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1374
2022-08-30
21頁
295.54KB
1、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一年十月目 錄第一章 總 則 3第二章 危險性分析6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其職責8第四章 預防與預警 11第五章 應急響應12第六章 消息發布15第七章 應急保障15第八章 監督管理16第九章 附 則 18第十章 附 件18第一章 總 則1.編制目的:為快速、及時、妥善地處理本公司生產經營發生的各種突發事故做好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用最快的行動、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效能開展救援,最大限度地保護生命和財產,將事故危害程度降到最低點。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應急救援預案。2.編制依據依據憲法及以下有關安全生產法2、律法規和行業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9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0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344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國務院第376號令)使用有毒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國務院第352號令)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第493號令)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辦法 (國家安監總局第17號令)重大危險源辨識 (GB18218-2009)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3、)3.適用范圍及分類3.1適用范圍凡在云南林緣林產化工有限公司范圍內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達到本預案啟動條件的,適用于本預案。3.2分類與分級安全生產事故是指在林緣公司內發生或可能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和(或)社會影響較大的突發事故。分類根據對關鍵裝置、要害部位,重大危險源辨識結果以及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氣象統計數據、周邊環境等因素進行危害識別、風險評價,確定本企業內可能發生或易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如下:主要包括車間及各個區域火災事故、松節油儲罐區泄漏事故。分級.1國務院第493號令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中,將事故分為以下等級:a)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4、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b)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c)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d)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應急預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時,啟動本預案: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啟動本預案。4.應急工作原則堅持“以人為5、本,預防為主”的原則,把保障員工和公眾的生命和健康作為首要任務,調用所需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加強對可能發生和易發生危險源的監測、監控并實施監督管理,建立事故風險防范體系,積極預防、及時控制、消除隱患,提高突發事故防范和處理能力,盡可能地避免或減少突發事故的發生。5.應急預案體系本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由安全生產事故綜合預案,專項預案和現場處置預案構成。 第二章 危險性分析1.公司基本概況云南林緣林產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銷售林化系列產品為主的深加工企業,在崗職工為18人。公司注冊地址為普洱市寧洱縣工業園區,主要產品為松香、松節油及蒎烯。廠區周邊情況如下(平面圖見附件):6、周邊情況東面(農戶山地)南面(農戶田地)西面(同心老公路,公路對面是一家農戶)北面(一小型石灰窯企業)與廠內距離距離10米距離20米距離30米距離20米2.重大危險源情況及危險性分析2.1重大危險源一覽表序號重大危險源場所代表物質臨界量t代表物質實際量t危險級別1松節油儲罐區150135一級2.2危險性分析生產(經營)產品及工藝流程環節的危害性分析我公司生產的產品為松香和松節油。松香生產工藝簡單,以松脂為生產原料,采用溶解松脂熔解澄清過濾蒸餾分離的蒸汽法間歇松香生產工藝。在此生產過程中,熔解及蒸餾過程如有操作不當,可能發生噴鍋的現象,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安全隱患環節,但其危害性不大,是一般的安7、全隱患事故,這就需要我們的職工必須培訓合格持證后方可上崗操作。副產物松節油儲罐區為事故發生的重點部位,因松節油為可燃物質,發生泄漏或火災事故可能性較大,危害程度較深,會給周邊環境及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損失,應定型為特重大安全隱患事故區。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1.組織機構公司突發事故應急組織機構見圖(應急組織機構框架圖)。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管理流程走向技術支持走向專家組圖示現場應急指揮部哈分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各職能部門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管理流程走向技術支持走向專家組圖示現場應急指揮部哈分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各職能部門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管理流程走向技術支持走向專家組圖示現場應急指揮部林緣公司應急指揮中心8、各職能部門1.1應急指揮中心總 指 揮: 張黎偉副總指揮:但淑輝、許達忠成員:普國文、李強、沈光華1.2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主任:但淑輝成 員:許達忠(銷售部)、張梅花、王慶華(財務部)、沈光華、李美瓊(后勤部)1.3現場應急指揮部根據各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組建現場應急指揮部,或根據突發性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進行及時調整。現場總指揮由張黎偉擔任。成員:張黎偉、普國文、李強、賀西、賀松、周亮、鄒春梅。2. 職 責2.1應急指揮中心應急指揮中心是應急管理的最高指揮機構,全面負責公司范圍內發生的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職責如下:a)組織編制、審定并簽發公司突發事故綜體預案和專項應9、急預案;b)下達預警和預警解除指令;c)下達突發事故的應急預案啟動指令,下達應急預案終止指令;d)確定現場指揮和專家組名單;e)組織落實應急所需的各種資源;f)在應急處理過程中,負責決定是否向地方政府求援;i)監督企業專項應急預案的演練;j)負責突發事故應急救援所需費用的審批。2.2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是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的日常管理機構,負責應急指揮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其職責如下:)負責組織編制、修訂專項應急預案,審核基層現場處置預案;)負責組織、檢查專項預案、現場處置預案的應急培訓工作和開展情況;)負責檢查、監督應急日常工作的落實情況;)負責應急預案的管理和基層部門應急預案的備10、案工作;)負責保護事故現場,收集相關數據并上報。2.3現場應急指揮部在應急指揮中心的領導下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其職責如下:)負責現場應急指揮工作;)收集現場信息,核對現場情況,針對事態發展制定和調整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及時向應急指揮中心匯報應急處置情況,協調內外應急救援資源的配置;)核實應急終止條件并向公司級應急指揮中心請示應急終止; )負責應急指揮中心交給的其他任務。2.4專家組專家組成員為外請消防、安監等部門技術人員, 在應急指揮部領導下提供技術服務,指導事故現場搶險工作。3、工作組組成成員和職責搶險救災組:負責人張黎偉,負責消防、搶險工作。成員:張黎偉、普國文、李強、賀西、賀松、周亮、鄒春11、梅。傷員、物資救護組:負責人但淑輝,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成員:但淑輝、張梅花、王慶華、王瓊。安全保衛(警戒)組:負責人沈光華,負責治安、交通管理。成員:沈光華、額啟俊蒲。通訊聯絡組:負責人李美瓊,負責通訊、供應、后勤。成員:李美瓊、普國瓊、尹懷玉。善后處理組:負責人許達忠,負責運送傷員。成員:許達忠、張燕。4預防與預警41事故預防措施(1)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2)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強化安全生產教育。(3)車間、庫房加強通風、完善避雷設施。(4)采用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報警措施。(5)保證消防設備、設施、器材的有效使用。42報警與通訊公司將用于個體防護、醫療救援、通訊裝備及12、器材配備齊全,并確保器材始終處于完好狀況。應急電話:火警:119 匪警:110 醫療急救:120縣環保局:12369第四章 預防與預警根據突發事故的預測和預警結果,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故開展風險評價和危害識別,做到早發現、早匯報、早處理。1.預測應急指揮中心組織有關部門,根據事故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趨勢,結合國家和地方政府發布的預警級別,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應對事故做出如下判斷:a)啟動企業級應急預案;b)請求政府啟動應急預案;2.預警應急指揮中心根據預測結果,應進行以下預警:)符合本預案啟動條件時,立即發出啟動本預案的指令;)指示基層部門啟動預警預案,通知預案有關的職能部門及人員進入13、預警狀態;3.預警解除當地政府和公司預警信息解除或廠級應急預案終止,應急指揮中心宣布預警解除。第五章 應急響應1. 應急準備1.1應急值班人員接到報告后,應做以下工作:)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判斷,當達到預案啟動條件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向應急指揮中心報告,接受指示并迅速傳達指令;)按照應急指揮中心的指令,迅速通知相關的部門。1.2應急指揮中心接到應急值班人員報告,應做好以下工作;)立即趕赴事件發生地點;)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1.3與專項預案啟動有關的部門接到通知后,指派專人在5分鐘內趕赴事發現場,按照專項預案的要求開展應急工作,組建現場應急處置專業職能組。2.應急報告與應急指令2.1應急報告2.14、1.1根據事件的性質,按照專項預案中的報告程序和內容進行報告;2.1.2除2.1.1規定的報告程序外,發生級、級級事故,現場人員立即向事發部門值班人員、單位領導報告,啟動級應急預案的同時,迅速按照總應急預案規定的程序,向應急指揮中心值班人員報告。2.1.3發生級、級事故,啟動本預案的同時,應急指揮中心必須在1小時之內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按照應急指揮中心指令,相關部門及時向寧洱縣政府主管部門報告。2.2應急指令按照專項應急預案指令下達程序進行指令下達3、應急處置應急指揮中心值班人員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判斷,當突發事故符合本預案啟動條件時,按應急指揮中心的指令立即啟動本預案,并按照本預案中相15、應專項預案的要求實施應急處置。4、滅火處置方案(1)發現火情,現場工作人員立即采取措施處理,防止火勢蔓延并迅速報告。(2)滅火組按照應急處置程序采用適當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救。(3)總指揮根據事故報告立即到現場進行指揮(總指揮不在現場由副總指揮負責指揮)。(4)警戒組依據可能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別、危害程度級別,劃定危險區,對事故現場周邊區域進行隔離和交通疏導。(5)救護組進行現場救護,如有需要立即將傷員送至醫院。(6)通訊組視火情撥打“119”報警求救,并到明顯位置引導消防車。(7)撲救人員要注意人身安全。5、泄漏處理方案泄漏處理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處理兩大部分:51泄漏源控制(1)生產過程16、中可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停止作業或采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等方法,并采用合適的材料和技術手段堵住漏處。(2)包裝桶發生泄漏,應迅速將包裝桶移至安全區域,并更換。52泄漏物處理(1)少量泄漏用不可燃的吸收物質包容和收集泄漏物(如沙子、泥土),并放在容器中等待處理。(2)大量泄漏可采用圍堤堵截、覆蓋、收容等方法,并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報警:通訊組及時向環保、公安、衛生等部門報告和報警;2)現場處置: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快速實施救援,控制事故發展,并將傷員救出危險區,組織群眾撤離,消除事故隱患;3)緊急疏散:警戒組建立警戒區,將與事故無關的人員疏散到安全地點;4)現場急救:救護組選擇有利地形17、設置急救點,做好自身及傷員的個體防護,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5)配合有關部門的相關工作。(3)泄漏處理時注意事項:1)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2)嚴禁攜帶火種進入現場;3)應急處理時不要單獨行動。53化學品灼傷處置方案531化學性皮膚燒傷(1)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被化學物污染的衣褲、鞋襪等。(2)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自來水沖洗創面1015分鐘。(3)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涂抹油膏或紅藥水。(4)視燒傷情況送醫院治療,如有合并骨折、出血等外傷要在現場及時處理。532化學性眼燒傷(1)迅速在現場用流動清水沖洗。(2)沖洗時眼皮一定要掰開。(3)如無沖洗設備,可把頭埋入清潔盆水中,掰開眼皮,18、轉動眼球洗滌。54中毒處置方案(1)發生急性中毒應立即將中毒者送醫院急救,并向院方提供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稱等。(2)若不能立即到達醫院,可采取現場急救處理:吸入中毒者,迅速脫離中毒現場,向上風向轉移至新鮮空氣處,松開患者衣領和褲帶;口服中毒者,應立即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6、應急處置應遵循以下原則:a)當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首先要采取先控制后處理的原則;b)事故現場有人員傷亡時,應先搶救受傷人員,再進行事故處理;c)冷卻保護燃燒區周圍的受火災威脅的設備以及燃燒區尚未燃燒的設備;d)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斷絕易燃物料的來源;e)控制燃燒物的擴展、擴散,盡可能縮小燃燒面積,組織力量向安全方向、安全19、地段疏導。f)作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七條)7.應急終止和后期處置 7.1應急終止 經應急處置后,現場應急指揮部確認滿足各專項應急預案終止條件時,向應急指揮中心報告,指揮中心下達應急終止指令。 7.2后期處置 7.2.1應急總結 7.2.1.1應急終止后,由專項預案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編寫應急總結,至少包括以下內容:)事件情況,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波及范圍、損失、人員傷亡情況、事故發生初步原因;)應急處理過程;)處理過程中動用的應急資源;)處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取得的經驗和吸取的教訓;)對預20、案的修改建議和意見;7.2.1.2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負責對現場的應急總結、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匯總、歸檔,并起草上報材料。7.2.1.3應急指揮中心負責向藍星總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上報。7.2.1.4按照應急指揮中心的指令,職能部門向對口的哈爾濱市政府主管部門上報。7.2.2應急事故調查按照調查組的要求,現場應急指揮部應如實提供相關材料。7.2.3保險理賠按照保險理賠機構的要求,現場應急指揮部應如實提供相關材料。第六章 消息發布1.新聞發言人 企業對外新聞發言人由應急指揮中心指定。 2.新聞發布原則 在新聞發布過程中,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及時準確。3.新聞發布形式 新聞發布21、形式主要包括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提供新聞稿件、接受記者采訪等。第七章 應急保障1.內部保障1.1隊伍保障企業的應急救援隊伍是企業突發事故搶險救援的主要力量,加強廣大員工應急意識和應急能力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各部門各專業的應急隊伍素質。1.2財力保障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對應急工作的日常費用做出預算,由應急指揮中心審定;財務部對應急專項資金進行專項管理,保證專款專用。1.3物資保障根據專項應急預案的不同要求,建立并不斷完善必要的應急物資儲備。廠內的應急物資原則上實行統一保管,可以置換使用,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在應急狀態下,經應急指揮中心批準,可以向相關的上級部門申請物資援助,共享應急物資。1.22、4通訊保障以現有的通訊資源為依托,建立并不斷完善應急狀態下的通訊系統,確保應急工作中通訊暢通。1.5基本生活保障在地方政府的領導下,本企業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受災員工和公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1.6人員防護公司負責提供符合救援要求的安全職業防護裝備,參加應急救援的人員根據現場情況佩戴合適的防護裝備,嚴格按照應急救援程序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確保參戰人員人身安全;現場應急指揮部規定在緊急狀態下和出現異常征兆的統一撤離危險區的指令信號,在事發地點指定緊急疏散通道和應急避難場所,保證參加應急工作人員的安全。2.外部保障本企業周邊分布的消防力量有哈爾濱呼蘭區消防大隊,可以提供應急消防力量。第八章 監督管理1.預23、案演練1.1演練頻次廠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根據應急預案發生的可能性和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組織應急預案演練的頻次如下:火災、爆炸應急預案每半年一次1.2演練要求)演練的目的和內容;)演練起止時間;)參加演練的單位、部門、人員和演練的地點;)演練過程中的環境條件;)演練動用的設備、物資;)演練效果;)演練中出現的問題和改進的建議和意見;2.宣傳和培訓2.1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和培訓手段,對企業員工和企業周邊公眾廣泛宣傳法律法規和應急常識。2.2組織規劃各類應急人員、企業員工的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監督實施,考核培訓效果。3.責任與獎懲3.1應急處置工作實行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3.2公司對在應急工作中24、有突出貢獻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3.3對在應對突發事故的過程中,不認真履行職責,不服從指揮,工作推諉的個人追究責任,必要時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造成嚴重后果、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4.預案管理因下列原因出現不符合項時,應及時對本預案進行相應的修改:)新法律法規、標準的頒布實施;)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的修訂;)預案演練或事故處置過程中發現的不符合項;)其他原因。第九章 附則本預案由公司負責審定、簽發,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第十章 附件1、廠區地理位置圖2、應急救援通訊錄3、突發事件緊急電話記錄單4、生產及使用的主要危險化學品登記表5、應急救援器材情況云南林緣林產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生產事25、故應急救援通訊錄林緣公司24小時值班電話:公司傳真:3209257縣安監局電話:3231417 火警:119 醫療:120 縣環保局12369單 位姓 名職 務電 話手 機云南林緣林產化工有限公司張黎偉總經理3209737云南林緣林產化工有限公司但淑輝副總經理3209257云南林緣林產化工有限公司許達忠副總經理3209257云南林緣林產化工有限公司普國文車間主任3209647云南林緣林產化工有限公司沈光華門衛值班 3209647云南林緣林產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緊急電話記錄單報告單位報告人姓名事故發生時間事故地點/部位 事故主要經過及原因記 錄 人 接到電話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 云南林緣林產化工有限公司主要危險化學品登記表序號名 稱危險貨物編號U N 號 危險性類別123應急救援器材清單序號名 稱單 位數 量管理部門用 途123未發事故車間哈爾濱市政府主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