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應急處置及事故救援預案(38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2657
2022-08-30
38頁
107.04KB
1、高鐵應急處置及事故救援高鐵應急處置及事故救援主要內容近年鐵路突發事件概述鐵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理論基礎我國鐵路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現狀分析我國鐵路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一、近年一、近年鐵路突路突發事件概述事件概述近年來,鐵路行車事故屢次發生,例如備受矚目的膠濟鐵路4.28事故,2008年4月28日由北京開往青島四方的T195次客車通過膠濟鐵路王村站,在K289+610處,這列客車車尾前9-17位脫線、顛覆,造成由煙臺開往山東菏澤的5034次客車與脫線、顛覆車輛相撞,5034次客車機后1-5位及機車脫線、顛覆。膠濟鐵路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增至70人,受傷人數高達400余人。再如2001年1月8日9時42、7分,烏魯木齊開往喀什的K883次旅客列車(編組13輛,總重689噸,計長28.6)運行至南疆線上新光一下新光間K275+674處(速度54公里/小時),重聯機車DF41126號及機次第1-11位車輛脫軌,機后第12位車輛脫軌1個臺車,脫軌后走行306米。造成機車小破1臺,車輛小破12輛,鋼軌報廢3根,無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647086.60元;中斷行車55小時50分,構成了旅客列車脫軌重大事故。1997年4月29日,昆明開往鄭州的324次旅客列車,運行到京廣線榮家灣時,與停在該站長沙開往茶嶺的818次旅客列車相撞,造成乘務員和旅客死亡126人,重傷45人,輕傷185人,是鐵路提速后的第一次3、重大事故;1999年7月9日,武昌開往湛江的461次旅客列車,運行至衡陽北和衡陽車站間發生脫軌,造成旅客死亡9人,重傷巧人,輕傷25人。除行車事故之外,泥石流、洪水、暴風雨雪等自然災害對鐵路行車帶來很大的影響。例如2008年1月,南方多個省份持續出現雨雪、凝凍等天氣,部分地區出現大雪或暴雪,冰凍造成了京廣線上多個區段接觸網斷網事故,導致鐵路大范圍受阻,京廣線運行秩序混亂,大量旅客滯留廣州站。這一系列的行車事故引起了世人對鐵路應急管理的廣泛關注。鐵路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動脈,其一旦發生事故,對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隨著我國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的成功實4、施及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展開,鐵路正朝著高速重載、密度更大、技術更加先進的方向發展,這對鐵路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提前預防和控制可能引發突發事件的因素,提高突發事件的處置效率,減少鐵路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控制突發事件的影響,最大限度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是一個緊迫的課題。應急管理作為維持鐵路運輸系統正常運行的重要支撐體系之一,在鐵路的安全運營方面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建立一個高效的鐵路應急管理體系是十分必需的。周大微在鐵路局車務段安全管理研究中,在車務段大量事故資料的基礎上對接發列車作業事故進行了系統分析,找到接發列車作業事故(錯誤辦理接發列車、關閉折角塞門5、開車、列車抱閘發車)的直接原因所在。根據引發事故的直接原因,制定了切實可行保證安全的防控措施。在對調車作業事故分析上,采取了事故樹等分析方法,理論結合現場工作實際,找出三種慣性調車作業事故的直接原因,并分別根據事故暴露出的問題和漏洞,制定了預防事故的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類似事故發生的幾率。張雅琴在關于高速鐵路應急預案管理的思考中,闡述了應急預案生命周期的概念,提出應急預案的一個周期包含:應急預案的編制流程;應急預案的審批備案和發布;應急預案的更新和修訂;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四個環節。謝志剛在建立鐵路事故救援點設置模型的探討中,在考慮鐵路事故救援的快速反應、有效覆蓋、風險評估和鐵路自身行業6、特點等多項因素的基礎上,建立了鐵路事故救援點設置的數學模型。李巖在鐵路運輸環境突發事件應急反應體系的設想中提出了鐵路運輸環境突發事件應急反應體來的初步構建。鐵路運輸環境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框架由兩個體系,即管理體系及政策法規體系;以及5個系統即應急反應信息系統、快速應急救援系統、應急反應監控系統、應急反應培訓系統、硬件支持系統構成。在框架中強調建立應急反應技術培訓中心的必要性及其建設思路,研究各種突發環境事件的特點和應急方法。對各級指揮人員、搶險人員和危品運輸工作人員進行不同專業的、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包括課堂培訓和實踐演練培訓。陳序在鐵路應急能力評價及對策研究中,在對現場調研、參加實地應急演練和7、分析國內外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了鐵路應急救援多級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鐵路應急能力進行科學評價,并應用此模型對青藏鐵路的應急能力進行了評價,驗證了該模型的實用性。羅文婷在鐵路應急預案綜合評價方法研究中,運用定性與定量、理論與實踐、從局部到整體的綜合分析方法,采用問卷調查和現場調研的方式,對鐵路應急預案綜合評價展開深入系統的研究。在對鐵路應急預案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鐵路應急預案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提出了與之相適應的綜合評價方法,并對青藏鐵路應急預案進行綜合評價,為應急預案的編制及修改提出科學的建議。1、突發事件的概念 目前,國際上對突發事件有代表性的定義是歐洲8、人權法院對“公共緊急狀態”(Public Emergency)的解釋,即“一種特別的、迫在眉睫的危機或危險局勢,影響全體公民,并對整個社會的正常生活構成威脅。”突發事件一般在人的理性范圍內所無法預測且突然發生,它是在一定社會、歷史、自然條件下,由某種特定因素誘發,超出通常時空和心理額度并難以控制的事件。突發事件可被廣義地理解為突然發生的事情:第一層的含義是事件發生、發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第二層的含義是事件難以應對,必須采取非常規方法來處理。二、鐵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理論基礎二、鐵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理論基礎2、高鐵突發事件的界定 在目前的鐵路應急管理中,更常見的是對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包括火災9、事故、交通傷亡事故、突發公共衛生事故、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等,針對這些事故,我國均設立了一系列的應急預案,包括鐵路火災事故應急預案、鐵路交通傷亡事故應急預案等。突發事件與突發事故之間既存在相互聯系又存在區別。事故通常伴有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較高級別的突發事件。本課程研究的對象是高速鐵路突發事件。高速鐵路突發事件是指對高速鐵路運輸生產過程產生直接影響且造成直接損失的,在一定的地理區域內突然發生的,規模較大且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的,對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構成威脅的事件。3、高鐵突發事件的誘因 鐵路生產過程涉及機、車、工、電、輛多個部門,引起鐵路突發事件的因素比較多,且錯綜復雜,有系統內部的和外部的因素10、,也有自然的和人為的因素。但所有因素都可以包含在四種基本因素之中:人的因素、機械事故因素、自然因素和安全管理因素。4、高鐵突發事件分類 按事件引發的原因可將突發事件分為3類:技術設備類、社會治安類和自然災害類。(1)技術設備類突發事件是由于鐵路運營組織失誤或鐵路車輛、軌道、運營、通訊、信號設備設施故障而發生的事件。包括列車沖突、脫軌、火災、爆炸,線路、橋梁、隧道設備不良,信號、通信、供電、給水設備故障耽誤列車等,這類突發事件主要表現為行車事故。(2)社會治安類突發事件主要指在鐵路上發生的爆炸、涉槍、殺人、搶劫、重大盜竊等危害鐵路運輸安全的重大治安事件和沖擊鐵路、攔截列車、聚眾哄搶鐵路運輸物資等11、事件。(3)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包括發生地震、水災、冰凍、風災、高溫、雷擊等影響鐵路運營的事件。5、高鐵突發事件特點(1)突發性和不確定性(2)公共性(3)危害的嚴重性(4)緊迫性(5)應急處理的綜合性和系統性6、我國高鐵突發事件分級 根據突發事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可以將突發事件分成4級,特別重大的是1級,重大的是2級,較大的是3級,一般的是4級。研究事件危害性數據庫(案例庫、專家資料庫、各類資料信息庫)分析事件運行機理分析影響因素綜合評價高鐵突發事件分級過程7、應急管理過程 應急管理是在應對突發事件的過程中,為了降低突發事件的危害,達到優化決策的目的,對突發事件事前預防、事12、發應付、事中處置和善后處理各個階段進行分析,有效集成社會各方面的資源,通過建立必要的應對機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對突發事件進行有效預警、控制和處理的過程。對應急管理過程一般都沿用危機管理中的界定方法,目前應用較為普遍的是“三階段”模型、“四階段”模型和“五階段”模型 “三階段”模型將危機管理分為危機前、危機和危機后三個階段,該模型的出處無從考證,但該模型備受危機管理專家推崇。應急響應探測與預防應急恢復根據“三階段”模型確定的應急管理過程 根據“四階段”模型確定的應急管理過程應急準備突發事件預警應急響應應急恢復學習信號偵測探測與預防控制危害恢復根據“五階段”模型確定的應急管理過程 近年來,鐵路13、各類突發事件多次發生,鐵路應急管理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目前我國鐵路應急管理主要包括應急預案體系、應急組織體系、救援體系應急響應、應急響應等內容。三、我國鐵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處理三、我國鐵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處理現狀分析現狀分析1、我國鐵路應急預案體系 應急預案指面對突發事件如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境公害及人為破壞的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等。目前鐵道部制定的主要應急預案有:鐵路防洪應急預案鐵路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鐵路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鐵路交通傷亡事故應急預案鐵路火災事故應急預案鐵路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應急預案鐵路網絡與信息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鐵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鐵路處置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動車組突發14、事件應急預案2、我國鐵路應急組織體系(1)鐵道部應急組織體系 以鐵路交通傷亡事故應急組織體系為例,鐵道部鐵路交通傷亡事故應急組織體系由鐵道部鐵路交通傷亡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各應急協調指揮組和應急救援隊伍及力量組成。鐵道部應急領導小組由主管副部長任組長,辦公廳、安全監察司、運輸局、公安局、宣傳部和其他相關司局及事故發生地鐵路運輸企業負責人為成員組成。(2)鐵路局應急組織體系 在鐵路應急管理過程中,鐵路局成立應急管理委員會,下設應急管理辦公室、應急指揮中心兩個機構,根據突發事件類型成立交通事故、防洪、破壞性地震、火災、危險化學品等多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鐵路局應急管理組織體系路局應急管理委員會應急管理15、辦公室應急指揮中心各應急領導小組(3)基層應急組織體系 在各基層單位設立應急委員會,各單位行政主要領導兼任應急委員會主任。下設事故救援、設備保證、后勤保障、醫療救護、治安保衛、宣傳報道等專業工作組。同時,成立基層單位應急辦公室,作為應急委員會的日常辦事機構,負責應急管理、應急救援指揮的日常工作,由辦公室、本單位應急值守部門及有關業務部門組成,應急辦公室主任由辦公室主任擔任并負責日常工作。基層單位應急組織機構須報路局應急管理辦公室備案。3、我國應急救援體系 鐵道部于2006年6月成立了鐵道部應急指揮救援指揮中心。在鐵道部運輸局調度部設立鐵道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鐵道部應急中心與運輸局調度部實行一個16、機構兩塊牌子,應急中心主任、副主任分別由調度部主任、副主任兼任。應急中心在鐵道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主要承擔全國鐵路系統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的組織,協調和指揮工作,同時接受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業務指導。組織有關單位按時完成國務院以及有關部委應急管理部門下達的交通運輸保障任務。我國初步形成了鐵道部、鐵路局、站段三級應急救援體系。4 4、我國、我國鐵鐵路路應應急響急響應應流程流程通知專家到位鐵路交通傷亡應急處理流程上報國務院通知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應急救援隊伍準備相關事故信息收集與分析上報國務院響應升級現場清理善后處理解除警戒事故調查鐵道部應急領導小組到位現成監測有關人員與專家趕赴17、現場環境保護人群疏散與安置現場救援起復醫療救護應急總結信息反饋鐵路交通傷亡事故發生救援行動應急啟動信息處理接警應急結束事態控制應急恢復是否關閉否是1、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的總目標 構建鐵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的總目標是形成統一指揮、科學合理,結構完整、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資源共享、保障有力的管理體系,保障鐵路運輸組織工作的暢通,提高鐵路各部門在非正常情況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應急處置水平,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發生,確保旅客生命財產安全,盡量減少惡劣天氣對鐵路運輸的影響,努力使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盡快恢復鐵路運輸正常秩序,逐步形成集預防預警、應急響應、應急準備、恢復于一體的鐵路應18、急管理體系。四、我國鐵路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四、我國鐵路應急管理體系建設2、我國應急管理體系框架 鐵路應急管理體系是一個多層次、多部門、多功能,且動態變化的復雜巨系統。體系框架的構建步驟:(1)分析應急管理各個過程中的要素;(2)分析諸多要素之間的聯系,確定管理體系的基本框架。(1)鐵路應急管理體系構成要素 鐵路突發事件一般遵循:原因(事件潛伏期)一情況(事件發生的過程)一損害(事件發生結果)這一過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就是在突發事件的發生前、發生后、消亡后的整個時期內,用科學的方法對其加以干預和控制,使其造成的損失達到最小,針對此過程,鐵路應急管理過程應該包括預防預警、準備、響應、恢復四個階段,每19、個階段都包含諸多要素。鐵路應急管理體系構成要素突發事件預防和準備階段突發事件應急響應階段突發事件恢復階段監測、專家預測分析、預警、應急組織機制、應急資源儲備、應急預案制定、法律法規制定、應急處理標準制定、應急能力評估、信息發布、突發事件應急培訓演練、應急知識宣傳應急指揮組織、應急人員調配、資源調配、現場指揮、現場信息采集、執行應急預案、指揮決策、法律授權、應急處理標準、信息宣傳應急恢復組織、應急資源回收、應急預案修訂、恢復重建、處理標準、善后處理、處理信息發布(2)鐵路應急管理體系框架 對鐵路應急管理體系構成要素圖進行分析,進行要素提取,可以得出鐵路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要素集:組織結構、運行機制20、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應急響應、恢復、資源系統、預案系統、法律法規、培訓演練、輔助決策支持、宣傳。對以上各個要素的內涵進行分析可得,組織結構、運行機制是應急管理體系的基礎,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應急響應、恢復是應急管理的各個過程,而資源系統、預案系統、法律法規、培訓演練等貫穿于應急管理的各個過程當中,因此根據應急管理的過程建立我國應急管理體系框架。鐵路應急管理體系框架管理機制組織體系體系構建體系運行機制監測預警機制緊急處置機制評估機制應急監測系統善后協調機制信息管理系統新聞宣傳系統應急指揮系統應急準備系統應急恢復系統鐵路應急管理體系框架3、鐵路應急管理組織體制 鐵路應急管理組織系統的設立首先要保21、證應急信息的高效率運轉,在縱向上,要盡量減少信息流傳遞的層次以防止信息的丟失或失真;在橫向上,要實現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進行鐵路應急管理組織系統的設立需要遵循以下原則:(1)完整性(2)層次性(3)快速性(4)經濟性(5)可行性4、鐵路應急管理機制 應急管理機制應由體系運行機制、預警機制、緊急處置機制,善后協調機制、以及評估機制五大部分構成。鐵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評估機制監測預警機制緊急處置機制善后協調機制體系運行機制5、鐵路應急管理體系子系統 鐵路應急管理體系可以分為預防預警、應急準備、應急調度指揮、應急恢復、新聞宣傳系統、信息管理系統等子系統。(1)應急預防預警系統應急預防預警系統監22、測系統預測系統預警系統應急預防預警系統(2)應急準備系統 應急準備系統主要負責應急資源的儲備與管理、應急預案的制定和修正、法律法規的制定、應急能力評估以及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應急培訓和演習等。應急準備系統應急資源保障應急預案管理法律法規管理培訓演練應急能力評估應急準備系統(3)應急調度指揮系統 應急調度指揮系統為保證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的高效和快速,須對突發事件現場的所有應急救援工作實施統一的指揮和管理,即建立突發事件指揮系統,形成清晰的指揮鏈,以便及時地獲取事故信息、分析和評估勢態,確定救援的優先目標,決定如何實施快速、有效的救援行動和保護生命的安全措施,指揮和協調各方應急力量的行動,高效23、地利用可獲取的資源,確保應急決策的正確性和應急行動的整體性和有效性。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突發事件評估應急資源調度應急預案管理培訓演練應急能力評估(4)應急恢復系統 突發事件過去后,鐵路需要重建或修繕突發事件破壞的設施,查明事件的原因,吸取教訓,最大限度杜絕或減少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預案信息反饋應急恢復恢復重建事件調查應急資源管理應急恢復系統(5)新聞宣傳系統 突發事件新聞宣傳系統主要負責鐵路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披露信息、應對媒體、引公眾輿論,保持公眾理性的應急措施。突發事件新聞宣傳系統要本著“快速反應,同步發展、口徑一致、統一調度”的精神,在具體處理過程中要貫徹第一時間原則、滾動發布原24、則、真實性原則、口徑一致原則及以我為主的處理原則。做到及時發布信息、跟蹤事態發展、真實反映情況、主動溝通媒體、統一對外口徑、主導公眾輿論。(6)信息管理系統 信息管理系統主要負責信息資源整合,即將某一范圍內的原本離散的、多元的、異構的、分布的信息資源通過邏輯的或物理的方式組織為一個整體,使之有利于管理、利用和服務。該系統是整個體系運轉的橋梁紐帶,是整個鐵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的信息交流平臺,它通過多方位、多角度、運用多種手段采集、管理和發布應急信息,對突發事件發生前的各個環節和節點進行全天候監視,對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應急救援過程進行實施監視,同時收集、發布應急信息,并保證應急信息、在應急管理體系內部安全、暢通地傳遞,從而提高鐵路企業對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加強應急管理體系的整體性和聯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