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大學—明秀路口綜合交通工程附屬結構出入口鋼支撐吊裝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2578
2022-08-30
15頁
431.04KB
1、南寧市大學明秀路口綜合交通工程附屬結構出入口鋼支撐吊裝施工方案 編制: 審核: 批準: 一、工程概況1.1吊裝作業環境概況廣西大學站為南寧市大學明秀路口綜合交通工程廣西大學站,是南寧市軌道交通工程一號線近期工程的第八個站,與規劃的五號線換乘,一號線與五號線位于大學東路和明秀西路交叉的十字路口。是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的試驗段。見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南寧市大學-明秀路口綜合交通工程是南寧市軌道交通一號線近期工程的第八個站,位于大學路與明秀路的交叉的十字路口。附屬結構出入口共設11個和4個風亭,其中B端風亭為單獨設置,其它風亭與出入口一起;車站西北角有一個110KVA的變電站,有110KVA的高壓2、輸電線3回路13根線(包括四根架空地線)及其桿塔,輸電線路橫跨大學東路沿明秀路西北側人行道行走,車站與高壓線十字交叉位于其下方。同時另有1條平行與車站的高壓線位于大學路上,長度約300m。圖1 車站工程平面位置圖1.2設計概況及設計參數1.2.1基坑形狀與大小附屬結構出入口基坑寬度5.5-7.5m,開挖深度約為9.2m。1.2.2基坑支護體系基坑圍護結構采用鉆孔樁+內支撐,局部出入口設置有第二道支撐及換撐;第一道直接安裝在冠梁上,采用牛腿通過膨脹螺栓固結在鉆孔樁上,第二道支撐使用2根工45a焊接而成的鋼圍檁,采用牛腿通過膨脹螺栓固結在鉆孔樁上。1.2.3預加應力參數預加軸力分別為:第一道支撐為3、200KN,第二道支撐為200KN-300kn,換撐為200KN-300kn,架設時通過千斤頂的接觸面積計算出千斤頂壓力表讀數。圖21.3吊裝對象1、附屬結構出入口鋼支撐。2、鋼圍囹及托架(牛腿)。二、吊裝工作的組織網絡 鋼支撐起重吊裝組織網絡圖機械主管、安全副總監安全員、作業班組負責人、吊車機長吊車操作手吊車司索鋼支撐班信號指揮員 三、吊裝作業資質及特種作業人員名單、上崗證編號(吊車司機、指揮、司索、電工等)序號姓名崗位上崗證編號發證單位有效期1王軍吊車司機TS6FNNG06670南寧市質量技術監督局2009-11-30至15-11-302孔銀陽吊車司機TS6FNNG06669南寧市質量技術4、監督局2009-11-30至15-11-303李國院司索TS6FNNG06642南寧市質量技術監督局2009-11-29至11-11-284劉龍濤司索TS6FNNG06641南寧市質量技術監督局2009-11-29至11-11-285魏波起重指揮33000304002432杭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07-11-12至13-11-126朱永華電工 南寧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09-9-12至2015-09-109-107許心想電焊工上海市特殊作業管理局2008-8-3至2014-08-108孫正安機修河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09-11-0至2015-11-09表1 人員證件序號設備名稱數量5、(臺)規格型號主要工作性能指標1汽車吊125T如有需要2交流電焊機5BX3-500電流調節范圍60655A,6KW3沖擊鉆24液壓千斤頂2200T經校驗合格表2 主要施工設備表四、吊裝前準備工作在吊裝前,司機必須做好全面仔細的檢查核實工作。開始作業前,必須確認以下情況處以安全狀態:所有的控制器處于零位、起重機上和作業區內沒有無關人員、運行范圍內沒有障礙物、起重機與其他設備或建筑物的最小距離在0.5m以上;操作人員要做到班前檢查機況、班后擦試機體,使設備外觀整潔,達到“三無”和“四不漏”(無污垢、無碰傷、無銹蝕;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氣、不漏電);開始起吊前,必須明鈴或示警,起吊中接近人時應給斷續6、鈴聲或示警。檢查設備的吊耳是否符合吊裝要求,鋼絲繩是否磨損、斷股。 起吊前必須了解吊裝周圍環境,是否有管道通過,周圍是否有帶電導線影響。所處的作業點的地耐力是否能夠支持起重機的吊裝,如不能支持應采取加墊方木或硬化路面的措施。專項吊裝作業前,首先應對涉及吊裝所有人員進行吊裝工序交底,包括起重機司機、指揮、司索以及現場管理人員。基坑內吊裝或司機視線外吊裝應使用通話器指揮或者旗幟指揮。五、吊裝工藝5.1支撐體系制作與吊裝鋼管支撐由活動端、固定端和中間標準節三部分組成,管節之間采用法蘭盤18*60高強螺栓連接。鋼支撐采用整體拼接吊裝;基坑內吊裝采用龍門架起重機吊裝。鋼管支撐安裝就位后,用2臺100T液7、壓千斤頂在鋼管支撐活動端預加規定的軸力,并進行鎖定。其中鋼支撐安裝施工工藝流程見圖5-2所示。測量放線圍護樁表面修鑿整平預制鋼圍檁預制管節及端節鋼圍檁架設(如有)整體拼裝鋼支撐鋼圍檁背后砼回填(如有)鋼支撐吊裝就位分次施加預應力打設鋼楔,楔緊鎖定拆除千斤頂,繼續開挖鋼支撐約束施工前準備監測換撐施工圖5-2 鋼支撐安裝施工工藝流程圖5.1.1前期準備及支撐檢查驗收鋼管支撐安裝前對加工好的鋼管支撐進行檢查驗收,鋼支撐規格按設計要求或按設計軸力及基坑工程設計規范(DBJ08-61-97)要求來選用。車站基坑第二、換撐部分圍檁采用2根工45工字鋼并焊而成,工字鋼圍檁采用租賃質量合格的成品,提前運到施工8、現場。安裝前,先用膨脹螺栓把托架(牛腿)固定在連續墻上,托架縱向間距2.6m。安裝時,采用龍門吊直接把鋼圍檁吊至托架上,對撐兩邊的鋼圍檁標高必須一致,保證支撐的水平軸心受力,鋼圍檁連接必須順直、連接處的三面接縫均滿焊或采用鋼板圍焊連接、焊縫飽滿。鋼圍檁下采用三角形角鋼牛腳支撐,鋼圍檁搭接處焊牢并用鋼板進行加固,圍檁與圍護結構之間的縫隙采用C30細石砼填充。鋼圍檁標準段如圖5所示。圖3 鋼圍檁標準段示意圖 圖3-1 鋼圍活動端及固定端示意圖5.2鋼支撐支撐施工5.2.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如圖6所示。預制管節及端節圍檁施工架 設 鋼 管 支 撐拼裝節段施 加 預 應 力打 設 隼 子拆 除 9、千 斤 頂 圖5鋼管支撐架設工藝流程圖5.3.2施工方法說明鋼支撐及鋼圍檁在土方開挖前先進場一部分,待土方開挖過程中再陸續進場。鋼筋砼圍檁強度達設計強度的70%且開挖土面低于圍檁底不大于50cm時架設鋼管支撐,鋼圍檁待兩側安裝完成一段后,就可以架設鋼管支撐。支撐預加軸力在支撐就位后利用龍門吊機吊運100T液壓千斤頂至支撐活動端支座上分兩級預加軸力,施加過程中應平緩加力,當預頂力達到設計預頂力的60%時暫停加壓,維持10分鐘后再繼續加壓至設計預頂力的1.2倍,再維持10分鐘后在支撐活動腳間隙處打入三角鋼楔形隼子塞緊,取下千斤頂。放軸力計的支撐固定端加鋼板作加厚處理防止加力變形。支撐預加軸力后在砼10、圍檁上預留鋼筋吊環拉結支撐作安全防護。鋼支撐端頭的就位采取龍門吊、人工用麻繩拉結輔助配合就位。在基坑開挖中充分利用“時空效應”,鋼支撐的安裝和預應力的施加控制在16小時以內。支撐拼裝采用25t汽車式起重機和人工配合。鋼圍檁架設待鉆孔樁面修鑿平整后,使用L75*8的角鋼焊接鋼牛腿利用M20*220膨脹螺栓固定在冠梁上。牛腿分別是由三根L75*8而成,兩根55cm,一根60cm焊成三角形,牛腿間距1.3m,鋼圍檁就位時,應緩慢放在鋼牛腿上,不得有沖擊現象。鋼圍檁使用花籃螺栓、螺旋扣鎖緊懸吊,花籃螺栓傾角45,花籃螺栓間距5米。鋼圍檁的接長采用焊接,接頭位置在鋼支撐中心線左右各1/6鋼支撐間距范圍內11、,如下圖5所示:圖6鋼圍檀安裝如意圖 鋼支撐直撐安裝 基坑標準斷面的鋼管支撐利用10t龍門吊運輸,支撐預先在地面拼成兩節,先吊裝較長的一節支撐放于橫梁與圍檁支座上,然后再吊裝較短的一節至支撐接口處拼裝成整條,然后整體起吊調整至設計位置并固定,基坑標準段鋼支撐安裝見圖6示意。圖7鋼圍檀安裝如意圖5.3.5鋼支撐軸力監測器安裝按照施工設計圖中鋼支撐軸力布置,每層設計22根。軸力器安裝于鋼支撐固定端截面中部,并把軸力器的葉片焊接于鋼支撐截面上,以防偏移。設有軸力器的鋼支撐,安裝實際尺寸為:設計鋼管支撐長度減去軸力器的長度(19cm)。采用軸力器的固定端需背焊厚度不小于2cm的雙層鋼板(600*60012、mm)以防固定端鋼板受軸力計頂壓后變形。背焊鋼板中心線位于鋼管中心軸線上。5.3.3鋼支撐體系安裝安全技術要求(1)基坑豎向平面內需分層開挖,并遵循先支撐、后開挖的原則,支撐的安裝應與土方施工緊密結合,在土方挖到設計標高后及時安裝并發揮支撐作用。(2)鋼管支撐按固定端+加活動端+中間節,同時配備部分長度不同的短節鋼管,以適應基坑斷面的變化。管節間用法蘭、高強螺栓栓接,同時每根橫撐兩端分別配活動端和固定端。(3)鋼管對稱確保兩端同步,斜撐要確保剪力塊角度與斜置角度一致,鋼管橫撐安裝后及時施加預應力。(4)千斤頂預加力必須分級加載。為防止鋼管支撐壓變形,要求活動端、固定端端承板采用厚4cm的鋼板。13、要求專人檢查鋼管支撐隼子,一有松動,及時進行重新加荷打隼子。專人檢查鋼管支撐時,由于高空作業,需系安全繩。鋼支撐的安裝和預應力的施加控制在16小時以內。5.4鋼支撐施工技術標準與要求鋼支撐安裝的容許偏差應符合表5-1規定: 表5-1 鋼支撐系統的制作及安裝允許誤差表序 號項 目允 許 偏 差備 注1支撐軸線偏移15mm2支撐撓曲矢高fL/750,30mm3支撐截面不垂直度20mm4支撐中心標高及同層支撐頂面的標高差:30mm。鋼支撐架設的技術要求:支撐安裝前先在地面進行預拼接以檢查支撐的平直度,其兩端中心連線的偏差度控制在20mm以內,經檢查合格的支撐按部位進行編號以免錯用,各部份的支撐采用整14、體一次性吊裝到位。支撐安裝前先在地下連續墻上支撐設計位置進行找平,鑿出地下連續墻內鋼筋籠上預留的鋼板將預先加工好的鋼牛腿焊接在地下連續墻的鋼板上,再將鋼支撐整體吊裝到位,然后用組合千斤頂施加預加軸力。施加預應力的設備應專人負責,且應定期維護(一般半年一次),如有異常應及時校驗。 施加預應力后,應再次檢查并加固,其端板處空隙應用微膨脹高標號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填實。 鋼支撐與臨時立柱連接處用鋼套索套住鋼管支撐和中立柱,同時用角鋼在鋼支撐的四個方向對鋼支撐進行約束,并和臨時立柱連接好。5.5鋼支撐防墜落及斜撐縱移的措施5.5.1鋼支撐防墜落措施嚴格控制鋼牛腿的加工質量和安裝質量,確保鋼支撐的安全、15、穩定; 合理配置各管節,確保鋼支撐活動端至少與掛籃接觸2/3位置,必要時加寬掛籃寬度;鋼支撐管節間一律采用高強度螺栓連接,并按設計值進行加力;在鋼支撐第一次加力完成前,應進行懸吊;鋼支撐兩端用鋼絲繩栓住掛在冠梁預埋筋或已打設好的膨脹螺栓上;加強對鋼支撐的檢查,并對監測資料及時進行分析,發現鋼支撐預加軸力損失太大時,盡早采取措施。5.5.2防斜撐縱移措施控制掛籃與預留鋼板間的焊接質量,并在外側加焊肋板,保證兩者的相對穩定性;準確定位預留鋼板的位置,保證鋼支撐端頭和預留鋼板全面接觸;在掛籃就位好后,在其外側端部打設兩根短錨桿將其鎖定。5.6換撐施工根據設計要求,第三道支撐拆除前,需進行換撐處理。換16、撐施工時,先架設替換支撐(直接支撐在已施工完的結構墻上)。架設方法與鋼管支撐架設方法相同。按設計值施加預加軸力。換撐施工完成后,再按拆除方法拆除需拆除的支撐。施工相應的結構墻、板。待結構墻板達到設計強度后,才能拆除換撐支撐。六、起重工(起重機司機、起重指揮、信號、掛鉤工)安全操作規程6.1一般規定1、起重工必須經專門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嚴禁酒后作業。2、起重工應健康,兩眼視力均不得低于1.0,無色盲、聽力障礙、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眩暈、突發性昏厥及其他影響起重吊裝作業的疾病與生理缺陷。3、作業前必須檢查作業環境、吊索具、防護用品。吊裝區域無閑散人員,障礙已排除。吊索具無缺陷,捆17、綁正確牢固,被吊物與其他物件無連接。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4、輪式或履帶式起重機作業時必須確定吊裝區域,并設警戒標志,必要時派入監護。5、大雨、大雪、大霧及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等惡劣天氣,必須停止露天起重吊裝作業。嚴禁在帶電的高壓線下或一側作業。6、在高壓線垂直或水平方向作業時,必須保持下表所列的起重機與架空輸電導線的最小安全距離。輸電導線電壓(kV)1以下1-1520-4060-110220允許沿輸電導線垂直方向最近距離(m)1.53456允許沿輸電導線水平方向最近距離(m)11.52467、起重機司機、指揮信號、掛鉤工必須具備下列操作能力1)起重機司機必須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a 所操縱18、的起重機的構造和技術性能。b起重機安全技術規程、制度。c起重量、變幅、起升速度與機械穩定性的關系。d鋼絲繩的類型、鑒別、保養與安全系數的選擇。e一般儀表的使用及電氣設備常見故障的排除。f鋼絲繩接頭的穿結(卡接、插接)。g吊裝構件重量計算。h操作中能及時發現或判斷各機構故障,并能采取有效措施。i制動器突然失效能作緊急處理。2)指揮信號工必須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a應掌握所指揮的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起重工作性能,能定期配合司機進行檢查。能熟練地運用手勢、旗語、哨聲和通訊設備。b能看懂一般的建筑結構施工圖,能按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工藝要求指揮起吊、就位構件、材料和設備等。c掌握常用材料的重要和吊運就位方19、法及構件重心位置,并能計算非標準構件和材料的重量。d正確地使用吊具、索具,編插各種規格的鋼絲繩。e有防止構件裝卸、運輸、堆放過程中變形的知識。f掌握起重機最大起重量和各種高度、幅度時的起重量,熟知吊裝、起重有關知識。g具備指揮單機、雙機或多機作業的指揮能力。h嚴格執行“十不吊”的原則。即: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信號不清;吊物下方有人;吊物上站人;埋在地下物;斜拉斜牽物;散物捆綁不牢;立式構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環;零碎物無容器;吊裝物重量不明等不吊。3)掛鉤工必須相對固定并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a必須服從指揮信號的指揮。b熟練運用手勢、旗語、哨聲的使用。c熟悉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工作性能20、。d熟悉常用材料重量,構件的重心位置及就位方法。e熟悉構件的裝卸、運輸、堆放的有關知識。f能正確使用吊、索具和各種構件的拴掛方法。8、作業時必須執行安全技術交底,聽從統一指揮。9、使用起重機作業時,必須正確選擇吊點的位置,合理穿掛索具,試吊。除指揮及掛鉤人員外,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吊裝作業區。10、使用兩臺吊車抬吊時,吊車性能應一致,單機荷載應合理分配,且不得超過額定荷載的80%。作業時必須統一指揮,動作一致。6.2基本操作1、穿繩:確定吊物重心,選好掛繩位置。穿繩應用鐵鉤,不得將手臂伸到吊物下面。吊運棱角堅硬或易滑的吊物,必須加襯墊,用套索。2、掛繩:應按順序掛繩,吊繩不得相互擠壓、交叉、扭壓、21、絞擰。一般吊物可用兜掛法,必須保護物平衡,對于易滾、易滑或超長貨物,宜采用繩索方法,使用卡環鎖緊吊繩。3、試吊:吊繩套掛牢固,起重機緩慢起重,將吊繩繃緊稍停,起掛不得過高,試吊中,指揮信號工、掛鉤工、司機必須協調配合。如發現吊物重心偏掛或與其他物件相連等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起吊,采取措施并確認安全后方可起吊。4、摘繩:落繩、停穩、支穩后方可放松吊繩。對易滾、易滑、易散的吊物,摘繩要用安全鉤。掛鉤工不得站在吊物上面。如遇不易人工摘繩時,應選用其他機具輔助;嚴禁攀登吊物及繩索。5、抽繩:吊鉤應與吊物重心保持垂直,緩慢起繩,不得斜拉、強拉、不得旋轉吊臂抽繩。如遇吊繩被壓,應立即停止抽繩,可采取提頭試22、吊方法抽繩。吊運易損、易滾、易倒的吊物不得使用起重機抽繩。6、吊掛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1)卡具吊掛時應避免卡具在吊裝中被碰撞。2)扁擔吊掛時,吊點應對稱于吊物中心。6.3吊裝1、作業前應檢查被吊物、場地、作業空間等,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2、作業時應緩起、緩轉、緩移,并用控制繩保持吊物平穩。3、移動構件、設備時,構件、設備必須和拍子連接牢固,保持穩定。道路應堅實平整,作業人員必須聽從統一指揮,協調一致。使用卷揚機移動構件或設備時,必須用慢速卷揚機。4、碼放構件的場地應堅實平整。碼放后應支撐牢固、穩定。5、吊裝大型構件使用千斤頂同時起落;一端使用兩個千斤頂調整就位時,起落速度應一致。6、超長型構件23、運輸中,懸出部分不得大于總長的1/4,并應采取防護傾覆措施。7、暫停作業時,必須把構件、設備支撐穩定,連接牢固后方可離開現場。6.4、吊索具1、在吊鉤上補焊、打孔。吊鉤表面必須保持光滑,不得有裂紋。嚴禁使用危險斷面磨損程度達到原尺寸的10%、鉤口開口度尺寸比原尺寸增大15%、扭轉變形超過10%、危險斷面或頸部產生塑性變形的吊鉤。板鉤襯套磨損達原尺寸的50%時,應報廢襯套。板鉤心軸磨損達原尺寸的5%時,應報廢心軸。2、編插鋼絲繩索具宜用6*37的鋼絲繩。編插段的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20倍,且不得小于300mm。編插鋼絲繩的強度應按原鋼絲繩強度的70%計算。3、吊索的水平夾角應大于45。4、使24、用卡環時,嚴禁卡環側向受力,起吊前必須檢查封閉銷是否擰緊。不得使用有裂紋、變形的卡環。嚴禁用焊補方法修復卡環。6、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鋼絲繩不得繼續使用:1)在一個節距的斷絲數量超過總絲數的10%。2)出現擰鈕死結、死彎、壓扁、股松明顯、波浪形、鋼絲外飛、繩芯擠出以及斷股等現象。3)鋼絲繩直徑減少7%10%。4)鋼絲繩表面鋼絲磨損或腐蝕程度,達表面鋼絲直徑的40%以上,或鋼絲繩被腐蝕后,表面麻痕清晰可見,整根鋼絲繩明顯變硬。5)使用新購置的吊索具前應檢查其合格證,并試吊,確認安全。七、施工吊裝時應注意事項1、鋼筋吊耳加工焊接時必須保證焊接的長度及焊接質量。2、鋼筋籠吊裝時必須由專人指揮,起吊鋼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待骨架降落至安裝標高1米以內方準靠近,并等就位支撐好后,方可摘鉤。3、在鋼筋籠下放后操作工人上鋼筋籠上摘鉤時,必須系安全帶及配置防護用品。4、在地面及高空掛鉤時,必須確認掛鉤U型卡環已連接牢固且無松動情況下才能起吊。5、在平時的起吊作業時,要定時檢查起吊用的鋼絲繩用無老化或起毛,如出現老化或起毛現象,根據相關要求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