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經營單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全流程管理培訓課件(33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2714
2022-08-30
33頁
3.94MB
1、應急預案全流程管理培訓 目 錄CONTENTS01應急預案編制要求應急預案管理要求相關案例(不成功案例)0203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3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7第69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88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辦發2013101號)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指南(試行)(安監總廳應急200973號)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工作指南(AQ/T9007-2011)關于修改廣東省2、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實施細則的通知(粵安監應急20146號)1.1法規要求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4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從有到優從有到優”。為規范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做好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在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通則基礎上,于20062006年頒布實施了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 90022006AQ/T 90022006)。隨著實踐的進一步深入,預案不實用、不管用、不好用的問題日益凸顯,針對暴露出的問題,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于2011年啟動了安全生產行業標準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3、9639-2013)的修訂工作,并由安全生產行業推薦標準上升為國家推薦標準,以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做好應急預案編制工作。1.2編制導則的出臺背景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5一個是國標國標,一個是行標行標.行標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國標是從有到優的過程.1.2編制導則的出臺背景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關于做好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 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實施工作的通知 應指信息應指信息201320132929號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各中央企業: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以下4、簡稱導則)經2013年第10號國家標準公告,已于2013年10月1日起實施。請各單位以導則為基礎,結合工作實際和貫徹落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修訂完善應急預案編制、評審、備案、監督檢查等工作制度;嚴格應急預案備案時的形式審查,不得生搬硬套,禁止生產經營單位全權委托其他單位或個人編制應急預案。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7綜合預案火災專項預案泄漏專項預案爆炸專項預案現場處置方案1現場處置方案2現場處置方案n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生產規模小,危險因素少的生產經營單位,可以將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合并編寫。1.3應急預案的體系構成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81.3應急預案的體5、系構成應急預案體系由綜合預案、專項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構成。(一)綜合預案 綜合預案是總體、全面的預案。主要闡述應急救援的方針、政策、應急組織機構及相應的職責、應急行動的總體思路、預案體系、響應分級、響應程序、事故預防、應急保障、應急培訓、預案演練等,是應急救援工作的基礎和總綱。(二)專項預案 主要針對某種特有或具體的事故、事件、災難風險出現的緊急情況,制定的救援預案。具體包括:自然災害自然災害類、事故事故災難類、公共衛生災難類、公共衛生事件類、社會安全事件社會安全事件類四大類型。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91.3應急預案的體系構成1)自然災害類:針對可能面臨的氣象災害:雨雪冰凍、強對流天氣(含6、暴雨、雷電、龍卷風等)、洪水、大霧,地震災害等自然災害。編制防臺、防汛、防強對流天氣應急預案、防雨雪冰凍應急預案、防大霧應急預案、防地震災害應急預案、防地質災害等應急預案。2)事故災難類:編制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大型施工機械事故應急預案、火災事故應急預案、交通事故應急預案等。專項預案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101.3應急預案的體系構成3)公共衛生事件類:發生的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編制傳染病疫情事件應急預案、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預案、食物中毒事件等應急預案。4)社會安全事件類:針對可能發生的群體性事件、突發新聞媒體事件等社會安全事件,編制群體性突7、發社會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突發新聞媒體事件等應急預案。專項預案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111.3應急預案的體系構成(三)現場處置方案 在專項預案基礎上,結合實際自行編制并實施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是生產經營單位根據不同事故類別,針對具體的場所、裝置或設施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風險分析、應急工作職責、應急處置和注意事項等內容。生產經營單位應根據風險評估、崗位操作規程以及危險性控制措施,組織本單位現場作業人員及相關專業人員共同進行編制現場處置方案。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126 6.應急預案評審應急預案評審1.1.成立工作組成立工作組2 2.資料收集資料收集3 3.風險評估風8、險評估4.4.應急能力評估應急能力評估編制程序應急預案編制應包括6個過程,并符合編制導則要求。5.5.編制應急預案編制應急預案1.4應急預案的編寫程序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13應急應急能力評估能力評估在全面調查和客觀分析生產經營單位應急資源狀況基礎上開展應急能力評估,并依據評估結果,完善應急保障措施。Text Text in in herehere應急能力 評估應急應急隊伍隊伍應急預案是立足現有資源的應對方案,主要是使應急資源找得到、調得動、用得好。各種重要各種重要應急裝備、應急裝備、物資的準物資的準備情況備情況上級救援機構上級救援機構或周邊可用的或周邊可用的應急資源應急資源。第一章 應急9、預案的編制要求14事故風險分析事故風險分析事故風險事故風險分析分析指揮機構指揮機構一、綜合應急預案主要內容二、專項應急預案主要內容三、現場處置方案主要內容處置程序處置程序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應急處置應急處置應急工作應急工作職責職責綜合應急綜合應急預案包含預案包含9 9大項大項2020小項內容小項內容專項應急專項應急預案包含預案包含4 4大項大項內容內容現場處置現場處置方案包含方案包含4 4大項大項內容內容處置措施處置措施1.5應急預案的編制內容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151.總則2.事故風險描述3.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4.預警及信息報告5.應急響應6.信息公開7.后期處置8.保障措施9.應急預案管10、理1.1編制目的1.2編制依據1.3適用范圍1.4應急預案體系1.5應急工作原則4.1預警4.2信息報告5.1響應分級5.2響應程序5.3處置措施5.4應急結束8.1通信與信息保障8.2應急隊伍保障8.3物資裝備保障8.4其他保障9.4備案9.5實施9.1培訓9.2演練9.3修訂 綜合應急預案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161.1.事故風險分析事故風險分析2.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3.3.處置程序處置程序4.4.處置措施處置措施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風險,分析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嚴重程度、影響范圍等。根據事故類型,明確應急指揮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以及各成員單位或人員的具體職責。應急11、指揮機構可以設置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明確各小組的工作任務及主要負責人職責。明確事故及事故險情信息報告程序和內容,報告方式和責任人等內容。根據事故響應級別,具體描述事故接警報告和記錄、應急指揮機構啟動、應急指揮、資源調配、應急救援、擴大應急等應急響應程序。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風險、事故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明確處置原則和具體要求。專項應急預案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17 1.5應急預案的編制內容2.應急工作職責3.應急處置a)事故應急處置程序b)現場應急處置措施。c)明確報警負責人以及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系人員,事故報告基本要求和內容。412、.注意事項5.附件1.事故風險分析a)事故類型;b)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的名稱;c)事故發生的可能時間、事故的危害嚴重程度及其影響范圍;d)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e)事故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事故。現場處置方案主要內容現場處置方案主要內容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18綜合應急綜合應急預案與現場處置方案的區別預案與現場處置方案的區別(1)制定部門不同。現場處置方案是生產經營單位應根據風險評估、崗位操作規程以及危險性控制措施,組織本單位現場作業人員及相關專業人員共同進行編制。企業應企業應急救援預案由企業單位主急救援預案由企業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要負責人組織制定。(2)啟動機制不同。小事故發13、生時,由車間或班組成員根據事故發展自行啟動應急處置措施,企業應急預案由企業管理者根據事故發展啟動,必要時還要報告請求政府的搶險救援。(3)針對的事故程度不同。小事故發生時,采取措施后不能有效控制事態發展,就應該啟動事故救援預案。第一章 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19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88號令號令第七條 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遵循以人為本、依法依規、符合實際、注重實效的原則,以應急處置為核心,明確應急職責、規范應急程序、細化保障措施。第八條 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二)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實際情況;(14、七)應急預案基本要素齊全、完整,應急預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準確;(八)應急預案內容與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三)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危險性分析情況;(四)應急組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并有具體的落實措施;(五)有明確、具體的應急程序和處置措施,并與其應急能力相適應;(六)有明確的應急保障措施,滿足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應急工作需要;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管理要求201、評審方法應急預案評審采取形式評審和要素評審兩種方法。形式評審主要用于應急預案備案時的評審,要素評審用于生產經營單位組織的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應急預案評審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種意見進行判定。對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項目,應給出具15、體修改意見或建議。(一)形式評審。依據導則和有關行業規范,對應急預案的層次結構、內容格式、語言文字、附件項目以及編制程序等內容進行審查,重點審查應急預案的規范性和編制程序。2.1應急預案的評審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管理要求21評審項目評審內容及要求評審意見封 面 應急預案版本號、應急預案名稱、生產經營單位名稱、發布日期等內容。批準頁1.對應急預案實施提出具體要求。2.發布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或單位蓋章。目 錄1.頁碼標注準確(預案簡單時目錄可省略)。2.層次清晰,編號和標題編排合理。正 文1.文字通順、語言精煉、通俗易懂。2.結構層次清晰,內容格式規范。3.圖表、文字清楚,編排合理(名稱、順序、大小16、等)。4.無錯別字,同類文字的字體、字號統一。附 件1.附件項目齊全,編排有序合理。2.多個附件應標明附件的對應序號。3.需要時,附件可以獨立裝訂。編制過程1.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2.全面分析本單位危險因素,確定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3.針對危險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4.客觀評價本單位應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社會應急資源情況。5.制定相關專項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建立應急預案體系。6.充分征求相關部門和單位意見,并對意見及采納情況進行記錄。7.必要時與相關專業應急救援單位簽訂應急救援協議。8.應急預案經過評審或論證。9.重新修訂后評審的,一并注明。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管理17、要求22(二)要素評審。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導則和有關行業規范,從合法性、完整性、針對性、實用性、科學性、操作性和銜接性等方面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應急應急預案要素分為關鍵要素預案要素分為關鍵要素和一般要素。和一般要素。關鍵要素是指應急預案構成要素中必須規范的內容。這些要素涉及生產經營單位日常應急管理及日常應急管理及應急救援的關鍵環節應急救援的關鍵環節,具體包括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組織機構及職責、分析、組織機構及職責、信息報告與處置和應急響信息報告與處置和應急響應程序與處置技術等要素。應程序與處置技術等要素。一般要素是指應急預案構成要素中可簡寫或省略的內容。這些要素不涉及生產18、經營單位日常應急管理及應急救援的關鍵環節,具體包括應急預案中的編制目的、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工作原則、單位概況等要素。2.1應急預案的評審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管理要求232.2應急預案管理l應急機構:項目部建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甲方、監理單位、承包方人員組成;承包方成立應急機構,確保應急隊伍人員充足,明確分工和職責。l預案編制:承包方針對項目施工特點,編制各類事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報監理單位審核,報項目備案;監理單位對承包方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和物資裝備情況進行審查,并督促修訂和完善。l物資保障:項目部和承包方均應確保應急物資裝備充足有效,定期維護和檢查。l培訓、演練:項目部每年至少開展19、1次應急培訓及演練;承包方和監理單位每年至少開展2次應急培訓及演練;演練結束后應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編寫報告,針對 存在的問題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管理要求24(1)成立集團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總 指 揮:董事長、總經理 副總指揮: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總工程師等 指揮部成員:XXX、XXXX等部門2.2應急預案管理應急指揮中心職責:1.分析判斷事故、事件或災情的受影響區域、危害程度,確定相應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2.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反應組織進行應急救援行動。3.批準成立現場搶險指揮部,批準現場搶險方案(或現場預案)。4.報告上級機關20、和地方政府,通報事故、事件或災害情況。6.根據事態發展,決定請求外部援助。5.評估事態發展程度,決定升高或降低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管理要求255.組織、協調對外求援等有關事宜,負責事故的上報。6.落實上級有關指示和批示,對內通報事故搶救進展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2)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集團公司總調度室。應急救援辦公室職責:1.承接事故、事件或災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應急預案。2.負責通知總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組人員到應急指揮中心集合。3.傳達指揮部下達的各項命令,通知搶險救災人員趕赴現場。4.在事故搶救過程中,負責各專業組的碰頭會,協調各專業組、21、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管理要求26應急預案管理辦公室職責:1.負責牽頭組織編制、會審、修訂應急預案。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下設應急預案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集團公司安環處。2.負責應急預案的備案工作。3.牽頭培訓中心對應急救援知識進行培訓。4.檢查、監督各單位應急演練、應急保障工作。5.負責應急管理工作考評。應急預案管理辦公室職責要求應急預案管理辦公室職責要求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管理要求27 各二級單位、子公司成立相應的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明確指揮部、辦公室成員和相應的職責。(二)應急救援分隊:第二章 應急預案的管理要求28第二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應急預案公22、布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按照分級屬地原則,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進行告知性備案。中央企業總部(上市公司)的應急預案,報國務院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中央企業總部(上市公司)的應急預案,報國務院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中央企業總部(上市公司)的應急預案,報國務院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中央企業總部(上市公司)的應急預案,報國務院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備案,并抄送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理職責的部門備案,并抄送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理職責的部門備案,并抄送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理職責的部門備案,并抄送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其所屬單位的應急預案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23、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備案,并抄送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前款規定以外的非煤礦山、金屬冶煉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企業,以及使用危險化學品達到國家規定數量的化工企業、煙花爆竹生產、批發經營企業的應急預案,按照隸屬關系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的備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確定。油氣輸送管道運營單位的應急預案,除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備案外,還應當抄送所跨行政區域的縣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企業的應急預案除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備案外,還應當抄送所24、在地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2.3應急預案備案第三章、相關案例29 2003年,重慶開縣12.23特大井噴事故導致243人死亡,上千人住院,6萬多人被迫緊急轉移。主要原因:第一,直接原因是違章作業,回壓閥給取掉了,井噴演變成井噴失控,大量有毒有害的硫化氫氣體外泄;第二,在不能有效控制住的情況下,沒有及時點火,導致硫化氫擴散;及時點火可能損失數百萬元經濟損失,但硫化氫氣體不可能擴散;第三,中石油川東鉆井隊制定應急預案沒有與當地政府重慶市和開縣備案,導致不能及時疏散群眾,才導致特別重大傷亡事故和數萬名群眾轉移;第四,川東北礦未將應急措施報該部門備案,發生事故后,井場方面沒有及時將有關情況通知當地政府,25、與當地政府聯絡、協調不夠;第五,沒有及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不成功案例)3031 結 語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88號)企業應急預案方面存在哪些問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承擔何種法律責任?第四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一)未按照規定編制應急預案的;(二)未按照規定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的。結 語32第四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一)在應急預案編制前未按照規定開展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的;(二)未按照規定開展應急預案評審或者論證的;(三)未按照規定進行應急預案備案的;(四)事故風險可能影響周邊單位、人員的,未將事故風險的性質、影響范圍和應急防范措施告知周邊單位和人員的;(五)未按照規定開展應急預案評估的;(六)未按照規定進行應急預案修訂并重新備案的;(七)未落實應急預案規定的應急物資及裝備的。感謝您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