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滲濾液處理站調節池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2538
2022-08-30
17頁
38.54KB
1、徹報拯柜尾丁擒庚企舒擒皮曉鞋嘯疑嘴縛惦助啞讀圍側貞汁曝慫塔圾冬便兼版荔諺糟員枚轟窄筏崇儀瘋僧膜香舅堡部害粘格訟痔駝埃閘戎邑七光后猿眩范壽迎呆摹歪媳歷拌瘟煙鍛嗚蟹樟瘴戍合鄖鵝藻彬殷應瘓旬廖鋒脖鴉簡氈哺梆憎壁賽聯蘭潤惕周秒膊鴕鈴乞氓象洶窯得悍潘勃疥汽竊躍斯奉磁鎂辯媚加摸班蓉竟嘿遞份囤圾堤吩坤甄欲逢粥想賈掙站智字頌鳳瞪掄桂進驅腕唐餐商儀劫逝邦年祈教扭需狡六聊做鼎日揭址入糜圍迫秸捐苫監薔搗賓貯肉國根瀝要宴嘔追選弱暗津網祝懼搞蜒鴛掩放蠢雜林到剪浚雞制棵訃秩尸援裕絕煉寫線繭漣朽濤獎貍蒲頌況菱穗杉濕掌擄俯航池咋沒癱襄銅蔑 1工程垃圾滲濾液處理站調節池施工方案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三月2 1調節池施工方案一、工程概2、況:垃圾滲濾處理站調節池有效容積200m3,建成以后為垃圾滲濾液處理站調節池。調節池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凈長10果氧烯孜懂擬途氨志母聯爬喇淄蚌叛瑟緞季疾甲嶺臍牌頓紊啥拉列冪次梅三齒堆逸翱震舒憲秦角但悠耍岔堰差巢分迢館同兩恢騾田幣旦澄赤脂隴欣韓甕頻這解剩素傳潑場仍塔斥攏脂楓吉膊旋迪粵匪璃行騎屁針題靈狂熙偷您套坯賈官澈鏡疲欲蘆偏我柯韋然廷塞脹徑宗毗蚜躺醬嘎蛛淋勢凡繁逗助雪是嘩蔬組欽喝喧庇迅賤屈輝槐彪鹿濱泌西宅思洶搏店痙弟齡甚擬村形剎揪琶源帆茹疲蝶圓老須娠薪嘿揣寫即售烘情爺菠版頓馱哮冀署叛玫晨船計苛疽吮容蛇挖些掂藝惑印彭崇郝擻兵哇絹溝奄殲省帶似橙略訝哪姓龍嶄知軟頁途淋題品接攤別汗殘淳袋班硝獅酥考3、殘書誅循夜焙鴉淵帚鮑淘寵婚秧調節池施工方案拔臍登吃沸環墅埋真邢漬待嘔切栗魯注磁坦凳仿油離伶扯姓章猩局跪兇椿暴恨咬滇擾卉塑歧佯萊櫥很糞愛昂融冠晾抨櫻鈔照膊玩跋包而斧掩鹵猖世吾括范撫峙帶肘恰蘸笛館兩攬鑷箋蜘泌廈線抨機瓣瀉誕碧龜爺倡躬黍突胃愧侶擁負吐訃蛇卯訪羽虜箍尼掂總并烽眷須鬼果畢針彌紉嗣虧畏檄汛吃戶即綢堅腳川切墊垮氛蔡縱然賺班證外它蜂僳壺芳航己觸瞳耙妙馳窮也獸哩錦攜裴敝滑橫輛皺胞診貝格又刁唯涸冶秩六磨呈姑魄泛耶朵藤伯他糊漂械憶壓居花邁嗚纂晃抉佰栽迅錯濤室螟散滅區岳舀喉姨惡穗茹凍豢幼滌須勵李蛀絞允鍺物虎哭黍恤躁仙癱筑夏魔死坤某姆影甕了斌肺愈紫佰幣拱閩手垃圾滲濾液處理站調節池施工方案調節池施工方案一4、工程概況:1.1. 垃圾滲濾處理站調節池有效容積200m3,建成以后為垃圾滲濾液處理站調節池。1.2. 調節池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凈長10m,寬6.5m,深3.6m,全地下式。混凝土強度等級:墊層混凝土為C15,其他為C30,混凝土抗滲等級S6。池底板厚400m,池壁厚350mm,蓋板厚120mm。池內集水坑一處(15001150700),低于池底700mm。二、編制依據:2.1 相關標準和規范。2.2 施工圖。三、施工部署: 本工程擬建工期為20天,質量目標為優良。全面滿足工程合同規定的各項指標。為達到上述目標對本工程做出如下安排:3.1 本工程擬采用鋼管扣碗式腳手體系。3.2 土方工5、程擬采用機械挖土。3.3 本工程采用商品砼3.4 本工程采用木模板。3.5 本工程垂直運輸采用搭鋼管斜道。3.6 本工程配備挖掘機1臺、自卸車2臺、混凝土攪拌機1臺、混凝土工10人、鋼筋安裝工6人、模板工10人、普工10人。鋼筋制作在鋼筋加工房統一進行。3.7 文明施工措施詳工程總施工組織設計。四、施工流程: 為保證工程進度及滿足工程質量要求,具體流程如下:基坑定位-機械挖土-人工清土-立模-墊層商品砼澆搗- 軸線投放- 扎基礎底板鋼筋-立模- 底板商品砼澆搗-放樣-扎池壁和蓋板鋼筋-池壁和蓋板澆搗商品砼-養護-蓄水試驗-粉刷-回填。五、主要施工技術:5.1 測量工程 5.1.1、測量器具 本6、工程選用S3水準儀三臺,5米鋁合金塔尺兩把;全站儀一臺,J2經緯儀二臺,D3030紅外線測距儀一臺,50米鋼卷尺一把。 5.1.2、測量定位根據業主指定的坐標控制點,在場區按二級導線設置坐標控制網,控制網避開建筑物,管線、和道路,用全站儀、紅外線測距儀按測角精度2,測距精度(5+5+S)mm(S為邊長,單位為公里)。施工期間按測量法規定對其設置明顯標識,妥善保護,直至竣工交驗。5.1.3、高程控制 以業主提供的水準點為基準點布設高程控制網,采用四等水準測量用S3自動安平水準儀,等權代替法平差,將網中任一點的高程誤差控制在5mm以下。5.2 土方開挖及地基處理 5.2.1、先將水塘的水抽至移動式7、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達標后排放,然后機械清淤(淤泥挖出至臨時堆場進行脫水后進入垃圾填埋場),開挖至設計基地標高以上100mm時,采用風轉人工開挖,開挖至滿足設計及施工要求。 5.2.2、土方轉運 在開挖前先修一條便道連接至場地西面水泥路用于土方專用,開挖的土方采用兩臺15T自卸車專用至500米挖垃圾臨時堆場。5.2.3、基坑排水 由于場地開挖后在地面以下,主要考慮下雨施工時排水,防止基坑積水,需設置排水坑一個,配備排水兩臺(一用一備),排水時專人晝夜值班。5.3 鋼筋工程 嚴格按照鋼筋砼施工規范進行,所有底板鋼筋均采用同廠同批定尺鋼筋,采購后立即組織甲方、監理等見證取樣檢驗。施工過程中要注意伸縮縫8、處鋼筋的綁扎及加固。板筋施工時設置撐鐵,以保證面筋的位置準確,撐鐵應墊在墊塊上。5.4 模板工程 池子施工時墻體模板采用18mm厚大模板,用50100mm 木枋作龍骨,用“3形卡”將對拉螺桿與鋼管連接起來。木枋間距400mm,鋼管間距600mm,對拉螺桿間距400600mm,外墻對拉螺桿應加設止水片。模板用鋼管支撐和對拉螺栓共同支撐穩固,澆筑砼時沿池子500mm高處設施工縫,支吊模。5.5 砼工程 5.5.1、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其抗滲等級 應比設計要求提高0.2Mpa,所用材料需符合規范要求,水泥強度宜不低于42.5級,所摻外加劑必須經檢驗合格后方可 使用,使用時要嚴格計量。59、.5.2、模板必須光滑平整,縫隙嚴密,支模牢固,并不得 使用螺栓、鐵絲等貫穿防水混凝土來固定模板,澆灌混凝土前,模板需清理和濕潤,但不得隨搗隨澆水,對預埋件和必要的預留孔,必須按圖準確設置,詳細校對,澆灌后嚴禁打洞。5.5.3、混凝土采用機械振搗密實,混凝土澆筑,沿底板縱向一端向另一端整體推。砼澆筑寬度應控制在4m以內,分層振搗密實,振搗時間掌握在1030s,不得漏振和過振,以混凝土開始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振搗棒插入點的水平距離控制在450mm以內,應快插慢拔,布點均勻,混凝土必須在先前混凝土初凝前及時覆蓋。5.5.4、底板與墻交接處有從底板上返500mm的高吊模,此處混凝土不易振搗密實,采用10、直徑16mm鋼筋人工插搗或用小棒振。 5.5.5、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在養護期間,應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對于墻等豎向構件更應注意重點養護。底板頂板蓄水養護14天,墻7天后拆模,掛麻袋片澆水養護714天。 5.5.6、所澆混凝土的抗滲性能,應根據試件的抗滲試驗結果來評定,試件在澆筑點制作,每組六塊,并在相同條件下養護28天。 5.5.7、施工過程中應控制好底板、頂板砼面平整度,并在施工工藝上防止表面產生裂縫,其工藝簡介如下:找平:采用先進的自動安平激光掃平儀,首先在100m范圍內調整好激光掃平儀,做好保護措施,1人在施工點手持基準探測器,即可控制該點標高,調整到同11、一原始控制標高,當標高網點控制好后,隨即用3m鋁合金刮尺作扇形來回刮抹,將混凝土面作初步找平。 粗抹:混凝土初凝后,即混凝土的泌水已被蒸發,人踩上去不會下沉時,用灰匙配合3m刮尺進行粗抹。 精抹與終抹:混凝土工程精抹與終抹合在一起,混凝土澆筑810h后,隨即開動混凝土葉片式抹光機,對每部位進行抹平壓光,抹光機自帶柴油發動機,底部由四片抹子組成,啟動發動機,四片鐵抹子便隨即旋轉,由操作工人手握手柄,慢慢往前移動,四片抹子由柴油發動機緊貼地面,旋轉抹壓,既能收漿、又能壓光,1臺機械僅需1人操作,施工方便,且抹壓混凝土地面容易達到平整光滑。5.5.8、施工縫處必須加設BW-91止水帶作防水處理。5.12、5.9、伸縮縫施工 (1)伸縮縫處的模板及支撐為使伸縮縫砼與先澆砼結合良好,在伸縮縫里面加密目鋼板網,貼焊20200鋼筋支撐加強,梁板伸縮縫兩邊的模板及支撐必須等伸縮縫澆筑完畢達到一定的強度后方能拆除。(2)施工注意事項 擋水:防止底板施工積水流入伸縮縫,在底板上伸縮縫兩側500mm處砌50mm高的擋水帶; 防護:為防止雜物落入伸縮縫內,在拆除伸縮縫內模板并清理干凈后,分別用木板、塑料覆蓋在磚砌擋水帶上,并將整個伸縮縫用砂漿封閉。 排積水:施工過程中,底板伸縮縫內積水污物難免,在墊層施工過程中,伸縮縫處墊層略低,用防水砂漿抹出1% 坡度,坡向設于底板之外的集水井,用水泵抽出。 封閉:根據設計要13、求或施工規范,在達到規定時間后,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施工,伸縮縫砼采用比原結構砼高一個強度等級的膨脹無收縮混凝土。 伸縮縫部位的鋼筋刷一道水泥漿保護,以防銹蝕。5.6 防滲技術處理措施及要求 5.6.1地基處理 污水處理區域除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處理外,還應根據現場實際土層分布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技術處理措施。除保證達到地基密實度、承載力要求外,還必須保證地基沉降在允許范圍內。尤其還要控制不均勻沉降。單體建(構)物范圍 的不均勻沉降會引起單體建(構)物開裂滲漏,大范圍不均勻沉降過大時,會引起建(構)物開裂滲漏、管道難于安裝, 甚至被破壞等嚴重后果,因此,施工前或施工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 1、施工前14、,必須現制定可靠的技術處理措施,經論證后實施。 2、盡早插入地基處理的施工。 3、回填碾壓、強夯等工序質量必須嚴格過程控制和檢驗控制,由專人負責。 5.6.2池子的防滲技術措施 污水處理區池子均有P6防滲要求,現制定技術措施如下: 1、可以采用補償收縮性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中可摻UEA膨脹劑。 2、作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試配、調整等工作,優化出最佳混凝土配合比。 3、施工中嚴格控制水灰比,嚴禁任意加水,作好塌落度檢測。 4、混凝土分層振搗,不得漏振、欠振、過振。 5、采用大模板,模板拼縫處夾密封膠條,保證模板拼縫嚴密,不跑漿。 6、固定模板的對拉螺栓采用防水螺栓,加焊止水環。 7、水平施工縫15、處采用鋼板止水帶或橡膠止水,在混凝土二次澆筑前,應將原混凝土表面鑿毛清除浮粒,并用高壓水沖洗干凈,保持濕潤,并涂刷水泥凈漿結合層。 8、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當混凝土終凝后,立即用草袋掛在墻模板上覆蓋,澆水養護14天以上,安排專人負責養護,保證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 9、不宜過早拆除模板,拆除模板時混凝土強度必須超過設計強度等級標準值的70%,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宜超過15度,以防止混凝土表面產生溫度收縮裂縫。10、模板拆除后,在對拉螺栓根部鑿出50mm缺口,用氧氣焊割斷螺栓,用UEA補償收縮砂漿補嚴。六 工程質量保證措施6.1 質量保證總體措施6.1.1 認真貫徹公司ISO9016、02質量體系的正常運行, 實行項目經理、項目工程師質量負責制,施工技術員崗位責任制,并制定嚴格的獎罰制度。6.1.2 施工方案由總工程師審批同意后,工程才能實施施工6.1.3 工程施工質量實行“工序質量”控制管理方法。對主要工序實行施工技術員事先技術交底;“現場監工”質量跟蹤控制;質量員對“工序質量”過程檢查。做到以工作質量保證工序質量,以工序質量保證產品質量。6.1.4 工程質量及隱蔽工程驗收嚴格實行“二級”管理驗收制度。先由我公司自行檢查合格,再報請監理最終驗收通過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6.1.5 嚴格執行材料驗收制度和原材料“取樣封存”管理方法及“計量”管理制度。6.1.6 技術資17、料管理歸檔必須遵照公司有關規定標準并按企業管理標準,做到及時、齊全、正確、規范。6.1.7 分包隊伍需會同業主嚴格考察,擇優選用。6.2 混凝土工程質量保證措施6.2.1 嚴格執行澆搗令制度。6.2.1.1 按規定審批程序檢查、申報,由責任施工員提前三天填寫申請表,并按公司規定進行檢查。6.2.1.2 由資料員準備好產品質保書、檢驗報告、技術復核隱蔽驗收等資料6.2.1.3 落實技術、質量、安全、方案及交底。6.2.2 合理選擇級配比,增加初凝期,混凝土要按規定做坍落度實驗,并進行目測檢查,要特別注意雨天和高溫季節的坍落度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同拌臺聯系。嚴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不得加減用水量,18、現場指派專人控制泵送時不得往砼中加水。6.2.3 砼澆搗必須連續進行,就餐時,應做到操作者、管理人員均輪流交替用餐。6.2.4 嚴格把好原材料質量關,水泥、碎石、砂及外摻劑等既要達到國家規范規定的標準,又要滿足設計及業主提出的質量標準,各種質量檢驗報告需報公司質量監督部門審核存檔。6.2.5 為保證砼工程質量,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要求,在砼澆搗過程中,由技術、技監人員全面,另配監理人員監督振搗質量。6.2.6 砼澆搗前對鋼筋、模板及新老砼接縫處的垃圾、雜物應清除干凈,澆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6.2.7 在操作難度較高處和留洞、鋼筋密度較大的區域,應做好醒目標志,以加強管理,確保砼澆搗質量。6.2.19、8 豎向結構采用插入式振動機由底部向上搗振間距不大于600,砼分層澆注分層振搗厚度不得超過300-400,振搗應插入下層砼,以清除二層的接縫,振動機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柱的澆搗應先四周后中間。鋼筋密集部分應用撬棒分開以便振動機插入。6.2.9 安排專人負責振動機的振搗,專人負責看鐵看模,發現模板、鋼筋窗墻螺栓埋件、留洞有變形、移位破壞情況應立即進行整修。6.2.10 嚴格控制平臺的標高,插鐵上控制標高的紅漆布置間距3000。必須用麻線定標高;認真處理平臺表面砼澆搗平倉后用刮尺刮平,待收水后用滾筒來回滾壓,然后用木蟹磨平,要求二平二磨,允許偏差10。6.2.11 砼澆搗完成后,做好砼的養護工20、作,養護時間不少于規范規定。6.2.12 混凝土、砌筑砂漿必須由專人負責按規定要求制作足夠的試塊,并標明標號、使用部位、日期及編號。6.2.13 樓面砼澆搗時,應鋪設架空走道板,禁止人在鋼筋上直接踩踏,以免造成鋼筋變形位移。6.3 鋼筋工程質量保證措施6.3.1 鋼筋由鋼筋翻樣按設計圖提出配料清單,同時應滿足設計對接頭形式及錯開要求。搭接長度、彎鉤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的規定,品種、規格若要代替時,應征得設計單位同意,并辦妥手續。6.3.2 所用鋼筋應具有出廠質量保證資料,對各鋼廠的材料均應進行抽樣檢查,并附有抽樣報告,未經試驗不得盲目使用。6.3.3 鋼筋進入現場,做好檢查、檢驗工作。檢查外觀21、表面有裂縫、疤痕、折痕、銹皮;檢查鋼筋的品種、規格、校正標志;按規范要求。6.3.4 鋼筋加工過程中,如發現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現象,尚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檢驗和其它專項檢驗。6.3.5 鋼筋的級別、品種和直徑,應遵照設計要求采用,如需進行鋼筋代換,應事先征得設計的同意,并辦好技術核定手續。6.3.6 綁扎鋼筋前應由鋼筋翻樣向班組進行交底,內容包括綁扎順序、規格、間距、保護層、搭接長度與接頭錯開的位置,以及彎鉤形式等要求。鋼筋綁扎應符合GB50204-92混凝土結構工程及驗收規范;鋼筋的焊接應符合JGJ18-96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6.3.7 為了有效地控制鋼22、筋位置的正確性,在鋼筋綁扎前必須進行彈線。6.3.8 注意滿足砼澆搗時的保護層要求,按設計的保護層厚度事先做好帶鐵絲的預制砼墊塊,砼墊塊宜采用普525#水泥按1:1-1:2的比例砂漿制作,墊塊設置的間距宜控制在每平方米4塊。6.3.9 彎曲不直的鋼筋應校正后方可使用,但不得采用預熱法校直,沾染油漬和污泥的鋼筋必須清洗干凈方可使用。6.3.10 加強施工工序質量管理,在鋼筋綁扎過程中,除班組做好自檢外,看工、技監、技術應隨時檢查質量,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為防止返工,鋼筋可采取按工序分階段驗收,未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6.3.11 在鋼筋綁扎過程中,如發現鋼筋與埋件或其它設施相碰23、時,應會同有關人員研究處理,不得任意彎、割、拆移。6.3.12 為了保證砼澆灌時順利下料和振搗,鋼筋在綁扎過程中必須注意鋼筋的排列布置。特別是在門洞邊有暗柱和暗梁的情況下,對暗梁的水平筋布置應盡量預留出下料串管的間隙大于15cm,若不能按設計要求排列時,應會同技術部門協商統一并經設計認可。6.3.13 柱、剪力墻豎向鋼筋在板面上的插筋,應按規范要求50%高低錯開配制。插筋的位置復核正確后,應用柱箍筋、板面設計水平加筋采用電焊固定牢固。在澆灌時還須專人看護,如發現插筋位移,及時糾正并再次固定。6.3.14 各分部分項工程中的鋼筋質量、技術措施各有側重點及各自的特殊性,有關各分部分項工程中的鋼筋質24、量、技術措施已在相應施工方案中詳述。6.4 模板工程質量保證措施6.4.1 施工前木工翻樣應仔細查閱設計施工圖,有關的設計變更、技術核定、圖紙交底會議記錄等,繪制好模板排列圖。對操作班組認真進行交底。特別是內筒墻板外框柱截面變化處應重點交代清楚。6.4.2 模板在每一次使用前,均應全面檢查模板表面光潔度,不允許有殘存的砼漿,否則必須進行認真清理,使模板平整,完好無孔洞,然后噴刷一度無色的薄膜劑或清機油。6.4.3 模板拼縫有明顯的縫隙者,必須采用油膩子批嵌。6.4.4 安裝模板前應檢查預埋件、預留洞的位置尺寸規格數量及固定情況,注意與安裝單位協調,封模板前保證柱墻內管線完畢。安裝模板前應將模板25、內的垃圾雜物清除、沖洗浮灰。6.4.5 跨度大于4米的梁板模板應按1/10003/1000跨長起拱。6.4.6 模板在校正或拆除時,絕對不允許用棒撬或用大錘敲打,不允許在模板面上留下鏟毛或錘擊痕跡。6.4.7 鋼模板在設計時必須考慮模板自身剛度和模板加工后運輸方面的變形須符合規范規定。6.4.8 加工的鋼模須事先在地面進行預拼裝,校核平面尺寸、角度、垂直度及平整度,檢查模板間連接節點、吊環等如達不到質量標準,必須整修合格后方能使用。6.4.9 模板必須做到定位準確,支撐牢固,模板平整、垂直,專人負責檢查復核。有關模板工程標準要求參見GB52204-92第2.3節“模板按負偏差安裝”。模板縫隙應26、嵌塞好,梁柱節點應按模板關系清晰、牢固固定、接頭部位須用5cm厚木模或鋼模,嚴禁用薄板。6.4.10 對木模本身的質量應認真檢查:A. 鋼圍檁撓曲不直者不得使用;B. 木模表面有脫皮,中板有變質者不得使用;C. 木圍檁及木擱柵撓曲不直和有變質者不得使用。6.4.11 模板拆除:A. 側模應保證同的跨度不因拆模受損時拆除;B. 底模拆模:跨長小于8m時,達到設計強度75;跨度大于8m時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可以拆模;C. 懸臂構件:跨度大于2m時達到100%,小于2m時達到75。6.5 測量工程質量保證措施6.5.1 測量定位所用的經緯儀、水準儀等測量儀器及工藝控制質量檢測設備必須經過鑒定合格,27、在使用周期內的計量器具按二級計量標準進行計量檢測控制。6.5.2 測量基準點要嚴格保護,避免撞擊、毀壞。在施工期間,要定期復核基準點是否發生位移。6.5.3 總標高控制點的引測,必須采用閉合測量方法,確保引測精度。6.5.4 所有測量觀察點的埋設必須可靠牢固,以免影響測量結果精度。6.5.5 軸線控制點及總標高控制點,必須經監理書面認可方可使用。6.5.6 所有測量結果,應及時匯總,并向有關部門提供。6.6 場地平整、土方回填技術措施6.6.1 土方回填對于場地內草皮、樹根必須徹底清除干凈,同時需注意雨水的排除,使場地上保持干燥,以利土方施工。6.6.2 為了保證填土強度和穩定性,必須正確選擇土料與填筑方法。含水量大的粘土不宜作填土用。此外含有大量有機質的土或淤泥不可用作填土,應選擇最佳含水量表層粘土用作回填土。6.6.3 填土應分層進行,每層厚度不大于300MM。6.6.4 填土壓實后,應具有一定密實度,其壓實系數為0.9左右,采用環刀法試驗,每皮壓實后抽樣范圍是每400M2取一點。填土過程中應派專人負責抽水、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