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級離心泵檢查維修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2269
2022-08-30
14頁
94.04KB
1、 單 級 離 心 泵 檢 查 維 修施 工 方 案編制: 審核: 批準: 目 錄一、施工概述二、施工內容三、適用范圍四、施工依據五、引用標準六、施工步驟七、現場管理八、廢棄物處理九、人員配置十、機具清單十一、施工進度表十二、安全、環保風險分析及措施十三、應急管理規定/應急情況處理1、施工概述:該泵為單級離心泵在運轉過程中的故障現象如下:. 泵的出口壓力低達不到使用目的;. 泵在運轉過程中噪聲及振動大;. 機械密封處泄漏;. 軸承發熱;2、施工內容:2.1設備拆除;2.2設備解體檢修;2.3檢查泵軸跳動量;2.4檢查各部件的磨損及腐蝕情況;2.5轉子動平衡;2.6設備安裝、調試;3、適用范圍:本2、方案適用于此次對該泵單級離心泵檢修的施工中的技術問題按照本方案執行。4、施工依據:經業主審批的施工方案;公司第三層文件(指導手冊、管理制度);5、引用標準和規范:中國石化總公司離心泵維護檢修規程 SHS 01013-92船用離心水泵修理技術要求 CB/T 3706-1995泵的振動測量與評價方法 JB/T 8097-95離心泵、混流泵、軸流泵、和旋渦泵試驗方法 GB 3216-896、施工步驟:6.1設備拆除6.1.1與平臺有關人員聯系,審定施工方案,準備工具,清理附近障礙物;6.1.2聯系平臺相關人員對該泵進行電氣和系統隔離并對隔離工作進行雙方確認;6.1.3打開泵體下部的排放絲堵對泵體及系3、統中的介質進行防空,在拆卸絲堵時,動作要慢,避免由于出口閥門關閉不嚴造成泄漏現象。如果泄漏嚴重,必須與平臺聯系;拆除泵體進出口法蘭螺栓;6.1.5拆除聯軸器保護罩;6.1.6拆除泵與電機之間的聯軸器,并做好標識,拆卸泵體的地腳螺栓;將泵體總成運離安裝地點,運至指定的維修地點;6.2設備解體6.2.1用拉力器拆除泵軸端的聯軸器,注意將鍵與靠背輪保存好;6.2.2拆除泵蓋與泵殼的連接螺栓,將葉輪從泵殼中脫開;6.2.3用套筒扳手松開葉輪鎖母,拆卸葉輪,如果拆卸困難可加熱后在拆卸;6.2.4拆卸機械密封壓蓋螺栓和軸承箱與泵蓋的連接螺栓,將泵蓋和軸承箱脫開;6.2.5依次取下機封壓套、彈簧、動環、機封4、壓蓋、擋水環;6.2.6拆卸驅動端軸承座的連接螺栓,取下軸承座;6.2.7用橡膠榔頭或銅棒由非驅動端錘擊泵軸,從驅動端一側取出泵軸總成;6.2.8用拉力器拉出兩端軸承并記錄型號;6.2.9在拆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a.拆卸葉輪時應注意,葉輪要避免碰撞損壞,還應注意保護泵軸,防止軸頭損壞,泵軸要掛放在適當的位置,防止彎曲;b.拆卸機械密封時應小心,避免損壞密封面;c.拆下的零件必須小心輕放,不要刮傷和損壞零件;不要將拆下來的零件放到不安全的環境;如果維修時間較長,應將它們涂上油,以防生銹,防止重的或長的零件變形; d.拆卸時注意裝配記號,沒有的要做好記號,對于較復雜的裝配應畫出簡單的裝配草圖 5、; 6.3零部件清洗6.3.1應用金屬清洗劑或煤油等清洗零部件,不能用堿性溶液清洗某些零件;6.3.2應用塑料軟刷或棉布清除所有沉積物,以免刮傷表面;清洗時需防止污油對設備零部件造成二次污染,清洗后的設備表面不得有銹跡、油污及砂土等雜質。6.4零部件的檢查6.4.1泵殼和泵蓋:檢查泵殼體內部及泵蓋是否有變形、沖刷、腐蝕及內部沉積物;對損壞嚴重的泵殼應予更換;泵蓋機封室有無腐蝕、裂紋等;6.4.2耐磨環:檢查泵殼、泵蓋及葉輪的耐磨環的腐蝕和磨損情況,然后內徑量表及外徑千分尺測量尺寸計算出其間隙,如果出現過量間隙,就應該更換,良好的液壓性能取決于抗磨環間隙;允許耐磨環的間隙如下表所示,以做檢查時參6、考。密封環內徑安裝間隙環修間隙極限間隙總間隙半徑方向允許值800.280.380.070.310.701.05801200.320.430.070.360.801.201201500.360.490.080.410.901.351501800.390.520.090.431.001.501802150.430.580.090.491.101.652152500.460.610.100.511.151.736.4.3葉輪:利用肉眼檢查葉輪外觀是否有變形、劃痕、擦傷、腐蝕的痕跡,對輕微損傷可進行修復;檢查葉輪外徑(與耐磨環配合部分)的徑向跳動,跳動值不應超過0.06mm;檢查葉輪內徑與軸的配合尺寸7、應為H7/js6,對不符合尺寸要求的應修復后使用;6.4.4滾動軸承:利用肉眼外觀檢查軸承的滾動體和滾道表面、保持架是否有脫離、破裂、變形、變色、劃傷等缺陷,內部不松動的軸承而且轉動靈活無雜音,可重新使用;6.4.5泵軸:利用肉眼檢查軸是否有彎曲、變形、腐蝕等缺陷;檢查泵軸軸徑的圓柱度,軸徑處圓柱度不得超過0.025mm;以兩軸徑為基準,應用千分表測量檢查泵軸互相匹配的所有表面,各處徑向圓跳動公差值,其值不得大于0.04mm;6.4.5.4 a.聯軸器與軸配合為H7/js6; b.滾動軸承與軸的配合為H7/K6; c.泵軸在安裝機械密封的部位表面粗造度要達到 Ra 0.8m6.4.5.5對超標8、準的軸應采用機械方法校直,校直后的軸必須消除應力后方可使用。對泵軸上磨損的部分應根據其位置和磨損程度確定解體的維修方法,一般的維修方法有刷鍍、鍍鐵、噴涂、鑲套等。6.4.6機械密封:檢查動環、靜環表面是否有劃痕、裂紋;檢查由橡膠或聚四氯乙烯的密封件及O型圈是否出現裂紋、凹坑或變硬,上述密封件一般應予更換;檢查金屬墊圈、彈簧、機封靜環座(機封壓蓋)有無凹坑、變形或其它形式的損壞,應予更換。6.4.7軸承箱及軸承座:檢查箱體是否有腐蝕、銹斑、裂紋等;檢查兩端油封是否完好;軸承外圈和軸承箱的配合應為Js/h6,檢查與軸承的配合尺寸是否符合標準;6.4.8 連軸器:檢查檢查有無嚴重腐蝕和機械損壞,為避9、免影響對中,必須將聯軸器修復,檢查連軸器內徑尺寸;檢查連軸器連接柱銷和橡膠套是否完好,其彈性橡膠套和柱銷配合應為過盈配合,并有一定的預緊力;彈性橡膠套與連軸器孔的間隙為0.40.6mm;6.4.9 鍵和鍵槽:目視檢查鍵和鍵槽的磨損和變形。如間隙過大,應予更換。軸上鍵槽與鍵的配合為過盈配合,過盈量一般為0.009mm0.012mm;6.5設備組裝設備組裝應按照設備解體的相反順序進行,裝配技術要求如下:6.5.2組裝轉子:a.對于單級離心泵如果泵在運轉過程中振動大那么轉子在安裝前必須進行整體動平衡試驗,試驗轉子整體動平衡試驗須將所有葉輪(包括進、出口耐磨環),轉子動平衡應用去重法找平衡,切去厚度不10、大于葉輪壁厚的1/3;轉子動平衡的平衡等級為G2.5,外徑允許不平衡量大約為3g;b.單級離心泵轉子在安裝后圓跳動公差值為:葉輪密封環處不超過0.06mm;葉輪端面為0.20mm;6.5.3安裝軸承:a. 安裝之前,仔細檢查裝配公差是否在范圍以內;b.安裝軸承的地方和工具應保持清潔,避免雜質掉入軸承;c.用熱裝法時加熱溫度不能超過100,嚴禁直接用火焰加熱;d.敲入法:此方法使用錘子敲擊把軸承裝到軸上,應注意敲擊時應用較軟的材料敲擊軸承內圈;e.把軸承安裝到正確地位置上, 為便于安裝在軸和軸承座裝配表面上涂上油;6.5.4安裝機械密封:a裝卸機械密封,應小心,不要損壞滑動面和軸上密封件。機械密11、封安裝時手應該干凈,如果外來雜物粘到主體上,需要用干凈油沖洗,然后用軟布擦干;b.機械密封裝卸過程隨泵的結構不同而不同,但最重要的疑點是保持密封面與軸成直角動環和靜環緊密貼合;c.安裝時可在動靜環表面涂抹一層滑油防止起泵時無潤滑介質造成端面磨損;6.5.5安裝其它零部件時應注意: a. 所有的部件都不能用強力進行組裝,出現零部件裝配困難時應查明原因,解決后方可繼續; b. 嚴格遵守安裝步驟并檢查裝配記號; c. 各接觸面必須做到干凈無雜物; d. 必須緊固轉動零件,螺栓應均勻地擰緊,為了滿足墊片的密封性能,應對稱地擰緊螺栓。 6.6安裝對中6.6.1清理泵撬,將泵安裝在泵撬上,連接連軸器;6.12、6.2用塞尺和直尺檢查連軸器間隙; 6.6.3對中時原則上只移動和只墊電機進行找正,當出現軸向偏差時用調整螺釘調整,不能用鐵錘敲擊電動機的底座;當出現垂直方向偏差時,用撬杠撬起來調整嵌入件或墊片,而墊片數量每組不能超過四片;6.6.4聯軸器兩端面軸向間隙為2mm左右;聯軸器水平和垂直偏差為0.08mm,偏角小于0.06mm/100mm;6.6.5當對中達到標準值時,上緊地腳螺栓。6.7試車與驗收6.7.1試車前的準備工作a. 檢查電機、泵地腳螺栓是否緊固;b. 盤車檢查泵和電機,應輕松無卡澀現象和異常聲響,軸封滲漏符合要求;c. 檢查相應工藝管線連接是否正確,有無滲漏;d. 檢查泵的進、出口閥13、門是否處于合理狀態,解除工藝隔離; e. 向泵內注入灌注介質,并拆下放氣絲堵排氣;6.7.1試車a. 解除電器隔離,送電必須由平臺專業人員執行,雙方人員確認;b. 先點動一下以確認電機轉向是否正確;c. 離心泵嚴禁空負荷試車,應按操作規程進行負荷試車,打開泵入口閥門,關閉泵出口閥門,啟動離心泵;d. 待出口壓力穩定后緩慢打開出口閥,調節流量直到符合流程要求;e. 機組運轉平穩、無雜音,油封和潤滑油系統工作正常,泵及附屬管路無泄漏; f. 滾動軸承溫度不應大于70;機械密封泄漏不應超過5滴/min;g. 最大振動值不超過JB/T 8097-95泵的振動測量與評價方法規定的最大值;h. 控制流量、14、壓力和電流在規定范圍內;連續運轉24小時后,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或能滿足生產需要,檢修記錄齊全準確,按規定辦理驗收手續,并將檢修記錄整理歸檔; 7、現場管理7.1電氣作業7.1.1施工中用電必須遵守公司安全用電管理規定、配電箱及開關箱的安全使用規定和能源管理規定。7.1.2每天必須做出第二天的工作計劃單,將平臺監督及相關人員確認,以備第二天的協調、配合及工作安排,同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7.1.3工作前檢查線路,保證接線正確,絕緣良好無漏電。7.1.4電器不工作時立即關閉電源,節約能源。7.1.5合理選擇、布置實驗場地及范圍,設備試驗等應靠近被實驗設備,所有帶電部分應相互隔離、面向實驗人15、員并處于視線之內。8. 廢棄物處理8.1廢棄物處理按公司廢物管理規定分類處理,不得隨意拋棄。9.人員配置序號工 種姓 名施工天數(拆裝)1領 隊 2天2鉗 工 2天3鉗 工 2天10機具清單10.1常用工具名稱規格數量備注公制梅花、開口扳手5.5321套倒鏈一噸1套套筒扳手5.5321套尼龍吊帶一噸2條常用鉗工工具1套電工工具1套10.2常用量具名稱規格數量備注外徑千分尺0251把外徑千分尺25501把外徑千分尺50751把外徑千分尺751001把外徑千分尺1001251把外徑千分尺1251501把游標卡尺01501把游標卡尺03001把塞尺2把螺紋規1套框試水平儀1臺內徑百分表252001臺16、10.3輔助設備名稱規格數量備注平臺1M2M1個2級測振儀TV1001臺測溫儀TI1101臺軸承加熱器1臺動平衡機1臺普通車床C62401臺銑床X31321臺刷鍍機1臺鏟車1臺行吊1臺載貨汽車1輛11.施工進度表 施工天數 施工項目12準備工作、 拆除、解體清洗、測量、組裝、安裝、調試12. 安全、環保風險分析及措施12.1風險分析作業名稱:單級離心泵檢修編 號:作業地點: 作業時間: 年 月 日分析人員: 日期: 年 月 日審核人員:日期: 年 月 日批準人員:日期: 年 月 日工作步驟潛在事故或危害預防措施實施負責人1.辦理好冷工許可證、電器隔離、開具工藝隔離;2.甲、乙雙方現場確認;3.17、選擇好工具及設備;4. 拆除泵頭5泵體解體拆檢6. 試運前的檢查14. 啟泵試運轉 1.未按規章辦理,造成人身傷害;1人員傷害;2設備受損;1 工具使用不當,人員傷害2.設備受損;1.工具使用不當,人員傷害、設備損壞2.施工中人員配合不好,造成人身傷害、設備損壞1.工具使用不當,人員傷害、設備損壞1. 設備受損2. 人員受傷1. 個人防護不到位,造成人身傷害2. 施工中人員配合不好,造成人身傷害1.冷工許可證、電器隔離、開具工藝隔離;2.必經平臺人員審批后方可進入工作現場;3.進入施工現場勞保用品齊全;1.工作中有專人監護;2.甲、乙雙方在現場確認電源是否斷電,電盤是否鎖定、掛牌;1 施工前,18、進行安全教育,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 工具選用必須是安全、合格產品,方可使用;3.施工時,要一人指揮。1.使用合格工具2.按正確方法使用工具;3.按照正確的拆檢步驟1. 按正確方法使用工具;2.嚴格按照拆檢步驟進行施工1. 檢查各部位,達到試車條件2. 設專人進行監護.1. 施工人員在作業中,精神要高度集中2. 要求施工人員技術熟練,準確無誤3. 通知平臺相關人員到場,作業過程有統一協調指揮4. 設專人監護,在平臺監護人員監護下施工。12.2 安全環保措施項目名稱: 單級離心泵檢修作業地點: 為了保證海上施工工程的順利實施,出海前首先對海上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明確可能出現的潛在的危險19、。為了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健康,確保國家財產免受損失,特指定以下安全措施。12.2.1 出海須知必須持有安全救生培訓證書(即“五小證”)。必須穿帶好防靜電的個人勞動保護用品、用具。在海上作業期間禁止飲酒、釣魚、游泳、賭博。禁止將垃圾、雜物傾倒海中。特殊工種必須持有工作許可證者方可進行作業(接受平安安全監督的檢查)。平臺上的所有設備不許亂摸亂動,如因工作需要需提出申請,有平臺上專業人員協助辦理。動火作業許可證制度,嚴格辦理審批手續,準備充足的消防器材,并設有專職監護人員。遵守海上平臺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12.3工程項目的OHSE組織機構12.3.1人員項目主管- OHSE負責人- 陸地20、值班電話: 022-66916240、022-6691636212.3.2職責12.3.2.1項目主管職責:全面負責施工質量、進度、安全和環保等管理事項;負責本項目組內部的崗位設置、人員安排;負責與公司職能部門聯系,及時向公司匯報工程進度及其他問題;兼任應急小組的組長,負責與甲方應急組織保持聯絡,并在出現應急情況時組織本組人員履行應急職責。12.3.2.2項目OHSE負責人職責:做好開工準備,檢查所有施工人員的證件,保證全部持證上崗;掌握辨識的健康安全風險及環境因素,理解相應的預防措施;開工前針對本項目中具體的重要健康安全風險及環境因素做好員工的OHSE動員教育,提高員工的防范意識;明確工程中21、需要檢查的OHSE項目和需要填寫的表格及具體的填寫要求,按時檢查填寫;配合檢查人員的工作,對于發現的安全隱患和不符合OHSE要求的及時整改。12.3.3相關作業時聯絡方式平臺安全監督項目OHSE負責人項目施工負責人施工作業安全、環保無問題,作業結束存在安全隱患或環保問題13應急管理規定/應急情況處理13.1 在施工中發生緊急情況時,各負責人要積極承擔起應急指揮責任,組織現場施工人員履行各自職責。13.2 啟動應急方案時,所有人員要有組織的行動,不可慌亂、盲目行動。13.3 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報告平臺總監和安全監督,求得幫助。13.4 主修在施工現場出現應急事件時,為現場(代表公司或本部)的第一負責人。13.5 在業主現場執行任務時,發生應急事件,一切聽從業主現場指揮和管理,全體作業人員聽從業主的調遣,執行業主的應急預案。13.6 應急事件反饋和響應流程:了解情況生產協調室安全室經理/生產副經理相關方公司安全生產部現場施工負責人平臺/處理廠總監平臺/處理廠安全監督現場應急預案險情或事故緊急協調人應急響應公司領導應急方案及響應報告報告報 告 告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