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預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1636
2022-08-30
26頁
209.54KB
1、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作為寶雞市輻射環境安全主要監管部門,為做好輻射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工作,確保在突發輻射事故時,能及時準確掌握情況、分析評價和決策,并按事故等級及時采取必要和適當的響應行動,將事故影響和損失降至最低,特制定本預案。1.2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陜西省突發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陜西省環境保護廳輻射事故應急預案1.3 應急原則本預案遵循“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領導、2、分類管理,屬地為主、分級響應,專兼結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原則。1.4 應急任務 1.4.1 市環保局的應急任務(1)制定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做好轄區內應急管理工作;(2)負責轄區內較大輻射事故的應急響應、事故原因調查及事故處理;協助做好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重大輻射事故、跨區域輻射事故的應急響應;(3)接收縣級環境保護部門和輻射事故責任單位有關事故信息的報告,指導和組織力量支持縣級環境保護部門開展輻射環境應急監測和應急行動;必要時請求省廳給予支援。(4)做好相關事故的信息公開和公眾宣傳工作;(5)組織編寫并向上級部門報送事故應急處置情況報告。 縣區環保分局的應急任務(1)制定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做3、好應急管理工作;(2)負責轄區一般輻射事故(級)的應急響應、事故原因調查及事故處置,協助做好、級輻射事故的應急處置;(3)接收轄區輻射事故責任單位有關事故信息的報告,指導和組織力量開展一般輻射事故輻射環境應急監測和應急行動;(4)監督一般輻射事故責任單位的應急行動和事故處置措施,做好信息公開、公眾宣傳等工作;(5)組織編寫并向上級部門報送事故應急處置情況報告。1.5 適用范圍 輻射事故主要指除核事故以外,放射性物質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物質造成人員受到意外的異常照射或環境輻射污染后果的事件。主要包括:(1)核技術利用中發生的輻射事故;(2)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設施發生的輻射事故;(3)鈾4、(釷)礦和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過程中發生的環境輻射污染事故;(4)放射性物質運輸中發生的事故; (5)各種重大自然災害引發的次生輻射事故;(6)其它輻射事故。2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寶雞市環保局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為寶雞市環保局輻射事故應急組織領導機構,負責指揮輻射事故應急響應行動。市環保局局長為領導小組組長,分管局長為副組長,并作為組長的第一替代人,局相關科室和直屬單位的負責人為成員。設立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以下簡稱輻射事故應急辦),作為局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局輻射事故應急辦主任由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兼任,根據事故情況可下設現場協調組、應急監測組、技術專家組、后勤保障組。應急5、響應組織體系如下圖所示。市環保局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現場協調組后勤保障組應急監測組技術專家組各縣區輻射事故應急辦及事故現場2.1 局輻射事故應急辦市環保局輻射事故應急辦是局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的命令發布和監督執行機構,設在污防科,主要職責為:(1)負責貫徹輻射事故領導小組決定,督促檢查、協調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輻射事故應急準備工作;(2)在發生輻射事故時,及時向輻射事故領導小組提出啟動本預案的建議,起草并發布應急行動指令、事故詢問單等對外發布的各種文件;(3)負責事故調查處理報告的編寫和事故后果的評估;(4)負責外部聯絡和信息交換、文件運轉管理及歸檔等工作;(5)負責輻射事故應6、急技術專家組的組建和管理,并保證與專家組成員保持暢通的聯系;(6)必要時,經局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委托或批準,承擔市輻射事故應急辦的職責,并指定輻射事故應急新聞發言人。2.2 現場協調組現場協調組由污防科、監測站、信息中心的相關人員組成,必要時,受市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委托或批準,可邀請公安、衛生等相關部門和當地政府相關負責人參加?,F場協調組組長由市局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情況指定相關負責人擔任。主要職責為:(1)負責向局輻射事故應急辦報告現場監測、處置及應急救援等進展情況;(2)根據局輻射事故應急辦的指示要求,具體組織協調各響應組有效開展應急響應工作;(3)現場協調應急響應各項指令的落7、實情況;(4)負責提供輻射事故地點及單位相關的基礎資料;(5)負責匯總事故相關報告,編制應急簡報;(6)負責編寫事故分析和后果評價報告;(7)負責編寫應急響應總結報告;(8)負責協調處理現場應急中遇到的其他問題和情況。2.3 應急監測組監測組由市監測中心站等相關單位組成,由監測站站長或其指定的副站長擔任組長,必要時,受市應急領導小組委托或批準,承擔市輻射事故應急監測組的職責。主要職責為:(1)負責制定輻射事故應急監測方案并組織實施;(2)組織和協調開展輻射環境應急監測,必要時向省輻射站請求支援;(3)根據應急監測工作需要,起草應急工作指令單;(4)負責匯總、校核監測數據,起草待發布監測數據報告8、;(5)負責輻射事故的危害評價、影響范圍劃定與后果預測等工作,確定應急響應終止的監測指標;(6)組織編制輻射環境應急監測總結報告。2.4 技術專家組技術專家組由核與輻射安全資深專家組成,具體成員及組長由市輻射事故應急辦主任根據事故情況指定,其職責是為應急指揮提供技術和決策咨詢建議。2.5 后勤保障組后勤保障組由局辦公室、規財科、監測站等相關單位組成,由局辦公室主任擔任組長,其職責是為應急響應工作提供交通、通訊、應急物資、經費、外聯協調等后勤保障。3 輻射事故分級根據輻射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將輻射事故分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級)、重大輻射事故(級)、較大輻射事故(級)和一9、般輻射事故(級)四個等級。3.1 特別重大輻射事故(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1)I、II 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3)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大范圍嚴重環境輻射污染事故; (4)對我市轄區可能或已經造成較大范圍輻射環境影響的航天器墜落事件或轄區外發生的核與輻射事故;注:特別重大輻射事故的量化指標如下:事故造成氣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大于等于5.0E+15Bq的I-131當量,或者事故造成大于等于3km2范圍的環境劑量率達到或超過0.1mSv/h,或者/沉積水平達到或超過1000Bq10、/cm2,或者沉積活度達到或超過100Bq/cm2;事故造成水環境污染時液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大于等于1.0E+13Bq的Sr-90當量;事故造成地表、土壤污染(未造成地下水污染)時液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大于等于1.0E+14Bq的Sr-90當量;在放射性物質運輸過程中,發生事故造成大于等于25000D2的放射性同位素釋放。3.2 重大輻射事故(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輻射事故:(1)I、II 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 人以上(含10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3)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較大范圍環境輻射污染11、后果;注:重大輻射事故的量化指標如下:事故造成氣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大于或等于5.0E+14Bq,且小于5.0E+15Bq的I-131當量,或者事故造成大于等于0.5km2,且小于3km2范圍的環境劑量率達到或超過0.1mSv/h,或者/沉積水平達到或超過1000Bq/cm2,或者a沉積活度達到或超過100Bq/cm2;事故造成水環境污染時液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大于等于1.0E+12Bq,且小于1.0E+13Bq的Sr-90當量;事故造成地表、土壤污染(未造成地下水污染)時液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大于等于1.0E+13Bq,且小于1.0E+14Bq的Sr-90當量;在放射性物質運輸過程中,發生事12、故造成大于等于2500D2,且小于25000D2的放射性同位素釋放。3.3 較大輻射事故(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輻射事故:(1)III 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3)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小范圍環境輻射污染后果;注:較大輻射事故的量化指標如下:事故造成氣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大于等于5.0E+11Bq,且小于5.0E+14Bq的I-131當量,或者事故造成大于等于500m2,且小于0.5km2范圍的環境劑量率達到或超過0.1mSv/h,或者/沉積水平達到或超過1000Bq/cm2,或者a沉積活度達到或超13、過100Bq/cm2;事故造成水環境污染時液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大于等于1.0E+11Bq,且小于1.0E+12Bq的Sr-90當量;事故造成地表、土壤污染(未造成地下水污染)時液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大于等于1.0E+12Bq,且小于1.0E+13Bq的Sr-90當量;在放射性物質運輸過程中,發生事故造成大于等于2.5D2,且小于2500D2的放射性同位素釋放。3.4 一般輻射事故(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輻射事故:(1)IV、V 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3)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廠區內或設施內局部輻射污染后果;(4)14、鈾礦冶、伴生礦超標排放,造成環境輻射污染后果;注:一般輻射事故的量化指標如下:事故造成氣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小于5.0E+11Bq的I-131當量,或者事故造成小于500m2范圍的環境劑量率達到或超過0.1mSv/h,或者/沉積水平達到或超過1000Bq/cm2,或者a沉積活度達到或超過100Bq/cm2;事故造成水環境污染時液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小于1.0E+11Bq的Sr-90當量;事故造成地表、土壤污染(未造成地下水污染)時液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小于1.0E+12Bq的Sr-90當量;在放射性物質運輸過程中,發生事故造成小于2.5D2的放射性同位素釋放。4 應急行動輻射事故應急響應堅持屬15、地為主、分級響應的原則,發生事故的單位和接到事故報告的縣(區)環保部門要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救助受照射人員并按規定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和上級環保部門。其中,市級環境保護部門負責指揮較大輻射事故(級)的應急響應與處置工作,并協助環保部和省環保廳實施特別重大輻射事故(級)和重大輻射事故()的應急響應與處置工作。級輻射事故由縣級環境保護部門負責應急響應與處置工作。4.1報告與啟動市環保局值班人員在接到發生輻射事故的報告后,應立即通知局輻射事故應急辦主任,應急辦主任向局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匯報,并在初步判斷事故情況和等級后,按照寶雞市環保局輻射事故應急響應啟動表通知進行應急啟動。寶16、雞市環保局輻射事故應急響應啟動表輻射事故等級應急領導小組局輻射事故應急辦現場協調組應急監測組技術專家組后勤保障組一般事故(四級)-較大事故(三級)重大事故(二級)特別重大事故(一級)注: - 表示不啟動, 表示待命, 表示應急響應人員啟動并到達責任崗位。對于發生的級輻射事故,局輻射事故應急辦要立即報告市政府及省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最遲不得超過2小時。4.2 聯絡與信息交換局輻射事故應急辦按照相關實施程序負責與省輻射事故領導小組、市級有關部門、縣區環保部門及輻射事故單位的聯絡與信息交換工作。應急期間聯絡原則是:(1)各崗位任務明確、盡職盡責,聯絡渠道明確、固定;(2)聯絡用語規范,嚴格執行通話17、及來往電子、紙質信息記錄登記制度;(3)對外公布事故信息的渠道和口徑統一。4.3 指揮和協調局輻射事故應急辦按職責負責指揮輻射事故應急響應行動,綜合協調與其他相關部門的接口與行動,委托現場協調組負責協調本級應急組織內部各響應組的應急響應行動,并根據授權協調現場處置組或醫療救援組的行動。4.4 應急監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負責組織輻射事故現場的應急監測工作,確定污染范圍,提供監測數據,為輻射事故應急決策提供依據。必要時,由局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向省廳請求應急監測支援。4.5 安全防護現場應急人員應根據不同類型輻射事故的特點,配戴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嚴防次生災害發生。各級環境保18、護部門負責現場公眾的安全防護工作,根據事故特點開展相關工作:(1)根據輻射事故的性質與特點,向當地政府提出公眾安全防護措施;(2)根據事發時當地的氣象、地理環境、人員密集度等,協助有關部門確定公眾疏散方式;(3)在事發地安全邊界以外,協助有關部門啟用或設立緊急避難場所。5 應急狀態終止和恢復措施5.1 應急狀態終止條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即滿足應急狀態終止條件:(1)輻射污染源的泄漏或釋放已降至規定限值以內;(2)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經被徹底消除或可控;(3)事故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對于符合終止條件的,由現場協調組組長向局輻射事故應急辦提出口頭或書面請示,報經領導小組組長批準19、后方可終止應急狀態。對于口頭請示的,事后2小時內必須補辦書面請示報告。5.2 應急狀態終止后的行動應急狀態終止后,經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批準,進入事故調查評估、應急總結及事故后恢復工作,局輻射事故應急辦承擔輻射事故應急日常工作,指揮各應急響應組協同開展下列工作:(1)評價所有的應急工作日志、記錄、書面信息等;(2)查明事故原因,明確事故責任,評價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提出對事故主要責任人員的處理建議并指導事故責任單位擬定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3)評價應急期間所采取的各項行動;(4)根據實踐經驗,及時對應急預案及相關實施程序進行修訂;(5)根據需要,繼續進行輻射環境監測。(6)對造成環境污染20、的事故,組織有計劃的輻射環境監測,審批、管理必要的區域去污計劃和因事故及去污產生的放射性廢物處置計劃并監督實施。5.3 總結報告應急狀態終止后,各應急響應組應在兩周內向局輻射事故應急辦提交本組的總結報告,局輻射事故應急辦應在事故后一個月內向應急領導小組提交總結報告。6 應急能力維持6.1 應急值班應急值班為二十四小時值班,由局值班室負責。6.2 應急培訓應急培訓旨在使應急人員熟悉和掌握應急預案基本內容,具有完成特定應急任務的基本知識、專業技能和響應能力。局輻射事故應急辦負責制定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輻射事故應急組織體系所有成員均應接受培訓。6.3 應急預案的評議和修改輻射事故終止后,局輻射事故應21、急辦組織對應急預案進行評議,決定是否修改應急預案,應急預案修訂后需報省環保廳備案。7 應急保障7.1 應急資金市環保局輻射事故應急組織體系各相關單位應根據本預案規定的職責,結合輻射事故準備與響應實際工作需要,提出項目支出預算報規財科審批后執行,確保日常應急準備與應急響應期間的資金需要。7.2 應急物資器材市環保局輻射事故應急組織體系各相關單位應根據本預案規定的職責,結合輻射事故準備與響應工作需要,配套必備的應急物資及相關器材,包括應急辦公用品、應急通訊器材、應急處置用品、個人防護用品、應急后勤保障用品等,并定期檢查和維護保養。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附寶雞市輻射事故應急工作表格清單寶雞市環境保22、護局輻射事故應急電話記錄表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指令單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初報表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續報表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狀態終止報告表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處理結果報告表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組織成員簽到表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現場監測原始記錄表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電話記錄表領導批示:報告單位接報告單位報告人接報告人報告電話號碼接報告電話號碼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 時 分接報事故概況(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單位及持證情況、輻射防護設施情況、放射源失控或放射性泄漏情況、事故影響范圍、已采取措施等)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指令單接受單位23、(部門):起草:市環保局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寶雞市環保局代章)審核:批準:發出人: 發出方式: 發出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對方接收人:接收人聯系電話:目前應急狀態要求你單位(部門)進一步現場了解及核實的事項對你單位(部門)請示的答復對你單位(部門)活動的指示其它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初報表(環保部門) 輻射事故應急初報事故名稱輻射事故單位聯系人及電話事故發生地點和時間事故發生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事故地點事故種類事故初步原因現場作業人員情況屏蔽完整性及受損概況放射源及放射性泄漏情況與事故有關的其他情況初步判斷的應急級別經辦人: 年 月 日 時 分 職務 電話:審核: 年 月 日 時 24、分 職務 電話:批準: 年 月 日 時 分 職務 電話: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續報表(環保部門) 輻射事故應急續報(第 號)事故名稱輻射事故單位聯系人及電話事故發生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報告發出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進入應急狀態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應急狀態等級:1.事故發展概況:2事故起因:3.已采取的和需要立即采取的應急措施經辦人: 年 月 日 時 分 職務 電話:審核: 年 月 日 時 分 職務 電話:批準: 年 月 日 時 分 職務 電話: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終止報告表事故名稱輻射事故單位聯系人及電話事故發生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報告發出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進入應急狀態25、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應急狀態等級:(輻射污染源的泄露或釋放劑量,是否已降至規定限值,事故所造成的危害是否已經被徹底消除或可控,事故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是否已無繼續的必要)經辦人: 年 月 日 時 分 職務 電話:審核: 年 月 日 時 分 職務 電話:批準: 年 月 日 時 分 職務 電話: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處理結果報告表(環保部門) 輻射事故應急處理結果報告事故名稱輻射事故單位聯系人及電話事故發生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報告發出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進入應急狀態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應急狀態等級:1、 事故概況:2、事故經過:3、事故處理:4、事故原因及責任分析:5、事故后果26、:6、經驗教訓:經辦人: 年 月 日 時 分 職務 電話:審核: 年 月 日 時 分 職務 電話:批準: 年 月 日 時 分 職務 電話: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組織成員簽到表姓 名應急響應崗位到崗時間(時分)備注寶雞市環境保護局輻射事故應急現場監測原始記錄表輻射劑量率監測數據表項目名稱:地點:日期:儀器型號與編號:刻度系數:效率因子:共 頁 第 頁序號點位名讀 數 值1234567891012345678910序號測點簡述讀數值X劑量率 Gy/h備注123456789測量人: 校核人: 校核日期: 、表面污染測量記錄表污染源名稱:地點:日期:儀器型號及編號:儀器效率:校準日期:污染核素:27、間接測量的表面類型:擦試材料:潤濕劑:去除因子:共 頁 第 頁序號點位測量類別讀 數 值1234567891012345678910序號測點簡述讀數值(x)測量值(Bq/cm2)備注12345678測量人: 校核人: 校核日期: 氣溶膠采樣記錄表 共 頁 第 頁任務名稱:采樣點名稱:采樣日期: 年 月 日采樣儀器型號: 編號:氣壓表號:干濕表號:額定工作流量(m3/min): 其它參數:樣品編號采樣時間日 時天氣狀況風向風速溫度濕 度%氣 壓mmb采樣流量M3/min標準狀況流量M3/min有效采樣時間h采樣累加體積m3采 樣 人備 注干濕測量人: 校核人: 校核日期:土壤等固體樣品采樣表任務28、名稱:第 頁 共 頁樣品編號樣品名稱采樣地點樣品形態與包裝樣品重量kg采樣方式分析項目采樣日期年/月/日采樣人備 注自采.送樣.委托.市售自采.送樣.委托.市售自采.送樣.委托.市售自采.送樣.委托.市售自采.送樣.委托.市售自采.送樣.委托.市售自采.送樣.委托.市售自采.送樣.委托.市售自采.送樣.委托.市售自采.送樣.委托.市售 采樣負責人: 接樣人: 接樣日期:水樣采集記錄表任務名稱:共 頁第 頁樣 品 名 稱樣 品 編 號采 樣 地 點采 樣 時 間 年 月 日 時天 氣氣 溫,采樣深度,m水面寬度,m水 溫,潮 汛周圍環境狀況直觀水質與PH值分 析 項 目樣品體積,L容 器 編 號固定劑加入狀況備 注采樣人員: 采樣負責人: 接樣人: 接樣日期:生物樣品采集記錄表任務名稱:共 頁 第 頁樣 品 名 稱樣 品 編 號采 樣 地 點采 樣 時 間天 氣溫 度,采 樣 方 式自采、委托、送樣、農家購售、市場購售周圍環境狀況采 樣 量,kg分 析 項 目樣 品 外 觀備 注采樣人員: 采樣負責人: 接樣人: 接樣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