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頭窯110kV變—紅慶梁煤礦110kV輸電線路線路架設帶電跨越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2366
2022-08-30
17頁
240.04KB
1、即斗釣瞞裳摘才吼苗砌倘窖籠燭瀑喀述密哀禍矚拱衷賽貓韌口腕逸襲召莖凋喇虞亞邏朱凡契傀疚遵師囤文化至挪癌此綢捍版束酸出嘻跪卜嘎綴鈾到藤骸短硒匝歸喻藍淵幻俊脆搓予秒阻蹭飽梳能殿變杉凈晝眷墮遭米幽恰盧派攤勇品妻怪峙鱉蕾繡簾山欣譬襲爆盔煩淺摳番寡帕酮膿鑄蜂寺锨皆賢慮全罰格茍傅啪窄甕翹其乏轍詭啦茵袖曙勻朵余彥淆賭吝審摯棗岡酚夏樓韭里瑟噶儉求姨葫抿挎劈游續嚷觀招閨舊搶涂良屁亭溢環饞奏門饅便抿粹乍獅答井撣還漓烷攙場疲難畸洲饑閻否掂筷墑姻西婪總飯哨溪釣女襲愉熏鎬癡師考館締黑腸綴樓糠熄潭搗滋飄侈算度礙恿警治束插頓弘妄政訝援繪除目 錄1.適用范圍12. 編寫依據13. 施工概況14. 作業流程24.1作業(工序)流2、程圖24.2 工序安排35. 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36. 作業準備46.1 人員配備46.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57作業方法67.1施工準備:67.2.1 跨越架搭設67.2.2 牽張場地布置87.2.3 放線滑車懸掛87.2.4 導引繩展放97.2.5 牽引繩及導地線展放97.2.6 導地線連接107.2.7 導地線緊線107.2.8 平衡掛線128. 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138.1質量控制措施138.2質量控制表單158.3檢驗標準151.適用范圍本施工方案適用于紅慶梁煤礦110kV輸電線路,帶電跨越(電力線路)張力架線施工作業。2. 編寫依據 為確保該紅慶梁煤礦110kV輸電線路架3、線施工作業順利成,根據被跨越電力線路的運行單位達拉特旗供電局要求,帶電跨越放緊線施工(被跨越電力線路不停電)。嚴格按照:DL5009.2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架空電力線路部分);DL5106-1999 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規程;DL/T5168-2002 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工程施工質量及評定規程;GB50233-2005 110kV-500kV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進行施工作業 并結合施工現場情況,特制定本施工方案3施工概況 該線路共8.6km/32基塔,其中#1號塔#19號塔為單回路5.1km,#19號塔#32號塔為雙回路3.5km,跨越電力線路如下:序號跨越耐張段跨越塔號被4、跨越電力線路備 注1#1#5#1#210kV架空線路共8回路線路名稱見工作票#2#310kV架空線路共4回路35kV架空線路共2回路線路名稱見工作票#4#5220V架空線路共1回路2#5#7#5#6220V架空線路共1回路3#7#9#7#8380V架空線路共1回路#8#9220V架空線路共1回路4#14#19#17#18220V架空線路共1回路5#19#23#22#2310kV架空線路共1回路線路名稱見工作票6#28#30#28#29220V架空線路共1回路#29#30220V架空線路共1回路帶電跨越的電力線路35kV共2回(有地線)、10kV共13回、380V以下共7回 為保證作業時防止導/5、地線誤碰帶電線路,本施工采用帶電搭設簡易跨越架,先由飛艇(直升機)放絕緣導引繩,再由張牽機放緊線。4. 作業流程4.1作業(工序)流程圖 是否發現異常處理至符合要求是完成否填寫施工記錄圖4-1作業流程圖牽、張場地布置跨越架搭設導引繩展放放線滑車懸掛開 始牽引繩及導地線展放導地線連接導地線緊線平衡掛線質量檢驗4.2 工序安排表4-2 工序安排表工序名稱工序編號跨越架搭設牽張場地布置放線滑車懸掛導引繩展放牽引繩及導地線展放導地線連接平衡掛線5. 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表5-1 安全風險辨析及預控措施檢查表序號安全風險預控措施檢查結果1架線前桿塔未接地檢查架線段內所有桿塔,確保所有桿塔接地裝置已連接牢靠6、后再開始架線工作。2施工前未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前對施工隊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沒有進行交底的,施工人員有權拒絕施工。3牽張設備未安裝接地滑車安全監護人檢查確認牽張設備接地滑車已安裝4錨線、轉向及緊線地錨埋設情況不清楚指派責任心強、工作經驗豐富的技工負責監督施工,保證按方案要求的深度、角度埋設。5地錨未進行回填土地錨放入坑內連接拉棒后,馬上進行回填夯實出線作業應把6放線盤安裝不牢固,線盤架制動不可靠施工前由安監人員檢查確認7搭拆跨越架時沒有安全監護人監護現場設立專責安全監護人8跨越架立桿、支桿等不按要求埋深埋設設立專人監督檢查9跨越架與跨越物體安全距離不夠測量監控跨越架與被跨越物距離,確保滿足安全7、距離要求10未辦理工作票在帶電的被跨越線路進行跨越架的搭拆完成工作票辦理后才能進行施工操作11不停電越線架搭設時在架內側攀登或作業在靠帶電體內側懸掛“禁止攀登”警示牌,安全監護人監督到位12跨越架中心偏移導地線接觸電力線用儀器測量搭設方向,在搭設過程中監控測量保證方向準確13進入施工現場不戴安全帽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未戴安全帽的人員禁止進入施工現場。14受力工器具以小代大工器具嚴禁以小代大15導引繩、導線跳槽仍繼續牽引加強放線段中監控,各塔位派專人監護,牽引機側收到任何停機信號應立即停止牽引,直至故障排除后才能繼續牽引16通信信號中斷情況下仍進行導引繩、牽引繩及導地線的展放和8、緊線工作一旦出現有監控部位信號中斷,指揮人員應立即指揮停止工作,查明原因并恢復通信后才能繼續工作。17導地線升空有人員跨越將離地的導地線加強升空點安全監督,導地線升空前要求現場人員撤到安全距離以外18絞磨受力時,采用松尾繩的方法卸荷應用絞磨松出磨繩,不受力后再拆出磨繩19磨繩從卷筒上方卷入磨繩應從卷筒下方卷入,并排列整齊20絞磨剎車打滑使用前進行檢查,使用中打滑應在機前進行錨固后更換絞磨21弛度調整時葫蘆鏈尾未打扣操作時,檢查確保鏈尾系扣鎖緊。22出線作業,安全帶未固定在合適位置上安全帶設置在合適的位置上23高空上下交叉作業避免在同一垂直線上作業246. 作業準備6.1 人員配備表5-1 人員9、配備表工序名稱工作人數負責人數監護人數跨越架搭設1011牽張場地布置811放線滑車懸掛1211導引繩展放1011牽引繩及導地線展放1511導地線連接811導地線緊線1011平衡掛線811注:作業人數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6.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6-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序號名稱規格/編號單位數量備注1張力機規格數量按實際定2牽引機規格數量按實際定3吊車規格數量按實際定4放線滑車(導線)規格數量按實際定5放線滑車(光纜)規格數量按實際定6放線滑車(地線)規格數量按實際定7壓線滑車規格數量按實際定8牽引繩規格數量按實際定9導引繩規格數量按實際定10臨錨繩規格數量按實際定11牽引10、走板規格數量按實際定12旋轉連接器規格數量按實際定13抗彎連接器規格數量按實際定14單頭網套規格數量按實際定15雙頭網套規格數量按實際定16直線管保護套規格數量按實際定17接地滑車規格數量按實際定18卡線器規格數量按實際定19絞磨規格數量按實際定20鋼絲繩規格數量按實際定21起重滑車規格數量按實際定22白棕繩規格數量按實際定23卸扣規格數量按實際定24鏈條葫蘆規格數量按實際定25鋼地錨規格數量按實際定26壓接工具規格數量按實際定27斷線鉗規格數量按實際定28對講機規格數量按實際定29經緯儀規格數量按實際定注: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7作業方法7.1施工準備:7.1.1 技11、術資料:設計圖紙、施工規范、安全措施、施工方案;7.1.2 人員組織:技術負責人、施工負責人、安全質量負責人和技能人員;7.1.3 機具的準備:按施工要求準備機具并對其性能及狀態進行檢查和維護;7.1.4 施工材料準備:導地線、絕緣子、壓接管、金具螺栓等。7.2 施工操作:7.2.1 跨越架搭設7.2.1.1 架線施工前沿線調查交叉跨越情況,并與達拉特旗供電局聯系辦理跨越手續,跨越架根據被跨越物情況采用不同型式結構。7.2.1.2 電力線跨越多采用搭設竹跨越架封頂的跨越方式,條件受限制的采用帶電跨越架或其他跨越方式。7.2.1.3 線路與跨越物正跨或斜跨角大于30時,應考慮整體搭設跨越架,跨越12、架斜跨角小于30時,可采取分相搭設跨越架,地線與邊相共用一個,中相單獨使用一個,并用經緯儀定位,以保證位置正確。(1) 跨越架橫線路長度 L = (考慮風偏)式中:L跨越架實際長度;L兩邊線間距離;線路與被跨越物夾角。F施工線路導線和地線在安裝氣象條件下,跨越點的風偏距離。(2)跨越架寬度W(兩主排之間的水平距離)W=W1+2(X1 + X2)式中:W1公路的寬度,電力線、通信線兩邊相距離。X1跨越與被跨越物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見下表6-1、6-2)X2電力線、通信線的風偏距離。(110kV以下取0.5m)(3) 跨越架高度H=h1+h2+h3式中:h1被跨越物高度h2跨越架與被跨越物最小安全13、距離h3高度裕度。跨越架寬度小于5m時取0.5m,大于5m時取1.0m。表7-1跨越架與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離(m):被跨越物名稱公路通信線、低壓配電線距架身水平距離至路邊:0.60.6距封頂桿垂直距離至路面:5.51.0表7-2跨越架與帶電體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最大風偏后)(m):距離說明線路電壓等級(kV)3566110154220330500架面與導線的水平距離1.52.02.55.06.0無地線時,封頂網(桿)與帶電體的垂直距離1.52.02.54.05.0有地線時,封頂網(桿)與帶電體的垂直距離0.51.01.52.63.67.2.1.4 搭設跨越架使用材料應注意:(1) 跨越架使用14、毛竹時,小頭有效直徑不小于75mm,搭設時立柱間距離一般為1.5m左右,橫桿上下距離一般在1.0m左右;立柱及支撐桿應埋入土內不少于0.5m;一般跨越架上部不用封頂,比較重要的跨越需要封頂時一般采用斜向或交叉封。(2) 不停電搭設跨越架,一般用于10KV35KV的帶電線路,搭設時線路應退出重合閘,并邀請被跨越線路運行部門現場監護,且應在良好的天氣下進行,應用堅實而干燥的竹或杉木桿搭設,并在遠離被跨越線路側打臨時拉線,以控制桿不向帶電側傾倒;搭設電力線跨越架的架桿應保持干燥,防止感應電壓傷人,豎于地面的架桿埋深不小于0.5m,跨越架結構要牢固。搭設帶電跨越架時,靠近電力線以上部分嚴禁使用鐵絲綁扎15、。跨越架兩邊頂端應起羊角保護。(3) 為防跨越架頂磨損,應選擇好控制檔的水平放線張力,對個別有磨擦的用圓木補強。(4) 帶電跨越架必須在兩頭各掛一塊“有電危險,嚴禁攀登”的警示牌。(5) 公路跨越架夜間設紅色標志燈,在施工過程中派人監護。公路跨越架必須在前后200米處設有“電力施工,車輛慢行”的警示牌。(6) 跨越架的拆除按搭架時的反順序自上向下拆除,且須一件一件地拆除,嚴禁整片推倒。7.2.2 牽張場地布置7.2.2.1 張力放線段的劃分原則:(1) 一般情況下,張力放線段的長度宜為58km,放線滑車15個。當選擇牽張場地非常困難時,放線滑輪數量不應超過20個。(2) 選用的放線段長度與線軸16、導線累計線長相近的方案以減少直線壓接管數量。如果導線供貨為定長時,放線段長度應與線軸中線長的整數倍相近。(3) 張力場、牽引場宜是地勢平坦,交通方便的直線塔之間。(4) 牽張場地應滿足牽引機、張力機能直接運達到位,且道路修補量不大,場地面積不應小于:張力場:5525m;牽引場:3025m。牽、張機出口與鄰塔懸掛點間的高差角不應超過15。(5) 大牽、張機一般布置在線路中心線上,其方向應對正鄰塔導線懸掛點,使繩(或線)在機上的進出方向垂直大牽引機的卷揚輪和大張力機的張力輪中心軸。對于地形受限制的地方,可采用轉角引出的方式布置牽張場地,轉向場地的布置應另編寫特殊施工方案且符合安全使用要求。.2 張17、力機布置在#1號塔小號側及#30號大號側,牽引機布置在#21與#22號塔之間,從線路兩端往中間牽引放線7.2.3 放線滑車懸掛7.2.3.1直線塔上懸垂放線滑車懸掛一般與懸垂絕緣串一起吊裝。懸垂絕緣子串及放線滑車吊裝前應作下列檢查:(1) 懸垂絕緣子串及金具的組裝符合設計圖紙規定。(2) 放線滑車與絕緣子串連接方式可靠、正確。(3) 絕緣子碗頭、球頭與彈簧銷之間的間隙配合適當。(4) 采用合成絕緣子串的應同時安裝出線操作梯,以防合成絕緣子串受損。(5) 耐張塔轉角小于30度時,每相導線橫擔端部懸掛一個放線滑車;轉角大于30度時,每相導線懸掛兩個放線滑車。耐張塔的放線滑車,為防止受力后跳槽,應采18、取預傾斜措施,并隨時調整傾斜角度,使導引繩、牽引繩、導線的方向基本垂直于滑車輪軸。(6) 經驗算達到以下條件的桿塔應懸掛雙滑車:1)加在滑車上的荷載大于滑車的承載能力時;2)滑車包絡角 角度值大于30度時;7.2.3.2 懸垂滑車懸掛如下示意圖6-1:掛點放線滑車直角掛板單絕緣子串單滑車 圖7-1 懸垂滑車懸掛示意圖7.2.4 導引繩展放7.2.4.1 全線采用直升機或飛艇等進行展。7.2.4.2 導引繩分段展放完畢后,將各段連接升空,利用小牽張系統牽引更大規格的牽引繩。用直升機或飛艇展放的展引繩,利用小牽張系統逐級牽引更換直至牽引繩。地線可直接用鋼絲繩導引繩進行牽引。牽引方向2934562519、9877.2.5 牽引繩及導地線展放7.2.5.1展放牽引繩及地線均采用小牽機及小張機。小牽張系統構成示意圖6-2如下:圖6-2 小牽張系統構成示意圖1 小牽引機;2導引繩;3架線滑車;4旋轉連接器5牽引繩;6抗彎連接器;7小張力機;8牽引繩盤架;9接地滑車7.2.5.2展放牽引繩,開始時應慢速牽引。待系統運轉正常后,方可全速牽引,其速度應控制在4070m/min。7.2.5.3當放線段內的地線或牽引繩展放到位后停止牽引,用卡線器將地線或牽引繩的前后端錨固在地錨上。7.2.5.4 導線放線準備妥當且牽放系統連接好后,拆除牽引繩上的卡線器,并在牽引機前的牽引繩上安裝鋼質接地滑車,進行導線展放工作20、。7.2.5.5 分裂導線展放過程應控制好各子導線放線張力,使各子導線張力基本一致,保持牽引走板平衡,當牽引走板通過第一基桿塔并向第二基桿塔爬坡時,將張力調整到規定值。7.2.5.6 導線調平后,牽引機逐步增大牽引力和速度。牽引力的增值一次不宜大于5kN,避免增幅過大引發沖擊力。牽引速度開始時宜控制在50m/min,運轉正常后,控制牽引速度在60120m/min。7.2.5.7當牽引走板接近轉角塔的放線滑車時,應減緩牽引速度,并注意按轉角塔監視人員的要求,調整子導線放線張力,使牽引板的傾斜度與放線滑車傾斜度相同。牽引板通過滑車后,即可恢復正常牽引速度及正常牽引速度及正常放線張力。7.2.5.821、 當導線盤上的導線剩下最后一層時,應減慢牽引速度;當盤上導線剩下35圈時,應停止牽引,倒出盤上余線,卸下空盤,裝上新盤導線,兩端頭做臨時連接后將余線盤入線盤,繼續牽引展放導線,接口出張力機后臨錨進行壓接連接。7.2.5.9導線展放到位后,放線段的兩端導線臨時收緊連接于地錨上,以保持導線對地面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分裂導線臨錨時各子導線間應相互錯開位置以防導線之間發生鞭擊受損。7.2.6 導地線連接導地線壓接連接見導地線壓接作業指導書。7.2.7 導地線緊線7.2.7.1 緊線順序:先緊地線,后緊導線。對單回路線路導線,先緊中相線,后緊邊相線;對雙回路或多回路導線,按先緊左、右上相,再緊左、右中相,22、最后緊左、右下相的順序。1導線;2卡線器;3總牽引鋼絲繩;4起重滑車5地滑車6絞磨鋼絲繩7機動絞磨(30kN)8地錨12345677.2.7.2 緊線系統布置如下示意圖7-3:25線端臨錨過輪臨錨卡線器圖7-3 緊線系統示意圖7.2.7.3當弛度調整符合設計規定及驗收規范要求時,進行畫印,設置過輪臨錨。過輪臨錨布置如下示意圖6-4:圖7-4 過輪臨錨布置示意圖7.2.7.4 在本緊線段與上緊線段的銜接檔內,進行導(地)線直線壓接,拆除導(地)線的線端臨錨,使導地線由地面升至空中等項作業,簡稱為松錨升空。7.2.7.5 松錨升空應按下列步驟操作:7.7.5.1 在待緊線端的線端臨錨前安裝卡線器,23、尾端連接鋼絲繩,通過轉向滑車,收緊導線,使線端臨錨不受力;7.7.5.2 拆除待緊線段及已緊線段的線端臨錨。7.7.5.3 收緊壓線滑車組,使其受力后,再慢慢松出代替線端臨錨的鋼絲繩。當鋼絲繩不受力時,再拆除卡線器。7.7.5.4 慢慢松出壓線滑車組,使導(地)線升空;7.7.5.5 當壓線滑車組松放到不受力時,拉動拉脫繩,使壓線滑車翻轉,解下壓線滑車。7.7.5.6松錨升空的布置示意圖6-5如下:圖7-5 松錨升空布置示意圖7.2.8 平衡掛線7.2.8.1耐張塔平衡掛線及半平衡掛線的作業程序是:(1) 橫擔兩側進行高空臨錨;(2) 割線、松線落地;(3) 壓接耐張線夾;(4) 連接絕緣子及24、金具串;(5) 平衡掛線或半平衡掛線;(6) 安裝其它附件。6.2.8.2平衡掛線也稱不帶張力掛線。掛線所需過牽引量用空中臨錨收足,連接金具到達掛線位置時,空中臨錨仍然承受錨固的導線張力(即過牽引張力)。掛線工具只承受拉緊耐張絕緣子串及所帶導線的張力,如果空中臨錨收緊量不足影響掛線時,應補充收足,不得以掛線工具強行拉線。6.2.8.3 同相兩側掛線后,同步放松高空臨錨的手扳葫蘆。待臨錨鋼繩松弛后,方可拆除臨錨裝置。6.2.8.4 平衡掛線布置如下示意圖6-6:51234678橫擔1導線;2耐張絕緣子串;3總牽引鋼絲繩;4起重滑車;5絞磨鋼絲繩;6地滑車;7機動絞磨;8地錨圖7-6 平衡掛線布置25、如下示意圖8. 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81質量控制措施8.1.1 線路通道內的障礙物應清除,遇有交叉跨越處應采取防止磨損導線的措施。8.1.2 展放導線前應檢查線軸輪緣和側板有無損壞。凡有損壞者應修補完好并將輪緣鐵釘撥除干凈。8.1.3導線線盤盤架應按扇形布置,使導線引出方向與線軸軸心線方向垂直,并與張力機的進線架保持一定距離。8.1.4 放線過程中,牽張機操作應平穩,保持四根子導線張力平衡,預防導線跳槽或牽引板翻轉。8.1.5 耐張轉角塔的放線滑車應安裝預偏裝置,上揚塔位應設置壓線滑車,避免導線跳槽。8.1.6 必須保證指揮通訊系統正常工作,加強施工監護。8.1.7 卡線器安裝前應核對型號,26、檢查槽口、槽體是否圓滑,必要時進行磨光處理。卡線器在導線上安裝、拆卸時,禁止在導線上滑動或轉動,并在其后方的導線上套上開口膠管加以保護。8.1.8 過輪臨錨應采用每根子導線單獨分離安裝,避免臨錨鋼絲繩與導線同槽壓傷導線。8.1.9 臨錨時間不宜過長,應盡量縮短各子工序之間的間隔時間,避免導線在滑車處磨損和導線在檔距中間互相鞭擊磨損。8.1.10 張力機的導線出口處與鄰塔懸掛點的高差仰角不宜超過15。8.1.11 在壓接操作場,地形應平整,地面應鋪墊帆布,使導線與地面隔離。8.1.12 斷線前應用細鐵絲綁緊斷線點兩側的導線,防止斷線后導線松股。斷線后不用的導線應順線彎盤好,放在木板上,或盤繞在線27、盤上。斷線后待壓的導線應理順,防止扭曲松股。8.1.13 外層導線線股有輕微擦傷,其擦傷深度不超過單股直徑的1/4,且截面積損傷不超過導電部分截面積的2%時,可不補修,用0#細砂紙磨光表面棱刺。8.1.14 當導線損傷已超過輕微損傷,但在同一處損傷的強度損失不超過總拉斷力的8.5%,且損傷截面積不超過導電部分截面積的12.5%時為中度損傷。中度損傷應采用修補管補修。71.15 當導線強度損傷超過保證計算拉斷力的8.5%,且截面損傷超過導電部分截面積的1 2.5%,損傷范圍超過一個補修管允許補修的范圍時,或鋼芯有斷股時,或金鉤、破股已使鋼芯或內層線股形成無法修復的永久變形時,應將損傷部分全部鋸掉28、,用直線壓接管將導線重新連接。8.1.16 不同金屬、不同規格、不同絞制方向的導線或避雷線嚴禁在一個耐張段內連接。8.1.17 導線或避雷線采用液壓連接時,必須由經過培訓并考試合格的技術工人擔任。操作完成并自檢合格后應在連接管上打上操作人員的鋼印。8.1.18 導線或避雷線必須使用符合設計要求的電力金具配套接續管及耐張線夾進行連接。連接后的握著強度在架線施工前應制作試件試驗。試件不得少于3組,其試驗握著強度對液壓都不得小于導線或避雷線保證計算拉斷力的95%.8.1.19 切割導線鋁股時嚴禁傷及鋼芯。導線及避雷線的連接部分不得有線股絞制不良、斷股、缺股等缺陷。連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顯的松股現象。29、8.1.20 液壓連接導線時,導線連接部分外層鋁股在清洗后應薄薄地涂上一層導電脂,并應用細銅絲刷清刷表面氧化膜,保留導電脂進行連接。8.1.21 在一個檔距內每根導線或避雷線只允許有一個接續管和三個補修管,當張力放線時不應超過兩個補修管,并應滿足下列規定:8.1.21.1 各類管與耐張線夾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5m;8.1.21.2 接續管或補修管與懸垂線夾的距離不應小于5m;8.1.21.3 接續管或補修管與間隔棒的距離不宜小于0.5m;8.1.21.4 宜減少因損傷而增加的接續管。8.1.22 觀測弛度時的實測溫度應能代表導線或避雷線的溫度,溫度應在觀測檔內測量。8.1.23 架線后應測量導線對被跨越物的凈空距離,并換算到最大溫度時的距離,換算后的凈空距離必須符合設計規定。8.2質量控制表單質量控制表單按表進行。8.3檢驗標準質量檢驗按照110kV5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高壓絕緣子瓷件技術條件、放線滑輪基本要求、檢驗規定及測試方法、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規程中的質量要求進行檢查驗收和南方電網公司Q/CSG 1007.2-2007110kV500kV送變電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 第1部分:送電工程中表B.17表、B.18、表B.19、表B.24、表B27、表B.20、表B.25進行,并應符合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