救。4、 項目負責人負責與醫(yī)院聯系、現場的調度。三、 通訊聯絡項目負責人:樓錫偉 聯系電話:施工負責人:鄭紹洪 6、聯系電話:技術負責人:傅民強 聯系電話:安全負責人:姚 劍 聯系電話:電 工:閔小倉 聯系電話:急救:120火警:119四、 應急措施1、 對人員的搶救。(1) 挖掘被掩埋傷員,及時脫離危險區(qū)。(2) 清除傷口、鼻內泥沙、凝血塊、漚吐物等,對昏迷傷員將舌出以防窒息。(3) 進行簡易的包扎、止血或簡易固定骨折。(4) 有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予以心臟復蘇。(5) 盡快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2、 對基坑塌方的施救。(一) 塌方施救。(1) 加強排水、降水措施。(2) 加強支護,如支護、加樁板等,對邊坡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加固定處理。(3) 如塌方由坑(槽)邊7、棄土、堆料或其他機械設備作用所致,則應迅速運走棄土,材料或機械設備。(4) 減緩邊坡坡度。(二) 滑坡施救。(1) 排水、降水,特別是要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2) 加強支擋措施,如增加支持,打樁等。(3) 為滑坡體減重,如削去部分坡體,運走堆置的土方材料或設備。(4) 加強護坡措施,減緩坡度。3、 項目負責人負責現場物資、材料的調度。五、 應急物資常備器械敷料:消毒用品、繃帶、無菌敷料、棉球、膠布、剪刀及小夾板、擔架、血壓計、止血袋、氧氣袋。六、 通訊聯絡項目負責人:樓錫偉 聯系電話:施工負責人:鄭紹洪 聯系電話:技術負責人:傅民強 聯系電話:安全負責人:姚 劍 聯系電話:電 工:閔小倉 聯系8、電話:急救:120火警:119七、 注意事項1、 立即停止施工。2、 注意觀察土地周邊建筑物或設施。第二章 火災應急救援預案一、 目的為使火災發(fā)生時、能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搶救被困人或自救同時,也能盡可能地不使火勢蔓延,最大限度的減少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特制定本預案。二、 組織網絡及職責1、 由項目負責人、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電工等組成應急救援小組,項目負責人任應急救援小組組長。2、 現場現人員立即通知應急救援小組成員。3、 安全負責人組織人員進行滅火,同時撥打119,請求救火。4、 項目負責人負責與醫(yī)院、公安、消防部門的聯絡。三、 應急措施1、 火災發(fā)生現場人員應先用濕毛巾捂住口9、鼻搶救被圍困人員。2、 把被濃煙窒息昏迷者背到空氣新鮮暢通處托起患者的下頜,使病人的頭極度后仰,猛壓病人上腹部來暢通氣道,有必要時,搶救者用手捏閉病人的鼻孔,然后吸足氣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3、 項目負責人立即撥打120救護中心和火警電話119,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序及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4、 安全負責人組織人員進行滅火撲救。(1) 沖水冷卻法:即將水直接噴射到燃燒物上,以熄滅火焰或將水噴到也附近未燃燒的可燃物上,使可燃物免受火焰的威脅,避免燃燒。(2) 隔絕空氣法,即用干粉火器或濕棉被等難燃物覆蓋在燃燒物表面,隔絕空氣,以將火熄滅。(3) 防止蔓延法:即將火焰附近的易燃物和10、可燃物從燃燒區(qū)轉移后,防止正在燃燒的物品飛散,以阻止燃燒蔓延。(4) 項目負責人現場的物資、車輛的調度。四、 應急物資常備器械敷料:消毒用品、繃帶、無菌敷料、棉球、膠布、剪刀及小夾板、擔架、血壓計、止血袋、氧氣袋、滅火器等救火物資。五、 通訊聯絡項目負責人:樓錫偉 聯系電話:施工負責人:鄭紹洪 聯系電話:技術負責人:傅民強 聯系電話:安全負責人:姚 劍 聯系電話:急救:120火警:119六、 注意事項1、 貴重的書畫文物,重要的檔案資料等,一旦著火切不可用水撲救。2、 那些比重輕于的易燃液體著火后不宜用水撲救,因為著火的易燃液體會漂浮在水面上,到處流淌,反而造成火勢蔓延。3、 高壓電器設備失火11、不能用水來撲救,一則是水有導電性易造成電器設備短路燒毀,二是容易發(fā)生高壓電流沿水柱傳到消防器械上使消防員觸電造成傷亡。4、 硫酸、硝酸、鹽酸遇火不能用水撲救,因為這三強酸遇水后會發(fā)生強烈的放熱反應,引起強酸四處飛濺,甚至發(fā)生爆炸。5、 金屬鉀、鈉、鋰和易燃的鋁粉,錳粉等著火,千萬不可用水撲救,因為它們會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可燃氣體-氫氣不但是火上加“油”而且極易發(fā)生爆炸。第三章 高空墜落應急救援預案一、 目的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二、 組織網絡及職責1、 由項目負責人、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等組成應急救援小組。項目負責人任應急12、救援小組組長。2、 現場發(fā)現不員應立即通知應急救援小組成員。3、 安全負責人組織人員負責搶救傷員。4、 項目負責人負責與醫(yī)療聯系、車輛的調度等。三、 應急措施1、 迅速將傷員脫離危險場地,移到安全地帶。2、 保持呼吸通暢,若發(fā)現窒息者,應及解除其呼吸通梗阻和呼吸機能障礙,解開傷員衣領,消除傷員口鼻、咽、喉部的異物、血塊、分泌物、嘔吐物等。3、 有效止血,包扎傷口。4、 若傷員有骨折,關節(jié)傷、肢體擠壓傷,大塊軟組織傷都要固定。5、 若傷員有斷肢等應盡量用干凈的干布(滅菌敷料)包裹裝入塑料袋內,隨傷員一起轉送。6、 記錄傷情中,現場救護成員應邊搶救邊記錄傷員的受傷機制受傷部位,受傷程序等第一手資料13、。7、 立即撥打120救護中心與醫(yī)院取得聯系,并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系電話,派人到路口接應。四、 應急物資常備器械敷料:消毒用品、繃帶、無菌敷料、棉球、膠布、剪刀及小夾板、擔架、血壓計、止血袋、氧氣袋等。五、 通訊聯絡項目負責人:樓錫偉 聯系電話:施工負責人:鄭紹洪 聯系電話:技術負責人:傅民強 聯系電話:安全負責人:姚 劍 聯系電話:電 工:閔小倉 聯系電話:急救:120火警:119六、 注意事項重傷員運送時用擔架,有腹部創(chuàng)傷及背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半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陬仰臥偏頭或側臥位,以免嘔吐誤吸。第四章 防汛防暑應急搶險救援預案為及時處理施工現場的14、自然災害事故,提高防御自然災害事故的能力,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如下:一、 準備工作1、 災害來臨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塔吊、圍墻、工棚、施工用電、井架、腳手架等重點部位監(jiān)督檢查,開展防汛防暑的專項治理。2、 落實好值班人員,值班電話:0912-3599377。及時撐握和了解旱情、雨情、汛情,及時通報防汛防旱的準備情況。3、 落實好應急搶險資金、物資、面包車1輛、電工工具1套、氣割氣焊1套、安全帽、應急燈等搶險配套工具若干。確保各項準備工作妥善有效。二、 搶救程序1、 災情發(fā)生,救援小組應統(tǒng)一指揮,立即組織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盡最大能力制止事故蔓延擴大。2、 迅速與120醫(yī)療急救15、中心聯系或將傷員快速送入就近醫(yī)院進行救治。3、 疏散民工,將民工撤離到安全場所。4、 用最快的方法將受災情況報告當地安全主管部門。三、 通信聯絡項目負責人:樓錫偉 聯系電話:施工負責人:鄭紹洪 聯系電話:安全負責人:姚 劍 聯系電話:電 工:閔小倉 聯系電話:急救:120火警:119第五章 大型機械設備倒塌應急救援預案一、 目的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二、 組織網絡及職責1、 由項目負責人、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電工等組成應急救援小組,項目負責人在任應急救援小組組長。2、 電工負責切斷電源。3、 安全負責人組織人員負責救護傷員16、。4、 項目負責人對外聯系(醫(yī)院、上級主管部門)。三、 應急措施1、 事故發(fā)生后應立即切斷電源。2、 組織人員搶救傷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擠壓綜合癥的發(fā)生,并轉移到安全地方。3、 若擠壓部位有開放創(chuàng)傷及出血者,應及時止血。4、 若有骨折(傷肢等)應及時的用夾板等簡單的固定。5、 立即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上報時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四、 應急物資常備器械敷料:消毒用品、繃帶、無菌敷料、棉球、膠布、剪刀及小夾板、擔架、血壓計、止血袋、氧氣袋等。五、 通訊聯絡項目負責人:樓錫偉 聯系電話:施工負責人:鄭紹洪 聯系電話:技術負責人:傅民強 聯系電話:安17、全負責人:姚 劍 聯系電話:電 工:閔小倉 聯系電話:急救:120火警:119六、 注意事項1、 對傷肢者不應抬高、按摩或熱敷。2、 止血時應避免加壓除有大血管裂外不用止血帶。第六章 觸電應急救援預案一、 目的為有效、及時的搶救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二、 組織網絡及職責1、 由項目負責人、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電工等組成應急救援小組,項目負責人任應急救援小組組長。2、 現場發(fā)現人員負責立即切斷電源交通知應急救援小組成員、電工。3、 安全負責人組織人員負責搶救傷員。4、 項目負責人負責與醫(yī)院聯系。三、 應急措施1、 當機立斷地脫離電源,盡可18、能的立即切斷總電源(關閉電路),亦可用現場得到的干燥木棒或繩子等非導電體移開電線或電器。2、 將傷員立即脫離危險地方,組織人員進行搶救。3、 若發(fā)現觸電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則將傷員仰臥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同時進行體外心臟按壓。4、 立即撥打120救護中心與醫(yī)院聯得聯系(醫(yī)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醫(yī)院),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四、 應急物資各種器械敷料:繃帶、剪刀、無菌敷料膠布及擔架、血壓計、聽診器、氧氣袋。五、 通訊聯絡項目負責人:樓錫偉 聯系電話:施工負責人:鄭紹洪 聯系電話:技術負責人:傅民強 聯系電話:安全負責人:姚 劍 聯系電話:電 工:閔小倉 聯系電話19、:急救:120火警:119六、 注意事項1、 在未脫離電源時,切不可用手去拉觸電者。2、 要求心肺復蘇要堅持不斷地進行(包括送醫(yī)院的途中)不能隨便放棄。第七章 腳手架整體倒塌應急救援預案一、 目的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二、 組織網絡及職責1、 由項目負責人、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施工員等組成應急救援小組,項目負責人任應急救援小組組長。2、 施工負責人、施工員、技術負責人組織人員負責搶救傷員。3、 安全負責人組織人員負責救護傷員。4、 項目負責人負現與醫(yī)院聯系。三、 應急措施1、 用切割機等工具搶救被腳手架壓住的人員,并轉移到20、安全地方。2、 保持呼吸道暢通,清除傷員口鼻、咽、喉部的異物、血塊、嘔吐物等。3、 若傷員出現呼吸、心跳聚停,應立即進行心臟復蘇、人工胸外心臟擠壓、人工呼吸等。4、 進行簡易的包扎止血或骨折簡易固定。5、 盡快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撥打110、119,求救幫助。上報時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四、 應急物資常備器械敷料:消毒用品、繃帶、無菌敷料、棉球、膠布、剪刀及小夾板、擔架、血壓計、止血袋、止血帶、氧氣袋、切割機等。五、 通迅聯絡項目負責人:樓錫偉 聯系電話:施工負責人:鄭紹洪 聯系電話:技術負責人:傅民強 聯系電話:安全負責人:姚 劍 聯系電話:電21、 工:閔小倉 聯系電話:急救:120火警:119六、 注意事項人工胸外心臟擠壓、人工呼吸不能輕意的放棄,必須堅持到底。第八章 中暑應急救援預案一、 目的為了使中暑人員盡快地擺脫頭痛、頭暈、乏力、胸悶心悸、虛脫以膠熱痙攣等病情的折磨,特制定本預案。二、 組織網絡及職責1、 由項目負責人、安全負責人、班組長等組成應急救援小組,項目負責人任應急救援小組組長。2、 項目部安全負責人負責組織人員搶救。3、 班組長做好配合工作。4、 項目負責人負責與醫(yī)院聯系,車輛的調度。三、 應急措施1、 發(fā)現有工作人員中暑,班組長應立即把中暑人員扶到陰涼處休息。2、 報告項目部安全負責人,在安全負責人指導下給患者服用解22、暑藥品。3、 安全負責人組織人員給患者進行物理降溫(冰水、冰袋冷敷頭及腋下等),加強通風及散熱。、4、 對重癥中暑者,及時地送醫(yī)院治療。四、 應急物資常備器械敷料:血壓計、體溫計、消毒用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小夾板、擔架、氧氣袋。常用藥品:仁丹、十滴水、霍香蒸汽水、生理鹽水等。五、 通訊聯絡項目負責人:樓錫偉 聯系電話:施工負責人:鄭紹洪 聯系電話:技術負責人:傅民強 聯系電話:安全負責人:姚 劍 聯系電話:電 工:閔小倉 聯系電話:急救:120六、 注意事項1、 高溫日曬下工作,強度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久。2、 高溫日曬下工作,不宜穿緊身及不透氣的衣褲。3、 避高溫時段工作時間,宜早上班、中午23、多休息、下午晚下班。4、 積極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配備必須的藥品,滿足日常需求。第九章 有毒氣體中毒應急救援預案一、 目的為了使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撐握有毒氣體中毒的救治原則,并能積極而因地制宜、分秒必爭給予妥善的處理,提高后期的搶救成功率,特制定本預案。二、 組織網絡及職責1、 由項目負責人、施工負責人、衛(wèi)生員、安全負責人等組成應急救援小組,項目負責人任應急救援小組組長。2、 項目部衛(wèi)生員,安全負責人組織人員搶救隊員。3、 現場相關人員做好配合工作。4、 項目負責人與醫(yī)院聯系,調度車輛。三、 應急措施1、 現場人員發(fā)現有中毒人應立即通知應急救援小組成員。2、 現場人員應先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搶救中毒人24、員,并將患移到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注意保暖。、3、 項目負責人立即向120急救中心呼救,應詳細說明中毒程度及地點,并派人到路口接應。4、 安全負責人應組織人員松解患者的衣扣,保持呼吸道暢通,清除口鼻分泌物,如發(fā)現呼吸聚停,應立即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并實施心臟體外按摩。5、 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對神志不清者應將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入呼吸道引起窒息。6、 查找氣體中毒原因,排除隱患,防止事故擴大或再發(fā)生。四、 應急物資常備器械敷料:消毒用品、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五、 通訊聯絡項目負責人:樓錫偉 聯系電話:施工負責人:鄭紹洪 聯25、系電話:技術負責人:傅民強 聯系電話:安全負責人:姚 劍 聯系電話:電 工:閔小倉 聯系電話:急救:120六、 注意事項1、 施救者不可只戴紗口罩進入現場救人,因為紗布口罩對氣體或化學氣味,幾乎沒有防護功能。2、 由于現場有危險情況,在應急救援時需有用于危險區(qū)域隔離的警戒帶、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標志牌。第十章 食物中毒應急救援預案一、 目的為了使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撐握食物中毒的救治原則,并能積極而因地制宜、分秒必爭地給予妥善的處理,提高后期的搶救成功率,特制定本預案。二、 組織網絡及職責1、 由項目負責人,施工負責人、衛(wèi)生員、安全負責人等組成應急救援小組,項目負責人任應急救援小組組長。2、26、 項目部衛(wèi)生員、安全負責人組織人員搶救隊員。3、 食堂人員做好配合工作。4、 項目負責人負責與醫(yī)院聯系,車輛的調度。三、 應爭措施1、 立即向120急救中心呼救,應詳細說明中毒程序及地點,并派人到路口接應。2、 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鈍物刺激中毒者的咽喉或咽喉壁用來催吐,發(fā)此反復直到吐出物為清亮液體為止。3、 對可疑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嘔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醫(yī)院做毒物分析。四、 應急物質 常備器械:消毒用品、擔架、氧氣袋。五、 通訊聯絡項目負責人:樓錫偉 聯系電話:施工負責人:鄭紹洪 聯系電話:技術負責人:傅民強 聯系電話:安全負責人:姚 劍 聯系電話:電 工:閔小倉 聯系電話:急救:1227、0六、 注意事項1、 如果患者昏迷則需要側躺送醫(yī)院救治,以免自然嘔吐時,將嘔吐物吸入氣管里面。2、 不可作口對口人工呼吸,以免將毒物吸入施救者體內造成中毒。3、 誤食腐蝕性毒物(如強酸、強堿類)或昏迷者,或抽筋者或孕婦中毒不可進行催吐。4、 重癥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時,可靜脈輸液,待病情好轉后,再吃些米湯、面條等易消化食物。第十一章 急性傳染病應急救援方案一、 目的為了使現場管理人員掌握急性傳染病的救治原則,并能積極而因地制宜、分秒必爭地給予妥善的處理,防止傳染、擴散及提高搶救成功率,特制定本預案。二、 組織網絡及職責1、 由項目負責人、施工負責人、衛(wèi)生員、安全負責人等組成應急救援小組,項目負28、責人任應急救援小組組長。2、 項目部部衛(wèi)生員、安全負責人負責組織人員搶救傷員。3、 現場相關人員做好安全隔離措施。4、 項目負責人負責與醫(yī)院及衛(wèi)生主管部門聯系,調度車輛。三、 應急措施1、 立即向120急救中心呼救,應詳細說明發(fā)病程度及地點,并派人到路口接應。2、 做好現場安全隔離措施,禁止無關人員進出。3、 對可疑的食物禁止食用,收集嘔吐物、排泄物主血尿到醫(yī)院做物理分析。4、 對發(fā)病現場進行嚴格消毒觀察、防止病毒傳播。四、 應急物資常備器械:隔離警戒帶、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標志牌、消毒用品、擔架、醫(yī)用口罩、橡膠手套、氧氣袋。五、 通訊聯絡項目負責人:樓錫偉 聯系電話:施工負責人:鄭紹洪29、 聯系電話:技術負責人:傅民強 聯系電話:安全負責人:姚 劍 聯系電話:電 工:閔小倉 聯系電話:急救:120第十二章 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預案為加強安全隱患的排查,消除安全隱患特制定以下具體工作預案:一、 臨電設施方面1、 每個電箱配備電路圖及日常巡視記錄,并做好三級配置、接地、電箱配鎖,每星期進行一次整體檢查。2、 對臨電線路,監(jiān)督各班組要架空線路。3、 對現場所有線路及所使用機械進行日常檢查、修理。二、 防高空墜落方面針對工人進行每月一次安全教育大全,提高其安全意識及法律法規(guī)知識,安全員每日巡視,對一些安全隱患及時提醒各班組并督促其整改。要求特種作業(yè)人員工作時配備好勞動保護用品如絕緣手套、目30、鏡、安全帶。安全員對“三寶”、“四口”、“五臨邊”的防護緊隨工程進度及時跟上,確定“三寶”、“四口”、“五臨邊”工作的嚴密性。三、 防物體打擊方面加強工人安全意識。通知工人材料、工具等擺放位置要合理;堅決制止高空拋物;拆模時做好拆模令的簽署,并切實把拆模令上的內容落到實處。四、 防火災與爆炸方面設置足夠的危險品倉庫并做好隔離,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合理配備消防器材及消防池等設施,并設置好消防示意圖;保證消防通道的暢通;對乙炔、氧氣等的使用嚴格按規(guī)范執(zhí)行,做好日常檢查。五、 防坍塌方面定期定人對基坑做好觀察,特別是下雨天氣,根據沙地形的特點,做好抗洪工作。六、 塔吊嚴格按照塔吊安全操作規(guī)程及塔吊十不31、吊規(guī)范,對司機、指揮人員做好每周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塔吊、鋼絲繩、卡環(huán)等的日常檢查工作。總體講消除安全隱患,最重要的是加強安全意識的教育,做好日常檢查,確保落實到每個細處。附圖一: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框架圖協(xié)調組:現場指揮:搶險救援隊副總指揮: 鄭紹洪總指揮:附圖二:應急救援處置工作程序圖重特大事故報告符合啟動標準嗎?不啟動提交區(qū)應急救援指揮部決定決定了嗎?繼續(xù)跟蹤并報告新情況全面啟動暫不啟動部分啟動重要情況指揮部全面啟動時通知各工作組部分啟動時通知有關工作組繼續(xù)跟蹤并報告新情況指揮長召開會議,下達命令工作組開展應急救援工作信息反饋附圖三:應急救援成員網絡圖副指揮:搶險救援隊副隊長:閔小倉 1529189601隊員:何躍剛隊員:黃紹杭隊員:胡蒙陽隊員:胡源濤隊員:吳新良隊員:樓式耀隊員:陳朝陽隊員:陳星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