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隧道防瓦斯事故專項應急預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4711
2022-08-31
20頁
83.50KB
1、迪慶州維西(塔城)至德欽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隧道防瓦斯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編制: 復核: 審核: 批準: 施工單位:核工業華東建設工程集團公司迪慶州維西(塔城) 至德欽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項目經理部 二0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目 錄一、目的- 2 -二、編制依據- 2 -三、應急救援機構及職責- 2 -四、危險因素辨識及事故預防措施- 8 -五、應急救援原則與流程- 11 -六、應急響應- 13 -七、事故預警程序- 13 -八、事故處置- 14 -九、事故應急救援資源- 19 -隧道防瓦斯事故專項應急預案一、目的為了提高本項目部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應急能力,在瓦斯事故發生時及時組織好事故救援工作2、,避免事故擴大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特制定本預案。二、編制依據(一)國家安全生產法(二)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G F60-2009)(三)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三)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2007)(四)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五)茨中隧道施工圖設計三、應急救援機構及職責 隧道瓦斯事故救援機構由項目級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和施工隊級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構成。(一) 項目級事故應急救援小組 1.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構成組長:敖華文(項目經理)副組長:李小強(項目副經理)、李垂安(項目副總工),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由陳佐林(項目技術負責人)、陳所平(安質部)、楊堅銘(工程3、部)、任松(物資部)、計劃部(郭永紅)、辦公室(李梅)、財務部(張騰俊、張娟)等有關人員組成。迪慶州維西(塔城)至德欽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圖項目副經理組長:李小強項目副總工:李垂安項目經理組長:敖華文項目總工:陳佐林 成 員工地試驗室 胡雄雄質 檢 部 陳所平工 程 部 楊堅銘材 料 部 任 松財 務 部 張 娟測 量 組 夏 超辦 公 室 李 梅梅安 全 部 唐中南隧道施工二隊 李永玖隧道施工一隊 楊澤恒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聯系方式序號姓名職 務聯系方式序號姓名職 務聯系方式1李小強常務副經理11代光銀電工2付 彪項目副經理12張 紅機械負責人3李垂安項目副總工4、13李永玖班組負責人4陳大奎現場指揮官14楊澤恒班組負責人5張 娟財務部15唐中南專職安全員6任 松物質部16梁 凱現場監管員7楊堅銘工程部17劉志堅現場監管員8陳所平安質部18張代林安保執勤員9夏 超技術部19賀光舉專職駕駛員10郭永紅現場管理員20鐘清烈電焊、氣割工應急辦公室實行每天24小時值班2. 職責1)組長職責:a.負責組織制定項目瓦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項目瓦斯事故應急救援機構。b.發生事故時組織相關部門及時到事故現場,并召開現場會議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事故應急救援措施。c.并按照制訂的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布置事故應急救援現場的工作。d.負責內部各專業組之間及外部資源的組織協調工作,保證5、事故應急處置有序進行。e.按照要求組織瓦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培訓教育和演練工作。2) 副組長職責:a.配合組長工作,負責事故應急的具體布置工作。b.參與制訂現場事故應急措施,并按照即定的措施開展事故應急救援工作。c.現場監督指導各專業組的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并為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3) 應急小組成員職責 根所在專業組分工組織開展工作,并對本組工作的過程進行記錄形成資料。(二)施工隊事故應急救援小組1.施工隊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構成施工隊組長:施工隊負責人副組長:施工隊現場負責人 施工隊技術負責人 專職安全員(瓦斯檢測員)成 員:施工隊班組長 專業管理人員 義務應急救援人員2. 施工隊應急6、救援小組職責1)施工隊組長職責a.負責根據項目部瓦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制定適合本項目相應級別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b.根據事故情況的大小決定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處置本項目范圍的事故。c.組織本項目應急資源配合上級應急救援活動。2) 施工隊副組長職責a.協助組長開展事故應急救援活動,執行組長的指示。b.負責本隊事故應急救援的具體工作安排,并在事故現場帶領救援人員開展工作。c.監控事故現場的危險因素,發現異常立即采取措施(進行預警或采取防護措施,同時報告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3) 施工隊應急小組成員a.按照組長要求及時到達應急現場參與救援活動。b.進行事故救援工作前先檢查現場的安全狀況,確認7、安全后方可進行事故救援活動。c.在事故救援活動中,監控現場的危險因素,發現異常立即采取防護措施和進行安全預警,并同時報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三) 應急機構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項目部應急救援辦公室安全保衛組 后勤保障組 醫療救護組 通迅聯絡組 事故搶險組 (四) 職責1.事故搶險組(組長) 1)負責勘察事故情況,根據事故現場狀況制訂事故救援方案并組織實施。2)負責事故現場搶救傷員,控制事故發展和消除事故。3)負責組織機械設施和人力處理事故現場,恢復正常的施工秩序。4)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救援現場所需的各類設施。2.通訊聯絡組(組長)1)負責事故救援信息的報告和記錄工作。2)根據事故發展態勢合理組織8、相關救援資源入場,保證事故救援工作有序進行。3.醫療救護組(組長)1)準備常用的外傷藥品和器具,按時到達事故現場。2)配合專業救護隊搶救事故傷員,做好傷員的運送工作。3)對現場受傷人員進行臨時治療。4.安全保衛組(組長)1)做好事故現場的安全警戒工作,劃定警戒線,設置警戒標志標牌,防止閑雜人員進入警戒范圍。2)引領事故救援力量、機械設備設施按秩序進入事故現場。3)配合公安機關做好特殊區域的管制工作。5.后勤保障組(組長)1)負責組織事故救援所需的各類材料物資、器具、設施、工具運送到事故救援現場。2)負責組織派遣事故救援所需的交通運輸車輛。3)負責救援人員所需的食物和飲水、就餐服務工作。4)負責9、迎送外來救援組織和相關部門人員。5)負責現場調配事故應急救援所需的資金。6.救護隊:根據實際按照事故救援的原則開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四、危險因素辨識及事故預防措施(一)危險因素辨識危險源名稱可能發生的事故事故后果控制措施瓦 斯瓦斯燃燒、瓦斯爆炸人員傷亡 機械設備設施損壞、結構筑物破壞加強通風控制火源和瓦斯濃度,及時疏散人員瓦斯突出人員傷亡加強通風控制瓦斯濃度,及時疏散人員(二)事故預防措施1.預測預防 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規范作業,做好瓦斯超前預報和在線監測管理工作。設置超前地質預報探孔,加強瓦斯涌出的檢測準確,查清現場瓦斯狀況和前方地質結構狀況。2.掌子面圍巖10、檢查 根據需要檢查掌子面及開挖段圍巖結構狀況,確保穩定后可進行下道工序,檢測掌子面及開挖段面凹凸結合部的瓦斯狀況,確保處于安全狀態,方可進行下道工序。(三)結構防護措施 初期支護與模筑混凝土二次襯砌之間結構的檢查,確保結構穩定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四)鉆爆作業1)掌子面鉆孔作業必須采用濕式鉆孔,先開水后開風,以密閉粉塵,避免產生火花。作業人員必須手戴絕緣手套,腳穿絕緣膠鞋,卡鉆時應用扳手松動撥出,禁止敲打。2)常規情況下使用二號巖乳化炸出現瓦斯后,爆破作業必須采用煤礦許用炸藥,安全等級不低于三級的煤礦許用的含水炸藥。裝藥必須采用正向連續裝藥,嚴禁反向裝藥,雷管以外不得裝藥。孔深小于60cm時不得11、裝藥、爆破;特殊情況下需要爆破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炮孔深度小于60cm時必須封滿炮泥。孔深60100cm時封泥不小于孔深一半,孔深大于1米時,封泥不小于50cm;孔深大于2.5米時,封泥不小于1米。所有炮眼的剩余部分應用炮泥封堵,封泥不足或不嚴不可進行爆破,炮泥應用水炮泥和粘土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應用粘土炮泥堵滿封實。禁止用煤粉、塊狀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泥。電雷管要完全插入藥卷內,瞬發雷管和毫秒延時雷管不得在同一網路中使用。同一串聯網絡的雷管必須是同一廠家、同一批號、同一牌號。爆破起爆必須使用電力起爆,并使用電雷管,禁止使用火雷管,選用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雷管時,最后一段延期時間不得超12、過130毫秒。電力起爆必須采用防爆型起爆器作為起爆電源,一個開挖工作面不得同時使用兩臺及以上起爆器作業。瓦斯工區的鉆爆作業必須符合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TB10120-2002的要求。爆破作業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五)洞內運輸作業: 洞內開挖、出渣及其他材料運輸作業過程,必須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嚴格履行瓦斯檢測規定。(六)及時消除作業區域事故隱患1)洞內及洞口危險區域(30米范圍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機械設備及各類車輛。2)洞內及洞口危險區域(30米范圍內)使用的電氣設備設施、通風設施必須為防爆型。3)洞內各類管線、線路的設置必須按照規定敷設,使用防爆型材料。(七)按照要求做好各類氣體13、的檢測工作,確保施工作業環境的安全。(八)加強安全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全體人員安全防范意識。(九)建立隧道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洞口值班檢查,禁止火種進入洞內。 2)人工檢測與在線監測相結合的措施。3)施工機具、使用原材料、施工工法控制禁止產生點燃源。4)隧道口實行24小值班制度,公示洞內施工現場狀況的技術指標參數。5)施工使用的機械車輛、工具、器具根施工現場要求進行必須的防爆處理。6)掌子面到二襯之間設置緊急逃生通道(逃生主通道采用1000mm鋼管,壁厚10mm,鋼板連接)和利用供水管做應急救生物品輸送通道(救生管道為直徑不小于100mm,壁厚不小于6mm的鋼管,法蘭連接,平常作為高壓水管使用14、,設置于隧道掌子面和二襯之間)。 (十)及時預警,可能瓦斯突出發生的情況如下:開挖面瓦斯突出、初期支護做作業瓦斯突出、仰拱作業瓦斯突出、二襯作業瓦斯突出和已完成施工段瓦斯突出。五、應急救援原則與流程(一)應急救援原則1.先確認是否會發生二次險情,再施救人員和搶救財產;最后清理事故現場;2.先救人,后搶救財產;3.先救命后治傷,先治重傷員后治輕傷,先救活人后處置尸體;4.移動事故現場前,須對原事故現場作出記載; 5.搶救傷員要快速及時,力爭早醫、快速送醫,對大出血、嚴重創傷、窒息、重度中毒者,應在醫療監護下送進附近醫院治療。(二) 應急流程:(如下圖)啟動應急救援程序項目部應急救援辦公室事故發生15、事故最先發現者報告施工隊現場負責人應急救援開始項目部應急救援組長請求外部支援聽到呼救信息者事故現場應急救援先救人后處置事故現場事故救援結束六、應急響應(一) 隧道內發生瓦斯突出及坍塌事故時,現場負責人或目擊者立即向施工隊負責人或項目事故救辦公室報告,接到事故報告后的應急指揮人員應根據事故性質與嚴重程度作出決定,立即啟動應急與響應預案,應急響應救援小組進入緊急狀態。(二) 報告內容: 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概況及現場采取消的臨時措施。(三)施工隊或項目部事故應急小組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確認事故后決定是否需要外部支援,啟動事故相應應急級別預案,并進入事故應急狀態。(四)進入事故應急救援程序 1.16、建立事故救援通道,保證各類救援人員、資源、機械車輛暢通無阻按要求進入事故現場。 2.事故現場救援方案制訂及組織實施。 3.事故救援過程。 4.事故救援結束。 5.善后處理。七、事故預警程序 1.施工現場管理涉及的單位所有人員均有事故預警的責任,包括施工作業人員、量測人員、檢查人員、現場監督人員、參觀人員。2.施工現場出現安全事故隱患、作業面出現異常變形、瓦斯及不明氣體涌出和身體感到嚴重不適均為具備事故預警條件。3.事故預警程序 發現施工作業現場出現異常 現場負責人 組織相關人員撤離危險區域或停止施工作業 報告相關部門 組織處理 八、事故處置(一)瓦斯事故的處置瓦斯事故包括:瓦斯突出,瓦斯燃燒,17、瓦斯爆炸。瓦斯事故的處置原則:沉著指揮,科學決策,協調行動,安全快速。1.瓦斯突出事故的處置程序1)發現瓦斯突出時,立即發出預警。通知值班室或現場負責人,值班員或現場負責人立即通知瓦檢員到達指定位置待命,現場負責人立即向施工隊負責人或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報告。報告內容為:現場出現的異常狀況概況。事故的地點里程樁號或洞內位置?,F場作業人數和機具車輛情況。動力供給(壓縮空氣、電力、水)狀況。已經啟動的應急措施情況。洞口環境狀況。2)值班人員或現場負責人立即下令停止所有施工作業,同時組織施工危險區域內的人員或機械撤到安全地帶安置,值班人員負責清點人數,確保進出洞人員數量相符;若人員不符,立即派搜救18、組攜帶氧氣呼吸器進入洞內搜索,并立即向現場應急處置小組報告。3)洞內施工電源作斷電處理,通風機正常向洞內輸送新鮮空氣,或根據應急指揮部要求加大送入風量,快速置換排出瓦斯。4)項目部事故應急小組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到達施工隊會議室成立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施工隊會議室為事故處置臨時辦公室,負責組織事故的處置協調工作;根據現場需要向報告事故處置實時情況,并申請外部資源援助。5)立即設置事故警戒線(加大防火區域),派專人用瓦斯報警儀對警戒區域及其前后30米范圍的瓦斯濃度進行監控量測,按時做記錄并及時向現場應急小組報告。6)事故狀態時仍按正常情況進行通風,檢查確認施工危險區域具備條件后,啟動備用風機加大通風量19、快速排除瓦斯,盡可能在短時間內降低瓦斯濃度,事故處置期間禁止停風。7)由搜救組或外部專業人員尋找瓦斯突出點位置,繪出示意圖,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根據瓦斯突出點位置進行分析后,確定封堵處置措施。搜救組或外部專業人員在事故處置過程中還負責對通風管道進行檢查維護,確保通風正常進行。8)在現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施工作業人員對瓦斯突出點進行處置,直至恢復正常狀態,CH4濃度小于0.3%,CO2濃度小于1%,方可組織正常施工作業。2.瓦斯燃燒事故的處置程序1)發現瓦斯燃燒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發出預警信息號,通知其他作業人員停止作業,撤出洞外,進入事故應急狀態。發生瓦斯著火,作業人員應立即撤離作業地點,撤20、離過程中發生預警信號,通知其他作業人員停止施工作業盡快撤出洞外,并向洞口值班員或現場負責人報告。洞口值班員或現場負責人立即向施工負責人報告,施工負責人立即組織疏散施工人員,同時向本施工隊事故應急小組報或項目部事故應急辦公室報告。項目部事故應小組立即組織相關人員趕赴現場與施工隊相關人員匯合,成立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根據現場火勢狀況和現場監測參數制訂處置措施。并決定是否請求外部支援。2) 初期著火時,在小火階段可迅速使用細砂、滅器或水霧滅火,大面積著火時,不得直接滅火,根據著火區域實際設置防火墻封閉火區,按照隔絕滅火法滅火。3) 滅火后,按照瓦斯涌出事故程序進行處置,直至恢復施工作業。3.瓦斯爆21、炸事故的處置程序1)瓦斯爆炸的前兆及事故預防措施,施工過程中感覺到附近空氣有顫動的現象發生,有時還發出嘶嘶的空氣流動聲,一般被認為是瓦斯爆炸前的預兆,發現這種情況時,要沉著、冷靜,采取措施進行自救。具體方法是:背向空氣顫動的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在地面,以降低身體高度,避開沖擊波的強力沖擊,并閉住氣暫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蓋住身體,盡量減少肉體暴露面積,以減少燒傷。爆炸后要迅速按規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著避災路線,趕快撤退到新鮮風流中。2)瓦斯爆炸后,現場施工作業人員必須立即按事故應急程序報告并同時采取自救措施。具體如下:當洞內發生瓦斯爆炸后,洞內生還人22、員應采取自我保護措施,自己能逃離現場的,必須盡快離開,撤出洞外,若無力撤出時,則應自行或在工友的幫助下挪動到相對安全處等待救援。撤離至安全位置(一般至洞外)時,應立即清點在場人員名單并登記,查看有無人員傷亡情況,并將情況立即向現場負責人或領導匯報。 在風電斷電裝置未動作的狀態下,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瓦斯的再次聚集造成二次爆炸。項目施工各級應急領導小組接通知后,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積極組織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災后援救工作,降低或減少事故損失。項目部事故應急小組相關人員立即趕到事故現場,對事故進行初步評估,決定應急救援的級別,匯報上級管理部門。在自身不能開展援救工作時,應及時向地方政府或相關職能部23、門報告,并請求緊急救援,同時做好相應的配合救援的準備工作。起動備用風機加強隧道內通風,隨時檢測隧道內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降至安全值以內時,救援人員方可進洞進行救援。當搶救出傷員時,由醫務人員及時診斷其傷勢情況,以“先重后輕”的原則進行搶救,當受傷人員中有窒息者時,應及時進行人工呼吸。燒傷人員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理,切不可亂涂亂洗,以免加重傷勢。根據實際條件,及時將傷員送往就近的醫院進行搶救治療。3)現場受傷人員搜救程序和措施搶險救護人員必須配戴自救器和便攜式瓦斯報警器才能進入洞內進行應急搶救工作,搶險作業時,必須兩人一組,兩人之間距離應在50cm范圍內,用手語聯系,控制好進洞時間,當瓦斯報24、警器報警時,搶險人員必須撤離。事故受傷人員被搶險救護人員救出后,工地醫務人員應立即組織搶救,傷勢嚴重者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4)外部應急資源的導入當申請外部力量支援時,安全保衛組立即在事故現場劃定警戒線,禁止閑雜人員進入。安全保衛組立即確定外部應急資源進入的路徑,并設置通行路線指示標志或派專人引導進行事故現場。5)事故救援現場的安全保證措施 事故搶險組負責組織技術人員對事故現場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制定措施進行控制。組織監控量測人員對事故現場的危險因素進行監控量測,為事故搶險指揮提供依據。事故搶險人員根據要求先做好個人安全防護措施后,才能進入事故區域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事故現場不具備救援安全條件25、時,禁止外部人員進入現場。6)瓦斯爆炸事故現場發生坍塌現象時,必須按照先救人,后處理現場的原則進行處置。處置塌陷的土石方必須按以下步驟進行:由事故搶險組對現場狀況進行分析,制定可行的處置方案,防止發生二次坍塌事故。處置現場必須先經瓦檢員進行量測,確認現場瓦斯濃度在安全范圍內時,方可組織處置。在塌方處置過程中,劃定安全警戒線,禁止閑雜人員進入,瓦檢員按照處置方案對警戒范圍進行瓦斯量測監控,確保作業人員安全。由事故搶險組人員指揮機械清理坍塌的土石方,直至完畢。(三)事故現場瓦斯監控1.發生事故時,隧道施工停止所有洞內作業,但不停止通風,事故隧道加強通風,確保隧道內瓦斯濃度不超限。2.第三方監測單位26、瓦檢系統盡量保持正常運行,為事故救援提供安全保障。3.施工隊所有瓦檢員及瓦斯報警儀全部集中在現場應急指揮部,聽從安排,重點對事故隧道進行瓦斯監控測量;指揮部根事故現場的瓦斯濃度情況加大監測密度。4.事故現場的瓦斯監測數據保持完整,及時向現場指揮部報告,為救援指揮提供依據。(四)外援救護隊1.事故現場無瓦斯或瓦斯濃度在安全范圍內時,由施工單位組織事故救援。外援專業救護隊作現場技術指導。2.事故現場瓦斯濃度超標的狀態下,由外援專業救護隊開展事故救援工作,施工單位專業人業配合開展工作。 九、事故應急救援資源 (一)內部資源 1.機械設備及材料 挖掘機(2臺),裝載機(2臺),載重汽車(4臺),越野車27、(5臺),汽車起重機(1臺),鋤頭(按要求配備),鎬(按要求配備),麻繩(100米),衛生口罩(按要求配備),擔架(按要求配備),繃帶(2大包),相關勞動保護用品。 2.瓦斯檢測儀便攜式瓦斯報警儀(4臺) 光干涉瓦斯檢測儀(2臺) 3.救援隊伍 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 各施工隊應急救援小組 4.應急通訊設備 防爆型對講機(4對,在洞內使用) 手機(參與人員自備) (二)外部資源 1.應急部門 維西縣人民醫院 維西縣公安局 維西縣消防隊 維西縣安監局 德欽縣人民醫院 德欽縣公安局 德欽縣消防隊 德欽縣安監局 迪慶州交通局 云南省交通廳 2.應急電話火警電話:119 匪警電話:110 醫療救護:120 交通事故: 122 施工單位:核工業華東建設工程集團公司迪慶州維西(塔城) 至德欽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項目經理部 二0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