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爆炸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2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5725
2022-08-31
27頁
194.16KB
1、.XXXXX 有限公司粉塵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單位:XXXXX 有限公司頒布日期:2015 年 XX月 XX日.目錄1 總則.3 1.1 編制目的 .3 1.2 編制依據 .3 2 事故危險程度和風險分析.3 2.1 事故危險程度分析.3 2.2 公司粉塵爆炸風險分析.3 2.3 事故可能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7 3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7 3.1 應急指揮機構 .7 3.2 應急指揮機構職責.8 3.3 應急指揮機構小組分工及職責.8 4 處置程序.13 4.1 信息報告與處置 .14 4.2 應急啟動 .15 5 處置措施.17 5.1 現場處置原則 .17 5.2 現場處置措施 .2、18 5.3 鋁粉火災滅火措施.18 5.4 現場恢復 .21 5.5 事故預防措施.21 6 應急物質與裝備保障.22 附件 1 應急機構和人員的聯系方式.23 2 相關外部應急機構聯系方式.25 3 應急物資需求清單.26 4 四置圖.27 5 平面布置圖 .28 6 緊急疏散和消防設施分布圖.29 7 重點防護目標分布圖.30.1 總則1.1 編制目的。1.2 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70 號)(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3)粉塵防爆安全規程(GB15577 2007)(4)嚴防企業粉塵爆炸五條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3、理總局令第 68 號)(5)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 17 號)(6)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GB/T29639-2013)2 事故危險程度和風險分析2.1 事故危險程度分析2.1.1 鋁粉塵爆炸是鋁粉塵在空氣中浮游,當一種火源給予一定的能量后發生的爆炸。鋁粉塵的危害主要體現于其本身屬于乙類可燃性粉末,易吸潮;其在空氣中的爆炸下限為3750mg/m3,最低點火溫度.645,最小點火能量15mJ,最大爆炸壓力可達6.3 公斤厘米2(相當于每平方米面積上瞬間增加63噸的重量),氮氣中爆炸最低氧含量9%,爆炸時產生的空氣溫度高達20003000。鋁粉4、粉末在空氣中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作業場所的鋁粉塵濃度超過爆炸極限,遇到明火,火焰能瞬間傳播于整個粉塵空間,化學反應速度極快,同時釋放大量的熱,形成很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壓力,即可能發生粉塵爆炸事故。2.1.2 鋁粉塵爆炸的機理鋁粉粉塵具有粉塵爆炸危險性的物質之一,其獨特的遇濕易燃特性,以及爆炸極限范圍小,爆炸壓力危害大,是鋁粉制品行業潛伏危害的重要因素。鋁粉粉塵的爆炸可視為由以下三步發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懸浮的鋁粉粉塵在熱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餾或氣化而產生出可燃氣體;第二步是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而燃燒;第三步是粉鋁粉粉塵燃燒放出的熱量,以熱傳導和火焰輻射的方式傳給附近懸浮的或被吹揚起來的粉塵,5、這些鋁粉粉塵受熱汽化后使燃燒循環地進行下去。隨著每個循環的逐次進行,其反應速度逐漸加快,通過劇烈的燃燒,最后形成爆炸。2.1.3 鋁粉粉塵爆炸的危害1)鋁粉粉塵爆炸屬于爆炸式燃燒,當空氣中粉塵與適量的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范圍,點燃后爆炸就會發生。這種爆炸反應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壓力等將持續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躍式的發展。粉塵爆炸是一種瞬間的過程,但爆炸的威力極大,造成巨大的破壞。通常爆炸氣體產生的熱量瞬間擴散,會引起四周的可燃物質產生高溫后燃燒,既而引發鋁粉火災,加重鋁粉粉塵爆炸的破壞程度。2)鋁粉粉塵爆炸通常可能產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由于發生粉塵爆炸時,初始爆炸沖擊波會將堆積6、的粉塵再次揚起,形成懸浮于空氣中的可燃粉塵云,并被飛散的火花和輻射熱引燃而發生連續爆炸。二次爆炸時,粉塵濃度一般比第一次爆炸時高很多,第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很多。這種連續爆炸會造成極大的破壞。嚴重的危及到作業場所、周邊建筑及人員,造成重大傷亡。3)粉塵爆炸會產生有毒氣體。粉塵在爆炸過程中,因燃燒不完全,易產生有毒氣體一氧化碳和爆炸燃燒物自身分解的毒性氣體。有毒氣體容易造成爆炸過后的人員中毒及救援人員傷亡,必須充分重視。2.1.4 鋁粉火災的特點:鋁粉火災的危險性表現在:在空氣中碰到較小的著火源即能燃燒;在空氣中沾有油脂的鋁粉,如長期堆集存放,集熱不散,也易引起自燃或爆炸,而且鋁粉的顆粒度越7、小爆炸危險性越大。由于鋁粉特有的遇濕易燃特性,故鋁粉在儲存時由于受潮也可能會自燃。鋁粉火災的特點是火焰溫度高、燃燒速度快、爆炸威力大、輻射熱強。燃燒時一般呈藍色火焰,放出銀白色刺眼的強光,爆炸壓力可達 6.3 公斤/厘米2.撲救鋁粉火災的難度較大。.2.2 公司粉塵爆炸風險分析2.2.2 公司生產車間可能引起鋁粉爆炸的點火源有:動火作業產生的電弧火花、電氣設施產生的電氣火花(電氣設備未達到粉塵防爆要求)、使用非防爆作業工具(如鐵制工具等)撞擊產生火花、明火管理不當或在危險區內吸煙等等,當作業場所鋁粉濃度達到爆炸下限時,一旦遇到這些明火或電火花,就有引起鋁粉爆炸的可能。2.2.3 靜電的危害主要8、是由于它能在物體表面上聚集形成很高的靜電位并輕易發生靜電放電火花。通常情況下,鋁粉生產過程中,引起鋁粉火災爆炸的最關鍵因素是靜電,靜電電量固然不大,但因其電壓很高而輕易發生放電,出現靜電火花;靜電火花能引發空氣中飛揚的鋁粉粉塵云瞬間爆燃,同時釋放大量的能量。靜電火花的產生不排除作業場所使用非防爆工機具,以及靜電導出設施出現問題失效(和操作人員勞保著裝放電所致。因為鋁粉的最小點火能是15mJ,而人體自身所攜帶的靜電能量約45mJ,如果我們作業人員不按規定穿防靜電工裝,極有可能由于我們人身靜電放電,引起鋁粉塵爆炸。(故要求我們作業人員進入作業場所必須佩戴防靜電勞保用品,在粉塵濃度較大的區域可設置靜9、電釋放球或棒,以及時排除人體所帶靜電。)2.2.4 如不按規定每班清理粉塵,作業場所的積塵(管道積塵)加大了二次爆炸的可能性和增加了爆炸的能量,加大破壞威力;如果在清理時不規范,使用易產生火花的非防爆工具或違規使用壓縮空氣,使.鋁粉塵在空中飛揚,都是極易引起粉塵爆炸。2.3 事故可能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公司容易發生粉塵爆炸事故的地點、裝置:3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3.1 應急指揮機構為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應對粉塵爆炸事故,及時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減少粉塵爆炸事故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公司成立以肖向軍為總指揮、曾紅為副總指揮的粉塵爆炸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指揮機構。下設 5 個專業應急小組,負責10、粉塵爆炸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總指揮:副總指揮:成員:指揮部:設置在一樓會議室(事故應急救援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它安全的地方設定為應急指揮部)應急救援辦公室:副總指揮負責日常工作。.3.2 應急指揮機構職責(1)負責組織制定公司粉塵爆炸事故應急預案;(2)組建應急救援隊伍,組織應急預案的落實和演練;(3)檢查督促做好粉塵爆炸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各項準備工作;發生粉塵爆炸事故時,現場成立應急指揮部,由總指揮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如總指揮部不在公司,則由副總11、指揮擔任現場的臨時總指揮。(若正、副總指揮不在公司時,由事故現場最高職務者擔任臨時總指揮)。全權負責現場指揮。3.3 應急指揮機構小組分工及職責3.3.1 總指揮職責1)分析緊急狀態和確定相應報警級別,發布進入應急狀態的命令;2)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決策場內的重大應急行動及確定應急方案;3)保證現場和企業外來人員的安全;4)宣布場內應急狀態的終止;5)在應急狀態終止后,組織領導廠內的恢復工作;6)授權在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7)批準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8)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及友鄰單位、消防部門通報災情,必要時請求支援;9)組織制訂、修訂事故應急預案,并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10)負責保12、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11)當發生較大或重大粉塵爆炸安全事故時,協助政府救援部門或相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3.3.2 副總指揮職責1)協助總指揮開展應急救援工作;2)指揮協調現場的搶險救災工作;3)核實現場人員傷亡和損失情況,及時向總指揮匯報搶險救援工作及事故應急處理的進展情況;4)當總指揮不在時,代替總指揮負責搶險救援的指揮工作。3.3.3 現場指揮機構的職責 1)無論在任何時候發生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首先進入指揮崗位;聽到警報聲或接到電話時,應急領導機構其余成員必須趕到事故現場,做好各自小組的指揮調動等工作。2)清楚估算事故的嚴重性及危害程度,本公司的應急力量是否有足夠的13、能力進行處理,決定是否報告社會力量或有關部門協助處理。3)如能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處理事故,必須迅速調動相應的人力物力展開搶修搶險工作。.4)如明確事故屬于難以控制性質時,則及早安排重要物質撤離現場至安全地帶,并妥善保管。5)事故平息后,應盡快安排有關人員處理善后工作(包括:事故調查、安頓傷亡人員及組織恢復生產等)3.3.4 現場警戒組組長:成員:主要任務是做好災害事故搶險救援現場治安、警戒、場內交通管制等,當發生粉塵爆炸安全事故,現場警戒組的職責如下:1)當事故發生時,立即在事故現場布置安全警戒,維護現場交通秩序,保障廠區內外道路暢通;2)禁止非救援人員和車輛進入危險區域,對出入事故現場的人員做14、好記錄;3)配合上級政府應急救援組織開展救援;4),制止各類破壞活動,控制嫌疑人員,保護事故現場不遭人為破壞,保證現場應急救援工作井然有序;5)負責疏散物質的安全保衛工作;6)根據實際情況需要采取交通管制或限制人員出入等措施。3.3.5 事故搶險組組長:組員:事故搶險組現場主要任務是做好災害事故搶險,控制危險源工.作。1)負責組織現場搶險、現場傷員的搜救、事故后對被對事故現場的清理等工作。2)組織搶救、轉移相關重要物品;3)負責組織對發生災害的裝置和設施進行搶救,努力減少事故損失;4)恢復正常生產的搶修作業;5)協助相關搶險單位開展救援。當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時,配合上級政府應急救援專業搶險救15、援隊伍開展救援。3.3.6 醫療救護組組長:組員:醫療救護組現場應急職責:1)負責組織對傷病人員進行搶救;2)收集擔架和急救箱,到安全集合地集合;3)給傷員提供相應的包扎、護理等必要的救護,并記錄所有傷員傷勢情況及所有情況及所有提供的救助情況;4)有必要時,呼救求助離本公司最近救護車送傷員到最近的政府醫院救治。3.3.7通訊聯絡組組長:組員:通訊聯絡組其任務是負責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過程中的通訊保障。根.據事故發展動態,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同時向各應急小組通報事故最新情況和傳達總指揮的各項命令。1)當應急信息收到后,立即派人前往應急現場觀察;2)當應急事件被確認后,立即通知總指揮或副總指揮;3)當16、得到總指揮或副總指揮的指示,執行通報程序,應急設備的使用程序,向各部門有關人員通報和向當地政府應急部門報告;4)組織應急現場與政府消防控制中心之間和各現場處理負責人員之間的通訊聯絡工作,傳達總指揮命令,以及向總指揮反映情況;5)檢查通訊設備,保持聯絡暢通;負責對內外的聯系,準確報警,及時向社會救援組織傳遞安全信息,發布險情,進行現場與外界有效溝通,以獲得有力的社會支援;6)做好應急現場記錄。3.3.8 疏散撤離組組長:組員:疏散撤離組其任務是負責疏導人員疏散,協助消防人員救援對事故現場人員的撤離。1)得到現場人員撤離通知時,指揮其相關人員停止工作,并緊急通知現場其他管理人員馬上關閉所有機器設備17、的電源;2)迅速而有序地將現場人員(包括外來訪問人員)通過安全出口撤.離到公司指定安全集合點,指導他們在撤離時不要用電梯,并負責在安全通道堵塞或不安全時另尋出路;3)負責確認事故區域內所有人員(含公司職員、外來人員等)全部安全撤離,無人員滯留或受傷;4)一旦撤離到安全場地,負責即刻清點各部門、外來人員安全撤離人數并匯總;5)向副總指揮報告已安全撤離人數,以及失蹤人數及名單;6)確保撤離人員有序的暫留在指定的安全集合地;7)當所有人員撤離到安全集合地點后,在安全集合地等候總指揮的命令,并傳達給員工,要穩定員工情緒,防止人員因情緒激動出現現場失控而混亂的情況。4 處置程序粉塵爆炸事故應急反應過程一18、般包括報警、緊急疏散、現場急救、火災控制等幾方面。現場報警.應急啟動通報災情4.1 信息報告與處置一旦發生粉塵爆炸事故,最早發現者應向公司應急指揮機構報警。4.1.1 信息報告與通知:。白天班也可打公司安全主任電話(:XXXXXXXXXXX)4.1.2 事故信息接收和通報程序:現場事故發現人員立即報告班長,班長迅速(5 分鐘內)上報部門主管,部門主管接到通知后立控制初起火勢緊急疏散火災控制現場急救組織救援事故發生事故部門主管、公司安全管理人員事故第一發現人應急指揮機構或現場指揮部或其他相關人員總指揮宣布應急啟動啟動事故應急救援系統通知外部機構采取措施防止二次爆炸.即報告總指揮或副總指揮。現場班19、長在向上級主管報告的同時,要組織班組人員穿戴好防護用品,組成 2 人以上的應急小組,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按“應急處置措施”對事故現場采取相應處置措施,遏制事故擴大;在這過程中隨時與公司應急機構人員保持通訊聯絡(聯絡電話見附件1),并匯報事故現場最新情況。現場和附近場所的作業人員緊急疏散,各崗位人員就近向安全出口依次疏散,撤離現場4.1.3 報警方式1)大聲呼叫,就近啟動警鈴報警;2)遠離事故現場,利用移動電話、固定電話報警。3)如粉塵爆炸造成火災,立即撥打火警電話119;如造成人員傷亡,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4.1.4 事故報告的主要內容:1)事故部門;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或部位;320、)可能的原因、性質、危害嚴重程度;4)事故可能發展趨勢及救援要求、已采取的措施;5)報警人的姓名、聯系電話、職務。4.2 應急啟動應急救援總指揮和副總指揮接到事故報告后,總指揮根據事故情況立即到現場進行指揮(總指揮不在現場由副總指揮負責指揮),確.認事故嚴重程度和范圍,決定啟動應急預案的級別或申請廠外應急救援。如有需要,要立即啟動粉塵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當事故范圍超出公司的范圍,靠本公司的力量已難以控制的事故時,應急指揮部迅速打電話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報警求援,外部應急救援機構聯系電話見附件 2。1)通知各應急小組人員應立即進入現場21、,小組長帶領組員進開展各自分工的工作;2)命令通訊組向消防部門報告,請求支援,并安排人員到路口接消防車;3)總指揮馬上將公司發生的粉塵爆炸事故向當地安監部門報告,并在第一時間向周圍單位通報公司發生的事故;4)指揮疏散組人員將車間員工疏散到公司指定的安全空地,并進行人員的清點;5)命令救護組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救護,并安排車輛將傷員送至醫院救治;6)現場警戒組應做好廠區的治安工作,拉上警戒線,設立安全標志,通知警戒區內和周邊人員迅速撤離,阻止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7)組織搶險組對現場進行處置;撲滅火災要使用消防沙或專用的滅火器,不能使用泡沫、水、二氧化碳等滅火器。如有二次爆炸危險,要組織人員先行撤離22、,報告119,由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處置;8)消防部門到達現場時,應配合消防部門的滅火工作。.5 處置措施5.1 應急處置原則5.1.1.對事故救援實行“統一指揮、組織落實、措施得當”的總原則。5.1.2.粉塵爆炸一般會引起大火,放出大量的有毒氣體,造成事故現場火災、人員燒傷和中毒。.我們對粉塵爆炸事故的現場處置原則是:撲滅火災,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援,把傷亡和損失降到最低。救援時應注意:1)應以救人優先為原則;2)滅火人員不應單獨行動;3)事故現場進出口應始終保持暢通;4)要選擇正確的滅火器材和滅火劑;5)滅火時應始終考慮救援人員的自身安全。5.2 現場處置措施5.2.1 發現災情,現場人員立即采取23、措施處理,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并迅速向應急指揮中心報告。力爭在事故初期得到控制,力求最小的事故損失。5.2.2 當現場人員不能及時撲救,需啟動公司粉塵爆炸應急預案時,公司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力量開展搶險救援。同時成立現場指揮部,指揮各應急小組展開應急救援工作。5.2.3 救援、搶修人員到達現場后,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堅持優先救人,即“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則。若災情快速蔓延,可能影響周邊建筑物時,馬上撥打 110報警。當消防人員到來后,將事故情況向消防人員說明清楚。應急隊員服從消防人員的指揮。如事故擴大有危及生命危險時,參與應急的人員應盡快撤離到安全地方。5.2.4 現場警戒組接到報警24、后,要派人員到相關路口帶引消防車。.5.2.5 警戒、疏散組達到現場后,擔負廠區治安和人員疏散指揮,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如當事故擴大危及到周圍人員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協助友鄰單位在政府指揮中心協調下,向上側風向的安全地帶疏散。5.2.6 醫療救護組達到現場后,要在第一時間對粉塵爆炸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救治或指導救治;當現場有人員受傷或中毒時,與消防部門配合,應立即救護傷員和中毒人員,對中毒人員應根據中毒癥狀及時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等急救處置,并及時將受傷人員疏散到安全區域,重傷人員及時送往附近醫院搶救。5.2.7 通訊聯絡組達到現場后,根據指揮25、中心的命令,及時組織事故搶險過程中所需物資的供應、調運;對內、外聯系,準確報警,及時向社會救援組織傳遞安全信息,發布險情,進行現場與外界有效溝通,以獲取有力的社會支援。5.3 鋁粉火災滅火措施5.3.1 因為公司產生的粉塵是鋁粉塵,嚴禁使用普通的滅火器材如泡沫、二氧化碳、1211和水滅火,可以使用消防沙(干沙)、硅酸鋁毯(氈)或金屬專用滅火器來滅火,采取一切可能的辦法在火災初期撲滅。3.3.2 假如鋁粉發生地面火災可使用干沙、硅酸鋁毯(氈)進行滅火,采用“一圍、二蓋、三埋”的方法,即在圍攻火勢時,必須用銅鍬或專門的滅火沙桶小心灑干沙,或用干沙袋將燃燒的鋁粉從四周圍起來,圍到一定程度,再用硅酸鋁26、毯或石棉覆蓋,最后用干沙輕輕地掩.埋(一般沙厚度達3050 公分即可)。5.3.3 假如作業空間發生粉塵爆炸并形成干鋁粉大火時很難被撲滅的,所以一定要控制初期起火。初起火災必須用隔熱的硅酸鋁毯蓋住火焰,再用干沙覆蓋隔離。操作時必須特別留意避免氣流擾動引起鋁粉飛揚,以防止二次爆炸事故。5.3.4 采取先阻擊后滅火的戰術。先對已經起火的車間、倉庫已經受到嚴重威脅的毗連建筑物,用水或泡沫進行冷卻降溫,以防止火勢蔓延。但在用水和泡沫時,一定不要使水與鋁粉接觸,防止發生更大面積的爆炸燃燒;后滅火是指在完成阻擊火勢蔓延和救人財物之后,集中人員圍殲鋁粉燃燒。5.3.5 在撲滅火災過程中,禁止使用能揚起沉積粉27、塵形成粉塵云的滅火方法。5.3.6 若因電氣打火、機器轉動部位摩擦生熱引起的粉塵爆炸,首先由值班電工迅速切斷電源,停機,現場人員穿戴好防護服,開始撲救。5.3.7 撲救初期火災時防止二次粉塵爆炸措施1)進行粉塵火災撲救時,要盡量避免沉積粉塵形成懸浮粉塵。因為沉積粉塵沒有爆炸危險性。所以可采取措施清理移走火災(小火災)周圍的沉積粉塵(假如有積塵),以免在救火過程中使沉積粉塵揚起形成容易產生爆炸的粉塵云而引起二次爆炸。2)根據公司鋁粉塵的物理化學性質,我們在滅火時,只能使用干沙或專用的滅火器,不能使用泡沫、水、二氧化碳等滅火器。.3)立即停著火區域的除塵設備,停止拋光等產塵作業,采取措施保證現場有28、良好的通風(開窗、開門等)以降低粉塵濃度。5.3.8 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粉塵爆炸過程中,因燃燒不全,易產生有毒氣體,這些有毒氣體容易導致救援人員中毒,所以我們在救援時,要注意救援人員的自身保護。占據有利地勢、采取相應的個人防護(穿戴防護服、戴防護面罩等),避免中毒事故的發生。5.4 現場恢復當確認火災撲滅后,由事故現場處置副指揮組織粉塵爆炸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現場調查。事故部門主管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清理。5.5 事故預防措施1)粉塵作業場所與其它建筑物保持安全距離;2)定時對除塵系統進行檢查,保證除塵系統運行正常;所有產塵點均安裝符合安全要求的吸塵罩;3)濕式除塵水池的水量、水壓、水泵的運行應與拋29、光機聯動;4)定時對作業場所粉塵濃度進行監測;5)每班規范清理作業場所的積塵(禁止使用壓縮空氣進行清掃);6)保證作業場所消防設備、設施、消防器材、應急照明完好;7)保證安全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安全標志明顯;配備應急救援物質,定期維護保養,保證應急救援物質齊全完好備用;8)粉塵作業人員進行培訓專項考核,能夠識別并正確應對粉塵.爆炸危險;9)生產設備、通風管道,采取防靜電措施;使用防爆電氣設備,有泄爆、阻爆、隔爆裝置;10)制定粉塵防爆管理制度和動火作業管理制度;11)檢修時使用防爆工具,防止摩擦、碰撞產生火花。12)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保護制度;13)每月至少組織一次由安全主任牽頭的安全30、生產大檢查,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各相關部門應及時整改,整改有難度的,應及時上報總經理。14)每年至少組織二次粉塵爆炸應急專項預案的演練。六 應急物質與裝備保障6.1 成立應急救援小組,個小組成員均配備手機,并保證通訊暢通6.2 消防器材、藥品、個體防護用品(具)均配置齊全,并規定定期檢查保養,使其經常處于完好可用狀態。6.3 購置和儲備有相應的應急物質(如擔架、對講機等),供事故之.需。附件1 應急機構和人員的聯系方式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聯系方式職務行政職務成員名單手機辦公電話總指揮副總指揮成員.成員成員成員成員成員成員專業應急小組成員及聯系方式組別行政職務人員聯系電話手機辦公電話通迅聯絡組組長成員成員成員現場警組長.2 相關外部應急機構聯系方式外部應急救援機構聯系電話戒組成員成員事故搶險組組長成員組長成員醫療救護組組長組員成員成員疏散撤離組組長組員組員成員公司 24 小時值班電話.周邊單位聯系電話單位名稱聯系電話3 應急物資需求清單公司應急物資需求清單序號物資名稱類型事故類型數量存放位置1 1 2 3 4 5.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