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龍鐵路攪拌站應急救援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5666
2022-08-31
11頁
36.50KB
1、攪拌站應急救援預案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攪拌站應急預案一、總則 1、目的為加強攪拌站對突發事件處理能力,提高應緊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迅速有效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最大限度的減輕損失,確保安全生產、實現優質服務,特制定本應急救援預案。 1.2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 GB/T28001-2001 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2、AQ/T 9002-2006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7號文)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49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主席令第69號)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辦法(安監總局第21號令)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公司范圍內發生的突發性觸電、火災事故、機械傷害事故、拌和樓作業事故、職業健康管理。1.4 應急預案體系 突發性災害應急救援組織小組機構與管理職責1、 應急救援組織小組機構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應急救援組組成,應急組織機構見下圖: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財務部負責人試驗室負責人辦公室負3、責人工程部負責人安質部負責人機物部負責人拌站安全負責人拌站生產負責人2、 應急救援組織管理職責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由站長擔任,副組長由調度擔任,成員由攪拌站全體員工組成。設置值班室和24小時值班電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建立健全攪拌站重大危險源監控方法和程序,對安全事故隱患和重大危險源實施監控;負責本攪拌站相關信息收集、分析和處理,并按月計劃、季度計劃和年報的要求,定期向項目經理部報送有關信息。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和總公司及本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組織開展事故應急知識培訓教育和宣傳工作。 在接到事故現場人員的報告后,應急救援領導4、小組有關成員迅速到達事故發生現場,迅速查清事故發生的位置、環境、規模及可能發生的危害;迅速溝通應急領導機構、應急隊、輔助人員以及災區內部人員之間的聯絡;迅速啟動各類應急設施、調動應急人員奔赴現場;迅速組織醫療、后勤、保衛等隊伍各司其責;迅速通報事故或災害的情況,通知鄰區做好各項必要準備。 領導小組成員必須根據應急預案的內容、結合現場實際,制定搶險救援具體方案,組織指揮現場應急搶險救援人員開展應急救援,并采取措施控制危害源,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好事故現場并及時向項目經理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事故情況。二、搶險應急救援措施 1、處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5、的原則 (1) 施工前期,針對在攪拌站中可能出現的特殊危險情況,提前預測,并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及配備應急人員,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以防突發事件,并定期組織演練,確保施工安全。 (2) 突發事件是指在攪拌過程中,出現停電、拌和樓出故障造成人員傷害、火災等原因造成中斷攪拌生產的非正常情況。 (3) 對于處理突發事件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高度集中、統一指揮的原則;迅速、準確地報告事故情況,確保信息渠道暢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減少損失,防止災害的發生;積極合理地調動人力物力投入搶險,盡快恢復生產;加強職工搶險意識宣傳,居安思危,妥善發布新聞信息。2、突6、發性觸電、火災應急搶救措施2.1、應急準備(1) 危險源識別施工現場下列工序或作業存在觸電事故危險未使用TN-S系統,工作零線帶電。電動設備金屬外殼與PE線(保護零線)連接失效或連接少于2處(未重復接地)。作業臺架或移動照明未使用安全電壓。電線路絕緣破損漏電,且電器設備開關箱漏電保護器失效或漏電保護器參數選擇不合理。機電設備維修帶電作業。電工、電焊工作業不使用個體防護用品。交配電設備屏護失效等。外電線路防護安全距離不夠。(2) 預防措施制定完善的施工用電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術措施,按規定維修檢查電器設備和線路,確保電器安全可靠。施工臨時用電應采用TN-S保護系統,按電源系統中性點是否接地,分別7、對電器設備采用保護接零系統或保護接地系統。在電源系統中性點接地的TN-S保護系統中,按漏電保護器安裝和運行標準要求,對所有設備安裝漏電保護器和實現漏電保護器的分級保護。在潮濕、金屬占有系數較大的工作環境,應選用加強絕緣或雙重絕緣() 的電動工具、設備和導線等。攪拌站的配電箱、開關箱、電線路應嚴格執行日常巡查制度,破損的配電箱、開關箱應立即更換,高壓、變配電設備的圍欄、屏護高度應滿足防護屏安全要求中的規定,并樹立明顯的標示牌。當安全距離不足時,還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采用連鎖保護安全技術防止觸電事故,如雙電源的自動切換保護安全裝置,電焊機空截斷點或降低空截電壓裝置等。采用絕緣防護用品(絕緣手8、套、絕緣鞋、絕緣墊等)預防觸電事故。對作業人員進行觸電應急救援知識培訓。2.2.應急搶險物資常用救急箱:2個;救急擔架:2個;常用救急藥品:若干(隨時補充以保證使用數量);止血帶:若干(隨時補充以保證使用數量)。2.3.應急處理措施(1) 一旦發生觸電、起火事件,首先應立即呼救報警,迅速關閉電源,在場員工均應立即協助搶救。同時按突發性事件上報程序上報總隊領導。(2) 發現火災應迅速將著火物附近的可燃、易燃物移開,并用現場的滅火器材滅火。(3)火勢較大時,立即通知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啟動預案,結合實際,迅速制訂滅火方案,組織項目部義務消防隊進行滅火;有人員傷亡時,拔打急救中心電話 120,要求急9、救。如火勢一時不能撲滅,應急領導小組應一面組織指導疏散人員,一面指揮滅火和搶救物品,同時向當地消防部門報警,派人到交通路口引導消防車輛進入現場滅火。(4) 火警發生時,電話總機應優先接通火警電話。3、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搶救措施3.1 應急準備(1) 危險源識別 拌和樓在運行過程中機械的轉動和機械車輛的運行(如裝載機等)等存有重大危險源;維修、運行過程中機械設備失穩、傾倒、機況不良、違章操作、機械安全保護設施欠缺等存有重大危險源;施工現場一些機械設備可能使作業人員造成多種傷害。這些傷害是:夾傷:人的身體及四肢在機器的閉合或往返運動中被夾住。在有些情況下,肢體被卷進閉合運動的部件中時,也會發生夾傷。10、例如,在使用抓夾工具操作不當時,會夾傷手指。撞傷:施工人員盲目進入機械的旋轉活動范圍內時,會造成嚴重傷害。接觸傷害:當人體接觸到機器的鋒利的或銼狀的表面時,會發生傷害。另外,接觸高溫或帶電部件,也會造成傷害。卷動傷害:頭發、耳環、衣物等卷入機器的運動部件造成傷害。射傷:在機器運轉時,因機器部件或工件被拋出而造成的傷害。例如,碎條、細渣、熔滴或機器部件的碎片拋出造成的傷害。(2) 預防措施工程實施前,對參與本工程施工的人員進行機械設備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制訂各種機械設備的安全生產操作規程,操作人員在施工中嚴格按照技術操作規程施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是經過有關部門培訓、考核合格11、后持證上崗操作,嚴格禁止無證操作行為。新進場的機械駕駛人員必須經過跟車實習,熟悉攪拌站狀況后方可獨立操作。作業場所的機械設備在正常運轉時候,施工人員嚴禁盲目進入機械旋轉危險區域內,當需要通過機械設備運轉范圍時,必須向司機發出信號,待司機停止運轉時方可通過。建立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檢查制度,加強工前安全提醒、工中安全檢查、工后安全總結的三工制活動。以不斷地增強施工人員自防互防能力。3.2應急處理措施(1) 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立即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值班人員匯報事故時間、地點、方位、受傷人員情況。(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制定應急預案,項目隊應急領導小組根據情況啟動預案,組織人員設備進行搶救行動。(312、) 攪拌站現場的機械傷害事故,會造成不同程度損傷,以至死亡。根據施工作業地點、機械類型等因素,傷害類型多為擠、壓、絞、纏、切等引起的外傷。(4) 現場急救。對傷員的現場處理十分重要,否則會貽誤治療,而不正確的處理又容易使傷員雪上加霜。根據實際情況首先應停止設備運轉或移動機械設備,使傷員脫離致害物,對于肢體動脈流血的傷員要及時包扎止血,防止流血過多造成休克或生命危險。(5) 事故中如果發生手、腳或手指、腳趾斷掉時,在料理好傷者后,及時找回斷肢,用清潔的布塊包好放入塑料袋內,讓斷肢保持低溫,如有可能在塑料袋周圍放些冰塊,但不要將冰塊直接碰到斷肢。(6) 傷員轉運的方法必須正確,外傷患者,經過現場急13、救之后,需要送往醫院救治。在搬運傷員的過程中,如果不懂得傷員轉運中的知識和方法,很有可能由于搬運不當引起嚴重后果。例如:脊椎損傷的病人,轉運中不能使病人的脊椎彎曲,應用堅固的木板將身軀固定好,并用硬木板擔架搬運。沒有應用物時,多人同時搬運中,應使其身體保持在伸直位置,以免損傷脊椎神經,導致下肢癱瘓;對于昏迷者,應讓其取側臥位,以防嘔吐物吸入肺部,引起肺炎或窒息死亡;危重傷員搬動身體時,必須將患者的頭、肩、軀干做為一個整體,在同一平面上同時翻轉和搬動,不可使其扭曲等等。患者在擔架上,應根據不同的傷情,做一些體位上的調整,例如:懷疑腦損傷的可將傷員的頭適當的墊高。有頭骨骨折時頭部兩側還應用棉衣、枕14、頭、磚、石等予以固定,避免晃動加重損傷。如果懷疑患者內出血休克,則應采用頭低腳高位。如果患者呼吸困難或是胸部創傷,則應該采用半坐位。(7) 經過傷員現場處理之后,及時送往醫院治療觀察。傷員送到醫院后,應立即將斷肢交給救護人員處理。4、 拌和樓作業應急預案4.1、應急準備(1) 應急源識別 正在生產混凝土的拌和樓供電中斷、供水中斷、拌和樓設備出現故障(不正常運行)(2) 預防措施(1)在攪拌站現場配置一臺450KW的發電機,一旦拌和樓中途斷電,立即啟動發電機進行自發電。(2)攪拌站設有一個160噸的半埋式蓄水池,地下水位為100米的水井。(3)攪拌站聘請有專業知識的攪拌樓維修人員,能對發生的故障15、進行及時的維修。(4)在拌和樓未生產作業時,應由專業的維修人員及時進行檢查維護,排除拌合樓有可能存在的隱患。4.2、應急處理措施(1) 正在攪拌生產的拌和樓中途斷電后,立即連接備用的發電機的電瓶,啟動發電機進行發電,保證混凝土的正常生產。(2) 當高山水管賭賽或斷掉,立即啟用水井抽水滿足混凝土用水量。(3) 當運行的拌和樓出現非正常工作的故障時,及時請專業人員進行檢查維修,如專業維修人員確定不能及時修復的話,應立即通知應急領導小組,通過協調調用1#拌和站,來提供工地作業的混凝土。1#拌合站為2臺90型強制式攪拌機,配有混凝土罐車7臺,在滿足1#拌合站日混凝土用量的同時可以調配車輛供應2#拌合站16、。1#拌合站至2#拌合站運距為15公里,混凝土罐車按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行駛,約半小時抵達2#拌合站,混凝土滿足相關要求。5、正常生產時突然下暴雨時,啟動暴雨應急預案 當班調度就暴雨情況及時與工地現場溝通協商做好現場的處理工作,并巡視料倉和料斗的彩鋼瓦是否完好,各處是否有漏水飄雨情況;當班質檢注意觀察每盤混凝土出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情況,在排隊等候接灰的混凝土罐車到出料口后接灰前再次放水,并檢查運料車輛的料斗及時裝好防雨布;試驗員應及時復測粗、細骨料的含水量,并根據含水量的變化及時調整配合比;攪拌司機注意在監控器上觀察地料倉是否有漏雨水,上料過程中斜皮帶上砂石料的變化,出機砼坍落度的變化情況;17、安全員及時檢查拌和站的防雷設備是否完好;站長及時巡視整個拌合站并檢查機械的運轉情況,各負其責,堅守工作崗位;總調度就站內外情況與工地現場負責人及時協調,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6、連續陰雨天,啟動陰雨天應急預案 站長巡視整個拌合站,各崗位人員各負其責,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攪拌站正常生產運轉;地磅房收料員保證進料和運料車輛在進場之前對車輛進行清洗,以防帶入泥土等污染物;實驗員隨時抽檢粗、細骨料的含水量,并及時調整好配合比,確保砼的拌和質量。當班質檢注意觀察每盤混凝土出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如有必要,檢查每一次罐內混過凝土情況;攪拌司機注意巡視地料倉是否有漏積水,上料過程中斜皮帶上砂石料的變化,18、出機砼坍落度的變化情況;7、職業健康應急預案7.1、應急準備(1) 應急源識別 員工和作業人員的飲食、冬季保暖(2) 預防措施1、嚴格執行有關采購、食物衛生的管理制度,防止變質、含有毒素的食物進入。 2、辦公室定期對食堂進行衛生檢查。 3、定制天氣預報信息,提前對嚴寒流做好準備(增加防寒物品)、在寒冬來臨前裝好取暖設施。7.2、應急處理措施1、報警:由食物中毒事故的第一發現者報警通知有關人員,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必要的搶救,同時,迅速對外報警。2、救護:主要救治途徑為送當地醫院救治。三、事故處理程序1、現場保護 攪拌站突發性事故/事件發生后,項目部立即派人趕赴事故/事件現場,負責事故/事件現場19、保護,立即開展收集證據工作。因搶救人員、防止突發性高處墜落緊急事故/事件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要做好標志、標記,并繪制現場簡圖,寫出書面材料,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2、警報和緊急公告 當事故可能影響到周邊地區,對周邊地區的公眾可能造成威脅時,應及時啟動警報系統,向周邊公眾發出警報,同時通過各種途徑向公眾發出緊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質、對健康的影響、自我保護措施、注意事項等,以保證公眾能夠做出及時自我防護響應。組長決定是否啟動警報。警報和緊急公告由派出所負責組織實施,相關部門配合。警報方式采用擴音喇叭向周邊區發出警報。3、事態監測 發生突發性緊急事故/事件并啟動應急預案后20、,由項目部所屬的安質部門、辦公室負責人各指定本部門1 名人員組成事態監測小組,負責對事態的發展進行動態監測并做好過程記錄。4、警戒與治安 為保障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事故現場周邊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好現場治安秩序,防止與救援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保障救援隊伍、物資運輸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暢通,并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在安全事故救援過程中現場警戒與治安由辦公室負責實施。現場警戒措施包括:危險區邊界警戒線為黃黑帶,警戒哨佩帶臂章,警車鳴警燈和警笛,用擴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員負責阻止與救援無關的人員進入事故救援現場。5、人群疏散與安置 人群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措施,也是最徹21、底的應急響應。應根據事故的性質、控制程度等決定是否對人員進行疏散6、醫療與衛生 由辦公室負責對在突發性高處墜落事故中受傷的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情嚴重的人員立刻轉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醫院或急救中心進行搶救,轉送過程中指派專人進行途中護理,急救車為轉送傷員專用車輛或120 急救車。在緊急轉送傷員時,救護車鳴燈。7、公共關系 突發性事故發生后,應將有關事故的信息、影響、救援工作的進展情況等及時向媒體和公眾進行統一發布,以消除公眾的恐慌心理,控制謠言,避免公眾的猜疑和不滿。發布事故相關信息由項目部領導批準,由辦公室發布,保證發布信息的統一性,及時消除傳言。8、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 應急救援過程中,應對參與應急救援人員(指揮人員)的安全進行周密的考慮和監視。必要時,應有專業搶險人員參與指揮或作業。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由項目部安質部指派專人負責對參與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進行過程監視,及時發現受傷人員并組織撤換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