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清城軌龍塘運用所防洪工程堤防部分含大燕河安豐圍月星段達標加固工程堤防填筑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2377
2022-08-30
14頁
71.04KB
1、廣清城軌龍塘運用所防洪工程(安豐圍)堤防部分(含大燕河安豐圍月星段達標加固工程)堤防填筑施工方案目錄一、工程概述2二、施工程序及碾壓參數的選定21、檢測目的22、試驗依據及規范33、施工程序34、碾壓參數的選定35、施工現場碾壓試驗4三、施工方法61、基礎準備62、土料選定及含水率的調整63、填筑施工單元(段)劃分74、測量放線85、攤鋪、平整、碾壓86、結合面處理107、邊坡修整11四、資源配置121、機械設備配置表122、人力資源配置12一、工程概述項目名稱:廣清城軌龍塘運用所防洪工程(安豐圍)堤防部分(含大燕河安豐圍月星段達標加固工程)建設單位:清遠市清城區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心項目2、范圍:本工程范圍是廣清城軌龍塘運用所防洪工程(安豐圍)堤防部分(含大燕河安豐圍月星段達標加固工程),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建筑工程、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金屬結構安裝工程、臨時工程等。詳細工程情況及發包的合同工作范圍詳見圖紙及工程量清單。計劃工期:360日歷天。質量要求:符合國家有關工程質量標準及有關工程施工驗收規范,達到合格要求。二、施工程序及碾壓參數的選定1、檢測目的1)密實度(或壓實度)設計值:93%2)核查土石料壓實后是否能夠達到設計壓實度和干密度值。3)選擇合理的施工壓實參數:鋪土石厚度、土石塊限制粒徑、含水量的適用范圍、壓實方法和壓實遍數。4)通過對場坪土石方回填壓實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分層3、碾壓,最大松鋪土石方厚度為30、40、50振動壓路機壓實,分別進行4遍、6遍、8遍、10遍碾壓后觀測其沉降量,找出填土場坪回填最經濟、壓實效果最好的厚度及碾壓遍數,指導本項目回填壓實場坪施工。2、試驗依據及規范1)根據土石方回填設計施工圖紙及總說明。2)堤防工程施工規范SL260-983)碾壓式土石壩施工規范DL_T5129-20164)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及其他有關規定。5)根據清遠市環保部門相關:安全文明施工、環境保護、降塵防塵控制規定。3、施工程序 基礎面清理檢查驗收測量放線及土料運輸分層鋪土、平整、碾壓相關試驗檢測進行下一層土料(不合格進行處理,直至合格)填筑完4、成修坡。4、碾壓參數的選定根據本次堤防填筑碾壓試驗成果及相關批復確定本標段堤防回填的施工參數如下:碾壓機械采用20T振動碾,行駛速度為2Km/h,振動頻率為30/32Hz。鋪層厚度為3050cm,土塊粒徑不應大于15cm,碾壓遍數為先靜壓2遍再動壓46遍,前進后退計兩遍。振動碾基本性能表型號重量(T)振輪尺寸直徑寬度(mm)振動頻率(HZ)激振力(KN)功率(kw)LT220201555213030/32420/2401285、施工現場碾壓試驗1)按30填層現場試驗:碾壓試驗場地布置在堤防樁號7+7758+025之間,順堤軸線方向,劃分為兩個試驗段,在挖方區用挖掘機裝車填料,16T自卸汽車運輸5、,運至現地后卸料,卸料時每段倒一車,待場地卸滿后,用推土機進行攤鋪,人工輔助整平(控制石料粒徑不大于10cm,大于10cm的石料人工打碎)。整平后,用20T壓路機進行碾壓,首先靜壓一遍,然后第二遍開始進行振動碾壓(壓路機來回碾壓一次為一遍)。在碾壓過程中下沉較大坑凹處人工用中、小料進行填補,碾壓順序為沿場坪外邊緣向中線方向碾壓,重疊1/3輪寬,碾壓速度先用1.51.7Km/h,后用22.5Km/h。第一遍靜壓平均下沉52mm,第二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36mm,第三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18mm,第四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1mm,下沉量較小,故進行第五次靜壓(平均下沉0mm),且壓實層表面平整,土料緊密,6、無明顯輪跡,即滿足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2)按40cm填層現場試驗:在挖方區用挖掘機裝填料,16T自卸汽車運輸,運至現場后卸料,卸料時每段倒一車,待場地卸滿后,用推土機進行攤鋪,人工輔助找平。采用與40cm填層厚度相同方法進行碾壓。第一遍靜壓平均下沉56mm,第二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46mm,第三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21mm,第四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12mm,第五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1mm,下沉量較小,故進行第六次靜壓(平均下沉0mm),且壓實層表面平整,土料緊密,無明顯輪跡,即滿足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3)按50cm填層現場試驗:在挖方區用挖掘機裝填料,16T自卸汽車運輸,運至現場后卸料,卸料時每段倒一7、車,待場地卸滿后,用推土機進行攤鋪,人工輔助找平。采用與50cm填層厚度相同方法進行碾壓。第一遍靜壓平均下沉58mm,第二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49mm,第三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35mm,第四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27mm,第五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16mm,第六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7mm,下沉量較小,第七遍振動碾壓平均下沉3mm,第八次振動碾壓平均下沉1mm,下沉量較小,故進行第九次靜壓(平均下沉0mm),且壓實層表面平整,石料緊密,無明顯輪跡,即滿足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4) 現場試驗得出結論:場坪土石方回填壓實具體的施工工藝方法,參數能指導后續回填工作的施工。通過整理以上試驗數據,確定本項目回填土石方壓實8、場坪工藝為:填筑層厚控制為40cm,推土機攤鋪,人工輔助找平,壓路機碾壓時先靜壓1遍,然后振動碾壓6遍,最后靜壓1遍的工藝控制法施工三、施工方法1、基礎準備根據測量結果用推土機清除地表植被,所有填筑基面或接觸面的腐植土、草皮、樹根、廢渣、垃圾等應清除,并將地基清理的棄土、雜物、廢渣等運送至指定的場地堆放,清理范圍為堤身設計基面邊線外50cm。堤基范圍內的坑、溝、槽等應按堤身填筑要求進行回填。在堤防填筑之前,應對堤基進行碾壓,用20t的振動碾,碾壓不小于5遍。所有基礎面在未得到監理驗收簽證之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填筑施工。基礎處理主要檢測項目表項次檢測項目質量標準檢測方法檢測數量1基礎清理基礎表層9、樹木、草皮、樹根、垃圾、棄土、淤泥、腐殖土、廢渣等不合格土全部清除觀察全部檢查2清基范圍清理邊線為堤身設計邊線50cm以外尺量每單元不少于3個斷面3基面處理范圍內的坑、槽、井等處理均按設計要求處理觀察全部檢查4層間結合面無風干現象、無撒入泥土、砂礫、雜物等,層面濕潤均勻,無積水觀察全部檢查2、土料選定及含水率的調整土方填筑料來自于龍塘料場。砂石、碎石、中粗砂等均采用外購形式。購買料運至施工區現場或者是料場進行臨時備料。填筑材料應是經過工程地質勘探且合格的土料,填筑材料不應含有冰、樹根、表土、雜質以及任何其它由監理工程師確定為不合適的材料。填筑土料的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的允許偏差為-2+3,最優含10、水量由碾壓試驗確定;堤防填筑土料粘粒含量宜為1520,塑性指數宜為1020,有機質含量不大于5。土料填筑前應進行含水量,干密度,有機質含量等設計中要求的項目進行檢驗,并出具檢驗合格的報告。當土料含水率大于設計允許范圍時,采用在填筑現場或其它合適場地翻曬的方法處理。當土料含水率小于設計允許范圍時,應對土料適當的加水,可采用作業面灑水或取土場加水兩種方式加大土料含水量。作業面灑水:土料攤鋪后用灑水車灑水,灑出的水要以噴淋狀噴出,確保灑水均勻;取土場灑水與作業面灑水方式一樣,但無論哪種灑水方式都應確保土料的含水率。3、填筑施工單元(段)劃分土方填筑時根據實際情況按500 m長左右分段進行施工。單元(11、段)施工循環按流水作業原則布置:相鄰的三個單元作業時,一個單元進行卸料、鋪料、平料,一個單元進行碾壓,一個單元進行質量檢查驗收,依次循環往復。4、測量放線測量放線采用全站儀進行,放線內容主要包括控制點的設置、堤防的軸線及平面位置的放線、高程的控制。放樣的誤差要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堤防斷面放樣、填筑輪廓,宜根據不同堤型相隔一定距離設立樣架,其測點相對設計的限值誤差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樣架設立時應考慮超填因素。根據施工機械及碾壓試驗確定,為保證碾壓密實度及寬度達到設計要求,機械鋪料時寬度應宜超填30cm。5、攤鋪、平整、碾壓堤防填筑分段分層進行,采用自卸汽車卸料,卸料間距根據碾壓試驗確定,采用推12、土機或平地機平整,人工輔助。卸料前,使用測量儀器放出本層的填筑控制線和控制高程,控制邊線應考慮每側超填30cm左右,鋪料厚度根據試驗確定為3050cm。采用進占法鋪土,以避免卸料車對已鋪筑碾壓好的堤面造成過壓破壞。邊卸料邊用推土機攤鋪,自卸汽車行走平臺及卸料平臺是該填筑層已經初步攤平但尚未碾壓的填筑面;自卸汽車退行進入工作面,不在工作面調頭;安排23人專職指揮車輛,使車輛有序進入工作面。攤鋪平整前,人工攤鋪出一塊標準面,推土機鏟刀貼于標準面上進行攤鋪平整,鋪土厚度用自制的50cm量尺插入測量,隨鋪隨量,節約時間,整體鋪平后水準儀控制高程,每層攤鋪平整后校核填筑邊線。相關檢測項目表項次檢測項目質13、量標準檢測方法檢測數量1鋪土厚度允許偏差:050mm鋼釬插入測量每100米不少于3點2鋪填邊線允許偏差:15cm經緯儀測量每100米不少于3點3堤頂寬度堤頂允許偏差:-5+15cm尺量每100米不少于3點4堤防邊坡不陡于設計值水準儀、皮尺測量每100米不少于3點5堤頂高程堤頂允許偏差:0+3cm水準儀測量每100米不少于3點注:在堤身填筑堤頂設計高程后應略有超高,以保證自然沉降后堤頂高程符合設計要求。根據本工程填筑頂面高程原則上按設計高程進行控制。同一填筑單元要遵循從低向高填筑的原則,從低處開始填筑,底部數層兼顧鋪料厚度和高程進行控制,逐步調整到填筑面平行于設計堤頂高程。當地面起伏不平時,應按14、水平分層由低處開始逐層填筑,不得順坡鋪填;為使填土和地面良好結合,橫向(垂直堤防方向)填方部位地面開挖水平臺階,縱向(順堤防方向)地面削坡坡度不應陡于1:3。我公司主要采用20t振動碾施工。個別大型振動碾無法碾到的邊角部位,采用人工蛙夯壓實,對于底部倉面較寬的部位,采用進退錯距法進行碾壓;對于頂部寬度較小的部位,采用搭接法進行碾壓,振動碾平行于渠道方向行走。碾壓速度、遍數等參數按碾壓試驗確定的參數施工。施工時分段、分片碾壓,為保證堤防整體的連續性,分段作業面的最小長度宜不小于100m。垂直堤軸線的堤身接縫碾壓時,應跨縫搭接碾壓,其搭接寬度不小于3.0m,相鄰碾壓軌跡及相鄰材料連接處的碾壓至少應15、有0.5m的搭接,不允許出現漏壓。碾壓應在土料平整和含水量調整完成后立即進行;若已鋪土料表面在壓實前被曬干,應灑水濕潤,以利充分結合。碾壓完成后,根據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采用環刀法取樣或用核子密度儀進行壓實度檢測,填筑土料的壓實度按不小于0.93控制。如不符合要求,要立即進行補碾,若補碾后仍達不到要求,要查明原因,采取調整含水量等措施后再進行碾壓,必要時將整層清除,確保填筑質量。鋪料與碾壓工序宜連續進行,若填筑層檢驗合格后因故未繼續施工,因擱置較久或經過雨淋干濕交替使表面產生疏松土層時,復工前應進行復壓處理。壓實土體不應出現漏壓、虛土層、干土層、彈簧土、剪切破壞等不良現象。若出現上述現象,必須16、進行返工處理。振動碾無法碾壓到的部位,使用電動蛙夯夯實,夯實時采用連環套打法,夯跡雙向套壓,夯壓夯1/3,行壓行1/3;分段、分片夯實,夯跡搭壓寬度應不小于1/3夯徑。6、結合面處理在相接的坡面上,先將坡面挖成臺階狀,臺階高度為0.8m,臺階寬度不小于2.0m,最底部和最頂部一層臺階不小于3.0m;坡面需經刨毛處理,并使含水量控制在規定范圍內,然后才能繼續鋪填新土進行壓實。結合面處理采用人工輔助推土機進行。分段間有高差的連接,應以斜面相接,坡度緩于1:3,并隨填筑面上升進行削坡,并削至質量合格層。削坡合格后,應控制好結合面土料的含水量,邊刨毛、邊鋪土、邊壓實。填筑堤防與剛性建筑物相接時,施工符17、合下列要求:填土前,應清除建筑物表面的乳皮、粉塵及油污等;對表面的外漏鐵件(如模板對銷螺栓等)宜割除,必要時對鐵件殘余露頭需用水泥砂漿覆蓋保護。填筑時,必須先將建筑物表面濕潤,邊涂泥漿、邊鋪土、邊夯實,涂漿高度應與鋪土厚度一致,涂層厚宜為3mm5mm,并應與下部涂層銜接;嚴禁泥漿干固后再鋪土、夯實。制備泥漿應采用塑性指數IP大于17的粘土,泥漿的濃度可用1:2.51:3.0(土水質量比)。建筑物兩側或周圍填土,應保持對稱填土均衡上升;貼邊填筑宜用夯具夯實,鋪土層厚度宜為15cm20cm。當回填達到排水盲溝或埋置構筑物基礎底面時,應按設計要求形成排水盲溝或構筑物基礎后,方可繼續回填上升。與安全檢18、測工程的配合應嚴格按照標書技術條款的規定執行。填筑施工應與觀測儀器、電纜、光纜安裝施工密切配合,嚴禁采用破壞儀器、電纜、光纜等的施工方法。7、邊坡修整為保證碾壓密實,機械鋪料過程中,每側應至少超填30cm(人工超填10cm)左右。堤防每層填筑3m高左右或該單元填筑完成后,用挖掘機配合人工進行邊坡修整。修坡預留保護層10cm,修坡完成后堤坡坡面鋪設塑料薄膜,保護坡面。防止雨水沖刷。修坡刮下的多余土料用于上面一層填筑或運用到鄰近作業面。四、資源配置1、機械設備配置表施工機械設備統計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推土機山推D16臺1土方填筑2挖掘機200臺3土方填筑3自卸汽車16T輛20土方運輸4灑水車BP-100K臺2土方填筑5振動碾20T臺1土方填筑2、人力資源配置組織機構設置我項目部項目經理由單位委派,負責施工現場全面指揮。項目經理部受企業監督與支援。項目部設項目經理一名,項目總工程師一名,計劃負責人一名,財務負責人一名。人力資源配置表序號職能及工種人數備注1生產管理32技術管理33現場施工54后勤保障35電工26機械設備157車輛設備328普工40合計103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