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縣煤礦雨季三防應急預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1848
2022-08-30
24頁
117.54KB
1、金沙縣煤礦二 一 七“ 雨 季 三 防 ” 應 急 預 案 煤礦“雨季三防”應急預案一、 總則1、編制目的為了做好礦區防汛工作,提高對因雨季到來而引發重大災害事故的快速搶險救災反應能力,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保護集體財產、職工的人身安全及礦井的安全生產,制定本預案。2、編制依據國家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貴州省防洪應急預案編制大綱、防洪法、水法、防汛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等。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礦由于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洪水、暴雨漬澇、塌陷區積水等災害事件的防御和處置。4、工作原則本預案充分體現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搶結合,堅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思路,堅持2、行政領導負責制、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全力搶險、確保礦區安全的原則。二、礦區概況1、礦區、礦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況2.5661km2,開采深度為:+1080m+800m,有效期自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該煤礦為生產礦井,企業性質屬私營。金雞煤礦為生產礦井,位于金沙縣新化鄉,隸屬金沙縣工業經濟和能源局和貴州吉順礦業有限公司管轄。礦井采用斜井開拓,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風斜井、運輸下山、軌道下山、回風下山等主要巷道。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通風,通風方法為抽出式。采用走向長壁式回采,炮采炮掘工藝。目前開采C9煤層,2017年計劃采煤8.5萬噸,無掘進作業。根據貴州省3、能源局文件關于對金沙縣金雞煤礦9煤層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鑒定報告的批復(黔能源煤炭2011784號),鑒定結論:金沙縣金雞煤礦在鑒定范圍(+863m1080m之內)的9煤層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礦井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9煤層為突出煤層。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為中等類型。礦井在2017年度實測礦井涌水量情況如下:正常涌水量為19.5m3/h,最大涌水量為58.5 m3/h。1、礦區水文地質概況礦區地處黔北高原,屬以巖溶地貌為主的低中山喀斯特峰叢地貌,峰叢地貌上發育著溶蝕洼地與落水洞。礦區總體地勢起伏不大,北部稍高,南部略低,由一系列南北向展布的連綿起伏山脈組成,海拔最高標高+1327.0m,位于西部無名4、山頭,礦區最低+1120.10m,位于礦區南部的雞貢的低洼處,相對高差207m。地形坡度較陡,一般2555,局部為陡崖。礦區范圍內無河流分布,地表水缺乏,僅局部沖溝在雨季連續下雨時有水,且流程短,流進溝谷中的落水洞。本區東南側(約1.8公里)地下河出口處與烏箐河匯合點為當地侵蝕基準面,標高+1075m。根據貴州省有色金屬和核工業地質勘查局三總隊提供貴州省金沙縣煤礦水文地質調查報告當煤礦在開采6下、7、8煤層時,礦床水文地質勘探類型為第三類第一亞類,即以溶蝕裂隙含水層為主、頂板(間接)進水、水文地質條件中等的溶蝕裂隙充水礦床;當煤礦在開采9煤層時,礦床水文地質勘探類型為第二類第二型,即以裂隙含水5、層為主、頂板進水、水文地質條件中等的裂隙充水礦床;當煤礦在開采14、15煤層時,礦床水文地質勘探類型為第三類第二亞類,即以巖溶含水層充水為主、底板進水為主、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巖溶充水礦床。2、礦井主要地層、地層構造情況1)地層(1)區域地層區域地層有:侏羅系(J)、三疊系(T)、二疊系(L)、志留系(S)、奧陶系(O)、寒武系上中統(2-3)。(2)礦區地層礦區內地層二疊系中統茅口組、上統龍潭組、長興組、三疊系下統夜郎組及第四系,由下至上分述如下。二疊系(P)茅口組(P2m):地表未出露,巖性為厚層狀淺灰、灰色白云石化亮晶生物屑灰巖及深灰色亮晶生物屑灰巖,由粉晶方解石構成生物碎屑結構,亮晶方解6、石膠結。發育有孔蟲、藻團粒及少量棘皮屑等,具縫合線構造,產腕足類及蜓科等動物化石,頂部夾燧石灰巖團塊,厚度不祥,本次核實大于59.41m。二疊系上統龍潭組(P31):地表分布在礦區西部及西南部,為礦區主要含煤地層。主要由灰色、深灰色,薄至中層狀細砂巖、粉砂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泥巖、炭質泥巖及煤層組成,底部為灰白色鋁土質泥巖。含煤914層,含可采煤層6層,編號為6下、7、8、9、14、15。產大羽羊齒、櫛羊齒、帶羊齒等植物化石和腕足類、瓣鰓類、腹足類等動物化石。厚99.17110.82m,平均106.00m。該組與下伏茅口組呈假整合接觸。根據巖性、物性及煤層賦存條件,本礦區龍潭組分為上、7、下二段。上段(P3l2):從長興組底界標四底界,巖性為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鈣質泥巖、粉砂巖、細砂巖及煤層,夾灰巖、泥灰巖及菱鐵巖薄層。厚55.6264.41m,平均厚59.38m,為礦區主要含煤段。含可采煤層4層,編號為6下、7、8、9。該段煤層層位、厚度較穩定,僅局部出現分岔合并現象,煤層間距變化不大。動、植物化石種類多,數量豐富,產腕足、瓣鰓類等動物化石;產大羽羊齒、單網羊齒、櫛羊齒、扇葉、蕉羊齒等植物化石。下段(P3l1):標四底界鋁土巖底界,巖性為粉砂巖、細砂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泥巖及煤層,夾灰巖、菱鐵巖薄層,泥巖中見大量粒狀、豆狀或瘤狀、團塊狀黃鐵礦。厚43.4350.28、2m,平均厚44.99m,為礦區次要含煤段。含可采煤層2層,編號為14、15。該段煤層層位、厚度較穩定,煤層間距變化不大。動物化石門類及數量豐富,植物化石較多,煤層連續性較好,局部出現分岔合并現象。二疊系上統長興組(P3c)以薄層黃綠色蒙脫石泥巖為頂界標志,以燧石灰巖為底界標志,產大量中華準全形貝、蕉葉貝、刺圍脊貝等動物化石。層位穩定。厚38.0541.75m,一般厚39.60m。三疊系(T)夜郎組地層厚度大于349.24 m。根據巖性組合至下而上分為三段:第一段(T1y1):灰、灰綠色薄層狀泥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夾鈣質條帶和灰巖薄層。厚11.0018.10m,平均厚14.58m。第二9、段(T1y2):灰色、淺灰色中厚層狀灰巖、泥質灰巖,常夾灰色厚層狀至塊狀鮞粒灰巖及粉砂巖或泥巖。產瓣鰓類動物化石。厚213.25218.44m,平均厚215.47m。第三段(T1y3):為紫灰色、灰紫色薄層狀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夾淺灰色薄層狀泥質灰巖、灰巖。產腕足類動物化石。厚度大于118.40m。第四系(Q)以殘積、坡積物為主。殘積、坡積物多分布在單面山的坡腳及寬緩的溝谷、洼地之中,為砂土、砂質粘土、粘土及碎石等,厚1.0031.70m,平均8.37m。與下伏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3、地質構造礦區位于金沙-黔西向斜西翼,總體呈一寬緩的單斜構造,地層走向南東北西向,傾向北東,傾角512,一10、般7。有局部褶曲、未發現斷層,構造類型為簡單構造。在礦井采掘生產過程中,局部存在小斷層,斷距小于0.5m,暫時未發現含水及導水現象。4、煤層1)煤層(1)含煤地層含煤性龍潭組為礦區含煤地層,巖性由細砂巖、粉砂巖、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泥巖、炭質泥巖及煤層組成,局部夾薄層泥灰巖及菱鐵巖,底部為淺灰色鋁土質泥巖。厚99.17110.82m,平均106.00m。含煤914層,含煤總厚9.7016.13m,平均厚12.24m,含煤系數為11.55%。含可采煤層6層:分別為6下、7、8、9、14、15。其中,9、15煤層為全區可采,7、8、14煤層為大部可采,6下煤層為部局部可采。6上、13煤層為不可11、采煤層。(2)可采煤層礦區內可采煤層6層,6下、7、8、9、14、15。 6下煤層厚度0.391.62m,平均0.94m;采用厚度0.391.62m,平均0.94m,煤層結構單一,礦區西南部及東南部不可采,大部分可采,屬較穩定煤層。上距長興組底底27.3736.55m,平均32.74m。7煤層厚度0.492.77m,平均1.31m,夾矸0至1層,厚0.360.45m,平均0.41m。采用厚度0.492.41m,平均1.21m,礦區西南部不可采,大部可采,屬較穩定煤層。上距6下煤層底0.833.61m,平均1.87m。8煤層厚度0.691.38m,平均0.97m,采用厚度0.691.38m,平均12、0.97m,煤層結構單一,礦區東南部不可采,大部分可采,屬較穩定煤層。上距7煤層底1.057.60m,平均2.82m。9煤層厚度1.664.79m,平均3.44m,夾矸0至2層,厚0.100.44m,平均0.21m。采用厚度1.664.35m,平均3.26m,全區可采,屬穩定煤層。上距8煤層底8.0611.83m,平均9.83m。14煤層厚度0.831.84m,平均1.25m,夾矸0至2層,厚0.160.27m,平均0.21m。采用厚度0.671.66m,平均1.02m,礦區東部不可采,大部可采,屬較穩定煤層。上距9煤層底27.0131.74m,平均29.92m。15煤層厚度1.263.30m13、,平均1.84m,夾矸0至5層,厚0.090.63m,平均0.18m。采用厚度0.832.42m,平均1.43m,全區可采,屬較穩定煤層。上距14煤層底12.0520.44m,平均16.32m。下距茅口組石灰巖1.346.75m,平均3.55m。5、礦井各含水層、隔水層情況地層富水性與巖性、構造、地形、地貌等因素有關,其中巖性對地層的富水性起主導作用,本區富水地層主要為碳酸鹽巖類地層。第四系(Q):厚度為031.70m,零星分布于區內山坡槽谷及地勢低洼處。巖性以坡積、殘積的棕色、黃色等粘土、砂礫、碎石等為主。區內未見泉點,結構松散,透水性好,富水性弱。三疊系下統夜郎組第三段(T1y3):出露在14、礦區東部,多為峰叢地貌,礦區出露不全,一般厚95m。主要為鈣質泥巖、粉砂質泥巖夾泥質灰巖。屬碎屑巖夾碳酸鹽巖裂隙含水層。該段地層礦區范圍內位于當地侵蝕基準面之上。區內未見泉點。本次施工有4個孔揭露該地層。巖石致密,含水性弱,為相對隔水層。三疊系下統夜郎組第二段(T1y2):出露在礦區的可中部。據鉆孔資料平均厚211.32217.61m,平均213.43m,為厚層至巨厚層灰巖,多為峰叢地貌及懸崖峭壁,巖溶凹地、漏斗、落水洞、溶洞、溶蝕裂隙發育,富含巖溶裂隙水及溶洞水。區內未見泉點。本次施工的8個鉆孔中,見漏水點6處。富水性強。含水不均勻。據鄰區龍鳳煤礦資料,地下水動態類型屬極不穩定型,水質類型為15、HCO3- Ca,礦化度為0.58g/l ,PH值為7.41。三疊系下統夜郎組第一段(T1y1):厚度為10.9418.02m,平均14.51 m。為泥質粉砂巖。鉆孔施工過程中未見明顯涌漏水現象,巖石致密,含水性弱,為相對隔水層。二疊系上統長興組(P3c):厚度37.7741.34m,平均39.35m。為中至厚層灰巖、燧石灰巖,含巖溶裂隙水及溶洞水。本次施工的8個鉆孔中,在灰巖段見漏水點1處(201孔),且無水位(即有裂隙無水)。富水性中等。含水不均勻。據鄰區龍鳳煤礦資料,該地層水質類型為HCO3- Ca,礦化度為0.245g/l, PH值為7.61。二疊系上統龍潭組(P3l):厚101.5516、110.82m,平均106.00m。主要為粉砂巖、粉砂質粘土巖、灰巖、粘土巖夾細砂巖及煤層,含層間裂隙水及巖溶裂隙水,總體富水性弱。本次施工的8個鉆孔中在灰巖段見漏水點1處(202孔),水位標高1125.26m(不穩定),消耗量0.46(m3/h)。201孔對龍潭組和茅口組(P3l+ P2m)進行混合抽水試驗,靜止水位標高1127.74m,降深221.20m,水位不恢復,為干孔。據附近方興煤礦地下水類型為:HCO3SO4-Ca型。底部鋁土質泥巖見大量粒狀、豆狀或瘤狀、團塊狀黃鐵礦,為隔水層。二疊系中統茅口組(P2m):厚189372 m(區域資料)。為中厚至厚層狀灰巖,以溶洞暗河發育為主,含溶17、洞水,富水性強。含水不均勻。區域資料水質類型為: HCO3-Ca2+K+Na+Mg2+,PH值為8.00,礦化度243.61g/l。6、礦井各煤層與含水層、隔水層關系煤系上部為長興灰巖含水層,茅口組灰巖含水層為礦井煤系底部的強含水層。礦區最低侵蝕基準面為1075m。礦井的開采煤層為9號煤層賦存于龍潭組的上部,厚平均3.44m。 9號煤層頂板距離長興灰巖含水層的層間距平均為37.43m, 9號煤層底板距離茅口組含水層的最小層間距分別為49.79m。7、地形地貌礦區地處貴州省中部、金沙縣南部,總體地勢起伏不大,北部稍高,南部略低,由一系列南北向展布的連綿起伏山脈組成,海拔最高標高1327.0m,位18、于西部無名山頭,礦區最低1120.10m,位于礦區南部的雞貢的低洼處,相對高差207m。卡斯特地貌發育,山脊、槽谷分明,呈NWSE向展布,屬低中山侵蝕溶蝕地貌類型。8、礦山地表水地表水系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礦區內無河流經過。附近較大水系為烏箐河,距離礦區南部約1.8km,海拔標高1075m。金雞煤礦位窯9、可能發生突水的地點及突水量1)可能發生突水的地點突水水源突水地點備注地表水淺部采掘區,水從頂板出本礦發生機率很小頂板水回采工作面,水從頂板出本礦發生機率很小老空水掘進工作面本礦可能發生鉆孔水采掘工作面未遇封孔不良的鉆孔本礦發生機率很小斷層帶水采掘工作面,斷層附近本礦發生機率很小底板灰巖巖溶水19、采掘工作面,水從底板涌出本礦發生機率很小2)突水量因現階段,根據礦井水文地質資料,故本次不設計突水量。礦井在以后的生產過程中,必須加強水文地質工作,為礦井科學管理提供依據。10、礦井排水系統井底水倉,安裝有3臺110KW水泵,型號D46-309,每臺水泵排水能力107m3/h,直接排到地面;水倉容量276m3。 四、組織機構及職責1、成立礦雨季“雨季三防”領導小組 成立礦雨季“雨季三防”領導小組,主要負責領導和礦井雨季“雨季三防”工作,協調事故應急救援期間各個部門的運作,統籌安排各個應急救援行動,為現場應急救援提供各種信息支持,快速準確地制定出救災實施方案。總 指 揮:機電科、巷修隊、后勤保障20、部。等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調度室,由調度室主任(李玉波),調度室成員:周強亞、朱緒勇、袁志昌。2、成員單位職責1調度室:負責匯總天氣預報,傳遞汛期信息,安排汛期值班,組織協調和檢查“雨季三防”重點工程進展情況及有關 “三 防”工作的匯報。2生產技術科:負責井上、下水文觀測,對地表河流、采煤塌陷地積水、裂縫等進行定期觀測,安排防水工程,組織“雨季三防”檢查,編發“雨季三防”簡報,做好汛期防治水工作。3安監科:負責監督檢查全礦的“雨季三防”工作進展情況。監督檢查各施工單位做好“雨季三防”以及地面排水溝的清挖、漏雨房屋的維修、防水工程的施工工作。同時,對井下涌水量進行觀測,發現異常,及時報告21、。4巷修隊:負責組織井下水倉及排水溝的清挖和巷道維修,保持排水巷道完好暢通。5機電科:負責井上、下供電系統的“雨季三防”工作。對礦井供電系統、排水設備設施及自備電源進行維修,出現異常及時處理,保證礦井供電系統和排水系統正常運行。6后勤保障部:負責組織“雨季三防”工作所需設備、設施及材料的采購供應工作,保障搶險物資的儲備及“雨季三防”工作所需物資及時到位,滿足礦井雨季“雨季三防”工作要求。3、機構職責總指揮:全面負責防汛應急處置的組織指揮工作。副總指揮:協助搞好防汛應急處置的組織救援工作。成員單位:服從總指揮、副總指揮的指令,完成好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4、 成立礦井防洪搶險隊 隊長:李玉洪 隊員22、:羅志洪、沈玉林、葉才全、鄧興文 防洪搶險隊負責礦井供電系統、排水系統及排水設施的維修、安裝和運行管理,保證礦井供電系統、排水系統正常運行;負責礦井防洪物資的計劃、使用和安裝,保障礦井防洪搶險工作順利開展,防止礦發生淹井淹面事故。五、預防與預警1、預防預警信息調度室在防汛期間必須每天收集氣象臺發布的信息;生產技術科科對防洪排澇工程每次下大雨后檢查一次,發現險情及時向礦調度室進行匯報;生產技術科負責向調度室報送相關信息,礦調度室負責向礦總指揮報送相關信息,報送時間為每月的3、13、23號(特殊情況及時匯報),報送信息資料統一用A4紙打印。2、預警級別劃分根據礦區氣象信息(降雨量)情況劃分為以下預23、警級別:第級:當出現較小的險情時,由各單位自行解決,各單位要將情況匯報調度室及生產技術科。第級:當出現影響礦井正常生產的險情時,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各相關部門處于應急狀態,根據險情聽從應急機構組長的指令做好各自的工作。調度室要及時將情況匯報給礦總指揮。3、預防預警行動1預防預警準備4月底,礦恢復并成立“雨季三防”領導機構,明確職責,落實責任,上報“雨季三防”工程計劃,落實工程資金,落實責任人,制定“雨季三防”應急預案,在雨季到來前各項工作準備就緒。為了扎實而有效地做好防汛工作,在每次下雨后要對全礦的“雨季三防”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并將相關信息定時向礦調度室匯報,對檢查情況采24、用簡報形式向上進行通報。2防洪預警行動生產技術科編制的三防應急預案要求礦屬各相關部門要認真貫徹學習;啟動級預案由搶險救災指揮部負責實施,預警信息的更新、發布、通報由礦調度室負責,需經三防指揮部副總指揮簽字確認;啟動級預案由三防辦公室指揮部總指揮負責,預警信息的更新、發布、通報由調度室負責,需經搶險救災指揮部總指揮簽字確認。4、主要防御方案當險情發生后,各單位要及時匯報調度室,調度室要做好記錄,并根據險情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按下列要求通知相關單位和人員: 1一般險情,調度室通知雨季“雨季三防”辦公室,由“雨季三防”辦公室組織相關單位到現場察看,并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2較大險情,影響局部生產系統正常25、運行時,調度室要通知值班礦領導和礦總工程師及“雨季三防”辦公室,根據礦總工程師指令調集隊伍進行搶險和救災。3重大險情,影響礦井正常生產和職工生命安全時,調度室要按重大事故通知單位及人員名單通知有關人員及時到調度室待命,并迅速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救災指揮部地點設在礦調度會議室。5、其它保障措施1根據要求,組織強有力的搶險隊伍、搶險應急分隊,加強日常管理工作,完善管理辦公和措施,汛前進行雨季“雨季三防”演習。2加強對地表塌陷區的觀測,發現陷坑、裂縫及時回填。3備足搶險物資、器材,做到專庫專管,保證汛期搶險物資的及時供應。4汛期每天通過電臺、電話、網絡與市氣象局聯系,隨時收集水情和氣象信息,并隨時向26、市、區防辦了解汛情,發現有特殊情況時,及時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到洪水來臨之前,避免水災事故發生。(5)防雷電預防措施要安排專人定期對井架、變電所、絞車房、炸藥庫、庫房等避雷設施進行接地檢查。生活服務中心要對辦公樓、居民樓、機修廠房,尤其是要將變壓器、辦公樓作為檢查的重點。5月底前由機電科負責對地面的避雷裝置進行一次全面打壓試驗,對不合格的裝置立即更換,對未設避雷裝置的建筑物等設施要重新裝設。通訊線路必須在入口處裝設熔斷器和避雷裝置,其接地極電阻不得大于1歐姆。雷雨時井口要禁止絞車正常走鉤。雷雨天巡視室外高壓設備時,應穿絕緣靴、并不得靠近避雷針和避雷器。(6)人員遭雷擊后應采取的應急措施:27、發現有人雷擊后,立即轉移該地點。由現場人員對呼吸和心跳停止者立即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擠壓,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復為止。如呼吸不恢復,人工呼吸至少應堅持 4 小時或出現尸僵和尸斑時方可放棄搶救。有條件時直接給予氧氣吸入更佳。現場負責人在指揮現場就地搶救的同時,盡快向有關醫療單位求援。根據具體情況,急送附近醫院救治。現場負責人待天氣正常時重新處理接地極直至正常。六、匯報程序和制度1、匯報程序: 事故現場人或知情人礦調度室礦值班領導礦長、總工程師應急搶險指揮部2、制度:(1)主動報告災情原則。礦井必須建立完善的通訊系統,保證暢通。一旦發生災害事故時,發災地點必須向調度室匯報,簡要說明災害的位置28、性質、范圍、嚴重程度等情況。(2)快速反應原則。接到事故通知后,有關部門負責人要迅速趕赴事故現場。(3)迅速搶險原則。三防指揮部要根據事故情況,快速準確制定救災方案,搶險小分隊等有關部門要爭分奪秒的積極投入搶險救災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借故拖延時間。(4)突出重點原則。首先搶救遇險遇難人員,同時,要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再次發生和擴大。(5)主動配合原則。各部門不僅要完成各自所承擔的任務,而且要主動配合、密切合作,提高搶險救災工作的整體效能,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要有全局觀念,局部必須服從整體。(6)煤礦行政領導負責原則。為避免各自為政,延誤時間,事故發生后“雨季三防”指揮部要立即進入救災狀態29、。所有人力、物力、財力都要絕對服從三防指揮部的命令,對執行命令不力的,三防指揮部有權作出處理。事后,視情節輕重予以嚴肅查辦。六、應急保障系統1、人力資源保障應急由搶險指揮部統一指揮,調動救護、醫務、保安等有關部門人員,保證預案的有效實施。2、通訊(信息)保障預案中涉及到的單位、部門、人員應保證相互間通訊、信息(利用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的通暢,保證預案的及時啟動。3、搶險救援物資的保障礦后勤科應儲備有三防事故搶險物資,并保證出現事故時,在第一時間投入抗災搶險工作,達到控制災情的目的。儲備物資必須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保證能夠正常使用,并派專人管理。沒有應急搶險指揮部的命令,任何單位和個人不30、得擅自動用。4、資金保障礦備有專用應急救援費用,事故發生后應當及時提供應急救援所需的資金,保證搶險所需資金的暢通。5、演習雨季三防應急搶險演習由礦保衛科負責組織實施,并將相關資料上報調度室及生產技術科。七、恢復正常狀態的原則和程序1、恢復正常狀態的原則(1)以人為本的原則。事故現場搶險救援結束后,必須核實確認災區內傷亡和遇險人員全部獲救。(2)保證安全原則。搶險救援結束后,對事故現場進行偵察,并消除或控制可能造成再次事故或誘發其他事故隱患。(3)實施監控原則。對事故現場進行人工和安全儀表的連續監測監控,發現有異常情況,立即采取相應安全技術措施,消除各類隱患。2、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現場應急救援工31、作完成后,各救援工作小組負責人如實向搶險指揮部匯報情況,經指揮部認真核實達到恢復正常狀態條件,批準救援隊伍撤離現場后,宣布救援工作結束,并向礦救援指揮部匯報。3、后期處置(1)救援工作結束后,參加救援的部門和單位要認真核對參加搶險救援人員,清點裝備、器材;核算救援費用,整理搶險救援記錄、圖紙,3日內寫出救援報告。(2)指揮部組織有關部門勘察事故現場,對事故進行初步調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組織制定防范措施。(3)救援過程應保存完整的應急救援記錄、方案、文件、圖紙等文字和音像資料。八、預案的培訓與演練1、 安檢科應將防汛應急預案納入年度培訓計劃。2 、安監科要根據防汛應急預案進行演習。3、 安檢科32、負責監督進行防汛應急預案演習。九、附則1、預案管理與更新閩安煤礦安監科負責該預案的管理工作,并根據模擬演習中存在的問題,對預案進行修改補充。預案更新工作于每年1月1日前完成。當礦區有水災事故發生時,由指揮部發布命令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生產技術科、調度室、安監科等部門負責協調組織各相關單位實施。2、獎勵與責任追究在預案的實施過程中相關單位恪盡職守,工作做的扎實到位未發生任何事故,則相關單位進行獎勵;若在預案實施期間,由于某些相關單位工作疏忽、監督不力,導致人為因素造成水災損失,則對相關單位處于相應罰款。3、 預案備案雨季三防應急預案在礦資料室進行備案。4 、 預案實施時間:本預案自4月1日起33、實施至10月1日結束。附:礦井“雨季三防”物資儲備明細表 礦井“雨季三防”物資儲備明細表序號名稱數量序號名稱數量1BQW160-69/3-45(s)3臺木材20方2真空饋電開關KBD-4002臺水泥10噸3真空開關QBZ-1203臺鐵絲0.5噸4礦用移動電纜MY370+125500m沙石料20噸5水管150mm500m手鎬20把6逆止閥1505個7平衡盤5個8軸承6個9編織袋500條10鐵鍬20把11柴油2噸雨季“三防”材料儲備表序號名稱規格數量單位1排水管100mm500m2潛水泵35m揚程5臺3多級水泵1臺4撮箕40個5編織袋2000個6水泥425#5T7沙子5m38小石子2-3cm10m34、39電纜335110200m10開關QBZ804臺11磚24cm5m312木板寸板2m313鐵絲8#50Kg14鐵絲12#50Kg15鐵釘2寸20Kg16鏟子10把17鋤頭5把18大錘八磅3把19裝載機2臺20雨衣50套金沙縣新化鄉金雞煤礦“雨季三防”值班表星期值班領導值班人員姓名職 務聯系電話姓 名職 務聯系電話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備注:1、值班時間為4月1日至10月1日,值班人員嚴格按照值班表進行值班;2、嚴格執行24小時礦領導值班制度,值班領導要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值班時間為8:00至次日8:00;交班時做好交接班手續;3、值班人專門收集雨季三防工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指揮有力,并做好值班記錄和雨季三防隱患排查記錄。4、調度室值班電話:8038礦井作業場所礦內電話號碼: 地 點電話號碼地 點電話號碼地 點電話號碼一號皮帶頭一號皮帶尾皮帶上山殘采運輸巷殘采區回風巷井底車場副斜井中央變電所永久避難硐室五號皮帶頭2902-1回風南段2902-1回風北段“雨季三防”應急預案 應急指揮成員電話號碼表序 號姓 名電 話 號 碼住 址電話通知時間接電話人辦公室住 宅手 機措施貫徹簽字表名稱: 2017年金雞煤礦雨季三防應急預案貫徹人:貫徹地點:貫徹時間: 年 月 日被貫徹人員簽字表:簽 名簽 名簽 名簽 名簽 名 簽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