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用品有限公司產生、儲存、運輸化學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4718
2022-08-31
25頁
58.50KB
1、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鹽城xx汽車用品有限公司編制單位:鹽城xx汽車用品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八月目錄1、 總則2、 公司基本情況3、 化學品概況4、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5、 預防與預警6、 信息報告與通風7、 應急響應與措施8、 后期處置9、 應急培訓與演練10、 獎懲11、 保障措施12、 預案的評審、備案、發布和更新1. 總則1.1編制目的為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環境突發事故的應急工作,減少環境危害,保護員工安全。1.2編制依據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2、本預案。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鹽城xx汽車用品有限公司區域內發生的產生、儲存、運輸化學品過程中發生的各類事故。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由本公司辦公室負責解釋和更新。2. 公司基本情況2.1公司概況 鹽城xx汽車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二0一二年十二月,系原有股東在上海的業務轉移進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立足于東風悅達起亞年產70萬臺套商品汽車的防凍液需求和悅達摩比斯的全國4S店汽車配件市場,以及其他汽車防凍液需求。公司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總投資1.1億元,占地面積20000多平方米。目前具備配套90萬輛轎車的生產能力,年實現銷售1個億.3.主要原輔材料理化性質:乙二醇:俗名甘醇,分子式 C23、H6O2,分子量 62.07。國標編號,CAS號 107-21-1,無色、無臭、有甜味、粘稠液體,蒸汽壓 6.21kPa/20,閃點110,熔點-13.2,沸點197.5。溶解性:與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密度:相對密度(水=1)1.11;相對密度(空氣=1)2.14。穩定性:穩定。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樹脂、增塑劑,合成纖維、化妝品和炸藥,并用作溶劑、配制發動機的抗凍劑 。應急處理:急救: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4、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泄漏: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業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苯甲酸鈉:分子式: C7H6NaO2,分子量14411,白色顆粒或結晶性粉末,無嗅,有甜澀味。稍溶于醇,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微堿性。在空氣中會潮解,化學性穩定5、。易燃。低毒。主要在食品工業用作食品防腐劑,用于醬油、醋、低鹽醬菜、果汁、果醬、果酒、罐頭食品、汽水、飲料糖漿、煙草等的防腐。醫藥工業用于制備安鈉咖鎮靜劑等藥物及用于中藥丸糖漿的防腐。還用于防銹紙、乳膠漆、鞋油、膠水、織物的防腐和防霉。另外,還可用于制造染料工業的媒染劑、塑料工業的增塑劑以及用作香料工業的原料。作為化學試劑,用作血清膽紅素試驗的助溶劑。應急處理: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6、醫。個人防護避免產生吸入塵土,當粉塵濃度較高時,應急處理人員需穿戴化學品安全防護用具進入。滅火方法:粉末,泡沫。苯并三氮唑:分子式:C6H5N3,分子量:119.12,CAS號:95-14-7。性質:白色到淺粉色針狀結晶。熔點98.5,沸點204(2.0kPa),159(0.267kPa)。溶于醇、苯、甲苯、氯仿及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水。在空氣中氧化逐漸變紅。 應急處理: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7、,催吐,就醫。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4.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4.1建立應急組織體系成立鹽城xx汽車用品有限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具體負責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領導和指揮工作。(一)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總指揮:張兵副總指揮:谷平現場指揮:李立春、余云廣成員:魏洪成、陸榮、黃玉軍、沈易、李建、孫祥4.2組織機構組成及職責 8、1、提出修訂鹽城xx汽車用品有限公司危險廢物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定期召開例會,組織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監督檢查各相關部門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和組織應急演練。對發生事故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決策,調動各應急救援力量和物資,及時掌握事故現場的態勢,全面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2、事故發生后,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或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預案,組織現場搶救。(二)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各部門職責 1、安全部、保衛部、公司安委會負責事故應急救援搶險、搶救的聯絡、協調工作;承接事故報告;請示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通知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各部門負責人立即趕赴事故現場9、;協調各部門的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事故和搶險進展情況;落實上級領導關于事故搶險的救援的指示和批示;聯系社會救援工作。并根據實際情況補充、修訂和更新公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應急救援模擬演習;負責對各部門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備案。負責組織和參與事故的調查工作。 2、公司各生產部和保衛部負責制定部門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組織應急演練。負責迅速控制事故現場的危險點、危險區域、危害因素、危害源,營救受害人員,保障救援交通暢通、組織人員疏散,必要時組織實施安全警戒,保護事故現場及周圍地區的秩序。 3、行政人員負責制定受傷人員治療及救護應急預案;配備醫療應急救援器材和裝備;培訓相應醫護人員;10、確定受傷人員專業治療和救護定點醫院;組織醫療救護人員對事故現場受害人員進行救護;聯系醫療救治醫院;并將詳細情況進行備案。 4、設備人員負責事故現場的機械設備、電器設施的應急處理和事故現場應急救援的電力保障和設備保障。 5、運輸和車管人員負責制定運輸搶險預案。負責組織鏟運機械和運輸車輛,保證事故應急救援的需要和及時運送受傷人員到醫療救治醫院。 6、保衛部門、設備負責人員制定泄漏控制預案。負責事故現場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質泄漏和有關設備容器的冷卻。負責組織最好善后處理工作。 7、技術研發中心負責專業技術人員的管理,提供應急救援預案的技術支持。 8、物料盒采購人員負責提供易燃易爆品和危險化學品的種11、類、數量以及MSDS等信息資料。(三)指揮部內設機構及主要職責為確保及時、有效、順利開展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內設綜合協調組、現場警戒組、救援排險組、醫療搶險組等四個組合應急救援辦公室。其職責和組成人員如下:1、綜合協調組由公司安委會、安全部、保衛部負責協調組織事故的現場救援工作;(1)負責向各個組傳達指揮部負責人指令;(2)負責聯系和督促各組工作;(3)報告各組救援工作中的重大問題;(4)負責事故救援的技術人員的信息;(5)負責聯系社會救援工作;(6)負責向上級有關部門或市應急救援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及請求援助。2、現場警戒組由生產部和保衛部組成,部門的負責人任組長。(1)負責事故現場具體情12、況的調查報告;(2)負責劃定現場的警戒區并組織安全警戒,維護事故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3)負責疏散事故區域內的無關人員;(4)負責救援運輸車輛、機械設備暢通。3、醫療搶險組由行政部門負責醫療救護工作。負責在現場附近的安全區域內設立臨時醫療救護點,對受傷的人員進行緊急治療并護送傷員到醫院進一步治療。5.預防和預警5.1危險源控制 公司有完善的危險源預防措施,配備完善的防御系統,設有污水處理系統及冷卻水噴淋系統。5.2預警行動:預警狀態分為三級一級預警 一級預警為已發生火災爆炸和大面積泄漏事故,泄漏已流入水域或擴散到周邊社區、企業;造成的泄漏公司已無能力進行控制,以及恐怖襲擊已發生的事故或事件13、。二級預警二級預警為已發生火災和泄漏,在極短的時間內可處理控制,為對周邊企業、社區產生影響的事故以及獲悉恐怖襲擊事件即將發生信息時。三級預警(1)設備、設施嚴重故障,將會導致泄漏、火災爆炸等重大安全生產事故;(2)現場發現存在泄漏或火災跡象的;(3)遇雷雨、強臺風、極短高溫、汛澇等惡劣天氣;(4)接到恐怖襲擊恐嚇電話或政府發布預防恐怖襲擊通知時;(5)其他異常現象。預警方式預警方式依據初步判斷的預警級別,采用以下報告程序:.1一級預警 現場人員報告值班調度,調度核實情況后立即報告公司,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組織啟動預案,依據現場情況決定是否通知相關機構協助應急救援。.2二級預警 現場人員或調度向安全14、或環保部門報告,由安全部門或環保部門負責上報事故情況,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宣布啟動預案。.3三級預警 現場人員立即報告部門負責人和值班調度并通知安全或環保部門,部門負責人或調度現場情況組織現場處置,安全或環保部門視情況協調有關部門進行現場處置,落實巡查、監控措施;如隱患未消除,應通知相關應急部門、人員做好應急準備。.4以上預警信息報告通知,遇非工作日時,通知值班調度和總值班人員,并及時報告應急指揮中心總指揮或相關人員。5.3報警、通訊聯絡方式內部信息報告與通知(1)安檢人員為24小時值班,一旦發生事故,通過內、外線電話與有關應急救援部門聯系;(2)公司有關應急指揮人員的手機實行24小時開機,發生緊15、急情況時通過手機聯系、傳達有關應急信息和命令;(3)人工報警:轄區現場人員發現泄漏時,可通過現場火災報警按鈕或呼叫、內線電話預警;(4)事故信息通報:發現事故信息人員向調度或部門負責人報告,報告人向總經理或副總經理報告、通知安全、環保部門,指揮現場處置,總經理或安全、環保部門經理視事故程度、應急等級發出應急救援指令。提出應急響應建議措施,啟動相應應急預案。6.信息報告與通報 發生重大環境污染和人員傷害等事故,在第一時間,按事故類別分別向公安消防、環保局等部門報告,其他政府部門的信息上報,由總指揮或指令有關人員立即通過電話或派員鄉政府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6.1突發環境事件要第一時間報告環保部門16、(68821537)6.2事故報告基本要求與內容泄漏報警基本內容(1)單位名稱、地址;(2)泄漏發生地點、泄漏物質與面積;(3)有無人員傷亡與被困人員;(4)報警人姓名與聯系電話,待接警人掛電話才擱電話;(5)報警時應用普通話。內部報告基本內容(1)事故地點、事件以及設備設施(2)事故類型:火災、中毒、泄漏等(3)有無人員傷亡與被困人員(4)已采取的應急措施政府部門報告基本內容(1)單位名稱、事故發生事件、裝置、設備(2)事故類型:火災、中毒、泄漏等(3)有無人員傷亡與被困人員(4)已采取的應急措施和將要采取的措施(5)事故可能的原因及影響范圍(6)需要增援和救援的需求具體聯系電話及外部通報傳17、遞程序見附錄7.應急響應與措施7.1分級響應機制按照事故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及應急響應所需資源,將事故應急響應分為一級應急狀態(重、特大事故),二級應急狀態(較大事故),三級應急狀態(一般或輕微事故或事件)一級響應(全體應急預案).1一級應急狀態(1)重、特大火災、爆炸事故與儲罐區一般火災事故;(2)多人傷亡、中毒和觸電事故;(3)化學品污染水域或嚴重污染突然事故;(4)發生恐怖襲擊或報案事件及獲悉三級恐怖襲擊信息;(5)其他事故發生后,后果有可能繼續擴大的;(6)遇需要全體人員疏散撤離和影響周邊社區或企業的事故或事件;.2一級應急響應指揮(1)一級響應指揮由公司應急指揮小組總指揮執行;18、(2)總經理不在時,依序由副總指揮,生產部經理當班調度執行;(3)總指揮到位后向總指揮移交指揮,視現場情況,總指揮可指令授權應急指揮小組某成員行使總指揮職權;(4)遇政府成立現場指揮部時,移交政府指揮部人員指揮,火災時公安消防部門到場后移交消防部門指揮,并介紹事故情況和已采購的應急措施,配合協助應急指揮處置二級響應(現場應急).1二級應急狀態(1)儲罐區意外場所小面積初期火災事故;(2)個別人員傷亡,中毒和觸電事故;(3)接臺風預警或遇突發性惡劣氣候時;(4)獲悉二級恐怖襲擊信息時;(5)遇需局部人員撤離事件.2二級應急響應指揮二級應急指揮由現場指揮組成人員執行,依序由生產部經理,安全部經理,19、環保部經理執行,非工作日期間由調度或綜合治辦人員執行三級響應(1)小行泄露;(2)可能發生小范圍或少量化學危險品泄露事件;(3)人員輕微傷害事件;(4)一般保安事件; 三級應急指揮由值班調度指揮,初期的指揮由班長安全員,或現場在場最高職務人員組織指揮應急處理7.2應急措施突發環境事件現場應急措施.1存儲區泄漏應急處置(1)各作業崗位停止作業,關閉相關的機泵、電源,相鄰貫通的儲罐或管道工藝閥門,轉移現場可燃或易燃物品;(2)就近人員立即搶救或搜尋可能的受傷、被困人員;(3)發現者向總經理報告,總經理接到報告后立即向公安消防隊報警,并向公司應急指揮報告;(4)動力班立即啟動冷卻水泵和泡沫供水泵,啟20、動操作泡沫系統相應電動閥門和噴淋系統閥門,對儲罐實施泡沫滅火和噴淋冷卻;(5)防火堤內如遇有流淌火時,視情況組織人員就近在泡沫消火栓出敷設1-2支泡沫槍噴射泡沫撲救;(6)檢查事故罐區污、雨排水閥和閘,確認處于關閉狀態(視堤內污水與消防水情況及時開啟污水閥排至污水池)(7)檢查風度防火堤的泄漏孔洞,用沙土封堵,防止污水與受污染消防水外溢;(8)如遇有無聊泄漏時,視不同物料性質,及時組織人員用周圍油或化學吸液棉、沙土圍堵或引至安全場所和容器;(9)公安消防隊到場后,由消防指揮員指揮火災撲救,公司搶險人員協同撲救;(10)遇著火罐離臨近周邊企業較近,有可能影響周邊企業時及時通報周邊企業,告知做好相21、應的防范準備;(11)遇火勢無法控制,著火罐有跡象發生爆炸或危及臨近罐爆炸時,及時疏散撤離所有人員。.2車間泄漏處置(1)確認泄漏地點和位置;(2)按報告程序或報警;(3)就地使用現場與附近沙子堵漏;(4)轉移重要物資、資料或易燃、可能物資,保持消防救援通道暢通;(5)如有人在建筑物內時,須在安全的條件下組織搜救或通知消防人員搜救,遇有受傷,應及時搶救傷員;(6)泄漏較小時,就地使用沙子等器材堵漏。.3廢水泄漏應急置(1)停止作業,關閉有關設備、閥門;(2)按報告程序報告;(3)控制一切火源,在變電所切斷泄漏區域電源;(4)派員檢測泄漏成分濃度;劃定警戒區域,疏散無關車輛、人員,控制無關人員進22、入現場;(5)準備消防器材、設備,做好撲救準備;(6)檢查污雨排水閥和閘,確認處于關閉狀態;(7)組織人員盛接回收泄漏物,使用堵漏工具、材料控制泄漏或倒罐;(8)檢查封堵防火堤空洞,防止外流;(9)泄漏控制物后,沖洗清理現場;(10)如物料流入河內時:迅速用周圍油纜圍欄堵截,控制泄漏源;投放吸油棉或吸液棉吸附物料;用劃片泵收吸回收泄漏物;聯系通知水利部門關閉水塘河水閘,控制泄漏污染水流擴散;聯系報告環保部門協助處理;聯系水域附近企業單位,通報情況、告知做好應對準備;水污染事件保護目標的應急措施 對廢水泄漏的應急處理,應注意根據其所含化學物質危險特性,財務不同的處置措施,具體參照化學品安全技術說23、明書中相應的化學品章節中的第六小節泄漏應急處理的要求進行處置。1、 現場應劃定警戒區域,派員警戒阻止無關車輛、人員進入現場;2、 切斷泄漏氣體波及場所內電源,控制一切火源,現場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訊器材;3、 現場人員必須佩戴相應的有效的呼吸防護器具;4、 有影響臨近企業時,及時通知,要求采取相應措施;5、 需要時,向臨近企業請求設備、器材和技術支援;6、 必要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并請求增援。7、 清理現場泄漏物料時:將沖洗的污水應排入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危險固體廢棄物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清理時可咨詢有關專家,已決定安全和最佳方法后進行,必要時由具備資質的清洗機構清洗。8、 污染水域時,24、及時與水利部門取得聯系,防止污染水域擴大蔓延。現場急救與緊急處理.1中毒時的急救處置吸入化學品氣體中毒時,迅速脫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場所,松開患者衣領和褲帶,冬季應注意保暖,送醫院治療;骨折時用加班固定包扎,移動護送時應平躺,防止彎折,送醫院治療;遇靜脈大出血時及時綁扎或壓迫止血,立即送醫院救治。.2醫院救治個別人員受傷救治時,由所在部門派員在西門或北門處接引救護車輛至現場;門衛保安協助救護車輛的入庫安全措施的落實;多人受傷、中毒救援時,后勤保障組指揮協調派員接引與接洽,并派派員跟隨;現場保護.1事故發生后,在事故處理期間,由治安部門組織警戒,禁止無關人員進入;.2事故處理后,事故發25、生部門、崗位實行警戒,未經應急指揮部批準,所以人員禁止進入事故現場;.3事故現場拍照、錄像,出事故調查管理部門或人員外,須經總指揮批準;所有人員禁止進入事故現場;.4事故現場的設備、設施等物件證據不得隨意移動和清除,搶險必須移動的需做好標記。7.3應急監測物料泄漏,造成天氣、水的環境污染,由環保部門負責,聯系當地市環境監測站,對事發區域進行監測。監測因子:泄漏物料和可能伴生次生的有毒有害物品。水監測斷面:根據物料泄漏量,物料特性等具體確定。水監測頻次:事故發生后應連續取樣,監測水質變化情況,直到恢復正常。大氣監測布點:廠界、周邊環境敏感保護區域。7.4應急終止 當現場符合應急結束條件時,按應急26、相應級別,分別由現場指揮或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 如系啟動爭睹或港區應急預案,則由政府部門應急指揮宣布應急結束;應急結束條件火源已得到控制、撲滅,現場檢查確認無殘余火種、熱源,無物料泄漏;受傷人員已得到有效的救治,失蹤人員已確認查實;現場事故設備、設施、建筑已檢查確認無危險隱患或可能發生次生危險;泄漏物已得到控制,現場經檢測無有害氣體。7.5應急終止后的行動通知本單位相關部門、周邊企業單位、社區及人員事件危險已解除;對現場中暴露的工作人員、應急行動人員和受污染設備進行清潔消毒;事件情況上報事項;需向事件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事件原因、損失調查與責任認定;應急過程評價;事件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27、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修訂;維護、保養應急儀器設備。8.后期處理8.1善后處置 由公司善后處置小組負責對受災人員的安置及損失賠償工作。組織專家對突發環境事件中長期環境影響進行評估,提出生態補償和對遭受污染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建議。8.2保險公司已辦理財產一切險、公眾責任險、社會責任險,由財務部門及時聯系保險部門進行現場勘察,處理理賠事宜。9.應急培訓與演練9.1應急救援基本任務及時控制危險廢物造成事故的危險源,防止事故的繼續擴展;搶救受害人員;指導員工防護,組織員工撤離;做好現場清理。9.2應急救援組織與相應 1.本預案為公司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專項預案,應急組織系統和應急相應系統與本公28、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額組織細聽和應急相應系統一致。 2.建立報警反應系統,保證通訊暢通。當發生應急情況時,現場人員必須采取抑制措施,盡量減少事故的蔓延,同時向有關部門報告。聯系電話:(一) 事故情況報告(二) 事故救援排險報告(三) 事故醫療搶險報告(四) 應急救援的實施一) 現場疏散組織1. 設置警戒區域。事故發生后,由本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和環保部門對現場進行封閉,應根據化學品的泄漏擴散情況或火焰輻射所涉及到的范圍建立警戒區,并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警戒區域的邊界應設警示標志并有專人警戒。除消防、應急處理人員以及必須堅守崗位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泄漏溢出的化29、學品為易燃品時,區域內應嚴禁火種。2. 組織緊急疏散。迅速將警戒區及污染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緊急疏散時應注意,如事故物質有毒時,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品或采用簡易有效的防護措施,并有相應的監護措施。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疏散人員到安全區,并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低洼處滯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著火區。為使疏散工作順利進行,處置現場至少應有兩個暢通無阻的出口,并有明顯標志。二)、急救措施人員配備:專業工程師、技術工人、操作工、安全員,所有人員經過專業操作和現場急救培訓。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窒息、燒30、傷等,進行急救時,不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進行防護。現場急救注意事項:選擇有利地形設置急救點;做好自身及傷病員的個體防護;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備防爆功能。當現場有人受到化學品傷害時,應立即進行處理,經現場處理后,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三) 泄漏應急處理泄漏處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處理兩大部分1. 處理泄漏注意事項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一下幾項:a.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b.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應嚴禁火種;c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掩護2. 泄漏源控制 可通過控制泄漏源來消除化學品的溢出或泄31、漏。3. 泄漏物處理 現場泄漏物及時進行覆蓋、收容、稀釋、處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四)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防護用品必須穿戴齊全。滅火劑應采用干粉、水、沙土。五) 社會支援一旦發生重大事故,如本單位搶險力量不足或可能危及周圍安全時,指揮部必須立即向上級通報,必要時請求幫助。10.獎懲獎懲按公司安全生產、治安獎懲規定執行,2014年企業將員工薪酬的20%與安全環保工作掛鉤,采用百分考核,按比例計發;如全年無事故、無重大隱患,如數發放,并作為評優獎勵的重要依據。出現事故,從重處罰,視情節分別作:警告、罰款、辭退處理;情節嚴重的,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11.保障措施11.1經32、費及其他保障財務部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必要的資金準備,確保事故應急處置裝備的添置、更新及緊急購置的經費。11.2應急物資裝備保障公司根據事故應急搶險救援需要,落實配備消防、堵漏、通訊、交通、工具、應急照明、防護、急救等各類所需應急搶險裝備器材。11.3應急隊伍保障公司組建應急搶險救援小組和義務消防隊,開展應急救援培訓與訓練及演練,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各相關部門負責人都需參加應急培訓,參與接受過培訓的救援行動。11.4通訊與信息保障措施公司辦公室負責公司電信設施的配備維護,開設移動通訊便于大家聯絡;要保障通訊暢通,建立各部門負責人和主要應急人員通訊錄,定期確認各聯絡電話,遇人員或通訊方式變更及時更33、新;各崗位、人員負責維護配備使用的電話、無線對講機,確保完好;各應急部門主管或主要應急負責人手機必須保持24小時開機,號碼如有變更,應及時通知辦公室。11.5醫療急救保障辦公室負責落實與地方醫療衛生、職業病防治部門的應急醫療救援協議的簽訂,落實急救藥箱藥品,急救器材的配備與更新。安全部落實組織現場應急人員與醫療急救人員定期的醫療急救知識與技術的培訓。12.預案的評審、備案、發布和更新12.1預案評審應急預案評審由公司環境安全生產委員會根據演練結果及其他信息,每年組織一次評審,以確保預案的持續適宜性,評審時間和評審方式視具體情況而定。12.2預案備案公司應將最新版本應急預案報當地政府環境保護管理34、部門或應急管理部門備案12.3預案發布與發放1)公司應急預案經公司環境安全生產委員會評審后由總經理簽署發布;2)安全管理部負責對應急預案的統一管理;3)辦公室負責預案的管理發放,發放應建立發放記錄,并及時對已發放預案進行更新,確保各部門獲得最新版本的應急預案;4)應發放給應急指揮小組成員和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崗位。12.4應急預案的修訂應急預案評審由公司環境安全領導小組根據演練結果及其他信息,每年組織一次評審,以確保預案的持續適宜性,評審時間和評審方式視具體情況而定。在下列情況下,應對應急預案及時修訂:1)危險源發生變化(包括危險源的種類、數量、位置);2)應急機構或人員發生變化;3)應急裝備、設施發生變化;4)應急演練評價中發生存在不符合項;5)法律、法規發生變化。應急預案更改、修訂程序應急預案的修訂由安全管理部根據上述情況的變化和原因,向公司領導申請,說明修改原因,經授權后組織修訂,并將修改后的文件傳遞相關部門。12.4.3預案修訂應建立修改記錄(包括修改日期、頁碼、內容、修改人)。12.5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發布之日起施行鹽城xx緊急聯絡單姓名部門職務電話張兵總經理室總經理谷平辦公室行政副總沈紅銷售部部長李立春技術部部長黃玉軍銷售部副部長沈易生產部部長陸榮生產部副部長宋錦林倉儲部部長魏洪成設備部部長李建生產部職員蔡麗麗財務部部長孫祥生產部職員余云廣安環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