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安全事故應急響應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5711
2022-08-31
13頁
71.04KB
1、安全事故應急響應預案XX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目 錄1.總則31.1目標:31.2編制依據31.3適用范圍31.4應急預案體系31.5應急工作原則42.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分析32.1XX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概況3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43.組織機構及職責53.1應急組織體系53.2指揮機構及職責54.預防與預警54.1危險源監控54.2預警行動64.3信息報告65.應急響應65.1響應程序65.2火災事故應急響應75.3擴大響應85.4急性職業中毒95.5應急結束106.信息發布117.后期處理118.保障措施118.1應急通訊保障118.2應急隊伍保障118.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128.4經費保2、障129.培訓于演練129.1培訓129.2演練1210.獎懲1210.1獎勵1210.2懲罰1311.附則1311.1應急預案備案1311.2維護和更新1311.3制定與解釋:1312.實施:13安全事故應急響應預案1.總則1.1目標: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應對安全生產事故,及時、高效、有序地開展事故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編制導則。1.3適用范圍此預案適用于XX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店內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1.4應3、急預案體系本預案體為我單位應急綜合預案、火災事故、電氣設備事故、職業中毒專項預案、事故狀態下環境污染防治應急預案和受傷人員搶救現場處置方案。1.5應急工作原則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加強管理、分級負責;整合資源、協同應對。2.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分析2.1XX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概況2.1.1公司的基本情況公司地址:XX省長沙市雨花區萬家麗路與黃谷路口東300米公司周邊情況公司位于長沙市雨花區環保科技園。項目位于雨花區同升街道辦,整個服務系統占地面積10868平方米。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公司生產情況公司是汽車銷售、汽車修理的公司,年維修車輛約在6000輛左右,主要維修原料為漆料和機油。店內有待售汽4、車、車間存放有待修汽車。公司危險源與風險用于汽車修理的電焊機、烤漆房等設備,汽油、油漆等易燃材料。以上設備、設施、原料在人員疏忽、操作失誤的情況下,可發生火災事故、事故狀態下環境污染和職業中毒事故。公司對產生的廢物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委托給 _長沙市開福區民富廢機油收購經營部、XX萬容固體廢物處理有限公司(有資質)。具體工藝流程如下:廢棉絲環保環保廢油、液桶換油、換冷凍液修理廢涂料容器廢漆容器、棉絲噴漆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公司職能部門公司應急辦公室應急指揮小組現場應急指揮部3.2指揮機構及職責(1)公司應急指揮小組總指揮:丁勇 負責組織本單位應急救援副總指揮:牛先基 、杭天明、李克5、瑞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的具體指揮工作,當正職休假、開會等外出時,由副職承擔正職承擔的責任。成員:各職能部門負責人。(2)應急辦公室指揮小組下設應急辦公室,應急辦公室設在行政部。安排24小時接警,接受當地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向其請示,并落實其命令。發布應急預案啟動終止指令。組織指揮應急隊伍實施救援行動。負責向當地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求援,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搶救經驗教訓。負責本單位預案的制定,修訂;組建應急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應急措施和應急搶救的各項準備工作。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1)烤漆房監控 苯系物中毒、火災;通風系統 過濾、負壓員工防護 防毒勞保現場火源、吸煙6、 易燃品存放(2)車間監控 汽油中毒、火災汽油、機油存放使用安全操作規程執行情況現場火源控制(3)危險監控定期對作業場所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制定有效的安全操作規程。防止誤操作造成職業中毒。公司對從事有毒有害的操作人員要定期進行體檢。配發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4.2預警行動公司各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獲悉可能導致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信息后,及時研究解決方案,同時本單位相關部門進入預警狀態,控制事故的發生和擴大。4.3信息報告(1)應急辦公室24小時值守電話:。(2)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及時向公司應急指揮小組辦公室報告,如遇重大事故可直接向應急指揮小組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報告。(3)應急指揮小組辦公室值班人7、員接報后,向公司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報告。(4)公司領導接到公司報警,應及時向街道辦事處報告,報告采取稱口頭報后書面。報告的主要內容:事故發生單位概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統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5.應急響應5.1響應程序(1)現場人員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實施撲救,并報公司應急指揮小組辦公室。(2)公司不可控制的事故立即報告當地應急救援指揮中心。5.2火災事故應急響應(1)應急處置基本原則應急堅持統一指揮,一般性火災事故,應急區域負責,公司自救,較大火災事故請求社會救援。在8、實施搶險中,應急搶救人員按照預案所設定的公共任務實施撲救,使可能引起的緊急情況不蔓延擴大,盡可能及時撲救火災,減少火災對人、財產和環境所產生的不良影響。(2)火情處置程序報警:所有員工應熟悉報警程序,發現事故征兆,如電源線產生火花,某個部位有煙氣、異味等。現場第一發現人員應立即報告值班領導(負責人)按報警器報警,現場人員應進行自救、滅火,防止火情擴大。接報:值班領導(負責人)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員接報后,攜帶應急包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了解情況,組織人員進行自救滅火,并報告公司負責人或應急指揮小組,做好現場應急搶救處置工作。火情已被撲滅,應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待有關部門了解情況調查火情事故完畢后,經同意9、做好事故的清理工作。事故現場終結蔓延擴大,應急處置指揮人員應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方案),做好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指揮,通知各應急小組快速集結,快速反應履行各自職責投入應急行動,在短時間內撲滅火源或及時搶救受傷人員得到有效救治。按指揮人員要求,通信聯絡組向公安消防機構報火警,及向有關部門報告。派人接應消防車輛,并隨時與現場應急指揮部聯系。各滅火小組在消防人員到達事故現場之前,應繼續根據不同類型的火災,采取不同的滅火方法,加強冷卻,撤離周圍易燃可燃物品等辦法控制火勢。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氣體的火災時,應佩戴隔絕式氧氣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滅火人員中毒,消防人員到達現場后,聽從指揮積極配合專10、業消防人員完成滅火任務。疏散組應通知引導各部位人員盡快疏散,通知應撤離火災現場的所有人員。在煙霧彌漫中,要用濕毛巾掩鼻,低頭彎腰逃離火場。物資搶救組做好物資搶救工作。現場保衛組做好火災現場的警戒保衛工作。火災現場指揮人員隨時保持與各小組的通信聯絡,根據情況可互相調配人員。進行自救滅火,疏導人員、搶救物資、搶救傷員等,搶救行動時,應注意自身安全,無能力自救時各組人員應盡快撤離火災現場。(3)電氣設備著火處置措施電氣設備著火,滅火人員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消防設施,裝備器材投入滅火戰斗。及時疏散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及搶救著火源周圍的物資。電線、電氣設施著火,應首先切斷供電線路及電氣設備電源。著火事故現場由熟11、悉帶電設備的技術人員負責滅火指揮或組織消防滅火組進行撲滅電氣火災。撲滅電氣火災,可選用鹵代烷1211滅火器和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滅火器滅火。電氣設備著火時,滅火人員應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強自我保護。公安消防隊到達后,協同配合公安消防隊滅火搶險。(4)受傷人員的處置被救人員衣服著火時,可就地翻滾,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蓋滅火;傷處的衣、褲、襪應剪開脫去,不可硬行撕拉;傷處用消毒紗布或干凈棉布覆蓋,并立即送往醫院救治。對燒傷面積較大的傷員要注意呼吸、心跳的變化,必要時進行心臟復蘇。對有骨折出血的傷員,應相應的包扎,固定處理,搬運傷員時,以不壓迫傷面和不引起12、呼吸困難為原則。可攔截過往車輛,將傷員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搶救救治。搶救受傷嚴重或在進行搶救傷員的同時,應及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由醫務人員進行現場搶救傷員的工作,并派人接應急救車輛。5.3擴大響應(1)火災事故發生后,公司應組織各方力量進行火災的撲救和控制火勢蔓延,并撥打119火警電話,請求專業消防隊進行救援。(2)搶救傷員可撥打急救中心電話,請求醫務人員進行救護。(3)專業部門到達現場,主動介紹情況。指揮權上移后,應積極配合參與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4)應向其他有關部門請求支援。5.4急性職業中毒(1)危害程度分析急性職業中毒事件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從事職業活動的工作人員一次或短時間大量接觸外13、源性化學物,造成機體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傷,甚至危及生命而引起職業人群中毒的事件。設備方面:a.沒有密閉通風排毒設備;b. 密閉通風排毒設備效果不好;c.設備檢修或搶修不及時;d.因設備故障、事故引起的跑、冒、滴、漏或爆炸。人員方面a.沒有個人防護用品;b.不使用或不當使用個人防護用品;c.缺乏安全知識;d. 過度疲勞或其它不良身體狀態;e.有從事有害作業的禁忌癥。安全管理方面a.沒有安全操作規程;b. 違反安全操作制度或執行不當;c.沒有安全警告標志或保障裝置;d. 缺乏必要的安全監護。大量吸入高濃度的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應急處置基本原則。安全脫離現場發生急性職業中毒的生產環境空氣中常含有高濃14、度的毒物,因此任何人都不能毫無防護地冒然進入,否則必然造成更大的傷亡。應該先打開該有毒環境的門窗,并用帶有風扇設備等進行充分的通風,以降低毒物濃度并送入新鮮空氣;然后,救護員佩戴好有效的防毒面具或供氣(氧)式呼吸器,攜帶救護繩等進入該有毒環境,以便保護自己并把中毒者能夠安全地搶救到新鮮空氣中。如果現場沒有防毒面具等,救護員只能在該中毒環境已經有適當通風的情況下才可進入,以利安全。對于水溶性毒物如常見的氯、氨、硫化氫等,救護員可以在口鼻上罩上一層濕毛巾,吸足氣后屏氣進入中毒環境進行短時間的緊急搶救。(2)職業中毒現場處置為能迅速有效處理急性職業中毒,控制或減輕急性職業中毒造成的不良后果,應及時向15、有關部門報告,對急性職業中毒患者或疑似患者進行救治。事故應急響應流程圖啟動應急預案發生職業中毒事故組織搶救送往最近最佳醫院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處理人員疏導保護現場外部報告區安全監察局衛生局當地政府外部救援救護1205.5應急結束(1)應急結束的條件事故已得到控制,沒有導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隱患。沒有被困人員,事故現場人員以疏散到安全地帶。受傷人員已全部從事故現場救出,并送到醫院進行救治,沒有失蹤人員(包括參加應急搶救處置的人員)。環境受到污染經處理后,應符合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2)應急結束對事故發生的原因、經濟損失、人員傷亡等進行調查,寫出事故報告送區安監局、街道(地區)辦事處。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16、成的事故調查組,對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工作,向事故調查組提交事故現場有關事故現場受傷人員及其他應移交的資料。經有關部門同意后,公司組織人員及時清理現場,組織力量搶修受損設備,盡快恢復生產經營活動。公司寫出事故應急工作總結報告。做好受傷人員的慰問和善后處理工作。6.信息發布公司應急指揮小組辦公室應完成事故應急工作總結,報告經公司法人批準后,由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向新聞媒體通報事故信息。7.后期處理經事故調查報告批復后,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污染物處理,必要設備的搶修、人員情緒的安撫、傷員的賠償及搶先過程應急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817、.保障措施8.1應急通訊保障 見附件1 8.2應急隊伍保障 見附件2 8.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1)通訊設備,防毒工具,消防服裝等設備。 (2)應急醫療救護箱。 (3)強光手電筒、警戒帶。 (4)破拆工具、絕緣手套、絕緣靴。 (5)滅火器(二氧化碳、干粉)。 (6)消防栓,消防水龍帶。明確應急需要使用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 8.4經費保障每年有公司應急指揮小組辦公室做出預算,經法人批準后財務部門單設科目,專款專用。用于安全保障款項支出。 9.培訓與演練9.1培訓年初制定生產計劃時,同時制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培訓計劃。培訓方式包括:防火、防18、職業中毒知識輔導、勞動保護用品的合理使用、消防器材的使用等。要求每名員工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9.2演練每年至少進行一次防火、防職業中毒演練。明確應急演練的規模、方式、頻次、范圍、內容、組織、評估、總結等。10.獎懲10.1獎勵(1)在搶救過程中,表現勇敢、機智、成績突出人員應給予表揚或獎勵。(2)對應急工作提出建議,且實施效果顯著。10.2懲罰(1)對于在搶救過程中,無故不到位或遲到及臨陣逃脫者,將給予處罰行政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2)在搶救過程中,不服命令,將給予處罰。11.附則11.1應急預案備案應急預案經本公司法人批準后實施,應急預案留行政部備案,并向當地街道(地區)辦事處備案。11.2維護和更新每次演練結束或根據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規的頒布及人員設置變動情況及時修改、補充預案。11.3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彭瑤制定,由行政部負責解釋。12.實施:本預案于2016年1月1日起實施。附件:1、 應急工作相關聯的單位、人員通訊聯系電話:(1)(2)醫院電話:120 (3)辦公室電話:402.應急隊伍保障應急聯絡聯系方式指揮部電話:總經理 丁勇先生 06 行政部電話: 車間應急小組組長電話:韓宜祥 副組長:邊紅兵 XX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