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至九江高速公路安徽段綠化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2339
2022-08-30
18頁
71.04KB
1、彎室賭漳菜禹漸摯津虹巖無訣塢盡鎢顫界汝陶焉溯政厘尚溜術貧鄭陡券哎碳兔舜橢典勻蝎堂膜雕器瞻垃獻忍蔗擂蟄亥鄙象塌愛里繭妥隘藐咀罩蠟鍺蔚裝錠刺頒赤裹逗帖侯搪使動穢乘佰鍘逢刀史思羌岔婆類宜熒秩沛阿鮮駒頌偷夏迪唬瞪夏妨弱喝戎皖茶骨皋路柵融忱扦怕惡忠砂培吏幅窄迢釘典卉砌逆嗚汗級癰眶乙揣矣怪昌懲穎對宇燦滬磅窺喇曲測皖陛鴛溢傀蜒式拴崇漸夫慶玫瑣椽撰云艇狄深摯導感供嚎詫娶鳥阜碘窺然頒槍欺種囪綢嘆渠腫伸碑嚙郁洋盔立筍盒札泡疚酞者調石挽堿跪膏窟熄凡廠惡抱楚薄琳燎壯網付港腆繞環求液灰膀幕淤蟲渭苦領吮責飲資交管物勘蛋忽楷送臂低胰鳴窒 目 錄 一、工程概況21.1總體概況21.2地質情況21.3河流水文情況31.4氣候特2、征3二、編制依據4三、綠化具體施工工藝和方案43.2.三維植被網護坡5工藝流程:53.3喬木、灌木種植7施工工藝流程:73.4噴播植草93.5掛鐵絲網噴播植草123.6鋪種草皮153.6.6養護管理期的施工方案:18四、質量標準和質量控制194.1基本要求194.2質量標準與檢驗19五、質保措施205.1質量保證體系205.2綠化工程質量保證措施215.3合格工程保證措施215.4施工用水215.5特殊季節施工22綠化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1總體概況東至至九江高速公路安徽段是安徽省“四縱八橫”高速公路網規劃中“橫七”(南京-九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徽省南沿江高速公路的最西段,列入了交通3、運輸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公路水路交通發展規劃綱要,是皖江產業轉移示范區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根據本項目初步設計批復,全線采用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全封閉、全立交,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路基寬26米。本項目總體走向為自東北往西南,起點接望(江)東(至)長江公路大橋南岸接線,設置香隅樞紐互通立交,終點接在建的江西省彭澤至湖口高速公路贛皖界至彭澤段,路線總里程 10.802Km(K0+600K11+402.188)。采用全封閉、全立交、控制出入的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路基寬26米,全線設計時速100Km/h。 綠化主要工程數量:種草144320.8、三維植被網護坡46048.8、長綠灌木34929株、4、厚80mm客土草灌混植34286、撒播草種188405(撒播植草、路堤邊坡噴播植草、掛鐵絲網噴播植草、框架梁內植生袋綠化)、馬尼拉草皮27036、人工種植喬木8125棵(香樟、蜀檜、楓香、構樹)、人工種植灌木44066棵(紅繼木球、紫薇、紫葉李、紅葉石楠、龜甲冬青、蔥蘭、紫藤、海桐、迎春、垂柳、小果薔薇、天竺桂、高桿女貞、女貞、馬桑、黃荊、金葉女貞、紫葉小檗、小圓竹)、人工種植攀緣植物。1.2地質情況本項目全線均位于東至縣香隅鎮境內,自縣域中西部往西南方向斜穿至皖贛交界鷹山尖附近。項目沿線地形總的趨勢是南高北低,北部為丘陵平原區,香隅附近地勢平坦,其標高1040m左右,黃栗樹至省界一帶為崗地山5、坳和低山丘陵區,地勢起伏較大,標高在40300m之間。按地貌成因和形態分類,公路沿線可劃分為沖積(堆積)平原、剝蝕丘陵、侵蝕低山三個基本類型。1.3河流水文情況地表水:項目沿線位于長江右岸,屬長江水系,區內河湖區域遼闊、河系發達、湖泊眾多。主要河流包括香隅河、堯渡河等,湖泊有七里湖、黃泥湖、茅田湖、澤潭湖、太白湖等;另外,還分布著橋上水庫、潘沖水庫、青山水庫等。正常年區內徑流深710毫米。地下水:一般情況下,沿江洲圩地區受江湖水位影響,汛期地下水位在50厘米上下,暴雨后為2030厘米。山丘河谷地區淺層地下水位豐富,又受河水常年補給。根據地下水賦存條件、含水介質以及水利特征,將區域內地下水劃分為6、松散巖類孔隙水、碳酸鹽巖類裂隙溶洞水和基巖裂隙水。通過對沿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取樣分析,對混凝土均無腐蝕性。1.4氣候特征項目所在區域地處中低緯度,系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溫暖濕潤,雨水充沛。因地區地形復雜,各地氣候有異,季節轉換明顯,水、旱、風、凍、冰雹等災害頻繁,給公路的施工、運營帶來不利影響。區內多年平均氣溫在15.516.9左右,歷年絕對最高氣溫(7月)達39.8,絕對最低溫度(元月)為-16。區內年平均日照總時數2046.0小時,全年無霜期223天。區內雨量充沛,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年平均降水量1554.4毫米。因季風氣候影響,月、季分布不均,旱澇頻繁。7、常年3、4月份雨水明顯增多,5、6月份雨水集中多洪澇,7、8月份降水不均、伏旱多夏澇,9、10月份秋高氣爽、秋旱頻繁。年蒸發量1444.9毫米,小于年降雨量。二、編制依據1、 本工程的招標文件; 2、本工程的工程設計圖紙及所附工程量清單; 3、國家現行施工規范、質量檢驗標準及操作規程; 4、本單位曾經施工過的同類工程所積累的施工經驗及本單位所固有的綜合管理水平。三、綠化具體施工工藝和方案3.1 撒播種、植草 施工工藝流程:表(層)面處理設置高程控制樁運料、攤鋪植草。 表(層)面處理:需要植草的部位清除表面的廢棄鋼筋、模板及其他影響植物生長的垃圾。經工程師檢查并批準將要被植草的表面后,才能開始植8、草。3.1.2測量放樣:測量人員進行鋪筑的放樣,設置高程控制標桿,標出15cm種植土厚度線,現場施工人員做好標桿的保護。運料、攤鋪:直接用反鏟或裝載機裝載,自卸汽車運輸至工作面卸料。采用SD23推土機或者裝載機攤鋪,人工配合平整,厚度控制約15cm。鋪料過程中參照做好的高度標桿來控制,避免出現超厚或不足現象。整平表面做到基本平坦。植草:根據規定的比率均勻的進行播種后,用耙子杷種,并輕輕的卷入表面。并時常進行灑水養護,雨季也可利用天然降水養護。種草的密度為5到7cm(草叢之間的間隔)。3.2.三維植被網護坡工藝流程:邊坡整理成型細平整掛網固定覆土播種再覆土覆蓋纖維布或稻草、秸桿澆水養護后期管理。9、施工技術方案3.2.2.1邊坡整理成型,細平整。 a.在路基土方已經完工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后,放出路基邊坡坡腳樁。直線路段基邊樁及坡腳樁每隔20cm打樁,進入曲線段加密到510m,以保證路基邊坡線平滑順直。 b定出路基邊樁及坡腳樁后,用白灰標出控制線,然后開始刷坡。刷坡時可以用人工配合挖掘機按1:1.5的坡度進行。用挖掘機刷坡時要預留約20cm寬由人工清除,以保證路基邊坡的密實度,人工刷坡時要掛線,并用坡度尺檢驗路基邊坡坡度,以確保基邊坡的外觀線形,刷坡后將邊坡上的土塊粉碎、平整,并施入底肥。完工后經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3.2.2.2開挖溝槽。在坡頂及坡腳處,按照施工圖紙設計尺寸,人工開挖預埋10、植被網的溝槽,并平整。注意開挖溝槽和刷坡一次不要過長,防止雨水、風沙等作用破壞路基邊坡坡面。3.2.2.3覆網。邊坡整理完工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后,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要求或工程師的指示,及時進行人工鋪設三維植被網。覆網時,先將網置于坡頂溝槽內,然后從坡頂到坡腳依次進行。網晝與坡面貼附緊密,防止懸空,使網保持平整,不產生皺褶。網塊之間要重疊搭接,搭接部分應在10cm左右。3.2.2.4固定三維植被網。覆網后按照一定的密度和方式,采用竹釘(長25cm)或R型鋼筋(長25cm)打入邊坡進行固定;然后將植被網預埋在溝槽中,再回填土夯實。3.2.2.5覆土。在三維植被網固定好以后,在網上覆一薄層土進入11、網包(可以用木條刮入),而土壤要求細碎、肥沃、pH值適中。3.2.2.6播撒草籽。要求如下: a根據氣候、土質、含水量等因素,選擇易于成活、枝葉茂盛、根系發達、莖低矮、多年生、便于養護和經濟的草籽種類。 b撒播草籽應在無風,氣溫15度以上的天氣進行,避免干燥的風季和暴雨季播種。為使草籽均勻分布,草籽應摻加細砂或細土,攪拌均勻后播撒。3.2.2.7再覆土。撒播草籽后,網上面再均勻覆蓋一薄層土,并適當拍實,使邊坡表面平整,并保證使土蓋住草籽。網上覆上總百度約為2cm 左右。3.2.2.8覆蓋纖維布或稻草、秸桿。為了讓草籽盡快發芽,邊坡上面應考慮采用纖維布或稻草、秸桿等進行覆熏,使土壤保持濕潤和適宜12、草籽生長的溫度。3.2.2.9澆水養護。種植草籽后應適時進行灑水施肥,清除雜草等養護管理,直到草籽成活并覆蓋坡面。澆水時最好采用霧狀噴施,防止形成徑流,以免造成草籽分布不均勻而影響覆蓋率和美觀。3.2.2.10養護期加強管理。應有效地養護所有種植面上的植物,直到養護期終止。3.3喬木、灌木種植施工工藝流程: 選苗 植樹前準備 定位放線 掘苗 挖樹坑 填土、換土、施肥 裝車、運苗、卸車、假植 栽植苗木來源:原有喬、灌木應盡量就地移栽使用,其余的按圖紙所規定的品種、規格盡可能在本地區選苗。如某些品種的苗木需到外地采購,必須向業主、監理方申請,并做好苗木的檢疫工作。3.3.3、植樹前的準備工作:施工13、前了解設計意圖,認真聽取設計單位和有關人員的技術交底,包括設計規定的樹種、定點依據等。施工前必須了解植樹場地的情況,清除障礙。落實苗源,專人看苗、號苗。定點放線: 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定點標記要明顯,用木樁、白灰 漆進行標記。定點后編好放樣報驗單,報業主、項目監理部有關人員驗點。掘苗標準:為了保證苗木成活率、提高綠化效果,選用生長 健壯、無病蟲害、樹形好、根系發達的苗木。操作方法:a、掘苗根據甲方要求先進行選苗號苗。b、掘苗處土壤干燥時,應在掘苗前 3 天澆水一次。c、常綠樹或灌木掘苗前要用草繩將樹冠圍攏,所留根系及苗木土球應符合規定尺寸。起苗后要視樹種及栽植需要進行 適當修剪,以減少水份蒸14、發,提高成活率和觀賞效果。d、掘苗當時要先鏟去表土,然后開環狀溝,同時修土球,再用草繩打包。e、花灌木小苗則注意取苗后放置陰涼處或用遮陽網擋住強光,防止脫水萎蔫。挖樹坑: 挖樹坑時要找準位置,以所定位置為中心按規定直徑劃一圓圈作挖坑范圍。挖樹坑時要將表土與底土分別置放。挖坑時,對坑壁要隨挖隨修,坑壁直上直下,口大底小。填土、換土、施肥: 填土時要先填入表土,然后填入底土,并要求及時除去樹根、草根及磚石塊。如挖出的坑土不適宜種植,則應換上肥沃 的土壤。施肥時嚴禁樹根與肥料直接接觸,施用有機肥必須經過發酵處理,以免燒傷樹根。模紋花壇、遍植花灌木可結合平整土地撒施肥料,并充分拌勻。裝車、運苗、卸車、15、假植:苗木裝車前,押運人應仔細核實樹種、規格、質量、數量后再行裝車。裝運灌木可直立裝車,并對根部采取保護措施。裝運裸根苗木應根向前,樹梢向后,按順序堆碼,并采 取措施使樹干免遭損傷。裝運帶土球苗木,苗木 2 米以下可立放,2 米以上則斜放,且土球向前,樹干朝后。卸苗時要按順序從上至下。苗木土球直徑 40 厘米以下的,可直接搬動土球卸苗。土球在 40 厘米以上的,必須用木板搭成斜面,將土球從木板上慢慢滑下。所有苗木卸車時均要輕拿輕放。苗木卸車后不能馬上栽植的,應進行假植,并適當澆水, 保證苗木根部、莖部濕潤。栽植:灌木的栽植:栽植前對苗木的枝干與根系進行必要的修剪。在樹坑所施的肥料上覆蓋5-1016、厘米的泥土,使根系不直接接觸肥料。坑中所填泥土應在洞坑深度三分之二處,中央呈饅頭狀。然后將灌木球苗放置其上,在樹坑四周及其上回填泥土。當回填土達到根系一半深度,要將苗木向上稍微提起,隨即按每層厚15厘米回填土并適當壓實。帶土球苗木的栽植:填土至坑深三分之二處,將土球上的包裝物去掉,在坑中放穩,將種植土回填在土球周圍并分層壓緊。做保護圈、澆水:待喬木栽植完畢后,用土圍成土堰,土堰高為15厘米,然后澆足定根水。胸徑大于6厘米的苗木,應在澆定根水1天后設立支撐。根據土壤墑情澆第二、第三次水。待澆完第三次水就可封堰。3.4噴播植草 噴播植草技術,是以水為載體的植被建植技術,首先將配置好的種子、肥料、覆17、蓋料、土壤穩定劑等與水充分混合后,再用高壓噴槍均勻地噴射到土壤表面。噴播后的混合物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層膜狀結構,能有效地防止種子被沖刷,并保證在較短時間內植株迅速覆蓋地面,以達到穩固邊坡和綠化美化的目的。3.4.1、施工工藝流程坡面清理種子處理土壤處理配置噴播液噴播覆蓋無紡纖維布養護管理3.4.2、坡面清理清除經過驗收的穩定邊坡上的易碎落的孤石、松動巖塊及雜物。土壤處理 施工設計邊坡存在邊坡土壤硬度較大(非堅硬巖石)或坡面太光滑,進行開挖水平溝處理,一般水平溝間距5cm,溝深5cm;對局部硬度較大地區,需要進行局部挖水平溝處理。而對坡面極為不平整或有廢渣的區域,進行表面清理、平整。未進行過種植土18、處理的地點,土壤應進行深耕作業,并打碎土塊,翻耕深度大于30cm。有工程防護的邊坡,只允許使用鋤、鐵鍬等工具進行翻耕,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工程設施,翻耕深度大于30cm。場地種植土中如含有有害成分,則應采用客土或改良土壤的技術措施。場地有積水的地方應整平或挖排水溝將水引走。草籽處理草籽選用根系發達、莖矮葉茂、成活率高、生產快、適宜當地土質和氣候條件的品種。種子播種前,應進行催芽處理,催芽方法可使用化學溶液浸泡,或采用溫水處理,或采用流水沖洗的方法。配置噴播液 按設計規范要求選配肥料、種子、覆蓋料、土壤穩定劑、著色劑等與水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后噴射于坡面。在噴播前一定要對批量種子發芽率進行測定。由于19、灌木種皮較厚,需要溫水浸泡處理和催芽處理,具體措施依據種子的特性,以保證灌木的正常出苗。噴播 噴播時先加水至罐的1/4處,開動水泵,使之旋轉,再加水,然后依次加入種子、肥料、保水劑、紙纖維黏合劑等。攪拌5-10分鐘使漿液充分混合后,方可噴播。噴播時,操作人員要均勻連續地噴到播種地面。 為了保證效果,應每次噴4米,下一次噴重疊2米,且從左右兩個方向往復噴植,即每一個地方都是左右方向各噴一次。噴播后5-10分鐘水分下滲,此時容易檢查效果,不足應補噴,噴播過的地方嚴禁踩踏。覆蓋無紡布 由將無紡布平整的鋪于坡面上,如須搭接,則縱向覆瓦狀搭接15cm,橫向搭接15cm。并且每1m用一枚竹釘固定。養護管理20、 霧化澆水,水點宜細密均勻,防止水流沖蝕坡面。浸透土層80100mm為宜,除降雨天氣,噴水不得間斷。待草長至5cm時或23片葉,揭掉無紡布,使用人工方法加速生長,使之快速成坪。作好草坪病蟲害的預防工作、肥料管理。3.5掛鐵絲網噴播植草掛鐵絲網噴播植草施工方案適用于本標段開挖形成的巖質邊坡。施工工藝流程坡面清理測量放線錨桿施工掛網并固定材料攪拌噴射營養基質表層噴播配制綠化基材覆蓋無紡纖維布養護管理 坡面清理清理坡面松動的孤石、碎石、松散層及其它雜物,對于光滑坡面進行加粗處理、增加坡表粗糙度。 測量放線 按施工設計圖紙標志、測量坡面主、輔錨桿的位置,主錨桿間距2.0m ,輔錨桿間距1.0m。錨桿施21、工 錨桿采用電鉆成孔,孔徑為直徑42mm。掛網噴播混生植物護坡錨桿長度按邊坡條件不同分成多種形式,穩定性好的硬質(堅石、次堅石)巖邊坡,長錨桿采用0.8m,短錨桿采用0.6m;穩定性良好、坡面完整的軟質巖邊坡,長錨桿采用1.2m,短錨桿采用0.8m;整體穩定性尚好,但邊坡局部巖石塊體存在楔型滑動危險或土石混合的路段,長錨桿采用3.0m,短錨桿采用2.0m;邊坡比較破碎,且局部已經出現小范圍巖石碎落的路段,長錨桿采用6.0m,短錨桿采用3.5m。風鉆成打孔后,孔內注M30水泥漿,然后插入錨釘進行固定。 掛鐵絲網并固定 從坡頂自上而下鋪掛,至少每隔1m間距須與錨桿用絲徑2.4鐵絲綁扎,相鄰兩幅網重22、疊搭接用絲徑2.4鐵絲綁扎,搭接寬度為20cm。 網距坡面要保證57CM的噴射厚度的距離,安裝水泥墊塊。 材料攪拌 按施工設計規范要求配制營養基質,如巖石綠化料、特制綠化劑、長效復合綠化專用肥、當地土料等按設計比例攪拌均勻。 噴射營養基質 綠化基質(含纖維)與植生土按體積比1:2比例混合倒入攪拌機攪拌,攪拌時間不應小于1分鐘;進行初噴,厚度7-8cm;再噴射混合草種(含綠化基質),厚度2cm(每平方草種數量5070顆)。 噴射從正面進行,避免仰噴,凹凸不平及死角部分更要注意; 保持噴射面厚薄均勻; 含種子層的厚度必須達到2cm,嚴防漏噴; 噴射施工后幾小時內如果有降雨,必須采取防護措施,避免基23、材混合流失。配制綠化基質將草灌種、植物纖維以及相應的輔料按設計要求配成綠化基材,將綠化基材與營養基質按一定比例混合,噴射于表層坡面。 覆蓋無紡布 施工完畢,坡面采用無紡布覆蓋并固定,坡頂做臨時排水溝。養護管理根據天氣情況及土壤墑情進行澆水養護,當株苗高度達5-6或出現三葉一心時,可揭開無紡布煉苗;對于生長稀散區域補種;做好病蟲害預防與防治工作;適時追肥。質量保證措施 (1)控制關鍵環節 a、錨桿施工,按施工設計要求控制;b、掛鐵絲網并固定施工,網與錨桿相連牢固;c、配制噴射營養及噴射施工,配料按設計要求配制攪拌均勻,噴射采用多次噴射方式,防止坡面溜滑,達到設計噴射厚度;d、綠化基材噴播,應避開24、雨期,及時施工及時覆蓋。 (2)精心養護 3.6鋪種草皮草皮鋪種施工工序: 地形細整定點放線草坪栽植施工期養護養護管理期養護竣工驗收移交。材料準備: 1、肥堯表土深10公分、復合肥料、水等應符合植物生長要求; 2、草皮種子為長不高的國產優良種子。地形平整: 地形要求,應使整個地形的坡面曲線保持排水通暢,清除多余的土、石頭、雜物并運走,少土的地塊要補土,由里向外施工,邊造型,邊壓實,施工過程中機械不得在栽植表層土上施壓。人工細做覆蓋面層,保持表面土質平整疏松,并清除雜物。人工平整前首先安裝好路牙石。從邊緣逐步向中間收攏,使整個地形坡面曲線和順、排水通暢。 種植地塊種植土層最低厚度,草坪必須要3025、深。定點放線: 首先按工程布置的種植地段、種植位置及品種的輪廓,進行放樣,按現場工程部工程師提供的水準點、確定放樣基準點。 分別對綠化苗木栽植位置等進行放樣,每次放樣后,報請現場工程師進行審核,核準后、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草坪鋪種施工方案: 場地準備 鋪設草坪和栽植其它植物不同,在建造完成以后,地形和土壤條件很難再行改變。要想得到高質量的草坪,應在鋪設前對場地進行處理,主要應考慮地形處理、土壤改良及做好排灌系統。 土層的厚度: 草坪植物的根系80%分布在40cm以上的土層中,而且50%以上的是在地表以下20cm的范圍內。為了使草坪保持優良的質量,減少管理費用,應盡可能使土層厚度達到40cm左26、右,最好不小于30cm,在小于30cm的地方應加厚土層。 土地的平整與耕翻:這一工序的目的是為草坪植物的根系生長創造條件。 雜草與雜物的清除,清除目的是為了便于土地的耕翻與平整,但更主要的是為了消滅多年生雜草,為避免草坪建成后雜草與草坪草爭水分、養料,所以在種草前應徹底加以消滅。 初步平整、施基肥及耕翻,在清除了雜草、雜物的地面上應初步作一次起高填低的平整,平整后撒施基肥,然后普遍進行一次耕翻。 更換雜土與最后平整。在耕翻過程中,若發現局部地段地質欠佳或混雜的雜土過多,則應換土,為了確保新設草坪的平整,在換土或耕翻后應灌一次透水或滾壓遍,使堅實不同的地方能顯出高低,以利最后平整時加以調整。 為27、提高土壤肥力,最好施一些優質的有機肥料做基肥。但勿直接用家畜肥糞,因其中含有大量雜草種籽,會造成以后草坪中野草孳生,后患無窮。 排水及灌溉系統 草坪與其它場地一樣,需要考慮排除地面水,因此,最后平整地面時,要結合考慮地面排水問題。不能有低凹處,以避免積水。草坪多利用緩坡來排水,在一定面積內修一條緩坡的溝道,其最低下的一端可設雨水口接納排出的地面水,并經地下管道排走,或以溝直接與湖池相聯。理想的平坦草坪的表面應是中部稍高,逐漸向四周或邊緣傾斜。 草坪種植施工 播種法: 種子的質量:質量指兩方面:一是純度,二是發芽率。一般要求純度在98%以上,發芽率在85%以上。 種子的處理:為了提高發芽率,達到28、苗全、苗壯的目的,在播種前可對種子加以處理。 播種量:應根據草種、種子發芽率來確定種子播種量,種子有單播和23種混播的,單播時,一般用量為1020g/。 播種: 選擇無風或微風天氣進行,機械播種播2-4次,保證播量準確,播撒均勻。 為取得更好的效果必要時可進行植前施肥,對整好的場地,均勻撒施熟化的有機肥3kg/m2、復合肥0.08 kg/m2,再進行土壤翻耕,然后用鐵耙將表土耙平、耙細保證細整后的坪床不出現坑洼高低不平的現象,以免澆水或雨天積水而造成草坪生長不良。細整后的坪床準備播種。 白三葉播種量以發芽率及土壤條件來決定。發芽率高、土壤條件好則可減少草種播種量、反之增大草種播種量。一般為1029、-15 g/m2,用播種機撒播均勻。 覆土鎮壓:播種后,用覆土耙進行覆土2 次以上,覆厚0.2cm,之后用50-80kg滾筒進行鎮壓2次,確保草種與土壤接觸緊密、坪床具有一定的緊實度。覆蓋:選用草苫子進行覆蓋,保濕、防止種子流失、減少徑流對地表的沖刷而導致地表板結。 播后24小時內進行第一次噴灌,噴濕土壤5-10cm,1天噴2-3遍,保證坪床濕潤,直至種子發芽,發芽后20天,保證2-3天對草坪進行一次噴灌,之后每3-5天對草坪進行一次噴灌,直至成坪。 揭除覆蓋物:待幼苗出土整齊后,選擇陰雨天或晴天的傍晚進行,并注意揭除后的養護工作,防止造成幼苗脫水傷害。 草坪草生長到5葉期時,用速效氮(4-830、g/m2)對草坪進行第一次追肥,當草坪生長至10-12cm時,對草坪進行第一次修剪,選用懸刀式剪草機修剪,剪高7-8cm。 苗期進行3-5次雜草防除工作,采用化學防治與人工拔除相結合。做好苗期病蟲害防治工作,如幼苗凋萎病、根腐病及食葉、食莖害蟲的發生。 草皮分栽鋪植: 以生長健壯的草坪做草源地,草源地的土壤若過于干燥,應在掘草前灌水。掘取草根,其根部最好多帶一些宿土,掘后及時裝車運走,將草要堆放在陰涼之處,堆入要薄,并經常噴水保持草根潮濕,必要時可搭蔭棚存放。 草皮建植采用分栽草根與鋪草塊的方式進行鋪植,草塊選擇無雜草、生長勢好,無病蟲害的草源,草皮移植前24小時修剪并噴水,鎮壓保持土壤濕潤,31、較好起草皮。 起草皮規格規格宜為30cm30cm,厚度掌握在35cm適宜,否則運輸不易,鋪植時草皮根系也不容易與原地形土壤相結合而扎根。 草皮運輸時應在運輸車上用木板分置23層,以免卸車草皮破損。 草皮鋪植于地面時,草皮間應有3-5cm的間距,后用0.27T重的碾壓器壓平,也可用圓筒或人工腳踩,使草皮與土壤結合緊密,無空隙,易于生根,保證草皮成活。 草皮壓緊后澆第一遍透水,保證坪床510cm濕潤,使草皮恢復原色或失水不易過多,之后每隔34天澆一次水,以保證草皮的需水量。 保證滾壓和澆水,直到草皮生根而轉到正常的養護管理。養護管理期的施工方案: 本項目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即進入養護管理期。為鞏固32、綠化成果,保障綠化效果,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必須加強養護管理期的養護管理力度。全部按照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標準中一級標準進行養護。 重視各類植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依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原則控制各類病蟲害的發生。 認真落實養護管理人員組成。 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派對工程環境熟悉、技術好、素質高、工程能力強的人員組成養護隊,進行工程缺陷責任期的養護管理。 配備施工機械設備,滿足養護管理需求。 在工程驗收后,要認真落實并配備好工程養護管理期的養護機械、設備、設施等。同時做好調試、維修,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確保工程需要。具體配備灌水設備、綠籬修剪機或33、割灌機等設備。 切實搞好養護管理的技術管理。 施肥:追施肥料,平衡營養。對綠化栽植的樹木、草坪,加強營養診斷觀察分析,并結合灌水進行追施肥料,保持營養平衡,生長健壯。具體追施的肥料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喬木、大灌木平均按5Kg/株每次追施,小灌木平均按0.5Kg/株,草坪平均按3-5Kg/m2追施。 澆水:澆水的水量、次數、間隔以具體的季節和土壤缺水情況來確定。夏季澆水宜在清晨和傍晚進行,含鹽量或礦化度較高的水源不宜采用。冬季應在封凍前澆一次凍水。早春前應澆返青水。施肥后應及時澆水,以利于肥料溶解和吸收。 預防病、蟲害與各種災害的發生: 對樹木、草坪病蟲害本著“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和“治早、治小、34、治了”的原則,切實加強病蟲害的預防。 地被植物管護的特殊要求: 地被植物每次修剪的高度可參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修剪應避開炎熱、大風等不利的天氣和時間。 地被植物的澆水應浸透土壤深達根部。北方地區早春及入冬前應澆返青水和封凍水。 地被植物應合理施肥。有機肥每隔1-2年施用1次,一般在秋季施用追肥一般每年2-3次,化肥和其他微量元量肥按需施用。施肥應因地制宜,小雨前后施肥最佳。四、質量標準和質量控制 4.1基本要求 1、防護植被種類與防護范圍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沿坡面連續覆蓋。 2、邊坡植物施工質量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植株挺直,高度大致相同。 2)草皮應與基底釘合牢固,表面平整。 3)植物成活率35、必須在90%以上。 4.2質量標準與檢驗 植物防護質量標準與檢驗方法植物防護質量控制標準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數量檢驗方法范圍頻率成活率(%)10%每4003條帶植草:尺量,計算面積;植株:點數,統計計算五、質保措施 5.1質量保證體系 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保證體系。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形成一個符合國際ISO9002系列標準的質量保證體系。為保證施工質量,在施工現場實行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質量管理網絡。以優質工程為目標,實行工程質量目標管理,明確各部門的工作崗位職責,落實質量責任制。 各級施工質量管理人員做到認真學習合同文件,技術規范和監理規程,按設計圖紙,質量標準及工程師指令進行施工,落實各項管理制36、度,嚴格按程序施工。 堅持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制訂各部門、崗位質量責任制,使責任到人。項目經理是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者,生產、技術、管理人員,從各自的范圍和要求承擔質量責任,把質量作為評比業績時一項重要考核指標。 加強對各級施工管理人員的培訓學習工作,并認真學習貫徹招標文件、技術規范、質量標準和監理規程,定期培訓,使之在施工過程中能更好地履行職責。 技術制度 建立以總工程師為主的技術系統質量保證體系。從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技術措施上確保達到質量標準,從技術上對質量負責。 開工前由施工技術員負責,進行分層次的書面技術交底、交施工方案、交施工工藝設施意圖、交質量標準、交安全措施、形成施工程序化、技術37、標準化、質量規范化、使每個施工人員做到目標明確,心中有數。 5.2綠化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土質較差,對于種植喬木或酸性植物的土壤應進行人工換土,采用酸性營養土進行改良。 定期進行過磷酸鈣施肥。其中磷酸根P03可以中和土壤PH值。 5.3合格工程保證措施 實行項目經理質量責任制和技術質量雙向承包責任制,并簽定技術質量責任狀,以經濟手段激發全體參與項目施工人員的積極性,促進工程質量的提高。 各種原材料的計量工作,必須落到實處,務必使職工樹立牢固質量意識,形成車車過磅的習慣。 嚴格執行各個施工項目的工藝要求,如改變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時,要提前向監理工程師申請,得到監理工程師的同意后,方可施工。 對各個工序的銜接一定要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嚴格按照計劃進度表控制施工。 5.4施工用水 根據招標文件資料和現場調查情況,地表水和地下水符合飲用水要求,且均對植物生長無害。綠化施工用水采用項目部飲用水,經過有資質單位檢測合格符合綠化施工用水的要求,通過灑水車運至施工現場。 5.5特殊季節施工 1、為了施工質量,冬季不安排綠化施工。 2、干旱季節,應增加澆水次數。澆水時應防止因水流過急沖刷裸根或沖毀土堰壤沉致。為防止土壤水分蒸發必須采用薄膜覆蓋。2、雨季施工對排水不良的綠化帶內挖溝排水以免造成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