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施工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2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5802
2022-08-31
21頁
308.60KB
1、1/23 火災事故專項預案標項目經理部2015年 7 月0/23 目錄1 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分析.01.1 事故類型 .01.2 事故分級 .01.3 事故的發生原因 .11.4 事故預防 .1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23 組織機構及職責 .23.1 應急組織體系 .23.2 指揮機構及職責 .14 預防與預警 .44.1 危險源監控 .44.2預警行動 .54.3信息報告與處置 .55 應急響應 .65.1 響應分級 .65.2 響應程序 .85.3 處置措施 .106 信息溝通與處置 .126.1 后期處置 .127 保障措施 .127.1 通訊保障 .121/23 7.2 應急隊伍保障 2、.137.3 應急物資保障 .137.4 經費保障 .137.5 技術保障 .138 培訓與演練 .148.1 培訓.148.2 演練.148.3 完善與修訂 .149 附則.149.1 制定與修訂 .149.2 應急的實施 .1410 附件.15附件:1.應急救援組織結構通訊錄.150/23 基坑開挖專項應急預案1 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分析1.1 事故類型按照地鐵施工的重大危險源分布情況,針對鋼筋加工區,現場鋼筋作業區、現場氣焊作業區、生活區可能發生火災的事故進行應急預案的編制。事故的發生場所:施工現場、生活區事故的危害程度:設備損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1.2 事故分級按照事故的性質、嚴重程3、度,將安全生產事故分為級安全生產事故、級安全生產事故、級安全生產事故。級安全生產事故:在施工作業過程中發生傷亡事故,造成施工人員在勞動過程中發生人身傷害、急性中毒等事故導致其死亡的事故。級安全生產事故:在施工作業過程中發生重傷事故,造成施工人員肢體殘廢或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引起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勞動能力有重大損失的傷害。一次事故中發生重傷(包括伴有輕傷、無死亡的事故)的事故。1/23 級安全生產事故:在施工作業過程中發生輕傷事故,造成施工人員肢體傷殘,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輕度損傷,表現為勞動能力輕度或暫時喪失的傷害。一般指受傷人員歇工在一個工作日以上,但夠不上重傷的事4、故。1.3 事故的發生原因施工安全事故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1)炔焰、電弧焊接、切割工藝流程上決定了其高溫火焰;電焊、普通切割產生的高溫焊渣、火星也是引發火災的元兇。焊工在施工過程中稍有不慎,便會引燃周圍的可燃物,制造一起災難。(2)在施工現場,大功率電器的使用、生活區內私拉亂接導致電線短路從而引發的火災也不在少數。(3)管理缺陷,消防意識淡薄。1.4 事故預防(1)施工現場應明確劃分用火作業、易燃材料堆場、倉庫、易燃廢品集中站和生活區等區域。(2)施工現場夜間應有照明設備,保持消防車通道暢通無阻,加強值班巡邏。(3)施工作業期間需搭設臨時性建筑物,必須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4)施工結束5、應及時拆除。但不得在高壓架空線下面搭設臨時2/23 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5)施工現場應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指定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新,保證完整好用。(6)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乙炔瓶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 10m,與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得小于30m;如達不到上述要求的,應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離措施。(7)乙炔瓶和氧氣瓶的存放距離不得少于5m;使用時兩者的距離不得少于 10m。(8)施工現場用電,應嚴格加強電源管理,防止發生電氣火災。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火災應急救援工作應貫徹統一指揮的原則、分工協作、以人為本的原則,合理運用滅火戰術、把職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將火災的損失6、降到最低程度。3 組織機構及職責3.1 應急組織體系應急組織體系由應急指揮中心、應急搶險組、技術方案組、現場監測組、通訊聯絡組、對外協調組、現場救助組、物資保障組、用電保障組、資金保障組組成,如圖2-1 所示。0/23 圖 2-1 應急組織體系圖應急搶險組負責人技術方案組負責人尹長?,F場監測組負責人通訊聯絡組負責人對外協調組負責人現場救助組負責人物資保障組負責人資金保障組負責人用電保障組負責人應急指揮中心總指揮:副總指揮:1/23 3.2 指揮機構及職責3.2.1 應急指揮中心應急指揮中心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領導和決策工作,確定安全生產應急處置的搶險方案和安全措施,帶領或指派現場7、應急救援中心人員,趕赴現場處置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中心成員由項目領導班子擔任??傊笓]由項目經理擔任,副總指揮由項目黨工委書記、安全副經理擔任。主要成員:總指揮:副總指揮:3.2.2 通訊聯絡組負責現場傷員的救護及與搶險各方的聯絡等工作,隨時同事故現場的應急指揮人員保持聯系,發布救援命令,及時將事故現場的救援情況反映給應急指揮中心。通訊聯絡組成員由項目辦公室人員組成。通訊聯絡組組長由項目辦公室主任擔當。主要成員:組長:成員:3.2.3 現場救助組負責現場應急搶險工作,針對事故的特點及事故的傷害程度進行應急救助等工作。應急救援組成員由安質部、預算部及部分文明施工人員擔任。現場救助組組長由項目安質8、部部長擔當。主要成員:2/23 組長:成員:3.2.4 應急搶險組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人員疏散,阻止非搶險人員進入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配合相關部門維持治安秩序工作。現場搶險組成員主要由現場兩分區副經理、工程部部分技術人員組成。現場搶險組組長由兩分區生產經理擔當。主要成員:組長:成員:、各協作隊伍抽調人員3.2.5 物資保障組負責車輛、應急物資和大型機械的調度及后勤保障工作,整合調配現場應急資源。物資保障組成員由項目物設部人員組成,物資救援組組長由項目物設部部長擔當。主要成員:組長:成員:3.2.6 資金保障組負責資金的落實情況,根據搶險需要,提供足夠的搶險資金。資金保障組成員由項目財務部人9、員組成,資金保障組組長由項目財務部部長擔當。主要成員:組長:成員:3/23 3.2.7 現場監測組負責做好搶險救援時的基坑及周邊建筑物的加密監測工作?,F場監測組由項目項目測量監測部人員組成,組長由項目測量監測部部長擔當。組長:成員:3.2.8 對外協調組負責做好搶險救援時的對外協調工作,同時安撫周邊群眾、接待社會新聞媒體。對外協調組由項目黨工委書記、部分安質部、工程部、試驗室人員組成,組長由項目黨工委書記擔當。組長:成員:3.2.9 技術方案組負責分析現場緊急情況形式,就具體情況制定搶險方案。技術方案組由項目總工程師、部分工程部人員組成,組長由項目總工程師擔當。組長:成員:3.2.10用電保障10、組負責做好搶險救援時現場用電供應和用電安全工作。用電保障組由項目電工班人員組成,組長由電工班班長擔當。組長:成員: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成員如有變動,按人員所在崗位分配在應急搶險工作中的任務和職責。4/23 4 預防與預警4.1 危險源監控4.1.1 危險源(1)現場施工人員吸煙。(2)現場施工用電接線不規范(3)電氣焊違反操作規程操作(4)生活區電線亂拉亂接。(5)可燃物堆放區有明火作業4.1.2 危險源管理對容易發生火災的施工場所和部位進行定期的檢查,排除火災隱患;對容易發生火災的施工場所和部位的消防設施進行定期的檢查、保養和維修。4.1.3 應急處置(1)事故發生時,安排專人及時切斷有關線路閘11、門,并對現場進行聲像資料的收集。發生后立即組織搶險人員在10 分鐘內到達現場。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人工和機械相結合的辦法,對現場進行處理。搶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運有困難時,可調集大型吊車進行調運。(2)事故現場周圍設置警戒線。(3)堅持統一指揮,密切協同的原則。事故發生后,參戰力量多,現場情況復雜,各種力量需在現場總指揮的統一指揮下,積極配合、密切協同,共同完成。(4)堅持救人第一的原則。當現場有人員受到威脅時,首要任務是搶救人員。5/23 4.2 預警行動任何人員發現可能發生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信息立即上報項目相關領導,應急指揮機構接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信息后,應按照應急預案啟動應12、急方案,并采取相應行動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及擴大。(1)預警級別根據發生的事故級別實行分級報告。(2)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認定重大危險源并實行分級報告。一旦發生事故,根據施工安全事故的級別,立即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預案,實施救援。4.3 信息報告與處置(1)信息的報告和處理,應當堅持時間第一原則、允許越級原則、限定時間原則和及時核查原則。(2)為了及時有效的控制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和擴大,本項目施行 24 小時值班制度,值班電話為;(3)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現場有關人員及時、主動的報告本項目應急指揮機構。項目應急機構啟動應急預案的同時,應上報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并按規定報告事發地政府應急管理機構。13、(4)上報內容包括生產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簡要情況、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初步估計及已經采取的應急措施,需要支援的具體內容;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6/23 圖 3-1 應急報告程序示意圖5 應急響應5.1 響應分級5.1.1 三級應急響應本項目對安全生產事故實施三級應急響應。(1)級應急響應適用于在施工作業過程中發生傷亡事故,造成施工人員在勞動過程中發生人身傷害、急性中毒等事故導致其死亡的事故,或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工程質量事故。(2)級應急響應適用于在施工作業過程中發生重傷事故,造成施工人員肢體殘廢或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引起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勞動能力有重大損14、失的傷害。一次事故中發生重傷(包括伴有輕傷、無死亡的事故)的事故,或造成較大大財產損失,工程質量事故。安全生產事故現場應急指揮機構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市質安總隊應急指揮機構用電保障組通訊聯絡組現場救助組物資保障組資金保障組對外協調組技術方案組應急搶險組現場監測組7/23(3)級應急響應適用于在施工作業過程中發生輕傷事故,造成施工人員肢體傷殘,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輕度損傷,表現為勞動能力輕度或暫時喪失的傷害。一般指受傷人員歇工在一個工作日以上,但夠不上重傷的事故,或造成一般財產損失,工程質量事故。圖 5-1 應急程序示意圖5.1.2 啟動應急預案、級應急響應,事發成員單位針對事故性質、類型按安全15、生產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控制事態發展;當難以控制緊急事態時,果斷報請當地應急救援機構實施外部緊急應急救援;級以下應急響應由事發成員單位根據現場控制情況決定應急響應狀態。5.1.3 現場應急救援要點事發成員單位應按照先控制后消除,嚴防次生、衍生事故發生的8/23 要求,迅速展開現場救援工作。重視第一時間的發現報警、緊急處置、疏散人員、應急救援。5.1.4 現場應急救援指揮應急救援指揮以現場為主,所有應急隊伍和人員都必須在現場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統一指揮下,密切配合,協同實施搶險和緊急處置行動;成員單位啟動應急預案后,應在安全位置迅速設置現場應急指揮部,判明情況,調集應急隊伍、裝備器材,16、組織、指揮事故應急搶險。5.2 響應程序5.2.1 分級響應程序(1)級應急響應程序應急指揮中心按照應急報告程序及時向天津市應急管理部門上報事件情況,并及時續報事件發展態勢。在天津市應急管理部門采取行動之前,應急指揮中心啟動項目相應應急預案,按照級響應程序,調用項目應急資源,采取應急行動,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在天津市應急管理部門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后,應急指揮中心接受上級應急管理部門的指令,統一指揮公司內所有應急資源,配合天津市應急管理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2)級應急響應程序現場應急指揮中心成員到位,先期展開現場應急救援。應急指揮中心成員到位,及時掌握事件發展態勢和現場救援情況,并向現場應急人17、員下達關于應急救援的命令。(3)級應急響應程序事故發生單位應急機構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并及時按照應急報告程序向應急指揮中心和上級有關部門報告。9/23 圖 5-2 安全應急事故響應程序示意圖5.2.2 擴大響應應急指揮機構應及時掌握事件的處置情況,當安全生產事故的嚴重程度以及發展趨勢超出其應急救援能力時,應及時報請上一級應急指揮機構啟動更高級的應急預案。圖 5-3 擴大響應程序示意圖5.2.3 應急救援應急指揮中心根據安全生產事故情況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與協調,通知救援隊伍和鄰近單位的應急指揮機構,提供增援或保障?,F場應急指揮中心的主要負責:(1)召集、調動救援力量應急指揮中18、心成員接到應急救援指令后,立即響應,派遣搶險人員、物資設備等迅速在指定位置集結,聽從現場總指揮的安排。在現場應急指揮中心做出應急救援決策之前,現場救援人員應按本預案確立的基本原則迅速組織應急救援力量進行應急救援。10/23(2)現場處置事件發生后現場救援組負責保護現場,嚴密封鎖周邊危險區域,按預案救治傷員和保護財產。(3)醫療衛生救助通訊聯絡組負責組織或請求醫療衛生單位展開緊急醫療救助和現場衛生處置工作。(4)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物資保障組應根據需要攜帶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執行應急救援人員進入和離開事件現場的相關規定。(5)群眾疏散現場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負責組織周邊群眾疏散,19、派應急救助組負責應急狀態下群眾疏散、轉移和安置。5.3 處置措施事故發生后,由現場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災難情況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與協調通知應急指揮機構、救援隊伍、事發單位和比鄰單位的應急指揮機構,提供增援或保障。(1)召集、調動救援力量應急搶險成員接到現場應急指揮中心的指令后,立即響應,派遣施工搶險人員、物資設備等迅速在指定地點集合,并聽從現場指揮人員安排?,F場總指揮應按本預案確立的原則、專家組意見迅速組織應急救援力量進行應急救援,并要求與現場救援人員保持通信通暢。當現場現有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不能滿足救援行動的要求時,及時向上級應急救援部門反映,請求調動其他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2)現場處置20、事件發生后現場搶險組負責保護現場,嚴密封鎖周邊危險區域。并按如下程序進行處置:當接到發生火災信息時,應確定火災的類型和大小,并立即報告火災指揮系統,火災指揮系統啟動緊急預案。指揮小組要迅速報“119”火警電話,并及時報告上級領導,便于及時撲救處置火災事11/23 故。組織撲救火災。當施工現場發生火災時,應急準備與響應指揮部除及時報警,并要立即組織基地或施工現場義務消防隊員和職工進行撲救火災,義務消防隊員選擇相應器材進行撲救。撲救火災時要按照“先控制,后滅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點,后一般”的滅火戰術原則。派人切斷電源,接通消防水泵電源,組織搶救傷亡人員,隔離火災危險源和重點物資,充分利用項目中的21、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滅火。人員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也是最徹底的應急響應。在現場平面布置圖上繪制疏散通道,一旦發生火災等事故,人員可按圖示疏散撤離到安全地帶。協助公安消防隊滅火:聯絡組撥打119、120 求救,并派人到路口接應。當專業消防隊到達火災現場后?;馂膽毙〗M成員要簡要向消防隊負責人說明火災情況,并全力協助消防隊員滅火,聽從專業消防隊指揮,齊心協力,共同滅火?,F場保護。當火災發生時和撲滅后,指揮小組要派人保護好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等待事故原因和對責任人調查。同時應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時清理,將火災造成的垃圾分類處理以及其它有效措施,使火災事故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底限度。火災事22、故調查處置。按照公司事故、事件調查處理程序規定,火災發生情況報告要及時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查處。事故后分析原因,編寫調查報告,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負責對預案進行評價并改善預案?;馂陌l生情況報告應急準備與響應指揮小組要及時上報公司。(3)醫療衛生救助通訊聯絡組負責組織后請求醫療衛生單位展開緊急醫療救助和現場衛生處置工作。(4)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物資保障組根據需要攜帶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執行應急救援人員進入和離開事件現場的相關規定。(5)群眾疏散現場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負責組織群眾疏散,指定應急救助組負責應急狀態下群眾疏散、轉移和安置。12/23 6 信息溝通與處置6.1 后期23、處置6.1.1 善后處置善后工作小組協調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與補償、現場清理與污染物處理、事故后果影響消除、生產秩序恢復、搶險過程和應急能力評估等事項,對于應急救援期間征用物資和救援費用給與補償和支付。6.1.2 保險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按有關規定及時報告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和保險公司,啟動保險理賠程序。6.1.3 事故調查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立即組成安全生產事故調查組展開調查工作。事故調查處理應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客觀、公正準確、及時的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的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的經驗教訓。6.1.4 總結與改進事故善后工作結束后,有關各部門要進行總結,主要內24、容包括:對事故的評估是否正確;應急救援決策是否正確;應急救援資源調配使用是否合理;應急救援行動是否協調;通信是否通暢;應急救援效果;評估本預案的不合理之處,提出修訂意見。7 保障措施7.1 通訊保障提供與應急工作相關的單位和人員的通信聯系方式(有關通訊聯13/23 系方式以附表形式列出)。7.2 應急隊伍保障根據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組建一支專業或兼職應急隊伍,并對應急救援隊伍進一步完善。7.3 應急物資保障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設備。應急指揮中心應掌握應急救援物資的裝備情況。物資保障組應根據現場應急指揮中心的調度,快速提供現場應急救援所需資源,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實施。應急救援工25、作結束后,應及時補充應急救援物資。7.4 經費保障設立專項應急救援經費,制定專門的管理制度對經費來源,使用范圍、數量和監督管理措施等給與明確。7.5 技術保障加強技術支持部門的應急救援基礎建設工作,增加技術投入,研究吸取國內外先進經驗,隨時為處置可能發生的事故提供技術支持與保障。14/23 8 培訓與演練8.1 培訓按照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火災事故指揮中心應適時組織不同形式的演練,檢驗應急預案的實際效果,不斷完善,強化和提高處置施工安全事故的能力。8.2 演練按照火災事故應急預案,施工安全事故指揮部應適時組織不同形式的演練,檢驗應急預案的實際效果,不斷完善,強化和提高處置施工安全事故的能力。8.3 完善與修訂本預案由項目安質部、工程部組織編制和解釋,并由其負責完善和更新。9 附則9.1 制定與修訂本預案由項目安質部和項目工程部負責制定、解釋與修訂。9.2 應急的實施本預案由發布之日起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