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大隊處置運載危險化學品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應急緊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5697
2022-08-31
16頁
25KB
1、第五大隊處置運載危險化學品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應急預案為了快速、及時、有效處置轄區公路突發的運載危險化學品車輛發生的交通事故,確保事故現場拯救、勘查取證工作的順利進行,盡快恢復交通和及時搶救受傷人員。避免“二次交通事故”和“群死群傷”的事故發生,將事故損失及傷亡情況減至最低限度,現結合大隊管轄路段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應急方案: 一、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運載危險化學品車輛發生的交通事故現場處置的領導,大隊成立領導小組,由大隊長任組長,教導員、副大隊長為副組長,領導小組成員由一、二、機動中隊的中隊長、辦公室主任、拯救中心的領導、消防局等單位領導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負責統一、協調、指揮事故現場的處置、勘2、查、拯救工作,并根據事故情況及時采取交通管制措施。領導小組下設總指揮組、現場指揮組、現場救護疏導組、勘查取證組、交通管制組、清障拯救組、現場清掃組等7個工作小組。 二、工作小組的警力、裝備的配置 (一)總指揮組:總指揮組設在大隊值班室,由值班大隊領導、辦公室民警各1人及值班室工作人員組成,備有化學危險品知識大全一書及各職能單位的聯系人、電話,專家庫成員聯系電話、信息收集表。 (二)現場指揮組:由值班大隊領導、辦公室民警、交管股領導各1人組成,備警車1輛,防毒面具3副,膠手套3對(裝備由辦公室配置)。 (三)現場救護疏導組:由事發路段的中隊領導1人、路面巡邏民警2人、大隊備勤人員3人組成,備警車3、2輛,擴音喇叭1個,防毒面具6副,膠手套6對。(裝備由辦公室配置) (四)勘查取證組:由交管股民警組成,配備勘查車1輛,警車1輛,防毒面具2副。勘查車配備照相機、錄像機各1部,擴音喇叭1個,勘查設備1套(裝備由交管股配置)。 (五)交通管制組:由勤務一、二、機動中隊備勤民警組成,配備3輛警車,每輛警車配備反光錐2個,導向標志1個(裝備由各中隊負責配置)。 (六)清障拯救組:由拯救中心領導、工作人員組成,備拖車2輛,大型吊車2輛、大型貨車1輛,掃把若干把(裝備由拯救中心負責配置)。 (七)現場清掃組:由路政、環衛部門領導、路政、環衛隊員組成。備灑水車2輛,清掃車1輛,兩臺大型抽風機或風扇若干臺(4、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負責配置)。 三、工作組的啟動模式和工作措施 (一)工作職責和措施 1、路面民警在巡邏過程中,發現運輸危險化學品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時,在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工作的同時,立即將現場詳細情況報值班室,啟動第一種工作摸式。(現場情況包括:車上有多少人、是否受傷、是什么類型的車、運載化學品名稱、是否有泄漏及其他相關情況) (1)總指揮組:值班室接到路面民警的報警后,立即通知大隊值班領導,并按動緊急集合鈴,同時用電話通知一、 二、機動中隊,全大隊進入作戰狀態,并通知消防局、環衛部門派灑水車到場待命。另外,當車輛翻側出現泄漏、火災、爆炸、嚴重污染環境等特殊情況時,要通知交管局及相關職能部門準備5、開展相應工作。 (2)現場指揮組:由1名值班大隊領導帶領小組成員先前往事發現場,負責指揮、協調現場各項工作開展,并將危險物品名稱、人員傷亡、是否發生泄漏等情況反饋回總指揮組。 (3)勘查取證組:進入事故現場后,迅速開展事故調查取證工作,要認真細致勘查現場,做好痕跡和物證的照相、錄像以及當事人的監控。 (4)現場救護疏導組:負責維護事故現場的交通秩序,保護現場,拯救受傷人員,指揮疏導無關人員遠離事故現場,指揮、引導、協助醫院、消防、拯救、車站等單位的車輛進入現場開展救援,禁止無關車輛進入現場,確保現場勘查工作安全順利進行。 (5)交通管制組:負責指揮、引導引導搶救車輛進入事故現場以及根據指揮組的6、指令對事故現場采取雙向全封閉交通管制措施,即事故現場實施雙向路段全封閉交通管制措施,并在事故現場各來車方向的上一個出口處設置警告標志,引導車輛從駛離事故現場。解除交通管制后,做好車輛的疏導工作。 (6)清障拯救組:負責協助醫院、消防開展救援工作和事故車輛吊拖以及貨物的裝卸工作。 (7)現場清理組:現場勘查處理完畢后,負責對道路遺留物、油污等進行清理工作。 2、值班室接到報警,在了解事故現場的具體位置和性質后,立即通知路面執勤民警前往出事現場,并啟動第二種工作摸式,工作措施與第一種工作摸式相同。 四、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全體干警要保持通訊暢通,當聽到緊急集合鈴聲后,立即著裝整齊到值班室接受7、工作任務。 (二)交管股勘查人員和中隊當班負責路面巡邏執勤的民警,在接到指令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做好現場保護、人員搶救和疏導交通的前期處置工作。 (三)加強請示、報告制度,遇到特殊情況要立即向現場領導指揮小組報告,并將情況反饋回值班室。 (四)要做好安全措施,全體民警必須按規范穿著反光衣,進入現場的民警要戴好防毒面具和膠手套,確保自身安全,并要嚴格按規范設置交通標志、反光錐等安全設施。 (五)在沒有明確現場危險品名稱、性質的情況下,要處于現場上風位置,一切行動聽從現場指揮員的指令,不能魯莽蠻干進入事故現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六)要文明執勤,在采取現場保護、交通管制措施和疏導人員時8、,做好解釋工作。 (七)現場執勤民警或事故處理人員不能隨便對外發表與事故有關的情況和言論,確需對外解釋的,統一由現場指揮的大隊領導回答。 (八)各單位領導、民警平時要經常檢查車輛性能、導向牌、反光錐等裝備,確保其齊全、可靠。另外,民警還需準備好自已的工作用品,如雨衣、水鞋。 (九)值班室人員要熟知各醫院、消防、拯救、殯儀館等單位和領導的電話,平時要保持聯系溝通工作。 (十)交通管制組在封路時可到就近收費站借調足夠雪糕筒進行封路改道,工作完成后,要及時返還。 (十一)現場要杜絕一切火源,嚴禁吸煙或其它可能產生火花活動。如:打電話、BP機等。 (十二)警車內必需的裝備:強力探照燈、雪糕筒、導向牌、9、膠手套、反光衣、口罩、防彈衣、鋼盔。(防毒面具放大隊辦公室) (十三)勘查車內必備裝備:照相機、錄象機、事故導向牌、反光衣、勘查工具箱。 (十四)警車進入現場時,應停放在距離現場500米外安全地方,以免因發生起火、爆炸等而造成車輛損壞。 (十五)民警發現現場有可能發生起火、爆炸等災難情況時,要立即撤離現場。 五、在橋梁等特殊情況處置要求當運輸危險化學品車輛在橋梁上發生交通事故時,如果處置不及時,方法不恰當,可能會造成更為嚴重后果,所以對待這兩種情況應更加謹慎、小心、快速地處置。 (一)啟動第一、二種工作模式情況下,先到達現場的民警要盡快了解情況報值班室。 (二)民警到達現場后,要先期在距離橋梁10、500米地方雙向封閉來車方向的道路,等待交通管制組的同志將上、下出入口道路封閉后,再將停滯在橋上的車輛逆向疏離現場。 (三)總指揮組在通知相關職能部門時,也要通知橋梁設計、承建部門及航道局,由航道局對橋下航道上的船只進行管理。 (四)在確定車輛沒有發生泄漏、爆炸危險后,才能進入現場拯救傷員,否則要等待消防、醫院部門人員到場由他們處置,我們做好現場保護、疏導、協助工作。附:常見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處置(一)易燃易爆氣體泄漏處置易燃易爆氣體的特點:1、擴散范圍廣,且難以控制;2、易發生爆炸;3、液化氣體泄漏易產生白霧;4、易產生靜電,并因靜電放電而引起爆燃;5、易造成人員的中毒;6、易形成大面積的火11、災。 1、易燃易爆氣體泄漏處置方法處置易燃易爆氣體泄漏事故,必須周密組織,科學指揮,采取最快、最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及時堵漏,控制火源,排除險情,嚴防爆燃。 (1)迅速堵漏。易燃易爆氣體一旦發生泄漏事故,首先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盡快堵漏,防止大量泄漏和大面積擴散,堵漏時應區分泄漏氣體的物理特性及泄漏部位,視其具體情況采取以下相應堵漏措施: A、關閉泄漏點相鄰部位閥門,切斷泄漏源。 B、對于管道泄漏或罐體孔洞型泄漏,應使用專門的管道內封式、外封式、捆綁式充氣堵漏工具進行迅速堵漏,或使用金屬螺釘加粘合劑旋擰,或利用木楔、硬質橡膠封堵。 C、罐體撕裂泄漏時,由于泄漏處噴射壓力大、流速快、泄量大,應迅速利用12、專門的捆綁緊固和空心橡膠塞加壓充氣具進行堵漏。 D、利用易燃氣體蒸發潛熱特性,用水槍向泄漏處適量噴水,降低泄漏處壓力,并使泄漏處結冰,減少泄漏量,進而堵漏。 E、少量泄漏可用膠泥、石棉等封堵或用濕棉被纏裹泄漏閥門、管道泄漏處,并用橡膠帶、繩索或鐵絲等箍緊,或可用抱箍夾緊。 (2)杜絕一切火源。當出現易燃易爆氣體泄漏時,在采取堵漏措施的同時,應迅速劃定警戒范圍消除氣體擴散區內的各種火源。 A、迅速撲滅各種明火。 B、使用防爆搶險工具,并不得穿帶釘子的鞋,防止撞擊、磨擦打火。 C、警戒區內禁止過往車輛通行,防止排氣筒火星和吸煙明火。 D、切斷氣體擴散區電源(防爆電器除外),防止電火花。 E、停止在13、氣體擴散區使用電話、手機、BP機等通訊工具。 F、冷卻高溫設備、物體。 G、防止氣體泄漏口積聚靜電,放電打火。 (3)及時疏散人員。當發生易燃氣體大范圍泄漏時,應迅速向周圍各單位、居民區發出險情信號,要求他們撲滅一切明火,切斷電源,并迅速撤離。 (4)霧狀水流稀釋驅散。易燃易爆氣體泄漏遇有大風天氣會隨風迅速向下風方向擴散。若遇小風或無風天氣則會集聚某一空間,此時,應采用霧狀水流驅散集聚氣體,使之盡快排除險情。幾種常見氣體的特征: 品名性狀危險性 一氧化碳無色無臭氣體,不易液化和固化。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和苯。易燃燒燃燒時火焰呈藍色,有毒。與空氣混合能成為爆炸性混合物。漏氣遇火種有燃燒爆炸危險。14、乙炔無色無臭氣體,大部分工業品含有硫化物、磷化物等雜質,使其有蒜樣氣味。極易燃燒爆炸。遇高溫明火有燃燒爆炸危險 甲烷無色無味氣體,能被液化和固化,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溫有燃燒爆炸危險。乙烯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易燃氣體,略具烴類特有的臭味。不溶于水。易燃,遇火星、高溫、助燃氣體有燃燒爆炸危險。 氫氣無色無臭氣體,無毒無腐蝕性,極易燃燒。比空氣輕。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溫能引起燃燒爆炸。 氧氣無色無味助燃氣體,正常大氣中含有21%,能被液化和固化。與乙炔、氫、甲烷等易燃氣體按一定比例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使油脂劇烈氧化引起燃燒爆炸,有助燃性。 (二)易15、燃易爆液體的泄漏處置易燃易爆液體泄漏的特點:1、泄漏后易四處流散、滲漏;2、液體蒸氣易發生燃爆;3、液體泄漏時易產生靜電;4、液體蒸氣易使人員中毒。 泄漏處置方法: 1、制止泄漏。易燃液體泄漏堵漏較為容易,可使用纏裹、堵塞、輸送倒罐、關閥斷料等方法制止泄漏,從根本上消除險情。 2、控制流散。對泄漏出的易燃液體,設法控制液體到處流散,特別是向地溝、槽、井等處流淌,把險情控制在最小范圍。 3、杜絕火源。易燃液體蒸氣只要遇到明火或火花,即可能發生爆燃。因此,在液體區域內和蒸氣擴散范圍內要徹底消除火種,切斷電源,以防不測。 4、回收液體。可采用導流法把流散液體積聚在某一低洼處,或人工挖的坑池中,然后安16、全回收。 5、覆蓋液面,減少揮發,隔絕空氣。對流散液體也可使用泡沫或砂土覆蓋,以減少揮發,降低危險。幾種常見液體的特征名稱性狀危險性甲醇無色液體,有醇的氣味,揮發性強,能與水或有機溶劑混合遇明火,高熱及強氧化劑會發生燃燒爆炸,蒸氣有毒,內服25ml可致死乙醚無色易揮發液體,有特殊氣味,不溶于水遇明火,高熱及氧化劑易燃易爆,在空氣中易形成過氧化合物危險性更大 丙酮無色液體,有芳香性氣味,能與水和有機溶劑混合遇明火易燃燒爆炸,與純氧、過氯酸酸鉀、亞硝酰基、高氯酸鹽相混能起火,爆炸,蒸氣對眼有刺激性,多量吸入蒸氣有麻醉作用。 丁醇無色液體,有酒香,不溶于水,能與有機溶劑混合遇明火、高熱及強氧化劑分發17、生燃燒爆炸、蒸氣有毒,遇熱分解,產生有毒煙霧 苯無色透明易揮發液體,幾乎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機溶劑遇明火高熱易燃燒爆炸,并放出刺激性煙霧,蒸氣有毒,易產生靜電 醋酸乙酯無色液體,有芳香氣味,微溶于水,能與有機溶劑混合遇明火,高熱,強氧化劑易燃燒爆炸,其蒸汽有刺激作用,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 丙烯腈無色液體,有異臭,易揮發,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遇明火高熱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作用產生極毒煙霧,有燃燒危險,蒸氣對粘膜有刺激性,毒性與氰化氫相似但較少。 (三)石油產品的泄漏處置 1、石油產品的介紹 石油產品主要包括汽油、柴油、液化氣等產品,這些產品主要成分是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他們著火和爆炸的危18、險性很大,當空氣中含汽油蒸氣濃度在1。4%7。6%時,遇著火源,能發生劇烈爆炸,威力數倍于TNT炸藥,爆炸速度約3000M/S,而液化石油氣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丙烷,在常溫和常壓條件下都是氣體,但在降低溫度或高壓力時,很容易從氣態轉變為液態,它是一種無色無臭味的氣體,為了便于嗅別,生產過程中添加了硫化物,所以我們聞到的液化氣有刺激氣味,液化氣具有比較低的閃點、燃點和自然點,其閃點小于60,不論在寒冬或炎夏,都無需加熱,遇火即能燃燒,它的爆炸濃度下限很低,所以一旦漏氣極易與周圍空氣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就會發生燃燒和瀑炸。 2、石油產品的危險性 (1)易燃性;(2)易爆性;(3)揮發性;(19、4)麻醉性;(5)靜電集聚性。 3、處置應急措施 如果發生汽油、石油氣等油罐車翻側泄漏的交通事故,我們到達現場的處置原則是: (1)迅速將現場情況反饋回大隊值班室,同時,要保護好自身安全,不要盲目靠近現場。 (2)做好人員疏散和物質的保護,遇有人員有生命危險時,應積極搶救人命,為被困人員提供生命條件 (3)封鎖現場,盡可能將現場封鎖之最大的有效控制范圍,用揚聲器通知公路旁邊的居民撤離住宅到安全地方。 (4)泄漏現場要杜絕一切火源,車輛要關閉發動機,不能吸煙,不能因為要救人而用硬物撞擊車門,以免產生火花而引爆。 (5)冷卻降溫,有條件的盡量往貯罐上噴淋水冷卻,噴頭的位置在保護范圍內均勻分布,宜為20、梅花形狀,不斷的噴灑,防止受熱燃燒爆炸。 四、化學危險品火災的撲救方法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如果滅火方法不恰當,就有可能使火災擴大,甚至導致爆炸、中毒事故發生。所以,必須注意運用正確的滅火方法。 (一)易燃和可燃液體火災撲救液體火災特別是易燃液體火災發展迅速而猛烈,有時甚至會發生爆炸。這類物品發生的火災主要根據它們的比重大小,能否溶于水和哪一方法對滅火有利來確定。 一般來說,對比水輕又不溶于水的有機化合物,如苯、汽油、柴油等的火災,可用泡沫或干粉撲救。當初起火時,燃燒面積不大或燃燒物不多時,也可用二氧化碳或1211滅火器撲救。但不能用水撲救,因為當用水撲救時,因液體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隨水流淌而21、擴大火災。 能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的液體,如醇類、酮類發生火災時,應用霧狀水或抗溶性泡沫、干粉等滅火器撲救。當初起火時,燃燒面積不大或燃燒物不多時,也可用二氧化碳撲救。不溶于水、比重大于水的液體,如二硫化碳等著火時,可用水撲救,但覆蓋在液體表面的水層必須有一定厚度,方能壓住火焰。 敞口容器內易燃可燃液體著火,不能用砂土撲救。因為砂土非但不能覆蓋液體表面,反而會沉積于容器底部,造成液面上升以致溢出,使火災蔓延擴展。 (二)易燃固體火災撲救 易燃固體發生火災時,一般都能用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滅火器材撲救。但粉狀固體如鋁粉、鎂粉、閃光粉等,不能直接用水、二氧化碳撲救,以避免粉塵被沖散在空氣22、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可能發生爆炸,如要用水撲救,則必須先用砂土覆蓋后才能進行。 磷的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和硫磺等易燃固體著火,燃燒時產生有毒和刺激性氣體,撲救時人要站在上風向,以防中毒。 (三)遇水燃燒物品和自燃物品火災撲救 遇水燃燒物品如金屬鈉等的共同特點是遇水后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放出可燃性氣體而引起燃燒或爆炸。我們在撲救該類物品的火災時應注意遇水燃燒物品火災應用干砂土、干粉等撲救,滅火時嚴禁用水、酸、堿滅火器和泡沫滅火器撲救。遇水燃燒物中,如鋰、鈉、鉀、銣、鈉等,由于化學性質十分活潑,能奪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而起化學反應,使燃燒更猛烈,所以也不能用二氧化碳撲救。在撲救磷化物、保險粉等燃燒時能23、放出大量有毒氣體物品,人應站在上風向。 自燃物品起火時,除三乙基鋁和鋁鐵溶劑不能用水撲救外,一般可用大量的水進行滅火,也可用砂土、二氧化碳和干粉滅火器滅火。由于三乙基鋁遇水產生乙烷,鋁鐵溶劑燃燒時溫度極高,能使水分解產生氫氣。所以,不能用水滅火。 (四)毒害物品和腐蝕性物品火災撲救一般毒害物品著火時,可用水及其他滅火器滅火,但毒害物品中氰化物、硒化物、磷化物著火時,如遇酸能產生劇毒或易燃氣體。如氰化氫、硒化氫、磷化氫著火時,只能用霧狀水或二氧化碳等滅火。 腐蝕性物品著火時,可用霧狀水、干粉、泡沫等撲救。硫酸、硝酸等酸類腐蝕品不能用加壓密集水流撲救,因為密集水流使酸液發熱甚至沸騰,四處飛濺而傷害撲救人員。當用水撲救化學危險物品,特別是撲救毒害物品和腐蝕性物品火災時,要注意節約水量和水的流向,同時注意盡可能使滅火后的污水流入污水管道。因為有毒或有腐蝕性的滅火污水四處溢流會污染環境,甚至污染水源。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應注意正確選用滅火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