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4774
2022-08-31
28頁
164KB
1、編號: WCYNYJ2012-01-001武城縣xx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2012年版】發布日期:二一二年九月十日批 準 頁為提高公司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正確、有效、快速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保證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維護公司安全生產穩定和公司生命財產安全,公司組織制定了*公司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救援預案,現發布實施,請認真學習、貫徹執行。本預案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問題,應及時與公司安全科聯系,以便對預案及時修訂完善。主要負責人: 年 月 日目 錄1總則11.1 編制目的11.2 編制依據11.3 適用范圍11.4 應急預案體系12、1.5 應急工作原則22危險性分析22.1 生產經營單位概況22.2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23組織機構與職責33.1 應急組織體系33.2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職責33.3 應急救援小組54預防與預警84.1 危險源管理84.2 預警行動84.3 信息報告與處置95應急響應115.1 響應分級115.2 響應程序115.3 應急結束166后期處置166.1污染物處理166.2事故影響消除176.3生產恢復176.4善后賠償176.5搶險過程和應急救援能力評估及預案修訂177保障措施177.1 通訊與信息保障177.2 應急隊伍保障177.3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187.4 勞動防護用品187.5 經3、費保障187.6 其他保障188培訓與演練198.1培訓198.2演練199獎懲1910附則2010.1 術語和定義2010.2 應急預案備案2010.3 維護和更新2110.4 制定與解釋2110.5 應急預案的實施21附件:22附件1: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及救援人員聯系方式22附件2:應急救援外部聯系方式22附件3:公司周邊相關方應急聯絡單22附件4:消防器材配備情況一覽表23附件5:廠區救援物資、設備設施一覽表23附件6:廠區總平面布置圖25附件7:廠區周邊環境和地理位置圖26附件8:預案評審(修訂)記錄表271總則1.1 編制目的為確保公司安全生產,公司全體員工及周邊群眾的生命安全,防止4、突發性重大安全、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并能在發生事故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的處理和控制事故,抵御事故災害蔓延,能以最快的速度發揮最大的效能,有效地實施救援,更好的拯救生命、保護財產、保護環境,把損失和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2 編制依據公司事故應急預案是依據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武城縣安監局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救援預案、山東省實施細則(施行)(魯安監發2009124號)、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指南(試行)(安監總廳應急200973號)及其有關的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和規范,并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5、進行編制。1.3 適用范圍適應于*公司范圍內的所有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與救援及應急管理工作。1.4 應急預案體系 本單位的應急預案體系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構成。1.5 應急工作原則(1)受困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安全優先的原則;(2)防止事故擴大優先的原則; (3)保護環境優先的原則。2危險性分析2.1 生產經營單位概況*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18日,位于武城縣經濟開發區,夏武路北側。廠區東側和北側圍墻外為農田,西側圍墻外是小楊樹林,公司南側是大片農田。公司距離北側楊莊鄉政府駐地1500米。本公司建設項目周圍1000米內無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所規定的八類予以保護的場所。公司6、現有員工100名,其中操作人員80人,特殊工種10余名。本公司的生產裝置為年產1200噸/年間苯氧基苯甲醛裝置,存在鍋爐、反應釜、液氨儲罐等壓力容器,使用的原料有:苯甲醛、甲苯、溴素、氫氧化鉀、燒堿、苯酚、三氯化鋁、鹽酸、二氯乙烷、液氯、乙二醇、生石灰等;中間產品及成品為:間溴苯甲醛、間苯氧基苯甲醛。2.2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 該項目生產工藝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有:火災與爆炸、中毒窒息、灼燙危險等級為級(危險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等法律、法規和標準關于重大危險源的劃分標準,結7、合廠實際情況,確定的危險目標如下: 車間內生產過程涉及到的危險化學品,分別屬于易燃液體和酸性腐蝕品,另外,甲苯倉庫、二氯乙烷倉庫、液氯倉庫、溴素倉庫、液氯氣化間危險性較大,且危險化學品的儲量已構成重大危險源,因此把原料倉庫、生產車間作為公司的危險目標。3組織機構與職責3.1 應急組織體系依據危險化學品事故的危害程度成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由公司總經理、分管副總經理、安全科、生產技術科、辦公室等部門領導組成,指揮部下設應急辦公室(設在公司安全科),日常工作由安全科兼管。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以事故應急指揮部為基礎,公司總經理任總指揮,安全副總任副總指揮,負責公司應急工作的組織和指揮。8、3.2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職責組長:總經理 副組長:副總經理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總經理任組長,副總經理任副組長;發生事故時,總經理負責事故救援的總指揮,其他人輔助指揮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當組長不在單位時,由當班副總負責組織指揮公司的應急救援。職責:組織編制、批準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協調事故應急期間各個救援組應急救援運作,統籌安排整個應急行動。檢查應急資源的落實,按照應急計劃合理部署應急行動,確保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制定現場應急工藝處理、生產協調方案,以盡快控制事故,防止事故擴大。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和應急行動的進展作出應急策略的有效應變;批準媒體中心(綜合辦公室)向相關方發布有關事故的消息9、。決定是否批準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與政府、兄弟單位之間提供的幫助。在事故中出現人員傷亡時,負責通知傷員的家屬并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根據事故具體情況,作出人員疏散決定,并根據事故救援工作的實際進展,隨時作出最有效的決策。識別危險物質和現存危險狀況,對事故現場區域進行分析,確定事故現場的危險區、緩沖區,確保未經培訓人員不能進入危險區。根據最大暴露極限,控制進入事故現場危險區的應急隊員人數以及執行現場應急任務人數。決定是否進行事故現場恢復和宣布現場應急行動結束。協調和控制事故現場的凈化和恢復工作。組織事故的善后處理上報。3.3 應急救援小組搶險救援組 組長:成員:義務消防員名單: 職責: (1)在保10、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快搜巡、解救事故被困人員。(2)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蔓延。(3)切斷危險物品的泄漏源,對泄漏物質進行稀釋。(4)確保參與應急操作的應急隊員的個人防護設備能有效防護在應急救援中可能遇到的危險。(5)組織對毒害介質處理、物理去除、中和吸附和隔離。(6)協調和控制現場的凈化和恢復工作。事故處理組組長:成員:職責:(1)對事故的原因、過程、損失進行調查分析,制定糾正預防措施;進行事故應急行動的總結,向指揮部遞交書面事故報告。(2)裝置現場恢復生產前的狀態確認。通訊聯絡組組長:成 員:職責:(1)迅速的將應急狀況通知到應急中心各職能組。(2)接受媒體采訪,必要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刊登啟11、事等,向媒體、公眾提供事故信息,維護本公司的公眾形象。(3)組織趕赴事故現場的媒體工作人員進行有效工作,防止因媒體工作影響現場應急救援。(4)向應急救援體系提供系統所需信息的調集。(5)利用網絡作用,及時獲取相關信息。 生產協調組組長:副組長:成 員:職責:(1)根據緊急情況的影響情況,協調公司生產平衡。(2)組織協調事故崗位的工藝處理。(3)事故設備的搶修。(4)確保應急救援中所需的水、汽、氣、N2、等介質的供應。(5)事故處理過程中回收的物料的處理。(6)事故后的現場生產恢復。(7)配合事故調查。后勤保障組組長: 成 員:職責:(1)應急資源的準備。(2)在事故應急過程中負責提供各種需要外12、購物質和設備。警戒疏散組的組成、職責:警戒疏散組組長:成員:職責:建立事故警戒區。嚴格控制進出事故警戒區的人員,與現場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和新聞媒體者不得進入事故現場,避免出現意外的人身傷亡或引起現場混亂。負責事故現場交通指揮,指引不熟悉地形和道路情況的應急車輛進入現場。負責現場緊急疏散,協助進行人員清點。4預防與預警4.1 危險源管理危險源進行管理的方式有: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嚴格執行責任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執行檢查獎懲制度,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危險源管理的方法有:完善監視測量設備,定期進行檢測保證完好;做好裝置運行狀況的巡回檢查并認真做好記錄,嚴格執行“四不交接13、”,杜絕跑冒滴漏發生,杜絕超標現象發生。危險源采取的預防措施有:專庫專用,落實好防范措施;落實好員工培訓,使員工充分了解危險源的危險特性,注意事項,應急措施。4.2 預警行動公司建立預測預警系統(采取電視監控、有毒、可燃物質泄漏報警儀,領導帶班等手段),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根據預測分析結果,對可能發生和可以預警的事件進行預警。預警級別依據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勢態,一般劃分為三級:級(公司級)、級(車間級)和級(班組級)。預警信息包括突發事件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單位等。預警信息的發布、調整和解除可通過固14、定電話、手機、對講機、或組織人員通知等方式進行。 當出現事故征兆有可能發生級事故時,發現人應及時將預警信息向當班班長匯報,由班長發布級(班組級)預警信息,預警信息發布范圍包括本班組所有人員及相鄰車間人員。當事故征兆得到控制后,由當班班長宣布預警解除。當出現征兆表明事態較嚴重,有可能發生級事故時,發現人應逐級將事故預警信息逐級匯報至公司帶班領導,由公司帶班領導發布級(車間級)預警信息,預警信息發布范圍包括公司所有當班人員。當事態得到控制后,由公司帶班領導宣布預警信息解除。當可能發生級事故時,發現人應及時將事故預警信息逐級匯報至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由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發布級(公司級)預警信息,預警15、信息發布范圍包括公司主廠區所有人員及周邊單位相關人員。當事態得到控制后,由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宣布預警信息解除。4.3 信息報告與處置 信息報告與通知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當立即向公司值班人員報告,同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緊急處置。如果遇緊急情況或初期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造成事態擴大的情況下,現場人員應直接向公司總經理或分管副總經理匯報,并及時報告社會急救、消防單位,社會急救電話“120”、火警電話“119”;事故發生部門班長在采取必要的緊急處理措施后,發現事故不可控、威脅人身安全時,可下達緊急撤人的命令,組織當班員工緊急撤離。目前,公司報警聯絡裝置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固定電話和手機。公司216、4小時應急救援報警電話xx-xx,(詳見附件1:應急人員電話表)公司值班人員接到事故報告后,應迅速分析判斷事故的可能后果,如需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應迅速向總指揮匯報,請求啟動應急預案,同時根據事故發展的事態,與相關職能部門取得聯系,及時進行事故應急處理和救援。 信息上報發生事故時,公司總經理(總經理不在現場,由安全副總報告)負責在事故發生1小時內將事故報告至武城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事故發生后有關負責人在向安監部門報告。涉及周邊群眾生命安全的,應及時請求市政府組織周邊群眾進行疏散。報告事故信息,應當包括下列內容:(1)事故發生單位的名稱、地址、性質、產能等基本情況;(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17、事故現場情況;(3)事故的簡要經過(包括應急救援情況);(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5)已經采取的措施;(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事故具體情況暫時不清楚的,負責事故報告的單位可以先報事故概況,隨后補報事故全面情況。較大涉險事故、一般事故、較大事故每日至少續報1次;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續報2次。 信息發布事故應急組長及時與公司通訊聯絡組進行溝通,在經公司應急指揮部同意后,由公司辦公室負責進行對外與媒體的接觸,及時發布事故處理信息;必要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刊登啟事等,向媒體、公眾提供事故信息,維護本公司的公眾形象。5應急響18、應5.1 響應分級按照本公司危化品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三級:班組級應急、車間級應急、公司級應急。當公司級應急不能控制和消除事故隱患時,應及時請求啟動上級主管部門應急救援預案。5.2 響應程序班組級應急當發現可能發生嚴重事故的預兆時或出現微小事故時,班組力量足夠處理時,班組應立即采取措施排除隱患,并及時上報車間領導,車間救援指揮部及各職能組應進入應急準備待命狀態。 車間級應急當某區域內發生毒害介質少量外泄或發生小范圍火情,直接危及車間當班職工安全時,應進入車間級應急狀態,此時,事故責任部門應采取應急處理措施,應急急救職能組立即組織救援、現場處理,同時報告公19、司應急救援總指揮。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及各職能組進入應急待命狀態。 公司級應急當發生火災爆炸和化學大量泄漏事故,事故地區已造成直接或間接危害,有可能危及公司或公司區域以外安全時,應進入公司應急救援狀態。此時,公司值班人員立即以最快捷的方式對事故、事件實現初期控制和指揮,防止事故擴大,同時根據事故、事件類型、大小、嚴重程度迅速電話通知到應急救援指揮部和每個職能組,并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請求外部消防(消防隊)、急救單位進行救援(醫院)。同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及政府應急組織。事故發生后的響應程序如下圖所示:事故發生三級班組應急程序報警車間主任接警二級車間應急程序事故等級判定信息傳遞各組人員到位二級20、及以上專業應急隊伍準備指揮部人員到位啟動應急預案信息收集與分析專業人員救援指揮搶險救援現場救援是應急恢復響應升級事故調查善后處理解除警戒現場清理否事態控制公共信息發布環境保護現場監測人群疏散與安置現場警戒隔離現場救護應急增援應急結束總結圖5-2-1 響應程序示意圖5.2.4 應急實施程序.1 人員緊急疏散、撤離(1)如果事故現場有人員被困,應先設法救人,有人員傷亡要進行緊急治療,必要時撥打急救電話。(2)如果事故危及到相鄰單位,要立即向領導小組匯報并及時聯系相鄰單位,做好人員疏散并采取簡易有效地防護措施。5.2.4.2.危險區的隔離(1)事故現場周圍設置隔離區域,加強巡回檢查,嚴格限制人員出入21、。(2)在著火、爆炸前,應先切斷電源,疏散周圍群眾,并利用兩次爆炸的時間間隙,組織人員清理著火點周圍的物品至安全地點,形成隔離帶。5.2.4.3.檢測、搶救、救援及控制措施(1)事故發生時,現場人員按照要求指揮緊急搶救,并按照預定線路進行有序疏散。(2)物品如果有再次爆炸的可能,應迅速報告現場指揮;現場指揮要迅速作出準確判斷,將現場人員撤離至安全地點。.4傷員的現場救護、救治及醫院救治(1)事故現場如有人受傷,要進行緊急救治,必要時撥打醫院急救電話。(2)發現急性中毒者,立即將中毒人員轉移至空氣新鮮處,迅速松開患者衣領、紐扣、腰帶,保持呼吸道暢通,同時要注意保暖。皮膚、衣服,被污染者,用溫水、22、清水洗凈皮膚,若經口中毒并昏迷,應立即用手指、羽毛或筷子對病人咽部給與刺激。引起嘔吐,神志清醒者,給飲牛奶或蛋清催吐。在對中毒者現場搶救的同時撥打急救電話或用車輛送往醫院緊急救治。(3)人員觸電時要立即切斷電源,如不能切斷電源,應用干燥木棒、竹竿等絕緣體將電力線撥開,使傷者脫離電源。傷者清醒時,使其靜臥并保暖,嚴密觀察;傷者昏迷、心跳及呼吸存在,應嚴密觀察,做好復蘇準備;進行體外心臟按壓來維持血液循環;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維持氣體交換。(4)在對傷員現場救治的同時,聯系救護車將傷者送往醫院急救或撥打急救電話。5.2.4.5現場保護及現場洗消后勤保障組根據指揮小組的安排迅速采取有效地措施進行阻止泄23、露或滅火工作,并查看有無人員中毒或燒傷。對中毒人員應根據癥狀采取急救措施,對傷員進行簡單的清洗、包扎,嚴重者應盡快協助醫療救護車送往醫院。5.2.4.6應急救援保障(1)內部保障公司每個人都有應急救援的責任,專業救援隊伍是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專業救援隊伍的組成見應急救援隊伍人員名單及聯系電話。(2)外部救援事故發生后,可以向武城消防大隊請求支援,傷員可送往縣人民醫院進行救治。因此,可以得到專業消防隊伍及醫院的及時支援和救護。5.3 應急結束當事故現場救援結束,事故及事故隱患得到全部消除,環境恢復正常,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無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存在,事故現場指揮部確認后批準事故現場應急結束。(124、)事故應急結束后由公司搶險救援組組長負責對事故現場進行進一步確認,在對事故現場確認后通知現場應急指揮部,由指揮部確認后解除事故應急,同時通知生產車間對事故現場進行工藝設備確認,事故應急救援結束,事故后勤保障及處理組人員可以撤退,同時通知相關方事故應急結束。(2)事故處理組在事故救援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寫出總結報告,總結事故教訓,制定防范措施,并認真落實好,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3)若事故發生至一般事故以上時,需要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事故發生時的工藝、設備操作狀況與事故發生前的狀況證明材料,并積極配合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6后期處置6.1污染物處理事故救援結束后,車間對現場進行清洗、消毒,對25、污染物進行收集、處置。并負責對清凈下水收集池內污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6.2事故影響消除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公司要及時召開安全會議,向全公司通報事故情況。6.3生產恢復事故救援結束后,經事故調查組同意,進入生產秩序恢復階段。車間要制定詳盡的開車方案和實施計劃,以確保恢復生產時的安全。6.4善后賠償由總經理牽頭,辦公室負責接待和安撫傷亡職工家屬,進行傷亡賠償和其它善后事宜。6.5搶險過程和應急救援能力評估及預案修訂事故處理組負責收集、整理應急救援工作記錄、搶險方案、總結等文件,安全科組織相關部門對搶險過程、救援能力、應急預案進行評估,提出改進建議和意見,并對預案進行修訂。7保障措施7.1 通訊26、與信息保障 公司設定有24小時人員值守的應急報警電話,xx-,負責進行事故信息的接收與通報。建立了完善的信息通信系統及維護方案,確保應急期間信息暢通。應急救援單位及人員聯系方式見附件1。7.2 應急隊伍保障公司內部設有應急救援指揮組織義務消防隊并制定有嚴格的應急救援責任。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6個應急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固定的組長、副組長和成員,具體人員組成見預案3.3各應急小組組成及職責。公司與社會應急救援部門簽訂有應急救援協議,當公司發生一般以上事故需要社會救援時,有協作單位進行救援支持,包括消防、醫療、交通等。7.3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應急投入保障制度按時提取安全專項費用27、,做到專款專用,不挪作他用。在生產裝置區與倉庫等危險場所設置了消防水系統;此外,還在各車間及倉庫配備了MFZL8型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小型消防器材。根據需要配置防護救援器材,詳見附件2:應急救援器材配備表。7.4 勞動防護用品 公司按照勞動防護用品發放規定,定期給每位職工發放工作服、手套、安全防護眼鏡等勞動防護用品;在緊急救護室內配備緊急救護治療藥品,用于緊急治療。7.5 經費保障事故應急救援所需經費由公司總經理負責保障。公司財務科按規定提取應急預案保障經費,列入生產安全資金科目,專款專用。經費用于:生產安全設施的購置、維護、更新,應急演練、培訓工作,以及事故搶險和善后工作。7.6 其28、他保障 做好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完善各類制度,規程,監督檢查執行,落實好安全生產獎懲。8培訓與演練8.1培訓為保證應急救援人員在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時能進行有效的救援工作,公司每半年組織一次針對應急救援的方法和危險化學品的防護措施進行應急響應的專項培訓。利用每年安全月活動,印發宣傳資料向周邊人員進行響應知識的宣傳。8.2演練8.2.1公司要不斷加強事故應急預案培訓與演練工作,模擬真實場景,車間主任編制演練計劃,制定演練方案,經總經理批準后,負責組織實施。8.2.2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綜合應急救援預案和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現場處置方案每年至少演練2次,不斷提高職工應急救援能力,對應急預案的充分性和29、有效性進行檢驗。8.2.3每次演練完畢,由演練組織者進行總結,對演練情況進行評價,對應急預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確定預案的補充和完善。9獎懲公司決定對事故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給予獎勵500元。對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擴大的個人或班組給予獎勵300元。對于事故救援中不聽指揮、擅自逃脫責任的給予100-200元的罰款。對于違紀、違章操作造成事故的責任人視事故大小給予處罰最低500元,直至追究刑事責任。10附則10.1 應急預案備案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完成并通過專家評審后,向武城縣安監局備案,同時抄送其他相關部門。10.2 維護和更新本預案編制完成審核通過后,由安全科負責進行發放,定期或實時組織30、進行評審修訂以便保持其適用性,實現可持續的改進。原則上應急預案每3年修訂一次,但發生下了情形時應及時修訂:(1)單位隸屬關系和法人發生變化時。(2)生產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時。(3)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險源時。(4)應急組織指揮體系或指責調整時。(5)依據大法律法規、規章、標準發生變化時。(6)應急演練評估和應急救援評估要求修訂時。(7)應急預案管理部門要求修訂時。修訂后的應急預案及時向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報告,并按有關報備程序重新備案。10.4 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安全科負責制定與解釋。10.5 應急預案的實施本預案經專家評審通過,并經總經理簽發后頒布、實施。附件:附件1:應急救援指揮部31、成員及救援人員聯系方式指揮部姓名職務辦公電話手機總指揮總經理副總指揮安全副總成員生產副總行政經理后勤部生產科保衛科電工班長工段長工段長供銷經理附件2:應急救援外部聯系方式部門電話聯系人聯系方式手機火警119安監局6283123張學豐2179009質監局5073968胡文勝5073866環保局2175369宗連國2175668公安局6211403趙君6217000縣政府6211071張傳杰6289567縣醫院6211095呂民6213409中醫院6219105范承崗6699118附件3:公司周邊相關方應急聯絡單單位相對方位總人數(人)聯系人聯系電話備注附件4:消防器材配備情況一覽表序號名稱型號單32、位數量設置位置責任人消防、供水、配電、供熱1消防泵XBD3.6/40-1SG125-200臺2泵房內2深 井眼1泵房北側3消防水池800m個1泵房南側4室外消火栓DN65/100個2主要道路旁5CO2滅火器MFZ3個2配電室6手提式干粉滅火器MFZ(L)8型個2鍋爐房7手提式干粉滅火器MFZ(L)8型個2油爐8手提式干粉滅火器MFZ(L)8型個2化驗室主生產車間1消防沙池2方個1車間外3手提式干粉滅火器MFZ(L)8型個10車間內4推車式干粉滅火器MFTZ35型個25室內消火栓DN50個46手提式干粉滅火器MFZ(L)8型4精餾工段7手提式干粉滅火器MFZ(L)8型個4倉庫附件5:廠區救援物資33、設備設施一覽表序號設施名稱數 量配置場所責任人1防化服1辦公室2安全帽58每人一頂3膠手套58每人一副4空氣呼吸器(正壓式)1臺辦公室5有機玻璃面罩5個事故柜6防毒面具58每人一套7防護眼鏡58每人一個8防毒口罩58每人一個9工作服58每人一套10耐酸靴10按需發放11安全帶2倉庫12導管10事故柜13洗眼器1生產裝置區14應急燈3車間通道及 庫房通道15可燃氣體檢測探頭4車間內、甲類庫房16有毒氣體檢測探頭317可燃氣體控制箱 1 車間辦公室18防火帽3 門衛19100kW應急發電機1 配電室內20風向標1 生產區大門21漏電保護器 1總配電22應急車輛2公司轎車附件6:廠區總平面布置圖附件7:預案評審(修訂)記錄表預案評審(修訂)表評審/修訂時間評審/修訂內容評審/修訂原因評審/修訂結果評審/修訂人員批準人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