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總部大廈A、B座工程B3號汽車坡道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2414
2022-08-30
13頁
574.04KB
1、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總部大廈(37#地塊)A、B座工程B3號汽車坡道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日 期: 目 錄第1章 編制依據31.1 編制依據31.2 工程總體概況31.3 坡道概況3第2章 施工準備62.1 施工技術準備:62.2 機械料具準備62.3 施工現場準備6第3章 坡道施工6第4章 土方開挖74.1 土方開挖7第5章 降排水措施10第6章 土方開挖安全應急預案10第7章 土方回填12第1章 編制依據1.1 編制依據1、東南航運建筑結構施工圖紙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3、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4、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2002)5、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6、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1.2 工程總體概況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總部大廈(37#地塊)A、B座工程位于海滄CBD的最南端,西臨東嶼南路,東鄰海滄大道,北側隔滄桐路和位于36#地塊的航運中心主樓(E、F座)相望。37#地塊用地面積53270.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63680平方米(不含避難層6075),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18558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約78095平方米,由總高度153.55m的A座塔樓及總高87.95m的B座塔樓及裙房組成。室外坡道施工涉土方開挖、磚胎膜施工、腳手架搭設等多道工序,B3車道是由室外進3、入B座地下一層的通道,B3車道施工的好壞,直接影響日后建筑投入使用時行車的順暢。因此,為了保證車道的正常使用,特編制本施工方案,本方案主要介紹土方開挖及土方回填事宜,磚胎膜、腳手架、模板、混凝土等工序見專項施工方案及地下室土建施工方案。1.3 坡道概況 B3車道由B10區地下一層施工至37#地塊工人生活區圍墻旁,坡道凈寬8m,由墻下條形基礎、350mm厚車道板、400mm厚車道墻、300mm厚車道頂板等組成,詳細參數見施工圖紙。土方開挖:本次車道土方開挖最深4.8m,由現有路面標高-2.85m至坡底-7.65m,分層開挖,每層厚度1m,然后根據車道坡度逐漸減少,土方開挖按照45度一級放坡,每挖4、一層土方在坡面上噴射50mm厚C15細石混凝土,并在土方開挖后及時澆筑墊層。磚胎膜:條形基礎底澆筑完墊層后砌筑厚20cm磚胎膜,澆筑混凝土時用48.3*3.6鋼管及50*100mm木枋對磚胎膜做連續臨時支撐。外架:車道底板施工完后在條形基礎墊層上搭設外架,外架距離墻體50cm,立桿橫向間距1m,縱向間距1.5m,步距1.8m,僅當墻體高度大于1.5m時需要搭設外架,外架立桿下應墊木楔以保證立桿垂直,其余搭設要求見地下室土建施工方案。滿堂架:待車道底板施工完后,在底板上搭設滿堂架,立桿縱橫向間距1m,步距1.5m,次楞間距300mm,立桿下端應墊木楔以保證立桿底與車道板緊密貼合,次楞頂也應塞木楔5、以保證次楞與模板緊密貼合,同時滿堂架水平桿應與外墻模板拉結頂實,以保證外墻的穩定性,詳細構造要求見地下室土建施工方案。第2章 施工準備2.1 施工技術準備:組織管理人員認真熟悉圖紙、方案,結合本工程的現場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和技術措施,做好施工前施工班組的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搞好上崗人員的培訓工作。2.2 機械料具準備本工程計劃投入PC220-8反鏟挖掘機1 臺、50T吊車1臺、自卸汽車15臺、全站儀1臺、水平儀1臺、50m皮尺1把,水泵四臺。 2.3 施工現場準備現場自然條件良好,三通一平已完成;因部分路面是混凝土硬化的,需要炮頭進行敲碎,其余無影響施工的不良因素。土方開挖前,必須根6、據業主及現場察看情況,先人工探明地下管線,確認無誤后再根據現場放線進行機械開挖。現場需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面,在施工區四周砌筑排水明溝和集水井,并配置足夠數量的潛水泵及時排放積水。與業主進行基準控制點、高程控制點書面和現場交接,對業主提供的基準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的測量成果資料復測,對現場現狀地面標高進行全面準確的測量,繪制精確的方格網,并將復測成果報業主和監理審核。幕墻單位先將外架拆除,勞務單位將工人生活區板房及維護拆除。并對地下市政管線等位置進行校核,以免土方開挖時破壞。第3章 坡道施工坡道施工順序:土方開挖及混凝土噴面 墊層澆筑 磚胎膜施工 底板及倒墻施工 外架及滿堂架搭設 車道墻及車道7、頂板施工 腳手架拆除 外墻土方回填。第4章 土方開挖4.1 土方開挖 4.1.1土方開挖順序和原則圍繞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進度計劃為主線。本工程B3車道從靠近外墻一側(深處)開挖,邊挖邊放坡,分層開挖,每次開挖深度1m,最后一層土方開挖時同時將條形基礎挖開,并保證最后30cm采用人工挖土,所有開挖出的土方轉運至E座東側以回填E座東側地下室外墻,土方開挖過程中,采用局標準化防護件進行基坑邊坡安全維護,防護高度為1.2米。詳細開完順序見下圖:第5章 降排水措施1、土方開挖過程中應做好坑內滯水及降水的疏導工作,確保坑內不積水,開挖結束后應立即進行墊層施工,使基坑暴露的時間應盡可能短,車道施工完后及時8、進行回填夯實施工。2、土方開挖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保護降、排水設施,處理方法:在土方坡頂設置300mm寬300mm深排水溝以阻止水下流到坑內,排水溝用120mm厚磚砌筑,20mm厚1:2水泥砂漿抹面,并在坡頂均勻設置600mm寬,600mm深集水井,同時在坡底設置集水井收集雨水,集水井及排水溝定位見土方開挖示意圖,詳細做法做法見下圖。為方便土方開挖及基底墊層施工,降水疏干井應在土方開挖前10天啟動降水施工。第6章 土方開挖安全應急預案 1)、 較差土質的局部剝離、坍塌的處理:土層因流沙或滲水嚴重引起的局部坍塌應首先查明產生的原因,消除產生坍塌因素,同時進行修補加固,一般可在塌方處口部打入垂直錨桿和9、焊接橫向網筋,并用邊坡外積土、石塊回填充實,及時噴射快速砼面層,重新打入部分摩擦錨桿。 2)、邊坡局部涌水的處理:速用快凝水泥等止水材料縮小范圍,埋管引流,注漿封堵。3)、局部坑壁位移過大,坑邊出現裂隙的處理:挖前,應預先設立觀測點,對基坑變形進行監測。嚴格控制圍護結構變形在允許范圍內,如變形超過允許范圍,應暫停開挖,可采用在相應位置增加錨桿和外層拽拉加固等技術措施。阻止變形擴大,確保邊坡自身穩定和周圍建筑物、道路的安全;對地面開裂等情況應及時用水泥漿封閉,防止雨水滲入。 4)、 坑底局部管涌、突涌、流砂的處理 預防措施:a、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通過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降低地下水流滲流水力10、度,改變地下水滲流方向,使地下水僅流向降水井管。b、保證基坑防滲帷幕的搭接質量和防滲帷幕插入不透水層的深度,最大限度地阻止地下水流到基坑內。 處理措施: 若出現流砂、管涌或突涌,應立即暫停基坑開挖施工,并采取如下措施處置妥當后再行施工: 用粘土或砂袋封壓,在最短的時間內制止突涌的發展,然后采用高壓注漿 或化學漿液進行止水加固。采用速凝水泥止涌。 采用壓密注漿止涌。 延長基坑周邊降水井點的降水時間,通過改變水流的方向阻止管涌、流砂 的發生和發展。5)、基坑失穩的應急措施 :基坑施工,由于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可能會發生各種險情,只要有備在先,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就能使險情得到緩解和遏止,以保證工程順11、利進行,為確保基坑土方開挖的安全,必須采取如下措施: a、 現場成立監控小組,在挖土階段進行24小時輪流監控。監控的內容為:邊坡圍護的垂直變形、平面變形、周邊土體、建筑物、管線、道路的變化,并進行記錄,堅持對比檢查,及時消除隱患。 b、成立現場搶險小組, 備好預制錨桿、 砂袋等相關材料, 根據險情,分別處理。對各類險情的處理對策:圍護邊坡壁位移過大時,停止土方開挖,根據現場監測的變形數據及時增加錨 桿進行加固。 圍護邊坡壁突然發生位移增大時,則應撤離基坑內的工作人員,并增加用砂袋堆疊擋土,或用挖土機回填土方,待支護結構穩定后,再商量對策。靠近圍護邊坡壁地面發現裂縫,用粘土或純水泥灌縫,防止因地12、面水進入裂縫 而導致土體應力加,而增加傾斜。開挖過程中,開挖工作面流沙、淤泥漏出時,應立即用挖機向開挖工作面回填土方或用砂袋堆疊粘土進行反壓。 若遇雨天,應防止地表水下滲。若基坑深層滑移,按間距 300 沿坡壁底部施工豎向抗滑 50mm100mm*4000mm 的木樁,木樁頂用方木連成整體。 基坑失穩原因多種多樣,具體處理方法要經過現場分析原因,再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處理措施。第7章 土方回填本工程回填擬采用機械轉運回填土、人工回填夯實相結合的方法。主要施工部位為車道側壁及頂部土方回填。施工準備施工前應根據工程特點、填方土料種類、密實度要求、施工條件等,施工前應進行詳盡的技術交底,合理地確定填方土13、料含水量控制范圍、虛鋪厚度和壓實遍數等參數;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參數應通過壓實試驗來確定。土方回填前應對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外墻防水及保護層施工完成等)進行檢查和驗收,合格后要作好隱蔽檢查和驗收手續。土方回填前,做好水平高程標志布置。可在鄰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標準高程點以便回填時的標高控制。大面積場地上或地坪每隔一定距離釘上水平樁。工藝流程基坑底地坪上清理 檢驗土質 分層鋪土 分層回填夯實 檢驗密實度 修整找平驗收操作工藝本工程結構防水及保護層施工完畢后應及時回填,結構兩側回填及基礎換填采用4:6砂碎,頂部采取砂類土回填。回填應分層進行,每層厚度不大于50cm,每回填一層應及時壓實,當壓實度達14、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施工下一層回填,在機械難以施工壓實處,可采用中粗砂回填,水密法密實。結構兩側回填應對稱或交替進行,避免兩側回填高差過大。回填砂類土要求:最大粒徑不大于10cm,回填材料粒徑0.075mm的顆粒含量應大于85%,0.002mm的粘粒含量應小于5%。基底回填砂碎壓實度不小于93%(重型標準),兩側回填砂碎壓實度不小于96%(重型標準),結構頂部砂性土回填壓實度不小于90%(重型標準)。溝槽開挖遇有地下水應進行施工降水,以保證干槽施工。溝槽在管道安裝與鋪設及有關試驗完成后應及時回填,如溝內有積水,必須全部排盡后再行回填,回填土中不允許含有直徑大于40毫米的塊石,應分層對稱回填、夯實,每層回填高度應不大于0.2m,管頂0.7米以下必須采用人工回填。管頂0.7米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機械從管道軸線兩側同時回填。用機械回填管溝時,機械不得在管道上行走。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的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或按下表選用。壓實機具分層厚度(mm)每層壓實次數振動壓實機25035034柴油打夯機20025034人工打夯20034回填土方每層壓實后,基礎旁邊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回填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應進行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找平夯實。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