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泥處理中心現場應急處置預案(2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1680
2022-08-30
23頁
28.38KB
1、現場應急處置預案一、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處置預案一、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特征有限空間作業通常是指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地窖、化糞池、發酵池及槽罐、管道、反應塔等內部作業,在這些環境中,作業場地狹小、通風不暢、照明不良、人員進出困難且與外界聯系不便,因此存在一定危險性。由于有限空間體積較小,處半封閉狀態,因此密度大于空氣的一些有毒有害和易燃氣體極易集聚,難以散發,若不采取通風措施,必然造成作業人員出現急性中毒事故。溝泥處理中心有限空間包括轉固格柵、進泥池、提升泵池、循環水池及外部配套檢查井。二、應急組織機構應急救援組長:應急救援副組長:應急聯絡:現場維護:現場監護:應急救援:應急搶救:職責:在2、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疏散,營救中毒人員,維護現場秩序等工作;及時將現場情況向領導報告,根據安排將傷員送至就近醫院。三、應急救援器材名稱特殊需求單位數量正壓式呼吸器套2氣體檢測儀四合一臺1對講機防爆臺3通風機防爆臺1手電防爆個2安全繩捆2安全帶全身件2安全梯個1四、應急處置程序(一)應急響應現場應急救援組長和應急救援人員首先對事故情況進行初始評估,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圍和擴展的潛在可能性。(二)現場聯絡報告120急救中心、報警方式:發現人員中毒事件后,聯絡組立即報急救中心,同時到路口等待急救中心醫護人員。急救中心為全國統一號碼“120”,撥通電話后應向醫護人員簡明講清楚以下幾個內容:(3、1)報急救中心人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聯系電話;(2)發生事件的準確地理位置;(3)能夠了解的人員中毒信息,醫護車如何方便地進入現場等;(4)耐心回答“120”醫護人員的詢問;(5)隨時與急救中心保持聯系以及匯報情況匯報方式:發現人員中毒事件后,及時電話通知車間領導,撥通電話后應簡明講清楚以下幾個內容:(1)匯報人姓名(2)發生有限空間中毒事件的準確地理位置(3)能夠了解的人員中毒信息。(4)是否報急救中心情況及目前人員情況;(三)現場維護現場維護人員根據現場周邊環境,利用錐形交通桶封閉現場。封閉現場時擺放錐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帶、擺放有限空間作業危險告知牌。(四)應急救援組組長:現場安全交底及4、作業人員分工、針對救援環境所涉及相關有限空間危險源進行詳細闡述,并安排各項工作。(五)現場監護1、現場監護人員應檢查全身安全帶背帶、卡扣、卡扣連接點狀況,并且匯報安全帶背帶是否完好情況,同時檢查安全繩、救生索、安全梯完好情況、檢查呼吸器背托、背帶、卡扣、面罩、氣瓶外觀、氣瓶氣壓值狀況,并匯報設備完好情況。2、配合救援人員將昏迷人員送至地面,搬至安全區域空氣流通的地點(注意保護昏迷人員頭部)(六)應急救援1、救援人員自行穿戴皮衩,由現場監護人員輔助穿戴全身安全帶、佩戴安全帽、呼吸器,栓備用安全繩,自行檢查對講機和手電外觀、電量、通話效果后,做好救援準備。2、現場監護人員到空氣流通性較好的地方開啟5、氣體檢測儀準備測氣(注:每隔35分鐘進行匯報和記錄一次),2、救援人員佩戴好正壓式呼吸器,攜帶救援面罩進入有限空間內,為昏迷人員佩戴好救援面罩后,向監護人員索要全身安全帶,監護人員接到消息后,將全身安全帶通過合理方式傳遞給救援人員,救援人員迅速給昏迷人員穿戴好后,及時匯報現場實際情況。(七)應急搶救搶救人員立刻到昏迷人員處準備救援(心肺復蘇術)。在醫護人員未趕到現場時,由搶救人員進行心肺復蘇、人工呼吸,步驟如下:1、確保搶救環境安全。2、判斷傷者意識,輕拍并呼喚。3、如無意識反應,立即呼救。4、在堅硬平(地)面上擺好仰臥體位,用壓額提頦法打開氣道,并清理口腔異物。5、判斷有無呼吸,用一看二聽三6、感覺的方法,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6、如沒有呼吸,先進行人工呼吸,向氣道內吹氣2次。7、判斷有無心跳(觸摸大動脈),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后5秒注意觀察循環征象。8、判斷心跳停止,立即胸外心臟按壓。胸外按壓位置應位于胸骨最下端上方3-4厘米,胸骨的正中區,其次,按壓人員應保持上身前傾,以髖關節為支點,雙臂伸直,垂直向下將胸骨下壓約4-5厘米,然后放松,按壓頻率為每分鐘100次。9、胸外心臟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交替進行。按壓10、11、12.20、21.31、32.39,吹氣1、2連續操作4個循環后,檢查一次呼吸7、和心跳,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前5秒檢查呼吸,后5秒檢查脈搏和觀察循環征象。10、搶救工作一旦開始,中途不能停止,直到傷者蘇醒或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才能停止。四組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完成后,救援人員再次檢查昏迷者狀態,查看昏迷者胸部起伏、聽呼吸聲、摸頸動脈等情況(如果四組心肺復蘇無效、應循環上述心肺復蘇步驟)。五、應急處置注意事項:(一)強制通風1、通風機擺放位置應設置在上風口2、嚴禁用純氧進行通風換氣(二)自身防護救援人員要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繩等),系好安全帶,其他配合穿戴人員應仔細檢查設備情況,以防止不必8、要的原因受到傷害。(三)應急照明在有限空間內救援照明燈應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燈,照明電源的導線要使用絕緣性能好的軟導線。(四)脫離危險區域發現有限空間有受傷人員,用安全帶系好被搶救者兩腿根部及上體穩步提升,使患者脫離危險區域,避免影響其呼吸或觸及受傷部位。(五)保持通訊救援過程中,有限空間內救援人員與監護人員應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并確定好聯絡信號,在救援人員撤離前,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監護崗位。(六)緊急救護1、救出傷員對傷員進行現場緊急救護,并及時將傷員轉送醫院。2、迅速撤離現場,將窒息者移到有新鮮空氣的通風處。3、進行人工呼吸(心肺復蘇)救護。4、呼叫“120”急救服務,在急救醫生到來之前,堅持做9、心肺復蘇。二、觸電事故應急處置預案一、觸電事故特征:觸電時由于人體直接接觸電源,受到一定量的電流通過人體,致使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甚至死亡,觸電時間越長,機體的損傷越嚴重。低電壓電流可使心跳停止(或發生心室纖維顫動),繼之呼吸停止。高電壓電流由于對中樞神經系統強力刺激,先使呼吸停止,再隨之心跳停止。二、應急組織機構應急救援組長應急救援副組長:應急聯絡:現場維護:應急救援:應急搶救:職責: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疏散,營救觸電人員,維護現場秩序等工作;及時將現場情況向領導報告,根據安排及時將傷員送至就近醫院。三、應急救援器材名稱特殊需求單位數量木棍干燥根1手鉗絕緣把1斧頭干燥木耙把2四、應急處置程序(一10、)應急響應在車間發生人員觸電事故時,現場第一目擊人應立即高聲呼救,并且立即切掉電源。(二)應急聯絡應急聯絡組立即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或999),內容如下:1、報警人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號碼;2、發生人員觸電事故的準確地理位置;3、目前現場狀況及周圍作業人員傷亡等情況等;4、耐心回答“120”救護人員的詢問;5、隨時與急救中心人員保持聯系以及匯報情況;應急聯絡組將目前現場情況與應急救援組長詳細說明,同時由應急救援組長向車間領導進行匯報,內容如下:1、匯報人姓名2、發生人員觸電事故的準確地理位置;3、目前現場狀況及周圍作業人員傷亡等情況等;4、是否報警情況及目前人員情況;5、聽從領導11、指示。(三)現場維護現場維護人員根據現場周邊環境,利用錐形交通桶封閉現場。封閉現場時擺放錐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帶、保護好現場。(四)應急救援應急救援組將觸電者與電源隔離:脫離電源的方法,應根據現場具體條件,果斷采取適當的方法和措施,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和措施:1、如果開關或者按鈕距離觸電地點很近,應迅速拉開開關,切斷電源,并應準備充足照明,以便進行搶救。2、如果開關距離觸電地點很遠,可用絕緣手鉗或用干燥木柄的鐵鍬、斧頭等把電線切斷。3、當導線搭在觸電人身上或者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木棍、木板或其它帶有絕緣柄工具,(手握絕緣柄)迅速將電線挑開。4、如果人在較高處觸電,必須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切斷電源后觸12、電人從高處摔下。5、如果觸電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緊纏在身上時,救護人員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圍巾等把自己的手緊密的包裹起來,然后用這只手拉觸電人的衣服,把他拉離帶電體。(五)應急救護應急救護組依據不同情況采取正確的方法為觸電者進行搶救:1、觸電傷員如神智清醒者,應使其就地趟開,嚴密監視,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2、觸電者如神志不清,應就地仰面趟開,確保氣道通暢,并用5秒的時間間隔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擺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堅持就地正確搶救,并盡快聯系醫院進行搶救。3、呼吸、心跳情況判斷電傷員如意識喪生,應在10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斷傷員呼吸情況,若13、既無呼吸又勿動脈搏動,可判定呼吸心跳已停止,就要同時采取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兩種方法進行搶救。(六)心肺復蘇、人工呼吸正確做法1、在醫護人員未趕到現場時,由應急救援組和應急救護組配合對觸電者進行心肺復蘇及人工呼吸:(1)確保搶救環境安全。(2)在堅硬平(地)面上擺好仰臥體位,用壓額提頦法打開氣道,并清理口腔異物。(3)判斷有無呼吸,用一看二聽三感覺的方法,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4)如沒有呼吸,先進行人工呼吸,向氣道內吹氣2次。(5)判斷有無心跳(觸摸大動脈),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后5秒注意觀察循環征象。(6)判斷心14、跳停止,立即胸外心臟按壓。胸外按壓位置應位于胸骨最下端上方3-4厘米,胸骨的正中區,其次,按壓人員應保持上身前傾,以髖關節為支點,雙臂伸直,垂直向下將胸骨下壓約4-5厘米,然后放松,按壓頻率為每分鐘100次。(7)胸外心臟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交替進行。按壓10、11、12.20、21.31、32.39,吹氣1、2連續操作4個循環后,檢查一次呼吸和心跳,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前5秒檢查呼吸,后5秒檢查脈搏和觀察循環征象。(8)搶救工作一旦開始,中途不能停止,直到傷者蘇醒或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才能停止。五、應急處置注意事項1、在搶救過程中要每隔數分鐘用“15、一看、二聽、三感覺”的方法再判斷一次觸電者的呼吸和脈搏情況,每次判斷時間不得超過57秒。2、在醫務人員未到之前,現場不得停止搶救。3、不要隨意移動觸電傷員,如搶救過程中需要移動傷員,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4、將觸電者送往醫院應使用擔架,并在其背部墊上木板,不可讓傷員身體蜷曲著進行搬運,移送途中應繼續搶救。5、無論發生哪種類型、哪種方式的觸電事故首先要立即切斷電源或用絕緣體,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觸傷員,防止自身觸電,影響搶救工作的進行。6、當傷員脫離電源后,檢查傷員的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律,發現呼吸和心律停止時,應立即實施就地搶救。7、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切斷電源會同時使照明失電,應考慮切16、斷后的臨時照明,如應急燈等,以利于救護。8、當搶救者面色好轉、嘴唇逐漸紅潤、瞳孔縮小、心跳和呼吸恢復正常,即表明搶救有效三、人員溺水事故應急處置預案一、人員溺水事故特征根據清河溝泥處理中心危險源辨識和評價結果,本溝泥進料池和循環水池接觸較多,工作人員在卸泥和清理過程以及設備運行當中可能發生落水事故,會造成淹溺事故,且在各個工作時刻均有可能發生(卸泥和清理時發生可能性大)溺水主要特征有(1) 全身乏氧發白,口唇青紫.(2)臉色會顯得銀灰色.(3)身上有浮腫的現象,會看上去慘白。二、應急組織機構應急救援組長:應急救援副組長:應急聯絡:現場維護:應急救援:應急搶救:職責: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疏散,營救17、觸電人員,維護現場秩序等工作;及時將現場情況向領導報告,根據安排及時將傷員送至就近醫院。三、應急救援器材名稱特殊需求單位數量安全繩根2泳圈個1四、應急處置程序(一)應急響應在車間發生人員溺水事故時,現場第一目擊人應立即高聲呼救,并設法營救,但應當注意保護自己。(二)應急聯絡:應急聯絡組立即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或999),內容如下:1、報警人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號碼;2、發生人員觸電事故的準確地理位置;3、目前現場狀況及周圍作業人員傷亡等情況等;4、耐心回答“120”救護人員的詢問;5、隨時與急救中心人員保持聯系以及匯報情況;應急聯絡組將目前現場情況與應急救援組長詳細說明,同時由應18、急救援組長向車間領導進行匯報,內容如下:1、匯報人姓名2、發生人員觸電事故的準確地理位置;3、目前現場狀況及周圍作業人員傷亡等情況等;4、是否報警情況及目前人員情況;5、聽從領導指示。(三)現場維護現場維護人員根據現場周邊環境,利用錐形交通桶封閉現場。封閉現場時擺放錐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帶、保護好現場。(四)應急救援1、應急救援人員立即向落水人員拋救生圈及繩索,使落水人員不致遠離落水地點。2、必要時應急救援人員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下水救援。(五)應急搶救 1、迅速清除溺水者其口、鼻中的異物,以保持呼吸道暢通。2、將溺水者腹部置于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頭部朝下,按壓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內的水流出,19、按壓時間不宜過長,因肺內水分多以吸收,殘留不多。(六)心肺復蘇、人工呼吸正確做法1、在醫護人員未趕到現場時,由應急救援與應急救護人員配合對觸電者進行心肺復蘇及人工呼吸:(1)確保搶救環境安全。(2)在堅硬平(地)面上擺好仰臥體位,用壓額提頦法打開氣道,并清理口腔異物。(3)判斷有無呼吸,用一看二聽三感覺的方法,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4)如沒有呼吸,先進行人工呼吸,向氣道內吹氣2次。(5)判斷有無心跳(觸摸大動脈),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后5秒注意觀察循環征象。(6)判斷心跳停止,立即胸外心臟按壓。胸外按壓位置應位于20、胸骨最下端上方3-4厘米,胸骨的正中區,其次,按壓人員應保持上身前傾,以髖關節為支點,雙臂伸直,垂直向下將胸骨下壓約4-5厘米,然后放松,按壓頻率為每分鐘100次。(7)胸外心臟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交替進行。按壓10、11、12.20、21.31、32.39,吹氣1、2連續操作4個循環后,檢查一次呼吸和心跳,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前5秒檢查呼吸,后5秒檢查脈搏和觀察循環征象。(8)搶救工作一旦開始,中途不能停止,直到傷者蘇醒或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才能停止。五、應急處置注意事項1、人員落水事故發生后,現場第一目擊人立即向落水人員拋救生圈及繩索,使落水人21、員不致遠離落水地點。必要時救護組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下水救援。2、必要時搶救組配合救護組對人員進行救助。 3、在救助落水人員,要及時核對人數,了解事故情況,采取措施,控制事態擴大。 4、與就近的醫院進行聯系(急救電話“120”),對受傷人員進行應急處理并迅速轉送附近醫院。 5、當自身救助力量難以抵御險情時,聯絡組可直接通過電話、應急救援電話等方式報警。 6、做好現場保護,以便于事故調查。7、應急救援器材應放在合適的位置,使現場人員都知道,并定期檢查。四、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預案一、機械傷害事故特征機械傷害造成的受傷部位可以遍及全身各個部位,如頭部、眼部、頸部、胸部、腰部、脊椎、四肢等,有些22、機械傷害會造成人體多處受傷,后果非常嚴重。現場急救對搶救受傷非常關鍵,降低事故的嚴重程度,而且可以爭取搶救時間,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二、應急組織機構應急救援組長:應急救援副組長:應急聯絡:現場維護:應急救援:應急搶救:職責: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疏散,營救觸電人員,維護現場秩序等工作;及時將現場情況向領導報告,根據安排及時將傷員送至就近醫院。三、應急救援器材清單序號名稱單位數量1止血帶卷22繃帶卷23剪刀把14擔架副15碘酒瓶16紗布卷29千斤頂個110安全帶副111止血帶卷2四、應急處置程序(一)應急響應在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第一目擊者立即呼救,現場人員不要害怕和慌亂,要保持冷靜。(二)應急聯絡應23、急聯絡人員立即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或999),內容如下:1、報警人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號碼;2、發生人員觸電事故的準確地理位置;3、目前現場狀況及周圍作業人員傷亡等情況等;4、耐心回答“120”救護人員的詢問;5、隨時與急救中心人員保持聯系以及匯報情況;應急聯絡人員將目前現場情況與應急救援組長詳細說明,同時由應急救援組長向車間領導進行匯報,內容如下:1、匯報人姓名2、發生人員觸電事故的準確地理位置;3、目前現場狀況及周圍作業人員傷亡等情況等;4、是否報警情況及目前人員情況;5、聽從領導指示。應急聯絡人員到路口準備迎候救護人員(三)現場維護現場維護人員根據現場周邊環境,利用錐形交通24、桶封閉現場。封閉現場時擺放錐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帶、保護好現場。(四)應急救援1、迅速按下設備現場急停按鈕,切斷設備電源。2、搬運轉送必須尋找合適的擔架,準備必要的途中急救力量和器材,盡可能調度速度快,震動小的運輸工具,同時應該注意掌握各種傷病員搬運方式的不同:2.1上肢骨折的傷員托往固定傷肢體后,可讓其自行行走。2.2下肢骨折用擔架抬送。2.3脊柱骨折傷員,用硬板或其他寬布帶將傷員綁在擔架上。2.4昏迷病人,頭部在稍微墊高并轉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吸人氣管;3、止血3.1當傷員身體有外傷出血現象時,救護組應及時采取止血措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幾種3.2傷口加壓法;主要使用于出血量不太大的一般傷口25、,通過對傷口的加壓和包扎,減少出血,讓血液凝固,其具體做法使如果傷口處沒有異物,用干凈的紗布、毛巾等柔軟物墊在傷口傷,再用繃帶包扎以增加壓力,達到止血的目的3.3手壓止血法臨時用手指或手掌壓迫傷口靠近心端的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上,阻斷血液的流通,從而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五)應急搶救應該先看神智、呼吸、接著摸脈搏、聽心跳、檢查局部有無創傷、出血、骨折、畸形等變化、根據傷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止血、包扎、固定等臨時應急措施。如果傷者呼吸已經停止,搶救組立即對傷員實施人工呼吸。如果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蘇。五、應急處置注意事項1、如果傷者出血,進行必要26、的止血及包扎。2、大多數傷員可以毫無顧忌地抬送醫院,但對于頸部背部嚴重受損者要慎重,以防止進一步受傷。3、讓患者平臥并保持安靜。4、動作輕緩地檢查患者,必要時剪開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動增加患者痛苦。5、胸外心臟按摩時的注意事項;胸部嚴重損傷、肋骨骨折、氣胸或心包填塞的傷員,不應采用此方法。6、止血帶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四肢傷口大量出血時適用。主要有布止血、布止血帶加墊止血、橡皮止血帶止血三種,適用止血帶法止血時,綁扎松緊要適宜,以出血停止、遠端不能摸到脈搏為好,適用止血帶的時間越短越好,最長不宜超過3小時。并在此時間內每隔半小時或一小時慢慢解開、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鐘,放松時可用指壓法暫時止血,27、不到萬不得己時不要輕易適用止血帶,因為上好的止血帶能把遠端肢體的全部血流阻斷,造成組織缺血,時間過長會引起肢體壞死。五、起重傷害事故應急處置預案一、起重傷害事故特征:根據目前生產車間的特點,可能發生的起重傷害事故有以下幾種:1、起重設備作業中突然發生安全限位裝置失控,撞擊護欄、抓斗掉落、與周圍墻壁相撞、碰壞雷達及破壞給料器,或違反安全規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2、起重設備操作失誤或失靈。3、自然災害對起重設備、設施的嚴重損壞。4、在安裝或者維修過程中發生的人員傷亡事故。5、運行中的電氣設備故障或線路發生嚴重漏電。二、應急組織機構應急救援組長:應急救援副組長:應急聯絡:現場維護:應急救援:應急搶救28、:職責: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疏散,營救觸電人員,維護現場秩序等工作;及時將現場情況向領導報告,根據安排及時將傷員送至就近醫院。三、應急救援器材序號單位單位數量1膠布卷22繃帶卷23剪刀把14擔架副15碘酒瓶18無菌敷料棉球袋29鑷子個1四、應急處置程序(一)應急響應在發生起重傷害事故時,第一目擊者立即呼救,現場人員不要害怕和慌亂,要保持冷靜。(二)應急聯絡應急聯絡人員立即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或999),內容如下:1、報警人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號碼;2、發生人員觸電事故的準確地理位置;3、目前現場狀況及周圍作業人員傷亡等情況等;4、耐心回答“120”救護人員的詢問;5、隨時與急救中心29、人員保持聯系以及匯報情況;應急聯絡人員將目前現場情況與應急救援組長詳細說明,同時由應急救援組長向車間領導進行匯報,內容如下:1、匯報人姓名2、發生人員觸電事故的準確地理位置;3、目前現場狀況及周圍作業人員傷亡等情況等;4、是否報警情況及目前人員情況;5、聽從領導指示。應急聯絡人員到路口準備迎候救護人員;(三)現場維護現場維護人員根據現場周邊環境,利用錐形交通桶封閉現場。封閉現場時擺放錐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帶、保護好現場。(四)應急救援起重傷害事故發生后,立即停止現場作業活動,應急救援人員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實施緊急救護。(五)應急搶救應該先看神智、呼吸、接著摸脈搏、聽心跳、檢查局部有無創傷、出30、血、骨折、畸形等變化、根據傷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止血、包扎、固定等臨時應急措施。如果傷者呼吸已經停止,搶救組立即對傷員實施人工呼吸。如果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蘇。五、應急處置注意事項1、當工作現場發生起重傷害事故時,急救人員應盡快趕往出事地點,并呼叫周圍同事及時通知醫療部門,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盡可能不要移動患者,盡量當場施救。如果處在不宜施工的場所時必須將患者搬運到能夠安全施救的地方,搬運時應盡量多找一些人來搬運,觀察患者呼吸和臉色的變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彎曲、扭動患者的頸部和身體,不要接觸患者的傷口,要使患者身體放松,盡量將患者放到擔架或平板上進行搬運。2、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3、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