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臺帳之十一應急救援(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1946
2022-08-30
22頁
87.04KB
1、XXX有限公司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 臺帳之十一應急救援 目錄一、應急管理與響應制度。二、應急預案責任人員管理制度。三、應急計劃管理制度。四、應急計劃及響應作業文件。五、應急保障管理制度。六、應急預案評審與改進制度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包括綜合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處置方案制度。八、火災、爆炸和毒物逸散等重大事故的專項應急預案制度。九、對應急演練的效果進行評估。企業自己做。十、一、應急管理與響應制度。為了有效地對各類事故的發生,做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損失,特制定本制度。1應急準備 1)應急預案編寫(1)、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小組,負責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2)、應急預案編2、制必須具備的要素:方針與原則、應急策劃、應急準備、應急響應、現場恢復、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3)、當設備、設施或流程發生變化時,應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回顧與更新(4)、當有新法律、法規頒布實施或相關法律法規、標準修訂時、應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相應的調整(5)、當預案演練或事故應急處置中發現不符合項時,應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相應的調整2)應急指揮機構建立成立以總經理為主要負責人的應急指揮機構,并以文件的形式明確設置的機構和任命的總指揮 3)應急救援隊伍成立從公司各部門、安全部、保安部等抽調人員成立應急救援隊伍及警戒余疏散組。必要時與外界簽訂礦山救護中隊。4)應急設備及器材配備公司應配備足夠的通報與警示設3、備、監測與檢測設備自身的防護設備、消防設備和限產急救設備等。5)應急演練(1)、成立演習策劃小組,確定演習的目的、時間、地點等演習內容;(2)、編制演習方案,針對假想事故及其變化而產生的事故情景,演習人員對此做出反應。(3)、制定演習現場規則,為了確保演習安全而制定的注意事項或規定、要求。(4)、培訓評價人員,制定專人對演習進行評價,并對其實施培訓。2應急響應1)、報警,事故單位負責人或事故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公司總經理報告,總經理核實情況后立即組織救援,并向其安監局等部門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等級,并積極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控制事故發展。2)、通報,在公司應急總指揮的領導下,指揮部辦公4、室通知管理層發生的事故,并通知救助人員趕往事故現場。必要時向廠外組織和政府機構做出最初通報。3)全部響應(1)、指揮部辦公室,一旦發生重大事故、公司應急總指揮將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向公司相關救援組織通報,如有必要時向廠外政府機構通報,建議政府主管部門采取防護行動以保護臨近區域公眾的安全和健康。(2)、保衛組 ,人員疏散,小事故可直接進行疏散,重大事故應急發生時,要求從事故影響區域疏散公司人員到其他區域并事先通知公司員工疏散的方法、主要集合點、疏散路線和查點所有員工的程序。(3)、搶險救援小組,若有人員傷亡立即啟動搶險隊伍,將傷員及時搶救并轉移到安全區,視情況采取響應現場急救措施。(4)、醫療組5、,若有重傷員應盡快送往鎮醫院進行搶救。(5)、外部救援隊,若有必要,立即申請當地救護隊進行救援如發生火災立即啟動消防系統,向政府消防部門申請救援。(6)、信息發布組(辦公室),經總指揮批準準時由專人對事故救援信息的公布。3回顧與更新1)公司每隔2-3年對應急預案進行一次回顧和更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日常應急管理中發現預案存在的缺陷(2)、訓練或演習過程中發現預案的缺陷(3)、實際應急過程中發現預案的缺陷(4)、組織機構、原材料、生產工藝的危險性、生產經營范圍、布局、消防設施、人員及通信方式等發生變化。(5)、分析事故原因、分清責任、制定防范措施、并在24小時內填寫“職工傷亡事故調6、查報告”分別送第一法人(董事長或總經理)、安監局等有關部門。(6)、發生死亡事故,要立即向公司法人報告、由董事長或總經理在1小時內報告安監局、并負責組織公司內部事故救援和事故調查;(7)、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技術補報。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自發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2)報告內容安全部應當制作表格式事故報告表,下發到各車間班組,表格應包括下列內容:(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類型和級別情況;(2)、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傷亡人員的基本情況;(3)、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和已經采取7、的救援措施;(4)、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5)、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3)報告登記安全部事先制作事故事件登記冊,并對發生的事故事件進行登記管理。4事故事件范圍1)、事故包括人身事故、設備事故、火災、交通事故、職業病事故、未遂事故等;2)、事件包括工人罷工,集體酗酒鬧事,相關方投訴等。5事故響應1)、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現人員或事故發生部門應該及時搶救受傷人員保護現場,并向公司主要領導和安全部報告事故的情況;2)、公司領導或安全部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采取措施,組織人員進行事故救援。6事故救援1)、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8、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事故發生后,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環事故現場、毀滅相關證據;3)、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事件的,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7信息溝通1)事故快報和事故通報(1)、事故快報即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直接向負責人匯報,公司負責人接到重傷、死亡事故報告后,成立(1小時)即以書面的簡約形式報告安監部門和主管部門,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傷亡情況、事故必要的救援情況和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等。(2)、將事故調查情況通報到9、各車間和班組,使廣大員工能夠接受教訓,增強健康安全環境意識。2)安全生產月報、季報、年報(1)、安全部按規定每月填寫“職工傷亡事故綜合月報表”,并做到準確、及時和可比。(2)、安全部在每月25日前,每個季度最后一個月的25日前和每年12月25日前,將單位本月,本季度或本年度所發生事故情況向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3)公告欄在公告欄上醒目位置公布公司報告事故的程序或流程,并附加相應的制度或要求條款,讓員工熟知自身在事故報告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二、應急預案責任人員管理制度。為了使應急救援組織相關責任人員清楚其職責及履行的方法,特制定本制度1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1)總指揮職責(1)、接受其政府應急10、救援中心,請示落實指令(2)、審定并簽發公司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3)、下達預警和預警解除指令(4)、下達應急預案啟動和終止指令(5)、確定現場指揮部人員名單和技術人員名單,并下達派出指令(6)、在應急處置過程中,負責向其有關部門求援或配合地方政府應急工作(7)、審定并簽發向其政府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報告(8)、審查應急工作的考核結果(9)、審批公司級事故應急救援費用2)指揮部職責(1)、負責公司的日常應急指揮工作,負責24小時電話值班接警和事故信息發布(2)、負責公司應急事件發生時組織、協助和協調進行應急處(3)、負責組織編寫現場應急處置情況的總結,負責應急資料的歸11、檔(4)、負責上報材料的起草工作(5)、建立應急救援技術組(6)、負責應急人員培訓計劃審核,并監督實施;(7)、負責應急工作考核;(8)、負責與應急處置有關責任方賠償費標準的制定;(9)、負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2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是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臨時派出機構,現場指揮員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派,當現場指揮員喪失指揮職能時,由現場最高領導接管或另派他人。(1)、按照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指令,負責現場應急指揮工作;(2)、收集現場信息,核實現場情況,針對事態發展制定和調整現場應急處置方案;(3)、負責整合、調配現場應急資源,調動公司應急救援隊伍;(4)、及12、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應急處置情況;(5)、核實應急終止條件并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請示應急終止;(6)、負責現場應急工作總結;(7)、負責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3應急救援技術保障組職責根據應急工作的實際需要,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成立應急救援技術保障組,由公司安全部門、制造技術人員、保安、機電等技術及管理人員組成。(1)、對事故的發展趨勢及影響及時進行檢測與評估;(2)、為現場應急工作提出應急處置方案、建議和技術支持;(3)、參與公司各類生產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的編制,完善和演練;(4)、收集、整理應急處置過程的有關資料;(5)、負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4疏散與警戒組職13、責(保安部)(1)、當事故可能對周邊地區的公眾造成威脅時,根據指令及時啟動警報系統;(2)、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維護治安秩序,進行人員疏散;(3)、跟蹤事故發展動態,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請示并落實指令;(4)、負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5應急響應小組職責(安全部)(1)、負責公司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的策劃,并組織實施和總結;(2)、負責組織公司級應急預案的修訂及各單位應急預案的備案工作;(3)、掌握應急事件的發生情況,及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匯報,確定應急處理對策;(4)、及時通知公司各職能部門、事故發生單位和相關單位;(5)、按照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14、指令,向其政府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事故,并根據需要向其政府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求援;(6)、負責應急值班記錄;(7)、負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6信息發布組職責(辦公室)(1)、按照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指令,統一對外聯系(2)、辦公室咨詢、接待、安撫受害人員家屬做出安排、進行現場接待,政策解釋和疏導工作,參與群體性上訪人員的政策解釋和疏導工作(3)、承擔公司新聞發言人的職責,將有關事故的信息,影響救援工作進展等情況及時向媒體和公眾統一公布,新聞發布應該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內容詳實、及時準確(4)、確保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與地方政府部門的通訊暢通,優先保證現場指揮部、應急響15、應組(安全部)、辦公室的通訊暢通(5)、負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7物資供應組職責(財務部)(1)、制定應急工作的資金計劃;(2)、調整生產經營預算計劃;(3)、核銷應急工作有關費用;(4)、參與應急處置有關責任方賠償費標準的制定;(5)、負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8應急救援隊職責(1)、接受公司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調動;(2)、負責本單位各類事故應急響應,參與制定現場應急處置方案;(3)、負責本單位應急物質的準備以及日常管理保養工作;(4)、進行本單位各類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練。9事故發生單位職責(1)、負責事故應急響應,并及時向公司應急響應組及相關領導報告;(2)16、負責本單位應急物資的準備以及事故應急力量的調動;(3)、負責制定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并進行處置;(4)、負責本單位各類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寫、完善和演練;(5)、派出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人員,進行現場應急處置工作。三、應急計劃管理制度。1公司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成員主要由生產、安全、技術等部門抽調相關專業人員組成2應急預案編制要符合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要求,編制完成的應急預案,必須經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評審,通過后經總經理簽發3應急預案編制不但要有綜合預案,還要有各類專項預案4緊急事件范圍主要有颶風、暴雨、地震、暴雪等自然災害、火災、爆炸事故;易燃易爆介質泄露、中毒事故;滑坡、坍17、塌。水害、地壓災害、地表坍塌;流行性傳染病、食物中毒、其他緊急情況5公司要針對應急預案配備相應的救援工具及器材,并明確其種類和數量6公司法人要以文件的形式任命相關責任人員,并明確其職責7公司要對任命的相關責任人印發應急預案責任人員職責,并保證人手一冊8經法人簽發的應急預案必須發放給公司各部門,各單位和各班組9公司沒三年組織一次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當出現不符合項時,應及時修訂應急預案。四、應急計劃及相應作業文件。應急計劃明細表應急演練計劃應急設備清單應急計劃演練記錄應 急 計 劃 明 細 表 序號應急計劃名稱制定日期主管單位批準人備注 應 急 演 練 計 劃 應急演練名稱應急演練時間應急演練范圍18、應急演練目標應急演練人員應急演練地點演練預計資金應急演練程序應 急 設 備 清 單 序號物資名稱數 量儲 備 庫備注填表日期:2011年 月 日 應 急 計 劃 演 練 記 錄 演練單位演練時間應急計劃名稱演練地點應急演練的目標應急演練要求假想事故描述現場排險與救護過程演習結果小結五、應急保障管理制度。為保證公司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保障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和救援能力,特制定本制度1應急隊伍的保障1)、應急救援指揮部成立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總指揮由總經理擔任,副總指揮由主管生產安全副總經理擔任,成員由各部門負責人、各生產車間組成,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安全部。2)、應急救援技術保障組技術保障19、組由公司安全部門、生產技術、保安、機電等技術及管理人員組成3)、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的臨時派出機構,現場指揮員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派,當現場指揮員喪失指揮功能時,由現場最高領導接管或另派他人4)、應急救援隊伍(1)各車間應設有兼職應急救援預備隊,并且公司每年必須和有資質的礦山救援中隊簽訂救護協議(2)公司保安部人員組成,負責疏散與警戒任務(3)與鎮醫院、旗醫院簽訂醫療救援協議,來保障公司應急救援時醫療救援2應急裝備的保障應急裝備必須滿足下列要求:1)、通報及警示設備 手提式擴音器、全廠廣播系統無線電對講機等相關設備等2)、監測和檢測設備 氣體檢測儀、風速儀等相關設備等3)、個人防20、護設備 氧氣呼吸器、自救器、安全帶、安全絕緣橡膠手套、防護服、防護口罩等相關設備等4)、消防設備、滅火器、救生繩、應急照明燈相關設備等5)、現場急救設備 急救醫療點、擔架、急救藥品、急救車輛和急救通信工具等相關設備3應急能力的保障1)、應急知識培訓公司安全部職責或聘請相關專家,每年組織應急人員對相關應急救援知識進行培訓。主要培訓知識應有基本防護知識,自救與互救基本常識,應急預案的程序等。2)、應急技能培訓安全部負責或聘請相關專家,定期組織應急救援人員進行技能訓練。主要培訓技能有各種應急設備的使用方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應急預案操作程序等。3)、應急預案演練公司每年組織一次應急預案演練。主21、要演練內容有撤離演習、急救演習、逃離演習、響應時間演習、救援模擬演習,滅火演習等,通過演練,增強參與人員的反應能力和處理能力,保證其在實戰中能夠充分發揮其職能。六、應急預案評審與改進制度為了促進公司對應急救援體系的自我發現問題,自我改進自我完善的機制,從而確保應急預案的充分性,保障應急隊伍和設備器材的能力,特制定本制度。1評審組織1)、評審小組由公司領導、管理人員、專業人員(聘請)等組成2)、評審組織負責對公司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和應急救援預案演練開展評審。提出應急預案存在缺陷和改進的意見。2評審內容1)、對編制的預案的符合性進行評審。主要評審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組織協調性、經濟性及有效性。2)、應急救援預案演練進行評審。主要評審參與人員的反應能力與處理能力,應急設備的充分性、可用性與有效性。外部機構響應的及時性以及人員配置的合理性、充分性。3評審改進1)、通過評審總結找出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2)、修訂應急預案主要根據應急演練結果方面找出緊急響應、外部響應經驗等方面的不足,同時還需要考慮到管理人員、工作環境及技術上面的變化而進行修訂,以使應急預案達到實施的符合和有效性 。3)、修訂后的應急預案要及時發放給相關人員,并對其進行必要的培訓。4評審頻率每三年對公司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和應急救援預案演練進行一次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