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華煤礦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異常應急處理預案(3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2734
2022-08-30
32頁
137.54KB
1、XX縣慶華煤礦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異常應急處理預案編制日期: 2017年02月25日編制單位:XX縣慶華煤礦通防部目 錄第一章 安全監控系統異常危害程度分析- 3 -第二章 安全監控系統異常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4 -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 5 -一、應急組織體系- 5 -二、指揮機構及職責- 5 -第四章 預防與預警- 9 -一、安全監測監控系統- 9 -二、防范措施- 9 -三、 隱患人工排查- 11 -四、發生瓦斯超限等異常后的處理措施- 12 -五、預警行動- 13 -(一)、甲烷傳感器報警應急預案- 13 -(二)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應急預案- 17 -第五章 信息報告程序- 19 -一、2、信息報告與處理- 19 -二、報警系統及程序- 25 -三、報告程序- 26 -四、預警和事故信息報告的主要內容- 26 -五、相關部門的通信、聯絡方式- 27 -第六章 應急處置- 29 -一、恢復正常狀態的條件- 29 -二、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 29 -第七章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30 -XX縣慶華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異常應急處理預案第一章 安全監控系統異常危害程度分析礦井裝備安全監控系統,是有效預防礦井瓦斯災害事故,提高礦井安全高效生產的一項重要措施。監測監控系統一旦出現故障,就中斷了井下各個監控地點的數據傳輸,無法對井下的情況做出及時有效的判斷;一旦井下發生事故,不能統籌全局,做到及時3、正確的指揮,使事故進一步惡化,造成事故擴大化,造成巨大的損失。 引發系統故障事故的隱患原因分析: 1、地面監控室故障(軟件、硬件或病毒感染)導致整個系統癱瘓。 2、監測分站故障導致區域性信號無法正常監測。 3、傳感器、斷電器等調校不準或故障導致無法正常監測,發生誤報、漏報或閉鎖誤動作、不動作。 4、傳輸線路短路、抽線或其他原因干擾導致信號衰弱,地面監控室無法監測、監控現場設備。第二章 安全監控系統異常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礦井監控系統一旦出現異常,立刻安排監控巡查人員進行巡查分析,查找原因,及時落實排除,恢復監控正常運行。2、調度室立即通知值班礦領導、當班瓦斯檢查員和監控維修工。3、調度室通知井4、下出現監控系統問題的工作地點,瓦檢員要加強瓦斯檢查。4、值班礦領導在地面時,應立即趕到監控中心室指揮;若在井下應立即現場進行指揮工人進行監控系統排查。5、機電部派專職電工檢查電源線路,如果是線路連接問題或設備硬件故障,要及時維修,恢復正常運行;6、一旦設備軟件設施故障,不能維修的,立刻匯報公司并聯系廠家。(1)、若監控主機發現某測點斷線、短路、無應答、通知監控維護工到現場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處理。(2)、若監控主機出現存不住數據、不能正常運行、監控主程序彈出故障提示通知監控維護工進行處理。(3)、若監控主機出現系統軟件錯誤、數據庫混亂、功能丟失等系統現象聯系廠家。7、無人工作地點設置警戒,沒有瓦檢5、員的陪同,嚴禁任何人進入。8、煤礦主要領導人要采取正確的恢復監控系統正常運行的措施。9、對于數據無法傳輸現象要及時向區域公司匯報原因及處理措施和結果。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一、應急組織體系監控系統事故應急組織體系主要由礦主要領導指揮,由機電維修工、監控維修工、專業技術人員、監控操作人員及設備生產廠家組成。二、指揮機構及職責 設置安全監控系統事故處理指揮機構指揮長、副指揮長、各成員單位及規定其相應職責。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根據事故類型和應急工作需要,可以設置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并明確各小組的工作任務及職責。(1)指揮機構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小組)指 揮 長:礦長盧天龍副指揮長:總工程師王傳順、安全6、副礦長趙年遠、生產副礦長車勇、機電副礦長袁志中、通防副總陶長和、地測副總成 員:其他礦級領導、監控維護人員、技術人員,各科室負責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監控室。辦公室主任:生產副總車勇(兼),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電話:8000 , 8001辦公室職責:提供監控系統維修技術支持,參與應急方案擬定。搜集整理處理過程中的技術資料,為指揮部提出建議意見及相關依據,參與分析系統原因和責任;按照現場應急指揮部的指令,負責監控系統故障處理工作、完善應急處理方案、發布井下撤人命令、根據監控系統故障處理需要合理配置人、財、物資源、組織故障處理工作;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向上級管理機構發出必要的請求7、,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搶險救援指揮部下設現場搶救組、技術組、后勤物資保障組。(2)現場搶救組組 長:安全副礦長趙年遠副組長:生產副礦長車勇、地測副總、地面負責人成 員:安全員和輔助救護成員等職責:按照救援方案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緊急調用搶險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根據事故情況,有危及周邊工作地點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的疏散工作。負責記錄、保存救援過程資料??偨Y應急救援經驗教訓。參與和配合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工作。(3)技術組組 長:總工程師王傳順副組長:通防副總陶長和、地測副總陳月高成 員:技術員職責:提供救援技術支持,參與搶險方案擬定。搜集整理救援過程中的8、技術資料,為指揮部提出建議意見及相關依據,參與分析事故原因和責任,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4)后勤保障組組 長:地面負責人副組長:采購員、工傷負責人成 員:綜合辦及機電部相關人員職 責:保障應急物資的供應與儲存。3、搶險救災人員崗位責任制(1)指揮長根據事故發生情況,統一組織實施搶險救援工作。執行經救援指揮部研究批準的應急救援方案,負責具體的應急處理措施的審定。聯系救援相關事宜,爭取社會支援,下達搶險救援命令。(2)副指揮長協助指揮長工作,檢查救援工作落實情況。(3)相關副礦長根據搶險救援方案組織所需人員及時調集救援所需的物資裝備,控制入井人員,協助實施搶險救援方案。(4)礦調度室主任9、做好應急救援指揮部現場辦公室的各項應急工作。準確、快速地完成接警和正確下達初次調度命令。按照報告程序,快速報告事故信息,不斷收集和處理事故災情信息。通知相關人員在調度室結集待命。轉達指揮部的各項救援命令,完成各項救援協調工作。(5)礦調度室和值班員及時準確地上報事故情況,傳達指揮長部命令。了解并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救援情況。整理搶險救援命令,工程(工作)進度等有關救援信息,召集有關人員在調度室待命和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完成指揮長賦予的其它任務。(6)在災情發生時,現場的瓦檢員要加強瓦斯、一氧化碳濃度及其它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查。(7)通風部門負責人提供通風系統資料、監控系統圖及瓦斯、其他有毒10、有害氣體情況。負責應急工程處置和應急措施編制。密切注意主要通風機的工作狀況,按照指揮部命令組織執行應急通風工程和有關的通風應急措施。(8)安全部門負責人負責應急預案編制的組織工作。協調并參與事故的應急救援。參與應急救援方案制定、修定與實施,協助事故調查組開展工作。(9)物資供應部門負責人積極準備救援裝備和器材,并運送到指定地點。(10)機電部門負責人根據指揮部命令,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及時搶修。(11)技術部門負責人參與事故災害初步評估、信息分析,提出應急處置措施的初步意見,參與救援方案的制定,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第四章 預防與預警預防與預警應急管理的第一道防線,是防范事故發生和擴大的重要11、關口。各單位要把建立預防、預警體系和隱患排查治理有機的結合起來,把安全監控系統和人工隱患排查,發現事故征兆作為預防與預警的基礎。一、安全監測監控系統1、監控操作人員要熟練掌握2016年版煤礦安全規程對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裝置的有關規定。2、監控維修工要熟悉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裝置的安裝要求并定期進行隱患排查;同時機電部也要安排專職電工定期對監測監控系統電源及其他電路進行隱患排查工作。3、了解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裝置的主要性能指標。4、熟悉煤礦安全規程中對礦井氣體指標的規定和超標時的處理方法。 5、了解有關煤礦的實例,并加強此方面的演習訓練。 6、敷設的電纜要與動力電纜保持0.3m以上的距離。12、固定電纜用吊鉤懸掛,非電纜用膠帶或其他柔性材料懸掛,懸掛點的間距為3m。二、防范措施 1、傳感器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和斷電范圍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整定后的傳感器非專職調校人員不得在井下拆卸或調整。 2、安全生產監測系統地面主機部分專人專管、專機專用,嚴禁將主備機和服務器用作他用,嚴禁利用主備機和服務器上網或其他任何工作,系統必須備足相關備品、備件。 3、安全監測設備的供電電源必須取自被控制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拆除或改變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的電源線及控制線、檢修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需要安全監控設備停止運行時,須報告礦長、總工,并制定安全措施13、后方可進行。 4、安全監控設備,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調試、校正。甲烷傳感器和便攜式甲烷報警儀每10天必須使用校準氣樣和空氣樣調校1次。每10天必須對甲烷超限斷電和風電閉鎖功能進行測試。 5、安全監控設備發生故障或停電檢修時,必須及時處理,在故障期間必須具有安全措施。 6、瓦斯斷電器必須按規定吊掛在配電點上方,電纜吊掛整齊,接線附件必須符合完好標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甩掉遠動開關或甩掉控制線路。 7、井下值班電工必須每天對所使用的瓦斯斷電器及閉鎖開關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禁止將閉鎖開關的控制回路的保護裝置甩掉,不準隨便改變閉鎖開關控制回路的電壓電流參數,嚴禁不通過瓦斯斷電器閉鎖供電。 8、瓦14、斯超限時,瓦斯斷電器動作實現斷電。當瓦斯數值降至復電值時,必須用啟動按鈕復電,禁止采用其他方式復電。 9、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任意改變安全監測的位置、中斷監測設備的運行,不得損壞監測設備。 10、安全監控系統的系統調整、地址修改由專職技術人員按礦安全生產要求進行,其他人一律不得擅自執行、調整。修改時必須經礦總工程師批準方可執行。三、 人工排查隱患 1、監控維修工和機電電工要定期對監控系統信號傳輸電纜及電源和其他電纜檢查。 2、必須對安全監控設備的種類、數量和位置、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控制區域等繪制監控系統布置圖的接線圖。 3、煤礦安全監控設備之間必須使用專用阻燃電纜或光纜連接,嚴禁監控電纜15、或動力電纜等共用一條線路;防爆型煤礦安全監控設備之間的輸入、輸出信號必須為本質安全型信號。 4、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具有故障閉鎖功能:當與閉鎖控制有關的設備未投入正常運行或故障時,必須切斷該監控設備所監控區域的全部非本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并閉鎖;當與閉鎖控制有關的設備工作正常并穩定運行后,能夠自動解鎖。 5、每天對監控設備及電纜進行安全檢查,對各種傳感器的準確性要用光干涉瓦斯檢定器進行核實、比較,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匯報。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定期進行調試、校正,每月至少1次。甲烷傳感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等采用載體催化元件的甲烷檢測設備,每10天必須使用校準氣樣調校1次。 6、設置重點監控地點,監控員16、必須每小時對重點監控地點甲烷濃度進行填寫,對有異常變化地點及時通知調度室和值班礦領導,調度室和礦值班領導接到瓦斯異常變化時,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四、發生瓦斯超限等異常后的處理措施 1、地面監控室出現故障,必須立即組織人員搶修,在搶修期間必須向值班礦長、總調度值班長及上級主管部門監控中心,說明故障原因,現場采取的措施,預計搶修時間。如硬件故障,備用設備立即投入使用;系統恢復正常后,必須分析故障原因,查找存在隱患,同時對故障設備及時維修或補齊。軟件原因造成故障,事后能重新安裝的要通知安全監控服務中心人員重新安裝,不能安裝的要聯系服務中心處理。 2、監控分站故障后,立即組織備用分站下井更換17、,同時匯報礦值班礦長、總調度值班長及上級主管部門監控中心,單位作好應急準備。 3、傳感器或斷電器出現問題后,立即通知責任單位更換,并查找原因分析處理。 4、由于傳輸線路原因造成故障的,立即組織人員排查,短時間無法恢復的,及時向值班礦長、總調度值班長及上級主管部門監控中心匯報,立即組織更換新纜線,確保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狀態。5、是瓦斯涌出異常造成瓦斯超限,立即撤出作業及受威脅區域作業人員,啟動預警行動預案。五、預警行動對監控系統事故預警采取預警反響行動,重大預警事件要立即報告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按程序向相關領導報告,相關部門要負責預警信息的收集,要及時通過礦調度室發布預警信息并立即下達處置措18、施。(一)、瓦斯傳感器報警應急預案監控室必須24小時對安全監測監控系統進行時刻監控,當系統出現異常信息、報警信息或圖像、監控數據異常要及時通知值班干部、通防科、井下現場、項目部及有關部門或單位進行檢查處理。1、瓦斯傳感器調校測試報警監控維護人員在對井下瓦斯傳感器進行正常調校和測試之前,必須提前向監控室、值班干部及通防科匯報,監控室接到匯報后應在井下調校和測試前向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情況,如未匯報就擅自進行調校和測試造成一定后果的,要按事故接受處理。 2、瓦斯傳感器報警當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瓦斯傳感器報警時,監控室值班人員要立即通知礦值班干部及時撤出井下受威脅區域作業人員,同時值班人員要立即調19、查造成報警的原因,同時要立即聯系井下瓦斯檢查員對現場瓦斯情況進行測定,井下瓦檢員并將測定的結果匯報通防科,然后由通防科將井下測量結果反饋給礦方。(1)、如果現場檢測瓦斯情況正常,則說明是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信號線和電源線出現線路故障,此時信息中心要立即分析、查找故障具體原因,確定故障范圍。屬于監控維護責任范圍的,監控維護應立即下井解決處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處理時間,超過2小時未處理完畢的,對監控維護人員罰款100元。屬于其他單位責任范圍內的,監控室應嚴格按照故障處理程序通知調度室,調度室通知責任單位處理,責任單位必須在接到通知后立即組織處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處理時間,超過2小時未處理完畢的,對20、責任單位罰款100元。(2)、如果實屬瓦斯超限報警時,通防科要立即分析引起瓦斯超限的原因,并由瓦斯檢查員向監控室及通防科詳細匯報井下具體情況,通防科在了解具體情況后,再根據現場實際采用相應的處理方法。 1)井下掘進工作面風流中及其作業地點甲烷濃度達到1.0%時:現場管理人員和班組長立即組織現場作業人員停止作業,并立即匯報礦調度室,由瓦斯檢查員對現場的氣體情況和瓦斯探頭進行檢查和比較。瓦斯檢查員在查明現場氣體情況確認后立即將現場實際情況匯報礦監控室和值班干部,然后在其進風巷與安全員一起對現場的氣體情況進行監護并及時向監控室匯報。監控室值班員發現井下濃度達到1.0%瓦斯傳感器超限報警后,立即向礦方21、值班領導和工作面值班人員匯報,并做好超限地點、時間的記錄,時刻注意觀察超限地點瓦斯變化情況。礦監控室值班人員接到匯報后,將瓦斯超限的地點、時間、匯報人的姓名、現場的氣體情況做詳細的記錄,并將情況向駐礦領導、值班領導、公司和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值班礦領導或調度員立即通知礦方和施工方值班人員組織查明原因。施工單位和通防科有關人員接到報警通知后立即到辦公室集合,成立現場事故處理小組,由礦總工程師立即召集會議,對現場的情況進行分析,由通防科制定處理措施,匯報總工程師同意后,負責組織實施。組織處理好后,由值班領導或調度室向相關領導匯報處理情況及處理結果。 2)井下工作面風流中及其作業地點甲烷濃度達到122、.5%時;現在管理人員和安全員負責組織將所有作業人員停止工作,人員撤離到主要進風巷,由班組長安排專人負責進行警戒,嚴禁人員進入可威脅區域,并匯報礦調度室和監控室。安全監測系統必須切斷工作面所有非本安電氣設備的電源(如安全監測系統控制失效不能切斷電源,必須落實電工手動切斷所有的電源)。安全監測系統地面監控室要記錄好超限斷電時間和瓦斯變化情況及時向礦總工匯報。礦監控室值班人員接到井下的匯報后,將超限的地點、時間、匯報人姓名、現場的氣體情況做詳細的記錄。監控室值班員立即通知通防科和值班領導組織查明原因。立即匯報礦值班領導、礦通防副總、礦總工程師,值班領導根據瓦斯超限情況按程序向公司和縣安監局監控中心23、匯報瓦斯超限采取的措施。通防科和值班領導未到達現場前,由瓦檢員和安全員在現場監護瓦斯變化情況,并及時向監控室匯報。通防科和值班人員到達現場后,帶領瓦檢員,安全員一起查明瓦斯的來源。涌出的濃度、壓力和工作面通風情況,立即匯報礦監控室,具體的瓦斯處理工作。由通防科制定處理措施,匯報礦井技術負責人同意后,方可組織實施;采取措施處理好后向調度室詳細匯報治理過程及處理結果,值班領導將瓦斯超限原因及處理情況向公司和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 3)工作面及巷道其他地點,體積大于0.5m空間內積聚的甲烷濃度達到2.0%-3.0%時?,F場管理人員或工作人員必須立即匯報監控室同時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人員撤至地面。24、由班組長安排專人進行警戒,嚴禁人員入井。 監控室值班人員時刻觀察瓦斯變化,每隔5分鐘檢查一次,并及時向礦通風副總工或總工進行匯報。監控室值班人員接到匯報后,將超限地點,時間,匯報人姓名,現場氣體情況作詳細記錄。調度室值班人員在1分鐘內匯報礦值班領導、礦通防副總、礦總工程師、礦長。在5分鐘內通知縣煤安局瓦斯綜合治理中心,并啟動瓦斯事故應急預案,通知救護隊立即出動,到達現場了解情況,學習措施后下井進行處理。監控室值班員負責通知各部門、單位及相關人員到辦公室集合。接到報警的科室、單位以及相關人員立即到辦公室集合,成立現場應急處理小組,由礦總工程師立即召集會議,根據現場情況,分析氣體的來源和大小,制定25、相應的處理措施,如果現場情況無法控制,匯報總指揮后,總指揮要迅速做出決定人員全部撤出,下達命令關閉井下所有電源。救護隊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派救護隊員趕赴現場進行檢查和監護,排放瓦斯前,必須制定安全排瓦斯措施,報礦井技術負責人批準,如果現場無法控制,不能立即處理時,必須在24h內封閉工作面。調度室將瓦斯超限原因分析及處理進展情況每10分鐘向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一次。 5)在處理瓦斯事故的過程中,現場作業的施工區隊人員,必須服從瓦檢員或通防管理人員的指揮。(二)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應急預案1、一氧化碳傳感器調校測試報警; 監控室在對井下一氧化碳傳感器進行正常調校和測試之前,必須提前匯報通風科,26、如未匯報通風科就擅自進行調校和測試造成一定后果的,要按事故進行分析。2、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 當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時,監控室要立即通知通風科及礦總工程師,并由通風科和監控室一同調查造成報警的原因,同時通風科要立即聯系井下瓦斯檢查員對現場一氧化碳情況進行測定,并將測定的結果匯報通風科,然后由通風科將井下測量結果反饋給礦總工程師及調度室。3、外因火災引起的一氧化碳超限 掘進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因外因火災導致一氧化碳濃度達到24ppm,一氧化碳超限報警后,井下現場作業人員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報告礦監控室。 監控室接到報警電話后,立即通知值班領導和瓦檢員前往井下現場組織查明原因,同時匯報礦總27、工程師,礦通防副總。礦總工接到報告后,應立即按順序通知必須召集的人員的單位,同時通知井下人員撤離。 在通風科和瓦檢員未到達現場前,井下現在作業人員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查清一氧化碳的來源、范圍、濃度、危害程度、威脅區域等情況,并向調度室匯報。 井下現場作業人員應盡量保持現場的通風方式和風流方向,如能查清一氧化碳的來源(火源),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在火源進風側,在跟班領導和班組長的帶領下,利用一切可能的辦法和器材,撲滅火災。 通防科人員及值班領導到達現場后,應帶領瓦檢員,安全員一起查明一氧化碳的來源,濃度和工作面通風情況,立即匯報礦總工,如火勢太大,無法直接滅火,應迅速撤退至地面。并由礦方28、通知救護大隊出動滅火。 救護大隊接到事故報告后,應按照煤礦救護規程和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規定立即行動,進行滅火救災工作。第五章 信息報告程序一、信息報告與處理慶華煤礦監控異常情況分級匯報程序圖甲烷傳感器報警器時,按照以下處置程序礦調度室接到監控室匯報后,立即通知施工單位撤出人員。同時派通風員和瓦檢員查明原因,待查明原因后立即匯報給礦調度室,由調度室提出處理意見。將原因分析、措施落實情況及處理結果及時向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甲烷濃度在1%-2%,即刻啟用一級、二級預案,在2分鐘內啟用三級預案;甲烷濃度在2%以上即刻啟用一級、二級、三級預案;在已知具體地點可能發生瓦斯超限、斷線報警原因情29、況下事先向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一氧化碳或粉塵傳感器報警器時,按照以下處置程序礦調度室接到監控室匯報后,立即通知施工單位及通風調度派人查明原因,待查明原因后立即匯報給礦調度室,由調度室提出處理意見。將原因分析、措施落實情況及處理結果及時向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CO濃度在24ppm以上,即刻啟用一級、二級預案,在2分鐘內啟用三級預案;在已知具體地點可能發生CO超限、斷線等其他異常報警原因情況下,事先及時向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溫度傳感器報警器時,按照以下處置程序礦調度室接到監控室匯報后,立即通知通風調度員派人查明原因,待查明原因后立即匯報給礦調度室,由調度室提出處理意見。將原因30、分析、措施落實情況及處理結果及時向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工作面溫度在26-30,機電設備硐室溫度在30-34,即刻啟用一級、二級預案,在溫度平穩2分鐘內啟用三級預案,溫度急劇上升,立即同時啟用一級、二級、三級預案。風機開停傳感器全停報警時,按照以下處置程序 礦調度室接到監控室匯報后,立即通知施工單位撤出人員。同時通知通風調度員派人查明原因,待查明原因后立即匯報給礦調度室,由調度室提出處理意見。將原因分析、措施落實情況及處理結果及時向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即刻啟用區域一級、二級、三級預案;將受停電停風威脅區域地點可能發生瓦斯超限報警及采取相應措施事先向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風門31、傳感器報警器時,按照以下處置程序 礦調度室接到監控室匯報后,立即通知風門責任單位及通風調度派人查明原因,待查明原因后立即匯報給礦調度室,由調度室提出處理意見。將原因分析、措施落實情況及處理結果及時向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即刻啟用一級、二級、三級預案;即刻啟用區域一級、二級、三級預案;將受停電停風威脅區域地點可能發生瓦斯超限報警及采取相應措施事先向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監控分站停電時,按照以下處置程序 礦調度室接到監控室匯報后,立即通知施工單位及機電調度派人查明原因,待查明原因后立即匯報給礦調度室,由調度室提出撤人、檢查、處理等措施。即刻啟用區域一級、二級、三級預案;將未監控區域及通32、風瓦斯威脅區域地點及采取相應措施向公司、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二、報警系統及程序1、預警和事故報告接警專用電話設在調度室,公布調度室的接警電話:8001; 調度電話:80002、將重大事故災害的預防與預警的工作職責納入礦應急管理系統中,調度室是預警管理和應急處理指揮部常設辦公地點。 三、報告程序1、調度員接到預警和事故報告匯報后,立即按照預警等級和事故嚴重情況,通知礦值班領導、礦調度主任及相關負責人和有關單位。特別緊急的預警信息和事故報告要直接向主要負責人、公司監控中心、縣監控中心等相關應急管理部門報告。2、重大預警信息和一般事故的報告程序:值班礦長和總工程師、負責相關業務的副礦長、調度室主任33、事故區域的區隊負責人、安全部負責人、技術部負責人、負責相關業務的部室負責人等。3、出現不可控的預警事態和嚴重事故的報告程序礦主要負責人和總工程師、負責對口業務的副礦長、安全部負責人、調度室主任、事故區域的區隊負責人、生產技術部負責人、負責相關業務的部室負責人、指揮部成員等。四、預警和事故信息報告的主要內容1、預警基本情況包括事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事故發現的簡要經過;可能發生事故的發生原因初步判斷;已采取的措施及當前處置情況等并附現場簡圖。抓緊制作電子版監測監控系統圖并上報。2、礦值班領導要立即向公司報告重大預警信息和事故情況,最長不得超過10分鐘。 3、現場信息報告34、方式及處理(1)現場人員報告預警和事故信息時要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選擇下列通訊方式:1)井下調度電話見詳表2)利用各類信號系統,按照規定發出事故信號。3)利用礦燈晃動,發出事故信號。4)按照規定,敲擊管路發出事故信號。5)敲擊巖石,發出事故信號。(2)發現重大隱患或事故預兆后要向礦調度室立即報告相關礦領導同時報告公司總調度室。(3)不斷收集和整理災情信息并及時報告相關領導和上級單位。五、相關部門的通信、聯絡方式1、通信聯絡1)慶華煤礦報警電話:(報警電話表見附表)2)上級應急管理部門聯系人及電話:(屬地應急管理部門及聯系人電話表見附表)3)救援單位聯系人及電話:(企業礦山救護隊及相關救援隊伍單位及35、聯系人電話表見附表)4)礦領導及相關部門要建立礦長、總工程師、安全礦長、機電礦長、生產礦長;調度室主任(副主任)、生產技術部及負責人、總工辦辦公室及負責人、安全部及負責人、地測部及負責人、通風部及負責人、機電部及負責人、倉庫負責人、綜合辦及負責人、等通信聯絡方式表,發至相關部門和下屬單位。(電話表見附表)2、值班和通信方式 1)礦調度室必須24小時有人值班,其他相關單位818點也必須有人值班,不得空班、漏班。 2)礦長、副礦長、總工程師及科(部、室)部門負責人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不得停機。 3)如有事離開礦所在地,必須委派相關人員作為應急事件處置臨時負責人。臨時負責人的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36、不得停機。3、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1)對電話形式的預警和事故報告,礦調度室值班要作好電話記錄,力求記錄準確、完整。井下相關人員上井后要填寫詳細的報告,填寫各類記錄表。2)預警預防及事故處置措施以礦領導簽發的礦調度通知形式下達。緊急情況時可先執行電話或口頭通知,電話或口頭通知必須得到相關負責人的授權,事后需補簽書面調度通知。4、出現明顯事故征兆時應急響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1)發現明顯事故預兆時,現場人員都應立即向礦調度報告。2)礦調度應按照事故報告程序進行匯報,應急避災的調度命令同時向公司報告事故預兆情況,緊急異常事故并向縣安監局監控中心匯報。3)出現不可控的事故預兆,礦要立即啟動礦應37、急救援預案,礦指揮部人員立即到位并投入工作,研究現場應急處置措施。第六章 應急處置事故處置任務完成、此危害已消除后,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應急恢復管理,只有完全達到恢復標準,并經現場驗收后才能恢復生產。一、恢復正常狀態的條件監測監控系統已完全正常運行,準確正確的傳輸信息,通風系統良好,井下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濃度及其它有關地點環境條件完全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可能造成的次生災害已完全消除。二、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1、通風部安排專職瓦檢員檢查進風和回風巷道中的氣體濃度,各采區變電所、電氣設備及供電電纜瓦斯情況,確認甲烷濃度低于規程標準以下時,保證電氣設備及供電電纜完好時。2、機電部安排專職電工檢查各38、作業地點的電氣設備及供電電纜情況,電氣設備及供電電纜完好時,恢復各作業地點的電氣設備的供電;3、通風部安排專業人員檢查巷道內的所有傳感器的工作狀態,保證傳感器正常工作。4、滿足以上條件后方可恢復生產。第七章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按照礦山救援規程和處置事故災害的需要,設立礦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庫。井上、井下要儲備合乎要求的器具。2、按照上級單位的要求,要定期進行模擬事故應急處理演習,開設應急處理特別通道,最大限度贏得應急處理時間。附:監控系統應急物資序號名稱數量備注1監控線纜1000米信號傳輸2監控分站2信號傳輸3監控本安電源2信號傳輸4接線盒10線路連接5甲烷傳感器5監控瓦斯6螺絲刀3工具7電工刀3工具8萬用表1檢修線路礦井重大事故召集人員名單序號單位或職務姓名電話號碼住址辦公室手機1董事長朱劍波2法人代表朱 凱3礦 長盧天龍4總工程師王傳順5生產副礦長車 勇6安全副礦長趙年遠7機電副礦長袁志中8調度室主任車 勇9通防副總陶長和10地測副總陳月高11安全副總袁遠應12救護隊長司海兵13采 購張 偉14地面負責朱大兵15機 電胡宗輝16保衛科科長涂利剛17職業衛生羅太勇18礦監控中心19公司監控中心20縣監控中心21遵義市應急救援大隊值班室22馬臨鎮煤管站廖 茅23馬臨鎮衛生院24XX縣安監局25XX縣煤安局26XX縣人民醫院27XX縣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