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工務段鐵路長大隧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5265
2022-08-31
15頁
42KB
1、延安工務段鐵路長大隧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鐵路隧道內突發事件,及時、科學、高效進行處置,最大限度減少鐵路隧道內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處置鐵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鐵路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規則、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規則、鐵路處置長大隧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關于印發的通知(鐵辦201011號)文件規定、西安鐵路局處置鐵路長大隧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西鐵安函2011602號。1.3適用范圍投2、入運營的國家鐵路或由國家鐵路控股的,長度超過3km的鐵路隧道內發生的突發事件。1.4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將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隧道應急救援的首要任務,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旅客、沿線群眾和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預防為主。加強隧道內固定設備設施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改,確保列車在隧道內運行質量狀態良好,從根本上提高鐵路隧道風險防范能力和水平;加強鐵路隧道應急體系建設,應用先進預警監測技術,不斷提高隧道救援裝備技術水平和應急救援能力。(3)統一指揮。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隧道應急救援工作機制,段為應急救援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制定和完3、善管轄范圍內隧道的應急預案,明確應急救援工作的部門和責任人,統籌協調和指揮隧道應急救援工作。各相關車間和科室要統一執行段的應急預案,各車間結合具體情況制定細化方案,強化協同應對,確保救援有序、高效進行。(4)快速救援。針對客貨列車火災、爆炸、沖突、脫軌實際情況,快速制定救援方案。隧道內救援難度大,要抓住有利時機,快速果斷處置,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和蔓延,力爭將突發事件控制在萌芽狀態,盡可能降低突發事件造成的影響和損失。(5)確保暢通。在快速搶救人員的同時,要調集足夠的救援隊伍、材料和機具,快速撲滅火災、起復機車車輛,搶通受損線路,盡快恢復通車。當鐵路長大隧道內發生地震、洪澇、地質災害等突發事件時4、,在啟動自然災害相應應急預案的同時,啟動本預案。2鐵路長大隧道面臨的主要風險及救援特點2.1主要風險(1)自然災害。鐵路長大隧道多處于山區,地質環境復雜,泥石流、山洪、山體滑坡、地震、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容易引發隧道結構破壞、掩埋線路等問題。容易引發次生災害。(2)事故災難。長大隧道內發生列車火災、爆炸、沖突、脫軌、危險化學品泄漏等事故,受隧道空間小、通風條件差等因素影響,事故造成的危害性和救援的困難程度要遠大于其它區段。(3)社會安全。大部分鐵路隧道地處偏遠,人員稀少,治安管理盲區多,易成為恐怖襲擊、敵對分子和不法人員破壞、損毀的重點目標,對隧道內行車安全構成威脅。(4)設備故障。鐵5、路長大隧道內發生線路、通信信號、機車車輛、接觸網等設備故障后,受現場條件影響,搶修人員難以及時到位,搶修難度加大,影響時間長,對運輸秩序影響大。2.2救援特點(1)救援條件困難。鐵路長大隧道處于封閉狀態、空間狹小、能見度低、空氣稀薄,大型救援機械沒有足夠的施展空間,人員疏散通道少,現場條件困難,應急救援的復雜性和難度加大。(2)通信條件差。鐵路長大隧道多處于移動通信盲區,對外聯系只能依靠無線調度電話和通信柱電話,通信手段單一,在處置突發事件時缺乏可靠的通信手段,不利于救援過程中的協調溝通。(3)容易引發次生事故。在長大隧道內開展救援工作,由于現場環境惡劣,容易引發人員被機輛碰撞、燒傷、摔傷、中6、毒、窒息等次生事故。3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指揮體系當鐵路長大隧道發生突發事件時,各部門、單位要根據自身職責及權限,以及突發事件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成立處置鐵路隧道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負責鐵路隧道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由工務段長任組長,各分管副段長任副組長;根據突發事件的性質和處置需要,成員單位主要由指揮中心、行辦、安全科、人勞科、技術科、黨辦等部門組成。救援辦公室設在指揮中心,負責隧道應急救援的日常工作。3.1.3現場救援機構隧道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由段統一指揮。事故發生后,應迅速指定相應負責人趕赴現場,擔任現場指揮,負責現場救援工作。現場各工作組及參加事故應急救援的部門、單位均應7、確定責任人,立即組織現場救援。各單位和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合力,提高處置效率。當事故超出本級處置能力時,應立即向鐵路局及鐵道部報告,請求支援。3.2應急機構職責3.2.1指揮中心負責匯總、分析、報告突發事件信息,協助段領導進行處置,接收、傳達鐵道部領導和鐵路局領導的重要批示。根據有關單位和部門的建議及領導的指示,協調有關部門、單位、省區市政府、軍隊和武警對鐵路隧道應急救援工作予以支援和協助。行辦、人勞科負責指導事故受傷人員的醫療救護、事故現場的防疫、后勤工作,負責協調社會醫療資源予以支援和協助。3.2.3安全科負責事故調查和處理工作。3.2.4技術科負責指導線路、橋涵等基礎設施和隧道的搶修8、及安全防護工作。4預警與預防技術科要根據隧道的長度、線路條件、周邊環境等特點,建立完善、適用、可靠的隧道預警監控系統,加強風險隱患排查,提高隧道風險防范能力。4.1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發布防洪辦加強與國土、氣象、水利等部門聯系,及時準確地向機車車輛、調度指揮、隧道管理等部門和人員發布天氣、水情、泥石流和風暴潮預警信息,以便采取相應措施,防止突發事件發生。4.2隧道內設施設備檢查4.2.1段應設置長大隧道維修機構,建立設備檢查、維修工作制度。長大隧道設備的維護、保養納入圖定“天窗”進行作業。隧道內設備設施采用隧道狀態檢測車、檢修作業等方式進行檢查,對隧道內線路可采用添乘機車、軌道車巡視,必要時,還應9、安排人員進洞對隧道襯砌和線路進行輔助檢查。隧道設備檢查的內容主要包括線路,整體道床,襯砌結構,排水系統,通風設備,橫通道及防護門,照明及應急疏散指示燈系統,逃生通道及通訊設備標識,洞門及仰坡、道路,輔助坑道等。4.2.3專業部門定期檢查檢測隧道內有害氣體濃度和消防設施狀態。4.3安全管理及治安防范將長大隧道納入要害管理,人員進出隧道,實行準入證制度,準入證由當地車站鐵路公安派出所負責簽發。凡進入隧道施工或作業的單位,要提前辦理準入證手續,沒有準入證,一律不準進入隧道。出入長大隧道的人員必須自覺接受隧道兩端洞口看守武警或其他看守人員的檢查。相關責任單位在施工、作業完畢后,應及時清點人數、工具、設10、備,清理和回收路材路料,不得將施工作業人員和工具、設備和路材路料等遺留在隧道內。遇有緊急情況,施工、作業單位需要送入隧道緊急處置和救援時,相關負責的、應將進入隧道的事由、人數、攜帶的工具等情況告知隧道看守人員,看守人員應詳細記載,與施工、作業單位負責人辦理相關簽字手續,并向派出所報告。5應急救援行動鐵路長大隧道發生突發事件后,鐵路局有關運輸站段要按照各自職責立即開展救援行動。5.1信息上報5.1.1設備維修單位人員遇突發事件時應立即用列車無線調度電話或區間通話柱向列車調度員或兩端站車站值班員報告,并立即攔停駛向突發事件發生處所的列車。5.1.2段接到突發事件報告后,指揮中心要立即核實事件基本情11、況,向鐵路局報告。信息報告的主要內容:(1)突發事件基本概況,包括時間、地點、長大隧道設備技術條件、隧道設備損壞程度。(2)事件發生后采取的處置措施。(3)鐵路運輸影響情況。(4)突發事件初步原因分析。(5)需要報告的其他重要情況。5.2應急處置5.2.1發生線路(隧道設施)故障時。當接到線路(隧道)塌方、斷軌、侵入限界等危及行車安全的信息報告后,應立即組織攔停接近故障地點的列車,并封鎖區間。查明情況后,按規定進行處理,不得盲目放行列車進入隧道。如已有列車進入隧道,要立即攔停列車,區間停車并做好防溜,待故障消除后,方可恢復列車運行,同時做好長大坡道地段停車后不能起動的救援準備工作。在進行故障處12、理時,可安排人員乘機車趕往故障地點搶修。發生機車車輛脫軌顛覆事故時。列車在隧道內脫軌顛覆時,立即封鎖區間,查明列車編組和脫軌顛覆車輛車種、車數貨物品名。利用機車將有關救援人員送往事故地點進行救援,根據事故現場情況確定下一步救援方案。5.2.3列車發生火災、爆炸時。列車在隧道內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立即查明列車編組和著火車輛車種、貨物品名,盡量組織將列車牽引運行至隧道外,封鎖區間,并立即攔停后續列車。對裝載國防物資、特種車輛,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的車輛,必須先通知有關專業部門處理,在征得專業部門意見后,方可通知救援列車和人員進入現場救援。5.3車輛起復長大隧道受空間范圍限制,軌道起重車難以13、發揮作用,應視事故現場機車、車輛脫軌的具體情況,使用拉出、復軌、解體、破拆等方法進行救援。起復救援作業中,為了減少阻力,避免破壞線路,影響前后車輛,可在基本軌兩側釘上舊軌,形成46條軌條,填充石碴,將事故車輛拉出隧道。脫軌機車、車輛接近隧道口時,應將枕木之間的空隙填滿石碴,將事故車拉出隧道口,再進行拉復和起復。5.4危險化學品處置危險化學品貨物在隧道內發生事故時,要盡可能將車輛拉出隧道進行處理。如不具備拉出隧道外的條件,應啟動鐵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應急預案進行處置,在處置過程中,要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物理化學性質采取相應處置措施,防止造成救援人員傷亡和隧道結構破壞。5.5火災撲救接到火災事故報告后,14、應立即啟動鐵路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力量迅速實施火災撲救。5.6安全防護隧道內發生突發事件時,必須將旅客和列車工作人員疏散到安全區域后。方準開始其他救援工作。凡需要對旅客進行安全防護時,由現場指揮部和列車長、運轉車長(車輛乘務員、隨車機械師)、乘警長進行安全防護。需要對沿線群眾進行安全防護和疏散,鐵路局負責通知事發地人民政府,由地方人民政府負責進行安全防護和疏散。救援人員進入事故現場救援時,必須穿戴防護裝備,確保自身安全。電氣化區段發生火災時,必須嚴格執行“先斷電后撲救”的原則。5.7施工防護現場負責人、防護員,必須攜帶列車無線調度電話等通信設備。鋼軌探傷作業防護員、道口看守員、巡檢及看守人員15、,均應攜帶列車無線調度電話等通信設備,隨時監聽列車運行情況。發生異常情況時可直接通報車站值班員或列車司機。車站行車室設駐站聯絡員,施工地點設現場防護員。駐站聯絡員與車站值班員辦理施工封鎖手續,使用通信設備向現場防護員傳達調度命令,通報列車運行情況。并在故障地點設置停車信號,如嘹望困難,遇降霧、暴風雨(雪)、揚沙等惡劣天氣或夜間,還應點燃火炬。設有固定信號機時,應先使其顯示停車信號。施工現場負責人使用通信設備下達開始或停止施工作業、下道避車等命令。駐站聯絡員要隨時與現場防護員保持聯系,如聯系中斷,現場防護員應立即通知施工負責人停止作業。6 后期處置 6.1信息發布鐵路隧道發生突發事件后,要及時發16、布準確、權威的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要指定專人負責信息輿論工作,迅速擬訂信息發布方案,確定發布內容,及時采用適當方式發布突發事件信息。6.2事故調查及損失評估事故發生后,根據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和鐵路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規則的相關規定,積極配合路局事故調查組。事故損失評估按鐵路有關規定執行。6.3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隧道突發事件處置結束后,鐵路各有關單位和部門要認真總結應急救援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提出應急救援行動和應急設施的改進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本單位和部門應急預案。6.4安全防護備品與應急救援設施設備保障依據鐵路工程設計防火規范(TB10063-2007J774-2008)17、關于發布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等44項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局部修訂條文的通知(鐵建設200962號)等有關要求和規定,建立和完善隧道內消防、應急照明、旅客逃生通道等應急設施,加強日常養護維修,確保狀態良好。根據長大隧道設備設施狀況,在隧道內、兩端站備足搶險路料,實施專人負責,定期檢查,保證應急狀態時調用。7宣傳、培訓和演練7.1宣傳。段要利用各種方式,向廣大旅客職工和隧道周邊地區群眾宣傳隧道安全防范、應急避險、自救互救知識,增強隧道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7.2培訓。段要將隧道應急救援工作納入日常培訓工作計劃,對隧道各類突發事件的危害性、處置程序、安全防護技能進行重點培訓,提高應急處置能力。7.3演練18、。段要結合管內隧道特點和應急工作需要,定期開展各類隧道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在演練中強化協同應對和實戰性,提高鐵路部門應對隧道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8附則8.1獎勵與責任追究對實施本應急預案行動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玩忽職守、嚴重失職造成事故和不良影響的責任人,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追究當事人的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8.2預案實施時間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3000m以上隧道統計表序號線名隧道名稱行別中心里程全長區間1包西新寺則河下451.422 7655田莊-清澗2包西寺則河上452.116 6216田莊-清澗3包西羊馬河上509.503 3810子長-蟠龍4包西冒天山下512.590 14915子長-蟠龍5包西關路坡上513.055 3159子長-蟠龍6包西新九燕山雙588.726 9353.00 延安-甘泉北7包西白土坡雙609.479 3397.00 延安-甘泉北8包西桑樹灣雙670.948 5178.00 洛川東黃陵南9包西桐木石雙717.444 8282.00 黃陵南北塬10包西郝家村雙727.605 4639.00 北塬西社11包西慶興雙766.373 10240.00 西社蒲城東12甘鐘田莊單633.924 3462.36 劉家溝-生芝渠13甘鐘韓家河單705.744 3512.55 韓家河-坡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