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麗家園住宅地下室車庫深基坑施工應急預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1031
2022-08-30
20頁
60.04KB
1、深基坑施工應急預案一、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2二、工程概況2三、地質情況5四、水文地質條件8五、深基坑支護方案9六、支護樁:10七、應急預案工作流程10八、突發事件風險分析和預防10九、法律法規要求13十、應急準備13十一、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8十二、現場恢復20十三、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20基坑名稱:躍麗家園地下室車庫深基坑時間:2013年7月15日編制單位:長廣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一、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國家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優先,保護人員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公司員2、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二、工程概況工程名稱:東麗區躍進路肉聯廠地塊限價商品房項目(躍麗家園)項目工程地址:天津市東麗區躍進路西側,原天津迎賓肉聯廠內。建設單位:天津市嘉苑置業有限公司勘察單位:天津華北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單位: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天津泰豐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質量監督單位:天津市東麗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支隊施工總承包單位:長廣工3、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1、本工程為天津市嘉苑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位于天津市東麗區躍進路西側,肉聯廠地塊限價商品房項目(躍麗家園),原天津市迎賓肉聯廠內,總占地面積33087.4東面為二期用地、南為肉聯廠、西北面為空曠地,為本工程由10棟高層15F、16住宅樓和配套公建2F組成。設地下1層和地下二層停車場。,總建筑面積為74140,其中地下部分為20000,地上部分為54140。2、工程主體結構為框架、框剪結構,分別為地下一層、二層,地上15F16F層住宅辦樓,配套公建2F。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一層5.430m,地二層8.830m,地上層高為2.90m,主體結構地上15F層4、高度為47.60m,16F層高度為50.55m,地下室建筑耐火等級:一級,住宅樓公建建筑耐火等級:二級,抗震設防烈度:7度,建筑設計使用年限:50年。3、地下室為整體筏板基礎,A區車庫底板厚450mm,B區車庫底板厚500mm墊層厚度為100mm,防水層+防水保護層厚度50mm,A區底板面標高為-5.43m,(電梯井底板面標高3,4,5,6號樓)-8.15m ,(電梯井底板面標高1,2,9,10號樓)-6.10m、A區承臺厚度750mm、區底板面標高為-8.33m,(8號樓電梯井底板面標高)-9.85m、集水坑底板面標高)9.03m;,B區承臺厚度950mm,承臺底標高為-9.28m,地梁尺寸5、為650800(底標高-6.08m,)。4、地下室柱子600X600, 地下室外墻厚300mm,地下室內墻厚分別為500mm、300 mm、200 mm、地下室二層頂板厚290mm,地下室一層頂板厚450,部分板厚。地下室混凝土強度等級為:墊層為C20素混凝土,承臺、梁、底板、墻、頂板等為C35抗滲等級為P6級、P8。5、地下室有十二條后澆帶,后澆帶寬度為800,第一條后澆帶距3軸以東2.10米A-H軸,第二條后澆帶7軸以東5.20米交H-S軸,第三條后澆帶9軸以東2.10米交H軸, 第四條后澆帶13軸以東2.60米交H-S軸,第五條后澆帶16軸以東2.60米交F軸, 第六條后澆帶17軸以東26、.60米交E-K軸,第七條后澆帶23軸以東2.60米交A-K軸, 第八條后澆帶D軸以南2.10米交3-9軸, 第九條后澆帶1C軸以北0.20米交16-19軸, 第十條后澆帶D軸以北2.10米交18-24軸, 第十一條后澆帶1H軸以北2.10米交1-13軸, 第十二條后澆帶K軸以北2.85米交13-18軸。6、建筑混凝土強度等級如下(1)層高層部分混凝土構件部位混凝土強度備注基礎底板C35采用P6抗滲混凝土公建基礎C30素混凝土地下室外墻C35采用P6抗滲混凝土框架柱及剪力墻-5.434層樓面C40標高11.52 m以下5層樓面8層樓面C35標高11.5223.12 m層樓面8層16樓面C30標7、高23.1246.40 m公建 基礎屋面C30標高-3.355.80 m梁、樓板C35標高-5.4311.52 mC30標高-14.4246.40樓梯、車道C25基礎墊層C20素混凝土圈梁、構造柱、過梁C25三、地質情況 根據本次勘察資料,該場地埋深50.0米深度范圍內,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以下7層,按物理力學性質進一步劃分為15個亞層,各層土的土質特征及分布規律現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層(Qml)雜填土(地層編號1),全場地均有分布,一般厚度0.401.70m,層頂標高3.152.46m,雜色,由大量建筑垃圾組成,場地內均有分布。(1)、全新統新近組坑底淤積層(Q43Nsi)2、地層8、編號(1)、該層土在本場地缺失。(2)、全新統新近組古河道、洼淀沖積層(Q43Nal)3、層頂標高2.691.07m,主要由粘土/粉質粘土(地層編號4-1)、粉土(地層編號4-2)組成:(1)、層:粘土/粉質粘土,呈黃褐色,可塑狀,含鐵質,平均厚度1.6m,屬中等壓縮性土;(2)、層:粉土,呈黃褐色,飽和,稍密,含鐵質,層頂起伏較大,平均厚度1.5m,屬中等壓縮性土。4、全新統上組湖沼相沉積(Q43l+h)5、全新統中組海相沉積層(Q42m)頂板標高為-0.60-2.17m。主要由粉質粘土(地層編號6-1)及粉土(地層編號6-2)組成:(1)、層:粉質粘土,平均厚度4.50m,灰色,軟塑,砂粘9、互層,含少量貝殼,屬中等偏高壓縮性土,水平方向分布不連續,主要分布在該層因層的中下部;(2)、層:粉土,其主要分布于場地東南側,厚度0.96.0m,灰色,飽和,稍密中密狀,含少量貝殼,屬中等壓縮性土,層頂標高起伏較大,分布不連續。6、全新統下組沼澤相沉積層(Q41h )層頂標高-9.61-11.69 m,由粉質粘土/粘土(地層編號7)組成,厚度-1.2-1.9 m ,淺灰色,可塑,含少量有機質、腐植物,屬中壓縮性土,分布連續;7、全新統下組陸相河床-河漫灘相沉積層(Q41al)層頂標高-10.91-12.74 m,主要由粉質粘土(地層編號8-1)及粉土(地層編號8-2)組成:(1)、層:粉質粘10、土,平均厚度3.50m,灰黃色,可塑,含鐵質、姜石,屬中等壓縮性土;(2)、層:粉土,厚度1.65.5m,灰黃色,飽和,中密密實,含鐵質、姜石,屬中等壓縮性土,層頂標高起伏較大,分布不連續。8、上更新統五組陸相河床-河漫灘相沉積層(Q3eal)頂板標高為-15.19-17.89m,由粉砂(地層編號9-1)、粉質粘土(地層編號9-2)及粘土(地層編號9-3)組成:(1)、層:粉砂,一般厚度1.75.80m,平均厚度3.1m,黃褐色,飽和,密實狀,主要由石英長石等暗色礦物組成,含鐵質、姜石,屬低壓縮性土,分布不連續穩定;在01號孔附近分布有9-2t層粉質粘土透鏡體,可塑狀,厚度2.0m左右。場地西11、北角缺失改成(0109號孔附近)。(2)、層:粉質粘土,平均厚度4.80m,黃褐色,粘性大,可塑,含鐵質、姜石,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粘土薄層,層頂起伏較大;(3)、層:粘土,黃褐色,可塑,含鐵質、姜石,屬中壓縮性土,與9-2層粉質粘土水平方向形成漸變;9、上更新統四組海相濱海-潮汐帶相沉積層(Q3dmc)地層編號10,該層土在本場地缺失。10、上更新統三組陸相河床-河漫灘相沉積層 (Q3cal)頂板標高為-24.15-26.73 m,主要由上部的粉質粘土(地層編號11-1)、粘土(地層編號11-2)、粉質粘土(地層編號11-3)及下部的粉土(地層編號11-4)組成:(1)、層:粉質粘土,平均厚12、度8.80m,褐黃色,可塑,含鐵質,屬中壓縮性土,分布較連續,07、10、15、38號孔附近夾粘土透鏡體(地層編號11-1t)。(2)、層:粘土,頂板標高為-31.73-34.97m,平均厚度2.0m,褐黃色,可塑,含鐵質,屬低壓縮性土,層頂起伏較大,與11-3層粉質粘土水平方向相互漸變,其中在10、13、14、15號孔附近分布有11-2t層粉砂。 (3)、層:粉質粘土,層頂起伏較大,褐黃色,可塑,含鐵質,屬中等壓縮性土,分布不連續。(4)、層:粉土,層頂標高-42.66-46.14m,褐灰色,飽和,密實,含鐵質,屬中等偏低壓縮性土,分布較連續,本次勘探未能揭穿其底界。四、水文地質條件(1)、13、淺層地下水屬于孔隙潛水類型,以大氣降水補給,蒸發形式排泄為主,水位隨季節略有變化。據區域水文地質資料,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在0.501.00m左右。勘探期間測得場地地下水位:初見水位埋深埋深1.702.00m,標高0.461.15m;穩定水位埋深0.751.40m,標高1.591.85m。淺層地基土滲透性 地層編號巖性垂直滲透系數水平滲透系數滲透性4-1粘土/粉質粘土6.4E-79.2E-7不透水4-2粉 土1.4E-59.1E-6弱透水6-1粘質粘土7.2E-73.3E-6微透水6-2粉 土9.4E-68.7E-5弱透水7粉質粘土/粘土5.2E-65.7E-7微透水(2)、降水目的根據本工程的14、基坑開挖機基礎底板結構施工的要求,基坑降水目的如下:有效降低坑內地下水位,加固基坑內和坑地下底下的土體,提高坑內土體抗力,從而減少坑底隆起和圍護結構的變形量,防止坑外地表水過量沉降。有效減少坑內被開挖土體的含水量,防止土體在開挖過程中發生縱向滑坡,便于挖掘機挖土、土方外運和坑內施工作業。有效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基坑底板發生管涌、突涌等不良現象,確保基坑底板的穩定性。(3)、周邊環境條件1、東面地塊為二期開發地塊、南面靠肉聯廠一塊空礦地、西、北面也是一塊空礦地,北面有施工用電高壓線路。五、深基坑支護方案1、地下水控制:為保證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避免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決定基坑周圍采用一排攪拌樁形成止15、水帷幕擋水,坑內采用管井降水的方法處理地下水。 2、支護方案依據巖土工程條件,結合基坑平面形狀復雜,開挖深度較深,深度范圍內采用450放坡,四周采用深基坑灌樁支護方法。2.1樁錨支護六、支護樁:1、鉆孔灌注樁1: 700mm樁頂標高-4.880、有效樁長13.5米,混凝土等級C302、鉆孔灌注樁2: 700mm樁頂標高-4.880、有效樁長8米,混凝土等級C303、雙軸攪拌樁:1 700mm樁頂標高-1.880有效樁長15米,4、雙軸攪拌樁2 700mm樁頂標高1.880有效樁長11.5米,七、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危險源及環境因素辯識、評價-編制應急預案-成立搶險領導小組-組建搶險隊、救護車-配備16、應急物資、設備-應急知識教育培訓-定期評審-實施應急預案-進行評審、修訂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了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八、突發事件風險分析和預防為確保正常施工,預防突發事件以及某些預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發生,事前有充足的技術措施準備、搶險物資的儲備,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國家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和經濟損失,必須進行風險分析和預防。1、突發事件、緊急情況及風險分析: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及復雜的地質情況,在辯識、分析評價施工中危險17、因素和風險的基礎上,確定本工程重大危險因素是基坑坍塌、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附近市政道路、管線損壞,建筑物傾斜、物體打擊、高處墜落等。2、風險預防措施:從以上風險情況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應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僅給基增坑施工造成很大影響,而且對施工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1)進行基坑支護方案的設計并進行論證,經專家評審,報業主同意后實施。2)基坑的止水墻、支護樁達到設計強度后,基坑土建工程方可進行。3)基坑的噴錨支護嚴格按方案設計工序進行。4)基坑內土方開挖過程中,當發現坑內有來水時,應查明成因,會造成次生災害的,經處理后,方可進行土方開挖。5)基坑內土方開挖過短中,當發現流土、涌砂時,經處理后,方可進18、行土方開挖。3、降雨量過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預防措施:a基坑的周邊砌筑排水溝,集水井作為通常情況下的擋水設施,防止地面水大量流入坑內。b配備兩臺水泵(其中一臺備用),用于排除井內積水。c施工現場倉庫配備足夠數量的潛水泵、泥漿泵。d及時獲取天氣信息,預先做好準備工作。e在進行現場平面布置時,考慮適當加大明排系統的能力,并加強管理保持其暢通。4、基坑開挖過程中的監測及監控要求:監測前編制系統的監測實施方案并報有關單位批準后方可進行監測。監測基準點設置3個,均設置在基坑邊線30米以外,必須可靠、穩定和牢固。沉降和基坑坡頂位移測量采用全鉆儀進行,要求儀器精度符合基坑監測要求。監測項目在基坑開挖前應測得初始19、值,且不應少于兩次。基坑開挖過程及基坑使用初期,每天監測2次,位移及變形穩定后每天監測1次,直至基礎工程施工結束。特殊情況下加密監測。特殊情況指以下情況a樁頂或坡頂的水平位移達到開挖深度的3;b樁頂或坡頂水平位移突然加大;c錨桿桿體應力突然增大或松弛;d錨桿拉力超過設計拉力。 5、應急資源分析:1)應急力量的組成及分布:公司應急領導小組、項目部成員。2)應急設備、物資準備:現場滅火器、醫療設備、救護車輛充足,藥品齊全,各施工小分隊配有對講機。3) 天津市相關職能部門。九、法律法規要求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第七條、第三十一條;安全生產法第三十20、條、第六十八條;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安全許可證條例。十、應急準備1、機構與職責:一旦發生基坑施工安全事故,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搶險。公司搶險領導小組的組成組長: 王忠根副組長:趙海良技術員:李德志組員: 黃柏鑫 樓明君 阮建華 俞益龍 李輝 趙旭 孔文博 代遠明 公司領導小組職責:研究、審批搶險方案;組織、協調各方搶險救援的人員、物資、交通工具等;保持與上級領導機關的通訊聯系,及時發布現場信息。1)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控制;2)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21、程;3)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4)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出安排;5)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6)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副組長(項目經理)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3)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2、通訊聯絡保障:1)確保聯系22、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2)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3)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3、技術保障:1)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2)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4、秩序保障:1) 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2) 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3) 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搶險搶修保障:1)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尋找受害者并轉移23、至安全地帶。3)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5、救治保障:1)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3)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6、后勤保障:1)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2)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7、應急資源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應根據潛在事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1)、主要應急機24、械設備小型挖掘機1輛1WY-4.2斗容量0.2m3、挖掘機1輛1PC200斗容量1.6m3、機動翻斗車1輛2FC-1斗容0.75m3、液壓汽車吊1輛1QY-2525T、電焊機1臺2BX500、卷揚機1臺2JJ2-0.5拉力5T、對講機3臺10GP88S現場、發電機1臺175KW8、教育、訓練為全面提高應急能力,公司對員工進行必要的搶險知識教育,制定出相應的規定,包括應急內容、計劃、組織與準備等。必要時,進行應急預案演練。 9、應急響應預案的起動時機:當樁頂或坡頂的水平位移大于開挖深度的3時、或樁頂或坡頂水平位移突然加大、或錨桿桿體應力突然增大或松弛、或錨桿拉力超過設計拉力時、突降大雨或暴雨時應25、立即起動應急預案。現場管理人員根據出現的險情或有可能出現的險情,迅速逐級上報,次序為現場、辦公室、搶險領導小組、上級主管部門。由項目經理統一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小組及時傳遞,由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調、派遣和統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事故處理根據事故大小情況來確定,如果事故特別小,根據上級指示可由公司自行直接進行處理。如果事故較大或公司處理不了則由公司向玉溪市相關主管部門進行請示,建委或政府部門請示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1)、值班電話:實行晝夜值班制,項目部值班時間7:3020:30, 20:307:30,實行兩班制,項目部工作26、人員24小時開機,保證通訊的暢通。(2)、緊急情況發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在3分鐘內電話通組長,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120、110等求救電話。(3)、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緊急情況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車輛等到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由項目部在30分鐘內以小組名義打電話向上一級有關部門報告。(4)、遇到緊急情況,全27、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5)、在整個施工階段要從人員、設備、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一旦遇到險情能迅速投入搶險工作。(6)、對于雨季施工,要及時了解天氣信息遇到暴雨天氣要委派專人值班,掌握施工現場情況并及時匯報十一、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接警與通知:深基坑施工發生安全事故以后,項目部必須立即報告到項目部項目經理,項目經理在了解事故準確位置、事故性質、死傷人數及其它有關情況后,立即報告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全過程時間不得超過28、2小時。2、指揮與控制:基坑開挖引起地面不均勻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的傾斜的指揮與控制當發現附近建筑物傾斜達到警戒值時或沉降速度達到1mm/d時,采取的措施為:a立即停止基坑開挖,加強基坑支護,措施為增加錨桿數量,將錨桿間距加密為500mm;情況較差時,向基坑內回填土壓住坡腳,向坑內充水。b地面加強措施為在基坑周邊5.0m范圍內采用注漿進行加固土體,地面注漿材料采用純水泥漿,注漿壓力0.51.0Mpa,土體加固深度為8.0m。c邀請有關專家或加固研究所共同制訂建筑物的糾偏方案并組織實施。突降大雨或暴雨時,立即起動備用水泵抽水,并安排專人不間斷觀察基坑的穩定情況。基坑坍塌事故的指揮控制發生坍塌事故29、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傷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公司應急領導小組進行現場搶救。組長統一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或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讓現場安全負責人隨時監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對重傷者進行專人護理,速送醫院。應急小組人員各負其責,有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3、通30、訊:項目部必須將110、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告知項目部員工。項目部工作人員應熟知這些號碼。4、警戒與治安: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請求相當部門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5、人群疏散與安置:疏散人員工作要有秩序的服從指揮人員的疏導要求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減少人員傷亡。6、公共關系: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為信息收集和發布的組織機構,具媒體作用,對事故的處理、控制、進展、升級等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并對事故輕重情況進行刪減,有針對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內部如實的報道。十二、現場恢復充分辯識恢復過程中存在的危險,當安全隱患徹底清除,方可恢復正常生產狀態。十三、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項目啟動前,公司和項目部對應急預案至少進行一次評審,針對施工的變化及預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斷更新完善和改進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