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江區學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1579
2022-08-30
22頁
111.54KB
1、市江區學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1、 演練主題師生地震避險和緊急疏散。2、 演練的目的意義通過本次演練提升學校地震應急避險及疏散演練的組織和管理水平,強化師生安全意識和地震應急避險及疏散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受益的地震應急行為習慣。3、 演練科目本次演練共兩個科目:1.地震避險;2.震后疏散。4、 演練場景設置本次演練設定為上課時間發生有感地震,相繼進行師生地震避險和緊急疏散演練。5、 演練時間和地點1. 時間安排:2017年11月18日上午9:15-9:50.2. 地點安排:校內。師生在教室或辦公室內進行地震避險,然后疏散至操場進行集結。6、 參與演練人員全體師生員工。7、 演練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2、1. 應急疏散演練指揮部總指揮:陳林副總指揮(現場總指揮):莊福貴成員:陳吉金 劉儀 周從林 唐繼金 劉國庭 白德仁 榮楓 袁華職責:1.全面負責應急疏散演練工作;2.執行上級有關指示和命令,領導小組成員按其分管或負責部門的職能、職責各負其責;3.合理劃定學校及周邊應急疏散場地(避險場所)、疏散通道;明確應急疏散信號方式;教育學生熟悉和掌握應急疏散的流程和紀律。2. 應急疏散演練工作小組1) 組織協調組組長:劉成員: 袁職責:1.負責演練方案的制定;2.做好演練過程的協調指揮;3.做好校內信息的上傳下達,負責對外與上級主管部門及社區相關部門的聯系溝通等;4.負責科學編制學校應急疏散路線圖、班級3、應急疏散路線方案等。張貼疏散路線圖和疏散標識;5組織開展疏散演練質量自評工作;6負責演練的考評和總結工作。2) 宣傳報道組組長:周成員:何職責:1.負責安排演練前的宣傳教育和知識培訓;2.負責演練的攝影、計時、記錄等。3) 疏散引導組組長:劉成員:蒙安全崗人員:見附件。職責:1.組織、引導師生進行安全有序地疏散;2.及時扶助摔倒及受傷師生;3.及時報告疏散過程中的重大險情;4.疏散完成后協助其他各組工作。4) 搶險救護組組長:陳成員:楊德職責:1.負責第一時間組織實施校內自救互救,搶救遇險師生,視情況搶救重要財產、檔案等;2.如發生意外事故,負責將受傷師生運送到指定安全區域,并撥打120聯系急4、救中心;3.檢查師生身心狀況,在專業醫務人員到達之前,進行臨時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導。5) 后勤保障組組長:白 成員:蔡育職責:1.制作準備疏散路線圖和疏散標識;2.布設演練場地:對集結場地進行區域劃分和標示;3.負責治安及警戒工作,維護演練秩序,保障演練安全;4.負責通訊、廣播、救助等演練所需物資器材的準備;5.負責演練信號音源的采集與發布;6.演練結束后檢查、恢復學校水電、通訊等后勤保障設施。8、 演練準備工作的安排1. 演練工作組會議:2017年11月10日16:00在校門口二樓會議室召開全體工作組成員會議。2. 全體演練工作人員(應急救援人員、班主任、安全崗人員)會議:2017年11月15、1日16:00點在學術廳召開全體演練工作人員會議。3. 各班班會安排:2017年11月12日15:20各班班主任組織召開班會,對學生進行演練相關培訓。4. 準備工作檢查:2017年11月12日下午16:00進行準備工作檢查。9、 應急疏散路線安排1. 疏散路線安排,見附件。2. 集結地為操場(安全區域),區域分配見附件。10、 演練的程序及內容1. 演練準備:2017年11月17日17:00 1)指揮部、各工作組人員到各自崗位進行各項準備工作的最后檢查。2)安全崗人員到達指定安全崗位置,并對所屬責任路段進行最后檢查,發現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門上鎖或堵塞、地面濕滑等情況要及時排除。3)各班6、主任對本班學生身體情況問詢檢查。4)搶險救護組負責對教師問詢檢查。2. 避險演練:2017年11月18日9:15,1)現場總指揮宣布演練開始;廣播施放警報聲長鳴60秒,循環播放,同時進行現場總指揮人工播報“現在地震來襲,實施緊急避險”(反復)。2)聽到信號后,在教室(含音樂教室、美術教室、計算機室、閱覽室等)的教師迅速發出“現在地震來襲,實施緊急避險”的指令。師生優先選擇課桌(實驗臺)下方進行避險。避險空間不足則用書包或書本保護頭部,在課桌(椅)旁下蹲避險。3)在實驗室等地點的教職工應迅速關閉火源、電源、氣源等,處理好易燃、易爆物品等。4)其間教師最好能打開房門,師生力爭在10秒內進入避險狀態7、。避險演練時間90-120秒。3. 疏散演練:2017年11月18日9:17,1)廣播施放警報聲與每分鐘60次節拍音合成聲,長鳴60秒,停30秒,循環播放,同時現場總指揮發布人工指令“緊急避險結束,全校師生立即向操場疏散”(反復)。2)在課堂的任課老師立即發出指令:“大家分別從前后門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兩路縱隊集合”。教師在確認無人遺留后最后離開教室。3)老師迅速到達隊列前方,帶領本班隊伍疏散。4)到達集結區域,每班按4路縱隊蹲下,班主任及時清點并上報本班人員情況(填寫報告表,附件:集結人員報告統計表)。11、 演練的要求1. 樓梯間只允許同時通過兩路縱隊,其中靠墻一路通過時用手扶墻,靠欄桿一8、路手扶欄桿,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員通過。2. 疏散演練師生應嚴格遵守七個不準:不準嬉笑、不準推拉、不準滯留、不準超速、不準超越(特別是班與班之間)、不準蹲下、不準逆行。其中“不準超速”規定為:1-5年級走,6-7年級不應超過快走,8-9年級不應超過慢跑。3. 須使用書包(限量3-4本書本)保護頭部。通過煙塵區域時,須使用毛巾或衣物等織物保護口鼻。12、 意外情況處置1. 演練引導老師或安全崗人員發現師生摔倒、受傷等情況,立即發出“停止前進”的指令,情況允許時可發出“向后轉”的指令。2. 演練引導老師和就近安全崗老師進行簡要商量評估,視情況進行處置:1) 發生個別人員摔倒或受輕傷,及時扶持后讓其隨隊9、疏散到集結地點后再行處置;2) 發生多人摔倒或有人員嚴重受傷,由一人控制現場,另一人立即向指揮部報告。3. 指揮部根據情況迅速派出搶險救援組及校醫到場處置。4. 若情況嚴重,總指揮的應對程序為:1) 及時停止演練?,F場總指揮通過校園廣播發出指令:“全體注意,停止前進,向后轉,目標各班教室,前進”。2) 全力進行傷員救治。組織搶險救援組進行積極救治,同時撥打急救電話120。3) 視情決定是否上報上級相關部門。5. 到達集結區域,班主任清點本班人員情況,發現有受傷人員或心理狀況不穩定的人員,及時向搶險救護組報告;情況嚴重時,搶險救護組向現場總指揮報告,現場總指揮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送醫。13、 總結工10、作安排1. 2017年11月18日9:30,總指揮進行現場點評。2. 2017年11月20日前,組織協調組做出總結報告。3. 2017年11月20日前,所有演練資料交德育處(安全辦公室)歸檔。14、 附件1. 附件一:學校總平面分析1) 學校危險源辨析、疏散干道總平面圖2)學校各班級學生分布表班級1.11.21.3合計人數373838113班級2.12.22.3合計人數384038116班級3.13.23.3合計人數444244130班級4.14.24.3合計人數434445132班級5.15.25.3合計人數474645138班級6.16.26.3合計人數434945137班級7.17.2711、.3合計人數404344127班級8.18.28.3合計人數575755169班級9.19.29.3合計人數434144124總計11892. 附件二:疏散路線 (1)各班級應急疏散路線分配表(注意:按照圖示)各班級應急疏散路線、出發時間、集結地區域分配表班級出發批次疏散樓道集結區域班級出發批次疏散樓道集結區域班級出發批次疏散樓道集結區域1.1班第一批如圖1.1班4.1班第一批如圖4.1班7.1班第一批如圖7.1班1.2班第一批如圖1.2班4.2班第一批如圖4.2班7.2班第一批如圖7.2班1.3班第一批如圖1.3班4.3班第一批如圖4.3班7.3班第一批如圖7.3班2.1班第一批如圖2.1班12、5.1班第一批如圖5.1班8.1班第一批如圖8.1班2.2班第一批如圖2.2班5.2班第一批如圖5.2班8.2班第一批如圖8.2班2.3班第一批如圖2.3班5.3班第一批如圖5.3班8.3班第一批如圖8.3班3.1班第一批如圖3.1班6.1班第一批如圖6.1班9.1班第一批如圖9.1班3.2班第一批如圖3.2班6.2班第一批如圖6.2班9.2班第一批如圖9.2班3.3班第一批如圖3.3班6.3班第一批如圖6.3班9.3班第一批如圖9.3班(3)習智樓疏散線路圖(4)騰飛樓疏散線路圖附件三: 操場集結區域分配圖旗 臺1排2排3排4排5排6排7排8排9排1-1區1.1班2-1區2.1班3-1區3.13、1班4-1區4.1班5-1區5.1班6-1區6.1班7-1區7.1班8-1區8.1班9-1區9.1班1-2區1.2班2-2區2.2班3-2區3.2班4-2區4.2班5-2區5.2班6-2區6.2班7-2區7.2班8-2區8.2班9-2區9.2班1-3區1.3班2-3區2.3班3-3區3.3班4-3區4.3班5-3區5.3班6-3區6.3班7-3區7.3班8-3區8.3班9-3區9.3班注:所有班級及教輔人員在規定區域內面對主席臺成2路縱隊列隊。附件四:安全崗安排安全崗位置分布及人員安排表安全崗位置分布及人員安排表崗位編號位置人員1區域劃分啟智樓一樓樓道拐角楊霄、何艷芳2啟智樓二樓樓道拐角譚欣、14、謝瑞林3啟智樓三樓樓道拐角張丹、羅素發4啟智樓四樓樓道拐角周尚華、張新5啟智樓一樓與宣傳欄交匯處曹海霞6習智樓一樓樓道拐角劉國庭、林方全7習智樓二樓樓道拐角張曉鳳、羅玲8習智樓三樓樓道拐角張柯、劉富金9習智樓四樓樓道拐角程丹怡、黃賢樹10騰飛樓一樓樓道拐角彭足瓊、蔡玉蓉11中心花園梯步唐禮娟 郭莉附件五:集結人員報告統計表集結人員報告統計表班級應到人數實到人數失聯傷亡情況班級應到人數實到人數失聯傷亡情況班級應到人數實到人數失聯傷亡情況1.1班4.1班7.1班1.2班4.2班7.2班1.3班4.3班7.3班2.1班5.1班8.1班2.2班5.2班8.2班2.3班5.3班8.3班3.1班6.1班9.1班3.2班6.2班9.2班3.3班6.3班9.3班附件六:物質準備清單物質準備清單器材演練指揮部組織協調組宣傳報道組疏散引導組搶險救援組后勤保障組合計胸牌2個3個4個5個5個4個23個對講機1臺1臺3臺(3棟疏散樓道各1臺)2臺1臺8臺警報播放系統1套避險及疏散警報音源各1照相機1臺1臺監控探頭或攝像機(攝像手機)210個探頭,1臺攝像機211臺秒表2個2個“地震演練進行中”橫幅1條1條口哨7個7個手持擴音器1臺1臺3臺(3棟疏散樓道各1臺)1臺1臺7臺醫療急救箱1個1個滅火器10具10具滅火毯2條2條救援擔架2具2具警戒線200米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