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3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2942
2022-08-30
31頁
85.04KB
1、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總則 1.1編制目的編制本應急預案,是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是規范本單位的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證職工安全和健康以及公眾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及社會損害的重要措施。為了控制和減少我礦山企業在基本建設和后續的采礦作業中可能發生的墜罐、大冒頂、火災、水災、鍋爐事故、尾礦庫事故、職業危害等重大傷亡事故,結合本礦山企業的實際情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特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2編制依據1.2.1有關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11月1日)(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2、1993年5月1日)(3)非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國家安監局令9號)(2009年6月8日)(4)非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國家安監局令20號)(5)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辦法(國家安監局令18號)(6)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國務院令第397號)(7)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373號)(8)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國務院2006122發布)(9)生產安全事故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監局令第17號)1.2.2標準與規范(1)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GB164232006)(2)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3)金屬非金屬礦山排土場安全3、規程(AQ20052005)(4)安全評價通則(AQ80012007)(5)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6)工作場礦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2003)(7)生產過程安全衛生要求總則(GB1280191)(8)罐籠安全技術要求(GB16542)(9)鋼絲繩安全技術要求(GB/T8918)(10)礦井提升機和礦用提升絞車安全要求(JB8516)(11)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總局令38號)(12)尾礦設施施工及驗收規程(YS541895)(13)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20022006)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本礦山生產作業中發生的物體打擊、高處作4、業、墜罐、鋼絲繩、冒頂、火災、水災、鍋爐壓力容器爆炸、機械傷害、火藥庫火災、爆炸、尾礦庫潰壩等事故。1.4應急工作原則(1)安全第一,以人為本。把保障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預防和減少各類事故,切實加強企業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企業的安全防范能力(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層層落實責任,各負其職,各負其責,企業有關部門按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3)快速響應,果斷處置。事故的發生具有突發性,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造成很大的破壞力,要求我們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快速、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企業是事故應急救援的第一響應者,省、市、縣等有關部門配合、指導、協助做好相關工作。(5、4)依法依規,科學管理。要確保預案制定的科學、完備,提高應急救援能力。(5)預防為主,有備無患。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大危險源的管理,做好礦山事故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組織應急演練,做到常備不懈。2、本礦山企業的危險性分析2.1礦山企業的概況礦山企業基本情況一覽表礦山企業名稱靖宇縣來寶礦業有限公司陽岔河鐵礦企業地址經濟類型股份制投資額10163萬注冊資金經營者姓名聯系人聯系電話開采方式平硐溜井、主副井開采礦種鐵礦石生產規模30萬噸/年從業人數230人管理人員數15人特種作業人員人數52人營業執照采礦證年產量30萬噸服務年限19.3年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礦山危險物質為雷管和火藥6、。礦山危險源主要分布在采礦作業面、爆破作業、工業礦場,絞車房、空壓機房、鍋爐房、火藥庫、井下各天井、溜井、放礦口、尾礦庫等地點。2.2.1重大危險源辨識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的或者臨時的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危險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危險場所和設施)。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標準和國家其他相關標準的規定,本項目中危險物品雷管和火藥、空壓機風包、鍋爐、尾礦庫需要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由于火藥、雷管、壓風機、鍋爐、尾礦庫等場未超過臨界量,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標準規定,該礦山企業內無重大危險源。2.2.2危險源部位的確認危險部位有:井7、工采礦工作面,天井,溜井,放礦作業點,火藥庫,空壓機房,絞車房等處。2.2.3主要危險因素分析2.2.3.1主要危險因素的辨識與分析(1)物體打擊井工開采的礦山,發生物體打擊事故的機率和概率較高,主要是豎井施工時的礦石物體下落,采掘作業面頂,片幫浮石的冒落,井下開采放炮的飛石等,這些物體的冒落會產生很大的能量,隨著冒落的高度增加,其能量逐漸增大,破壞力也隨之增大,會造成設備的損壞,人員的傷亡。此類事故多發生在主、副井(豎井)施工時和運輸時,井下作業地點等。(2)冒頂和片幫事故冒頂和片事故是井工開采的主要危險之一,由于井工開采作業時的掘進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隨時都有冒頂和片幫的危險,回采達到一定的8、面積時還可能出現大冒頂,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此類事故多發生在井口開采的掘進作業面和回采作業面。(3)高處墜落高處墜落也是井口開采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是指在距基準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墜落的高處作業而造成事故,在礦上生產中主要有井架施工、作業、墜落、溜井、天井施工中的墜落,生產中得墜井,豎井的墜落等。此類事故多發生在高空架設、安裝、豎井、溜井、天井等作業地點。(4)爆破作業中的傷害在礦山建設和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雷管和炸藥是高風險材料,尤其是井口開采的礦山企業用量是相當的大,雷管和炸藥在運輸作業場所內臨時放置過程中,都有可能因遇非正常起爆能(如各種熱能、機械能等)爆破方法不當,爆破器材質量差9、而引起事故。常見的爆破作業中的傷害有:1、雷管和炸藥管理不善引起火災、爆炸。2、作業中違反操作規程引起事故。3、盲炮的處理不當。4、不放警戒和警戒距離不夠造成事故。5、對火藥的管理不善,流失造成事故。6、因爆破的震動和沖擊波造成的事故,如片幫、冒頂、透水、火災等。(5)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也是礦山生產過程中常見的傷害之一,如挖掘機、裝載機、空壓機、水泵、絞車、皮帶傳遞機、球磨機等場可能對人員造成傷害。機械設備在正常工作狀態、非正常工作狀態及非工作狀態都存在危險、有害因素。機械傷害類型有機械設備運動或靜止不見、工具附件等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擠壓、碰撞、沖擊、剪切、卷入、絞繞、甩出、切割、切斷、穿孔10、等機械傷害。還有觸電、噪音、震動、粉塵等傷害。(6)容器爆炸由于該礦山為井工開采,在生產和建設過程中有鍋爐供暖、空壓機的風包、機修使用的各類氣瓶都能因為管理不善、儀表失靈、安全保護裝置及承壓部件失靈、使用不當、不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造成鍋爐壓力容器爆炸、破裂、引發火災及人身傷亡事故。常見的有鍋爐爆炸、氣瓶、風包開裂、破碎等。此類事故多發生壓鍋爐房,氧氣焊作業場所。(7)水害該礦山地處山區,每到雨季山水很大,而且礦區上面有一條小河(陽岔河)流量為5003000L/S橫穿而過,井下開采時也會有地下含水層的水供給,根據吉林省通化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在2010年5月5日出文的關于吉林省靖宇縣陽岔河鐵礦礦11、床補充水文地質工作查明情況說明該礦坑正常涌水量598m/d,最大涌水量987m/d,陽岔河水和地下水對生產都會構成一定的威脅。因此在開采時的設計,預防,治理都應引起重視。(8)火災火災是有突發性,往往是在人們意識不到的時間或地點發生,其后果多屬嚴重的、容易造成重大傷亡,在本礦山中普通存在火災的危險源主要有:機械設備、生產用火、各種物料燃燒。起火原因主要是用火管理不嚴、不慎、設備不良等。(9)觸電 人身直接接觸電源(簡稱觸電),觸電傷害的主要形式可分為電擊和電傷兩大類。 電擊: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內部器官時,破壞人的心臟、肺部、神經系統等,使人出現痙攣、呼吸窒息、心顫、心跳驟停甚至死亡。礦山井下12、各作業地點的電氣設備較多,而且環境潮濕、觸電傷人的幾率相當高。(10)尾礦庫潰壩 本礦山有尾礦庫一座,尾礦庫總堆積壩高84米,總庫容539.94x104m,壩高H60米,屬于三等庫,庫容100x104mV60米,屬于三等庫,庫容100X104mV1000X104m,屬于四等庫,根據尾礦庫設計規范規定尾礦庫等級為三等尾礦庫。一旦尾礦庫出現潰壩事故,那后果相當的嚴重,因此必須加強尾礦庫的管理,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尾礦庫的管理機構,落實專人進行管理。(2)、制定完善的各項管理制度。(3)、嚴格遵守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尾礦庫設施二級驗收規程。(4)、嚴格按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38號:“13、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的要求,加強對尾礦庫的管理。(5)、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做到持證上崗。4.1.2.8職業衛生方面的安全對策礦山作業地點較多且作業環境艱苦復雜,各工序通常存在粉塵、有毒氣體、高噪聲、振動等危害操作者健康的因素,應重點從防中毒、防塵和防噪聲等方面加以控制。1、防中毒的對策(1)爆炸后不得立即進入作業區,待通風后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降到允許值后方可進入;(2)按有關規定加強對有害氣體的監控檢測;(3)生活用水質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2、防塵對策礦山作業應采取綜合防塵措施才能達到有效的除塵效果,使工作面粉塵濃度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主要管理辦法措施有進行通風管理14、鑿巖、灑水降塵、加強個體防護、采取技術革新、加強管理、對職工進行教育、加強防塵的檢查等。3、噪聲控制措施礦山生產過程中產生噪聲的作業有:采場穿孔、爆破、鏟裝、運輸設備、各種機械設備等場所,通常采取的措施是:(1)噪聲源附近的作業人員應配備防噪聲的保護用品;(2)對鑿巖機、空壓機等噪聲源應采用加減振墊,設隔音裝置等減振,降噪措施;(3)對通風機等設消聲器,減少噪聲。4.2預警行動當企業的危險源處于或即將處于危險之中,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應立即預警,應急指揮部接到可能導致事故的信息后,應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公司相關部門采取防范措施: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防止事故的發生,一旦15、達到安全生產事故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根據事故的大小、級別逐級上報。4.3信息報告與處理4.3.1信息報告與處置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第一人要了解事故的情況,能組織現場處置的要立即處置,如果處理不了的要立即上報礦調度室及有關領導,同時要做好現場的保護,防止事故擴大和人員撤離工作,等待礦山救援隊進行救援。(視現場情況而定)4.3.2信息的上報礦山企業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啟動事故相應的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并在1小時之內將事故的基本情況、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經過、可能造成的傷亡情況、經濟損失、已采取的措施等上報有16、關部門。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縣政府有關部門報告。5、應急響應5.1響應分級按照安全生產事故的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和企業對安全生產事故的可控性要求,應急響應原則分為I級響應,II級響應,III級響應,IV級響應,具體如下:I級響應:(特別重大事故)指可能或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中毒,下同)或者一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II級響應:(重大事故)指可能或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一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III級響應:(較大事故)指可能或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17、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IV級響應:(一般事故)指可能或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5.2響應程序企業應急響應的過程分為接警,判斷相應級別,應急啟動控制及救援行動,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和后期處置等步驟。企業發生IV級事故(一般事故)以上的事故應逐級上報啟動相應的級別的應急預案,一般事故以下的事故應啟動本企業的應急預案,或視情況報告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啟動響應的應急預案。如圖,企業應急反應系統圖:社會公眾應急救援辦公室現場應急指揮部事故發現政府消防隊安監局相鄰單位其他社會支援初期處理事故現場各應急救援小組搶18、險救災組技術專家組物資供應組警戒保衛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理組全體員工支援5.3應急結束當事故處置工作結束后,事故造成的環境符合有關標準規定,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確認應急狀態可以終止時,向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報告,由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決定并發布應急狀態終止命令,宣布應急狀態終止。在應急狀態終止后,應根據需要組織信息發布,證明有關事故處理完畢后的調查結果,采取的措施,善后處理的安排及預防改進措施等。6.信息發布礦山應急救援指揮部指定專人負責事故信息發布,發布信息應經總指揮批準方可發布,應急救援指揮部應及時準確向新聞媒體通報事故信息。現場的信息發布由現場應急救援19、指揮部決定專人發表。7.后期處理應急救援結束后,必須做好如下工作:(1)認真核對參加搶險救災人數,清點各種救援和機械設備、裝備、儀器、設施等。使損壞、損失的要重新補齊,保持完好。現場指揮部整理好搶險救災記錄、圖紙等,及時總結分析并寫出救災報告。(2)盡快恢復生產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響,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礦井事故中可能會存在潛在的危險因素,如頂板垮落,火區復燃,個別井巷存在有毒有害氣體等,在恢復時要加強管理和治理。(3)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對事故調查,提出事故調查報告。(4)妥善安置遇難人員的家屬,必要時各有關部門參加。8、保障措施8.1通信與信息保障礦辦公室、調度室等有固定電話和有關部門保20、持24小時聯系,公司有關領導移動電話24小時開機。附公司電話號碼表。有關部門聯系方式:靖宇縣政府應急辦靖宇縣安監局 局長火警119 急救中心120供電調度室白山市礦山救護大隊 隊長8.2應急隊伍的保障礦山成立搶險救災突擊隊伍,隨時做好處理各類事故的準備,同時加強應急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增強員工應急能力搶險救災隊伍。(1)白山市礦山救護大隊; (2)主井搶險隊,20人;(3)副井搶險隊,20人; (4)風井搶險隊,20人;(5)各有關技術管理人員隊伍,10人。8.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1)礦山應急救援設施、設備類別裝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車輛礦山救護隊輛2裝備高倍數泡沫滅火器臺2BGP400型氧21、氣充填泵臺1500m/min液壓起重機臺2鉗式儀器呼吸器臺10ZHY-4自救蘇醒器臺5AG-2檢驗儀臺3AJ12設備自救器CKF10040分鐘過濾器鉆機CKF2巖石爬道鉆、液壓鉆機中型泵CKF4TBW-2電纜M500U-3x35+1x10電纜M500U-3x16+1x6開關臺2QZB-200變壓器臺2180KVA潛水泵臺4揚程70m,流量50m水泵臺2揚程70m水泵臺1MD80-45x5水泵臺2MD80-45x3水泵臺1MD80-45x6(2)有關部門可用應急設備和車輛單位應急設備附近單位礦山可用設備有關部門單位指揮車、救護車、消防車、公安車、工程搶險車各醫療單位120搶救車8.4經費保障應急22、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對應急工作的日常費用進行預算,財務部門審核列入年度預算,專款專用,另外也可從安全抵押金支取應急。8.5其他保障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在地方政府協助下做好受災、受害員工和家屬及公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9、培訓與演練9.1培訓與演練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及黨群組織,應開展應急宣傳教育,提高有關方面的應急知識和意識,熟悉各類災害的應急救援程序及自救互救知識,相關避災路線等。9.2演練礦山每年進行一次礦井救災演習,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針對預案內容要求,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做好演練策劃,演練結束后的總結。10、獎懲礦山對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1)出色完成應23、急處置任務。(2)搶排險事故或搶救人員有功,使職工生命和財產免受損失。(3)對應急工作提出重大建議,且實施效果顯著。(4)有其他貢獻的。對在應急救援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給予處罰:(1)不按規定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2)不及時報告事故實情,延誤處置時機的。(3)不服從指揮部指揮的,在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4)盜竊、挪用、貪污應急救援資金或者物資的。(5)妨礙搶險救援工作的。(6)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11、附則11.1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11.1.1應急預案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11.1.2應急準備針對可能24、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11.1.3應急響應事故發生后有關組織或人員采取的應急行動。11.1.4應急救援在應急響應過程中,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11.1.5恢復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11.2應急預案備案本預案批準后,報靖宇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備案。11.3維護與更新(1)礦應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對綜合應急預案進行修訂:(2)新法律、法規標準的頒布實施或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的修訂。(3)組織機構和人員發生變化的原因。(4)其他需要修訂預案的原因。11.4制定和解釋本預案由本礦山辦公室負責制定和解釋。11.5應急預案的實施本預案自本礦山批準頒布之日起實行。12、附件(1)有關專項預案或現場預案。(2)附圖。 a.礦井地質和水文地質圖。 b.井上、下對照圖。 c.巷道布置圖。 d.采掘工程平面圖。 e.通風系統圖。 f.井下運輸系統圖。 g.安全監測裝備布置圖。 h.排水、防塵、防火注漿、壓風、充填等管路系統圖。 i.井下通信系統圖。 j.井上、下配電系統圖和井下電氣設備布置圖。 k.井下避災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