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1491
2022-08-30
22頁
92.04KB
1、石油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1 風險分析與事件分級1.1 風險分析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主要環境事件包括: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油品泄漏污染環境;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泄漏等 油品泄漏可能產生的風險:(1) 可能導致河流、湖泊、水庫及沿海水域污染;(2) 水源地取水中斷;(3) 造成區域生態功能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遭到污染。 丟失、被盜或失控可能造成輻射污染; 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泄漏可能產生的風險:(1) 可能導致土壤、河流、湖泊、水庫及沿海水域污染;(2) 發生人員中毒、死亡、重傷;(3) 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1.2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公司所屬單位級以上突發環境事件時的2、應急搶修指揮調度工作,具體環境應急措施的實施,執行各所屬單位的突發環境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和突發環境事件現場處置預案。1.3 事件分級1.3.1 特別重大環境事件(事故)(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環境事件(事故): (1) 發生30 人及以上死亡,或中毒(重傷)100 人及以上; (2) 因環境事件需疏散、轉移群眾5 萬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 萬元以上;(3) 區域生態功能嚴重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遭到嚴重污染; (4) 因環境污染使當地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 (5) 利用放射性物質進行人為破壞事件,或1、2 類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 (6) 因環3、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斷; (7) 因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生產和貯運中發生泄漏,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8)發生在環境敏感區的油品泄漏量超過100 噸,造成嚴重污染的事故。 重大環境事件(事故)(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環境事件(事故): (1) 發生10 人及以上、30 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 人及以上、100 人以下; (2) 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污染; (3) 因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疏散轉移群眾1 萬人以上、5 萬人以下;(4) 1、2 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5) 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4、庫及沿海水域大面積污染,或縣級以上城鎮水源地取水中斷; (6) 發生在環境敏感區的油品泄漏量為10100 噸,以及在非環境敏感區油品泄漏量超過100 噸,造成重大污染的事故。 1.3.3較大環境事件(事故)(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環境事件(事故): (1) 發生3 9 人死亡,或中毒(重傷)50 人以下; (2) 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地級行政區域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 (3) 3 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4) 發生在環境敏感區的油品泄漏量為1 噸及以上、10噸以下, 以及在非環境敏感區油品泄漏量為10100 噸,造成較大污染的事故。 1.3.4 一般環境事件(事故)5、(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環境事件(事故): (1) 發生3 人以下死亡; (2) 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縣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群體性影響;(3) 4、5 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4) 發生在環境敏感區的油品泄漏量為1 噸以下,以及在非環境敏感區油品泄漏量為10噸以下,造成一般污染的事故。2 組織機構與職責2.1 應急組織機構公司應急組織機構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現場應急指揮部、運行調度組、搶險救援組、安全環境保障組、信息新聞組、法規保障組組成2.1.1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主管業務的副總經理 副組長:安全副總監、總經理助理、副總工程師組 員:管道處處長、生產運行處處長、質量安6、全環保處處長、總經辦主任、規劃計劃處處長、財務處處長、各所屬單位負責人。職責:(1) 總體負責公司較大及以上環境事件搶險、救援的組織和指揮工作;(2) 對各維搶修單位人員、設備的整體配備、布署和調度工作;(3) 較大及以上環境事件搶險指揮工作;(4) 負責較大及以上環境污染事件向上級部門和對外新聞媒體信息發布的批準。2.1.2 現場應急指揮部組長:事故現場的分公司副經理或經理或公司領導組員:事故發生的公司相關人員及公司赴現場人員。職責:(1) 根據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指令,負責現場應急指揮工作,針對事態發展制定和調整現場環境應急方案。(2) 按屬地管理原則,配合協調地方政府開展應急救援工作。(3)7、 收集現場信息,核實現場情況,保證現場與總部之間信息傳遞的真實、及時與暢通。(4) 負責整合調配現場應急資源。(5) 及時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和地方政府匯報應急處置情況。(6) 按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授權,負責現場有關的新聞發布工作。(7) 收集、整理應急處置過程有關資料。(8) 核實應急終止條件并向當地政府、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請示應急終止。(9) 提供現場應急工作總結報告。(10) 根據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指令,負責現場應急指揮工作,針對事態發展制定和調整現場應急搶險方案。(11) 按屬地管理原則,配合協調地方政府開展應急救援工作。(12) 收集現場信息,核實現場情況,保證現場與總部之間信息傳遞的真實、8、及時與暢通。(13) 負責整合調配現場應急資源。(14) 及時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和地方政府匯報應急處置情況。(15) 按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授權,負責現場有關的新聞發布工作。(16) 收集、整理應急處置過程有關資料。(17) 核實應急終止條件并向當地政府、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請示應急終止。(18) 提供現場應急工作總結報告。2.1.3 運行調度組組長:生產運行處處長成員:生產運行處相關人員職責:(1) 負責搶險期間油氣田及下游用戶協調工作。(2) 負責搶修過程的生產通訊保障工作。2.1.4 搶險救援組組長:管道處處長成員:管道處及搶修指揮中心相關人員。職責: (1) 負責搶險救援力量的調動。(2) 負9、責搶修作業的技術方案制定。2.1.5安全環境保障組組 長:質量安全環保處處長成 員:質量安全環保處相關人員。職 責:(1) 負責現場作業及人員的安全、環境管理。(2) 負責企業的消防保障管理。(3) 監督執行QHSE管理體系。(4) 負責與地方交涉并確定環境保護及控制措施的制定。(5) 負責協調環境監測機構(6) 配合現場環境應急搶險、救援及污染物回收工作;(7) 提出環境保護及控制措施的建議;(8) 負責將現場環境污染情況、周圍環境安全、人員安全及污染物回收情況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9) 負責事故處理后的環境恢復監督工作。2.1.6 信息新聞組組長:辦公室主任成員:辦公室有關人員職責:(10、1) 負責搶險過程中通訊保障工作。(2) 負責信息的收集和上報工作。(3) 負責向上級單位及時提供現場情況和工作進展。(4) 負責新聞報道的審查工作。2.1.7 法規保障組組長:規劃計劃處處長成員:規劃計劃處相關人員職責:(1) 負責搶修過程中法律關系的處理。(2) 負責法律風險防范的相關事宜。2.1.8 各所屬單位環境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職責:(1) 本單位的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和批復后的執行工作。(2) 本單位的環境應急方面的信息收集、傳遞、上報工作。(3) 本單位環境應急的指揮工作。(4) 對事故現場的環境檢查和評估、上報工作。(5) 日常值班和與公司聯絡工作。(6) 安排其他環境應急工作。211、.1.9 各應急組織機構中的組長實行替補制(即:當組長不能履行相應職責時,由組長指派人員或按行政職務高低排序自動替補相應人員,履行組長職責)。2.2 應急小組機構框圖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搶險救援組運行調度組安全環境保障組信息新聞組法規保障組生產調度指揮政策制定與支持搶險力量調動通訊保障安全監 護管理污染控制管理搶險技術方案制定環境恢復管理消防保障管理信息收集新聞審查應急領導小組機構框圖3 應急響應3.1 預警3.1.1 預警條件各所屬單位發生級及以上環境事件。3.1.2 預警程序根據對突發事件的預報和預測結果,以及政府發布的預警等級,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對應預警的管道事故采取以下措施:(1) 下達預12、警指令。(2) 及時發布和傳遞預警信息。(3) 連續跟蹤事態發展,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4) 公司應急機構進入應急準備,采取相應防范控制措施。(5) 一旦達到預案啟動條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3.1.3 預警解除經過事件發生單位文字確認,當不利環境影響消除時,應急領導小組可適時解除預警,并通報給各成員部門。3.2 信息報告3.2.1 目的本程序規定了管道事故的接警、報告(包括向政府主管部門報告),以及應急記錄的要求。3.2.2 向公司報告3.2.2.1 報告要求公司所屬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全面負責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公司根據情況給予協調支援。當事故發生后災難危害程度達到級(13、含級)及以上時,各所屬單位應立即啟動本單位環境應急預案,并同時報告當地政府環境保護部門和公司應急辦公室;公司根據事故發展事態和單位的請求,當達到本預案的啟動條件時,立即啟動本預案。3.2.2.2 報告和記錄的內容(1) 事故類別;(2) 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3) 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4) 事故概況和已經采取的措施等;(5) 現場人員狀況,人員傷亡及撤離情況(人數、程度、國籍、所屬單位);(6) 事故經過描述;(7) 事件造成環境污染情況;(8) 事件對周邊的影響情況;(9) 現場氣象、海況及主要自然天氣情況;(10) 生產恢復期的初步判斷;(11) 信息來源,報告人的單位、姓名、職務和聯14、系電話。3.2.2.3 建立管道事故信息通報制度,使各職能部門了解事故的進展信息。3.2.3 向主管部門報告3.2.3.1 報告要求(1) 環境事故發生時,各所屬單位應根據法規和當地政府規定,在第一時間立即向屬地政府部門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做出報告;(2)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接到環境事故信息,經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審查后,立即向總公司做出報告。3.2.3.2 報告內容要點(1) 環境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2) 環境事件的類型、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質和處理情況;(3) 人員受害情況;(4) 自然保護區受害面積及程度、對現場周邊社會人員造成的影響初步情況;(5) 事件潛在的危害程度、發展趨勢等初步情況。(15、6) 現場自然氣象;(7) 事態恢復的初步判斷;(8) 請求國家政府部門協調、支持的事項;(9) 報告人姓名和聯系電話。3.2.4 報告的基本要求(1) 真實、簡潔、快速;(2) 及時補報事故動態;(3) 應該以文字為準;(4) 得到授權和審核;(5) 保留所有報告的文稿。3.2.5 應急記錄及歸檔(1) 建立應急電話記錄本和應急工作記錄本對應急行動全過程進行記錄;(2) 將全部應急活動記錄及資料歸檔;(3) 應急領導小組有關會議應保留記錄。3.3 報告與接警發生級及以上環境事件時,所屬單位迅速上報公司應急搶修指揮中心。經核實或專家組判斷,事件等級已經或可能升為級及以上環境事件時,由公司應急領16、導小組報送集團公司應急協調辦公室。在地方政府備案的應急預案,事發單位按照要求向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公司應急搶修指揮中心接到環境事件應急報告后,立即將事件信息報告公司應急領導小組。3.4 應急響應3.4.1 啟動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經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啟動本預案: (1) 發級(含級)及以上突發環境事故; (2) 公司所屬單位請求時;(3) 國家和省、地、市級人民政府已經啟動相應應急預案,由于應急聯動要求公司啟動應急預案時;(4) 發生次生或衍生的突發環境事件,達到本預案啟動要求。 應急的分級公司環境預案按其實施主體分成三級,即公司為一級,輸油氣分公司、搶維修中心為二級,站場、搶維修17、隊為三級。 響應程序 (1) 在接到現場報告及與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或授權領導小組成員組織召開會議,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事件情況,宣布進入應急響應狀態。決定是否向事發單位派出應急協調工作組及人員組成,明確應急協調工作組組長。(2) 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現場應急指揮部或應急協調工作組的匯報,向上級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同時根據現場信息,組織研究部署應急工作,審定應急有關事項。(3) 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現場應急指揮部或應急協調工作組的請示,協調應急專家、專業隊伍和物資裝備等應急資源,判斷是否請求協調外部應急資源,或授權應急協調工作組調集可以調動的資源。(4) 貫徹落實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應急工作18、指令。3.4.3 響應職責應急指揮中心(1) 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提供預警信息。(2) 根據需要指示瑣事單位,向當地政府部門匯報。(3) 協調其他應急搶險隊伍支援搶修現場。(4) 跟蹤處置動態。第一響應人職責:(1) 掌握有關疑似事故盡可能詳細的資料。(2) 事故報告上級調度、同時報告上級領導。(3) 聯系其他人員協助調查現場情況派往現場人員職責:a) 定期與搶修指揮中心值班人員及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保持聯系,掌握事態最新進展b) 驗證事件性質,確定事故級別并采取相應措施 公司機關各部門 按照總體預案的要求,承擔相應職責。參與相關突發環境事件的現場處置,在業務范圍內組織協調和調動應急救援資源。 319、.4.5 應急監測 (1) 應急領導小組啟動本預案時,同時啟動公司應急環境監測程序。 (2) 安全環境保障組根據應急辦公室指示協調環境應急監測機構,并組織開展環境監測。(3) 應急監測人員進入現場后,對所掌握的污染事件有關資料和信息綜合分析,編制應急監測方案。監測方案的主要內容為: a) 初步確定監測項目; b) 選定監測分析方法; c) 根據事態的發展,監測人員可以對監測方案不斷進行調整。 d) 現場監測人員應盡快向現場指揮部報告有關最新監測結果,定期或不定期編寫監測快報。環境監測部門第一時間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進行環境應急監測,掌握第一手監測資料。根據監測結果,綜合分析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污20、染變化趨勢,并通過專家咨詢和討論的方式,預測并報告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發展情況和污染物的變化情況,作為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決策的依據。 處置措施與安全防護 在當地政府介入前,所屬單位應成立現場指揮部,全力開展自救: (1) 設定初始隔離區,封閉事故現場,緊急疏散轉移隔離區內所有無關人員; (2) 及時控制或切斷危險源,減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全力控制事件態勢,嚴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發生,消除環境污染; (3) 及時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根據現場方案需要,請求應急領導小組協調組織其它應急資源。 在當地政府介入后,各單位應服從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 按照突發環境事件的類別和21、特點,根據實地情況,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 3.4.7 應急響應解除當突發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經過現場應急指揮部確認,需要時由地方政府確認后,由企業現場應急指揮部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申請解除應急,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宣布解除應急響應。4 應急保障4.1 應急隊伍保障4.1.1 應急隊伍設置情況公司內部設有維搶修中心和維搶修隊,所屬單位都有自己的維搶修隊伍,人員、設備能滿足現場應急要求。各單位根據本管線情況與地方一些特殊搶修力量簽訂合同。4.1.2 應急隊伍調動搶修設備、人員、物資的調動本著就近調動、區域負責的原則,一旦啟動應急預案,所屬單位首先調動本單位的維搶修隊伍,同時相關隊伍做應急準備(由22、應急搶修領導小組下令隊伍的調動)。需調動公司以外的搶修隊伍或需用直升機配合搶修,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上報北京調控中心。4.2 資金保障4.2.1 對日常應急工作所需費用,應急系統和隊伍建設的裝置配備、物資儲備、培訓、演練、設備維護所需資金做出預算,經審定后,列入年度預算。4.2.2 管道事故處置結束后,對應急處置費用進行如實核實。4.3 物資保障各所屬單位根據所轄管線的需要和能力準備一定數量的應急搶修物資,根據搶修需要,優先動用本單位儲備搶修物資(含二級儲備庫物資),本單位儲備物資不能滿足搶修時,及時申請動用本域內的一級搶修儲備庫物資。4.4 應急技術4.4.1 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的處理 (1)23、采取有效措施,盡快切斷污染源; (2)迅速了解事發地及下游一定范圍的地表及地下水文條件、重要保護目標及其分布等情況; (3)采取有效措施使之被有效攔截、吸收、稀釋、分解,降低水環境中污染物質的濃度; (4)對污染狀況進行跟蹤調查。 4.4.2 陸上溢油事件的處理 (1)采取有效措施,立即切斷溢油源; (2)采取圍、堵等措施控制影響范圍; (3)采用機械回收等方法,將溢油最大限度地回收;(4)對少量確實無法回收的油,采用投加降烴菌等方法,降低殘油的污染程度。投加降烴菌后應按照降烴菌的使用方法打好圍堰,并正確維護; 4.4.3 危險化學品及廢棄化學品污染事件的處理 (1) 采取有效措施,盡快切斷污24、染源; (2) 迅速了解事發地地形地貌、氣象條件、地表及地下水文條件、重要保護目標及其分布等情況,采取措施盡力保護重要目標不受污染; (3) 若污染物質污染了水體,則實時監測水體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預測污染物質的遷移轉化規律,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嚴防發生飲水中毒事件; (4) 實時監測大氣中劇毒物質的濃度,并預測污染物的遷移擴散及轉化規律,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5) 對土壤中的污染物質進行消毒、洗消、清運,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 (6) 做好可能受污染人群的疏散工作。4.5 通信保障各單位應在現場提供電話、傳真、網絡等可靠的信息報送手段,確保與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的信息聯絡。4.6 外部應急救援支持4.25、6.1 應急過程中,需要請求國家相關部委和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等提供的支持時,及時匯報上級部門,由上級部門協調完成。4.6.2 外部救援保障力量包括:與地方企業(部門)簽訂消防保障協議的消防部門、各級地方政府應急組織機構、地方醫療、公安、武警、消防等部門、業化巡線隊伍、周圍友好單位等。與地方企業(部門)簽訂消防保障協議的消防部門是在考慮其地理位置、滅火能力等方面后委托的專業保障部門,在發現發生大量泄漏、火災或爆炸事故后,按照消防預案的要求,將有關的信息立即達。到達事故現場后,按照編制的初期火災撲救方案進行滅火,防止事故狀態的擴大。級事故發生后,按照對應級別(地區公司對應省、地區市;對應縣26、市級的地方部門;站場、隊級的對應地方鄉、鎮、村)通知地方應急組織機構,以快速啟動地方應急預案。應向地方應急組織說明事故發生的地點、事故現場狀況、現場即時處理措施等,并說明需要救援的內容:如政府部門現場緊急協調(各種力量的增援)、公安部門緊急圍控(安全警戒)和協助居民疏散、消防緊急布控(消防人員數量、消防車類型、人員救護所需設施等的增援)、醫護現場救護(包括人員傷亡類型、數量、傷亡程度)、交通管制(地理區域、方位)等。地方應急組織機構按照現場實際情況,應及時向上級應急組織匯報,以協助增援。在通知地方政府應急組織后,為盡量減少人員的傷亡和財產損失,應直接與地方的醫療、公安、武警、消防、水利、環保27、等部門聯系,以確保救援力量及早到達事故現場進行救助。5 附則5.1 制定和解釋本預案由公司管道處組織制定,并負責解釋。5.2 預案的實施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6 附件 1、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專家及聯系方式2、環境監測機構聯系人及聯系方式3、所在地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局辦公室聯系表4、環境事件處置方案附件1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專家及聯系方式單 位 姓 名專業辦 公 電 話 移 動 電 話附件2:環境監測機構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單 位 姓 名辦 公 電 話 移 動 電 話附件3:所在地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局辦公室聯系表單 位郵編地址區號辦公電話夜班電話傳真附件4環境事件處置方案1、陸上泄漏處置方案2、濕地泄漏處置方案3、沼澤地泄漏處置方案4、河里泄漏處置方案5、湖泊里泄漏處置方案6、冰上泄漏處置方案7、冰下泄漏處置方案8、凍結或解凍過程泄漏處置方案9、敏感區域泄漏處置方案10、原地燃燒方案11、野生動物處置方案12廢料處置方案13、油品泄漏的通用方案14、輸油站庫環境事件現場處置方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