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港擴建貨運碼頭工程開山爆破應急救援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5678
2022-08-31
11頁
49.50KB
1、潮州港擴建貨運碼頭工程(復工)項目經理部開山爆破應急預案 批準: 審核: 編制: 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切實加強開山爆破過程的應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和機制,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能力,預防發生施工生產突發事件,控制、減輕和消除施工生產突發事件引起的社會危害,及時組織應急救援,制定本預案。1.2 編制依據及指導文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2007年11月1日實施);(2)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06年9月1日實施);(3)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11月1日實施);(4)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06年1月9日發布)。(5)中交四航局爆破管理規定(四2、航公字【2007】375號)(6)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11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潮州港擴建貨運碼頭工程(復工)開山爆破過程突發事件。1.4應急預案體系本項目應急預案體系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本預案屬于專項應急預案。1.5應急原則立足預防,主動防范;落實責任,分級負責;科學調度,保障安全;果斷處置,全力搶險。2危險源辨識、評價2.1 生產安全事故的分類根據國家對生產安全事故分類劃分的有關標準,結合我項目部實際情況,開山爆破易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主要包括:坍塌、物體打擊、火藥爆炸等。2.2 生產安全事故的等級(1) 項目部的主要事故(建3、筑安裝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等級劃分以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船舶交通事故等級(交通部2002年第5號令)為準。(2)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事故等級損失情況特別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4、的事故。 2.3 環境事故的分類根據國家有關環境事故標準中有相應的界定,結合項目部實際,開山爆破分項的環境事故主要包括:大氣粉塵污染事故、噪音污染事故、水土流失及污染等。2.4 環境事故等級環境事故等級主要分為:輕度污染、中度污染、嚴重污染,當發生輕度污染時應立即采取相應防治措施,清除污染源,防止污染擴大化;當發生中度以上環境事故則要進行徹底的整改。2.5可能引起的事故及預控措施爆破作業爆破飛石火藥爆炸1、嚴格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編寫專項施工方案,并按照該方案組織施工,申請爆破許可證。2、爆破員、爆破工程師、爆破安全工程師等必須持證上崗,爆破作業前,由爆破作業組對所有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并進行考5、核。3、設置爆破公示牌,并專門發出通知,告知所有隊伍、人員爆破作業時間及安全要求。4、爆破過程中嚴格做好警戒工作,每道警戒線掛牌公示其警戒含義及許可進入人員名單,由警戒員監督執行。盲炮物體打擊火藥爆炸1、爆破后應超過15min方能進入爆破作業點進行盲炮的排查工作,并做好相關記錄,記錄必須由項目部現場技術人員簽字確認并存檔。2、爆后檢查:爆破后,爆破員在爆破工程師的監督下檢查現場,檢查情況正常發出爆破解除警報的信號。 3、派遣有經驗的爆破員根據盲炮處理的相關規定處理盲炮。4、必要時要在距離啞炮孔不小于30cm處重新鉆孔進行引爆,鉆孔的角度應平行于瞎孔,嚴禁穿孔。5、盲炮處理后,應再次仔細檢查爆堆6、,并填寫登記卡片。 6、由爆破工程師發出解除爆破警告信號,告知安全員,安全員將對現場技術主管給出“安全,可復工”的指令。 7、再次爆破時,嚴禁套打殘孔。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機構應急指揮小組明煌、毛紅奎、善后工作組事故調查組后勤保障組搶險救援組對外聯絡組保險公司友鄰單位公司應急組業主監理救援救護3.2 指揮機構及職責(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詹偉達 副組長:曾德勝 文學傳 鄭雪峰 組 員:劉海江 單鵬飛 陳良輝 林鴻彬 應急指揮部設在安全部,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由安全部林鴻彬負責。主要職責:負責本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措施的研究、審批工作;認真貫徹執行應急救援預案程7、序、措施及有關規定,當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或緊急情況時,負責事故應急救援的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正確采取有效的應急救援措施,團結力量實施各項應急救援工作,努力將事故的損失和影響程度降至最低;負責向上級報告事故和事故救援情況。(2)應急搶險小組組長:文學傳成員:林鴻彬 單鵬飛 李柏燁 劉日煒主要職責:服從總指揮的指令,嚴格執行應急狀態和應急救援措施,努力做好搶險救援工作,排除險情,搶救遇難、遇險人員和國家財產。負責維持事故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保證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正常運轉。(3)現場救護小組組長:鄭雪峰成員:劉海江 吳河武 盧小梅 曾春燕 主要職責:維護現場秩序,對傷員做好救助工作。(4)后8、勤服務小組組長:曾德勝成員:蔡盼盼 李佳健 王英凝 劉發祥 主要職責:提供搶險通訊、車船、醫療、物資等應急器材及設備,協助搶險救援組,做搶險救援的各項工作。負責做好事故傷亡人員家屬的安撫工作,按國家政策負責遇難者及其家屬的善后處理和受傷人員的善后工作。(5)事故調查小組組 長:詹偉達 副組長:曾德勝 文學傳 鄭雪峰組 員:單鵬飛 陳良輝 林鴻彬 主要職責: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和“四不放過”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6)應急救援聯絡方式 常設應急辦公室:項目部安全部;聯系人:林鴻彬 五公司安全質量監督管理9、部聯系電話: 0591-87667967 海上搜救中心聯系電話:12395 急救電話:120, 火警:119;交通事故:122 潮州港口海事處: 饒平縣人民醫院: 項目部指揮小組人員聯系方式應急領導小組全體成員的手機24小時開通,指揮部主要人員手機號碼如下: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姓名職務聯系電話詹偉達項目經理曾德勝項目書記鄭雪峰項目總工文學傳項目副經理單鵬飛工程部部長陳良輝工程部副部長劉海江經理助理吳河武合約部部長林鴻彬安全主管蔡盼盼 綜合部部長王英凝技術員李柏燁 測量員劉發祥技術員李佳健司機曾春燕合約員劉日煒質檢部副部長盧小梅法律顧問4預防與預警4.1 危險源監控(1)開山爆破屬于重大危險源,設置10、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進行重點監控。項目部派專職安全員林鴻彬每天全程進行施工安全監控。(2)項目部安全管理部通過組織經常性安全檢查、季節性及節假日前安全檢查、專項安全檢查和安全巡查,采取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4.2 預警行動(1)項目部與分公司安全管理部及當地氣象部門單位保持密切聯系,指定專人接收天氣預報,并通過電話及時傳達給項目相關人員。(2)在施工現場公布報警電話,當發現重大事故隱患或者發生危急險情時,施工作業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應及時上報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現場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立即趕到施工現場,一方面準確判斷險情的危害性和可能導致的事故,及時迅速撤離無關人員;另一方面根據事態的發展,發出相關指11、令,啟動應急預案,并通知有關部門。 4.3 信息報告與處置應急救援聯絡電話 常設應急辦公室:項目部安全部;聯系人:林鴻彬 五公司安全質量監督管理部聯系電話: 0591-87667967 海上搜救中心聯系電話:12395 急救電話:120, 火警:119;交通事故:122 潮州港口海事處: 饒平縣人民醫院:信息報告(1)報告主體 遭遇險情或發生安全生產事故,事故現場人員應當用最快捷的方式報告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緊急情況下,現場有關人員或單位可越級上報,或撥打急救電話。(2)報告主要內容 險情或事故報告人員應提供以下情況: 1、險情或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位置。2、事故類型。3、傷亡情況及可12、能造成的損失。4、事故發展趨勢,可能影響的范圍。5、事故的初步原因估計。6、采取的應急搶救措施。7、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救援搶險的事宜。8、報告人及電話聯絡方式等。 信息處理 (1)接到險情報告后,項目應急指揮中心成員要立即趕赴現場,對險情的危害進行研判,確定可能影響的范圍及造成的后果,初步確定響應級別, 同時,通知項目相關部門和機構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2)對外聯絡組按照有關規定, 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聯系求援組織,傳達上級指示與要求。5 應急響應5.1 響應分級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生產安全事故分為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個等級。結合項目實際13、情況,本預案應急響應為一級:即項目收到可能造成群死群傷和重大財產損失的險情報告、以及發生死亡2人及以上的事故報告時,為一級響應。5.2 響應程序和措施當發生第5.1條(1)所述情況時,啟動一級響應程序和相關應急救援預案。1、項目應急指揮中心收到一級響應的信息、報告和指令,應立即下達指令,啟動相關應急救援預案。2、項目各應急指揮小組接到一級響應指令后,應立即啟動相關應急救援預案,指揮和協調搶險救援組、對外聯絡組、事故調查組、善后工作組等應急救援機構開展工作,并及時向分公司、局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匯報。3、項目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應把營救人員,確保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及時組織現場人員的疏散、撤離和安置。4、14、項目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應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態擴大,遏止事故進一步蔓延,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5、項目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應按規定及時向上級部門和當地相關政府部門報告。應根據情況尋求救援幫助,保障應急救援物資到位,協助應急救援隊伍開展救援工作。5.3應急結束當遇險人員全部得救、事故現場得以控制,安全施工環境符合有關要求,次生和衍生的事故隱患得到消除,由項目應急指揮中心宣布應急響應結束,并進行撤離和交接程序、恢復正常狀態程序。6信息發布項目應急指揮中心會同事故調查處理部門、宣傳部門對事故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向分公司、局公司報告相關信息。7后期處置(1)項目善后處理小組負責事故善后處15、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疏散人員回遷、災后重建、慰問受害及受影響人員,保證項目安定,恢復正常秩序。 (2)協同保險機構及時開展各項保險理賠工作。 (3)事故調查小組組成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展開全面調查。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分析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建議,形成總結報告分公司、局公司,同時抄送當地政府有關部門。8保障措施8.1 通信與信息保障(1)構筑項目計算機網絡信息通訊平臺。(2)建立船舶聯絡岸臺,加強船舶指揮通訊。(3) 各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和人員配備足夠的通訊設備,并保證其暢通。(4)在進施工區域路口、火工品放置點等地,設置醒目的報警電話標志,確保應急預警、報警的快速、順暢、準16、確。8.2 應急隊伍保障項目部共有員工20人左右,因此必要時可考慮利用項目部的人力資源,進行搶險救援。8.3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項目部現有車輛3部,做為應急救援車輛。在辦公地和施工現場以及車輛上配備必要的應急設備與工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醫療用品(包括現場應急藥品和醫療器具、擔架等);防護用品(包括雨衣、雨鞋等);防臺物資(包括測風儀、鐵絲、繩索、扳手、鐵鏟等);消防設施(包括滅火器等);通訊報警設備(包括對講機、手機、固定電話等);其他(包括數碼照相機、應急照明、安全帶、安全繩、警示背心、警戒帶、彩旗、提示標示等)。8.4 經費保障項目部設立應急專項資金,根據實際情況從安全專項費用中提取,17、保證應急物資的緊急采辦、應急培訓、應急演練等費用的支出。9培訓和演練(1)項目部針對根據重大危險源的控制情況,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專項應急演練。(2)施工項目部在開工前應組織施工作業人員安全培訓,主要培訓內容包括:(一)施工安全防護措施、爆破作業安全警戒、機械設備安全使用等安全技能。(二)施工中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及其預防措施。(三)應急預警和報警程序。(四)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3)項目部結合工程的特點對本專項應急預案至少演練一次,還應根據工期長短和施工作業人員的變動情況增加演練次數。(4)項目部應制定專項應急預案的演練計劃,并按計劃組織演練,做好記錄。演練結束后,應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及時修18、訂相關內容,并上報公司應急指揮中心。10獎勵與責任 (1)在安全生產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現的單位和個人,由項目部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一)出色完成應急救援任務的; (二)及時報告險情,使國家、集體和人民生命財產免受損失的; (三)全力排除險情,減少國家、集體和人民生命財產所受損失的; (四)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要建議,且實施效果顯著的; (五)有其他特殊貢獻的。(2)責任追究 在安全生產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的,按照有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行政處分; 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不按規定制定事故應急預案19、,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 (二)不及時報告事故真實情況,延誤處置時機的; (三)不服從應急指揮部的命令和指揮,在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 (四)盜竊、挪用、貪污應急救援資金或者物資的; (五)阻礙應急救援人員依法執行任務或進行破壞活動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七)有其他危害應急救援工作行為的。11附則11.1預案的制定和完善 (1)項目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應根據生產情況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變化,及時組織修訂和完善公司應急綜合預案,上報分公司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2)本預案報分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備案。(3)公項目部根據應急演練情況,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和修訂。11.2本標準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1.3本標準解釋權在項目應急指揮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