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防御風暴潮海嘯應急預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2063
2022-08-30
22頁
37.54KB
1、汕頭市防御風暴潮海嘯應急預案目 錄1 總則1.1 編制目的1.2 編制依據1.3 適用范圍1.4 工作原則1.5 現狀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2.1 組織機構2.2 工作職責2.3 縣(區)人民政府三防指揮部3 預測、預警3.1 信息監測和報告3.2 預警3.3 預警級別及發布4 應急響應4.1 應急響應級別與啟動條件4.2 應急響應行動4.3 信息共享和處理4.4 新聞報道4.5 應急結束5 后期處置5.1 善后處理5.2 社會救助5.3 保險5.4 調查和總結6 保障措施6.1 通信與信息保障6.2 現場救助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6.3 應急隊伍保障6.4 交通運輸保障6.5 醫療衛生保障6.62、 治安保障6.7 物資保障6.8 經費保障6.9 緊急避險場所7 宣傳培訓和演習7.1 公眾宣傳教育8 附則8.1 預案管理與更新8.2 獎勵與責任追究8.3 預案解釋部門8.4 預案實施時間1 總則1.1 編制目的科學、高效、有序地開展防御風暴潮和海嘯災害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國家防總水旱災害統計報表制度以及廣東省自然災害救濟工作管理規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廣東省突發氣3、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規定、汕頭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汕頭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制定。1.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登陸或影響我市的熱帶氣旋引發的風暴潮和地震引發的海嘯災害的防御和抗災救災工作。風暴潮災害是發生在沿海的一種來勢迅猛、破壞力強的嚴重海洋災害,是由臺風強烈擾動造成的潮水位激烈升降。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令海堤潰決,海水洶涌侵入城鎮鄉村,造成房屋倒塌、人畜傷亡,工商停產停業;淹沒農田,造成土地鹽鹵堿水,作物失收,耕地退化;污染淡水資源,影響人畜用水;破壞鹽場及海水養殖業;給人民生命財產和工農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50千米以下,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4、的海浪,它卷起的海濤,浪高可達數十米,內含極大的能量,沖上陸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對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摧殘。1.4 工作原則 在省防總和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堅持屬地管理、分級響應、分部門負責的原則,以市、縣(區)人民政府為本行政區域防風暴潮、海嘯主體,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依靠科學技術,不斷提高對風暴潮、海嘯災害預報水平。 遵循風暴潮、海嘯規律,在“不死人、少死人”上作文章,依托現有的防潮堤,采取正確的防御措施,對可以確保的海堤加固防守;遇到超過防潮堤抵御能力的強大風暴潮、海嘯,迅速主動轉移人員物資,盡量減輕人員傷亡。1.5 現狀汕頭市位于廣東省東部,瀕臨南海5、,海岸線長達289.1公里,夏秋間常受臺風襲擊。據建國后統計,我市平均每年受臺風影響3.3次,平均每年登陸0.8次,由于汕頭港像口袋形狀,水體易于堆積難于擴散,當受臺風影響時往往造成比較大的風暴潮增水,使我市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蒙受巨大損失,因此,風暴潮是我市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如1969年7月28日,第6903號強臺風在潮陽至惠來之間登陸,中心風力12級以上,瞬時風速達52.1m/s,從平原到山區,全面遭受狂風暴雨襲擊。潮陽海門站暴潮水位達2.19米、汕頭媽嶼站3.1米(珠基),分別比平均最高高潮位高出1.82米和1.79米;沿海堤圍在暴潮巨浪沖擊下,普遍受到嚴重破壞。地處汕頭港區內的牛田洋6、軍墾區海堤,也被沖開62個缺口,共長2600米,還有9000多米被攔腰削去2/3;海水涌入汕頭市區水深23米;全市交通癱瘓,通訊斷絕,財物損失無數,駐守牛田洋墾區鍛煉的大學生因缺乏抗災經驗,面對狂風巨浪,赤手空拳,冒死守護堤圍,近600人光榮犧牲。受災最為嚴重的原澄海縣,有202個村莊被淹,房屋倒塌18000多間,死亡504人。海堤、防潮堤是我市防御風暴、海嘯的重要基礎,建國以來,我市沿海地區共筑有江海堤圍907.8公里,可防御2050年一遇風暴潮,按國家防洪標準(GB50201-94)要求,汕頭大圍防潮標準應達到100年一遇防御能力,目前汕頭大圍防潮堤正在達標加固,因此風暴潮災害仍對我市構成7、巨大威脅。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2.1 組織機構市本級設立汕頭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風指揮部(以下稱市三防指揮部),在省防總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統一指揮協調全市的防風暴潮、海嘯工作。縣(區)人民政府設防汛防旱防風指揮部,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防風暴潮、海嘯工作。有關單位可根據需要設立指揮機構,負責本單位的防風暴潮、海嘯工作。 市三防指揮部市三防指揮部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任指揮,汕頭警備區、市委宣傳部、市水務局、市海洋與漁業局、武警汕頭市支隊、市財政局、汕頭海事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市氣象局、廣東省水文局汕頭水文分局、市發展和改革局、市民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局、市經8、濟和信息化局、市農業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市安監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旅游局、市房產管理局、汕頭大學、高新區管委、保稅區管委、汕頭供電局、國家海洋局汕頭海洋環境監測站、南海救助局汕頭基地、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汕頭市分公司、電信汕頭分公司、中國移動汕頭分公司、中國聯通汕頭分公司等36個單位為指揮部成員。市三防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以下稱市三防辦),掛靠市水務局。 縣(區)三防指揮部縣(區)三防指揮部由本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當地駐軍、人民武裝部負責人等組成。2.2 工作職責 市三防指揮部職責負責組織全市防御風暴潮、海嘯和抗災救災工作,主要職責是擬訂全9、市防風暴潮、海嘯政策、法規和制度等,組織制訂防風暴潮方案,及時掌握全市風暴潮情況,并組織實施防風救災工作,組織災后處置,并做好有關協調工作。 成員單位職責汕頭警備區:組織協調駐汕部隊和民兵預備役參加搶險救災工作;協助地方政府轉移危險地區的群眾。市委宣傳部:負責配合開展防風暴潮、海嘯救災宣傳報道、新聞發布的組織協調和網上輿情疏導。市水務局:組織、指導全市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督促各地完成水毀水利工程的修復;嚴密監視全市各大水庫、江海堤圍等水利工程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派出工作組處理;負責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用水等相關水利工程的配套實施。市財政局:統籌安排和及時撥付救災補助資金,監督資金及時到位和10、使用。汕頭海事局:組織、指導水上交通管制工作,維護水上交通秩序;協助地方政府轉移受災群眾。市海洋與漁業局:督促、指導有關地區檢查漁船回港避風情況,協助相關單位做好漁排人員安全轉移工作;洪澇災害時,督促、指導有關地區檢查橋閘附近的漁船安全防范情況。市氣象局:負責風暴潮、海嘯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以及信息報送、發布工作。市教育局:指導、協調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學校及幼兒園(不含技工學校)落實防御措施,做好師生安全轉移工作;指導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市三防部門的意見,適時組織所屬學校和幼兒園(不含技工學校)停課。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參與、組織、協調災區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護工作。省水文局汕頭11、分局:負責江河洪水的監測、預報和預警,降雨量監測和分析;協助做好沿海河口風暴潮的監測和預報預警。市發展和改革局:指導三防規劃和建設工作;組織、協調保障災區糧食供應。負責市場價格的監測和調控,必要時依法實施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組織開展價格監督檢查,打擊價格違法行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市民政局:組織核查災情,接到各區(縣)民政部門災情數據和救助情況后匯總;根據有關規定統一發布災情及災害救助工作情況;指導災區做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分配中央、省級和市級災害救助款物并監督檢查其使用情況。市國土資源局:負責指導全市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和預報工作;組織指導重大地質災害應急調查;根據重大地質災害災情、險情變化12、,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議。市交通運輸局:組織、指導和協調災區轄屬管理公路、交通干線搶修工作;保障交通干線和搶險救災重要線路的暢通;組織協調救災搶險重點物資和緊急客貨公路、水路運輸。市公路局:負責做好管養國省干線公路、橋梁的防風防汛工作。在緊急情況下責成在建國省干線公路工程清除阻洪設施;負責組織搶修國省干線公路水毀公路、橋梁,全力保障暢通安全;負責及時處理管養國省干線公路的危險路樹,避免造成事故;組織指導國省干線公路渡口做好渡船、碼頭設施防風防汛工作。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牽頭協調電信、移動、聯通等通信運營商保障通信及防災搶險信息暢通;必要時,協調調度應急通信設備為搶險救災指揮提供通信保障。市農業局:督13、促、指導保護或搶收農作物;負責農業救災工作和災后農業救災恢復生產的技術指導;負責糧食應急種子儲備和區域性應急調用安排;負責指導和組織菜籃子產品的生產;負責農業災情的調查核實。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城市排水設施建設;督促、指導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工地的三防工作。市商務局:負責災區重要商品市場運行和供求形勢的監控,負責協調救災和災后重建物資的組織供應。市公安局:指導災區公安機關積極參與搶險救災工作,維持社會治安秩序和社會穩定;加強災區道路交通管制、交通疏導和車輛分流,保障搶險救災車輛優先通行;指揮、協調災區公安機關協助組織危險地區群眾安全轉移。武警汕頭支隊:組織部署駐汕武警部隊投入搶險救災14、工作;協助地方政府維護社會治安和救援受困群眾。市城市綜合管理局:負責管轄范圍內排水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落實城市排澇應急保障措施。做好管轄范圍內市政園林系統城市三防工作,及時向市三防指揮部提供可能危及三防安全的建筑物和附屬設施。 市安全監管局:依法綜合監督、指導和協調搶險救災時期安全生產工作,在汛期加強對非煤礦山企業安全度汛工作的監督指導。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根據市三防辦提供的災情,指導、協調、監督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及時向公眾發布氣象水文、災情信息,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市旅游局:協調旅游安全,限制旅游團隊進入受災地區和路段,配合災區組織協調旅游企業做好游客和旅游從業人員的撤離。市房產管理局:負責配15、合當地政府做好危險房屋搶修工作,協助有關部門指導物業公司做好三防工作。汕頭供電局:負責保障應急重點部門的電力供應;負責提供救災搶險用電需要;及時組織搶修受損的電力線路,保障電網的安全運行。國家海洋局汕頭海洋環境監測站:負責風暴潮、海嘯期間海洋信息測預報。南海救助局汕頭基地:協助海上人員搜救工作。中國電信汕頭分公司、中國移動汕頭分公司、中國聯通汕頭分公司:確保市委、市政府和市三防指揮部的命令及汛情、險情、災情通訊暢通。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汕頭市分公司:積極宣傳、動員各企事業單位和家庭參加災害保險并做好防災防損工作;災害發生后,及時做好災區投保單位和家庭受災損失的理賠工作。汕頭大學、保稅區16、高新區等成員單位,按職能分工履行職責,積極配合,使之形成工作合力。各成員單位除了明確的職責外,還要承擔市三防指揮部臨時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 市三防辦職責負責市三防指揮部的日常工作,貫徹執行上級有關防風暴潮、海嘯工作的方針政策,擬訂防風暴潮、海嘯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當好市委、市政府防風暴潮、海嘯工作的參謀。2.3 縣(區)三防指揮部各縣(區)人民政府設立三防指揮部,在市三防指揮部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和指揮本縣(區)的防風暴潮、海嘯工作。縣(區)三防指揮部由本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當地駐軍、人民武裝部負責人等組成。3 預測、預警3.1 信息監測和報告熱帶氣旋的監測和預報由氣象部門負責。當監測17、和會商結果產生后,應在15分鐘內做出報告。省水文局汕頭水文分局做好風暴潮監測和預報,海嘯由國家有關部門監測和預報,并及時將成果向三防部門報告。各級三防部門負責收集、整理災情,并及時報告當地黨委、政府和上級三防部門。3.2 預警氣象部門負責臺風報警、預警,發布臺風信號;省水文局汕頭水文分局負責風暴潮的報警、預警;海嘯由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報警、預警;三防部門負責接警和處警,發布處警指令,同時視情向黨委、政府報告。電視臺、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及時播報市三防指揮部的預警信息及防風暴潮、海嘯緊急通知等。3.3 預警級別及發布根據風暴潮、海嘯威脅程度和嚴重程度,結合我市防潮堤抵御能力現狀,預警級別分為三級:級18、(特別嚴重)、級(嚴重)、級(一般)。級預警:受熱帶氣旋影響,省水文局汕頭水文分局預報媽嶼站潮水位1.52.2米 (珠基)。級預警:受熱帶氣旋影響,省水文局汕頭水文分局預報媽嶼站潮水位2.22.71米 (珠基)。級預警:受熱帶氣旋影響,省水文局汕頭水文分局預報媽嶼站潮水位超過2.71米 (珠基),即超過50年一遇標準;或受地震影響,國家有關部門發布我市將可能遭受海嘯襲擊。各級預警警報由市三防指揮部發布,警報發出后,新聞媒體(報紙除外)應在15分鐘內向公眾發出,當市三防指揮部發布級預警預報時,廣播電臺、電視臺要不間斷播出警報消息。4 應急響應4.1 應急響應級別與啟動條件與預警級別相對應,應急響19、應分為級、級、級三級。I級應急響應由市政府啟動,其他各級應急響應由市三防指揮部啟動。4.2 應急響應行動級應急響應為最緊急響應,其次是級、級響應。每級響應行動包含低級別應急響應的所有內容。 級應急響應(1)市三防指揮部:市三防指揮部總指揮坐鎮指揮,部署防風暴潮工作;指揮部成員單位負責人上崗帶班。市三防辦及時傳達、貫徹、落實領導防風暴潮工作的指示精神,密切注視風情、潮水情,掌握水利工程防風暴潮情況,下發市三防指揮部的防風暴潮通知,檢查防風暴潮措施落實情況。(2)氣象部門:繼續對熱帶氣旋發展趨勢提出具體的分析和預報意見,及時報告當地黨委、政府和三防指揮部。(3)水文部門:加強對風暴潮監測,每1小時20、向市三防指揮部報告風暴潮水位。(4)水務部門:組織力量加強對沿海防潮堤、擋潮閘巡查力度,督促各涵閘、道口管理責任單位做好封堵工作。在風力強度允許條件下,采取必要的緊急處置措施,確保工程安全。(5)海洋與漁業部門:檢查歸港船只錨固情況,動員漁船留守人員離船上岸,敦促沿海各地的灘涂養殖戶和漁排作業人員撤離上岸。(6)農業部門:組織搶收成熟農作物。(7)住建部門:通知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工地做好低洼地的物資轉移,施工人員做好安全轉移工作。(8)教育部門:通知直屬幼兒園停課。(9)民政部門:做好災害救助臨時庇護中心開放準備工作。(10)城管部門:做好沿海防潮堤下水道口關閉工作,做好城市排澇準備工21、作。(11)交通部門:做好抗救災人員和物資的運輸工作。(12)商務部門:負責協調救災和災后重建物資的組織、供應。(13)通信、供電部門:保證通信和供電暢通。(14)海上救助部門:做好海上救撈準備工作。(15)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做好危險地帶人員轉移準備工作。 級應急響應:(1)市三防指揮部:市政府主要領導坐鎮指揮,組織氣象、水文、水利等有關部門進行防風暴潮緊急會商,召開市三防指揮部成員單位防風暴潮會議,派出工作組到防風暴潮第一線,檢查、督促和落實各項防風暴潮工作。(2)氣象部門:加強熱帶氣旋趨勢預報,分析熱帶氣旋對我市的影響,派專家到市三防指揮部會商。(3)水文部門:做好沿海風暴潮監測,每1小時將22、潮水位預報報告市三防指揮部。(4)水務部門:嚴密監視防潮海堤、擋潮閘運行情況,密切關注熱帶氣旋強度、風暴潮增水趨勢,做好隨時撤離奮戰在危險區域的搶險隊伍的準備工作。(5)住建部門:通知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工地轉移工棚的人員到安全地帶。(6)電力部門:部署電力系統優先保證防風暴潮搶險用電。(7)教育部門:通知中、小學停課,組織做好滯留在校學生、老師安全轉移工作。(8)民政部門:根據市政府部署,設立災害救助臨時庇護中心,并保障到場所避災的群眾基本生活。(9)衛計部門:負責組織衛生應急隊伍,搶救受災傷病員,做好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監控和防止災區疫情的傳播、蔓延。(10)公安部門:維護治安秩序,23、停止露天集體活動,及時疏散人群。(11)駐汕部隊、武警和民兵預備役:根據需求參與做好搶險救災工作。(12)市三防指揮部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加強值班,按本部門預案做好防風暴潮工作,服從市三防指揮部的統一調度指揮,隨時準備執行各項防風暴潮任務。各級政府把防風暴潮工作作為首要任務,動員和組織廣大干部群眾投入防風暴潮工作,領導赴第一線指揮,責任人到位,以人為本落實防風暴潮措施,特別要做好危險地帶人員的轉移工作。 級應急響應(1)市政府主要領導坐鎮三防指揮部指揮全市人員安全轉移和搶險救災工作;召開緊急會議,進行緊急動員部署;市政府發出人員撤離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全力做好人員安全轉移工作,最大限度減輕人員傷24、亡。(2)廣播電臺、電視臺不間斷播放風暴潮緊急警報或海嘯警報消息和市政府關于人員撤離緊急通知,公安部門出動警車沿大街小巷播放風暴潮緊急警報或海嘯警報消息和市政府關于人員撤離緊急通知,必要時由市長下令啟用防空警報系統,使人民群眾老少皆知,主動盡快撤離危險區域。(3)駐汕部隊、武警和民兵預備役:全力投入幫助群眾做好安全撤離工作。(4)市三防指揮部所有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服從市政府和市三防指揮部統一調度指揮。4.3信息共享和處理全市通過三防指揮系統實現防風暴潮、海嘯信息共享、互聯、互換。市三防指揮部通過傳真、電話向省防總和市委、市政府報告。市三防指揮部成員單位通過會議、傳真、電話25、文本等方式交換信息,發布指令。氣象、水文部門通過計算機網絡、傳真、電話等方式向市三防指揮部報告熱帶氣旋信息和風暴潮情況,并及時通過新媒體播放臺風信號和風暴潮動態。加強防風暴潮和搜救工作的軍地合作以及區域合作,如有必要,經有關部門批準后,可通過省三防總指揮部或其它部門溝通,爭取臺港澳和其它國家或地區援助。4.4新聞報道宣傳部門負責新聞報道工作。新聞報道程序化、規范化,以公開、透明、時效、有利為原則。內容包括熱帶氣旋和風暴潮、海嘯的信息、預警、防風暴潮、海嘯動員和措施、災情、救災復產等。新聞發布工作按汕頭市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組織實施。4.5應急結束應急響應級別改變后,原應急響應自動轉入新啟26、動的災后復產工作。根據氣象部門熱帶氣旋解除消息,發出通知宣告防風暴潮應急結束,轉入救災工作。級應急響應結束由市政府批準并公布;其他各級應急響應結束由市三防指揮部公布。5后期處置5.1善后處置各級政府加強災后救災復產工作領導,組織救災工作組赴災區指導救災工作。積極做好災民的安置工作,確保災民有水喝、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可以得到及時治療。財政予以適當補助,幫助災民災后重建家園;征用人工、物資按市場價格由財政補償。衛計部門抓緊搶救傷病員,組織醫療隊到災區,加強檢疫工作,預防病疫流行。民政部門慰問死難者家屬等。受災地區迅速組織做好災后復產工作,各相關部門盡快組織修復、維護受損毀的交通、供電、27、供水、通訊、水利等設施。5.2社會救助由民政部門按有關規定和程序實施政府救助。社會捐助由紅十字會、民政等社會團體或單位負責。組織各行各業支援災區恢復和發展生產。5.3保險各級保險部門應積極宣傳、動員各企、事業單位和家庭參加災害保險并做好防災防損工作;災害發生后,及時做好災區投保單位和家庭受災損失的理賠工作。5.4調查和總結三防部門負責災情調查、收集、統計和核實,并向上級匯報災情及抗災行動實況。總結經驗教訓,完善應急預案,提高防風能力。6 保障措施6.1通信與信息保障6.1.1任何通信運營部門都有依法保障防風工作信息暢通的責任。6.1.2以公用通信網為主的原則,利用汕頭市電子政務網,補充、完善現28、有防汛通信專網,建立三防指揮系統通信分系統,并實現省、市各有關單位的計算機網絡互連,公網和專網互為備用,確保防風通信暢通。堤防及水庫管理單位必須配備通信設施。6.1.3通信部門建立防風暴潮、海嘯應急通信保障預案,做好損壞通信設施的搶修,保證防風暴潮、海嘯通信暢通,并為防風暴潮、海嘯現場指揮提供通信保障。6.2現場救助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飛機、船只、機械等搜救搶險設備由部隊、公安、交通、水務等相關行業部門保障。6.3應急隊伍保障加強氣象、水文等防風暴潮、海嘯測報隊伍的建設;盡快建立氣象、水文專家庫;加強各級三防辦的建設。充分發揮部隊的海上救助隊伍,發揮雷達、輪船、飛機等先進工具的海上搜救作用。各級29、政府統一指揮,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區(縣)、鎮(街道)要組織以民兵為骨干的群眾性搶險隊伍,作為搶險救災的主要先期處置隊伍,各類專業應急隊伍要作為本單位歸口災種的先期處置隊伍,當發生職能范圍內歸口自然災害時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相應搶險救災工作。公安、消防、衛生、市政、電力專業搶險隊伍是本地區自然災害的基本專業搶險隊伍,當出現自然災害時要迅速組織,快速趕赴災害現場。6.4交通運輸保障對防風暴潮指揮車給予免費優先通行。公安、交通部門,制定相應的防風暴潮預案,適時實行交通管制,保障防災救災的順利進行。6.5醫療衛生保障衛計部門主要負責災區疾病防治的業務技術指導,組織醫療衛生隊赴災區巡醫問診,負30、責災區防疫消毒、搶救傷員等工作。6.6治安保障原則由當地公安部門負責維護防災搶險秩序和災區社會治安,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確保災區社會穩定。6.7物資保障三防部門建立三防物資倉庫,貯備足夠數量的防風暴潮物資和器材,必要時也可征用社會物資。6.8經費保障各級財政每年預留一定的防風暴潮、海嘯專項經費,保證防風暴潮、海嘯應急需要,并監督使用。經費由各級三防指揮部會同財政部門做出計劃。6.9緊急避險場所學校、劇院、禮堂、會議廳等公共場所可作為臨時防風暴潮、海嘯避險場所,由民政部門會同教育等部門負責。7宣傳、培訓和演習7.1公眾宣傳教育利用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防御風暴潮、海嘯的知識,提高群眾自我保護意識,各學校要利用宣傳欄、黑板報和校內廣播對學生進行防風暴潮和防海嘯的教育。8 附則8.1 預案管理與更新本預案由市三防辦負責管理,并負責組織對預案進行評估。8.2 獎勵與責任追究對在防風暴潮、海嘯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因失職、瀆職而貽誤搶險時機、阻礙防風暴潮、海嘯搶險的人員,根據情節和造成損失的嚴重性建議給予行政處分或移交司法機關處理。8.3 預案解釋部門本預案由市三防辦負責解釋。8.4 預案實施時間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10
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