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井小學地震避險應急疏散演練方案(2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5854
2022-08-31
22頁
495.88KB
1、如皋市石莊鎮高井小學地震避險如皋市石莊鎮高井小學地震避險疏散演練方案疏散演練方案一、一、演練主題演練主題師生地震避險和緊急疏散。二、二、演練的目的意義演練的目的意義通過本次演練提升學校地震應急避險及疏散演練的組織和管理水平,強化師生安全意識和地震應急避險及疏散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受益的地震應急行為習慣。三、三、演練科目演練科目本次演練共兩個科目:1.地震避險;2.震后疏散。四、四、演練場景設置演練場景設置本次演練設定為上課時間發生有感地震,相繼進行師生地震避險和緊急疏散演練。五、五、演練時間和地點演練時間和地點1.時間安排:2017 年 4 月 27 日上午 8:40-9:25.六、六、地點安排2、:校內。師生在教室或辦公室內進行地震避險,然后疏散至操場進行集結七、七、參與演練人員參與演練人員全體師生。八、八、演練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演練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1.應急疏散演練指揮部總指揮:張昌年副總指揮(現場總指揮):蔡永輝成員:所有行政人員、班主任及部分科任老師職責:1.全面負責應急疏散演練工作;2.執行上級有關指示和命令,領導小組成員按其分管或負責部門的職能、職責各負其責;3.合理劃定學校及周邊應急疏散場地(避險場所)、疏散通道;明確應急疏散信號方式;教育學生熟悉和掌握應急疏散的流程和紀律。2.應急疏散演練工作小組1)組織協調組組長:周紅明成員:陸衛祖 佘龍杰 張建宏職責:1.負責演練方案3、的制定;2.做好演練過程的協調指揮;3.做好校內信息的上傳下達,負責對外與上級主管部門及社區相關部門的聯系溝通等;4.負責科學編制學校應急疏散路線圖、班級應急疏散路線方案等。張貼疏散路線圖和疏散標識;5組織開展疏散演練質量自評工作;6負責演練的考評和總結工作。2)宣傳報道組組長:陳永紅成員:周梅職責:1.負責安排演練前的宣傳教育和知識培訓;2.負責演練的攝影、計時、記錄等。3)疏散引導組組長:蔡伯華成員:楊麗萍 郝榮富 吉昌明安全崗人員:見附件四。職責:1.組織、引導師生進行安全有序地疏散;2.及時扶助摔倒及受傷師生;3.及時報告疏散過程中的重大險情;4.疏散完成后協助其他各組工作。4)搶險救4、護組組長:陳寬富成員:石云、李世英職責:1.負責第一時間組織實施校內自救互救,搶救遇險師生,視情況搶救重要財產、檔案等;2.如發生意外事故,負責將受傷師生運送到指定安全區域,并撥打 120 聯系急救中心;3.檢查師生身心狀況,在專業醫務人員到達之前,進行臨時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導。5)后勤保障組組長:石明圣成員:周永昌職責:1.制作準備疏散路線圖和疏散標識;2.布設演練場地:對集結場地進行區域劃分和標示;3.負責治安及警戒工作,維護演練秩序,保障演練安全;4.負責通訊、廣播、救助等演練所需物資器材的準備;5.負責演練信號音源的采集與發布;6.演練結束后檢查、恢復學校水電、通訊等后勤保障設施。九、5、九、演練準備工作的安排演練準備工作的安排1.演練工作組會議:2017 年 4 月 24 日 12:00 在 3 號樓二樓會議室召開全體工作組成員會議。2.全體演練工作人員(應急救援人員、班主任、安全崗人員)會議:2017年 4 月 25 日 14:00 在會議室召開全體演練工作人員會議。3.各班班會安排:2017 年 4 月 26 日 8:00 各班班主任組織召開班會,對學生進行演練相關培訓,并進行身體問詢檢查。4.準備工作檢查:2017 年 4 月 26 日下午進行準備工作檢查。十、十、應急疏散路線安排應急疏散路線安排1.疏散路線安排,見附件三。2.集結地為操場,區域分配見附件三。十一、十一6、演練的程序及內容演練的程序及內容1.演練準備:2014 年 4 月 27 日 8:40,1)指揮部、各工作組人員到各自崗位進行各項準備工作的最后檢查。2)安全崗人員到達指定安全崗位置,并對所屬責任路段進行最后檢查,發現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門上鎖或堵塞、地面濕滑等情況要及時排除。3)各班主任對本班學生身體情況問詢檢查。4)搶險救護組負責對教師問詢檢查。2.避險演練:2017 年 4 月 27 日 9:00,1)現場總指揮宣布避險演練開始;廣播施放警報聲長鳴 60 秒,循環播放,同時進行現場總指揮人工播報“現在地震來襲,實施緊急避險”(反復)。2)聽到信號后,在教室(含音樂教室、美術教室、7、計算機室、閱覽室等)的教師迅速發出“現在地震來襲,實施緊急避險”的指令。師生優先選擇課桌(實驗臺)下方進行避險。避險空間不足則用書包或書本保護頭部,在課桌(椅)旁下蹲避險。3)在實驗室等地點的教職工應迅速關閉火源、電源、氣源等,處理好易燃、易爆物品等。4)其間教師最好能打開房門,師生力爭在 10 秒內進入避險狀態。避險演練時間 90-120 秒。3.疏散演練:2017 年 4 月 27 日 9:02,1)現場總指揮宣布疏散演練開始;廣播施放警報聲與每分鐘 60 次節拍音合成聲,長鳴 60 秒,停 30 秒,循環播放,同時現場總指揮發布人工指令“緊急避險結束,全校師生立即向操場疏散。”(反復)。8、2)在課堂的任課老師立即發出指令:“大家分別從前后門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兩路縱隊集合”。教師在確認無人遺留后最后離開教室。3)老師迅速到達隊列前方,帶領本班隊伍疏散。4)到達集結區域,每班按 4 路縱隊蹲下,班主任及時清點并上報本班人員情況(填寫報告表,附件六:集結人員報告統計表)。十二、十二、演練的要求演練的要求1.樓梯間只允許同時通過兩路縱隊,其中靠墻一路通過時用手扶墻,靠欄桿一路手扶欄桿,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員通過。2.疏散演練師生應嚴格遵守七個不準:不準嬉笑、不準推拉、不準滯留、不準超速、不準超越(特別是班與班之間)、不準蹲下、不準逆行。其中“不準超速”規定為:1-3 年級不應超過快走,49、-6 年級不應超過慢跑。3.須使用書包(限量 3-4 本書本)保護頭部。通過煙塵區域時,須使用毛巾或衣物等織物保護口鼻。十三、十三、意外情況處置意外情況處置1.演練引導老師或安全崗人員發現師生摔倒、受傷等情況,立即發出“停止前進”的指令,情況允許時可發出“向后轉”的指令。2.演練引導老師和就近安全崗老師進行簡要商量評估,視情況進行處置:1)發生個別人員摔倒或受輕傷,及時扶持后讓其隨隊疏散到集結地點后再行處置;2)發生多人摔倒或有人員嚴重受傷,由一人控制現場,另一人立即向指揮部報告。3.指揮部根據情況迅速派出搶險救援組及校醫到場處置。4.若情況嚴重,總指揮的應對程序為:1)及時停止演練。現場總指10、揮通過校園廣播發出指令:“全體注意,停止前進,向后轉,目標各班教室,前進。”。2)全力進行傷員救治。組織搶險救援組進行積極救治,同時撥打急救電話 120。3)視情決定是否上報上級相關部門。5.到達集結區域,班主任清點本班人員情況,發現有受傷人員或心理狀況不穩定的人員,及時向搶險救護組報告;情況嚴重時,搶險救護組向現場總指揮報告,現場總指揮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送醫。十四、十四、總結工作安排總結工作安排1.2017 年 4 月 27 日 9:15,總指揮進行現場點評。2.2017 年 4 月 28 日前,組織協調組做出總結報告。3.2017 年 5 月 5 日前,所有演練資料交教管中心歸檔。十四、十四11、附件附件1、附件一:學校危險源辨析、疏散干道總平面圖2、附件二:學校人員分布圖(教學時間:8:00-11:00、11:30-4:20;午餐時間:11:00-11:30)圖例:圖例:區域劃分注:學校無學生住宿區學校大門學校大門3 號樓號樓:共共 679 人人3 樓:樓:3.3 班、班、3.2 班、班、3.1 班、班、5.3 班、班、5.2 班、班、5.1 班共班共 283 人人2 樓:樓:4.2 班、班、4.1 班、教師辦公室、校長室共班、教師辦公室、校長室共 127 人人1 樓:樓:2.3 班、班、2.2 班、班、2.1 班、班、1.3 班、班、1.2 班、班、1.1 班共班共 269 人人12、2 號樓:共號樓:共 8 人人1 樓:廣播室樓:廣播室 1 人、副校長室人、副校長室 3 人、教導處人、教導處 4 人人1 號樓:共號樓:共 176 人人2 樓樓:總務處總務處 3 人人、6.3 班班 53 人人、6.2 班班 57 人人、辦公室辦公室 7 人人、6.1 班班 56 人人廁廁所所操操場場3、附件三:(1)各班級應急疏散路線分配表學校后門學校后門各班級應急疏散路線、出發時間、集結地區域分配表各班級應急疏散路線、出發時間、集結地區域分配表班級班級疏散樓道疏散樓道疏散路段疏散路段備用疏散樓道備用疏散樓道備用疏散路段備用疏散路段集結區域集結區域六 3 班2號2號1 號1 號1 行 1 13、列六 2 班2號2號1 號1 號1 行 2 列六 1 班1 號1 號2號2號1 行 3 列二 3 班6 號5號2 行 1 列二 2 班6 號5號2 行 2 列二 1 班6 號5 號2 行 3 列一 3 班5號6 號3 行 1 列一 2 班5號6 號3 行 2 列一 1 班5 號6 號3 行 3 列四 2 班6 號6 號5 號5 號4 行 1 列四 1 班6 號6 號5 號5 號4 行 2 列三 3 班6 號6 號5 號5 號5 行 1 列三 2 班6 號6 號5 號5 號5 行 2 列三 1 班6 號6 號5 號5 號5 行 3 列五 3 班5 號5 號6 號6 號6 行 1 列五 2 班5 14、號5 號6 號6 號6 行 2 列五 1 班5 號5 號6 號6 號6 行 3 列(2)樓層疏散圖一(2)一(1)5號樓道6號樓道一(3)二(2)二(1)二(3)操操場場主席臺主席臺進進口口6 號道路5 號道路3 3 號樓號樓 1 1 樓疏散圖樓疏散圖圖例圖例:疏散路線安全通道5號樓道6號樓道四(1)四(2)操操場場主席臺主席臺進進口口6 號道路3 3 號樓號樓 2 2 樓疏散圖樓疏散圖圖例圖例:疏散路線安全通道五(3)五(2)五(1)5號樓道6號樓道三(3)三(2)三(1)操操場場主席臺主席臺進進口口6 號道路5 號道路3 3 號樓號樓 3 3 樓疏散圖樓疏散圖圖例圖例:疏散路線安全通道圖書15、室閱覽室3號樓道4號樓道教導處閱覽室校長室操操場場主席臺主席臺進進口口3 號道路2 2 號樓號樓 1 1 樓疏散圖樓疏散圖圖例圖例:疏散路線安全通道美術室手工社3號樓道4號樓道音樂室音樂室操操場場主席臺主席臺進進口口3 號道路2 2 號樓號樓 2 2 樓疏散圖樓疏散圖圖例圖例:疏散路線安全通道微機室微機室3號樓道4號樓道實驗室操操場場主席臺主席臺進進口口3 號道路2 2 號樓號樓 3 3 樓疏散圖樓疏散圖圖例圖例:疏散路線安全通道2 號道路六(2)空空空六(1)空辦公室空1號樓道2號樓道空空空美術室空空六(3)空總務處空操操場場主席臺主席臺進進口口1 號道路1 1 號樓號樓 2 2 樓疏散圖樓16、疏散圖圖例圖例:疏散路線安全通道食堂食堂 1 1 樓疏散圖樓疏散圖2 號道路8號樓道一、二年級操操場場主席臺主席臺進進口口1 號道路圖例圖例:疏散路線安全通道7號樓道出口食堂食堂 2 2 樓疏散圖樓疏散圖2 號道路8號樓道三四年級操操場場主席臺主席臺進進口口1 號道路圖例圖例:疏散路線安全通道7號樓道4、附件四:安全崗安排(1)安全崗位置分布及人員安排表)安全崗位置分布及人員安排表崗位編號位置人員11 號樓道內周梅21 號樓道外孫曉華32 號樓道內徐晶晶42 號樓道外明坤55 號樓道三層拐彎石高梅65 號樓道二層拐彎劉蘭75 號樓道外王瑩86 號樓道三層拐彎孫汝梅96 號樓道二層拐彎張建宏1017、6 號樓道外張文娟11操場進口蔡永輝、蔡伯華12食堂出口石云13、147 號樓道內:周梅 外:李世英15、168 號樓道內:陸衛祖 外:陳永紅(1)安全崗分布圖1 號號11 號號10 號號9 號號8 號號7 號號6 號號5 號號4 號號3 號號2 號號1 號號12 號號5、附件五:操場集結區域分配操場集結區域分配操場集結區域分配圖圖6 行行5 行行4 行行3 行行2 行行1 行行五五 1三三 1教師教師一一 1二二 1六六 1列列 3主席臺主席臺五五 2三三 2四四 1一一 2二二 2六六 2列列 2五五 3三三 3四四 2一一 3二二 3六六 3列列 1注:所有班級在規定區域內面對主席臺成 18、4 路縱隊列隊。6、附件六:集結人員報告統計表集結人員報告統計表集結人員報告統計表班級班級應到應到人數人數實到實到人數人數失聯傷失聯傷亡情況亡情況班級班級應到應到人數人數實到實到人數人數失聯傷失聯傷亡情況亡情況班級班級應到應到人數人數實到實到人數人數失聯傷失聯傷亡情況亡情況一 1 班42一 2 班42一 3 班40二 1 班47二 2 班50二 3 班48三 1 班49三 2 班46三 3 班50四 1 班51四 2 班49五 1 班44五 2 班49五 3 班45六 1 班56六 2 班57六 3 班537、附件七:物質準備清單物質準備清單物質準備清單器材器材演練指演練指揮部揮部組織協組織協19、調組調組宣傳報道組宣傳報道組疏散引導組疏散引導組搶險救搶險救援組援組后勤保障組后勤保障組合計合計胸牌2 個4 個2 個4 個3 個2 個1717 個個對講機警報播放系統1 套疏散警報音源各各 1 1照相機1 臺1 1 臺臺監控探頭或攝像機(攝像手機)15 個探頭1515 臺臺秒表1 個1 1 個個“地震演練進行中”橫幅1 條1 1 條條口哨4 個4 4 個個手持擴音器1 臺1 臺4 臺(4 個疏散樓道各 1 臺)1 臺1 臺8 8 臺臺醫療急救箱1 個1 1 個個滅火器11 具1111 具具滅火毯救援擔架警戒線100 米100100 米米煙霧發生裝置(發煙罐或發煙機)4 套(4 個疏散樓梯間各一套)4 4 套套分貝儀1 臺1 1 臺臺