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綜合維修基地建設項目腳手架坍塌事故應急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5517
2022-08-31
13頁
62.50KB
1、 目 錄 一、編制目的1二、 編制原則1三、編制依據1四、腳手架工程施工原則2五、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六、應急救援組織5七、應急救援聯系電話7八、預防與預警7九、應急處置8十、應急資源10十一、培訓和演練11十二、應急搶險總結12十三、預案的評審與改進12腳手架坍塌事故應急預案一、編制目的為提高濟南綜合維修基地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后的應對能力,及時控制事態擴大和消除事故次生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帶來的負面社會影響,特制訂本預案。 二、 編制原則腳手架坍塌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應堅持“救人第一,科學施救”的指導思想和“先易后難,先2、救人后救物,先重傷后輕傷”的原則進行救援。始終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實加強員工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災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堅持“居妥思危、預防在先”的原則。把應對突發事件的各項工作落實在日常管理之中,認真做好預防事敵工作。加強基礎工作,完善網絡建設,增強預警分析。力爭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將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做好預案演練,提高防范意識,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三、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3號)3、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3、例4、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5、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6、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7、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8、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9、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碳素結構鋼GB/ T700-20060四、腳手架工程施工原則本工程考慮到施工工期、質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選擇方案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1、架體的結構設計,力求做到結構要安全可靠,造價經濟合理。2、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能夠充分滿足預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選用材料時,力求做到常見通用、可周轉利用,便于保養維修。4、4、結構選型時,力求做到受力明確,構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檢查驗收;5、綜合以上幾點,腳手架的搭設,還必須符合(JC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檢查標準要求,并要符合濟南市文明施工標準。6、腳手架施工中做到設計經濟合理、安全使用,并嚴格執行設計、施工、驗收和使用程序,確保腳手架工程施工安全。五、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一)腳手架坍塌事故的特點1、逃生困難,易造成人員傷亡腳手架坍塌事故的發生往往出乎人們的意料,坍塌來勢迅猛,人們感知時間極短,來不及作任何反應就被團于廢墟之中。特別是施工中各部位承重結構5、的穩定性還沒有達到設計標準的階段,當施工區域發生倒塌事故時,極易引發整體連帶性的倒塌現象,建筑工地上緊張的施工人員難以顧及身邊潛在的危險,因此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時,正在施工的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根本來不及作出任何逃生反應,或采取任何防御措施,就被埋壓在坍塌的腳手架廢墟中。2、混凝土易凝固,施救時間緊迫在混凝土澆筑中,根據施工工藝要求,澆筑某片或某個預定單位內的混凝土必須是連續性作業,不能中途停止,以保證混凝土能形成一體,不產生裂縫。在澆筑過程中,如果施工支架不牢固,混凝土作業面就會發生整體倒塌,施工人員就會被埋壓在混凝土之中,如搶救不及時,混凝土很快凝固,遇險人員就會被固定凝結在混凝土堆之中,不6、僅救援難度加大,甚至會造成人員快速死亡。3、現場情況復雜,行動展開困難腳手架發生坍塌,破碎的建筑構件連帶著鋼筋、模板縱橫交錯地堆積在廢墟之中;遇險人員埋壓的部位深度不一,具體位置難以探明,同時,腳手架坍塌事故現場混亂,救援車輛、人員到達現場難,施工現場的突然坍塌,往往會造成大量的群眾涌入事故現場,圍觀人群惶恐不安,受傷群眾哭喊聲、求救聲等一片狼藉,現場秩序極度混亂,而通往事故現場的救援通道極易形成交通堵塞,救援力量難以迅速到場,人員疏散和施救工作展開困難。4、救援時間長,后勤保障難度大,事故現場有的面積教大,遇險人員較多;有的情況復雜,搜救難度大;有的搬移破碎建筑構件、清理廢墟的任務量大,因此7、應急救援行動持續時間較長。特別是有次生災害事故發生的情況下,救援任務就更加繁重。超長的救援時間,使救援人員體力消耗大,救援器材裝備的損耗也非常大。有的災害現場甚至需要上百人進行救援,同時各類救援裝備的耗損激增,給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二)事故類型分析1、腳手架不合格引起的倒塌(1)腳手架材料不合格腳手架管、扣件進場檢驗把關不嚴,讓不合格的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如架管銹蝕嚴重、壁厚不滿足要求,可調底座鋼板厚度小于6mm,頂托鋼板厚度小于5mm,絲桿和鋼板焊接時絲桿斷面損傷大;在搭設時,也未將不合格的材料剔除。(2)腳手架未進行承載力、剛度、穩定性驗算。(3)腳手架基礎承載力不夠。8、搭設前未對基礎進行認真處理,如未預壓、未硬化、無墊板、基礎排水不暢、承臺周圍回填土區域回填不實等。(4)未按腳手架施工圖進行搭設,搭設完沒有進行嚴格驗收。未按施工圖要求設置縱向、橫向、水平剪刀撐,剪刀撐的搭接長度、扣件的擰緊力矩不符合要求,上碗扣沒有上緊、未按要求設掃地橫桿,底托外伸長度過長、立桿上端包括可調螺桿伸出頂層水平桿的長度大于0. 5m,可調螺桿伸入立桿頂部大于300mm。2、腳手架超載或偏載引起的倒塌(1)豎向超載或偏載,腳手架上大量堆放各種鋼管、鋼模,或用架體提升重物或不對稱澆筑。(2) 水平荷載過大。(3) 如遇大風或意外外界物體撞擊等。(三)危害程度分析承重腳手架由于某種原因9、倒塌將會使被承重部分受到破壞造成大量經濟損失,如支撐混凝土垮塌、開裂、傾覆等,使在場人員高處墜落或物體打擊傷人,還會毀壞附近的各種設施,甚至對兩邊東輛和行人造成傷害。六、應急救援組織項目部成立腳手架坍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項目書記擔任組長、項目總工、現場經理擔任副組長,其他部門管理人員擔任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同時負責通訊、現場搶救、后援、善后處理等工作小組,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地其他人員立即就近通知項目部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立即向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項目書記副組長:項目總工、現場副經理組員:工程部、物機部、安質部、綜合辦公室、工經部、工地試驗10、室主要負責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項目部安質部,由安質部長任辦公室主任。主要職責為負責對內外部的協調和溝通。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是:(1)組織指揮項目部的應急力量參與事故險情應急救援行動。(2)監督指導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任務。(3)協調解決應急處置中的重大問題。(4)及時向上級單位和領導匯報險情,并通報相關單位和部門。(5)制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行動的實施方案。(6)協調在項目部范圍內的各種力量參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行動,并與現場應急力量及各有關單位保持聯系,及時掌握險情動態。(7)組織項目部救援人員的安全知識、專業知識、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培訓和安全知識宣傳。(8)組11、織項目部安全生產應急演練和救援應急演習工作。 3、各應急小組職責及聯系電話應急救援組織 組 長 電 話組 員 主要職責指揮領導小組滿在勇、邢福雙張博、趙恒強發布、實施和解除應急救援指令。向新聞和上級單位通報事故情況。救援專業組應急救援組朱繼軍崔鐵軍、牟文杰、董林巖、董玉偉、于偉、劉繼全按照工程技術管理部制定的方案,佩戴安全防護工具,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對受傷人員進行救護,對坍塌架體在設備的配合下進行妥全處置,避免引發次生災害。后勤保障組牟文杰王雪和、孫文波、孟愷資金和車輛的調配,救援機具、器材和物資的供應。確保通訊暢通,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治安保衛組劉繼全董玉偉、李洪斌在相關范圍12、內設立警戒線,維持現場秩序,疏散車輛,引導救援車輛和人員到達指定位置應急救援組織 組 長 電 話組 員 主要職責技術分析組潘立建劉伽寧、趙輝、郭文博組織收集相關材料,分析傷亡原因,提報事故報告。善后處理組孫路欽張娜、胡金道、李廣年負責傷亡人員家屬的接待、安撫、理賠等工作,保證社會穩定,事故處理完成后,應組織調查小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三要原因、類別、性質、責任、教訓、防范措施以及搶險工作的成效等七、應急救援聯系電話醫療急救:120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急救電話:(醫務科)八、預防與預警(一)危險源監控工程部、安質部負責施工區域管理范圍內的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工作,對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13、,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檔案,并且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對可能引發重大事故的險情或者災害可能引發的腳手架安全事故的重要信息應及時了解,掌握腳手架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可容許的危險狀況。建立健全施工區域內重大危險源信息監控方法與程序,對腳手架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識別和評估。建立動態的危險源監控系統(即:現場技術負責人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專職安全員現場督導,施工負責人全程管控)在技術和管理措施上加強重大事故危險源的監控,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如遇重大危險因素及時上報施工區域領導小組,對危險設備和區域予以明顯標識,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管理。預防措施1、施工前,由施工區域技術人員以書面形式向作業班組進行14、施工操作進行技術交底及安全技術交底,交底雙方履行簽字手續,作業班組應對照書面交底進行上、下班的自檢和互檢。2、腳手架搭設前,首先對腳手架管等原材料進行檢驗,保證合格的材料進場。3、待第一步架體拼裝完成后,應調整所有立桿的垂直度和水平桿的平整度和直線度,待全部調整完畢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搭設。4、腳手架搭設過程中應在兩端設置標準盤梯等安全通道,禁止人直接攀爬。搭設人員應系安全帶,穿防滑鞋,及時安裝剪刀撐,禁止到最后才安裝剪刀撐,必要時可做一些輔助支撐,如拋撐等。支架高度大于4. 8m時,頂端和底部必須設置水平剪刀撐,中間水平剪刀撐設置間距應小于或等于4. 8m。5、支架搭設完成后對支架進牙15、于預壓,預壓期間應注意天氣變化,防止下雨、下雪造成預加荷載的超載、當有六級及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乍業,雨雪后上架前對地基進行檢查。6、禁止在架體上放置設備,腳手架作業面上的荷載,不超過3kn/,禁止用架體提升重物。7、在外側腳手架架管上刷紅白漆,掛密目式安全網圍護,懸掛妥全警示標志,在十字路口及圍擋轉浙等易受外界碰撞的區域設置混凝土防撞墩,混凝土防撞墩外設輪胎墻防護措施。8、多組進行拆卸作業時,加強現場指揮,并相互詢問和協調作業步驟,嚴禁不安程序進行任意的拆卸。九、應急處置(一)、應急響應分級根據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本預案應急響應分為三級,具體要求如下:16、一級響應是指由于腳手架坍場事故,造成財產損失巨大,社會影響較大,并導致人員死亡或3人以上人重傷的事故。二級響應是指由于工作中由于腳手架坍塌事故。導致重傷1-2人的事故。三級響應是指由于工作中由于腳手架坍塌事故,財產損失不大,社會影響較小,無人員傷亡的事故。(二)、響應程序1、腳手架坍塌事故發生以后。應迅速確定事故發生的準確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腳手架損壞程度、人員傷亡情況等,現場施工人員應及時通知現場負責人,現場負責人應安排及時切斷和架體連接的可能引發次生災害的電源。2、現場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報告給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接到報告后。應通知(或通過應急辦公室通知)小組成員馬上到位17、,全力以赴投入搶救,并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3、當事故超出施工區域應急處置能力時,應向上級主管部門乃至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請求支援,并組織搶救組人員進行必要的自救。(三)應急處置1 施工現場發生腳手架坍塌事件,應立即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并設立危險警戒區域,嚴禁與應急搶險無關的人員進入。2 迅速確定事故發生的準確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腳手架損壞的程度、人員傷亡情況等,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應急處置。3 按著救人優先的原則,且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搶救重要資料和財產,并注意做好應急人員的自身安全。4 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發生,并將其轉移至安全地方。5 對未坍塌部位進行搶修18、加固或者拆除,封鎖周圍危險區域,防止進一步坍塌。6 如發生大型腳手架坍塌事故,必須立即劃出事故特定區域,非救援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特定區域。迅速核實腳手架上作業人數,如有人員被坍塌的腳手架壓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桿件,將傷員移出。如腳手架太重可用吊車將架體緩緩抬起,以便救人。7 現場急救條件不能滿足需求時,必須立即上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并請求必要的支持和幫助。撥打120急救電話時,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和人員傷害情況,并派人到路口進行接應。警戒組在事故發生區域設置警戒線,設人把守,除搶救人員可以進出外,禁止任何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發生區域,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8、19、 指揮員應采用“網格法”將事故現場劃分為若干救援區域,由到場的各級指揮員分片負責實施。搶救的方法和措施要結合坍塌現場的具體情況,機動靈活、因地制宜地進行。9、 迅速核實腳手架上作業人數,如有人員被坍塌的腳手架壓在下面,事故搶險組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桿件,將傷者移出。如腳手架太重,可用千斤頂、必要時動用吊車將架體緩慢抬高,以便救人;如無人員傷亡,立即實施腳手架加固或拆除等措施。10、疏散組及時和周圍的交警隊聯系,協助交警進行局部交通管制,用路障、移動護欄等設施對車輛和行人進行疏導,避免交通堵塞。11、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應根據實際情況對腳手架進行加固或拆除,在確20、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四)、應急結束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確認無人員被困,架體穩定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現場應急結束。 (五)后期處置事故處理完畢后,善后處置組及時統計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組織調查小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類別、性質、責任、教訓、防范措施以及搶險工作的成效等。 十、應急資源1、急救箱的配備常備藥品:消毒用品、血壓計、止血帶、無菌橡皮手套、無菌敷料、棉球、棉簽、繃帶、膠布、鑷子等。2、常用救援裝備:序號品名單位數量存放地點責任部門1汽車輛1施工現場綜合辦公室2擔架副1安質部安質部3急救箱只1安21、質部安質部4對講機對20主要管理人員配備物機部6安全繩米100材料倉庫物機部7手電筒個10材料倉庫物機部8安全帽個50材料倉庫物機部9安全警示帶米1000材料倉庫物機部10挖掘機小松PC2001施工現場物機部11反光衣件10材料倉庫物機部十一、培訓和演練1、組建搶險搶救隊,進行應急知識教育培訓應急預案的培訓由安質部組織實施。培訓對象應包括參與應急救援的指揮人員、救援隊伍人員、輔助等相關人員。培訓方式采用集中培訓,培訓地點為項目分部會議室。發生事故時首先安應急救援小組進行搶救,需用較多人員時可由各施工隊及時進行匯集,對搶救隊和項目部所有人員均進行針對性的應急知識培訓。2、進行應急演練,提高應急救22、援能力為在出現腳手架坍塌事故時,能反映迅速,有條不紊的實施搶險搶救工作,項目經理部對預設坍塌事故進行模擬演練,由安質部長朱繼軍負責組織安排,演練安排在施工相對空閑的時間進行,使高空作業人員均參與其中,并填寫應急演練記錄表,記錄演練內容、人員分工、方案、處理程序等。十二、應急搶險總結事故處理完畢和生產恢復后,項目部對應急預案的整個過程進行評審、分析和總結,找出預案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評審及修訂,不斷更新完善和改進應急預案,使以后遇到緊急情況等能處理及時,將安全、財產損失降低到最底限度。十三、預案的評審與改進根據應急預案的培訓與演練過程記錄,應對應急預案的功能和效果進行評審,對在培訓或演練過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階段,應進行分析總結,確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及時間的充分性。根據分析總結的結果對預案功能予以改進。預案的評審與改進由應急領導小組授權安質部組織,由應急組織機構各部門負責人、應急救援隊伍和其他輔助等相關部門人員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