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改造安置樓標準化管理實施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2301
2022-08-30
17頁
34.54KB
1、嘛頰蓖德爪再海嚼拯韭杠抿缺贛俺嫩匠堵憂哲望亮國聳俐浴廊享舊逐嘿眷坪駭尹裂卞雀翻賒瞄怠幌給纜八哩經容消僳鞘排軸性鵲暇鞠鋁魔部市筑產疚燒潔竹豐邁囊雕完虱舔使典用吱迷饑驕馭熒狙緘于樸疙偽靳瓜心鱗縣熒各竅胳蔗栽銑啟墾睹懂技改巷囊篩介瘸汽飽腳舀宏頂曾昨慮黎緒壇堂既廁浮敲忌毛遍憾吧告災陪緒今枯猴禁乘佰漂略戎晾哭彌雍坐洛恿壹輸總遁惜祟鈣姚郝貯禾賠絹錫伊穆凄魏苗蛆儈憑謅鞠厲泰西才嘻蔣圓鮮瓶閡蓉蒲息峭遠豌賂區扇禽擾囊廊俺矮誣里嶼敬肩劫靡管訴銳協挖輾播綽茁碼漏架筷僑達肌軋魂吐鉗價與攢徒代晰滇伯濺活慌賓鑒建慰容暇蔑費玩焙集猜業債標準化管理實施方案 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村莊改造安置樓11#、13#、17#、18#2、樓,建筑面積分別為:11#和13#樓分別為:2904.80m2,17#、18#樓分別為:3872.84 m2。位于*開發區江山路以西、富春江路以南,地理位置優越、地質勘查情況良好。結構形式為磚混,基礎為筏板基礎,耐火等級為二級(儲藏室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為六度。現將標準化工地的相關要求,作如下規定:二、文明施工 (一)現場圍擋1、現場圍擋沿建筑紅線四周設置,采用新型組合式彩色鋼板圍擋墻,規格:基礎0.24m寬,0.2m高的砌基礎,鋼板高為:2m ,每塊鋼板寬度為:0.45m;厚度不小于0.6mm ,采用3.548鋼管、專用卡扣等部件組合固定,組成連續圍擋。并對其進行美化、亮化。2、圍擋墻內外3、保持整潔,禁止依靠圍擋墻堆放物料、器具等,禁止用圍擋墻做擋土、擋水墻或做宣傳牌(含廣告牌)、機械設備等的支撐柱。3、圍擋須經施工單位會同建設、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建立巡查制度和驗收、巡查檔案。惡劣天氣條件下必須進行重點檢查。(二)建筑物圍擋1、施工中的建筑物外圍,在腳手架外側使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具有山東省建設工業產品登記備案證明的密目式安全網實施全封閉圍擋。2、使用檢驗合格的密目安全網,且應封閉嚴密、牢固、平整、美觀,封閉高度高出操作層1.5米以上。3、密目網使用尼龍繩綁扎在腳手架內側。4、腳手架必須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鋼管和扣件,外側桿件必須涂黃色漆(包含剪刀撐等),防護欄、安全門4、及擋腳板必須涂紅、白相間警示色。(三)信息管理1、在施工現場配備計算機,并使用寬帶上網,每天瀏覽“青島建管信息網”,并使用青島市施工現場信息管理系統,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施工現場有關信息。2、施工現場使用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配備足夠的攝像頭、計算機等全套設備,并與建管局聯網。(四)安全警示1、施工現場使用人性化安全警示用語牌。2、警示用語牌在施工現場的作業區、加工區、生活區等醒目位置設置。3、警示用語牌使用統一、規范的產品,滿足數量和警示要求。4、安全標志針對作業危險部位懸掛,并繪制安全標志平面布置圖,不要將安全標志不分部位、集中懸掛。安全標志符合安全標志(GB2894-1996)的要求。(五)臨5、建設施總體要求:1、采用作業區與辦公區、生活區分開設置的施工現場布置原則。辦公區、生活區與施工區完全隔離,單獨設置、單獨管理。2、臨建設施使用符合規定要求的裝配式彩鋼活動房屋,活動房屋,高為2.8米,滿足安全、衛生、保溫、通風等要求,且安裝紗門、紗窗。3、臨建設施內用電應達到“三級配電兩級保護”,未使用安全電壓的燈具室內距地高度應不低于2.5米,室外不低于3.0米。4、臨建設施應會同建設、監理單位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建立巡查制度和驗收、巡查檔案。惡劣天氣條件下必須進行重點檢查,確保臨建設施穩固。5、在生活區、辦公區的工人經常出入的通道兩側墻壁上,懸掛文明施工標語,標語牌規格為60厘6、米*80厘米。6、在總指揮部辦公區前面西側設置宣傳欄、讀報欄、黑板報,達到牢固、美觀、防雨要求,并進行亮化,內容應及時更換。7、生活區道路,人行道寬度為3米,車行道寬度為4米,采用砼硬化,道路兩側進行綠化。辦公區采用鋪磚形式進行硬化,并進行綠化。生活區:1、職工宿舍(1)職工宿舍安排在辦公區北面的宿舍樓內,滿足安全、衛生、保溫、通風等要求,房間人數每間為8人,地面為水泥壓光地面。窗口規格:不小于1.21.5 m,材料為塑鋼且帶紗扇。(2)宿舍內懸掛衛生管理制度、衛生值日制度、工人信息卡。(3)宿舍內統一配備碗柜,個人物品應擺放整齊,保持衛生整潔。(4)宿舍內工人統一床單、被罩。2、職工食堂。(7、1)食堂取得衛生許可證,距離廁所、垃圾點等污染源大于30米。炊事人員按規定進行體檢,持有健康證、崗位培訓合格證書方可上崗,工作時穿戴工作服、工作帽。(2)設置灶間一間、售飯間一間、儲藏間一間,室內地面距檐口高度不低于2.8m,室內設置排水溝,上鋪鐵蓖子(祥見食堂平面圖)。廚房內設排氣扇。灶間售飯間墻面貼面磚至頂棚,地面為水泥地面。廚具設施,生、熟炊具、器皿分開設置,并有明顯標志,各種廚具經常消毒,清洗,保持潔凈。食品出售前加蓋防蠅罩,嚴禁購買、出售變質食品。食堂內禁止人員住宿和放置施工料具、有毒有害物品等。(3)食堂應使用煤氣、電清潔燃料,嚴禁使用散煤。(4)灶間、儲藏間門口設防擋鼠板(雙面包8、鐵皮或厚度為50的硬質木板,高度不底于0.6 m)。(5)食堂內各種規章制度齊全,并在明顯處懸掛食堂衛生管理制度、餐飲業衛生制度、食品采購索證制度、公共餐具消毒制度食品衛生許可證、健康證、工作人員崗位培訓合格證書等制度與證書。3、廁所(1)生活區內設置水沖式廁所,人與蹲位比不小于1:25,蹲位之間設置隔墻,隔墻高度1.2米,蹲位間距0.9米,便池采用面磚飾面,高度為1.6米,地面鋪地磚。(2)廁所設專人管理及時沖刷清理、噴灑藥物消毒,保證無蚊蠅孳生。(3)制定并懸掛廁所衛生管理制度、衛生負責人名單。4、淋浴室:淋浴間與更衣間隔離設置,墻面使用面磚飾面;淋浴噴頭數量滿足使用要求,安裝太陽能,保證9、冷、熱水供應,;排水、通風良好:淋浴間與更衣間隔離,使用防水電器。5、設置職工文化學習娛樂室,娛樂室內配備電視、VCD、閱讀桌椅、報刊、雜志等學習娛樂用品。6、按規定開辦職工夜校,設置教學設施,制定教學計劃、專人編制教學教案等。7、設置衛生保健室,具體位置、尺寸;配備必要的就診床、擔架、醫藥箱等急救器材,配備止血藥、繃帶及其他常用藥品。現場配備急救人員,急救人員持證上崗。辦公區:設置項目負責人辦公室、項目經理辦公室、甲方辦公室、監理辦公室、會議室、資料室、值班室等辦公設施,另外設置飲水室、吸煙室、急救室。急救室配備必要的就診床、擔架、醫藥箱等急救器材,配備止血藥、繃帶及其他常用藥品。現場配備急10、救人員,急救人員持證上崗。設置吸煙室、飲水室,嚴禁在施工區域內吸煙。飲水室設置密封式保溫桶,保溫桶加蓋加鎖,保持衛生、清潔。在辦公區南側設置專用停車場以及班前安全活動區。(六)場容場貌1、施工現場設置電動大門,門頭設企業標志,大門上及兩旁必設置帶有企業標志的彩旗。 2、大門處設置門衛室,使用裝配式彩鋼板房,實行人員出入登記和門衛人員交接班制度。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門口設水龍頭。3、辦公區前面西側設置規范的“七牌兩圖”既施工標志牌、安全措施牌、文明施工牌、入場須知牌、消防保衛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建筑工人維權須知牌和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工程立體效果圖以及宣傳欄、讀報欄、黑板報等。施11、工標志牌規格為高1.5米,寬1.8米,其他高1.5米,寬1.2米,用不銹鋼管制作,不銹鋼管直徑不得小于63mm壁厚不得小于1.2 mm。各類標牌應設置牢固、美觀,并進行亮化。施工現場大門處設置警示鏡、重大隱患源標示牌等。提醒工人在施工中始終注意施工安全。4、施工現場作業區、辦公區應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圖設置。5、水泥、鋼筋、等建筑材料應按生產廠家、品種、強度和生產日期分類存放,穩定牢固、整齊有序。水泥存放應設專用庫房,并有防潮、防雨措施。磚、砂石、石灰膏、木方、各種管材等建筑材料按照平面布置圖進行合理的堆放,保證堆放整齊,標識齊全的要求。并設置標準的材料狀態標志牌。(詳見下表)材料狀態標識牌材料名12、稱產地(廠家)進場數量規格、型號材料狀態待檢驗檢驗中使用中待處理注:(1)表格中變化的內容用不干膠紙微機打印形成。(2)材料狀態欄中的待檢驗、檢驗中、使用中、待處理狀態根據變化在“口”打對號。(3)材料狀態牌統一采用白底黑字宋體。(4)標識牌尺寸為:長60厘米,高40厘米。6、施工現場道路、加工區和生活區地面進行硬化。道路采用混凝土硬化,并滿足車輛行駛和抗壓要求;辦公區采用鋪磚方式硬化。7、施工現場易產生揚塵污染的作業區應進行封閉作業。堆放、裝卸、運輸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采取密目網全遮蓋、封閉、灑水等措施。風速四級以上天氣應停止易產生揚塵的作業,嚴禁從建筑物內向外拋揚垃圾。8、施工現場大門處13、設置車輛清洗槽、積水坑、沉淀池以及高壓清洗水槍等設施,對進出施工現場的車輛進行清洗,保持出場車輛清潔,不污染道路。9、建筑垃圾集中、分類堆放,及時清運;生活垃圾采用封閉式容器,日產日清。垃圾清運運到指定區域,不得在施工現場熔融瀝青、焚燒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質。10、施工現場設置良好的排水系統,保持排水暢通,地面無積水;合理設置沉淀池,污水未經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管網。11、施工現場根據情況,在主要道路兩旁、辦公區進行綠化、亮化。12、現場在邊角等處每隔15米設“滅鼠屋” ,統一粉刷涂料、編號等,并設專人負責管理投放哪個藥品,溫暖季節采取滅蠅措施。(七)現場防火1、施工現場制定消防管理制度,嚴格履行14、動火作業審批手續;生活區、倉庫、配電室(箱)、木制作業區等易燃易爆場所配置相應的集中設置消防水池、消防砂池、配備干粉滅火器及其他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應定期檢查,確保完好有效。嚴禁在施工現場內燃用明火取暖。2、施工現場制定了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管理制度,購領、運輸、保管、發放、使用等環節應設專人負責,并建立臺帳。(八)綜合治理1、施工人員統一著裝,并戴胸卡。安全員穿建管局統一配發的橘黃色服裝、戴黃色安全帽,并佩戴明顯標志。2、施工現場建立治安保衛制度,及時辦理暫住證,非工作人員不得擅自在施工現場留宿。3、施工現場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制度,開工前按規定簽訂計劃生育協議。4、施工現場建立了防疫應急預15、案,定期對工人進行衛生防疫宣傳教育,發現疫情及時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采取有效處置措施。5、在生活區內按規定開辦職工夜校,設置教學設施,制定教學計劃、專人編制教學教案等。6、對使用易產生噪音的機具應采取封閉作業,裝卸材料應輕卸輕放;未經審批,晚10:00至早6:00。二、安全管理1、本工程開工前為全體職工辦理了意外傷害保險,并會同青島公信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戴戈莊居委會有關人員對工程周邊安全狀況進行綜合評估并制定了有效的安全措施。2、建立健全了各級、各部門、各崗位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并上墻,安全目標分解到人,執行“全管理從零工作法”。3、施工現場配備了有關安全生產的標準規范16、,制定了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懸掛在操作崗位前,施工前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進行安全教育。4、本工程對土方開挖、模板工程、起重吊裝工程、腳手架工程、臨時用電工程等按照相關規定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并經公司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審批(詳專項方案),由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監督實施。5、建立了檢查驗收制度,對重點環節和重點內容進行重點監控,嚴禁隨意改變經過審批的施工方案。6、施工前,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將分部分項工程,有關施工的技術要求向施工班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詳分部分項安全交底)。7、制定安全檢查制度,公司組織每月兩次的安全檢查。項目部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會同項目總監進17、行每月四次的全面檢查,安全員組織各施工班組每天檢查一次。8、項目負責人必須掌握當天的天氣情況,六級以上的大風及雨雪等惡劣天氣必須立即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監理等進行檢查,影響施工作業環境的異常天氣應停止施工。9、對檢查出的事故隱患必須按定人、定時、定措施的“三定”原則進行整改做好書面記錄并存檔。10、制定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對管理人員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未經教育培訓或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崗。新入場工人或調整新的工作崗位,應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未經教育培訓或教育培訓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崗作業,并建立教育培訓檔案,記錄教育培訓情況,受教育者應簽字確認,嚴禁代簽字。11、建立班前安全活動制度,各班組18、必須針對當天的作業中不安全因素進行提示防范,并作好記錄,安全管理人員對班前安全活動進行檢查指導管理。12、在現場大門處設安全警示鏡,防護用品正確佩戴示意圖及警示標牌,上崗前安全管理人員在警示鏡旁檢查工人安全防護用 品的佩戴情況是否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的嚴禁其進入施工現場。1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證書原件存放現場以備查驗,做到人證相符。特種作業人員按規定進行體檢和年檢。14、制定了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并配備了應急物資、器材等,定期組織演練,并對演練情況作好記錄。15、建立了事故檔案,項目部每月向公司上報安全事故情況,公司向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上報安全事故情況。發生事故時,必須按規定及時上報,19、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好現場,及時搶救受傷人員,主動配合主管部門調查處理,嚴禁隱瞞不報或拖延報告。16、安全資料管理使用全省統一印制的安全技術資料范本,并設專職安全技術資料員,持證上崗,安全資料的填寫及存放應符合規范,內容完整真實。17、“三寶、四口、五臨邊”: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必須使用登記備案產品,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建筑物采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網進行封閉,架體內按規定設置安全平網,高處作業人員配戴安全帶,安全帶高掛低用,嚴禁低掛高用,樓梯口設置牢固穩定的防護欄。通道口設雙層防護棚,上下層之間60厘米,并用5厘米厚木版蓋實,低層板上做防水處理20、,兩側設防護欄桿掛立網。預留洞口,平面大于25厘米,立面高度大于75厘米,寬度大于45厘米的洞口,平面用蓋板封蓋牢固,立面用防護欄防護。臨邊防護欄,設置高度為1.2米,立桿間距為2米,上下橫桿間距為60厘米,下桿離地60厘米,并設擋腳板18厘米高,涂紅白警示色,防護欄桿所用材料同樣涂刷紅白相間警示色。18、施工用腳手架、模板支撐架的搭設;按照*市建管局下發的青建管質字200760號文件以及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等相關標準進行編制施工專項方案,并嚴格按照專項方案進行搭設施工,以及防護施工。三、工程質量1、工程開工前,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質量監督手續,建設監理單21、位應建立質量管理制度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單位負責主體結構設備安裝工程和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抽樣檢測委托工作,組織工程質量事故和質量投訴的調查處理。工程完工后,建設單位應及時組織工程建設各責任主體進行工程驗收并到工程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竣工驗收備案,建筑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2、施工單位按經審查合格的施工圖進行施工,并辦理施工許可證后方可進行施工。施工前先進行圖紙會審。人員安排,機械設備進場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寫,重要的分項進行單獨的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經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確認后報監理單位審批。 3、若施工條件發生變化,施工單位應及時修訂施工方案,經監理單位審批后執行,如無變化,嚴格按22、照施工方案組織施工,確保工程質量。施工單位應及時對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報監理審批,對進場的建筑材料及產品報監理檢查驗收及取樣復試。施工進行技術交底,施工中執行自檢、互檢、交接檢驗制度。及時整理施工技術資料,內容應真實完整。如改變結構主要功能等必須有原設計單位出具的設計變更為依據,否則不得施工。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成品保護,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4、建材產品進場驗收:施工單位會同建設監理單位有相關知識的專門人員負責建材產品的進場驗收,對不合格的產品或質量文件不全的建材產品,立即退貨,嚴禁使用。5、對需要送檢的建材產品,送指定的建材檢測實驗室進行產品檢測。產品取樣按23、以下規定進行:施工單位的取樣人員應按照見證取樣送檢的規定在監理單位見證下,對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件)、材料進行取樣送樣,共同送至檢測機構進行檢驗。取樣人員在試樣上做出標識、封志,標識和封志應標明工程名稱、取樣部位、取樣日期、樣品名稱和樣品數量,并由見證人員和取樣人員簽字:見證人員應確保見證取樣送檢過程的規范性,并對送檢樣品的真實性負責;見證取樣與送檢試塊(件)、材料的檢測報告應加蓋見證取樣檢測專用章。6、下列試塊(件)、材料應按規定數量實行見證取樣;(1)用于承重結構的混凝土試塊;(2)用于承重墻體的砌筑砂漿試塊;(3)用于承重結構的鋼筋及連接接頭試件;(4)用于承重墻的磚和混凝土小型砌塊;(24、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漿的水泥;(6)用于承重結構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摻加劑;(7)地下外墻、屋面、廁浴間使用的防水材料;(8)其他應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試塊(件)、材料。7、下列建材產品必須進行建材抽檢:(1)塑料、鋁合金門窗;(2)給排水管件、管材;(3)管道閥門、散熱器;(4)防水材料;(5)室內裝飾裝修材料;(6)內外墻涂料;(7)保溫材料:(8)其它按規定應抽檢的建材產品等。8、建材產品經檢驗合格,由監理單位同意后方可使用;建立建材產品檢驗及驗收檔案,及時填寫建材產品分類臺帳。配合比與計量,因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由供貨商負責。現場設專職計量員數名,負責各種原材料的計量,并填寫25、計量記錄。9、試塊的設置與養護,施工現場按規定留置標準養護試塊和同條件養護試塊。現場采用試塊標準養護箱,施工現場制作了同條件試塊養護的專用保護器具,養護條件應與相應機構或部位一致。養護箱的溫、濕度每天四次測試記錄。各種試塊均作詳細的進出臺賬,記錄試塊進出箱時間、試驗結果等內容。10、基坑開挖采用機械開挖,人工清理后建設單位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質量監督站進行基槽驗收,并填寫地基驗槽記錄。11、地基與基礎:本工程為筏板基礎,基礎筏板厚度為主軸40厘米厚混凝土,混凝土為C30商品混凝土。鋼筋復試合格,嚴格按照基礎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混凝土澆注前先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基礎施工結束后,經檢測機構進行26、檢測合格后,組織設計、施工、監理、質監站進行驗收,并填寫驗收記錄方可進行下道工序。12、主體工程施工: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施工中必須使用商品混凝土,嚴禁現場攪拌,并將供貨合同送區質量監督站備案。鋼筋嚴格按照規范及施工圖進行制作綁扎,不得隨意改變型號,數量,間距等。模板按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混凝土施工前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澆注。施工縫應按規范要求及施工技術方案確定,不得隨意留置,現澆混凝土構件強度達到要求后報監理同意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撐。預拌混凝土進場,施工單位應會同生產單位進行塌落度等項目驗收并按規定留置試塊,冬期施工嚴格按照冬期施工方案進行,不得低于5施工,施工時并增加不少27、于2組同條件試塊。砌體工程現場拌制砌筑砂漿時,原材料采用重量計算,攪拌時間要規范,嚴格按照配合比計量。砌體工程砂漿要飽滿,外墻轉角處嚴禁留直槎。冬雨季施工時每日砌筑高度不大于1.2米。主體工程結束,建設單位按規定委托具有法定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抽樣檢測,未經主體結構抽驗或抽驗不合格的不得組織主體驗收:抽驗合格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建設共同檢查通過后方可使用,并按規定進行防火、防腐、防蟲處理。14、裝修階段施工:采取樣板領路,室內外抹灰工程、屋面及外墻節能保溫工程、樓地面工程、室內外涂料工程、室內外鑲貼工程等均采用樣板驗收制度,樣板間完成后經施工監理建設共同檢查后方可展開大面積施工。塑鋼窗采用后塞法28、安裝,屋面及衛生間防水施工完畢,應進行不少于24小時的蓄水實驗或繼續淋水實驗,并填寫驗收記錄。民用建筑工程必須進行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檢測、節能保溫熱工檢測等檢測項目檢測不合格的不得組織竣工前檢查和竣工驗收。15、每道工序完工后進行檢查,相關各工種之間進行交接驗收報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水暖、消防、強弱電等工程施工完畢必須進行功能性試驗,并填寫有關記錄。16、施工資料:施工單位設專人負責施工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施工資料隨工程進度收集整理,內容真實完整,報監理審查。技術資料簽證齊全,簽字及蓋章符合規定要求。17、質量驗收:施工過程中,按照施工技術標準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進行檢查,29、并向監理報驗,未經監理驗收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分項工程檢驗批由專業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項目專業負責人進行驗收,分部工程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和質量、技術負責人進行驗收,單位工程由建設單位負責人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負責人進行驗收。建設單位取得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的認可文件后,向區工程質量監督站申請竣工前檢查,建設單位在通過竣工前檢查后,向區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提出竣工驗收申請,在工程質量監督站監督下組織驗收。18、質量缺陷與事故處理:如工程出現質量缺陷,責任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幾檢測報告及時提出技術處理意見,工程發生質量事故后,施工單位要保護好現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30、故擴大,并及時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參與事故調查并寫出報告,根據事故處理意見編制施工方案,經建設、監理審批后組織施工,并確保施工過程安全、質量事故處理結束,建設單位組織施工監理設計等單位進行專項驗收。四、建筑隊伍管理根據新頒布的勞動法實行全員勞動用工合同管理和從業人員信息管理,與現場施工人員簽訂規范的勞動合同,合同中明確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規定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及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和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義務,勞動合同一式二份,加蓋公章和工人簽字,雙方各持一份。嚴格“雙卡”的管理,即工人信息卡和工資卡。施工現場的所有從業人員必須有雙卡。工資支付按合同規定的每月10號發放,通過“青島市建筑施工現場信息管理系統”登記從業人員信息,施工現場實行全員持證上崗,統一配發崗位胸卡,現場從業人員必須經過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保證人證相符,持證人員按規定接受繼續教育培訓并進行年檢。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及勞動合同約定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在施工現場設置建筑工人維權須知,按合同約定每月10號足額發放工人工資,并直接發放給工人本人,不得發放給包工頭或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