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渡南A區綜合樓鋼管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5515
2022-08-31
17頁
211KB
1、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 21. 工程設計文件 22. 規范與標準 23. 相關法律法規 3第二章 工程概況 41. 項目總體概況 42. 項目設計概況 43. 鋼管混凝土概況 5第三章 施工布署 71. 澆筑方案選擇 72. 鋼管柱混凝土配合比 73. 施工機械的選擇 84. 鋼管柱制作要求 95. 鋼管柱澆筑步驟 106. 施工準備 15第四章 混凝土施工方案 161. 混凝土的供應 162. 混凝土運輸 163. 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流程 174. 混凝土的施工組織 175. 施工縫的留置 186. 管芯混凝土澆筑 187. 混凝土試塊 208. 混凝土養護 20第五章 質量保證措施 2112、. 質量目標 212. 質量保證制度 213. 鋼管柱混凝土密實度控制 214. 混凝土密實度的檢測 22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 231. 安全防護 232. 消防保衛 233. 文明施工 244. 防止擾民措施 24第一章 編制依據1.工程設計文件序號圖紙名稱圖號備注1結構施工圖結施-01結施-34結施-06(修)結施-07(修)結施-10(修)結施-13(修)結施-32(修)結施-33(修)2.規范與標準2.1.國家標準序號標準名稱編號備注1預拌混凝土GB/T14902-20122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2011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年版4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5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規范GB/T50358-20056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質量管理規范GB/T50430-20077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GB/T50502-20098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9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施工規范GB50901-201310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規范GB/T50905-20142.2.行業標準序號標準名稱編號備注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2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規程JGJ138-20013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JGJ/T185-20094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283-4、20123.相關法律法規類別法規名稱編號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89年第22號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97年第91號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8年第6號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2年第70號國家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9號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3號國家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93號部門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第106號第二章 工程概況1.項目總體概況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三千渡南A區綜合樓5、四2建設單位3設計單位4監理單位5施工單位6計劃工期開工日期:2015年4月20日竣工日期:2015年10月30日7質量標準合格8工程地址濱河東路,三千渡北區西側,50米綠地東側;2.項目設計概況序號項 目內 容1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樁基礎+防水板主體結構形式鋼框架結構,地下局部混凝土框架結構屋蓋結構形式平屋面2地下防水(二級防水)結構自防水底板、外墻、地下室頂板抗滲等級P6材料防水4mm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構造防水止水鋼板、膨脹止水條3結構抗震抗震設防烈度:8度;抗震設防類別:丙類;抗震等級:混凝土框架二級,鋼框架三級;4主要參數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結構設計6、使用年限:50年;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B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乙級。5混凝土強度等級地下結構墊層:C15;承臺及拉梁:C35P6;外墻:C35P6;框架柱:C30;梁、板:C30;鋼管混凝土:C60自密實。地上結構鋼管混凝土:C60自密實;組合樓板:C30;構造柱:C30。6混凝土構件斷面尺寸承臺厚度:1000mm、2100mm等;承臺拉梁:300*1000、350*1000;防水板厚度:400mm;外墻:350mm;框架柱:600*600mm;框架梁:300*600、300*700、450*900、300*750等;樓板:150mm、200mm;7混凝土保護層防水混凝土基礎梁及地下室底板:7、下部鋼筋50,上部鋼筋40;梁、柱:室外露天環境25,室內潮濕環境25,其余部位20,且不小于縱筋直徑;樓板:室內潮濕環境20,室內正常環境樓板15,樓梯板15;構造柱、圈梁30;混凝墻:地下與土壤接觸面25,室內潮濕環境20,其余部位15;對有覆土的地下結構,其頂板上部鋼筋保護層:梁35,板25。3.鋼管混凝土概況本工程中共有9根鋼管混凝土柱,截面尺寸為500*500,柱芯澆筑C60自密實混凝土。鋼管混凝土柱平面位置見下圖:設計要求管芯內混凝土為C60自密實混凝土,共計約45m3。擬采用自密實免振搗法澆筑。第三章 施工布署1.澆筑方案選擇鋼管混凝土的澆筑方法有常規澆搗法、泵送頂升法、自密實免8、振搗法澆筑。本工程中鋼管柱內采用自密實混凝土,經過詳細的市場調研,太原市的混凝土供應單位的輸送泵無法滿足泵送頂升法施工的要求。為滿足圖紙要求,采用自密實免振搗法進行管芯內混凝土澆筑。2.鋼管柱混凝土配合比根據建筑施工手冊中相關要求,為避免混凝土與鋼管柱產生剝離現象,混凝土應摻適量微膨脹劑,收縮率不大于萬分之二。再結合圖紙中對鋼管內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混凝土供應單位進行試配,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見下圖。實際施工時再進行適當的調整。3.施工機械的選擇混凝土水平及垂直運輸采用三一重工SY5500THB-56V型混凝土泵車,現場T5610型塔吊配合進行導管及灰斗的吊裝。混凝土泵車及塔吊平面位置見下圖。49、.鋼管柱制作要求鋼管柱制作既要滿足混凝土澆筑要求,又要便于鋼構件的吊裝。鋼管柱內每隔1.6m設一道工藝隔板,在隔板中間開一直徑200mm的澆筑孔,四個角部再開4個直徑20mm有排氣孔,見下圖。5.鋼管柱澆筑步驟D-3軸與D-4軸鋼管柱共分三節制作安裝,1/D-4軸鋼管柱分二節制作安裝。見下圖。管芯混凝土應在鋼管柱安裝、校正并完成上下柱段的焊接后,鋼梁已安裝完成并形成穩定單元后進行。結合鋼結構安裝順序,管芯內混凝土分三次進行澆筑,見下圖。管芯混凝土第一次澆筑在地下一層鋼梁安裝完成后進行。澆筑部位為D-3軸、D-4軸地下二層、地下一層鋼管柱。管芯混凝土第二次澆筑在二層鋼梁安裝完成后進行。澆筑部位為10、D-3軸、D-4軸一層、二層鋼管柱,1/D-4軸地下二層至地下一層鋼管柱,一次性澆筑至柱頂。管芯混凝土第三次澆筑在四層鋼梁安裝完成后進行。澆筑部位為D-3軸、D-4軸三層、四層鋼管柱,澆筑至柱頂。6.施工準備6.1.鋼管柱校正管芯混凝土澆筑前,應對鋼管柱進行校正,包括標高、軸線(扭轉)、垂直度的較正,允許偏差見下表。鋼管柱安裝允許偏差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1立柱中心線和基礎中心線5mm2立柱頂面標高的設計標高+0,-20mm3立柱頂面不平度5mm4各立柱不垂直度1/1000,且不大于15mm5各立柱之間距離不大于間距1/10006各立柱上下兩平面相應對角線差1/1000,且不大于20mm6.2.11、操作平臺的搭設由于澆筑管芯混凝土時,僅完成了鋼梁的安裝,未進行壓型鋼板的鋪裝,因此在鋼梁上鋪腳手板用為操作平臺,腳手板與鋼梁采用鐵絲綁扎固定。鋼柱上焊接好環板便于施工人員掛安全帶。6.3.物資準備序號物資名稱料量備注110m鋼導管222m鋼導管13接料斗1第四章 混凝土施工方案1.混凝土的供應本工程采用預拌混凝土進行施工,施工前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共同考察后,確定混凝土供應廠家。根據本工程混凝土施工特點及技術要求,由技術部門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與攪拌站簽定技術協議。因地理位置的特點,混凝土的調度、運輸、初凝時間的控制、意外情況的應急措施等在施工前需精心計劃、周密安排。實施過程中必須加強12、控制、加強指揮,保證正常施工。由工程部、技術質量部、攪拌站密切配合來保證混凝土的施工供應和質量要求。2.混凝土運輸混凝土運輸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車在接料前應將車內殘留的混凝土清洗干凈,并應將車內積水排盡。自密實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攪拌運輸車的滾筒應保持勻速轉動,速度應控制在3r/min-5r/min,并嚴禁向車內加水。運輸車從開始接料至缷料的時間不宜大于120min。缷料前,攪拌運輸車罐體宜高速旋轉20s以上。自密實混凝土的供應速度應保證施工的連續性。3.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流程4.混凝土的施工組織本工程混凝土澆筑需連續不間斷進行施工,混凝土的施工必須嚴密組織。從勞動力、機械配備,倒班施工,要考慮各種可能發生的問題,按最困難的情況做好準備,與攪拌站共同做好混凝土的供應工作,發生意外的應急措施,施工現場夜間施工保證工作面照明情況良好,不斷電。照明燈具、線路檢修完畢。澆灌混凝土所用馬道應支搭完畢,并經檢查合格。現場道路清理干凈,保證泵車停靠位置及混凝土運輸車進現場后的行駛路面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