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城污水處理廠污水排放事件及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2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5742
2022-08-31
21頁
37.06KB
1、大學城污水處理廠污水排放事件及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二零一七年八月十日目錄一、總則.31、編制目的.32、適用范圍.33、編制原則.34、編制依據.3二、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及處理程序.41、應急救援指揮部.42、指揮部工作職責.43、指揮部人員分工.44、生產事故匯報處理制度.55、事故發生后的匯報.56、事故的處理原則.67、后期處理.68、保障措施.7三、突發事故預防.81、進水水質超標預防.82、出水水質超標預防.83、停電現場可能產生的事故預防.84、暴雨可能產生的事故預防.96、人員觸電預防.97、人員落水預防.98、人員中毒預防.99、火災預防.9四、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方案.101、進水2、水質水量超標應急處理方案.102、出水水質超標應急處理方案.103、火災事故應急預案.114、停電應急預案.126、暴雨造成事故應急預案.137、人員傷亡應急預案.138、關鍵設備緊急情況應急預案.16一、總則1、編制目的為了應對臨沂市大學城污水處理廠可能發生各種突發事故,并在事故發生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處理,盡量減少二次污染、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應急預案。2、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大學城污水處理廠由于進水水質超標、出水水質超標、突遇停電、突發暴雨、人員觸電、人員落水、中毒、火災導致突發事故的應急搶險搶修。3、編制原則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單位,3、社會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預防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控制處理,根據污水處理工藝特點及可能導致突發事故的因素,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責任”的原則,制定污水處理廠污水排放事件及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4、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范CJJ60-94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4、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 A排放標準5、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二、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及處理程序1、應急救援指揮部總 指 揮:王長勇副總指揮:魏源林成員:趙玉德高學軒趙新民2、指揮4、部工作職責負責制(修)定大學城污水處理廠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訓練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污水廠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指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主管行政部門和事故現場周邊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指令;組織事故調查,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3、指揮部人員分工a.總 指 揮:組織指揮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b.副總指揮:按照分工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工作;c.成員:協助總指揮負責事故救援過程中的總協調工作;按污水廠內部預案規定負責突發事故的一般處置和應急救援有關工作。4、生產事故匯報處理制度為了及時掌5、握污水處理廠的安全生產情況,在發生事故時能迅速采取有力措施進行控制和處理,把事故的影響和損失減至最低,大學城污水廠特制定生產事故匯報處理制度。事故類別分為小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四類。、小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小于1 萬元,或不影響正常運行的。、一般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小于5 萬,大于或等于 1 萬,或者導致人員輕傷,或一天內能恢復正常運行的。、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大于5 萬,大于或等于10 萬,或者導致人員重傷,或三天內能恢復正常運行的。、特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大于十萬,或者導致人員死亡,或者三天以上無法正常運行的。5、事故發生后的匯報、廠內發生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值班人員6、應立即將事故簡況報告污水廠負責人;、重大及特大事故:應在10 分鐘內電話向公司總部匯報,并在8 小時內將事故詳情報告公司總部。如同時伴有人身傷亡,還須向本地政府有關部門報告。、一般事故:應在24 小時內將事故詳情報告公司總部。6、事故的處理原則、廠長是事故現場負責人,帶領值班人員進行事故處理,應對事故處理正確、迅速、負責。、凡發生重大特大事故或傷亡事故,必須執行“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沒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員工沒受教育不放過)原則,及時分析,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燃。、對發生工傷事故,除立即組織搶救外,必須保護好現場,并立即按規定逐級匯報。、對發生工傷事故7、或重大特大事故須立即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調查,分析原因,查清事故責任,擬定防范措施,結果以書面于15 日之內上報。、對事故責任者(包括領導)應根據情節輕重,損失大小,認識態度,提出處理意見。、對因工負傷的職工家屬,要全力關懷,給予慰問,并按國家規定,做好善后處理工作。、事故處理時,不得進行交接班,如在交班時發生仍由交班人員負責處理,接班人員在交班班長要求下協助處理,告一段落后方可繼續交接班。、不論發生任何事故,在處理告一段落后應按規定及時向總部匯報。7、后期處理、事故現場清理事故發生地的后期現場清理,由廠長組織專業隊伍實施,事故影響范圍較大、程度較嚴重的,由公司總部組織人員進行技術指導。、事故調查8、報告和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由廠長組織有關人員,會同事公司總部職能部門進行內部過程評價和總結。主要包括:事故等級的判定是否正確;采取的重要處理措施與方法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符合保護公眾、保護環境的要求;各部室任務完成情況;出動應急隊伍的規模、儀器裝備的使用是否與任務相適應;發布的公告及公眾信息的內容是否真實,時機是否得當,成功或失敗的典型事例;是否需要修訂事故應急處理方案;其他結論等。8、保障措施、通信與信息保障本水廠實行 24 小時工作值班,隨時做好處理突發事故的準備。建立健全值班制度。、組織落實、人員培訓、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便于搶修”的原則9、,建立組織,落實人員。要根據人員崗位變化隨時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污水廠常年實行24 小時值班值崗制度,故其全體值班值崗人員為各類事故應急救援的第一突擊隊,做好事故現場的初期搶險搶修處置。、組織應急訓練和培訓。各級應急救援組織要按照專業分工每年要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訓練和演習,不斷提高組織、指揮和救援能力。、預案演習與維護為了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實施事故搶險搶修,盡量減少由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傷亡,定期組織預案演習。應急救援人員按職責和專業分工每年進行 12 次的事故模擬演練,對全廠職工進行經常性的事故救援常識教育,使大家具備自救、逃生和互助的能力。不斷提高指揮人員的指揮水平和應急救10、援組織的整體能力,主要提高以下幾種能力:、檢查通信系統是否暢通無阻;、演習搶險現場人員是否能快捷實施搶險;、有關的搶險人員、器材能不能準確到位;、能否及時有效控制事故進一步擴大。三、突發事故預防1、進水水質超標預防對進水進行觀查,并每天定時對進水水質取樣化驗,做好進水水質分析及記錄。2、出水水質超標預防對所投入生產的生產線上的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的水樣進行觀查,并取樣化驗,做好每個時間段的水質分析,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防止因檢查不周或失誤造成事故;及時合理的調節運行工況,嚴禁超負荷運行;保證出水達標排放。3、停電現場可能產生的事故預防認真巡查配電房運行情況,對電網提出11、的停電公告進行記錄及匯報,并在停電之前聯系電工對廠內設施進行依次停電,及供電后的恢復進行依次恢復并巡查。4、暴雨可能產生的事故預防認真注意天氣變化及關注天氣預報,在暴雨天氣前對現場的物品進行收拾或加固,對外露的電氣設備進行進行保護,盡可能積水的部位進行檢查。6、人員觸電預防對廠區供電設施進行保護,防止非專業人員自行進行操作,對外露供電線路進行保護,對可能觸電的設施張貼警示牌。7、人員落水預防遵守安生生產守則,對廠區安全防護欄進行定期檢查,對加蓋除臭的檢查口進行關閉,對可能產生人員落水的位置定放好救生圈等設施。8、人員中毒預防遵守安生生產守則,對井下工作及除臭設施檢修時需做好抽風工作,并做好安全12、防護保護工作。9、火災預防遵守安生生產守則,對易燃易爆產品進行防護保護,對供電線路進行巡查,對消防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四、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方案1、進水水質水量超標應急處理方案、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對進水水質進行取樣化驗,防止因進水水質超出設計處理范圍而造成事故。當發現進水水質嚴重超標時,應立即向管理人員匯報,并服從管理人員要求對進水水質,工藝運行參數,出水水質數據進行分析,根據化驗對工藝流程進行及時調整。、組織化驗人員對每條生產線的出水進行檢測、減少進水量、12 小時內書面匯報臨沂市市住建局此次減少進水的原因。、污水廠廠長會同臨沂市住建局組織人員查找污水來源,通告相關企業或單位。、事故解決13、后,恢復正常處理狀態,并記錄。2、出水水質超標應急處理方案、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因檢查不周或失誤造成事故或生產異常產生的排放事故,應立即停止該生產線的排水,并將此事匯報廠部管理人員。、由廠部管理人員及時調整進水。、組織化驗人員對超標的生產線進行取樣化驗,并分析下步的處理工藝,、1 小時內口頭匯報,12 小時內書面匯報臨沂市住建局此次減少進水的原因,并匯報停水的時間需多長。、及時合理的調節運行工況,嚴禁超負荷運行。、事故解決后,恢復正常處理狀態,并記錄。3、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在本部門(或車間)發生火災時,在崗員工應立即對初起火災進行撲救,就近原則運用滅火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14、撲滅火源;使用滅火器要注意以下要點:先拉開保險栓,操作者站在上風位置,側身作業,手按壓柄,距火點二米位置膠管對準火源掃射;、當火勢未能得到控制時,要立即通知污水廠負責人;、當班負責人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全廠警戒并迅速通知調集全廠員工利用身邊的滅火器材趕到火災現場參加撲救,切斷生產區的電源,并且做好火災現場人員秩序維護和無關人員的疏散撤離工作;、當火災蔓延到非本廠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時,在崗員工應立即報警119,(報警人員應向消防部門詳細報告火災的現場情況,包括火場的單位名稱和具體位置、燃燒物資、人員圍困情況、聯系電話和姓名等信息),并安排人員到路口接消防車,以便消防隊員把握火災情況和盡快抵達,采15、取相應的滅火措施,抓住救災時機;、消防隊到位后,組織員工疏散本廠內停放的車輛和廠門口的障礙物,以確保救災現場的暢通和車輛用急。并組織本廠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待命;、火災撲滅后,負責人應立即清點本廠的人員和受損物資,盡快確定人員傷亡和物品損失情況并向廠公司總部匯報,做好詳細的記錄并存檔;、負責人做出事故調查報告,同時總結本次火災事件的教訓,在全體員工中實行安全事故的教育培訓,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4、停電應急預案、當出現突然停電時,值班人員應按下總設備停止按鈕,使設備處于備用狀態。、值班人員至現場將各設備調至停止狀態,并檢查各閥門井的開關狀態使此處于復電后可正常生產。、及時聯系了解停電原因及范圍16、,評估持續停電時間并匯報。、配電房供電線路故障的,查清原因,及時恢復供電、供電可以及時恢復的,則供電恢復后進入開工程序。、供電不能及時恢復的,則按照規定匯報至公司總部及臨沂市環保局和住建局。、電網復電對策:、當配電間顯示來電后,值班電工通知操作人員檢查各設備的關閉情況、確定全廠設備全部停后,值班電工進入配電間啟動主電路。、啟動主電路后再檢查一遍電路,確認無問題后,恢復各分部電路。、確認各分部電路無問題后按生產要求依次開啟需運行的設備。開啟依次底功率到高功率的次序。、恢復供電 15 分鐘后再次巡檢全廠設備,無問題,按生產操作規程操作。、機電員工送完電后,巡檢全廠設備。、崗位人員將操作情況如實記錄17、。6、暴雨造成事故應急預案、指揮部負責廠內的預防暴雨工作的布置、檢查等工作。負責落實廠內設備設施的防護、排水防澇工作。負責人員安全防護設施的落實等工作。負責組織一支由員工組成的緊急搶險機動小組隨時待命,作為處理緊急事件的預備隊,由指揮部直接調遣。、檢查廠區內排水系統,防止堵塞及河水倒灌。檢查廠區內設備設施加護情況。、室外電氣設備加強防護,臨時電線應拆除或切斷電源。保持配電房、電纜溝內內干潔,防止積水。、下暴雨時應減少上生物池次數,以免發生人身事故。、適當加大處理水量,確保廠區內企業污水排放。、緊急情況下可以開啟事故排放閥,待水量有所減小后應立即關閉。7、人員傷亡應急預案、中毒現場應急預案、救護18、者應做好個人防護,帶好防毒面具,穿好防護衣;、切斷毒物來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繼續侵入人體,應盡快將中毒人員脫離現場,移至新鮮空氣處,松解患者頸、胸部紐扣和腰帶,以保持呼吸暢通,同時要注意呆暖和保持安靜,嚴密注意患者神志,呼吸狀態和循環狀態等。、盡快制止工業毒物繼續進入體內,并設法排除已注入人體內的毒物,消除和中和進入體內的毒物作用。、迅速脫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襪、手套等,立即徹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膚,沖洗時間要求 1530 分鐘,如毒物系水溶性,現場無中和劑,可用大量水沖洗,遇水能反應的則先用干布或其他能吸收液體的東西抹去粘染物,再用水沖洗,對粘稠的毒物(如有機磷農藥)可用大量肥皂水沖洗,尤其19、注意皮膚皺折,毛發和指甲內的污染,較大面積沖洗,要注意防止著涼、感冒。、毒物經口引起人體急性中毒,可用催吐和洗胃法。、促進生命器管功能恢復,可用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壓法。、觸電救護應急預案、對人體的危害電傷:指電流對人體外部造成局部傷害,如電流引起人體外部的燒傷;電擊傷:指電流通過人體內部,破壞人體心臟,肺部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動作,及至危及生命;電損傷人體的變化:細胞內離子失衡,導致肌肉收縮、麻木,在高電壓下肌肉強烈收縮,組織發生病理性變化;臨床表現:全身情況:神志清楚,機體抽搐麻木,有電灼傷;神志不清楚,休克狀態,心律失常,假死;局部情況,電弧灼、焦化、碳化。、觸電急救:a)緊急處置:迅速拉開電20、源,使觸電者迅速脫離觸電狀態;b)就地搶救:輕微觸電者:神志清楚,觸電部位感到疼痛、麻木、抽搐,應使觸電者應地安靜、舒適地躺下來,并注意觀察;中度觸電者:有知覺且呼吸和心臟跳動還正常,瞳孔不放光,對光反應存在,血壓無明顯變化,此時,應使觸電者平臥,四周不要圍人,使空氣流通,衣服解開,以利呼吸;重度觸電者:觸電者有假死現象。呼吸時快時慢,長短不一,深度不等,貼心聽不到心音,用手摸不到脈膊,證明心臟停止跳動,此時應馬上不停地進行人工呼吸及胸外人工擠壓,搶救工作不能間斷,動作應準確無誤。c)觸電急救法:可采用人工呼吸與心臟復蘇方法。、燒傷救護應急預案熱力燒傷包括火、開水、蒸汽、電弧等。化學灼傷一般是21、強酸或堿等。、對人體的危害:皮膚或皮下組織燒壞,嚴重時導致死亡。、化學灼傷分類:淺一度(紅斑);淺二度(水泡型);深二度;、燒傷的急救:a)迅速移去熱力對身體的傷害,采取用水冷卻表面的方法。若是強酸或堿等化學灼傷,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時間一般為 2030 分鐘;b)用濕紗布包好創面;c)燒傷嚴重,可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臟復蘇法;注意:燒傷病人應盡量不喝水或喝少許鹽水,注意創面保護。、溺水搶救應急預案、當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道德應保持其呼吸道的通暢,應讓溺水者俯臥,用一小木凳或枕頭等墊在其腹部,使其頭朝下,搶救者壓其背部,將體內的水從口鼻排出,但要注意控水時間不可太長。、用手指22、伸入溺水者口腔內探查,迅速清除口鼻異物或嘔吐物。、如果溺水者神志清楚,輕聲呻吟,面色潮紅或蒼白,呼吸心跳豐碩,可不必進行特殊處理,直接送醫院檢查即可。、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甚至瞳孔散大,則必須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越早進行,效果越好。、溺水者清醒后,可給其服茶、糖姜水等熱飲料。、高溫中暑應急預案、烈日直射頭部,環境溫度過高,飲水過少或出漢過多等可以引起中暑現象,其癥狀一般為惡心、嘔吐、胸悶、眩暈、嗜睡、虛脫,嚴重時抽搐、驚厥甚至昏迷。、應立即將病員從高溫或日曬環境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用冷水擦浴,濕毛巾覆蓋身體,電扇吹風,或在頭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溫,并及時給病人口服鹽水。嚴23、重者送醫院治療。8、關鍵設備緊急情況應急預案1)編制目的建立設備故障應急響應機制,能確保設備發生故障時能夠迅速、準確、有效的組織搶修,最大限度的減少停機損失,降低維修成本,依據車間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結合公司生產設備實際狀況,特編制本預案。2)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唯一設備突發性停產的設備故障,包括設備故障的報警、處理、搶修、恢復等全過程。3)應急職責3.1 應急職責3.1.1 污水廠廠長擔任現場應急搶修小組組長,負責設備故障的現場應急指揮;并向公司匯報故障狀況及搶修進展情況;負責對備品備件的數量、型號、規格進行確認及搶修物、料的申報和委外維修的申請。3.1.2負責組織搶修人員及時就位;保證應急工24、作的順利開展;負責實施搶修作業,以及修后設備的檢查、試運行。3.1.3 如有人員受傷,除必要的應急救治,廠長第一時間與公司醫務室取得聯系,情況嚴重時要在在5 分鐘以內與縣醫院取得聯系,保證受傷人員及時得到救治。3.1.4 廠長負責對設備故障應急響應預案的制訂、審批,并根據情況及時進行修訂。3.2 班長應急職責3.2.1加強搶修培訓,開展故障預想,掌握故障發生的征兆、原因、后果和應急處理方法、步驟,以及在搶修過程中應采取的防護措施、安全措施、技術措施,確保搶修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3.2.2負責設備故障搶修過程中的技術支持,協調解決搶修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3.2.3負責故障搶修現場的安全監察,確25、保搶修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3.2.4設備故障搶修,必須全力協助機電維修工的工作。4)應急資源概況4.1 人力資源4.1.1廠長 1 人;班長 1 人、電氣工程師 1 人、機電工維修師 23 人、操作工協助維修人員由班長根據具體情況臨時組織。4.2 物質資源4.2.1儀器儀表。4.2.2維修工具。4.2.3運輸工具。4.2.4儲備的備品備件,以及按急件采購程序采購配件。5)故障分析5.1 設備故障的性質設備故障是指設備或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因某種原因喪失了規定功能或降低了效能時的狀態,直接影響產量、質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5.2 故障發生的原因5.2.1設備設計、制造、安裝中存在缺陷;5.226、.2零部件選用不當或有缺陷;5.2.3使用過程中的磨損、變形、疲勞、振動、腐蝕、變質、堵塞等;5.2.4維護、潤滑不良、調整不當、操作失誤、過載使用、長期失修或修理質量不高等;5.2.5設備陳舊、環境因素及其他原因。6)應急響應程序6.1 報警與接警6.1.1操作工發現設備故障后,立即用電話或直接向本工序班長匯報,說明故障發生的設備位號和部位;6.1.2當班班長立即趕到現場,初步了解故障發生的原因、性質、范圍、嚴重程度,做好搶修準備工作。6.1.3對暫時不影響生產的設備故障,班長不能及時處理的由廠長制定應急維修方案。6.1.4在確認故障嚴重的情況下(不能當班修好),廠長直接下達應急處理令。6.27、2 應急啟動6.2.1廠長下達應急令后,通知應急搶修小組所有人員到位。6.2.2應急組長立即趕到現場,組織協調搶修前的準備工作。6.3 應急行動6.3.1車間電氣工程師、廠長、班長制訂搶修安全措施和技術方案,并提供有關的技術資料。6.3.2應急小組根據職責分工,各就各位,全面展開搶修工作。6.3.3維修工迅速落實所需配件的儲備情況,落實型號、規格,并將備件及所需的工器具運送到現場;6.3.4急件采購或加工,實行急件采購并制定加工方案,由廠長、設備動力部、公司采購部等協同完成。6.3.5對需委外維修的部分工作,由廠長報公司審批后交設備部聯系委外維修單位。6.3.6 廠長應及時了解搶修現場的進展情況,監督檢查搶修過程中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和各種違章作業情況,保證檢修過程中的人身安全,指導搶修工作的順利進行。6.4 現場恢復設備故障搶修結束后,應對搶修后的設備試運行,時間不少于 1 小時,有設備主任、生產主任、質檢員確定搶修的維修質量和試機效果,并將試機情況向有關領導進行匯報,得到認可后,開始對搶修人員、工器具進行清點,將現場打掃干凈后撤離現場。操作工恢復正常生產。6.5 應急結束值車工負責對搶修后的設備進行連續24 小時試運行,觀察運行情況,按車間規定隨時抽查產品質量,如無異常應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