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熟料生產線工程熟料庫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5541
2022-08-31
15頁
39KB
1、扶綏新寧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二期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工程 三線熟料庫沖孔樁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批準: 熟料庫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設計圖紙2、地質勘察報告3、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BJ94-944、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5、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88二、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本工程基礎為采用1100沖孔灌筑樁,共132根,入全巖深度1倍樁徑。2、地質概況:本廠勘探依據巖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質。第層為素填土;第層為粘土;第-1層為土洞填充物;第層為微風華大理石,局部溶洞發育洞高0.518.90m,具有一定不穩定性。三、工程質量:達到JGJ94-94建2、筑樁基技術規范及有關規范標準,成樁合格率100。四、施工準備:為滿足建設單位進度要求和必要的技術質量保證的需要。1、根據工程的要求及時組織施工人員到位和施工機械進場。2、現場施工技術準備。修訂和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報業主和監理審批。3、認真審圖,提前解決好一切圖紙問題。熟悉工程地質情況,明確有關施工參數。4、根據現場材料作好砼配合比試驗。5、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之熟悉本工程所執行的施工規范和標準,掌握施工參數。五、施工機械和材料準備1、主要施工機具鉆機6臺;砼輸送泵1臺;電焊機2臺;切割機1臺;裝載機1臺;攪拌機1臺,泥漿泵6臺。2、物資準備主要材料,按計劃采購、供應,陸續進3、場,保證工程所需。六、人員配備技術員: 2人 測量員:2人 試驗員: 1人鉆 工:24人 鋼筋工:10人 砼 工:10人 電焊工:3人 電 工: 2人七、沖孔灌注樁施工一)工藝流程沖孔樁施工的工藝流程見下圖。測量放樁位挖埋設護筒鉆機就位成孔一次清孔驗收鋼筋籠制作及驗收下鋼筋籠下導管二次清孔制備砼驗收灌注砼沖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圖二):成孔1、護筒采用鋼護筒,壁厚3mm,內徑為1200mm,長度為1.01.5m采用人工挖埋法埋設。護筒埋設位置要準確,深度必須超過雜填土深度進入原狀土0.2m以上,筒體垂直定位后,四圍用粘土分層回填夯實,并在護筒上用紅漆標示出十字線,用以確定樁中心位置。2、泥漿a、4、泥漿池的設置泥漿池分為沉淀池與儲漿池,均設置在孔附近,儲漿池、沉淀池大小滿足沖孔時泥漿循環流量。并合理布置泥漿池位置,盡量保證挖設的儲漿池及沉淀池能同時保證幾個孔使用。b、泥漿性能指標、比重:泥漿在沖孔中對孔壁的側壓力,隨著泥漿比重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泥漿比重越大,孔壁越穩定,但泥漿比重過大,不利于加快鉆進速度以及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粘度:粘度是液體或混合液體運動時的各個分子顆粒之間產生的內摩擦力,粘度大,泥皮厚,懸浮鉆渣能力強,但易糊鉆,影響鉆孔進度,粘度小對固壁和防止翻砂、滲漏不利。、失水量:失水量是泥漿在沖孔內受壓力差的作用而滲入地層的水量,含水率小有利于沖孔清孔。、靜切力:靜切力是靜止5、的泥漿受外力作用開始流動所需的最小的力,靜切力若太大,則流動阻力大,泥渣不易沉淀,若太小,則懸浮攜帶鉆渣效果不好,泥渣易下沉,造成埋鉆事故。、膠體率:膠體率是泥漿靜止后。其中懸浮狀態的粘土,顆粒與水分離的程度,膠體率高,則粘土顆粒不易沉淀,懸浮鉆渣能力高,否則相反。、PH值:維護一定PH值對保持泥漿指標非常重要,使混入泥漿中的粘土顆粒進行分散,增加泥漿中膠體顆粒。當比重上升時,加純堿使粘土顆粒體積膨脹,容易分散增加泥漿表面的水化膜,保護粘土顆粒不會粘結在一起,因而可以增加泥漿的穩定性,失水率小,膠體率好。根據以上沖孔樁施工時對泥漿的要求,并結合以往施工的經驗和場地地質情況,確定本次鉆樁施工的泥6、漿性能指標如下表:泥漿性能指標項目相對密度g/cm3粘度S靜切力mg/cm2含砂率膠體率失水率m1/30 min 酸堿度PH泥皮厚度mm/30 min 指標102520306953079133、泥漿的制備a、原料的選擇根據地質勘查報告,場地內土質為粘土,有造漿特性,且在鉆進過程中造漿且漿液穩定。因此采用土質中的土層自然造漿,實際施工中有些鉆孔的土層造漿能力弱,可選用能力好的粘土并適量的碳酸鈉作鉆孔造漿材料。b、泥漿調制在泥漿池內注滿清水,在孔內加入適量的碎粘土和清水,啟動鉆頭沖擊粘土溶解分散,并加入適量的碳酸鈉,然后啟動泥漿泵循環,充分循環后,測定泥漿的各項性能指標,調整直至達到各項指標要求。7、同時在鉆進中應經常檢查泥漿指標及時調整。c、鉆進1)鉆進工藝參數2)正循環鉆孔操作注意事項鉆機安裝要平整穩固,鉆孔孔位要對準。鋼絲繩要帶緊,以減少晃動,防止擴孔和卡鉆,沖孔速度要與泥漿排放相適應。要防止泥漿排量不足,鉆碴來不及排除而造成埋鉆事故。起落鉆頭要均勻,避免撞擊孔壁。4、沖孔事故及其處理方法在沖孔過程中,由于施工不當,往往會造成坍孔、掉錘頭、漏漿、堵鉆、斜孔等事故,出現上述事故,要及時處理。坍孔:如護筒埋設不穩固和漏水,操作不當,錘頭提升或下落時撞擊孔壁,泥漿性能與地層不相適應,孔內水頭不足或加水時水流沖擊孔壁,孔口壓力過大等,均系坍孔的原因。孔口坍塌有明顯特征,如孔口局部坍塌,護筒傾8、斜式下陷,發現后應及時回填粘土或碼粘土劃草袋并校正好孔位繼續施工,或者拆除護筒,將孔填滿后重新放樣再鉆。若孔口嚴重坍塌向下及周圍擴展危及鉆進穩定時,可下鋼護筒至未坍處至少1米,護筒周圍填充粘土至密實再繼續施工。孔內塌方有下述現象:孔內水位不穩定,有細密水溝,孔突然變淺,錘頭達不到原來的孔深等,孔內坍方不嚴重時再加大泥漿比重繼續沖孔,嚴重時則回填重鉆。發現坍孔后,仔細分析原因,查清原因或位置,然后進行處理。掉錘頭:卡鉆時強扭、強提操作不當,會造成掉錘頭事故。掉錘頭后應及時摸清情況,查明原因。如孔深、錘頭是否偏斜,有無坍孔等,然后采取有效措施,盡快處理。若錘頭被沉淀物或坍孔埋住,應首先清孔后再使用9、打撈工具。以防止坍孔或護筒下部坍塌。斜孔:鉆機在沖孔時位移或偏沉,地層軟硬不一等,會造成斜孔,一經發現立即糾正,斜孔不嚴重時可重新沖孔繼續鉆進,嚴重時回填至斜孔以上0.5米重沖。漏漿:施工中一般遇到的有護筒底及焊縫漏漿兩種情況,前者一般是因護筒埋置較淺,特別是在流砂地帶更易發生,一旦發生應停止施工,將孔內回填粘土,待沉淀密實一段時間后再重新鉆進。縮孔:塑性土壤遇水膨脹后使孔徑縮小,可采用上、下復掃使之擴大,并盡可能縮短從沖到下導管的間隙時間,及時澆筑水下混凝土。5、清孔鉆孔達到設計標高,經終孔檢查后,即應及時清孔。清孔的目的在于沉渣盡可能減小,提高樁端承載力,同時也為灌注水下混凝土保證質量。清10、孔方法用換漿法清孔,清孔分二次進行。第一次清孔利用錘頭沖擊以相對密度較低的泥漿注入,并可投入1.52.0的碳酸鈉,將孔內的懸浮鉆碴和相對密度較大的泥漿換出。第二次清孔利用灌注混凝土導管進行。清孔標準a、清孔后泥漿指標應達到相對密度1.101.20m,粘度1720S,含砂率小于4。b、在灌注水下砼前,測量孔內沉渣厚度,對于端承樁,不大于設計規定和規范規定。一般要求沉渣厚度不大于5cm。清孔注意事項a、清孔排渣時,應及時向孔內注入新鮮泥漿,保持孔內水頭,應以實際鉆孔底標高為準計算沉渣厚度。b、不得用加深孔底的方法代替清孔,以免孔內產生過多沉淀。c、清孔達到標準后,應抓緊拆出鉆具,以免孔內產生過多沉11、淀。6、沖孔灌注樁成孔質量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備注1孔中心位置群樁:不大于10cm單樁:不大于5cm2孔徑不小于設計樁徑3傾斜度小于14孔深符合設計5沉渣厚度506清孔后泥漿指標相對密度1.101.20,粘度1720S,含砂率小于4三)鋼筋籠制作、安放1、制作前應將主筋調直并清除表面污垢、銹斑,其接頭采用搭接焊,接頭雙面焊縫長度不小于5d,單面焊縫不小于10d。焊材應根據母材材質合理選用,焊縫寬度不小于0.7d,厚度不小于0.3d。2、鋼筋籠分段制作時,主筋焊接接頭同一截面面積最大百分率不得超過50。3、鋼筋籠保護層采用鋼筋耳環或砂漿墊塊設置。4、鋼筋籠吊放采用鉆機進行安放,吊放時應對準孔12、位輕放,若遇阻礙,徐起徐落使之下入,若無效,應立即停止下放,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嚴禁高起高落,強行下入,以免碰撞孔壁引起坍孔。鋼筋籠下入孔內后,牢固定位,防止水平位移和浮籠。5、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主筋間距10mm箍筋間距20mm籠直徑 10mm籠總長 50mm四)混凝土制備砂、石、水泥及加水量嚴格計量,執行砼配合比及施工配合比,原材料投量允許誤差:骨料不超過3,水泥不超過2。優先使用525mm級配石子,中粗砂。攪拌時間不少于90秒。試拌后作坍落度試驗應在1822cm之間,最大骨料不大于4cm。五)混凝土灌注導管絲扣完好,連接平直,密封性好,內壁光滑。導管安裝入孔時位置應居中,導管底口距孔底以3013、50cm左右為宜。確定初灌量選用料斗,首批砼灌入后,導管埋入砼面以下0.8米,灌注過程中導管埋深宜為26米。砼灌注應有后續措施,保證灌注連續,時間不宜超過8小時。砼灌注后應高出設計樁頂標高0.8m作為浮漿,以保證樁頭強度。六)泥漿處理措施根據現場施工條件,鉆進過程中的泥漿循環使用,在施工場地無建筑物的征用農田挖坑沉淀。七)季節性施工技術措施1、雨季施工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采取相應的防雨設施,在機臺搭蓋防雨棚,并做好場地排水工作,用多臺潛水泵抽水,保證其正常施工。2、采取有效技術措施,防止水泥受潮或淋雨,混凝土、砂漿受雨淋含水量過多時,調整攪拌砼的加水量,防止水灰比超出設計配合比引起砼離析,14、從而影響砼強度。八、質量保證措施1、人員、組織保證體系,明確每個崗位質量責任。各工序質量由施工班組自檢后報質檢組互檢,再由技術質檢部終檢,最后報監理單位驗收。2、技術措施1)準確放樣定位,確保樁位偏差在規定要求范圍內,根據建設方提供的基準坐標和樁位平面圖放出控制軸線,請監理驗收后用C20砼保護好控制樁建立施工控制網。開挖每樁護筒時,由測量員控制隨挖隨測,保證護筒偏差小于10mm,并在護筒上標示樁位中心,作為樁機就位時的對照中心。2)成孔時,正確使用泥漿,成孔錘頭應該有保徑裝置,確保成孔口徑在1.01.05倍設計樁徑之間,在易坍塌土質中鉆進時,應適當加大泥漿比重。 3)二次清孔應徹底,使用比重115、.10、含砂量小于4的泥漿,清孔結束時應確保孔口返出泥漿的性能達到要求,以保證灌注前沉渣厚度小于5cm。二清結束至砼灌注開始的間隔時間小于30分鐘,否則應重新清孔。4)制作鋼筋籠偏差小于規范要求,安放鋼筋籠時,確保籠頂標高后,用吊筋固定。四周加保護塊校正籠中心。5)砼灌注是成樁最關鍵的工序,應嚴格執行工藝要求,確保不產生縮徑、離析、斷樁等情況。在砼面升高至籠底時,要保證導管埋深并盡量減小導管埋深,并使下料勻速,防止砼頂托造成浮籠。八、沖孔樁堵管事故處理方法及防治措施a、處理方法:當發生堵管事故時,首先用長20鋼筋從料斗插入導管內攪動,邊攪動邊振動導管;當仍未疏通導管時,采用加長振動棒插入導管內16、振搗,邊振搗邊上下活動導管,使導管疏通。b、防治措施:灌注前,用水潤濕料斗、導管,先攪拌一盤砂漿置于料斗底部,然后攪拌正常混凝土;嚴格按配合比上料攪拌混凝土,控制攪拌時間,保證混凝土的和易性;導管埋深控制在26米范圍內;保持灌注的連續性,每次提管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一般2030分鐘提管一次。九、斷樁事故處理方法及防治措施a、處理方法:當發生斷樁事故時,停止灌注,通知設計院研究處理。或進行補樁,或采用沖擊鉆至原樁底標高。b、防治措施:灌注時,泥漿比重不易太大,應控制在1.101.15;導管埋深不易太小,應控制在2米以上。十、安全生產、文明施工1、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守各項17、規章制度及作業指導書,嚴禁違章作業,設專職安全員,跟班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及監控。2、現場挖設的儲漿池和沉淀池周圍均加設圍護欄,進行安全防護,并設專人對泥漿池和儲漿池進行看護,做到不隨地溢流。3、施工現場使用的各種電器設備均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并嚴格遵守接地要求。4、施工用的電纜在場地內必須架空,不得在地面拖拽,避免磨損、受壓。5、機電設備由專人負責操作,未經培訓無操作證者,不得上崗。6、設專職機修工對機電設備等進行經常性檢查和保養,及時維修。7、在施工作業時,必須注意力集中,謹慎操作,不得玩物職守。十一、施工進度計劃沖孔樁樁數為132根,計劃投入6臺鉆機,每臺鉆機分兩班,每班3個人,24小時作業,平均每臺鉆機2天完成一個孔的施工,計劃60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