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品運輸公司事故綜合應急救援預案(3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2786
2022-08-30
32頁
66.04KB
1、事故綜合應急救援預案 危險品運輸公司頒布日期: 年 月 日 目 錄一、基本情況1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原因及后果1三、組織機構及職責1四、應急保障系統4五、交通事故的預防和預警5六、應急處置方法與程序5七、應急培訓與演習8八、預案的管理8一、基本情況XXXX危險品運輸公司專業從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公司擁有符合資質的大、中、小型罐車、箱柜貨車等不同類別的危險品運輸專用車輛XX部,能夠XX、XX、XX等危險化學品。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原因及后果(對應事故因果分析)(一)事故類型:交通傷亡事故、物料泄漏事故、著火和運輸罐爆炸事故、環境污染事故、中毒事故。(二)事故原因:1駕駛員、押運員安全意識2、淡薄,酒后駕駛、超速行駛,強超強會等違章行為。2對運輸罐體的檢查不到位,違章操作。3車輛的制動系統、轉向系統突然失靈、車胎突然爆裂等造成車輛失控。4道路狀況差,視線不良,轉彎半徑、寬度及坡度不符合規定。5環境因素的影響:雨、霧、冰雪等惡劣氣候。6其他因素:行人、騎車人違章和其他車輛違章。(三)事故可能后果:人員傷亡、車輛損毀、環境污染和社會影響等。三、組織機構及職責(一)成立公司交通運輸事故應急指揮中心 總 指 揮:XX 副總指揮:XX XX 成 員:XX XX XX指揮中心下設辦公室,XX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電話:XXXXXXXX。(二)職責總指揮:遠程或現場指揮二級交通運輸事故的應急救援行3、動,協助集團公司指揮一級交通運輸事故的應急救援行動。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進行應急救援指揮行動,當總指揮不能親自趕赴現場時,代替總指揮進行現場應急救援的指揮工作。成員職責:(1)積極響應應急指揮中心指令,參加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事故的應急行動。(2)配合地方公安交通部門或環境保護部門現場處理交通事故和環境污染事故。 (3)配合地方相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三)應急保障1.應急救援隊負責人聯系電話 XX XX隊 長聯系電話 XX XX隊 員聯系電話 XX XX2應急救援車輛救援車隊隊長:XX 聯系電話:XX序號車牌號車型噸位承運介質駕駛員聯系電話3應急消防器材 名稱 型號數量 備注 XXXXXX四、應4、急保障系統(一)應急分級與啟動公司交通運輸事故應急響應分為兩級。1發生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和化學品車輛無控泄漏、著火等超出本公司處理能力的險情,屬一級事件,啟動集團公司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2發生重大以下交通事故以及公司現有資源可以處理的險情,屬二級事件,啟動本預案。(二)發生一級交通運輸事件,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后,無法控制應向上級應急辦報告請求救援,向社會救助團體發布求助信息。五、交通事故的預防和預警(一)公司安全科負責對以下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及時將有關信息和應急措施告知全體駕駛員、押運人員。1上級主管部門、政府部門及專業新聞單位發布的地震災害、洪澇災害、惡劣氣象信息、公共衛生和流行5、疫情信息的通報、通知等。2災害現場的動態信息。(二)定期召開駕駛員、押運員的安全例會、組織安全活動,對駕駛員進行經常性的交通法規和駕駛技能教育,提高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三)認真落實車輛定期檢驗制度,嚴格執行出車前、行駛中和返回后“三檢制”,及時發現和消除車輛安全隱患,嚴防帶病車輛上路行駛。(四)利用衛星定位監控系統對運輸車輛進行實時監控,結合定期的上線跟蹤檢查,杜絕酒后駕駛、超速行駛等交通違章行為。(五)定期組織駕駛員、押運員進行路況等有關運輸安全的各類因素的分析,及時辨識出各類危害,制定控制措施,消除交通風險。(六)公司監控中心人員24小時值班,值班電話應保持暢通,發現異常情況要及6、時溝通確認。六、應急響應程序應急行動特別注意事項:駕駛員、押運員應根據發生事故的可處置程度,及時向公司等有關部門匯報,并做好事故初期的應急處理。需特別強調的是各級救援人員應根據車輛運輸介質的危險特性、應急防護措施、泄漏處理、滅火方法及滅火材料等不同要求做好事故應急處置,確保不發生次生災害,將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各類危險貨物具體應急處置方法見附件3)。(一)應急行動1駕駛員、押運員的應急行動 報警發生下列事故,超出司機、押運人員處理能力的,立即按下表中的對應方向進行報警序號事故類型報警(報告)方向1交通肇事(車輛損壞)122、保險公司、公司應急指揮中心2交通肇事(人員傷亡)120、122、保7、險公司、公司應急指揮中心3物料泄漏事故119、保險公司、公司應急指揮中心4著火和運輸罐爆炸事故119、保險公司、公司應急指揮中心5中毒事故120、保險公司、公司應急指揮中心(附件1:應急救援電話)報警內容: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車輛類型及車牌號、人員傷亡情況,泄漏的危險品名稱、主要危險特性等。 根據現場情況,駕駛員、押運員應立即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在來車方向150 m處設置警告牌,通知附近人員向上風向撤離。 如發生人員受傷的情況,請求過往車輛向附近醫療機構運送傷員,或直接向當地醫療機構求助,說明事故發生地點,受傷人員數量及程度、發生次生危害或人員中毒的詳細情況。 當社會救援力量到達時,向其說明8、現場情況,配合對方做好如下工作。隔離:設置隔離區并在主要道路和出入口的隔離區外設立明顯標識,安排人員巡邏,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隔離區,消除隔離區內所有火種。疏散:發生大量危險化學品泄漏時,立即與周邊鄉鎮、村莊及單位聯系,通過廣播告知事故險情、疏散距離、方向和個人防護措施等信息,迅速將隔離區內無關人員和周邊人員疏散到安全區域。疏散時應明確疏散路線,做好疏散人群的控制和引導,防止人員在泄漏區域低洼處和下水道等地下空間頂部滯留。2公司的應急行動 公司應急指揮中心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向總指揮報告,按照總指揮指令,啟動本級應急行動,若發生一級事件或情況緊急,要報告集團公司應急指揮中心。 公司應急總指揮9、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成立現場指揮部,配合政府公安交通部門實施應急救援,處理交通事故。3集團公司的應急行動(一級應急) 發生重大交通事故,集團公司應急總指揮接到報告后,立即整合必要的資源,向交通運輸應急反應組發出指令,展開應急行動。發生危險化學品泄漏、著火和爆炸事故,集團公司應急總指揮要向事故現場派出專家組,必要時向距事故發生地較近的分(子)公司發出指令,派出應急搶險隊伍,快速奔赴現場實施應急救援。 成立現場指揮部,指揮各應急搶險小組配合社會救援單位展開應急行動。 當危險得到控制,立即安排起吊設備和危險化學品備用槽車,在專家組的指導下,實施工程搶險。(二)應急解除1交通事故險情排除標準: 搶險10、人員清點完畢,傷亡人員全部送往醫院治療或善后處理,傷亡人員家屬已妥善安置; 確認現場不會發生次生火災爆炸和環境污染事件; 公安交警部門現場勘查處理完畢; 事故車輛已妥善安置,路障已清理,道路交通已恢復。2達到上述標準后由現場指揮部報告本級應急總指揮,由總指揮發布重大交通事故應急解除令。(三)后期處置1事故車輛所屬單位負責配合地方安監、交通、環保部門做好事故處理工作。2按照事故響應級別,由集團公司或危險品運輸分公司負責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獎勵事故搶險工作中的有功人員。3由危險品運輸公司按保險合同向相關保險公司辦理理賠。4由危險品運輸公司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組織事故的調查處理。七、應急培訓與演習11、1公司每年組織兩次本預案的學習培訓。2應急指揮中心每年組織一次本預案的應急演習。八、預案的管理(一)本預案由危險品運輸公司組織制定、評審與持續改進。(二)本預案每年進行評審和修訂,但在發生交通運輸事故并啟動實施本預案后,應根據實施情況及時對預案進行更新改進。附件:1.應急救援電話 2.應急工作機構及人員情況統計表 3.道路運輸危險貨物危險特性及應急處置方法 附件1 應 急 救 援 電 話安全監督部門電話:消防部門電話: 119化學急救電話: 醫療急救電話: 120環保部門電話: 12369公安部門電話: 110 交通事故電話: 122運輸單位電話: 運輸單位名稱: 地 址: 郵 編: 國家化學12、事故應急咨詢電話:附件2: 應急工作機構及人員情況統計表類別姓名職務應急機構職能聯系方式專兼職情況主管 領導分管 領導成 員附件3:XXXXXX危險品運輸公司危險貨物應急處置方法目 錄 一、壓縮天然氣1 二、氫氣2 三、氧氣5 四、汽油7 五、柴油9 六、苯11 壓縮天然氣一、類別、項別2類1項,易燃氣體二、危險特性 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五氧化溴、氯氣、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強氧化劑接觸劇烈反應。可通過吸入的途徑侵害人體;甲烷對人體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13、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若不及時脫離,可致窒息死亡。皮膚接觸液化本品,可致凍傷。三、儲運要求儲存于陰涼、通風倉間內。倉溫度不宜超過30。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氣、壓縮空氣、鹵素(氟、氯、溴)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混運。遠離火種、熱源,夏季應早晚運輸 ,防止日光暴曬。儲存間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露天貯罐夏季要有降溫措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驗收時要注意品名,注意驗瓶日期,先進倉的先發用。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四、泄漏處理消除所有點火源。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14、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五、防護措施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手部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身體防護: 穿防靜電工作服。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但建議特殊情況下,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其它防護: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進入罐、限15、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六、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治療。眼睛接觸:若有凍傷,就醫治療。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七、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氣體。噴水冷卻容器,直至滅火結束,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八、滅火材料 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氫 氣一、類別、項別2類1項,易燃氣體二、危險特性 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即會發生爆炸。氣體比空氣輕,在室內使用和儲存時,漏氣上升滯留屋頂不易排出,遇火星會引起爆炸。氫氣與氟、氯、溴等16、鹵素會劇烈反應。可通過吸入的途徑侵害人體;本品在生理學上是惰性氣體,僅在高濃度時,由于空氣中氧分壓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壓下,氫氣可呈現出麻醉作用。三、儲運要求易燃壓縮氣體。儲存于陰涼、通風倉間內。倉溫度不宜超過30。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應與氧氣、壓縮空氣、鹵素(氟、氯、溴)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混運。儲存間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露天貯罐復季要有降溫措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驗收時要注意品名,注意驗瓶日期,先進倉的先發用。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四、泄漏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17、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五、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空氣呼吸器。身體防護: 穿防靜電工作服。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六、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18、吸。就醫。 七、滅火方法 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氣體。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八、滅火材料 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氧 氣一、類別、項別2類2項,不燃氣體二、危險特性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燒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數活性物質。與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常壓下,當氧濃度超過40%時,有可能發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時,出現胸骨后不適感、輕咳,進而胸悶、胸骨后燒灼感和呼吸困難,咳嗽加劇;嚴重時可發生肺水腫,甚至出現呼吸窘迫綜合癥。吸入氧濃度在80%以上時,出現面部肌肉抽動、面色蒼白、眩暈、心動過速、虛脫,19、繼而全身強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長期處于氧分壓為60100kPa(相當于吸入氧濃度40%左右)的條件下可發生眼損害,嚴重者可失明。三、儲運要求儲存于陰涼、通風倉間內。倉間內溫度不宜超過30。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應與易燃氣體、金屬粉末分開存放。驗收時要注意品名,注意驗瓶日期,先進倉的先發用。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夏季最好在早晚進出庫和運輸,防止日光暴曬。四、泄漏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工作服。避免與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觸。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漏氣容器要妥善20、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五、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身體防護:穿一般作業工作服。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其它:避免高濃度吸入。六、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七、滅火方法 本品不燃。用水保持容器冷卻,以防受熱爆炸,急劇增長火勢。迅速切斷氣源,用水噴淋保護切斷氣源的人員,然后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汽 油一、類別、項別3類1項,低閃點易燃液體二、危險特性 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沿低處擴散到相21、當遠處,遇明火會引起回燃。可通過吸入、食入、經皮吸收等途徑侵害人體。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該給予特別關注。三、儲運要求儲存于陰涼、通風倉間內。遠離火種、熱源。倉內溫度不宜超過30。防止陽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儲存間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桶裝堆垛不可過大,應留墻距、頂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檢查走道。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灌裝時應注意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候要輕放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夏季最好在早晚進出庫和運輸。在運輸、泵送、灌裝時要有良好的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運輸的槽車應有接地鏈,22、槽內可設有孔擱板以減少震蕩產生的靜電。四、泄漏處理消除所有點火源。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禁止泄漏物進入受限制的空間(如下水道等),以避免發生爆炸。噴水霧可減少蒸發。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或在保證安全情況下,就地焚燒。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五、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手部防護:戴防苯耐油手套。身體防護: 穿防靜電工作服。其它防護: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六、急救措施 眼睛接觸:立刻提起眼23、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就醫。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水,禁止催吐。就醫。 七、滅火方法注意:用水滅火無效。小火:用泡沫、化學干粉、二氧化碳或水霧滅火。大火:用泡沫或水霧滅火,不要用水槍。可能的話將未損壞的容器從該區域移開。用大量水冷卻容器直到火被熄滅。避免水進入容器。火場中有儲罐:使用無人控制的水龍架或監控噴嘴,從受保護的位置滅火。 若可能,疏散危險區域的人員并讓其充分燃燒。安全通風裝置的報警器響起或火場中的儲罐褪色,立即撤退。遠離儲24、罐末端。儲罐為大容器時(包括鐵路及公路儲罐),疏散方圓500米內的人員。 八、滅火材料 二氧化碳、化學干粉和泡沫。柴 油一、類別、項別3類3項,高閃點易燃液體二、危險特性 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可通過吸入、食入、經皮吸收等途徑侵害人體; 皮膚接觸柴油可引起接觸性皮炎、油性痤瘡,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經胎盤進入胎兒血中。柴油廢氣可引起眼、鼻刺激癥狀,頭暈及頭痛。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該給予特別關注。三、儲運要求儲存于陰涼、通風倉間內。遠離火種、熱源。倉內溫度不宜超過30。防止陽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25、儲存間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桶裝堆垛不可過大,應留墻距、頂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檢查走道。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灌裝時應注意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候要輕放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夏季最好在早晚進出庫和運輸,防止日光暴曬。在運輸、泵送、灌裝時要有良好的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運輸柴油的槽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有孔擱板以減少震蕩產生的靜電。四、泄漏處理消除所有點火源。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控制出入,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戴好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盡可能切斷26、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泄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運到空曠處焚燒。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五、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手部防護:戴防苯耐油手套。身體防護: 穿防靜電工作服。其它防護: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六、急救措施 眼睛接觸:立刻提起眼瞼,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27、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用清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七、滅火方法 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如果在火場中的容器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 八、滅火材料 二氧化碳、化學干粉、砂土和泡沫滅火。苯一、類別、項別3類2項,中閃點易燃液體二、危險特性 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易產生和聚集靜電,有燃燒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沿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起回燃。 可通過吸28、入、食入、經皮吸收等途徑侵害人體;高濃度苯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長期接觸苯對造血系統有損害,引起慢性中毒。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水體的污染。三、儲運要求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防止陽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等設施,開關設在倉外。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灌裝時應注意流速(不超過3m/s),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候要輕放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運輸時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在早29、晚運輸。運輸時所用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有孔擱板以減少震蕩產生的靜電。運輸途中應防暴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公路運輸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四、泄漏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時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危害。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氣、保30、護現場人員、把泄漏物稀釋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五、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或氧氣呼吸器。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手部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膚防護膜。身體防護: 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其它防護: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六、急救措施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就醫。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七、滅火方法 注意:用水滅火無效。 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 八、滅火材料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和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