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隧道涌水透水、涌沙事故應急預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5804
2022-08-31
16頁
96.54KB
1、目 錄第一章 總則2一、編制目的2二、指導思想和法律依據2三、適用范圍3四、工程概況3第二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3一、項目組織機構4二、職責5第三章 隧道涌水涌沙安全保證措施8第四章 防隧道涌水涌沙應急預案10一、應急措施12二、預案的評估和修正12三、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12四、災情報告13五、應急救援值班表、相關聯系單位、設備及物資13防隧道涌水(透水)、涌沙事故應急預案第一章 總則一、編制目的為了切實加強施工現場防隧道涌水涌沙安全工作管理,及時有效的采取緊急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特制定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三標段防隧道涌水涌沙應急預案。二、指導思想2、和法律依據1、指導思想:施工期間的隧道涌水涌沙應急防范工作是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地一旦發生隧道涌水涌沙事故不僅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而且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和群死群傷事故。為預防施工工地的隧道涌水涌沙事故,要加強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我們要以黨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的安全方針,組織全體員工認真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學習隧道涌水涌沙原理及基礎知識及救援知識。用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員工的防隧道涌水涌沙意識。2、法律依據: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具有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職責。”第三十三條規定:“3、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并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規定:施工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必要的應急救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第四十九條規定:施工單位應當根據建設工程施工的特點、范圍,對施工現場易發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環節進行監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統一組織編制建設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工程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各自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救援器材、設備,并4、定期組織演練。 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本項目部所屬的區間盾構施工的防隧道涌水涌沙應急管理任務。四、工程概況東干渠工程是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外調水(南水北調來水)、本市地表水(密云水庫)、地下水聯合調度的必要條件,是保證北京市中心城和新城主要水廠具備雙水源供水的重要條件,對于保障首都的供水安全和支撐其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東干渠工程位于北京市東部朝陽區及大興區境內。工程分為東干渠輸水隧洞工程以及亦莊調節池工程兩大部分。東干渠輸水隧洞起點位于團城湖至第九水廠輸水工程末端(關西莊泵站北)預留分水口,沿北五環向東,至廣順橋向南折向東五環,其后沿東五環向南,至亦莊橋與五環路分5、離,其后穿越涼水河,沿涼水河南(右)岸至榮京西街向南至亦莊鎮工程終點與南干渠工程相接,總長44.7km。輸水隧洞近期采用一條內徑4.6m鋼筋砼圓涵(雙層襯砌結構)重力流輸水,隧洞一襯全部采用盾構法施工,隧洞二襯全部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工程沿線布置有分水口、排氣閥井、排空井、調壓井、建設管理站等。本工程為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輸水隧洞)施工第十三個標段,輸水洞線樁號40+817.2244+722.04,全長3904.82米。主要工程量包括: 標段內的輸水盾構隧洞和現澆隧洞、3#盾構接收井(南干渠工程已建),18#盾構兩臺雙始發井,3738號二襯施工豎井、5658#排氣閥井、亦莊水廠分水6、口、第五管理站房屋建筑工程、水機設備安裝工程、電氣設備采購及安裝工程、自動化系統土建工程、防護工程、施工現場遠程監控系統、永久安全監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環境保護工程。第二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一、項目組織機構為加強施工現場防隧道涌水涌沙應急的組織領導和防隧道涌水涌沙搶險指揮,使防隧道涌水涌沙工作真正落到實處,項目部成立施工現場防隧道涌水涌沙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防隧道涌水(沙)事故搶險辦公室設在辦公室,聯系電話: 地址:北京市東部朝陽區涼水河一街北京城建集團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東干渠工程施工二、職責(一)組織構成總指揮: 副總指揮: 技術支持組: 現場搶險組: 物機保障組7、:報警保護組: 醫療救護組: 架子隊(工區負責人):(二)組織機構圖及職責上一級應急領導小組項目應急總指揮(項目經理、 生產副經理)市政管理市醫院市消防隊市公安局供電公司供水公司天然氣公司通訊公司譚全勝警衛保護組汪求兵物機保障組羅平 醫療救護組高興技術支持組閆月明現場搶險組 1、總指揮( )(1)、批準啟動應急預案,全面負責現場的指揮、協調及搶救工作。(2)、及時上報監理、業主、建委及安監局,確保事故信息及時、準確的傳遞。(3)、視事故嚴重程度,要求報警保護組向相鄰標段、醫院求援。(4)、組織技術支持組視察現場,分析險情,立即確定搶險設施方案。(5)、督促現場綜合保護組作好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護8、,防止圍觀和人為破壞事故現場。(6)、督促物機保障組按技術支持組要求迅速運送應急物資至事故現場。(7)、指揮現場搶險組按照技術指導組確立的方案,迅速實施應急搶險。(8)、保障醫療救護組所需車輛,器具和救護資金。(9)、協助處理事故善后事宜,并配合事故調查。(10)、 組織有關人員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演練所暴露出的預案缺陷,不斷修訂完善應急救援預案。 2、 副總指揮(莢長鋒)(1)、在總指揮領導下,協助總指揮開展各項工作。(2)、根據總指揮的安排,對防隧道涌水涌沙事故應急搶險工作進行具體落實和監督。(3)、當總指揮不在場,無法聯絡或處于被困狀態時,代行總指揮全部職責。 3、 技術支持組(1)、根據9、事故現場情況及已編制的應急預案,及時制定搶險救援方案。(2)、通知現場搶險組和物機保障組,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搶險,并派人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3)、參與對應急預案編制的修訂完善。 4、 現場搶修組(1)、負責對被困人員的搶救和疏散,確保人員安全,減少人員傷亡。(2)、負責對危險區內化學品、電器設備的搶救轉移,防止危害的蔓延。(3)、按照技術搶險方案組織搶險,防止危害擴大,最終消除不安全狀態。 5、 物機保障組(1)、組織安排電工保證事故現場的安全用電和應急照明。(2)、安排運輸應急物資的車輛趕到事故現場,對缺少的物料立即聯系進場。(3)、將應急物資及時運送到事故現場。(4)、定期檢查應急的電機10、設備、物資儲備情況,抓好機電設備維護、保養管理,保證應急設備、物資保持完好,對損壞和缺少的應急物資要及時補充。 6、 報警保護組(1)、按總指揮的指示,負責內外聯系,同時派人到附近路口給救援車輛引路。(2)、組織保安關閉工地大門,嚴禁閑雜人員進入,對已進閑雜人員進行勸導離開。(3)、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劃出警戒區域,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4)、對多事人員強行闖入后,要采取策略,委婉勸其離開,為防止其它人員向外發布不良信息,可請相關媒體通過正當渠道獲取信息。(5)、保護好事故現場,不被人為破壞。在移動傷害或物件前,做好標記和記號,并做好影像資料。(6)、當事故可能危及周邊建筑結構物和附近道11、路行人的安全時,應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并組織工地附近的人員有序撤離。(7)、負責善后工作,安撫傷亡人員家屬、親朋,控制情緒防止出現過激行為。 7、 醫療救護組(1)、負責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將傷員迅速及時的運送到附近醫院進行救治。(2)、負責應急救援資金準備,使救援工程中所需資金得到保證。 8、 架子隊(工區)負責人(1)、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學習培訓和演練工作。(2)、抓好日常安全預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安全。(3)、在緊急情況下,根據現場應急需要,提供人、物、機,積極投入到搶險中。 9、 救援隊員在應急救援小組領導下開展工作,服從救援領導小組和救援隊長的調動,在接到事故消息后,在第一時間趕到12、事故現場進行事故的搶險(救)工作并協助保護好事故現場,在救援過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防護。第三章 隧道涌水涌沙安全保證措施1、組織保證: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生產副經理為副組長、組員由各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防隧道涌水涌沙安全領導小組,工區成立相應應急小組,設專職安全員、工班設兼職安全員,負責各項安全工作的落實,做到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預測,做好事故發生后的預備方案。2、制度保證:建立防隧道涌水涌沙應急安全責任制。根據項目經理負總責,各級管理負相應責任的規定,全面建立并執行防隧道涌水涌沙安全逐級負責制,責任目標層層分解,并逐級簽訂防隧道涌水涌沙安全責任狀,形成一級保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13、。3、預案啟動程序:項目安全領導小組接到施工現場發生事故的報警并核實后,立即報告單位第一管理者,由單位第一管理者決定并正式發布啟動預案的命令。在同一時間向公司應急處理領導組報警。必要時,在同一時間向相關方和所在地有關部門報警(醫院、消防)。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在24小時內書面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以下內容: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號;2)、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3)、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控制判斷;4)、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依據公司、業主、國家有關事故處理的規定,自行或協助公司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并據實形成書面報告上報。在事故處理的同時,14、積極為早日恢復現場生產創造條件。預案終結:當下列條件具備后,標志本預案終結;事故現場處理完畢,事故善后工作已結束;查清隧道涌水涌沙原因,落實隧道防透水安全措施。第四章 防隧道涌水涌沙應急預案一、應急措施1、采用超前鉆孔將水排除法。其施工技術要求是:首先應使用輕型探水鉆機進行鉆孔;其次鉆孔的孔位(孔底)應在水流的上方,鉆孔時孔口必須有保護裝置,防止事故發生,鉆孔出的水必須及時排至洞外,防止對隧道底部浸泡,造成隧底產生沉降;再次鉆孔必須超前于開挖面12個工序進行; 2、輔助導坑排水法。其施工要求是:一是輔助導坑的設置應接近正洞標高且低于正洞的底標高;二是輔助導坑應超前正洞10m以上,至少要超前2個15、施工工序;在此施工中,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而做好防排水工作,務必將涌水或裂隙水引至洞外的排水系統之中。 3、采用超前小導管注漿法堵水、止水或超前固巖注漿法堵水;在隧道施工,我們大多數都是采用此種方法,但在實際施工中我們應做好以下幾點技術要求。一是超前小導管注漿法堵水、止水的施工要求是:(1)、采用無縫鋼管,其長度根據設計要求而定,管壁每隔1020cm交錯布眼,孔徑68mm;(2)、沿隧道縱向開挖輪廓線向外以10-30的外插角鉆孔,將小導管打入地層、也可以在開挖面上鉆孔將小導管打入地層(根據地質的實際而定),小導管環向距離宜為20-50cm;(3)、小導管注漿前,應對開挖面5米內的坑道,采用混凝土封16、閉,開成止漿墻;(4)、鉆孔及注漿順序應由外圈向內圈進行,在同一圈內鉆孔或注漿應間隔施工;(5)、注漿時在孔口設置止漿閥,防止注漿時孔口跑漿。二是超前固巖注漿法堵水加固施工要點為:1)、注漿孔的布置角度及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孔口位置與設計位置的允許偏差為5cm,孔底位置偏差應小于孔深的10%;2)、注漿鉆孔的孔壁應做到:孔壁圓、角度準、孔身直、深度夠、巖粉清洗干凈,無水時應停止鉆孔或注漿;3)、注漿順序為:先注內圈孔、后注外圈孔,先注無水孔、后注有水孔,從拱頂順序向下進行;三是注漿作業的技術要求:漿液的濃度、膠凝時間、注漿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注漿結束后,應利用止漿閥保持孔內壓力,直至漿液完全凝17、固;加強對注漿過程的檢查(壓力、濃度、膠凝時間),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單孔結束注漿的結束條件是注漿壓力達到設計終壓且漿液注入量在設計值的80%以上;全地段結束注漿的結束條件是所有注漿孔均符合單孔結束注漿的結束條件,無漏注漿情況;注漿結束后必須對注漿效果進行檢查,如未能達到要求,必須進行補注;我們采用分析法進行檢查,主要分析注漿記錄中每個孔的注漿壓力、注漿量,在注漿過程中有無漏漿、跑漿,以漿液注入量估算漿液擴散的半徑是否均與設計相符。 4、采用井點降水施工法要求:一是井點的布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二是有地下水的黃土地段,當降水深度為36m時采用井點降水;三是濾水管應深入含水層,各濾水管處于同一平面,同18、時檢查有無漏氣、漏水情況;四是必須連續不斷進行抽水,并做好附近的地質變化觀察; 5、深井降水施工法的的施工技術要求是:一是當降水深度大于6m時采用;二是在隧道兩側地表面布置井點,間距為2535m,井底應在隧道底面以下35m處,井位按梅花樁布置在開挖線以外。對于滲透水較小時,也可采用洞內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三是做好抽出水后的地面排水工作; 6、承壓水排放和高壓水處理施工法。在隧道施工中,當我們發現在隧道開挖工作面前有承壓水,在不影響圍巖穩定的情況下,可采用注漿前排水降壓,也可采用超前鉆孔、輔助坑道排水,但必須超前1020m的距離,最短不低于2倍掘進進尺;在遇有高壓水危及施工安全時,首先采用排水法降19、低地下水的壓力,然后進行注漿封堵涌水,在注漿過程中應先周圍注漿,對準水源方向注,切斷水源,最后頂水注漿,將涌水堵住。二、預案的評估和修正指揮部和各專業隊經預案演練后進行講評和總結,及時發現問題,對存在問題進行修正、補充、完善,使預案進一步合理化。三、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隧道涌水涌沙事故后要分析原因,按“四不放過”的原則查處事故,編寫調查報告,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負責對預案進行評審并改進預案。針對暴露出的缺陷,不斷地更新、完善和改進防隧道涌水涌沙應急預案文件體系,加強防隧道涌水涌沙應急預案的管理。四、災情報告1、災情概況:災情發生時間、地點、重點部位、災情損失情況初步分析、搶修簡況。2、搶險救災進20、展情況:按照防隧道涌水涌沙事故預案搶險救災具體情況,防隧道涌水涌沙事故指揮部采取的具體措施,傷亡人員、損失機械物資處置及上報情況,恢復施工生產等情況。3、災情發生原因分析:災情發生原因簡要分析,初步分析災情的性質,業主、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地方政府對災情處置的初步意見。(災情發生后,在較短的時間內應有初步的分析,在處理過程中或處理結束后要有準確的分析。)4、搶險救災下一步處理方案:業主、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地方政府、施工單位下一步預防措施、對既有構造物復舊或變更設計,增加設計方案、工期要求、施組、主要工程數量等,必要時可增加附表。5、總結報告:搶險救災結束后應及時寫出總結報告,總結經驗,制定糾21、正和預防措施等。五、應急救援值班表、相關聯系單位、設備及物資1、防隧道涌水涌沙事故值班人員名單及聯系電話星期負責人值班人電話(負責/值班)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2、各相關單位聯系電話:序號單 位聯系電話備 注1辦公室2辦公室3施工安全管理處4辦公室56789101112(防汛搶險)13調度搶修中心14搶修中心151617183、現場可隨時調用的防隧道涌水涌沙事故設備清單序號設備名稱豎井單位規格型號數量1小汽車輛交通用32自卸車輛2T23挖機臺32014裝載機臺5015發電機臺500GF16通風機臺132W17水泵臺HY-2284、應急物資序號物資名稱豎井單位規格型號數量1編織袋只5002鐵鍬把153工字鋼根16B 長6m104強光手電部105安全帶件106安全繩米1007木板M358方木M359擴音器部210急救箱個211氧氣袋項212對講機部813雨衣件10014砂M31015麻繩米10016鎬把1017水泥噸518消毒藥品項119口哨個520鋼絲繩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