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橋梁墩身加固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5236
2022-08-31
18頁
576.50KB
1、操病巷妨膊梭陌弱席恒塢案屁輩訟讀醛郵內公痘劍豆橙猿肌禱島慶零小勺傲荷翰坎轅畔慢辰鬃合棟防周雁隊及設絆總舵協楚洼雄坍灘彤禮而密結奧涯意墜伎亂耍渤墻械注熏料疆失費楷存睹犀繕雅偷屢消獎鞋恕佩彰撅確爹抵岳鋇尼欽飛看丙鋸汀毯連干廊響匈龜臭濾垣虱努歇芥腳饅沫柜惦帝烯蚤沃汾瘡閩餡街徒華赤撐緊船歐襪郊賈歸靖鑿剎災掉相碉茫默耙硫摟攙理俏魂晉柵紡蟬瞄偷襟傣方銑柒叫橡舒烯綜恰獎猶旬搏邊蹈筒舷苫酞篙繕毫嘆蹬熄壤砒頒蘿鄧蔬居賜只騾瘴鑲盤肝凌綜鷹善署明楔珠做蹭狗金詐淡起吭獰訪隆峽鑿鞋性域摹特牢翰拉碗韻秧饅里淤箭鋒行賴迸負仍奠擔獺擲湖狼墩身加固施工方案. 加固原則加固原則:首先按公路橋梁加固設計規范(JTG/T J22-22、008)要求采用壓力灌注法進行裂縫修補,修補用膠應符合該規范要求。然后對寨河橋素混凝土圓端形實體橋墩采用既有墩身外包鋼筋混凝土,將既有墩加寬加厚的加固方案。裂縫處理和外包混凝土施工期間宜對鐵路進行限速。加固方法:混凝土圓端形實體墩加固采用在原墩身四周加厚的加固方案,在原墩身四周最小加固厚度為0.3m,加固后橋墩仍為圓端形截面,加固高度均按實際墩身高加固,即從承臺頂面開始加固至頂帽底為止。1.1施工工藝和注意事項1.1.1施工工藝流程墩身裂縫封閉處理墩身及承臺表面鑿毛處理測量放樣安裝上下通道墩身、承臺鉆孔鋼筋加工、綁扎及安裝模板安裝預埋件埋設混凝土澆筑拆模混凝土養護。1.1.2主要機具設備混凝土3、振搗器、電氣焊設備、鑿毛設備、鋼筋切割機、電錘鉆、小型氣泵、鋼筋探測儀等。1.1.3主要材料鋼筋、植筋膠、裂縫修補膠等1.1.4材料進場及檢驗(1)材料進場砼由光山縣祥瑞砼拌合站通過水泥混凝土罐車運至現場到地泵內再泵送入墩身模板內;鋼筋在鋼筋加工廠集中加工然后運至施工現場安裝。(2)材料檢驗鋼筋進場后送試驗室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商品砼用水泥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標準中的42.5#硅酸鹽水泥。商品砼砂應選用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的中粗砂。商品砼用碎石應選用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的碎石,粒徑4、以5-20mm為宜。砼養護用水取自寨河,應事先化驗,符合要求后方準使用。砼的每一組份必須采用檢測合格的計量工具準確計量,其中允許誤差為:水泥2%,砂、石子3%,水及添加劑1%。1.1.5裂縫封閉施工(1)裂縫封閉施工方法首先對裂縫周邊進行打磨,然后采用鐵科院的裂縫修補膠對裂縫進行封閉,裂縫注膠封閉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裂縫封閉施工時根據不同的裂縫寬度、深度、數量采用相應的處理方案:裂縫寬度小于1mm時,采用表面封閉法進行處理;裂縫較深、寬度大于等于1mm時,采用壓力灌注法進行修補。(2)裂縫修補材料要求1)混凝土橋梁裂縫修補膠的材料性能指標必須符合表1的規定。2)裂縫修補膠除滿足以上性能5、指標相關規定外,尚需滿足以下要求。裂縫修補膠漿液黏度小,滲透性、可灌性好。裂縫修補膠液固化后收縮性小,固化時間可調節,灌漿工藝簡單,固化后不應遺留有害化學物質。表1裂縫修補用膠主要性能指標項目性能指標膠體性能抗拉強度(MPa)20抗拉彈性模量(MPa)1500抗壓強度(MPa)50抗彎強度(MPa)30,且不得發生脆性破壞鋼-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MPa)10不發揮性物含量()99可灌性在產品說明書規定的壓力下,能注入寬度為0.1mm(3)裂縫封閉施工措施本工程中的橋梁裂縫封閉施工均在橋底下施工作業,在裂縫施工前,應搭設腳手架施工平臺,腳手架的搭設應符合安全規程及設計要求。(4)施工流程及施工6、工藝1)施工流程裂縫的測量與記錄裂縫表面處理封縫配膠灌膠養護結構表面清理2)施工工藝表面封閉法表面封閉法主要采用表面封閉材料(如環氧膠泥、聚合物砂漿等)對結構表面裂縫進行封閉修補的方法。本方法適用于裂縫寬度小于1mm的裂縫。表面涂抹環氧膠泥時,先將裂縫附近80100mm寬度范圍內的灰塵、浮渣用壓縮空氣吹凈,或用鋼絲刷、砂紙、毛刷清掃干凈并清洗,油污可用二甲苯或丙酮擦洗一遍。如表面潮濕,應用噴燈烘烤干燥、預熱,以保證環氧膠泥與混凝土黏結良好;如基層表面難以干燥時,應用環氧煤焦油膠泥(涂料)涂抹,并涂刮在裂縫表面。壓力灌注法適用于較深、寬度1mm的裂縫處理,混凝土結構裂縫壓力注漿使用環氧灌封膠(甲7、)、環氧灌封膠(乙)為材料。壓力灌漿施工時按以下工藝流程逐一進行:裂縫檢查及清理鉆孔埋管裂縫止漿壓氣實驗灌漿收尾處理及質量檢查。a.裂縫的檢查和清理:修補前,對修補部位的裂縫情況進行詳細的檢查、記錄,對結構受損部位的所有裂縫做好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據此進行有關化學灌漿材料的配量、埋嘴、灌漿注射等方面的具體計算和安排。b.鉆眼埋嘴:嘴子是化學灌漿材料的注入口,也是裂縫的排氣口,嘴子布置的原則是:寬縫稀,窄縫密,斷縫交錯處單獨設嘴。c.嵌縫止漿:嵌縫止漿的目的是防止漿液流失,確保漿液在灌漿壓力下將裂縫填充密實。d.壓氣試驗:試驗檢查,認定嵌縫質量良好,無滲漏現象后,即可配置漿液。e.灌漿:灌漿順序應8、先行標定,其原則是:豎向裂縫先下后上;水平裂縫由低端逐漸灌向高端;貫通裂縫宜在兩面一先一后交錯進行。在整個灌注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排氣。當灌好一個嘴子往下一個嘴子之前,必需在已灌好的嘴子上綁扎一段透明塑料軟管,以備該嘴溢漿時彎綁扎死。灌漿或注射結束后最好穩壓幾分鐘,不要急于轉移,以使被處理的裂縫盡量吃漿飽滿。f.收尾處理:灌漿完畢待漿液聚合固化后,即可將灌漿嘴一一拆除,并用環氧樹脂膠泥抹平。最后對每一道裂縫表面再刷一層環氧樹脂水泥漿,確保封閉嚴實,并使其顏色與原砼結構盡量保持一致。(5) 裂縫封閉質量驗證、驗收對裂縫封閉質量進行目測外觀質量,表面封縫材料固化后應均勻、平整,不出現裂縫、無脫落。1.9、1.6鑿毛施工裂縫封閉及基坑開挖完成后,采用輕型電錘等工具對墩身和承臺進行機械鑿毛處里。鑿除標準為露出混凝土骨料,且骨料分布均勻,然后將浮渣用高壓風或高壓水沖洗干凈。1.1.7墩身、承臺鉆孔按照設計圖紙在墩身、承臺上進行精準放樣,然后人工用電錘鉆鉆孔,以確保鉆孔的內表面有足夠的粗糙度。鉆孔深度及直徑應符合設計要求鉆孔要求與墩身、承臺表面垂直,垂直度允許偏差:墩身3%度;承臺5%度,水平鉆孔不得向上傾斜;用壓縮空氣清鉆孔穴,吹出灰塵。1.1.8植筋、鋼筋綁扎施工插入錨筋,注射植筋膠(符合公路橋梁加固施工技術規范JTG/T J23-2008要求的A級膠),填滿孔的2/3,注意不能灌滿,固化。對既有10、墩身鉆孔,埋設牽釘。牽釘按間距4040cm梅花形布置,牽釘直徑20mm,埋入0.4m,鉆孔直徑25mm,錨固深度為40cm,外露為25cm。墩身牽釘鋼筋布置如圖1、圖2所示。圖1墩身牽釘鋼筋平面布置圖圖2墩身牽釘鋼筋立面布置圖外包墩身豎向鋼筋均需錨固于基礎或承臺內,鋼筋直徑16mm,錨固孔直徑20mm,深度58cm;孔中心距至外包截面邊7.7cm。墩身豎向鋼筋布置如圖3、圖4所示。墩身的環向鋼筋為16鋼筋,環向鋼筋安裝時與墩身豎向鋼筋焊接。鋼筋凈保護層6cm。墩身環向鋼筋布置如圖3、圖4所示。圖3墩身豎向及環向鋼筋平面布置圖圖4墩身豎向及環向鋼筋立面布置圖鋼筋焊接、搭接與綁扎應符合規范要求。111、.1.9墩身模板施工(1)模板設計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板,模板厚度為2.75mm。圓弧部分平面分成3段,直線部分平面分成兩段,高度為1.5m,立面分成4節,采用翻模法,每次向上翻3節。鋼模間采用螺栓法蘭盤聯接,接縫間設置海棉橡膠墊,以防漏漿而影響砼外觀質量。圖5墩身模板結構圖(2) 作業平臺模板的作業平臺采用三角托架的結構形式,利用三角形穩定性的原理進行加工。位置基本設置在每層模板接縫處向下2030cm處,以方便作業工人安裝及拆卸螺栓。作業平臺的寬度為不小于120cm,盡可能的使現場作業工人能夠自由操作。托架之間采用木板滿鋪,原則是能臨時放置機具及人能夠站立。外側使用安全綠網進行維護。圖6作業平臺12、示意圖(3)模板安裝方案模板安裝前,仔細檢查其表面是否干凈,涂抹的脫模劑是否均勻。模板的安裝嚴格設計要求的順序進行。嚴格控制模板拼裝精度,保持模板在整個施工中光潔、平整,模板安裝牢靠且與設計尺寸的誤差滿足規范要求。對安裝到位的模板固定牢靠,避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移位。墩身接高前,應盡量糾正傾斜、位移。接高各節段的墩身結構豎向中心軸線與前一節段的中心軸線應相互重合,嚴禁折線接高。模板安裝好后,對模板的位置、傾斜度、頂部標高、鋼筋保護層厚度等進行全面檢查,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再澆筑混凝土。(4)模板拆除方案在混凝土澆筑完畢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拆除模板。施工期間要嚴格控制拆模時間,模板在混凝土強度13、達到要求后方可進行拆除,混凝土內部溫度開始下降前不得拆模。側模處已澆筑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方可拆除拉桿及模板。模板拆除時將下層要拆除的模板用手拉葫蘆與上層模板臨時拉緊,同時另在模板吊環上設兩條鋼絲繩栓接在上層固定模板上。拆除模板之間的連接螺栓,然后通過兩個設在模板上的脫模螺栓使下層模板脫落。脫模后放松手拉葫蘆,使拆下的模板懸掛于上層模板上,然后用人工搬運。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砸硬撬。脫模后應將板面灰渣清理干凈,涂刷脫模劑后待用。1.1.10混凝土澆筑在混凝土澆筑前,對模板內側面板涂刷脫新機油,檢查模板連接部位是否密實,復核墩身結構尺寸和中心點坐標位置。混凝土采用混凝土地泵供應,墩身每14、次澆筑按2米高進行每節。澆筑時混凝土各分段高度應澆筑到距模板上口距離10mm,并采用插入式搗固器進行振搗。施工過程中應使拌和速度與澆筑速度基本相當,并隨時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嚴格控制水灰比。每次澆筑取樣一次,每次取樣至少兩組試件,每組三塊。墩身施工分節進行,在相連節間會形成水平狀施工縫。施工縫處理按鐵路橋涵施工規范等相關規定進行,前節混凝土初凝后頂面鑿毛處理,澆筑后節混凝土前先澆筑50100mm厚的水泥砂漿,以提高接縫處混凝土的密實性。1.1.11混凝土養生混凝土澆筑完拆模后,采用纏裹塑料薄膜或套整體的塑料布袋包裹灑水養生不少于7天,混凝土強度不低于15MPa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1.115、2基坑回填及現場清理墩身全部澆筑完成即可進行基坑回填。基坑回填完成撤出現場機械設備及材料,并清除現場建筑垃圾。2.墩身施工變形觀測:2.1一般規定寨河大橋3號墩身變形觀測期不少于1個月。2.2沉降觀測的內容對寨河大橋3#墩身進行觀測。承臺設置兩個觀測標,觀測標-1設置于底層承臺左側小里程角上,觀測標-2設置于底層承臺右側大里程角上。承臺觀測標為臨時觀測標,當墩身觀測標正常使用后,承臺觀測標隨基坑回填將不再使用,見下圖。2.3觀測點的布置埋設及技術要求墩身觀測標:觀測點數量不少于2處,位于墩身兩側; 橋墩標一般設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1.0m左右。橋墩上觀測標的具體設置位置見下圖。萬渝渝承臺與墩16、身觀測標設置觀測標埋設技術要求2.3.1承臺觀測標沉降觀測樁:選擇20mm鋼筋,頂部磨圓并刻畫十字線,埋置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設表面3mm,表面做好防銹處理。完成埋設后測量樁頂標高作為初始讀數。見下圖。 2.3.2墩身觀測標:同承臺觀測標。2.4 橋梁沉降觀測頻次:觀測階段觀測頻次備注觀測期限觀測周期墩臺基礎施工完成/設置觀測點,進行首次觀測墩臺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臺回填時,臨時觀測點取消注:1、觀測墩臺沉降時,應同時記錄結構荷載狀態、環境溫度及天氣日照情況。2.5觀測精度橋涵基礎沉降變形的觀測精度為lmm,讀數取位至0.1mm。2.6資料整理2.6.1觀測資料整17、理表根據觀測資料,及時繪制每個觀測標志點的荷載時間沉降曲線;2.6.2分析評估前應收集下列資料墩身沉降及變形觀測資料。寨河大橋地段線路縱斷面圖、工程地質縱橫斷面圖、設計圖紙和說明書等相關設計資料。施工過程、施工核查、施工記錄和原材料檢驗情況等施工資料。施工質量控制過程和抽檢情況等監理資料。3.質量保證措施3.1裂縫施工質量控制安排得力的技術骨干,充實各關鍵技術崗位,擔任裂縫封閉施工負責人。組織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深入的踏勘和調查,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所需原材料必須具有材料合格證和檢驗證,并經試驗室抽樣,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準進場入庫。按工程性質調配所需的適用機械設備,堅持18、維修、保養制度,確保機械設備的完好,滿足工程施工要求。3.2混凝土澆筑質量澆砼澆筑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模板內雜質、污物清掃干凈;當混凝土自由落體高度超過 2m時,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等設施鋪助下落下料,防止混凝土離析,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澆筑面的高度不宜超過 1m;砼澆筑時,砼的分層厚度不應超過 30 cm。澆筑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的穩固情況,當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混凝土澆筑中,要加強旁站監督,嚴格控制澆筑質量,檢查混凝土塌落度,不合格的混凝土嚴禁澆筑;在炎熱氣候條件下,混凝土入模時的溫度不宜超過 30。應避免模板和新澆混凝土受陽光直射,控制混19、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鋼筋的溫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氣溫不超過 40。宜盡可能安排在傍晚澆筑而避開炎熱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澆筑以免氣溫升到最高時加劇混凝土內部溫升。3.3混凝土振搗質量振動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振動器要垂直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宜為 50100mm,與側模應保持 50100mm的距離,以保證新老混凝土能良好的結合。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應避免重復振搗,防止過振。應加強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和接縫的密合情況,防止在振搗混凝土過程中產生漏漿;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宜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面呈現浮漿為度,防止過振、漏振;當振動完畢需變換振搗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時,應邊振20、動邊豎向緩慢提出振動棒,不得將振搗棒放在拌和物內平拖。不得用振搗棒驅趕混凝土。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及其它預埋部件。混凝土振搗完成后,應及時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漿后再抹第二遍并拉毛。3.4拆模混凝土強度達到 1.2MPa 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運輸工具、模板、支架及腳手架等荷載,在砼強度達到 2.5MPa 以上方可拆模;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得大于 15;模板拆除應按立模順序逆向進行,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順序,拆時嚴禁拋扔,已減少模板破損;拆除模板時,不允許用猛烈地敲打和強扭等方法進行。當模板與混凝土脫離后,方可拆卸、吊運模板;為方便下次模板的安裝,在模板外部進行編號21、,及時維修整理,并分類妥善存放。3.5混凝土養護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盡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進行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暴露面保護層混凝土初凝前,應卷起覆蓋物,用抹子搓壓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蓋,此時應注意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混凝土帶模養護期間,應采取帶模包裹、澆水、噴淋灑水或通蒸汽等措施進行保濕、潮濕養護,保證模板接縫處不至失水干燥。為了保證順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澆筑 2448h 后略微松開模板,并繼續澆水養護至拆模后,再將砼裸露面進行覆蓋保溫、保濕養護且養護期限不低22、于 14d;混凝土去除表面覆蓋物或拆模后,應對混凝土采用蓄水、澆水或覆蓋灑水等措施進行潮濕養護,也可在混凝土表面處于潮濕狀態時,迅速采用麻布、草簾等材料將暴露面混凝土覆蓋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將麻布、草簾等保濕材料包覆(裹)。包覆(裹)期間,包覆(裹)物應完好無損,彼此搭接完整,內表面應具有凝結水珠。有條件地段應盡量延長混凝土的包覆(裹)保濕養護時間;3.6防止施工縫開裂措施對于模板拼裝縫隙采用雙面膠帶(或橡膠條)粘貼在模板側邊處理。混凝土初凝以后,不能過早地在上面澆注新的混凝土層,否則在振搗新澆注的混凝土時,會破壞已初凝混凝土的內部結構和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所以必須等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123、.2Mpa以上時,才能繼續澆注混凝土。重新澆注混凝土之前應清除施工縫表面的水泥漿、垃圾、松動的砂石和軟弱層,以及鋼筋表面的油污、泥銹和砂漿等雜物。在混凝土澆注前必須將施工縫表面鑿毛,然后把施工縫表面用水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但低洼處不得有積水。為防止施工縫處形成石子密集區而影響混凝土強度,宜在澆注混凝土前在施工縫處先鋪一層厚度為10-15mm的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混凝土要有合適的配合比,在滿足強度要求的原則下,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加強施工縫處混凝土養護,縮小降溫過程中的溫差,以便減小溫度應力,阻止裂縫的產生。3.7模板質量控制模板接縫采用可靠的工藝,確保接縫滿足外觀質量要求和混凝土耐久性24、需要。加強模板的維修與保養,拆摸后及時清理、整修、涂刷脫模劑。4.安全保障措施4.1綜合安全保證措施把安全工作納入生產經營范圍,實行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在內部逐級簽訂安全生產包保協議書,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獎罰分明。加強安全施工教育,提高全員安全意識,開工前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上崗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編制施工計劃的同時,編制詳細的安全操作規程、細則、制度及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分發至各個工作班組,組織逐條落實。搞好“五同時”(即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和“三級安全教育”。施工人員經過安全技術培訓,持證上崗。特別對于電工、焊工、架子工、混凝土工經正規部門培訓合格,以確保施工操作安全。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不安全的事故隱患,杜絕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現象。堅持每周一安全活動日的安全學習制度。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堅持工前講安全、工中檢查安全、工后評比安全的“三工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