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驕12號轉換層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2286
2022-08-30
16頁
52.04KB
1、東方之驕12號、13號樓轉換層模板施工方案第一節 編制說明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和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要求,為確保轉換層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編制本施工方案。第二節 編制依據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002版)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956、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50018-20027、設計圖紙和其它規范第三節 工程概況一2、 本工程為東方之驕12、13號樓,共計13層,地下一層為車庫,地上12層為商場,312層為住宅,建筑面積約3.2萬平方米。二、 本工程為筒體短肢剪力墻結構,轉換層為地上第二層,轉換層結構標高4.5米至9.3米,層高為4.8米,為梁式轉換層,最大梁設計尺寸為4501400,跨度為8.3米,板厚為180,梁板墻砼強度均為C35。第四節 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1、 技術部門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并按設計回復意見對相關部門做好交底,施工過程中發現疑問及時與設計做好溝通,及時處理。2、召開現場技術交底會議,就模板及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對現場施工及質檢部門交底并劃分相應職責范圍,使其施工前作好充分準備。3、 對3、勞務隊伍全體人員進行進場前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及管理宣傳。4、 對特殊工作作業人員集中培訓,考核合格取證后方可上崗。5、 對各專業隊伍進行施工前的技術、質量交底。6、 施工前由技術人員根據圖紙內容及現場施工情況,制定混凝土施工順序,對工人進行技術交底,試驗人員全面負責混凝土的試驗、資料的整理移交工作。7、 混凝土施工前,項目部技術人員向預拌混凝土廠家、施工單位、項目部工作管理人員、試驗員等進行有針對性的交底,起到技術預控的作用。8、 對混凝土小票記錄的交底包括:必須記錄混凝土的出站時間、到場時刻、開始澆筑時刻,以便分析混凝土罐車路上運輸時間、罐車在現場等待時間、澆筑時間、每罐混凝土總耗用時間、發車4、間歇時間、前車混凝土最長裸露時間等(四個時刻、六個時間)。9、 混凝土試塊留置組數每次澆筑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一次,不足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樣應至少留兩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和拆模試件的留置組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不少于3組)。現場準備1、 現場按照總體施工組織設計作好水電布置工作,做到施工用水電能滿足現場生產、消防要求。混凝土施工時每區段振搗棒分別接2臺移動配電箱,振搗棒實行一機一閘一漏,其漏電電流不大于30mA,動作時間不大于0.1秒。夜間照明以塔吊上的鏑燈為主,必要時如澆大截面梁配備碘鎢燈。2、 根據施工方案要求對各施工班組作好施工5、交底。3、 根據技術方案要求組織施工機械的進場、安裝、調試工作,使其在施工過程中能滿足工程需要。4、 各種計量、測量用具及時檢查、送檢并且檢定證書、材料齊全。5、 合理組織施工現場車輛流通,保證混凝土的連續澆筑。6、 機具和人員:施工前,一切施工用的機具、人員準備充分。所有機具均應在澆筑混凝土前進行檢查,同時配備專職技工,隨時檢修。在混凝土澆筑期間,要保證水、電、照明不中斷。如果停水,由攪拌站用混凝土罐車運水到現場,以保證混凝土澆筑、洗泵、養護等的用水。由商品砼供應商自備50KW發電機1臺。7、 澆筑混凝土前,模板、鋼筋、預埋件及管線等到全部安裝完畢;檢查模板尺寸和預埋件等的規格、數量和位置,6、其偏差值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及驗收規范的規定;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以及接縫的嚴密情況;清除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等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并檢查鋼筋的墊塊是否墊好;辦完隱、預檢手續。澆筑前將木模板濕潤。8、 通知混凝土攪拌站運送混凝土,根據澆筑的部位、時間的不同,來確定罐車的臺數、發車間隔時間,并合理安排罐車行走路線,保證混凝土的連續供應,連續澆筑。9、 檢查安全設施、勞動力配備妥當,能滿足澆筑速度要求。10、 混凝土布料桿架設到位,并固定完畢,調試運轉正常。11、 加強氣象預測預報工作,混凝土施工階段工程部負責聯系一周天氣情況并轉發給有關部門及作業隊,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筑的順利進行,確保混凝土7、質量。三、勞動力準備每班勞動力準備計劃詳下表。序 號工 種人 數備 注1混凝土工202架子工203養護工5收光及養護4鋼筋工605木工606塔吊司機27普工5負責安全文明施工轉換層根據伸縮縫分為4個施工段,每段砼約250 m3,在12小時內施工完畢。第五節 模板施工方案一、 本方案以本工程中設計梁截面最大尺寸為計算依據。梁最大截面尺寸為450寬1400高,位于1-E軸和1-G軸。模板均采用483.5鋼管搭腳手架,梁底模采用45mm厚木模,梁側模采用鋼模,板模采用方木作龍骨,覆膜竹膠板拼裝。二、 荷載的取值1、 砼自重24KN/m32、 鋼筋框架梁1.5 KN/m3 樓板1.1 KN/m33、 8、施工荷載3.0 KN/m24、 振動砼時產生的荷載 水平模板2.0KN/m2 垂直模板4.0KN/m25、 澆筑砼對模板側面的標準值F1=0.22rct012V1/2 (1)F2=rcH (2)其中:Rc為混凝土的重力密度H砼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筑砼頂面的高度t0新澆筑混凝土的初凝時間(h),可按實測確定。當缺乏試驗資料時,可采用t0200(T+15)計算(T為砼的溫度)V混凝土的澆筑速度(m/h)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不摻外加劑時取1.0;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時取1.2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當坍落度小于30mm時,取0.85;5090mm時,取1.0;110150mm時,取1.159、。坍落度處于兩個不同范圍中間時,可采用插入法計算修正系數。坍落度如超出150mm時可適當加大;6、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依據設計值依據技術規范,取8KN/扣件三、 現澆板模板設計計算現澆板模板鋼管支撐的間距取0.8米,兩支撐的間距取1.2m,以1-18軸1-21軸交1-E軸1-G軸處的板為一個計算單元,板凈尺寸為3.725米2.9米,現澆板厚為180。則該單元內的荷載由5排(2.9/0.8+1=5)立柱,每排立柱5個(3.725/1.2+1=5)扣件承擔。砼重為3.7252.90.1824=46.67KN鋼筋重為3.7252.90.181.1=2.14KN模板重為3.7252.90.4=4.3210、KN恒荷載:NGK=梁重+模板重+鋼筋重=53.13KN施工荷載:NQK=33.7252.9=97.80KN(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取3KN/m2)根據公式N=1.2NGK+0.851.4NQK=180.14KN每個扣件所受的壓力為180.14/(55)=7.21KN7.21KN8KN/扣件,滿足扣件承載力要求。 四、現澆梁模板設計計算(一)梁底模采用木模,側模采用鋼模板,支模架采用4.83.5鋼管。梁的最大長度為米,以7.475為計算單元,取模板每平方重0.4KN。砼重為0.451.47.47524=113.02KN鋼筋重為0.451.47.4751.5=7.06KN模板重為(0.45+1.4211、)7.4750.4=9.72KN 恒荷載:NGK=梁重+模板重+鋼筋重=129.8KN施工荷載NQK=37.4750.45=10.09KN(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取3KN/M2)根據公式N=1.2NGK+0.851.4NQK=167.77KN該重量由7.475/0.8+1=11榀支撐即由112=22個扣件負擔,則每個扣件所受壓力為167.77/22=7.63KN/扣件8KN/扣件,滿足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要求。(二)底模驗算1、抗彎承載力驗算底模鋼管支撐縱向間距為0.8米,是一個大于5跨的多跨連續梁,按5跨計算,取最不利荷載組,查表得出彎矩系數KM=-0.105,剪力系數KV=-0.606,撓度12、系數KW=0.644底模45045木板的截面抵抗矩W=bh2/6=148.5CM3模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m=11N/mm2q=167.77/7.475=22.44KNM最大彎矩M=KM qL2=-0.10522.440.82=-1.51KNM木板抗彎驗算:=M/W=1.5110-3/148.510-6=10.17N/mm2所以撓度不滿足要求。根據允許撓度反推算出小橫桿間距50cm。(三)側模驗算1、側壓力兩者取較小值乘以分項系數1.2,傾倒砼產生側壓力為4KN/M2,則F1=0.22rt012V1/2=0.222451.21.1521/2=51.52KN/M2F2=CH=241.4=33.6K13、N/M2兩者取小值,故F2=33.6KN/M2則F=(33.6+4)1.2=45.12KN/M2 2、 鋼片對拉按梁長方向間距150mm設置,按梁高方向300mm設置,鋼拉片規格為4mm、寬3mm厚。對拉鋼片進行驗算:每根對拉片承受的拉力P=FA=36.480.30.15=1.63KNF=2154310-3=2.58KNPf=205N/mm2不滿足要求。2、將立桿縱距變為0.4米后計算q2=22.440.4/0.45=19.95kN/mRA=RB=22.440.4/2=4.49KNMmax =4.490.225(0.225/2)=0.96KNMmax/W0.96/106/5.08103189N14、/2 f=205N/2所以橫向水平承重桿間距為400即滿足要求。(五)、撓度驗算WPL3/48EI=11.226503/(482.061021.219105)=2.56mm200長細比不滿足要求立桿設三道拉桿,底頂各一道,中間設一道距地1.8米,則L0/i2.2103/15.8=139200(長細比滿足要求)由于腳手架每個連接點覆蓋面積少,所以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略去不計。根據公式N/A0f5.61103/(0.3784.89102)30.35N/mm2q=51.24+52.35KN =103.59KN/m所以不滿足要求,必須在負一層梁跨中設支撐。綜上所述,梁板模板安裝尺寸如下:1、 板模支撐間距為0.8米,排距為1.2米。2、 梁立桿和小橫桿縱距為0.4米,間距為0.65米。3、 梁中鋼拉片按梁長方向間距150mm設置,按梁高方向300mm設置,若對拉片按梁長方向間距150mm時,必須按間距0.4米設梁側模斜支撐。4、 在轉換層大梁下沿梁長方向設剪刀撐,角度為60。5、 在轉換層大梁下跨中1/3段立桿與梁模支撐水平承重桿連接處上雙扣件。6、 在負一層梁跨中與轉換層大梁的支撐立桿對應位置搭設長為1米的雙排架,立桿不小于10根,立桿設三道拉桿,設剪刀撐,頂層拉桿與立桿連接雙扣件。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