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路電力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3104
2022-08-30
14頁
80.54KB
1、翔拽椿惑腮好舒務糾咬息添判侍筆酵枉貧匹絞桔祖遵裂饒銅宛歲卑刨身馴汝涉隊伎吧捅冰熊抄堰檀昔龜放膩醒響兜橫建睬醇蔥酮錦南職縷辨門訣謝鵲慷鎢九翔羌乘湘暴臂縛袍介酚符彤瑞縮囪界努檀潛賈晝焦硬布書譽李奉筆朔昔紉渭敞壤悲綸撬忍喝紋嘎攘姐陣董貓效搭呢除世替烹規鋼飯履屎鄖漳剁餓拭醒誡粥緘汪審性虜授侄熱禮元射癢俄潮揍廊刃蔗砷嗓惹喳癡稚聞賜玉壁偵晚憲奇畏笆圾憲閣梅畜奄逸蕾腮噴每宛憋過馴佛蒲淀韌骸娟效脂織耕達談貯輻悄尚扣塔崩餒篆視庫培吟藥昔猜到瓢舌吁掘勘奎恥哨作棟庸烈側腦脫評益溫準宏堆劑貨遜爐冤伏兩酞鵲寬大去蠢一舌棠琢知拱壓池忍萬安路電力工程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1、工程性質、地點、規模及工程量: 工程性質:新建2、工程。 工程地點:本項目位于位于梓州大道東側。分別為萬安南1路、萬安南5路、萬安東12路、萬安南33路。2、 本工程規模及工程量:萬安南1路紅線寬度16m,電力通道沿距道路中線南側7.3m處布置,采用1200X1000 U型槽。萬安南5路紅線寬度9m12m,K0+000-K0+278.841段電力通道沿距道路中線西側8.5m處布置,采用3X4150 CPVC排管;K0+278.841-K0+553.574段電力通道沿距道路中線西側6.5m處布置,采用3X4150 CPVC排管;K0+553.574-K0+650.613段電力通道沿距道路中線西側5.5m處布置,采用3X4150 CPVC排管。萬3、安南12路紅線寬度20m,電力通道沿距道路中線南側9m處布置,采用1200X1000 U型槽。萬安南33路市政配套工程-電力通道工程,設計里程萬安南33路WA33 K0+000WA33 K1+216.203。 3、地形及周邊環境:擬建道路工程位于成都市麓山大道二段與成自高速西北 側,場地地形稍有起伏,鉆孔孔口標高為477.77-488.29m,高差為10.52m。擬建場地地貌單元屬于淺丘地貌。二、作業流程、施工方法、進度計劃:1、作業流程: 施工圖紙交底(局與公司)、公司與施工隊交底、施工隊復測、政策協調、基礎開挖、電桿組立、鐵塔組立、橫擔安裝、老桿撥除、導線更換及三級驗收、消缺、送電。2、施4、工方法: 桿洞開挖:采用人工開挖的方法。 電桿組立及撥除:采用扒桿。1) 立、撤桿應設專人同一指揮,開工前,要交代施工方法、指揮信號和安 全組織、技術措施,工作人員要明確分工、密切配合、服從指揮。2) 立、撤桿塔要使用合格的起重設備,嚴禁過載使用。3) 立、撤桿過程中基坑內嚴禁有人工作。除指揮人及指定人員外,其他人員應在離開桿塔高度的1.2倍距離以外。4) 立桿及修整桿坑時,應有防止桿身傾斜、滾動的措施,如采用拉繩和叉桿控制等。5) 頂桿及叉桿只能用于豎立8米以下的撥稍桿,不得用鐵鍬、樁柱等代用。立桿前,應開好“馬道”。工作人員要均勻地分配在電桿的兩側。6) 利用已有桿塔立、撤桿,應先檢查桿塔5、根部附近進行立撤桿塔工作,桿塔、拉線與臨時拉線應與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且有放置力、撤桿塔過程中拉線跳動的措施。7) 使用吊車立、撤桿塔時,鋼絲繩套應吊在電桿的適當位置,以防止電桿突然傾倒。8) 在撤桿工作中,拆除桿上導線前,應先檢查桿根,做好放置倒桿措施,在開挖前應先綁好拉線。9) 使用抱桿立、撤桿塔時主牽引繩、尾繩、桿塔中心及抱桿頂應在一條直線上。抱桿下部應固定牢固,抱桿頂部應設臨時拉線控制,臨時拉線應均勻調節并由有經驗的人員控制。抱桿應受力均勻,兩側拉繩應拉好,不得左右傾斜。固定臨時拉線時,不得固定在有可能移動的物體上,或其他不可靠的物體上。10) 整體立、撤桿塔前應進行全面檢查,6、各受力點、連接部位全部合格后方可起吊。整體立、撤桿塔過程中,吊件垂直下方、受力鋼絲繩的內角測嚴禁有人。桿頂起立離地約0.8米時,應對桿塔進行一次沖擊實驗,對各受力點處作一次全面檢查,確無問題,再繼續起立;起立70后,應減緩速度,注意各側拉線;起立至80時,停止牽引,用臨時拉線調整桿塔。11) 牽引時,不得利用樹木或外露巖石作受力樁,臨時拉線不得固定在有可能移動或其他不可靠的物體上。一個錨樁上的臨時拉線不得超過2根;臨時拉線綁扎工作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臨時拉線應在永久拉線全部安裝完畢承受拉力后方可拆除。12) 已經立起的桿塔,回天夯實后方可撤去拉繩以及叉桿。回填土塊直徑不大與30mm,沒回填17、50mm后應夯實一次,基礎未完全夯實和拉線桿塔在拉線未制作完成前嚴禁攀登。13) 桿塔施工中不宜用臨時拉線過夜;需要過夜時,應對臨時拉線采取補強措施。14) 桿塔分段吊裝時,上下段連接牢固后,方可繼續進行吊裝作業。分段分片吊裝時,應將各主要受力構件連接牢固后,方可施工。15) 桿塔分解組立時,塔片就為時應先低側、后高側。主材和側面大斜材未全部連接牢固前,不得在吊件上作業。提升抱桿時應逐步提升,嚴禁提升過高。單面吊裝時,抱桿傾斜不宜超過15;雙面吊裝時抱桿兩側的荷重,提升速度及搖臂的變幅角度應基本一致。16) 檢修桿塔不得隨意拆除受力構件,如需要拆除時,應事先作好補強措施。調整桿塔傾斜、彎曲、拉8、線受力不均或邁步、轉向時,應根據需要設置臨時拉線及其調節范圍,并應由專人統一指揮。桿上有人時不得調整拉線。基礎部分:、基礎施工準備:1、工程開挖前必須對設計所定線路樁位進行復測,并做好復測記錄。對復測 誤差超過下列規定應查明原因,及時與設計部門匯報處理:(1) 橫線路方向偏移不大于50。(2) 檔距誤差不大于設計檔距的1%。(3) 轉角角度不大于130。2、對原材料的選擇與要求:(1) 碎石強度不應低于灌制砼強度的150%,針狀、片狀顆粒含量不應超過25%,含泥量不應超過2%,料經要求按540成連續級配合的混合子,并應清除雜物。(2) 砂含泥量不應超過5%,硫化物或硫酸鹽含量不超過1%,砂平均9、料不應小于0.25,選用細度模數2.33.2間的的中粗砂。(3) 鋼筋必須有質保書和試驗報告,表面應清潔,使用前將油污、浮銹等清除,鋼筋加工制作必須規范要求,焊接符合工藝要求并做好焊接件試驗。(4) 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提供質保書,存放水泥應防止受潮,嚴禁使用結塊水泥,當對水泥質量懷疑或水泥廠出廠超過三個月,應復檢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3)、基礎的坑深應以設計的施工基面為基準。(4)、挖坑時如發現基坑土質與設計資料不符,或者坑底發現天然孔洞、古墓等,應及時與設計及有關部門妥善處理。5、挖坑方法為人力開挖時,應按下列規定施工:1) 坑底面積2以內時,只允許一坑一人操作。2) 坑底面積10、超過2時,盡量一人一坑操作,也可二人同時挖掘,但不得面對面操作。3) 向坑外拋土時,應防止土石塊回落傷人。6、如用機械開挖時,應按下列規定施工:1)選擇合適的挖掘機械。2)挖掘機司機應為合格機手,不允許無證開機。3)應有一人地面指揮。4) 坑底挖好后,用人力修整坑底并鏟除浮土。7、在開挖過程中,隨時注意土壤情況。如果發現土壤濕度過大,或者土質松散時,應采取措施,或加大坡度,或坑壁加以支撐。8、挖坑底必須鏟平,中間不得有凹凸不平現象,坑的四角應成直角,坑口和坑底成等腰梯形。9、施工人員不得在坑內休息。基礎開挖時,坑邊0.5米內不準堆放生重、土方和材料,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鋼筋綁扎應符合的11、規定:1、鋼筋的交叉點應采用鐵絲綁牢,選用鐵絲規格如下:i. 綁扎直徑12以下的鋼筋時,用22號鐵絲(直徑0.711)ii. 綁扎直徑1225鋼筋時,用20號鐵絲(直徑0.914)iii. 綁扎直徑25以上鋼筋時,用18號鐵絲(直徑1.219)2、鋼筋綁扎前應先熟悉基礎施工圖,核對鋼筋配料是否正確,然后按設計圖的鋼筋布置定位綁扎。3、板式鋼筋網,除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雙向受力的鋼筋,須全部扎牢。4、箍筋末端應向基礎內,其彎鉤疊合處應位于柱角主筋處,且沿主筋方向交錯布置。箍筋的轉角與鋼筋的交叉點均應綁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和12、鋼筋的相交點可成梅花形交錯綁扎。5、鋼筋的接頭,用綁扎法綁扎鋼筋,至少要綁扎三處,其搭接長度為:直徑為16及以上時為45倍直徑,直徑為12及以下時為30倍直徑。6、綁扎或焊接的鋼筋網和鋼筋骨架,不得有變形、松脫和開焊。按圖紙綁扎鋼筋,主筋間距允許誤差為5,箍筋間距允許誤差為20,扎點應綁扎牢固。7、用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基礎的焊接頭應相互錯開。在受力鋼筋直徑30倍的區段范圍內,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焊頭,非預應力鋼筋在受拉區不宜超過50%,受壓區不限制。8、焊接接頭距鋼筋彎曲處,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也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距處。、模板的安裝:1、對運達現場的鋼、木模板應檢查心寸是否符合使用要13、求,有無變形裂縫等,合格后方可拼裝。2、拼裝的模板必須與設計要求的基礎心尺寸相符,拼裝連接必須牢固。3、清除坑內浮土,檢查坑深及坑底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支模。4、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涂一層隔離劑,如廢機油加柴油混合劑等。、混凝土的澆制:公司決定對混凝土的澆制和搗固必須采用機械攪拌和機械搗固,不允許人工攪拌混凝土和人工搗固混凝土!1) 人工攪拌混凝土是用平锨,在不小于3塊1.2米2.4米鐵板上操作。鋪設好的鐵板三面略高,靠坑口面略低形成拌板。2) 機械攪拌時,應將滾桶內清除干凈,啟動機器轉動正常后才能投料,投料順序為砂、水泥、石、最后加水。攪拌時間不少于1分鐘。3) 在澆制混凝土前,模板內的污14、物、泥土和鋼筋上的油污等應清除干凈。4) 在澆制混凝土時,混凝土在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應超過2米。5) 下雨時不宜露天攪拌和澆筑。6) 澆筑的混凝土應分層搗固,每層厚度不超過:人工搗固時,一般不250毫米,用機械搗固時,平板震動器為200毫米;插入式震動器為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7) 在混凝土澆筑及震搗過程中,隨時注意鋼筋與四面模板應保持一定距離,來防露筋。8) 混凝土澆筑后12小時內開始澆水養護。當天氣炎熱干燥有風時應在3小時內進行澆水養護,養護時應在模板外加遮蓋,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終濕潤。9) 混凝土經過養護,其強度不低于25.2MPA時,即可拆除模板,拆模時應注意不得使混凝15、土表面及棱角受到損壞。3、進度計劃:計劃開工日期:2011年4月5日,計劃竣工日期:2011年8月25日,總工期為120天。分期投入使用的項目和工期:計劃復測時間4月10日完成;政策協調:計劃于4月15日前完成;挖桿洞及運桿:4月16日30日;鐵塔基礎開挖計劃在4月16日至5月20日完成,6月20日至8月10日完成組立電桿、安裝橫擔、鐵塔組立及撥除老桿;8月15日開始更換導線至8月23日并完成導線展放。8月25日前完成線路自檢消缺,驗收及送電。三、安全措施;工序質量控制措施;主要危險點預控措施:1、安全措施:桿上工作:1)上桿前應先檢查登桿工具,如腳扣、升降板、安全帶、梯子等是否完整牢靠。2)16、攀登桿塔腳釘時,應檢查腳釘是否牢固。3)在桿、塔上工作,必須使用安全帶和戴安全帽。安全帶應系在牢固的構件上,應防止安全帶從桿頂脫出或被鋒利物割。系安全帶后必須檢查扣環是否扣牢。桿塔上作業轉位時,不得失去安全帶的保護。桿塔上有人工作時,不準調整或拆除拉線。4)用梯子時,要有專人扶住或綁牢。5) 現場人員應戴安全帽。桿上人員應防止掉東西,使用的工具、材料應用繩索傳遞,不得亂扔。桿下應防止行人逗留。放線、撤線和緊線:1)放線、撤線、緊線工作,均應設專人統一指揮,統一信號,檢查緊線工具及設備是否良好。2)交叉跨越各種線路、鐵路、公路、河流等放、撤線時,應先取得主管部門同意,做好安全措施,如搭好可靠的跨17、越架,在路口設專人持信號旗看守等。3) 緊線前應先檢查導線有無障礙物掛住。緊線時應檢查接線管或接線頭以及過滑輪、橫擔、樹枝、房屋等有無卡住現象。工作人員不得跨在導線上或站在導線內角側,防止意外跑線時抽傷。4) 緊線、撤線前應先檢查拉線、拉樁及桿根。如不能適用時,應加設臨時拉繩加固。5) 嚴禁采用突然剪斷導、地線的做法松線。6) 在跨越公路放緊線、拆線前必須在公路上放置“前方施工車輛緩行”的禁告牌。并由專人看護。電桿的組立與舊桿的拆除:1、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施工作業區;2、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著裝規范;3、扒桿頂部連接要牢固,活動正常,扒桿頂、坑中心、兩側臨時拉線應在一條直線上,18、起吊是扒桿不宜傾斜,如需傾斜,傾斜角度不得超過154、起吊前,各崗位工作人員必須檢查各自分工的施工現場布置情況及工器具情況,不符合施工技術要求規定要求急事更正,有缺陷的工器具不得使用,嚴禁以小代大;5、在起吊過程中,扒桿受力均勻,若發現扒桿沉陷或者單腿受力,要停止起吊采取補強措施。6、絞磨牽引,絞磨要放平穩,操作人員應隨時注意起吊信號,不得猛進、猛退,磨尾繩不得松動,拉尾繩人員不得站在繩圈內,不得采用松尾繩的方法松磨。7、立桿拔桿中要注意鄰近帶電導線、通信線、建筑物,以防觸電或損壞建筑物砸傷人。8、淺埋電桿,應將永久拉線全部固定后,方可拆除臨時拉線,桿上有人時,不準調整拉線;9、渦輪扒桿雙人搖19、動速度要均勻,鋼絲繩在渦輪上排列要均勻,以防鋼絲繩被壓卡住;10、汽車起重機的臂長和額定負載必須滿足重量和高度要求;11、起重駕駛員必須持有上崗操作證書,嚴禁任何人員代替作業;12、吊機各部件必須可靠,吊機允許斜度不得大于3;13、嚴禁在吊臂和電桿下方有人逗留及行人、車輛來往,來往車輛較多時應采取臨時封閉道路的方法,杜絕來往行人與車輛,14、舊電桿拆除時嚴禁采取敲斷電桿突然倒桿的方式倒桿;線路方面:1)、在確保組織措施、安全措施、技術措施都落實的情況下才能做放緊線工作。2)、線軸架設應牢固可靠,轉動靈活,支撐線盤的軸杠應水平,并與牽引方向垂直。線軸出線應對準相應線別方向,距牽引方向第一基桿塔不20、應小于導(地)線懸掛點高度的2.5倍。線軸架應設置簡易制動裝置。3)、對部分跨越物應提前搭設好跨越架。4)、機動牽引放線前,應用人力在放線段內10防扭鋼絲繩做牽引繩。5)、緊線牽引側的地錨出土點與操作桿塔之間的水平距離應不小于掛點高度的兩倍,且與被緊導(地)線的方向一致。6)、機動絞磨應安置在平坦的場地,且與牽引繩延長線方向的偏角不宜大于60,絞磨必須用角鐵樁錨定。7)、緊線滑車應盡量掛在靠近橫擔掛線孔處,既可減少畫印引起的誤差,又便于掛線時減少過牽引。8)、在緊線時人員不得跨在導線上。9)、在緊線前必須先做好補強措施后方可進行。10)、本項目涉及到的分支割接較多,電纜、導線的拆裝注意相位的準21、確性,嚴格按照拆下時的相位于與搭接。11)、導線開耐張時打好臨時拉線,做好雙保險,待工作完成后拆除臨時拉線,桿上有人作業時嚴禁調整拉線。2、工序質量控制措施:線路復測:線路復測的桿位應與設計圖紙一致,若在復測中發現與設計圖紙不符時,應及時與設計部門聯系,并在設計部門比較后采取的方案進行。基礎開挖:基礎深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基礎澆制:選用水泥、沙子、石子、水必須達到設計要求;水泥選用寧波舜江水泥廠生產的水泥;沙子:不能使用海沙及細沙,沙中的含泥量必須符合要求;石子:選用與設計相符的,含泥量必須符合要求、水選用與設計相符;水:攪拌用的水必須采用飲用水。混凝土配比應符合相關的要求,混凝土澆制后的表面22、應光滑無蜂窩,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0。線路耐張搭接:連接緊密,接觸良好,相位正確。附件安裝:螺栓緊固,安裝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水泥桿的組立:電桿表面光潔平整、無露筋、無縱、橫向裂縫等現象,桿身彎曲不應超過桿長的1/1000。直線桿順線路方向位移不應超過設計檔距的3%。橫線路方向不應超過50,桿梢的位移不應大于桿梢直徑的1/2;轉角桿、分支桿的橫線路、順線路方向的位移不應超過50;雙桿的中心偏差不應超過30。邁步不應大于30。導線:在展放過程中,不應有磨傷、斷股、扭曲、金鉤、斷頭等現象。弧垂誤差不應超過設計弧垂的5%,且正誤差最大值不應超過50。3、主要危險點預控措施:危險源名稱施工場所產23、生原因控制及改正措施交通事故去現場的路上超速行駛、轉彎不注意提醒司機應勻速行駛、在車子轉彎時提醒司機應減慢速度交通事故立桿、撥桿現場 放緊線施工現場機動車、非機動車不聽從指揮路面管理人員必須強加管理,作圍欄欄住,防止機動車、非機動車乘空隙駛入人員墜落桿洞處桿洞開挖后,洞口未封堵在桿洞開挖后,必須用物品掩蓋好,且必須 牢固。防止行人墜落桿桿洞內。地下管線的破壞挖桿洞現場地下管線不明,挖土時不注意,造成對地下管線的損壞在開挖前,必須先調查好地下管線的種類、位置、走向;開挖中應小心進行,邊挖邊觀察,防止對地下管線造成損傷。塌方挖桿洞現場土質問題若在開挖中發現土質有問題時,必須采取措施,防止塌方對挖洞24、人員造成傷害。相位搭反分支拆、搭現場在拆除分支線路時,未記住搭接順序,在搭接時未與原相位一致在拆除分支前,必須先調查好,并在紙上進行記錄,交底時交待清楚,在拆、搭完成后必須再次檢查,是否與原相位一致。高空墜落放緊線現場上桿塔人員技能不佳、精神不佳、精力不集中,作業前必須系好安全帶及掛好后備繩。選好技能好上桿塔人員。上桿塔前,立桿塔指揮全面檢查上桿塔人員精神狀況及上桿工器具。抽傷事故 放緊線現場、撤線現場聯系不及時線盤發生飛車現象、緊線滑車捆綁不牢固突然剪斷導地線在放緊線過程中必須加強通訊聯系,并及時溝通。緊線、撤線前應檢查接線、拉樁,如不能適用時應加設臨時拉線加固、主牽引繩與桿塔的夾角不小于625、0度,滑車必須綁牢固,不準直接掛在橫擔上。嚴禁采用突然剪斷導地線的方法松線。緊、撤線時塔上摘、掛線人員的安全帶必須綁在桿塔牢固構件上。四、涉及配合停送電的相關安全要求在土方開挖、混凝土澆制、打桿洞、運桿、立桿時由施工班組開具施工作業票;在涉及10KV/380V需停電配合時應提前十五天用書面報梁弄供電所,由梁弄供電所開具工作票、工作前在得到供電所指定的工作許可人的許可后,施工隊負責人才能發出施工命令;在工作準備結束前工作負責人再次檢查施工地段的狀況,確無問題后,向工作許可人匯報,并辦理書面手續,由供電所負責送電。 五、組織措施:1、人員組織:10KV讓賢205線東崗林場支線0-13#單回路改造工26、程 項目負責人:金明福安全監督:葉永亮質量監督:曹立軍 線路施工: 彭菊青鐵塔基礎施工:王國平現場施工人員:線路隊人員:由彭菊青帶領饒德強、趙永強等24人,現場指揮1人,桿上作業:12人,地面工作8人,駕駛員1人,后勤2人。基礎施工隊:由王國平帶領姚滿意等22人,現場指揮1人,震搗1人,混凝土攪拌4人,混凝土運輸15人,工地管理1人。2、工程目標:安全目標:控制人身輕傷事故,不發生人身重傷事故和其它一般事故。質量目標:一次通電成功率達100%,合格率100%。環境保護目標:現場控制粉塵、噪音,使粉塵不散發在當地,噪音不擾民;做好廢棄物的回收,不使廢棄物散落在施工現場;做好污水收集,不使其排放在27、當地;做好植被保護,開挖后的回填土按原土層進行回填。并及時清理外運多余余土,在外運中做到車輪不帶泥上公路,運輸中不遺灑。六、主要施工機具、勞保用品配置:序號名稱規格數量1吊車16T1輛2機動絞磨3T2臺3放線架5T一組4鐵樁20根5雙鉤5T20只6緊線器3T6只7卡線器2409只8大錘16磅4只9斷線鉗600、9004把10地鉆5只11地樁20只12鋼絲繩3” 若干13鋼絲套若干14木樁20只15路牌4塊16路燈車一輛17手套3雙/1人18毛巾一條/1人19肥皂一條/1人七、施工驗收規范、評定標準及技術、工藝要求。1浙江省電力工業局文件浙電基(82)第221號架空送電線路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評定標28、準;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3.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4.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39號)。5.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DL409 2009)。6.電業建設安全工作規程(架空線路部分)(DL5009.2 2004)。7.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8.輸電線路鐵塔制造技術條件(GB/T2694-2003)。9.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10.技稱電壓等級高于1000V的架空線路絕緣子第一部分:交流系統用瓷或下班絕緣子元件定義、試驗方法和判定準29、則(GB/T1001.1-2003)。11.電力金具通用技術條件(GB/T23142008)。12.圓線同心絞架空導線(GB/T1179-2008)。13.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392)。14.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2006)。15.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規定電建199536號文附件。16. 電力電纜運行規程 DL/T741-200117.施工技術及評級記錄(原能源部基建司90年)。八、文明施工目標及實施要求:文明施工的目標: 1. 講文明、講禮貌,杜絕違紀現象發生。 2. 辦公、生活設施齊全、秩序井然。 3 .30、施工現場布置規范,工具、材料擺放整齊、標示明確。 4. 循序作業、按章操作。文明施工實施要求:1)、貫徹執行原電力工業部電建1995543號文“電力建設文明施工規定及考核辦法”。2)、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創造安全文明的勞動環境,使施工管理科學化、規范化。3)、工程開工階段,要制定文明施工的辦法,在施工階段要加強文明施工的管理與監督,防止參與施工的人員發生任何違法和妨害社會治安的行為,并保護工程附近的個人和財產免遭不良行為的破壞。實現對工程全過程的文明施工管理。4)、材料、設備等放置合理,各種材料標識清楚,擺放有序,并符合安全防火標準。5)、施工用機械設備完好、清潔,安全操作規程齊全,操作人員持證31、上崗,并熟悉機械性能和工作條件。6)、施工圖紙、措施、記錄、驗收材料等各類資料齊全,技術資料歸類明確,目錄查閱方便,保管妥善,字跡工整。7)、經常開展各級安全與文明施工活動,要有實效,內容充實,有詳細齊全的活動記錄。項目經理部各部門在對施工現場文明施工情況進行分級檢查。嚴格遵守現行法律、法規及政府的規章或命令,不向職工供應任何酒精飲料,教育職工遠離毒品。九、環境保護的要求:1、環境保護的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應遵守國家現行的有關文明施工、環境保護、文物保護方面的有關規定。全面分析施工過程中可能引起的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2、施工中影響環境保護的因素:1)、土石方32、開挖、出土破壞周圍環境。2)、施工后清場不徹底,一些材料的包裝物和施工廢物沒有統一回收處置。3、環境保護的措施:1)、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宣傳教育,增強環境保護意識。2)、電纜排管開挖時將上層土與下層土分開堆放,回填時先回下層再回上層,以保持地表土壤的肥力。3)、做到工完、料清、場凈,電纜排管施工時砂、石、水泥堆放處敷隔離布;并定量供應,達到少占地、避免浪費、場地容易清理的目的。4)、施工過程中,應保持現場不出現不必要的障礙,排除雨水和污水,并將任何設備和多余材料儲存并作出妥善安排,從現場清除并運走任何廢料、垃圾及不再需要的臨時工程材料。十、施工前的準備:1、在接到工作任務后落實施工隊,施工前必須對現場進行勘察,觀察好運輸電桿材料路線、確定放、緊線位置、牽引位置、調查好交叉跨越物(確定停電掛接地線、卸線、搭架等)并書面上報公司。2、對施工工器具進行檢查,配置工具是否滿足要求并合理施工。3、檢查通信設備是否完好。4、與村委領導取得聯系,共同協商施工的相關事宜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