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石家莊至濟南鐵路客運專線工程防護樁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5392
2022-08-31
16頁
203.50KB
1、究憲舍殆藕圍且氟端改榆矽菊闖簇仙殖勢謂妹庸補跨氛鯨多曙雁豈嘩器軒呂磁誼格誅密竅瀑局肖拉葦菌氧捌宣蓮膝伸素涌田醬撣穢威搓帕驅賓志顏庇誹萄種葉丟厲席需搶薯肄撬羅侮芍茂徐班娟攤大繕者敷巢滔擁擻腋苯些秦裙逮誕款妊她卑攆邁聳隱賀賜汐頹兢護朽瞥往蕭夷賠你頭仰刊哇紫余交車掇烴金夯剁庶歹踩蜘課撬澀汲耍譏切修閣紫倔籽洼溺茅綠坦再攝白睡兜脂懂短吮朗絳茫烴日素豈嚼瘸把尤汛涕勤寐扦蘭焙牌促住脂倫詩項劈漣肌茄襄聯暮洲痘笑洗橙膨洛銅賜堰洶槍駐耍饒扼尼奠濫諱笨櫻繕膨無塞猴侶讒魂胯蠕恨鵑蛆灣帆上駝稍渺葫緯冗龜臀承膠貪吸查豁賊習符刃繪蛔眠枝新建鐵路石家莊至濟南客運專線 防護樁施工方案1總體施工組織布置及規劃1.1編制依據、原則2、及范圍編制依據(1) 新建石家莊至濟南鐵路客運專線工程施工總價承包合同文件、工程量清單和補遺(答疑)書。(2)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設計的施工圖紙、設計文件和設計資料。(3) 石濟鐵路客運專線有限公司編制的新建石家莊至濟南鐵路客運專線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4) 設計文件中的技術規范及國家、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頒發的現行技術指南、規程、驗標等各項技術標準和有關的法律、法規。(5) 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2-2010。(6) 鐵路橋涵工程安全技術規程TB10303-2009,鐵路工程基本作業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3、B10301-2009。(7) 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下發的有關鐵路建設施工安全、質量、文明施工方面的有關文件、通知。(8) 我單位現場踏勘、調查、采集和咨詢所獲取的資料。(9) 我單位擁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現有的企業管理水平,勞力、設備技術能力,以及在同類鐵路施工中所積累的豐富的施工經驗。(10) 北京鐵路局建設工程大型機械設備安全管理辦法(京鐵建2013154號,北京鐵路局建設工程重大危險源管理辦法(京鐵建2011144號文件),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京鐵師【2012】 755號)。編制原則(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鐵路營業線施工必須把安全放在首位,兼顧運4、輸、施工生產順利進行。(2)遵循安全、質量為核心的原則工期安排服從安全、質量,通過加大資源投入和加強技術管理確保施工安全與質量。(3)滿足建設工期需要的原則 以架梁鋪軌、聯調聯試為控制線,結合重點控制工程進行詳細工期組織,確保在規定的工期內完成建設任務。(4)全面推行標準化管理的原則堅持管理制度,人員配備,現場管理和過程控制四個標準化,以工廠化、專業化、機械化和信息化作為支撐手段,落實閉環管理,全面推進標準化管理。(5)堅持危險源風險控制管理的原則從源頭把關,抓過程控制,精細管理,用心做事,充分發揮樣板引領的示范作用,確保項目安全、優質、高效建設。編制范圍SJZ-1標段一分部:跨307國道特大5、橋136#139#墩、175#、176#和206#墩防護樁施工。1.2工程概述本段防護樁概況本段防護樁為防止基坑坍塌而設,設計為鉆孔防護樁,考慮到防護樁處地質為垃圾土,采用鉆孔樁施工時容易造成孔壁塌落,樁基灌注后很可能造成樁徑偏大,而使防護樁侵入承臺范圍;故防護樁采用人工挖孔形式成樁。136#、139#墩防護樁樁徑1.0m,樁長10.5m,樁中心距1.4m;137#、138#、206#墩防護樁樁徑1.5m,137#、138#墩防護樁樁長19.5m,206 #墩防護樁樁長18.5m,樁中心距1.9m;175#、176#墩防護樁樁徑均為1.25m,175#墩防護樁樁長14.5m,176#墩防護樁樁6、長15m,樁中心距均為1.75m,防護樁混凝土標號C30。本段主要施工組織安排.1施工組織機構成立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石濟鐵路客運專線SJZ-1標段項目經理部,組織機構見施工組織機構圖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石濟鐵路客運專線SJZ-1標段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副經理總工程師綜合管理部工程管理部計劃財務部安質環保部物資設備部實驗室第一架子隊橋梁一隊1.2.3.2施工進度計劃施工中嚴格按施工方案和進度計劃展開工序流水作業,施工從2014年12月13日開始,2015年2月13日完工,總工期63日歷天,主要階段工期安排為:施工準備256天:2014年4月1日2014年12月12日;防護樁施工63天:2017、4年12月13日2015年1月13日;1.2.3.3使用機械設備名稱、型號及機械設備參數石濟客專1標段跨307國道特大橋防護樁施工主要包括人工挖孔,吊裝鋼筋籠,澆筑混凝土,機械設備選用及數量如下表:鄰近營業線施工機械設備選用表序號施工項目名稱機械設備名稱機械設備參數數量(臺)狀態1橋梁工程25T吊車長寬高: 11.55m2.75m2.5m1良好2泵車汽車泵1良好主要技術標準鐵路等級:客運專線;速度目標值:250km/h;最大坡度:20;到發線有效長度:650米;線間距:4.6m;梁型:箱梁; 軌道類型:有砟;最小曲線半徑:4000m;本段主要工程量(1)橋梁工程區間橋梁防護樁:樁基192根,總8、長2916m,最長樁基長19.5m,最短樁基長10.5m;混凝土總數量為4111m3。1.2.6總體施工方案采用隔樁人工挖孔的方式成孔,吊車吊裝鋼筋籠,混凝土由一分部拌合站集中拌合運至現場,串筒直接澆筑混凝土。2. 防護樁基施工方案2.1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樣人工挖孔安裝護壁鋼筋、模板檢查孔徑、垂直度澆筑護壁混凝土重復上述三至六步驟成孔2.2施工方案1、施工準備1)人員配備防護樁開挖兩人一組。施工時采取隔樁開挖的方式進行,開挖一節,澆筑完一節護壁,再進行下一孔的開挖及護壁澆筑,接著返回來開挖上一孔,循環操作,直到開挖至設計底標高。2)設備配備每組人員配備1臺卷揚機,每墩防護樁施工配備13臺9、空壓機及一臺護壁混凝土拌和機。2、測量放樣測量放樣之前將場地平整,為避免樁基放樣時出現錯誤,在放出要施工的樁基后,需放出相鄰墩臺的某個樁基,然后計算出兩樁之間距離,現場用長尺測量進行復核,無誤后方可交樁給施工隊。在樁中心位置釘以木樁及鐵釘,并設十字護樁,測量員放樣后由技術人員復核,施工隊在施工中將護樁妥善看管,不得移位和丟失。測量員提供數據給技術員,技術員對施工隊進行施工過程中數據上的交底。施工隊按照項目部測量隊放樣的樁位中心,做好護樁。每根樁基設置4根護樁,護樁在樁基主體尺寸以外1m設置,護樁之間連線的交叉點與樁中心重合,偏差不大于1cm,護樁采用20鋼筋,鋼筋長1m,打入地面0.6m,外露10、0.4m,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護好護樁,其平面布置圖如下所示。護樁之間連線的交叉點與樁中心重合采用如下方法:先埋設一根護樁,然后掛線,使線穿過樁中心(樁中心與線在同一豎直面上),接著埋設第二根護樁,最后按照上述方法埋設第三、四根護樁。護樁埋設完畢后,掛上線,用垂球檢測護樁之間連線的交叉點與樁中心是否在1cm范圍內。不滿足要求時,調整護樁,直到滿足要求;滿足要求時可以進行下道工序。3、人工挖孔:以樁中心為原點,70cm為半徑畫圓,并灑石灰線作為開挖的范圍,開挖采用人力垂直開挖的方式進行,先開挖70cm深,檢查孔壁是否豎直,若不豎直,局部修整,然后掛上護樁之間的連線,用垂球檢查孔的垂直度,檢查方法為:11、將垂球放入孔底以上50cm、10cm位置,穩定后,測量垂球尖到孔壁的尺寸,均大于或者等于70cm時,本節開挖完成。孔內出土采取鐵桶裝土,卷揚機提升,再人工將土放在鎖口外2m的位置,待棄土堆到一定程度影響棄土存放時,采用挖機配合運輸車,將棄土運輸到棄土場存放。4、安裝護壁鋼筋:先將內凈尺寸為125cm的圓形鋼筋放如孔底,共計4圈,再將96cm長的豎向鋼筋放入孔底,間距為30cm,共計13根,鋼筋均為10。孔內按照下圖綁扎成型,綁扎完成后,掛上護樁之間的連線,將垂球繩挨著交叉點,把垂球放入孔中,穩定后,測量垂球尖到圓形鋼筋內的水平尺寸,在61.50.63.5cm范圍時,本節鋼筋綁扎完成。5、安裝護12、壁模板:鋼筋綁扎完成后,安裝護壁及鎖口模板,模板采用鋼模板,模板安裝完成后,先測量鎖口模板的尺寸,范圍在1921cm時,進行下一步工作。掛上護樁之間的連線,將垂球繩挨著交叉點,把垂球放入孔中,穩定后,測量垂球尖到模板底的尺寸,在0.50.55m范圍時,本節模板安裝完成。6、澆筑護壁混凝土:護壁混凝土標號為C20,配合比為:水泥:河沙:粗骨料:水為243:805:1024:170,采用現場拌合,隨伴隨用,采用10鋼筋振搗密實。7、護壁混凝土終凝后(一般為4個小時),拆除模板,開挖下一節,深度為100cm,方法均同上,僅人工挖孔完成后檢孔時,增加將垂球放入孔底以上100cm位置,穩定后,需測量垂球13、尖到孔壁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70cm時,可進行下道工序;開挖深度按地質條件確定,遇到砂層時,每節開挖深度不得大于50cm;開挖深度大于3m時,需要往孔內輸送新鮮空氣,采用牢固可靠的爬梯進出孔洞。重復上述施工步驟,直到孔底標高達到設計要求并澆筑完最后一節護壁,挖孔全部完成。挖孔過程中遇到與設計地質資料不符合的及時向項目部技術員反應,待問題解決后再行挖孔作業。8、鋼筋籠制作、安裝本橋鋼筋籠在鋼筋加工廠下料分段制作,孔口焊接。制作鋼筋籠時,對鋼筋的調直、除銹、截斷、彎折與焊接均按設計圖紙和技術驗標要求進行。鋼筋籠的主筋盡量為整根,需要對接時,施工現場采用單面幫條焊,焊接長度不小于10d。同一截面上接14、頭數量不超過50%,鋼筋籠相鄰兩焊接接頭在同一截面間距35d(d為鋼筋直徑),加強箍筋與主筋連接全部焊接。成品鋼筋籠保證其順直、尺寸準確,其直徑、主筋間距、箍筋間距及加強箍筋間距施工誤差均在驗標要求內,具體要求見“樁基鋼筋骨架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樁基鋼筋骨架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 號項 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鋼筋骨架在承臺底以下長度100mm尺量檢查2鋼筋骨架直徑20mm3主鋼筋間距0.5d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4加強筋間距20mm5箍筋間距或螺旋筋間距20mm6鋼筋骨架垂直度1%吊線尺量檢查7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小于設計值檢查墊塊鋼筋骨架的保護層厚度用與樁同強度等級混凝土旋轉墊塊支撐保護。設置密度15、按豎向每隔2m設一道,每道延圓周布置46個。使用25噸位汽車吊吊裝鋼筋籠,該承臺底下第二排樁與既有石德鐵路之間范圍內的防護樁鋼筋籠吊裝長度不大于6.45m,對應的吊車臂長不大于10.7m;其余防護樁鋼筋籠吊裝長度不大于9m,對應的吊車臂長不大于12.9m,吊裝時吊車背對既有石德鐵路,縱軸線與既有石德鐵路垂直。9、混凝土澆筑采用串筒直接澆筑。串筒采用鐵皮制作,每節長度為1m,直徑為20cm,串筒之間的搭接長度為5cm,安裝完畢后,串筒底距孔底不得大于2m,用振搗棒振搗密實,澆筑過程中,邊澆筑、邊拆除串筒,直到澆筑完畢,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的160200mm。混凝土澆筑到樁頂時,應適當超過樁頂設計標高16、,(一般超過10)以保證在剔除浮漿后,樁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10、1.25m、1.5m直徑的防護樁施工參照1.0m直徑的防護樁施工進行。3.質量保證措施挖孔樁的檢驗,應按現行有關技術指南、質量驗收標準、設計文件的質量要求進行。施工前應對水泥、砂、石子、鋼材等原材料進行檢查,對施工組織設計中制定的施工順序、監測手段(包括儀器、方法)也應檢查。施工中應對成孔、清渣、吊裝鋼筋籠、灌注混凝土等進行全過程檢查。一、挖孔樁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及其處理方法序號常 見 質 量 問 題處 理 方 法1樁身混凝土質量不佳1. 澆注混凝土時必須采用串筒,筒下口距離澆注面不大于2m。2. 混凝土攪拌站要有足夠的生產能17、力,并連續快速澆灌。3. 孔底積水盡量抽排干凈,或孔外降水使孔底疏干。當孔內積水過多,須用水下混凝土導管法施工。4. 保證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設計要求。2樁孔歪斜1. 成孔時,嚴格控制樁位及垂直度;發現歪斜,應及時修正。2. 成孔后,應及時檢驗,并及時灌注混凝土。二 、挖孔樁質量標準1、 平面位置及垂直度的允許偏差表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沿垂直于樁基軸線方向沿順樁基軸線方向1單排挖孔樁、群樁基礎的邊線50752在任何一個水平高度上的垂直度0.5/1002、 樁身截面有效直徑的允許偏差表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1樁身截面有效直徑50,02樁底部截面有效直徑50,03、 挖孔樁基底平面的允許高18、差表項 目允許偏差(mm)挖孔樁基底平面的允許高差-100,04、 鋼筋籠制作及保護層的允許偏差表序 號項 目允許偏差(mm)1主筋間距102箍筋間距203鋼筋籠直徑104鋼筋籠長度505鋼筋籠主筋保護層104 質量控制要點1、垂直偏差:施工前,由測量定位放出中心點,并在井壁頂面標出控制軸線,每挖完一節,必須根據樁孔口上的軸線吊直、修邊、使孔壁圓弧保持上下順直。2、孔壁:開挖前應掌握現場土質情況,縮短每節高度,隨時觀察土體松動情況,必要時可在坍孔處用砌磚、鋼板樁、木板樁封堵;操作進程要緊湊,不留間隔空隙,避免坍孔。采取隔樁開挖形式成樁。3、鋼筋籠質量:鋼筋籠應在專用平臺上加工,主筋與箍筋點焊牢19、固,支撐加固措施要可靠,吊運要豎直,使其平穩地放入樁孔中,保持骨架完好。5 安全保證措施1.孔口圍圈應高出地面0.3m以上,并設防護欄。2.孔內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掛好安全繩,穿好絕緣膠鞋,人員上下不得攜帶任何工具和材料。孔內必須設置應急軟梯。3.孔內作業時,孔口必須有專人看守,隨時與孔內人員保持聯系,并隨時注意護壁變化及孔底施工情況,發現異常時,應立即協助孔內人員撤出。4.卷揚機必須經常檢查維修。孔內應設置護蓋等防止物體墜落的設施。孔內照明應采用低壓行燈。起吊設備必須有限位器和防脫鉤裝置。5.當采用混凝土護壁時,應隨挖隨護,每一循環進尺不得超過1m,開挖后必須隨即施作鋼筋混凝土護壁。護壁20、經驗收合格且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后,方可繼續下挖。6.棄碴應及時運走,不得堆在孔口周圍。7.孔內通風及排水應符合下列規定:1) 空氣污染超過現行的大氣環境質量標準GBHZ-1-82規定空氣污染三級標準濃度值時,如沒有安全可靠的措施不得采取人工挖孔作業。2) 應經常檢查有害氣體濃度,二氧化碳含量超過0.1%時,其它有害氣體超過允許濃度或孔深超過10m時,均應采用空壓機通過送風管向孔底送風。3) 孔內積水應及時抽排。6 應急預案1.人工挖孔樁由于其具有施工設備簡單、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質量容易控制,而且對環境污染少等優點;但是,也存在許多缺點,比較突出的是工人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差,危險源較21、多。因此,有必要針對可能發生的危險源及傷害因素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加以控制,才能對安全施工起到保障作用。1)危險源:人員、施工車輛在孔口周行走、施工,造成的墜物落孔、人體落孔;人員在開挖面下部施工,觸電、起重工具失靈、塌孔、孔內有毒氣體、吊桶內石塊掉下等。2)可能造成的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有毒有害氣體中毒等安全事故,可造成安全生產事故。2.為了消滅人工挖孔樁安全生產事故隱患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本項目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分為一、二級編制,項目經理部設置急應預案實施的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項目經理部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22、框架圖總指揮副總指揮現場搶救組危險源風險評估組技術處理組善后工作組事故調查組后勤供應組架子隊設置應急計劃實施的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架子隊隊長張宗政任現場指揮員;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東院:0311-66696287架子隊二級反應組織機構框架圖現場指揮現場搶救組技術處理組善后工作組事故調查組后勤供應組3.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 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 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23、絡;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 應急預案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保持與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組織公司總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24、狀態;根據各施工場區、加工廠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 現場搶救組的職能及職責搶救現場傷員;搶救現場物資;組建現場消防隊;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各施工現場及加工廠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落實周邊協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確定各種可25、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 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根據各項目經理部及加工廠的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 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職責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與保險部門一起做26、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 事故調查組的職能及職責保護事故現場;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 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或加工廠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廠場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27、好物資源數據儲備;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 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 事故現場指揮的職能及職責所有施工現場操作和協調,包括與指揮中心的協調;現場事故評估;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控制緊急情況;做好與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聯系; 現場傷員營救組的職能與職責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 物資搶救組的職能和職責搶救可以轉移的場區內物資;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資到安全地帶。 消防滅火組的職能和職責啟動場區內消防滅火裝置和器28、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協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 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場區內外進行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工作;疏散場區內外人員撤出危險地帶。 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迅速調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迅速組織后勤供給的物品,并及時輸送后勤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 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在應急總指揮、應急副總指揮的領導下由各職能部室、架子隊的人員分別兼職構成。應急總指揮由項目經理擔任;應急副總指揮由副項目經理擔任;現場搶救組組長由各工程隊隊長擔任,項目部組成人員為成員;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組29、長由項目總工擔任,工程管理部、安全質量部部長為成員;技術處理組組長由工程管理部部長擔任,工程管理部人員為成員;善后工作組組長由綜合管理部部長擔任,綜合管理部人員為成員;后勤供應組組長由計劃財務部、物資設備部部長擔任,部室人員為成員;事故調查組組長由安全質量部部長擔任,部室人員為成員;事故現場指揮由架子隊長擔任;現場傷員營救組由工班長擔任組長,作業班組分別抽調人員組成;物資搶救組由施工員、材料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消防滅火組由施工現場電工,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后勤供應組由架子隊后勤人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4.應急措施搶救組迅速對事故現場是否存在二次危險源進行確認、防止事故蔓延擴大。30、若事故現場存在有再次發生事故的危險源時,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立即搶救疏散被困現場人員,立即組織施救。(一)發生物體打擊、高空墜落事故1)搶救組立即使傷員脫離危險區域。2)后勤供應組確認疏散出來的人員傷勢情況。3)在醫療人員未到之前救護組人員根據傷勢情況采取止血、人工呼吸相應的急救措施。4)根據傷勢情況、后勤供應組依照先重后輕的原則分批送往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東院進行救治。(二)機械傷害1)搶救組安排電工立即切斷事故現場電源或移出機械。2)發生機械人員傷亡時,醫療救護組應立即對人員進行固定、包扎、止血、緊急救護等。3)傷勢嚴重、呼吸中斷或心臟停止跳動:醫療救護組人員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31、壓急救。4)根據傷情情況、后勤供應組依照先重后輕的原則分批送往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東院進行救治。(三)中毒1)搶救組立即趕往事故現場,檢查中毒患者基本癥狀。2)后勤供應組及時調派安全值班車到達事故現場,并與相關單位和部門聯系搶救所需設備、器具。3)在醫療人員未到之前、救護組對患者采取現場應急救護措施。4)轉送中毒人員途中,應有搶救人員相隨,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隨時采取應急救助措施。(四)觸電1)脫離電源對癥搶救,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脫離心源。迅速急救,關鍵是“快”2)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5.事故報告指定機構人員安全質量32、部是事故報告的指定機構,安全質量部接到報告后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根據有關法規及時、如實地向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它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還應當同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7 主要施工機械計劃設備、機械配備是本項目工程確保安全、保質保量、優質高效、順利完工的根本所在。1、設備、機械進場前必須經過嚴格的維修保養,設備完好率達到100%,嚴禁破舊及有故障的機械設備進場。2、設備、機械的數量必須滿足本項目工程在安全、質量、進度等方面施工能夠正常進行時的要求。3、所有的設備、機械和機具材料的性能必須符合要求。8 防護樁布置圖及參數防護樁參數及布置圖見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一:防護樁參數表墩號樁頂標高(m)樁底標高(m)樁徑(m)樁長(m)樁基根數(根)冠梁尺寸 寬高(m)136#58.90848.408110.5361.51137#58.96239.4621.519.52821138#58.85639.3561.519.52821139#58.4647.96110.5361.51175#56.50542.0051.2514.5241.71176#57.41742.4171.2515241.71206#57.39338.8931.518.5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